阿爾及利亞為何視為法國本土,而非殖民地? - VITO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前法國只在西非沿海地區建立了小型殖民據點,失去美洲殖民地後,法國決定大力開拓非洲。

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阿爾及利亞與法國近在咫尺,既能夠獲得殖民 ... GoTop法國本土在非洲作者|碧落清遙責編|Thomas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初的100年間,歐洲國家展開了對非洲大陸的大規模殖民征服行動。

法國在瓜分非洲的過程中「成績顯赫」,鼎盛時期一度將整個非洲大陸36%的土地收入囊中。

法國將絕大部分的非洲土地劃入其殖民系統,以宗主國的身份對這些非洲殖民地進行統治,當地居民也沒有完整的法國公民權。

但在法國統治的非洲疆域內,有一個特殊的區域,它被看作法國本土的一部分,而不是殖民地,這就是位於北非的阿爾及利亞。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1946-1958)的地圖阿爾及利亞面積是法國歐洲部分的4倍多,整個20世紀上半葉,法國本土的非洲領土始終佔據本土面積的絕大部分。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法國將阿爾及利亞看作是本土的一部分?在這種特殊關係之下,法阿雙方在近代史上又產生了哪些愛恨糾葛呢?▲法國的阿爾及利亞移民一、孱弱的放債人歐洲大陸與北非隔地中海相望,羅馬帝國全盛時期,如今的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北部沿海地區都是帝國的一部分,被統一在基督教文明中。

7世紀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征服北非後,北非開始伊斯蘭化,地中海也就此成為不同宗教文明間的分界線。

阿拉伯帝國之後,包括阿爾及利亞在內的整個北非又經歷了多個封建割據王朝以及奧斯曼帝國的統治。

由於遠離帝國核心區,並且當地依然保有強大的地方勢力,奧斯曼帝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大多浮於表面,大部分時間這裡以自治為主。

在這一過程中,阿爾及利亞民族構成確定下來。

屬於白色人種、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成為了這裡的主體。

▲阿爾及利亞在奧斯曼帝國境內的位置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列強紛紛窺伺奧斯曼帝國的領土。

英國染指埃及;俄奧開始向巴爾幹擴張;法國則看中了阿爾及利亞。

作為老牌殖民國家,法國早期的殖民重點是美洲大陸,並在那裡建立了廣袤的殖民地。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大多數美洲殖民地被英國奪取,法國沉寂一段時間後將目標又瞄向了非洲。

此前法國只在西非沿海地區建立了小型殖民據點,失去美洲殖民地後,法國決定大力開拓非洲。

奧斯曼帝國統治的阿爾及利亞與法國近在咫尺,既能夠獲得殖民利益,殖民成本又不會太高,是法國擴張的首選目標之一。

18世紀後的奧斯曼帝國只在阿爾及利亞保有名義上的統治權,當地的德伊(阿爾及利亞統治者名稱,由當地人推選)甚至擁有和外國簽訂條約的外交權力,此時的阿爾及利亞已成為名義上臣服於奧斯曼帝國的獨立國家。

但阿爾及利亞人自己當家做主的快樂時光很快就被法國人摁下了暫停鍵,這一停就是132年。

▲法國殖民統治或影響過的地區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動盪的局勢造成法國糧食產量銳減。

為了解決糧食危機,法國決定就近從阿爾及利亞進口糧食。

法國人由於剛剛經歷大革命,財政緊張沒有立刻付款。

阿爾及利亞看中了法國的大國地位,相信與法國合作會得到好處,也就默許了法國暫時賒賬。

到1815年,法國政府對阿爾及利亞的欠款已達到1800萬法郎。

▲法國大革命為了解決鉅額欠款,法國人竟然自行把欠款減少60%。

阿爾及利亞人直接被法國人的操作整懵了,時任阿爾及利亞德伊的侯賽因大為光火,他要求法國立刻償還債務。

但法國人自持實力強大,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法阿的樑子就此結下了。

1827年,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一場慶典活動上,侯賽因德伊詢問在場的法國公使皮埃爾,法國何時能歸還債務。

皮埃爾輕蔑地回覆了句「公務繁忙,沒空回覆」。

皮埃爾的態度讓侯賽因忍無可忍,用手中的扇子打了皮埃爾一下。

▲扇子事件這一扇子成為了法軍入侵阿爾及利亞的藉口,法國旋即對阿爾及利亞實行海上封鎖。

在海上封鎖3年後,1830年6月,法王查理十世命令法軍登陸阿爾及利亞。

侯賽因的軍隊無力對抗強大的法軍,法國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佔領了阿爾及利亞。

1830年7月15日,侯賽因流亡國外,法國國王查理十世成為了阿爾及利亞的新主人。

可正所謂天道好輪迴,查理十世的報應很快就來了,甚至快得讓人難以置信。

侯賽因被逐出阿爾及利亞僅過了12天,法國國內爆發了七月革命。

拿破崙帝國滅亡後復辟的波旁王朝再次被推翻,國王查理十世也踏上了流亡的道路,王室庶流的菲利普登上王位,建立了奧爾良王朝。

▲查理十世(左)與菲利普奧爾良王朝統治時期,是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統治方式的摸索時期,這期間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管理模式一直在調整,沒有直接建立殖民地的管理架構,這為日後阿爾及利亞被納入法國本土預留了伏筆。

二、北非的「新法蘭西」奧爾良王朝對阿爾及利亞實行所謂的「自由殖民」政策。

法國軍方和法國殖民派圍繞著阿爾及利亞的管理權進行了激烈爭奪。

由於阿爾及利亞人的反抗此起彼伏,法國統治的最初五十年裡,阿爾及利亞人先後掀起了8次大規模民族起義。

法國的駐軍在維繫法國統治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法國軍方藉此在這場博弈中取勝,獲得了阿爾及利亞的管理權。

▲法軍鎮壓阿爾及利亞民族起義1830年-1845年間,阿爾及利亞的管理完全由法國軍方主導。

由於法國軍方的干涉,殖民者主導的阿爾及利亞民政部門難以發揮影響。

法國殖民派呼籲改變現狀,法國中央政府也希望進一步完善對阿爾及利亞的管理架構。

由於阿爾及利亞資源豐富,吸引大量移民前來。

隨著大量移民城鎮的出現,法國於1834年在阿爾及利亞沿海幾個大居民點建立市政管理體系。

這種直接移植法國國內行政模式的行為,在法國海外的殖民地中很難見到,此舉也成為阿爾及利亞被納入法國本土的先聲。

▲法國統治下的阿爾及利亞城市隨著法國統治的穩固,阿爾及利亞在法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此基礎上,法國於1845年按照國內的省區制模式,在阿爾及利亞設立了3個省,進一步密切法阿之間的聯繫。

1848年法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

第二共和國調整了統治政策,宣佈阿爾及利亞是法國的「天然組成部分」。

▲阿爾及利亞是法國本土的「自然延伸」阿爾及利亞地理上接近法國,法國認為阿爾及利亞是法國國土向南的自然延伸,其他殖民地要麼位置遙遠、要麼經濟滯後難以與法國產生十分密切的經貿聯繫,自然就得不到阿爾及利亞這般特殊的待遇。

阿爾及利亞3個省也設立了省長和省議會,完全照搬法國本土的模式。

而法國其他的非洲殖民地大都是設置殖民地總督,行政架構較為簡單,甚至維持當地原有土著和酋長的治理框架。

不過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化」進程也是蹣跚前行,當地的歐洲移民在19世紀中葉維持在5%左右,而占人口多數的穆斯林並沒有選舉權。

所謂的法國本土化,只停留在行政管理體制的層面。

▲法國將阿爾及利亞劃分為3個省1852年法國政局再生變故。

路易.波拿巴宣佈恢復帝制,自稱拿破崙三世。

由於軍隊在拿破崙三世稱帝的過程中給予了一定支持,拿破崙三世投桃報李。

他支持法軍在阿爾及利亞的特殊地位,繼續維持軍政、民政(殖民派)雙頭並重的狀態。

拿破崙三世還宣佈給予阿爾及利亞人公民資格,讓他們在名義上成為了法國人。

但這些纏著頭巾、說著阿拉伯語的「新法國人」依然沒有獲得完整的公民權,拿破崙三世只是想借此消弭阿拉伯人的反抗,藉以維持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

▲拿破崙三世接見阿爾及利亞穆斯林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帝制倒臺、共和重生。

由於法軍在戰爭中表現糟糕,殖民派遊說政府,希望將軍隊勢力逐出阿爾及利亞。

法國政府最終同意,將阿爾及利亞的管制權下放到殖民者主導的民政部門,法國軍政界派出的總督反而成了擺設。

雖然殖民派獲勝,但阿爾及利亞沒有演變成殖民地,反而是進一步的融入法國本土。

畢竟殖民者在乎的是利益,是不是殖民地並不重要。

▲法國殖民者深入非洲內陸1870年後,阿爾及利亞迎來了新一輪的歐洲移民潮。

當地的民族結構開始悄然發生變化,以法語為代表的法國文化逐漸深入阿爾及利亞的城市中。

隨著白人人口比重的增大,他們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在阿爾及利亞置產興業,並繁衍出第二代、第三代。

如此龐大的歐洲移民群體在法國的其他殖民地是見不到的,因為其他的法國殖民地不是距離遙遠,就是經濟落後,無法吸引移民的定居。

這些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的白人移民後裔成為了一個獨特的群體——黑腳。

法國元帥德斯佩雷、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繆、著名影星克勞蒂亞.卡汀娜都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

黑腳認定自己的法國人身份,但將阿爾及利亞視為自己的故鄉,這進一步推動了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化進程。

▲德斯佩雷、加繆、卡汀娜黑腳一詞的來源眾說紛紜。

這個只佔阿爾及利亞總人口10%左右的群體,由於法國政府的支持,掌握了阿爾及利亞絕大多數的土地和資源,掌控著當地的經濟命脈。

1880年法國議會以立法的形式,將阿爾及利亞納入法國本土。

與此同時,歐洲列強們開始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法國不甘落後,於1880年-1920年將大半個北非和幾乎整個西非收入囊中。

阿爾及利亞的南部疆界也不斷拓展,截止1902年,阿爾及利亞的地理疆界正式確立。

▲法屬阿爾及利亞的擴張法國在西非等地的殖民統治是粗暴且直接的。

這裡的人種(黑人為主)與文化都與法國相去甚遠,貧窮落後的現狀不僅移民不想去,甚至法國政府也只想從當地獲取資源,而不想投入太多行政資源。

法國派駐的殖民總督掌握著生殺大權,是殖民地的最高管理者,殖民地的地方管理上也沒有建立法國式的省區制,大部分沿用了原有的部落酋長,與阿爾及利亞的情況形成了巨大反差。

阿爾及利亞除了管理體制上照搬法國,甚至在法國議會擁有席位,眾所周知,只有本國的組成部分才能作為選區選出議員。

這一點是其他法國殖民地難以具備的。

▲法國的非洲領地當然,法國議會里的阿爾及利亞代表都是黑腳,佔阿爾及利亞九成人口的穆斯林群體的權力卻沒有保障。

穆斯林們也進行了鬥爭,他們通過興辦報紙和遊行抗議的形式,爭取和白人一樣的公民權。

穆斯林的請願運動讓法國政府感到了壓力,法國人先是提高了穆斯林在當地議會的議員比重,接著又允許25歲以上的穆斯林商人、企業主等擔任公職。

這個群體的數量在1919年時就超過了40萬,如此龐大的異族群體擁有公民權,在法國的殖民地國家中是無法想象的。

▲穆斯林是阿爾及利亞的社會主體法國人的行動換來相當多穆斯林的支持,他們開始放棄阿爾及利亞民族認同,轉而接受自己的法國人身份。

穆斯林政治家費爾哈特.阿巴斯就曾說過「我不會為阿爾及利亞而死,因為這個祖國根本不存在」。

阿爾及利亞憑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龐大的移民群體、與法國經濟的深度聯繫,成為了法國版圖中的特殊存在。

這些條件是法國殖民地無法同時具備的。

雖然法國將阿爾及利亞看作本土,但並不是每一個阿爾及利亞人都這麼想,不同的種族、宗教、文化讓阿爾及利亞人無法完全融入法國,伴隨著20世紀上半葉國際局勢的變化,阿爾及利亞的局勢開始暗流湧動。

▲阿巴斯日後成為阿爾及利亞臨時政府首任總統三、痛苦的分離進入20世紀後,一方面法國人在不斷同化阿爾及利亞,而阿爾及利亞民族思潮開始覺醒。

精英穆斯林階層開始倡導阿爾及利亞的伊斯蘭性質,希望從法國獲得獨立。

▲阿爾及利亞首都景色法國統治期間,大量阿爾及利亞人加入法軍。

二戰期間法國戰敗,阿爾及利亞接受維希法國(納粹德國傀儡)的統治,與盟軍一方的自由法國相對抗。

1943年盟軍奪回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成為自由法國的兵源地,無數青年為法蘭西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大量的人員傷亡進一步催化了阿爾及利亞人的獨立意識,法國人粗暴的壓制穆斯林的獨立意識,甚至直接逮捕獨立派領導人。

阿爾及利亞開始兩極化,一方面是法國勢力和當地的親法穆斯林,另一方面是反法的獨立派。

雙方互相攻擊,阿爾及利亞社會也被撕裂。

▲法軍中的阿爾及利亞人二戰後雖然非洲掀起了民族獨立熱潮,但上到法國政府,下到法國民間,主流意識都認為阿爾及利亞是法國的一部分,不存在獨立的問題,甚至一部分阿爾及利亞穆斯林也持相同觀點。

法軍嚴酷鎮壓獨立派,這一行為徹底激怒了阿爾及利亞人,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成為了反抗法國統治的領導力量,在解放陣線的領導下,1954-1962年間,阿爾及利亞爆發了獨立戰爭。

當地的黑腳大力遊說法國政治人物,讓他們不要放棄阿爾及利亞,一旦阿爾及利亞獨立,這些出生於北非的黑腳們將變得無家可歸。

▲阿爾及利亞首府曾經生活著大量歐洲移民此時的法國是實行內閣制的第四共和國,由於內閣更換頻繁,政府在阿爾及利亞獨立問題上表現得軟弱無力。

為了維持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統治。

一部分軍人在1958年發動政變,建立實行強力總統制的第五共和國,戴高樂被推選為新任總統。

▲第五共和國一直延續至今戴高樂的上臺,曾高呼「法國的阿爾及利亞」,藉此表明阿爾及利亞的法國屬性,以及自己不會讓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版圖的決心。

但這沒有改變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結局。

在付出近10萬人傷亡的代價後,法國於1962年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

由於害怕被穆斯林報復,約140萬黑腳逃離了阿爾及利亞,回到歐洲。

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只是拎著行李箱回到了歐洲,他們龐大的不動產則留在了阿爾及利亞。

▲歷年的黑腳人口阿爾及利亞獨立之初,主要經濟部門依然受到法國資本控制,法國文化也是社會的主流。

阿爾及利亞領導人積極復興阿拉伯文化,並著手構建對等的法阿關係。

▲阿爾及利亞的多邊外交雖然阿爾及利亞在經濟文化方面對法國依然有較高的依存度,但阿爾及利亞政府竭力避免政治上對法國的依附,維持著平等外交的局面。

阿爾及利亞長時間是法國在非洲的第一大出口國,法國也是阿爾及利亞最重要的經貿夥伴。

但歷史問題是雙方揮之不去的心結。

阿爾及利亞一直希望法國道歉。

法國則認為,自己曾經為其建設發展做出了貢獻,不需要道歉。

甚至那些激進的黑腳後裔認為,自己出生的阿爾及利亞就是法國的一部分,如今故鄉變異鄉,連家產都成為異族手中的財富,該道歉的應該是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戰爭造成了雙方大量的人員傷亡2021年初,法國總統馬克龍聲稱,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統治過程中犯下了反人類罪,法國會採取合適措施彌補錯誤,但不會道歉。

這種承認犯錯又不道歉的行為引發了阿爾及利亞民眾的強烈抗議,這不是法阿第一次打嘴仗,也必定不是最後一次。

雙方立場不同,註定了對歷史問題有不一樣的解讀,這恰好是法阿關係在曲折中前行的縮影。

▲有錯就不認錯法阿雙方在歷史問題中也不是毫無建樹。

例如曾經引發法國入侵阿爾及利亞的債務問題,就在2002年得到了最終解決。

法國將歷史上拖欠的債務轉化為6100萬歐元,用於對阿爾及利亞的投資建設。

如今的法阿兩國依然保持著難分彼此的聯繫。

法國境內生活著數百萬黑腳後裔及阿爾及利亞移民後裔,而阿爾及利亞依然對法國保留著愛恨難分的感情,一方面法國文化依然充斥阿爾及利亞社會,一方面「法國啊!算賬的日子已經臨近」這樣的句子依然保留在阿爾及利亞的國歌中。

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愛恨糾葛還將在未來的兩國關係中延續下去。

▲球星齊達內就是阿爾及利亞移民後裔長期作者|碧落清遙歷史資深愛好者責任編輯|Thomas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分享到:相關文章一組舊照,帶你回眸137位民國知識分子的真我風采在人類文明蜿蜒曲折的歷史長河中,知識分子無疑是一個社會、民族、國家乃至全世界的中流砥柱和脊樑。

沒有知識分子...圖371:1920年代,北四川路崑山路口北望,左前為伊文思圖書公司(圖via隨意兄)圖372:1920年代,崑山路西望北四川路口(圖via隨意兄)光看圖37...圖501-1:清末,老城廂豫園得意樓茶館、豆米業小學(左)圖501-2:豫園及其周邊街圖(1949年版《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下冊圖25截圖)豆米業在清代上升為...NO.1990-法共體的沒落作者:圖南校稿:辜漢膺/編輯:鹹帶魚一戰後,面對各殖民地獨立的浪潮,英國發起成立「英聯邦」,極大維繫英國的全球影響力。

英聯...9月3日,是翻譯家、作家、教育家傅雷先生的忌辰。

54年前,傅雷夫婦在上海的家中自殺。

「紀念傅雷,不僅要紀念他作為翻譯家的輝煌,也需要紀念他作為社會良心的寂寞和悲...1田村俊子(別名佐藤露英、佐藤俊子,本名佐藤とし)1884年4月25日出生於東京,在念小學時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在耽讀翻譯偵探小說的同時,還專門去學習古典...1946年11月30日,上海黃浦警察分局被3000多名攤販團團圍住,他們同被拘押在分局內的數百名攤販內外呼應,高喊口號,要求當局釋放被捕人員,發還沒收物資,結果...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講「腔調」的上海寧是很有發言權的。

海派作家程乃珊在《咖啡的記憶》一文中寫道:三年困難時期上海仍有咖啡,為利激銷售,買一聽上...圖1:1994年,南京西路1634弄即西廟弄南端弄口,弄口東側為南西信用社。

秦興培攝圖2:1994年,愚園路西廟弄北端弄口,膠州飲食店。

秦興培攝靜安寺東側的...1925年5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外籍巡捕向遊行學生開槍,致四人當場死亡,七人重傷後死亡,輕傷無數,史稱「五卅案」。

上海各界宣佈學生總罷課、工人總罷工、商人總罷...圖301:1860-1880年間,蓬路(BooneRoad,塘沽路)上的轎伕。

圖302:清末(二十世紀初),蓬路(文監師路,塘沽路)西望乍浦路口圖301可...圖311:20世紀初,外白渡橋北堍西側,北蘇州路1號,虹口大英醫院圖312-1:1906年,北蘇州路1號百老匯路口,虹口大英醫院圖312-2:1886年,虹...NO.1946-軍閥割據三十年作者:乞力馬紮羅的雪校稿:朝乾/編輯:養樂多非洲有很多陷入混亂的國家,但是索馬利亞卻能長期摘得「最失敗」國家的「桂冠」,...通俗近代史界有句話大意是:「一部近代史,半部是上海」,彷彿這裡既是發生歷史的場所,又是被敘事的對象。

當然,上海城市空間絕非演繹近代史的靜止的「容器」或「平臺」(...圖351:1920年代初,北四川路近崇明路口北望,左側近處為同春園徽菜館(圖via聖愷兄)圖352:1928年,北四川路近崇明路口北望街景,左中為同春園徽菜館...©2021vitomag.com|服務條款|隱私權|DMCA|關於我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