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神醫華佗一生傳奇@ ~妙法蓮花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
特點是用藥少,只用幾味藥而已;執藥隨手抓出,不用稱量。
針灸也只是針一兩處。
下針前對病人說:「當引某許, ...
~妙法蓮花開~生活禪中做..做中禪中學..簡單..就好..!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110230930東漢末神醫華佗一生傳奇?道之路東漢末神醫華佗一生傳奇
分享
華佗《骨傷科》傳世5天治好3年病東漢末神醫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留下不少鄉野傳說,然而他那神乎其技的醫術在他死後卻多已失傳。
如今,一本據傳由華佗家族世代相傳的醫書—《骨傷科》,重現人們眼前。
「二○○一年,我爺爺將這本書交給我時,一再強調這是我們華陀家族流傳下來的醫書,很寶貴的,囑咐我一定要好好保管。
」耶魯大學碩士、祖籍浙江桐廬的華佗第六十二代傳人華權炳說,當時,他對醫學並沒任何興趣,順手將書收藏了起來,再也沒翻過。
直到去年初,華權炳依照這本家傳醫書《骨傷科》上的藥方,僅用五天時間,就治好了一位日本朋友陽子長達三年的坐骨神經痛後,他才驚覺這本他從未放在心上的家傳醫書是本「奇書」。
華權炳說,陽子一家當時有意願出高價收購,「還說只要我點頭,我馬上可以成為百萬富翁了!」
為解開這本家傳「寶書」的來由,華權炳在今年二月開始進行調查。
從富陽到桐廬,他一個村一個村的走訪,從不少村民口裡得知,他爺爺當年曾隨身攜帶這本醫書,為人們免費治病。
和一般所知的華佗用「麻沸散」進行麻醉手術不同的是,華佗也會藉點穴進行麻醉。
華權炳說:「書的作者名叫周龍飛,據老人們說是漢代一位俠客,是華佗的朋友。
他擅長點穴,常在華佗做手術時,通過點穴來『麻醉』病人,方便手術的進行,這本書是周龍飛和華佗相互切磋後一起整理成冊的,專門用來治療骨傷科疾病。
」
華權炳表示「書本來有兩本,一本是點穴的,一本是放穴(解穴)的,可惜留下來的只有放穴」。
據介紹,北宋末,華氏家族為保護宋徽宗之子康王趙構南下,途中遭劫,兩本書原已失逸,幾經波折,《骨傷科》放穴一本才得以回歸華家。
華佗(生卒年不詳),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東漢末年的方士、醫師,其事迹見於《後漢書·方術列傳下》、《三國志·方技傳》及《華佗別傳》。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被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生平
《後漢書》及《三國志》二書都說華佗年近百歲,但亦保持壯容,《後漢書》甚至說「時人以為仙」。
早年遊學徐土,兼通數部經書。
沛相陳珪曾經舉他為孝廉,太尉黃琬也曾辟舉他,但華佗都不為所動。
在鄉村行醫,因醫術精湛,名氣漸大,因而有很多人到來求醫。
曹操知道華佗醫術了得,而自己又頭風病嚴重,特意召其為待醫。
但當時「醫」為一學問,非為職業,華佗本人又性格頗難稱心,所以他被曹操召到左右,甚為不快、後悔;加上離家太久,思念家人,便說要回家取藥方,向曹操請假。
回家後,又不想回到曹操身邊,便稱妻子患病,過期不返。
曹操多次書信召回,又要求郡縣遣回華佗,但華佗認為自己的醫術能養活自己,所以不肯回去。
曹操大怒,派人前去考察,發現華佗之妻原來是詐病,便將華佗收獄。
荀彧向曹操求情,但曹操不從。
華佗臨死前,給了獄吏一卷醫書,但獄吏怕犯罪不願接受,華佗也不強求,將它燒了。
後被殺。
華佗有兩名徒弟吳普與樊阿,頗得真傳;樊阿更善於針術,以華佗所教的「漆葉青黏散」保身,年亦高達百多歲,而頭髮不白,但已失傳。
[1]
醫術
清代《三國演義》繡像中的華佗
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
特點是用藥少,只用幾味藥而已;執藥隨手抓出,不用稱量。
針灸也只是針一兩處。
下針前對病人說:「當引某許,若至,語人」(針感會到某個部位,若你感覺到了就告訴我),病人說:「已到」,便拔針,不久病便會好。
如針藥都不能醫治,就給病人用酒服麻沸散,飲後有如麻醉,然後施手術,再縫合傷口,擦下藥膏,四、五日後創愈,一月就已平復。
但麻沸散與外科手法已經失傳。
華佗也曉得養性之術,年紀雖大,但仍有壯容。
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造了五禽戲,他的學徒吳普一直學習,年至九十多歲,耳目仍然聰敏,牙齒完整。
病例
在《三國志》中有十六則病例,《華佗別傳》中有五則,其他文獻中五則,共二十六則病例。
評價
《三國志》評曰:「華佗之醫診,杜夔之聲樂,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管輅之術筮,誠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絕技矣。
昔史遷著扁鵲、倉公、日者之傳,所以廣異聞而表奇事也。
故存錄雲爾。
」[2]
《後漢書》記載荀彧曾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
」
近代人們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生。
質疑
漢代之後的中醫著作家也很少提到這個人。
隋代巢元方寫的《諸病源候論》,明朝李時珍寫的《本草綱目》,都沒有提到過這個人。
宋朝的學者甚至提出過質疑[3]。
近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認為,華佗本身就是個神話故事,華佗二字的古音與印度「Gada」音近,而「Gada」意為「藥神」。
故「當時民間比附印度神話故事,因稱為華佗,實以藥神目之。
」而且他的病例原型來自於印度佛教傳說,「其有神話色彩,似無可疑。
」[4]。
這個故事與「曹沖稱象」一樣,都是印度的舶來品。
華佗這個人可能真有其人,但他的醫學傳奇是虛構的。
-------------------------------------------------------
華氏家族本是一個望族,其後裔中有一支定居於譙縣以北十餘里處風景秀麗的小華莊。
至華佗時家族己衰微,但家族中對華佗寄托了很大的期望。
華佗自幼刻苦攻讀,習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
華佗在攻讀經史的同時,也留心醫藥,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當時沛國相陳珪和太尉黃琬曾先後舉薦或徵召他出來當官,都被他婉言拒絕了。
華佗生活的時代,正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
那時,朝綱不正,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陷入了深重的苦難之中,華佗目睹官場之腐敗和蒼生之苦難,決心棄絕仕途,以醫濟世。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在實踐中不斷鑽研、進取。
中國的醫學到了東漢時代已經有輝煌的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相繼問世,「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已基本確立和廣泛運用。
華佗在繼承前人學術成果、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了新的學說。
其中,古代醫家如戰國時的扁鵲,西漢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以及同時代的張仲景對華佗的醫術發展影響都很大。
華佗除了系統地學習古代醫療經驗外,還很重視和應用民間的醫療經驗。
他中年以後,因中原動亂而「遊學徐土」。
他在到處採集草藥的同時,注意學習和吸收民間醫藥知識,並把蒐集到的不少民間驗方用於臨床醫療。
華佗一生的行醫足跡,遍及當時的徐州、豫州、青州、兗州各地。
根據他醫案中所及地名查考,大抵是以彭城為中心,東起甘陵(今山東臨清)、鹽讀(今江蘇鹽城),西到朝歌(今河南淇縣),南抵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南直至譙縣(今安徽毫縣),即今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省廣大地區,方圓達數百平方公里。
華佗在行醫的同時,為了採藥還先後到過朝歌、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彭城臥牛山、魯南山區和微山湖。
由於行蹤地域廣闊,又深入民間,華佗成了中國歷史上民間傳說眾多的醫家。
華佗一生致力於醫療實踐,醫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他熟練掌握了養生、方藥、針灸和手術等治療手段,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在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體育保健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和卓越的成就,對此,《三國誌》、《後漢書》中都有一段內容相彷的評述,說他善於養生(「曉養性之術,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用藥精當(「又精方藥,其療疾,合湯不過數種,心解分劑,不復稱量,煮熟便飲,語其節度,捨去輒愈」),針灸簡捷(「若當針,亦不過一、兩處,下針言,『當引某許,若至,語人』,病者言『已到』,『應便拔針,病亦行差』」),手術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積聚」、「斷腸滴洗」)。
所留醫案,《三國誌》中有十六則,《華佗別傳》中有五則,其他文獻中有五則,共二十六則,這在先秦和兩漢醫家中是較多的。
從華佗治病的範圍看,內科病有熱性病、內臟病、精神病、肥胖病、寄生蟲病,屬於外、兒、婦科的疾病有外傷、腸癰、腫瘤、骨折、針誤、忌乳、死胎、小兒瀉痢等等。
後世每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醫家,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華佗尤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和體育療法「五禽之戲」聞名於世。
華佗在公元2世紀發明麻醉劑——「麻沸散」,這是世界醫學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
他用「麻沸散」做全身麻醉,進行開腹手術。
據《後漢書‧華佗傳》記載:「若疾髮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
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可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一月間皆平復。
」
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全身麻醉做手術的人,比西方發明麻藥早1600多年。
明代陳嘉謨的《本草蒙筌》引用《歷代名醫圖讚》中的一詩作了概括:「魏有華佗,設立瘡科,剔骨療疾,神效良多」。
可見,後世尊華佗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實的。
可惜,華佗所創製的酒服麻沸散後來失傳了,這是中國醫藥學史上的一大損失。
華佗還積極提倡開展合理的勞動和體育鍛練,認為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使人健康長壽。
他常教誨其弟子及其周圍群眾:「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
」他在繼承古代氣功導引的基礎上,模仿虎、鹿、熊、猿、鳥等五種禽獸的活動姿態,創製了一套體操,名「五禽戲」,可使頭、身、腰、背、四肢等各部位及關節得到活動和舒展。
這是中國最古老的醫療健體操,開創了中國及世界上醫療保健體操的先例。
其弟子吳普堅持「五禽戲」鍛練,活到九十餘歲仍「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其弟子樊阿操練「五禽戲」,竟「壽百餘歲」。
「五禽戲」影響頗深,歷代依法鍛練者從不乏人,至今仍有專門研究者。
因此華佗和他的「五禽戲」在體育史上、養生學上都佔有極高地位,「戲」傳八方,名震四海。
華佗五禽戲圖
近日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在央視百家論壇節目講“神醫華佗”,稱其“料病如神,預知生死;治療神奇,手到病除;外科神奇,開刀剖腹;醫學流派,器重神奇”,所以世界華人總愛拿華佗作為神醫代稱。
他主要依據的是《三國志》和《後漢書》所謂“正史”的記載,認為“這些傳說都應當符合史實,並非虛構和神化”。
晚年華佗被曹操徵召到許昌,為其治療頭風病。
由於華佗不願作為曹操的侍醫,便託故告假歸家,並數次拒絕重返許昌,終為曹操所殺害。
華佗臨死前仍不忘濟世救民,曾將所著醫籍《青囊經》取出交獄吏收藏,曰:「此書傳世,可活蒼生。
」但「吏畏法不敢受」。
華佗無奈,只得「索火燒之」。
華佗一生有弟子多人,其中彭城的樊阿、廣陵的吳普和西安的李當之,皆聞名於世。
吳普著有《吳普本草》,李當之著有《李當之藥錄》,樊阿喜針灸,這三個弟子後來均成為有名望的醫家。
華佗以他高超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為後人所景仰,並在中國醫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但是,王教授的前輩、真正的國學大師陳寅恪早在1930年寫過一篇論文《三國志曹衝華佗傳與佛教故事》,考證出華佗故事就是個神話故事,故事原型來自印度佛教傳說。
陳寅恪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華佗這個奇怪的名字其實源自印度藥神阿伽佗(“華”、“伽”的古音相同)。
二、華佗的神奇醫術與後漢安世高翻譯的《來女耆域因緣經》所載神醫耆域的神奇醫術雷同,明顯是抄襲來的,“為外來神話,附益於本國之史實也”。
其實,即使沒有國學大師的考證,僅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華佗的事跡也完全不可信。
正史所載的華佗神奇醫術,大抵荒誕不經,稍有科學頭腦者即不會信以為真,在今天已很少還有人把它們當史實介紹。
只有華佗用「麻沸散」為病人做開腹手術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被寫入中國科學史、醫學史。
這項據稱早於西方一千多年的創舉,《三國誌》和《後漢書》所載大同小異,《後漢書》的說法是(據王教授的翻譯):華佗對需要開刀的病人,先讓他用酒服用「麻沸散」,喝過「麻沸散」的病人像喝醉了酒一樣失去了知覺,再為病人剖開腹部,取出結積物。
如果病在腸胃,華佗能開刀取出腸子,剪掉有病的腸子,選滌乾淨後,再縫合好,敷上藥膏,四五天就會癒合,一個月就能長好,因為不疼,病人也沒有什麼感覺,一個月之內,病人就恢復了健康。
陳寅恪已指出,這個破腹斷腸的記載也為抄襲印度神話之作。
即使是中國原創,其真實性也令人起疑。
那個神奇的麻醉藥「麻沸散」只有一個名稱,沒有具體成分。
後人推測說其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羅花。
「曼陀羅」是梵語,印度古籍有用曼陀羅花當麻醉劑的記載,華佗故事在這裡再次與印度發生了關係。
中國古籍則遲至宋代才有用曼陀羅花做麻醉劑的記載。
後來中醫也用它當止痛劑做一些小手術,如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割瘡灸火,先宜服此,則不覺苦也。
」 曼陀羅花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東莨菪鹼,但是麻醉深度不夠,鎮痛不強,肌松作用不完全,並不適合於做開腹手術。
「文革」期間(上世紀70年代初),根據「麻沸散」的成分主要是曼陀羅花(又稱洋金花)的推測,為發揚「中藥麻醉」,我國許多醫院嘗試靜脈注射洋金花總鹼或東莨菪鹼進行全身麻醉,同時還要結合氯丙嗪、哌替啶等現代麻醉藥才能做手術,最終也由於效果不佳放棄了。
如果是單獨口服曼陀羅花,當然效果更差。
很顯然,口服曼陀羅花只能夠用於「割瘡灸火」之類的小手術,是不可能用於開腹手術的。
事實上,全身麻醉手術都必須用吸入或靜脈注射麻醉藥,不能口服。
「麻沸散」當然也可能不是曼陀羅花。
也許華佗發現了今天眾多科研人員用科學方法也沒能發現的一種神奇的口服麻醉藥。
這就能保證其開腹手術成功嗎?不能。
成功的麻醉只是成功完成開腹手術的一個重要條件,卻不是唯一的條件。
做手術的醫生需要有系統的解剖學知識,對腹部結構、臟器解剖有精細的瞭解,對疾病有準確的診斷,還要知道如何消毒防止傷口感染,如何在手術中止血。
這都是華佗的時代所不可能實現的。
因此,即使華佗真能成功地實施麻醉,也不等於他就能成功地動手術。
在缺乏系統的解剖學知識的指導,連消毒、止血都不具備的條件下,實施破腹切腸手術,病人必死,何況我們不知道有什麼病是可以通過切開腸子進行清洗來治的。
華佗廟有一副對聯云:「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關臂一軍驚」,說的是華佗兩項盡人皆知「外科事跡」:為關羽刮骨療毒,向曹操建議用利斧砍開腦袋治療頭風病而惹下殺身之禍。
這本是《三國演義》的小說家言,連「正史」都不載,卻也被當成了華佗的主要事跡。
如果華佗真的是因為想開曹操的頭顱而被殺,倒是咎由自取。
且不說開顱術治不了頭風,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接受開顱術無異於自殺。
傳統醫學往往以標榜名醫、神醫的神奇醫術來抬高身價,說得越神奇越能把人鎮住,一般人也寧信其有。
現代醫學則相反,對傳聞、軼事都寧信其無,越是神奇的說法越不能相信。
這種懷疑精神乃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
不僅科學家、醫生要有科學精神,歷史學家也應該有科學精神,切不可盲目相信「正史」的記載,對那些違背常識和科學知識的記載更不能相信。
有沒有科學精神,也是國學大師與庸俗歷史學家的區別所在。
千古之謎:曹操殺死神醫華佗的真正原因
曹操聞聽華佗醫術精湛,徵召他到許昌為自己看病。
曹操常犯頭風眩暈病,經華佗針刺治療有所好轉。
《三國誌》對此的記載是,「佗針鬲,隨手而差。
」後來,隨著政務和軍務的日益繁忙,曹操的「頭風」病加重了,於是,他想讓華佗專門為他治療「頭風」病,做自己的侍醫。
但是華佗卻不願意。
他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不再到曹操那裡去了。
曹操非常憤怒,派人到華佗家裡去調查。
曹操對派去的人說:如果華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給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沒有病,就把他逮捕來辦罪。
傳說華佗被逮捕送到曹操那裡以後,曹操仍舊請他治病。
他給曹操診斷了以後,對曹操說:「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
」意思是說,你的病在短期內很難徹底治好,即使長期治療,也只能苟延歲月。
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則需要先飲「麻沸散」,麻痺腦部,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這樣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為華佗是要藉機殺他,為關羽報仇,於是命令將華佗殺害。
被關進牢獄以後,華佗知道曹操不會放過他的,於是抑制住悲憤的心情,逐字逐句地整理他的三卷醫學著作—《青囊經》,希望把自己的醫術流傳下去。
這三卷著作整理好以後,華佗把它交給牢頭,牢頭不敢接受。
在極度失望之下,華佗把它擲在火盆裡燒掉。
牢頭這時候才覺得可惜,慌忙去搶,只搶出一卷,據說這一卷是關於醫治獸病的記載。
華佗沒有留下專門著作。
這是我國醫學的一個重大損失。
但是,華佗之死責任果真全在曹操嗎?華佗真的沒有任何過失嗎? 《三國演義》中有一節「治風疾神醫身死,傳遺命奸雄數終」,描寫了華佗被曹操殺害的情形。
《三國演義》雖然是文學作品,其中有著大量的虛構成分,但是,華佗因為要給曹操「開顱醫病」而被曹操殺害確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今天的許多史學家大都認為,華佗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時刻心繫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權貴。
華佗真是這樣一個人嗎?
在中國古代社會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學而優則仕」是眾多讀書人的信條。
華佗所生活的東漢末期,社會上讀書做官的熱潮已經達到頂點,公卿大多數是熟悉經術者,漢順帝時太學生多達3萬人,學儒讀經成為社會風尚,而醫藥技術雖為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所需,但卻為士大夫所輕視,醫生的社會地位不高。
這種社會風尚不能不對華佗有所影響。
據《三國誌‧魏書‧方技傳》記載,華佗年少時曾經在徐州一帶遊學,是個「兼通數經」的讀書人,在當地很有名氣。
眾所周知,科舉制起源於隋朝,東漢時期普通讀書人進入仕途的途徑只有被「舉孝廉」,也就是因為品德高尚而被推薦進入官場。
沛國相陳珪和太尉黃琬都曾薦舉華佗為孝廉,征辟他做官,但是華佗卻頗為自負,認為自己才氣大,而不屑於去做他們舉薦的那些低級文案工作,再者,華佗此時已經迷戀上醫學,他不願意為此小官而拋棄所喜好的醫學。
正如《三國誌‧方技傳》中寫道的那樣「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華佗在行醫的過程中,深深地感到醫生地位的低下。
由於他的醫術高明,前來請他看病的高官權貴越來越多,他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在這些高官權貴的眼中,華佗即使醫術再高明,也只是一個醫生而已,在同他們的接觸過程中,華佗的失落感更加強烈,性格也變得乖戾了,難以與人相處,因此,範曄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毫不客氣地說他「為人性惡,難得意」。
在後悔和自責的同時,他在等待入仕為官的機遇的再度降臨。
恰恰在此時,曹操得知了醫術高明的華佗,而華佗也彷彿看到了走入宦途的機會。
華佗正是想利用為曹操治病的機會,以醫術為手段,要挾曹操給他官爵。
「頭風」病確實比較頑固,在古代的醫療條件下,想要徹底治癒確實很困難,華佗雖為神醫,也未必有治癒的良策。
但若說即使「恆事攻治」,也只能苟延歲月,死期將近,就未免危言聳聽了,很明顯有要挾的成分在內。
但是,曹操畢竟不是一般的人物,他識破了華佗的用心。
他後來說,「佗能愈此。
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說,華佗能治好這病,他為我治病,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價。
曹操對華佗的「要挾」很不滿,他並沒有滿足華佗的要求。
於是,華佗便以家中有事為借口,請假回家。
到家後華佗又托辭妻子有病,一直不回,對曹操進行再度要挾。
曹操大怒,將華佗拘捕。
為了治病,曹操再度容忍華佗,沒有將他處死。
但是華佗卻提出了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去掉「病根」的治療方法。
多疑的曹操再也不能容忍,將華佗殺害。
那麼,假如曹操真的同意用此方法療病,會出現什麼結果呢? 首先,動手術則克服不了感染的問題。
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華佗所使用的器械「利斧」根本不可能做到無菌,在有菌的條件下進行頭部的手術,曹操在手術後肯定會發生顱內感染,由於當時沒有有效的廣譜抗生素,僅僅一個感染就足可以致曹操於死地。
現代醫學那麼發達,手術後的感染經常發生,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感染不癒合。
曹操那時動手術,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除非曹操的抵抗能力非常強,否則他是必死無疑。
然而曹操當時已經不再強壯了,他的抵抗能力能經得住華佗的折騰嗎?
其次,華佗能夠順利地進行腦部手術嗎?華佗的確是當時最傑出的神醫,但他對人的大腦研究以及是否做過腦科手術,在史書中並無一字記載。
按照顱腦的解剖來看,人的大腦不同區域的功能也不同,有分管語言的語言中樞、有記憶中樞、有視覺中樞、味覺中樞。
人類認識大腦的解剖只不過是近代的事情。
就是現在,大腦斜坡部位仍是手術的相對禁區。
按照當時的認識,華佗不可能知道大腦的精細解剖結構。
如果真動手術,稍有不慎,曹操就會立即命喪黃泉。
再次,華佗能否對曹操進行急救也是一個問題。
開顱手術時要有起碼的急救設備,比如心電監護設備,輸血補液設施,吸氧設備等,這些起碼的設備缺一不可。
一旦血壓下降或者是心跳驟停,在這些起碼的急救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曹操開顱就會兇多吉少。
除此之外,華佗開顱面臨的醫學問題還有不少,不論那一項不具備開顱都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曹操不開顱尚且可以存活一段時間,如果開顱必然是九死一生。
生性多疑的曹操豈能容忍這樣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曹操認為華佗是在故意暗害自己也是講得通的。
曹操殺害華佗雖然主要是憑借自己的好惡,但是,從《漢律》上講,也有他的依據。
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下,以「動以王法從事」著稱。
無論是理政還是治軍,甚至齊家、誡子,曹操都以漢律為基本準則。
依照漢律的規定,華佗犯了兩宗罪:一是欺騙罪,二是不從徵召罪。
而令華佗命喪黃泉的是主要是後者。
漢律中有「大不敬」罪,對「虧禮廢節」之犯者要處以重刑,《漢書‧申屠嘉傳》便載有人「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的案例。
「大不敬」的具體內容較多,其中「徵召不到大不敬」適用於華佗所犯之罪。
在當時的情況下,曹操以此為華佗定罪,別人也就無話可說了。
分享FacebookPlurkYAHOO!
分享在我的Facebook
分享在我的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我要引用
我要回應
儲存至「書籤」
上一篇下一篇
刊登贊助網站
高壓氧植牙-新當代牙醫
modernhbo.so-buy.com
頂級植牙團隊,中、日、德等多國專利技術,創新高壓氧療程,快teamno4/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累積|今日loading......
teamno4'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HiNet部落格背景音樂功能下架
好友動態
[此功能已終止服務]
姓名:莊妙蓮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延伸文章資訊
- 1東漢末神醫華佗一生傳奇@ ~妙法蓮花開 - 隨意窩
華佗一生行醫濟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特點是用藥少,只用幾味藥而已;執藥隨手抓出,不用稱量。針灸也只是針一兩處。下針前對病人說:「當引某許, ...
- 2华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佗(2世纪-207?),字元化,幼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的方士、醫師。 ... 該紀念館介紹華佗一生事跡,並特別展示了華佗施行外科手術之工具及過程資料。
- 3歷史人物:華佗(約公元145年 - 華人百科
華佗一生行醫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後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殺,所著醫書已佚。今亳州市有“華佗庵”等 ...
- 4外科之祖—華佗的一生,其死因更是說法眾多,被譽為一代神醫
華佗也是中國古代醫療體育的創始人之一。他不僅善於治病,還特別提倡養生之道。華佗創編了一種鍛鍊方法,叫做"五禽戲",一叫虎戲,二叫鹿戲,三叫熊戲,四 ...
- 5曹操為何堅持殺神醫華佗?12年後發現,曹操的做法或許是對的
曹操是我國古代極為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以及軍事家,他終結了北方紛亂的局面,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基石,他的一生既豪邁又大氣磅礴。喜歡他的人認為他是真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