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療師,你我身邊的好朋友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而在有多科醫師的醫院裡,所有科的醫師要把在各科已經看過病的病人先轉到復健科醫師門診,為的是醫院能有比較高的給付,以及他們部門裡有物理治療師。
看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康健好書
醫療保健
物理治療師,你我身邊的好朋友
收藏
瀏覽數17,938
2017/10/18·
作者/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林芝安
·出處/康健出版
放大字體
物理治療無所不在
作者/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林芝安
了解更多
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五十歲了!從亞洲第一個四年制物理治療學系(一九六七年),到亞洲第一個物理治療碩士班(一九九七年)、博士班(二○○四年),到二○一六年開始六年學制的物理治療師養成教育,臺大物理治療學系總是帶領著臺灣,甚至亞洲的物理治療專業邁步向前。
五十年前,由於小兒麻痺大流行,很多孩童被病毒攻擊變成肢體麻痺,不良於行。
因應這樣的需求,臺灣大學設立了亞洲第一個四年制物理治療師養成教育的學士班,但當時是先寄身在醫事技術學系裡成立物理治療組,由聯合國的專家來臺授課;三年後,物理治療組被分出來,與另一專業「職能治療」合併成立一個系所;可惜當時國內並無真正科班出身的物理治療師,協助促成此事的長官與醫師,把這兩種專業湊在一起,取了一個讓這兩個專業痛苦至今的「復健醫學系」這個系名。
當然,當時臺灣的確是處在發展「第三醫學(復健醫學)」的時空,臨床第二醫學救命之餘,台灣社會開始進入追求提高病後生活品質的階段;在復健醫學系畢業的物理治療師,背負著「醫學為生命增加歲月,復健為歲月增添生命」的理想與使命,在醫院裡認真工作,成為國內各種疾病傷痛的「復健尖兵」。
於是,物理治療與復健糾結至今;有人問起學什麼、做什麼時,回答了「物理治療」再加上一陣解說之後,得到的答案是「哦!就是做復健的嘛」,甚至有人說是診所裡拿熱敷包開機器的。
物理治療,有這麼難理解嗎?五十年了,還說不清楚嗎?這社會中還這麼多人不認識「物理治療」,我們能不能做點什麼來改變?這是開始編撰這本書的動機。
從一九七一到一九九一年的二十年間,臺灣只有臺大一家培育物理治療師的大學,加上那個時代的大環境,每班畢業的二、三十人當中,幾乎有一半選擇出國,且多數出國的學長姐也定居於海外。
這段期間,國內物理治療師供不應求,也是臺大師生們為專業奮鬥的漫長歲月。
一九七五年,成立了物理治療學會,以此為基礎,開始努力我們的身分法—「物理治療師法」;此外,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的師長們也一直朝著「既是兩個專業,就分開成兩個系」的目標前進。
走過漫漫長路,終於,在一九九二年「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誕生了;我們的專業身分法—「物理治療師法」也在一九九五年二月三日公布實施;然而,當年還有一件影響專業執業型態甚鉅的大事:全民健保開始了。
在學校叫做復健系,使得當年(至今)在醫院裡,物理治療置身於復健部似乎也理所當然,物理治療師成了復健醫師的禁臠,物理治療專業在國內一直受到壓縮;這樣的狀況,在健保開始後更形加劇,復健這兩個字成為台灣物理治療專業的緊箍咒。
一九九○年代的物理治療師們,都在醫院工作,臺灣又是一個醫師為大、醫師「什麼都會」,超級不尊重專業的社會,當時公布的「物理治療師法」,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有「物理治療師執行業務,應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的規範。
接受所有不同專科醫師開具的診斷、照會或醫囑,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中,應該也是在醫療機構中服務的物理治療師們認為應該的。
然而健保制度讓原本平衡的醫界有了大的翻轉,健保怎麼給錢,醫療機構的老闆就怎麼做來賺錢,並無視於各醫療專業該有的品質,可憐受雇的治療師們,也只能執行老闆的旨意。
健保的長官們為了減少民眾浪費資源,只規定了五科醫師可以照會物理治療(其實,需要物理治療的民眾,從哪一科醫師轉介給物理治療師,會增加或減少需求嗎?限制科別只不過增加了民眾接受物理治療的不便利,以及先轉給這五科,尤其是復健科醫師的重複看診費用),並且「以為」復健醫師最懂物理治療;於是,明明是由物理治療師執行的治療項目,明明「物理治療師法」未限定轉介醫師的專科別,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卻不是所有專科醫師都可以轉介病人給物理治療師,只有五科醫師可以,更只有復健科醫師有權利壟斷開出所謂較複雜高給付的物理治療技術的轉介,即使執行者還是物理治療師。
健保這樣的規定,讓標榜有「復健」(其實民眾是為了接受物理治療)的診所一夕之間遍地開花,也讓復健專科醫師爆紅,身價水漲船高。
更嚴重的是,因為支付制度是如此設計,坊間「做復健」的診所裡,民眾眼裡的物理治療師變成了穿著溜冰鞋(不然跑不快)開機器的「辛苦但不專業」的專業人員。
而在有多科醫師的醫院裡,所有科的醫師要把在各科已經看過病的病人先轉到復健科醫師門診,為的是醫院能有比較高的給付,以及他們部門裡有物理治療師。
看在學校老師眼裡,這絕不是我們專業培養物理治療師的初衷呀!學生們在學習期間,修得十八般武藝,職場上卻無法運用,也無須再進修去求精進。
因為這樣,臺大物理治療學系的老師們認為,在醫院裡應該要有一個示範點,示範物理治療師可以接受各科醫師轉介病人,也示範病人的治療項目應該由物理治療師評估後決定。
經過十多年努力,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在2008年成立了。
同時,也有一些物理治療師,即使在醫學中心裡,卻不是在復健部工作,他們服務各醫療專科需要物理治療的病人,例如在心臟外科病房、新生兒加護病房、急重症加護病房、甚至在整形外科顯微重建加護病房裡,到處都有物理治療師的身影。
在這五十年間,世界有了絕大的翻轉,我們的社會更是呈現多元的面貌與價值觀。
對大眾而言,健康,不再只是醫病復健,更要健康促進、成功老化;面對二○二五年之後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六十五歲以上人佔總人口20%的銀髮浪潮,除了照顧,還要延緩失能失智、青春凍齡、應付延後退休所需的生理問題;對運動員,除了傷後復原,更要重回戰場、預防傷害、提升戰鬥力。
從陪伴失能到培育超能,物理治療師,練就十八般武藝,為了回應這些不同的挑戰與需求,勇敢地跨出安穩的「醫院」,這是物理治療專業的考驗,也是物理治療專業的絕佳機會。
於是,有一群物理治療師,憑著對生命的熱情與對專業的執著,揮別「復健」,幻化出形形色色的身影,投身於有別於傳統物理治療師的執業場域,創造了非典型的專業典範。
有人走進需要者的家中,提供更人性,更專業的照護,幫助病人自立生活、協助家庭環境改造、溫馨陪伴生命末期的病人與家屬,物理治療師,不再只在醫院裡,而是在你我家中。
還有一群物理治療師,總是在社區走動,他們運用專業服務人群,無論是在競技場邊、在廟口公園、在馬場、甚至在災難現場,到處都是物理治療師的舞台。
這些年間,在各個場域之中,也因應這些新的需求,新生了許多不同的人才;因需要而產生的這些職類,或許是國家認證、或許是學分訓練、或許是久經職場自然形成,他們自在揮灑著,與物理治療師一起照顧著同樣的一群需要者,然而物理治療師卻還受到身分法中要「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的限制,綁手綁腳。
我們該來檢視因應二十多年前時空所立下的「物理治療師法」了!要進入這麼多的場域,滿足這麼多類型的需求,物理治療師提供的不再只是醫療,面對的或許是想奪牌的運動員、健康的長者、預防失能失智的社區民眾,這些人也想要得到物理治療專業服務,如果還要先拿到醫師的診斷與轉介,是非常不合邏輯、也非常不實際的。
對於應該用在病人身上的健保經費,如果還要支付這些「沒有病」的人的看診費,也難怪健保要入不敷出了。
是時候應該要來考慮「物理治療師法」的適切性了。
這本書裡,收錄了各場域先驅者的身影與話語,我們想讓大家知道,物理治療師,不是只在醫院的復健部裡,而是在大家的身邊,在大家的生活裡,隨時隨地,總是有物理治療師陪著,讓大家更健康,活動自如、甚至拿金牌。
或許,我們掛一漏萬,沒有找到每一粒散落的珍珠,還有許多在角落中默默辛勤耕耘的治療師被我們遺忘;就當這是一個開始,我們再繼續努力,找到每一個人身邊的物理治療師。
(作者序)
廣告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無所不在
作者: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林芝安
出版日期:2017/10/25
★從醫院、社區到居家拜訪!物理治療師們幾乎無所不在!
陪伴身心功能障礙者逐漸恢復體能,
鍛練運動選手發揮潛能。
陪伴各種因疾病,慢慢訓練、恢復身體的活動功能與活力。
居家物理治療-針對個案,設計安全有效的運動計劃
守護運動員的身體,田徑雙金楊俊瀚、鄭兆村的幕後推手
楊俊瀚:物理治療師是運動員的守護神
更多書摘試閱
立即購買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請問康健》泌尿道感染別再來 揮別致命併發症
熱門文章
1.
「三立海董」林崑海傳口腔癌逝,享壽68歲 此疾病患者恐少活20年,口腔出現5徵兆要當心
4.
常吃乳酸發酵高麗菜,減少壞膽固醇!
2.
2種糖千萬不要碰!會造成腸道變差、血糖升高
5.
走路就能降低體脂 健身專家:每週走路搭配2運動,加速燃脂、照樣增肌
3.
私密處搔癢、有異味? 6招自我保養預防感染
6.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我很幸運,走著進急診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保健
康健來了/睡前骨盤操!徹底放鬆腰腿睡好覺
最新專題
【癌症問康健】徵稿活動|確診罹癌的那一天,我做了這些事
2022康健雜誌信賴品牌大調查結果公佈
【康健借問站直播】呂美寶|168不成功?教你打造個人化斷食
遠離惡視力 30秒測眼睛健康
【康健借問站直播】蔡宇哲X陳德中|終結壓力性失眠!一起用正念好好睡
【康健借問站直播】史考特醫師|瘦不下來別再怪代謝率!這一次絕對能衝破瓶頸期
延伸文章資訊
- 1復健師?物理治療師?傻傻搞不清楚! | 方格子
相信讀完這篇的你,會對「物理治療」有更深刻的印象!復健,只是物理治療的一環,而不是全部。所以,復健師當然不能代稱物理治療師。因為,復健太狹隘了 ...
- 2念完6年醫學院、通過國考取得證照,物理治療師為何淪為開儀器
物理治療師為通過國家考試的醫事人員,為了配合復健科醫師提供患者與活動、功能障礙相關的診治與復健,物理治療師在醫學院6年修業期間,舉凡人體解剖學、 ...
- 3物理治療師是醫生嗎? 您需要知道的事實
- 4物理治療師和復健科醫師,有什麼差別? - 傷害預防 - 運動視界
同樣為醫學院出身,醫師是醫學系、物理治療師是物理治療系,但在必修課程差異蠻大的。共同課程包括解剖學、生理學、骨科學、病理學等,兩者皆會學到。但 ...
- 5醫療體系下利潤最大化的受害者——物理治療師的悲歌 - 今周刊
曹昭懿進一步指出,台灣的物理治療師不能直接治療病人,需要有醫師的診斷、照會或醫囑,病人才能接受治療。健保給付下,更窄化為只有復健科、骨科、神經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