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耳鳴!過度用耳機、噪音傷害是關鍵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知道聽耳機時,嘈雜的音樂分貝數有多高嗎? ... 耳鳴持續且愈來愈大聲 ... 所以,如果有單側耳朵的耳鳴、耳塞,應先至耳鼻喉科檢查中耳及鼻咽,排除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其他疾病 年輕就耳鳴!過度用耳機、噪音傷害是關鍵 收藏 圖片來源/康健耳鼻喉百科 瀏覽數31,866 2018/01/04· 作者/康健網站編輯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你知道聽耳機時,嘈雜的音樂分貝數有多高嗎?將近90分貝。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暨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年輕到中年族群的男女性,長期追蹤十年後,發現年輕時有耳鳴症狀者,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會大增。

黃俊豪醫師從臺灣健保資料庫中,追蹤2000到2010年間,年齡從20至45歲男女性,其中找出3474人有缺血性腦中風,173702沒有腦中風的人,經由分析以前是否有耳鳴症狀,發現有耳鳴的人較高比率發生缺血性腦中風,是沒有的人1.66倍,尤其在年齡20至30歲,耳鳴病人未來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為4.11倍,30至40歲為2.19倍,40至45歲沒有明顯增高。

耳鳴不是老年人專利很多人認為,耳鳴是老年人才有的問題。

但黃俊豪醫師說,年輕人耳鳴的原因常與過度用耳機聽音樂、噪音傷害、頭痛、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耳咽管功能不好、聽神經瘤、突發性耳聾、梅尼爾氏病等相關,尤其近幾年在門診中發現,年輕人耳鳴有增加的趨勢。

事實上,除了聽覺神經退化所引發的耳鳴外,耳鳴的致病原因非常複雜,是個病人與醫師都深感困擾的毛病;它有可能是感冒引起,也可能是藥物、壓力、跌倒、長期使用耳機、噪音等造成,它還可能合併其他徵狀,甚至是某些危險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瘤的症狀之一。

另一方面,耳鳴常常只有患者自己能聽到,而每個耳鳴患者對聲音的描述也常有很大的差異,有水聲、有蟬叫,有的是風呼呼吹過的聲音,甚至有患者跟醫生形容為「腦鳴」,堅決否認那是耳內發出的聲音。

缺乏對耳鳴的正確認知是主因。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耳鳴不是病,而是一種症狀、生理現象,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可能是藥物副作用,或是身體健康亮紅燈的結果。

廣告 什麼時候該就醫?●耳鳴持續且愈來愈大聲●單側的耳鳴其中,尤其要特別注意單側耳鳴,因為許多危險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瘤等,都會有單側耳鳴的症狀。

根據統計,單側耳鳴在鼻咽癌6大症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頸部腫塊。

所以,如果有單側耳朵的耳鳴、耳塞,應先至耳鼻喉科檢查中耳及鼻咽,排除鼻咽癌的可能性。

另外,聽神經瘤的早期症狀也大多是單側的聽力減退及耳鳴。

雖然屬於良性腫瘤,但長在小腦和橋腦的交界處,腫瘤變大後可能會壓迫腦幹,所以必須積極處理。

通常遇到單側耳鳴的患者,通常得透過聽性腦幹誘發電位檢查甚至影像學檢查如核磁共振,排除聽神經瘤。

若是伴有眩暈、波動式聽力減退等其他耳部症狀的耳鳴,則可能是梅尼爾氏症。

它是不明原因的內淋巴水腫所引起,若及早治療、控制,效果也比較好。

要與耳鳴和平共處,除了心情上接納耳鳴,慢慢訓練腦部適應耳鳴,還包括一些生活上、飲食上要注意的事:●避免咖啡、茶、可樂、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國外報告指出,含水楊酸成分的食物也可能加重耳鳴的症狀,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黃瓜、奶油、布丁蛋糕等要少吃。

●乳酪、可可、巧克力等可能會刺激血管收縮,而影響耳鳴,請少吃為妙。

廣告 ●可喝些具穩定神經系統作用的茶飲,如菊花茶、百里香、薄荷等,可減輕焦慮和幫助睡眠,或可間接改善耳鳴。

●體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助減輕耳鳴症狀,但效果因人而異。

●約70.80%的耳鳴患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對於合併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病人,建議配戴適當的助聽器。

因為助聽器可幫助接收正確、較清晰的外來訊號,且是病人想要聽到的聲音,讓聽覺中樞神經重新去處理這些外來訊息,進而忽略由內產生的耳鳴。

★健康資訊隨時看!點這加入康健LINE好友>>陳維苓:每天十分鐘,提神醒腦、改善耳鳴還在用棉花棒清耳垢?教你4種更簡單安全的方法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單側耳鳴 耳機 耳鳴 聽力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幸褔接力,為愛發聲】晚期肺腺癌鬥士為愛發聲熱血助人 熱門文章 1. 染疫醫師周元華「赤手空拳」的自癒之路 不吃太飽太乾時常注意指甲 4. 立夏養生/夏季型感冒不易好 中醫食療緩解症狀 2.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D8》新冠肺炎如新型感冒無可避免,調整心態、抓好穩住無懼 5. 研究:逾7成新冠患者出院1年尚未康復 這樣做抗發炎、遠離後遺症 3. 3類人快篩陽性就算確診恐成保單理賠爭議 6.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D1-3》小心翼翼生活還是染疫,4個原則讓我避免轉重症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飲食新知 橄欖油不適合油炸?特級初榨只能拌沙拉?原來,我們都誤會橄欖油了! 最新專題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散光?老花?徵的就是你?|博士倫隱形眼鏡一副解決,幫你找回清晰好視力 只動不吃比只吃不動,肌肉流失更快!吃對營養,運動增肌更有效 當青春遇上癌症,依舊勇敢前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