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裡長出腸細胞,離胃部癌化的路程有多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是指原本正常的胃黏膜因 ... 意思是這個過程是可逆轉的,可一定程度阻止胃黏膜萎縮、腸化的進程。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ori)可能是伴您一生的敵人2017-10-20醫療品質的更高境界內視鏡下的胃腸肝膽2017-11-09 胃裡長出腸細胞,離胃部癌化的路程有多遠? 2017-10-20 胃裡長出腸細胞,離胃部癌化的路程有多遠?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GastricIntestinalMetaplasia),是指原本正常的胃黏膜因慢性發炎受損,結果一部分轉變類似「腸細胞外形」,久了之後,有機會變成胃癌。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生」或「腸化」 Metaplasia一詞來自希臘文,意思是「形態改變」:從A形態細胞轉變成B形態細胞。

例如,柱狀細胞轉化為鱗片狀細胞,或鱗片狀轉變為柱狀。

舉例說明讀者會更清楚明瞭。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痣,顏色、大小、形狀即使過了長時間也不會有改變。

有一天,當發現痣顏色變得不均勻、形狀變成不規則而且慢慢長大,相信每個人都會懷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惡性黑色素瘤(malignantmelanoma)是惡性皮膚癌,有近一半是由良性黑痣的細胞病變轉變而來。

腸上皮化生,胃本來就應該長出胃細胞,卻長出了腸細胞,這是不正常的,醫學界把這種轉變稱為「癌前病變」。

為什麼是「腸化」,而不是「肝化」或「肺化」? 胃細胞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是分泌黏液,保護胃壁不受胃酸或胃蛋白酶的侵蝕。

而小腸或大腸細胞,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吸收養分與水分。

簡單地說,腸化後的胃,出現了吸收細胞、杯狀細胞與潘氏細胞等只有在腸黏膜才能發現的細胞,因此稱為「腸化」。

「腸化」使正常胃細胞應該分泌中性保護黏膜的功能消失了,轉變成為類似腸的吸收功能。

細胞除了外形改變,功能也不同。

  胃黏膜上皮細胞腸化是怎麼發生的? 胃黏膜細胞大約每3天更新一次,新的再生,舊的脫落。

胃黏膜細胞的更新需倚靠類似幹細胞的前體細胞(precursorcells)進行分裂再生,這些細胞原則上注定要變成胃黏膜細胞。

當這些細胞正常時,它不斷地分裂,以補充衰老、脫落的胃黏膜細胞。

胃慢性發炎破壞胃黏膜細胞,為了修復持續性發炎、受損的細胞,前體細胞需經年累月處於分裂狀態,這最容易導致基因病變,結果因為基因錯誤導致進入了腸細胞的分化再生機轉,造成「腸化」。

腸上皮化生癌變的機率有多高? 胃黏膜細胞癌變並非突然發生,並不是從正常細胞直接轉變成癌細胞,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腸化生過渡到胃癌的歷程複雜,大致可簡化成: 從腸化發展到胃癌需要一段很長時間,在發展成為惡性腫瘤之前,會持續多年的癌前變化。

「腸化」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但並非所有的腸化都會轉變成胃癌,不同類型的腸上皮化生癌變的機率迥異,主因在於「腸化」又分為: ˙「大腸型」腸上皮化生,又區分為完全性、不完全性。

˙「小腸型」腸上皮化生,亦區分為完全性、不完全性。

臨床統計顯示,不完全型、大腸型腸上皮化生與腸型胃癌關係較為密切。

而腸型胃癌是我國主要的胃癌類型。

統計顯示,「腸化」發生癌變的機率為5%。

腸化是否可逆轉? 研究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患有輕重不等的胃疾,在胃鏡下呈現不同程度的慢性、表淺發炎,但只要治療、飲食調節得當,胃炎是可以治療的。

意思是這個過程是可逆轉的,可一定程度阻止胃黏膜萎縮、腸化的進程。

但如果不加以節制,一旦進入了胃黏膜萎縮「不可逆轉點」就難以逆轉。

腸化後雖不易逆轉,胃炎若有經適當的治療,可以延緩惡性腫瘤的發生。

如何預防與治療 胃黏膜腸化的發生與年齡、性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食道逆流、吸煙、飲食(高鹽與煙燻食品)、遺傳、壓力等因子有關,當這些因子促使胃黏膜反覆地受損、發炎,最後可能導致胃黏膜腸化。

去除致病因子是預防慢性胃炎的最佳策略,尤其是根除幽門螺桿菌可在某種程度上阻止胃黏膜萎縮、腸化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並無腸上皮化生的治療藥物,因此,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防治重在預防與監視。

腸化生可能是壞細胞,但不一定真的會完全變壞,一旦發現腸化生現象,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例如,可以定期胃鏡複查,一旦發現異常,便能及時以胃鏡(內視鏡)進行治療,也是預防胃癌的有效途徑。

                      Share Relatedposts2022-03-28油類百百種、讓營養師教您如何挑選食用油!|營養師時間Readmore幫您減重遠離代謝症候群2022-03-25控制體重&改善代謝症候群|一款新的口服藥上市啦|李宜霖醫師Readmore胃黏膜下腫瘤需要切除嗎2022-03-04胃黏膜下腫瘤需要切除嗎?|李宜霖醫師Readmore 搜尋內容 內容分類 置頂 影音資訊 文章專欄 單寧酸 益生菌 關節 心臟血管疾病 高血壓 癌指數 新冠肺炎COVID-19 施打疫苗 維生素D 麩醯胺酸 精胺酸 內視鏡檢查 內視鏡手術(胃鏡、大腸鏡、strettaprocedure、食道黏膜燒灼術) 食道 其它食道疾病(食道潰瘍、食道癌) Achalasia食道賁門遲緩不能 Barrettesophagus巴瑞特氏食道 胃 PPI氫離子幫浦阻斷劑 胃輕癱 黏膜下腫瘤 胃食道逆流 胃部疾病與治療 Ranitidine 腸 大腸癌 腸漏症(含食物過敏原測試) 潰瘍性結腸炎(含克隆氏症) 大腸瘜肉 腸胃不適、血便、腹瀉、腸胃炎 腸胃藥物 肝 Fibroscan肝臟纖維掃描儀 各種肝炎(A、B、C、酒肝、藥肝、脂肪肝) 膽 胰臟 便秘 代謝症候群 減重 糖尿病 養生漫談 醫療成果 病患反應 飲食相關 流言釋疑 行動APP看檢查報告 Notranslationsavailableforthispag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