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報告:施漢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別於古典音樂,流行音樂以其簡單易懂得歌詞及朗朗上口的旋律受到一般社會群眾所喜愛,因此能廣泛的流傳。
作為流行樂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搖滾樂,更是一種和 ...
目錄
第一章
緒論…………………………2
第二章
流行音樂與搖滾樂…………3
第一節
流行音樂的發展與特色………3
第二節
搖滾樂的發展與其多層含義…4
第三章
搖滾樂在俄國的發展………6
第一節
發展背景………………………6
第二節
發展過程………………………8
第四章
結語…………………………10
參考書目與網頁…………………………11
第一章.
緒論
本報告主題是搖滾樂在蘇聯的發展,內文將以流行音樂開宗明義,進而將範圍縮小至搖滾樂,再敘述搖滾樂在蘇聯從1960到80年代開始早期的發展狀況。
讓我們先來將音樂做個比較。
若以創作對象來區分,音樂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作品、訴求對象皆與廣大市場沒有直接關係存在的音樂,包含大部分的爵士樂、民間音樂、古典音樂等等,對這種音樂來說,唱片只是一種次要的傳播管道,可說是擁有穩定的小眾音樂文化。
而相對於這種音樂,“流行音樂”即可區分為迎合廣大市場,從大眾的喜好發展出其創作概念、作品與訴求對象的另一種稱為“主流”的音樂形式(註一)。
有別於古典音樂,流行音樂以其簡單易懂得歌詞及朗朗上口的旋律受到一般社會群眾所喜愛,因此能廣泛的流傳。
作為流行樂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搖滾樂,更是一種和社會大眾密不可分的音樂形式。
從搖滾樂的發展與特殊審美、次文化、生理宣洩等特點以及心理、美學、評價等角度切入觀察,發現透過搖滾樂我們可以和社會發展情形作相關的分析,可說是判斷、測試時代和人心的最佳手段之一。
蘇聯時代的音樂充斥著諸多限制,例如很多性質的音樂會被警察或是KGB嚴格取締,無法隨心所欲的發表音樂;且因為物質缺乏導致設備不良,發展困難度相對增高。
在蘇聯解體前若是得不到政府的支持,樂手很難一炮而紅。
解體後無法尋求政府的支持的樂手們只好轉而尋找有頭有頭有臉的資本家當作其贊助人,而且美貌與好的歌喉漸漸成為發跡的要件。
另外,除了一般流行歌曲描寫愛情的典型題材以外,俄國的流行樂也充斥著監獄、犯罪、裸露、性開放…等題材(註二)。
這種社會環境也直接間接地影響搖滾樂在蘇聯解體前後的發展。
註釋
(註一),Simon
Frith著,彭靖文譯,萬象圖書1993。
論文,沈星揚著,1993。
(註二)
第二章.流行音樂與搖滾樂
第一節.
流行音樂的發展與特色
現在我們所謂的古典音樂,其實就可說是從前的流行音樂。
當下流行於我們身邊的音樂,在數百年後也會成為代表這時代的“古典音樂”。
從時間的切面來說,現在所要討論的只是目前我們所屬的時空範圍之下的流行音樂,而非古人的流行。
從消費型態上來看,音樂這種從藝術區分出來的文化自菁英文化逐漸轉變成為通俗文化。
早期的音樂如歌劇、音樂會等形式,是人們在聆賞音樂的同時也做出消費的行為,並且製作與消費是同時進行的。
然而在二十世紀初,隨著留聲機與唱片的發明、廣播等音樂產業的蓬勃發展,音樂從劇場的同時性消費轉型成為家庭式、個人式的非同時性消費。
除了消費型態的改變,唱片的大量製造讓音樂成為幾乎人人都可廉購的消費品(註三)。
原本需要親赴製造地點與製造人員所在的形式,搖身一變成為可外帶可重複,選擇更自由化多元化的欣賞模式。
提到流行音樂,基本上都是休閒、消遣用的,相對於另一種以高品質、無時效性為其特點的非主流小眾音樂,它的特色如下:
1.
流行樂是屬於社會大眾的商品,是唱片工業為了廣大市場而刻意製造出的產品,以大眾媒體為主,來達到與聽眾交流目的的音樂形成。
由唱片工業作進一步的市場行銷;是廣告業者、批發零售商密切注意的焦點。
2.
流行樂不受國籍與文化的障礙、語言與知識的隔閡,且因為購買行為而不受媒體限制,因此群眾數量也比其餘大眾媒體來的多。
3.
流行樂具有強烈的時效性,本於經濟原因,唱片業者需要消費者保持“汰舊換新”的習慣,並創立出流行與過時的觀念,使大眾不斷消費。
(平均一首流行樂曲的平均壽命為六十至一百八十天)
4.
每年有7-8%的新唱片能造成流行風潮,大部分都是集中於購買量排名前三十名的作品。
而排行榜與音樂刊物等資訊對於音樂的流行性也造成影響:排行榜對於音樂風潮的轉變具暗示功能,音樂刊物而行強烈造成新資訊使唱片的時效性明確。
5.
英美交互影響並且主導全世界的流行,而歐洲大陸也漸漸加入了流行音樂市場。
流行音樂的消費者族群屬性龐雜,不過年齡層普遍偏低:流行樂有75%之消費者為十二至二十歲的年輕人。
(註四)
針對第五項特點來看,年輕人可說是左右流行音樂走向的關鍵年齡層。
也就是說,流行音樂的趨勢是針對大部分年輕人的喜好而改變的。
註釋
(註三)
論文,蘇振昇著,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註四)
,SimonFrith著,彭靖文譯,萬象圖書1993
第二節.
搖滾樂的發展與其多層含義
搖滾樂(Rock
andRoll)興起於美國,一個歷史不長久沒有屬於自己的悠久傳統文化的國家,但是總能融合各方特色自成一格,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雞尾酒文化。
搖滾樂就是一項別出心裁的例子,美國人將黑人的節奏布魯斯(或稱為節奏藍調,也就是R&B,Rhythe
andBlues)、低下階層白人的鄉村音樂(CountryMusic)與現代科技等元素加以綜合,創造了屬於美國人的搖滾樂文化。
1950到60年代的美國幾乎可稱的上是一部搖滾音樂史,當時出現了影響力歷久不衰的代表人物---“貓王”艾維斯.普萊斯利(Elvis
Presley,1935-1977),他可說是搖滾界的天王,以奔放狂野的歌唱方式、腰際腿部的性感擺動與大量的電子樂器樹立了早期搖滾樂的形象。
後繼而起的包勃.狄倫(Bob
Dylan,1941-)、披頭四(TheBeatles)等也是繼往開來,將搖滾樂發揚光大的名家。
搖滾樂派形形色色,大致可分為:迷幻搖滾(Acid
Rock/Psychedelic)、藍調搖滾(Blues
Rock)、民謠搖滾(FolkRock)、古典搖滾(Classical
Rock)、重搖滾/重金屬(HeavyRock/HeavyMetal)、爵士搖滾(Jazz
Rock)、龐克(Punk)、流行搖滾(Pop
Rock)(註五)。
由於跟本題沒有直接關聯,因此此處不將每一項加以說明區別。
搖滾樂,可以說是一種青年的次文化現象。
次文化是一種反叛或背離主流文化的文化,不過,它的目的並不是實際上去反抗主流文化,而是在某些符號象徵的層面上去誇張它與主流文化的差異。
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可以說是青年的一種創造(註六)。
年輕人在十四歲時由於生理構造開始成熟,渴望投入社會參與社會,但社會卻要求其延後進入社會的時間。
這種一方面前傾一方面推延的後果,造成年輕人對於社會的不滿與壓抑情緒。
年輕人認為社會對自身有明顯的忽視,只好採取一種較激烈的宣洩方式。
他們公開反叛但非實際反叛社會的主流文化,象徵性地以各種方式破壞社會規則,標榜自己的離經叛道來引起社會關注。
(註七)搖滾樂可說是這樣的反叛方式表現在音樂形式上。
青年人要以怎麼樣的手段去表達其反抗情緒呢?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從身體開始。
身體所表達出來的審美效應最強,例如搖滾樂的典型裝扮大喇叭褲、爆炸頭、墨鏡等。
以及誇張劇烈地擺動四肢的方式,獨特而鮮明地成為搖滾樂與眾不同的反叛形象。
從心理上來說,美好的心理平衡要靠工作、家庭、娛樂三的和諧統一。
然而年輕人往往因年齡的關係未踏入社會而無法在工作方面取得心理的滿足,也還未組織自己的家庭。
因此自然將宣洩的管道移致娛樂活動中,而由於搖滾是一種最強烈的審美方式,又是集體的狂歡,容易誘發抑鬱心頭的情感衝動,因此很自然地成為年輕人最理想的宣洩方式。
另外,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搖滾樂將平常可見,簡單的旋律與合聲、自然不家修飾的演唱、強烈的音響、厚重的節拍…等結合而成為一種強弱拍兼富有特性的節奏,上拍帶有彈跳性而落拍重,自然產生強大的搖與滾的感覺的音樂。
連帶著瘋狂無羈的表演、鏗鏘有力的節奏、調侃戲謔的口白、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以及隆隆作響音樂效果,呈現出搖滾樂這種和傳統甜蜜觸摸式的流行樂大不同的音樂形式(註八)。
從生理宣洩的角度來看,搖滾樂具有重複性與強烈的刺激性,它超出正常人的心跳,強烈刺激人腦,強烈的分貝、煽動性的歌詞、瘋狂的表演,容易把人的無意識暴露出來,加上年輕人次文化的率真與直接,造成搖滾樂往往與性、吸毒脫不了關係。
搖滾樂英文Rock
andRoll原始意思就是指黑人土著的“做愛”。
因此不難想像,黑人在發明最初的搖滾樂時,其創作的節拍必跟性愛節奏有所關聯。
(註九)
由此可見,搖滾樂可說是年輕人的代表宣言,其青春期敏感又欲表現的情緒藉此得到發揮。
摸不到理想卻又希望進步的鬱悶藉此達到情感上的宣洩作用,也是存在於主流文化以外的非主流文化補充。
藉觀察此現象可間接明白年輕人對於社會抱持的心態與想法,並且間接能將以節制或是採取誘導方式。
註釋
(註五)參考網頁http://bobby01.uhome.net/category/category.htm#top
(註六),潘知常著,大陸益陽師專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1994年三月。
(註七),麥克爾.布雷克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註八)
,潘知常著,大陸益陽師專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1994年三月。
(註九)
,潘知常著,大陸益陽師專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1994年三月。
第三章.
搖滾樂在蘇聯的早期發展
第一節.
發展背景
搖滾樂在蘇聯時代由於當時共產主義的七十多年的鐵幕而不像在其他國家這麼快速地傳播與發揚光大。
搖滾樂在蘇聯的誕生期間受到政府當局的莫大關注與控制。
赫魯雪夫自命為藝術的贊助人,但卻不認為搖滾樂算是一種蘇聯該有的藝術型態。
他表示“這只是一種假藉音樂之名以抬高身價而對於聽者造成誤解以致接受的雜音”(註十)。
他對於由美國文化傳入這種載歌載舞的現代音樂相當不滿,“這種從西方進入我們的祖國,所謂的現代舞蹈,使我激起強烈的厭惡感…這真是件不適當、瘋狂愚昧、只有魔鬼才清楚的蠢事”
(註十一)。
因此赫魯雪夫聯合東德舞蹈家在青少年齡層中致力推廣屬於社會主義舞蹈的芭蕾,然而這些專業舞者所設計出的芭蕾舞並沒有被大多數民眾所接受,搖滾樂與現代舞仍然蓬勃發展且欣欣向榮。
搖滾樂當時可謂被視為“資產階級藝術”。
搖滾樂一開始便被蘇聯官方指責為“冷戰機器”之外,於1957年,《真理報》就稱搖滾為“西方墮落”的標記,類似搖滾樂的演出被嚴加取締,從西方流入的唱片被強制沒收。
但各大城市中依然出現了模仿者。
在莫斯科,一幫青年忍不住租團試身手而被揭發之後,《莫斯科晚報》將搖滾樂斥責為“偽音樂”,並認為他對蘇聯青年會產生不良影響。
《真理報》隨後又發表文章,對這種模仿嘗試大加譴責,並諄諄教導廣大青年說,搖滾樂“是用演唱西方歌曲的方式進行腐朽及痙攣性音樂滲透的第五縱隊”。
(註十二)基本上,搖滾樂充滿了禁忌,如了性的意味以外,還有其激烈的反抗色彩。
它是一種自由的音樂形式,從古典的規則中爭取藝術的自由;從傳統道德倫理中燈曲人性的自由;從白人手中爭取黑人的自由;從資產者那裡爭取無產者的自由;對於理想主義者而言,它是社會批判的手段。
它的自由、反抗與創造成為共同的主題。
(註十三)
搖滾樂在1956年傳入英國,從此歐洲地區就正式從古老的倫理準則走向消費準則(註十四),蘇聯第一個搖滾樂團則出現在稍晚的1966年。
當時蘇聯的流行樂以爵士為主,搖滾樂則出現在1960年代,不少職業樂團與地區性的業餘樂團興起,直到1970年代大部分的樂團消失而其中某些團體變的更加的有名。
不過,當時搖滾”(rock)與“搖滾樂團”(rock
bands)等字眼是被禁用的,取而代之的是“打擊”(beat)與“混音合奏”(vocal
instrnmentalensembles)等名稱。
相對於政府支持的合法音樂,地下化的搖滾樂也在1960年代後期蓬勃發展著。
從1970年代初開始,蘇聯本土搖滾樂隊的唱片也悄悄開始出現,於是從員警到報刊都對這些樂隊歌詞的政治傾向、打扮等提出各式的警告,任何被認為在“道德、政治或性觀念上有暗示性”的搖滾作品定會立即被禁。
官方要求他們多創造有關太陽能空英雄或經濟成就方面的作品。
而對他們的舞臺風格及曲目也有嚴格規定,即不准聲音太大,西方作品不得超過節目數的15%等等。
(註十五)
在1970到80年代,樂手紛紛以錄音帶而非以正式出版的黑膠唱片方式錄製音樂,以賺取額外的收入來彌補其支出。
這些樂團樂手以半官方的方式舉辦音樂會,而政府當局也以“搖滾樂俱樂部”(Rock
Club)的方式來達到管理的效果。
不過相較於合法音樂而言,這些無法浮上檯面自由發展的地下音樂的物質條件相對地惡劣許多,例如樂器與錄音設備的陳舊不堪,以電吉他為例,這項搖滾越團不可或缺的靈魂樂器在1960年代前在蘇聯幾乎沒有出現過,之後才於東歐及蘇聯緩慢而少量地開始販賣。
蘇聯首批出現的電吉他是1966年於德國進口到莫斯科的樂器商店,首批限量只有十把,而且在一個小時內迅速販售完畢,馬上就在黑市驚人的價格竄升。
(註十六)
好在這些先天的不足被樂手對於音樂的激情與崇尚自由的精神所彌補。
這時期的樂手有很多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為了維持創作與發表的經費來源,他們不得不從事一些勞力或服務業,例如警衛、伙夫、裝卸工人等工作。
不管怎麼說,這種地下音樂的確給予這些敢於發表創作其心靈訴求的樂手們一個自由的空間。
(註十七)
在俄羅斯現代音樂發展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是蘇聯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唱片公司:МЕЛОДИЯ(Melodia旋律唱片公司)。
在文化資訊並不發達的社會主義蘇維埃國家裏,旋律唱片公司承受著所有外來音樂的引進任務和發展民族唱片工業的重擔。
1970年代蘇聯人民能夠聽到諸如披頭四等西方頂尖樂團的聲音,全要歸功於這公司的不懈努力。
(註十八)
註釋
(註十)原文"the
cacophonyofsoundswithwhichlistenersareassailedandwhichisdignified
withthenameofmusiconlythroughamisconception."
參考網頁http://www.powerhat.com/tusovka/tus.ch1.html#R&R%20arrives
(註十一)原文"A
feelingofdistasteisalsoarousedbytheso-calledmoderndancesbroughtinto
ourcountryfromtheWest...somethingunseemly,madandthedevilknows
what!"參考網頁http://www.powerhat.com/tusovka/tus.ch1.html#R&R%20arrives
(註十二)參考網頁http://h444.com/guitar/_text/new01/13.htm
(註十三)論文,劉鑫著,CYBS青年文化時尚期刊。
(註十四)
,潘知常著,大陸益陽師專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1994年三月。
(註十五)
)參考網頁http://h444.com/guitar/_text/new01/13.htm
(註十六)參考網頁http://www.powerhat.com/tusovka/tus.ch1.html#R&R%20arrives
(註十七)參考網頁http://www.pnprecords.spb.ru/history/index.phtml
(註十八)參考網頁http://www.eobserver.com.cn/ReadNews.asp?NewsID=6614
第二節.
發展過程
隨著搖滾樂的進駐青少年年齡層,國際知名的披頭四等搖滾樂團對於俄國本土的樂團發展也造成影響力十足的啟發。
1966年第一個俄國本土搖滾樂團Pojuschie
Gitary(TheSingingGuitars,Поюшие
Гитатары意為歌唱吉他)誕生。
剛開始他們從翻唱Shadows與Tremeloes等樂團的歌曲為主,其後也逐漸開始創作自己的歌曲。
他們開啟了大眾對搖滾樂的喜愛與重視,並且成為“混音合奏”形式樂團(vocal
instrnmentalensembles)的鼻祖與最佳演奏樂團。
1975年Pojuschie
Gitary發表了第一齣俄式搖滾劇“OrpheusAndEurydice”,被稱為該年度蘇聯音樂史上最重大的事件。
其他諸如Golubiye
Gitary(BlueGuitas,Голубие
Гитары意為藍色吉他)、Sinyaya
Ptica(Blue
Birds,СиняяПтица意為青鳥)等均為當時較具代表性的混音合奏形式樂團。
此外,1969年發行的唱片“Pesnyary”(Песняры)與之後的“Ariel”(Аризль)則集合了以披頭四為藍本所翻唱的俄式情歌,將傳統民歌風格融入搖滾樂中。
(註十九)
提到早期蘇聯搖滾樂發展,就不能忘記此人---Alexander
Gradsky(Александр
Градский),他是正規音樂學校畢業生、作曲家與專業歌手。
他致力於用俄語來表現搖滾音樂,用俄語填詞,譜寫出俄國的搖滾樂。
1987年旋律唱片公司將他的搖滾樂團Skomorokhi(Скоморохи意為供人嘲笑者)於1971到73年間發行的唱片選為他的最佳專輯。
他的作曲方式、風格都對蘇聯的搖滾樂有很大的影響。
現在許多以知的樂曲都來自於他原始的表現方式,緊張、陰沉氣氛的曲風與歌劇的平穩,參雜間接的嘶吼聲。
一方面混合民謠和一般搖滾音樂;一方面將些微的爵士音樂(Jazz)加入鋼琴與吉他合奏的輕音樂;一方面以民歌為基調,加上感性的藍調與流暢的吉他旋律。
他較著名的曲目有Isnaniya(Испания)、Ya-Goja(Я
-Гойя)等。
(註二十,附歌曲連結)
由Boris
Grebenschikov(Борис
Гребеншиков)為主唱的樂團Aquarium(Аквариум意為水族館)可說是蘇聯當時地下搖滾樂團的代表。
他們同樣受到披頭四很大的影響,“當我第一次聽見了披頭四時,它改變了我的生活”1988年當時三十四歲的Boris曾說到,當時蘇聯搖滾團體在一片模仿披頭四以及其他西方樂團的浪潮時,他表示“我觀察四周並且問自己,那些以我們的愛與生活為主題的俄式歌曲在哪裡呢?於是,我決定投身於這些歌曲的發展。
”
(註二十一)
他們大量錄製音樂,作各種不同風格的嘗試:"Electricity"(1981),
"Triangle"(1981),
"Acoustics"(1982),"Taboo"(1982),"Radio
Africa"(1983),"Ihtiology"(1984),"TheDayOf
Silver"(1985),"December’sChildren"(1986),
"Equinox"(1987)等等(註二十二)。
他們在譜詞時把蘇聯日常生活轉換成優美或幽默的小故事,並且在情歌中使用隱喻的方法融入當代俄式音樂。
他們的音樂橫跨雷鬼(reggae)到愛爾蘭捷格舞(Irish
Jigs),從披頭四到電子藍調音樂(Electric
Blues),再回到民謠搖滾。
(註二十三)
註釋
(註十九)參考網頁http://www.pnprecords.spb.ru/history/index.phtml
(註二十)參考網頁http://users.abac.com/gregoryo/gradsky/
歌曲連結Испания:
http://users.abac.com/gregoryo/gradsky/spain.ram
Я
-Гойя:
http://users.abac.com/gregoryo/gradsky/goya.ram
(註二十一)原文"When
I
first
heard
the
Beatles,
it
changed
my
life";"I
looked
around
and
asked,
where
are
the
Russian
songs
that
talk
about
our
lives
and
loves?
Well,IdecidedI’dhavetobetheonetodo
it."
參考網頁http://www.planetaquarium.com/eng/pub/doc_nm3.html
(註二十二)參考網頁http://www.pnprecords.spb.ru/history/index.phtml
(註二十三)參考網頁http://www.planetaquarium.com/eng/pub/doc_nm3.html
第四章.
結語
從70年代起,蘇聯就曾經想用自己的類似音樂來抵制搖滾。
但進入80年代之後,蘇聯官方不得不承認自己培養搖滾樂的嘗試是失敗的,因為他們審查過的或有意扶植的樂手並沒人歡迎,樂手也因限制太多而難以發揮創造性。
同時,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蘇聯漸漸改變了對此類事務的政策,這一改變的表現便是對那些被視為較為溫順的樂隊,放鬆一些限制,以抵消那些更富“煽動性”樂隊的影響。
在1980年,莫斯科也出現了260家迪斯可舞廳。
(註二十四)。
隨著1980年代戈巴契夫的上台,搖滾樂終於逐漸解禁。
戈巴契夫在任期間曾邀請國外搖滾樂團體赴俄,例如德國樂團Scorpions(蠍子,其音樂帶有明顯歐洲的風格,清新,還有德國式的硬浪漫)(註二十五);戈巴契夫也曾在德國電影咫尺天涯(Faraway,
SoClose!)中,與搖滾明星Lou
Reed同時出現(註二十六),甚至還和美國總統柯林頓、女星蘇非.羅蘭共同錄製普羅高飛夫(S.Prokofiev)的名著“彼得與狼”獲得葛萊美獎提名(註二十七)。
可見其對於音樂的重視!
1980年蘇聯舉辦了第一個搖滾樂節。
除了以上提到的樂團樂手之外,其餘80年代出現的Zoopark(Зоопарк,為當時最佳節奏藍調樂團)、Strange
Games(先鋒派搖滾)、Alice、Televisor、Tamborine(民謠搖滾)、Secret(打擊樂搖滾)、Nol(民謠、龐克搖滾)、Kino(浪漫搖滾)等等也具有相當的知名度。
(註二十八)
註釋
(註二十四)參考網頁http://h444.com/guitar/_text/new01/13.htm
(註二十五)參考網頁http://www.qingyun.com/column/yishu/yinyue/liuxing/jinshu.htm
(註二十六)參考網頁http://www.menggang.com/movie/germany/wenders/farclose/farclose.html
(註二十七)參考網頁http://music.xaonline.com/ShowBody.asp?msgid=627&classid=28
(註二十八)參考網頁http://www.pnprecords.spb.ru/history/index.phtml
參考書目
一、書與期刊
1.
,SimonFrith著,彭靖文譯,萬象圖書1993。
2.論文,沈星揚著,1993。
3.
4.
論文,蘇振昇著,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5.
,潘知常著,大陸益陽師專學報第十五卷第二期,1994年三月。
6.
,麥克爾.布雷克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7.
論文,劉鑫著,CYBS青年文化時尚期刊。
二、網頁
1.
http://bobby01.uhome.net/category/category.htm#top
2.
http://www.powerhat.com/tusovka/tus.ch1.html#R&R%20arrives
3.
http://h444.com/guitar/_text/new01/13.htm
4.
http://www.pnprecords.spb.ru/history/index.phtml
5.
http://www.eobserver.com.cn/ReadNews.asp?NewsID=6614
6.
http://users.abac.com/gregoryo/gradsky/
7.
http://users.abac.com/gregoryo/gradsky/spain.ram
8.
http://users.abac.com/gregoryo/gradsky/goya.ram
9.
http://www.planetaquarium.com/eng/pub/doc_nm3.html
10.
http://www.qingyun.com/column/yishu/yinyue/liuxing/jinshu.htm
11.
http://www.menggang.com/movie/germany/wenders/farclose/farclose.html
12.
http://music.xaonline.com/ShowBody.asp?msgid=627&classid=28
延伸文章資訊
- 1調查與研究 - 文化統計網
- 2102年流行音樂產業調查報告 - GPI政府出版品資訊網
102年流行音樂產業調查報告 ; 開數 · A4 ; 版次 · 初版 ; 價格 · 定價$300 ; 英文題名 · TAIWAN POP MUSIC INDUSTRY SURVEY 2013 ;...
- 3音樂報告_韓國流行音樂 - Prezi
Bubble Gum Pop和Teen Pop。 這些歌曲通常有容易上口,看似稚氣的主題和天真,偶爾結合的暗示性雙關語。泡泡糖流行也被定義為 ...
- 42020年台灣文化內容產業調查報告III 流行音樂產業.pdf
因過去流行音樂產業是以唱片公司生產製作音樂商品為主,. 但隨著科技的改變,實體音樂產品收入式微、線上音樂平台興起以及現場演. 出成為重要收益,產業也逐漸發展出以藝人 ...
- 5流行音樂- 音樂報告
在1992年出道的徐太志和孩子們是整個韓國流行音樂的轉折點,他們結合了饒舌搖滾以及高科技舞曲。Hip Hop二人組, 例如Deux在1990年早期亦漸漸受歡迎。 在1990年代中後期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