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紅腫、水泡怎麼辦?一表看懂唇皰疹、口角炎的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唇皰疹會有前驅症狀:唇皰疹是第一型簡單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在還沒有長出水泡之前,患部就會有刺痛、灼燒感。

唇皰疹是具有傳染性:唇皰疹因為是疱疹 ... Skiptocontent 疫情反反覆覆,雖然這陣子終於比較可以回歸正常生活,但家醫科醫師也觀察到,近期開始有民眾因為嘴角出現疼痛紅腫、小水泡前來就診,原來是躲在神經組織中的皰疹病毒趁機跑出來,但這與常見的口角炎又有什麼不同嗎?兩者又有什麼不同嗎? 唇皰疹、口角炎好發的部位都在嘴部周圍,常常讓民眾搞混,但兩者治病機轉、治療方式也都不同,到底該怎麼區分?雙和醫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陳敬睿進行分析,有三大特點不同 口角炎很少會產生水泡:口角炎主要是因為口水過多、皮膚有些浸潤,讓病原體入侵,且多長在上下唇交接的嘴角處。

唇皰疹會有前驅症狀:唇皰疹是第一型簡單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患者在還沒有長出水泡之前,患部就會有刺痛、灼燒感。

唇皰疹是具有傳染性:唇皰疹因為是疱疹病毒具有傳染性,但口角炎不具有傳染性,通常沒有治療在自然狀況下兩週內會癒合。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陳敬睿提醒:「發現有些民眾可能為了省口罩,家人之間互戴口罩,或是口罩放在一起,把唇皰疹傳染給家人。

」 外觀導致原因恢復時間傳染性好發族群唇皰疹嘴唇周圍紅腫、刺痛,有水泡皰疹病毒約2-3週有年長者、免疫力低下者口角炎發紅、發癢、裂痕,不會有水泡細菌、病毒、黴菌約1-2週無免疫力低下者 不諱言這兩個常搞混的疾病確實都與個人免疫力有關,只是有一個族群要特別注意口角炎的發生!陳敬睿說:「口角炎最常發生在老人家,因為這些族群可能帶有假牙、金牙,或是年輕人帶牙套,因為皮膚保護不夠讓白色念珠菌有機可趁。

」 口角炎 加上近期民眾從居家上班的日子,改回通勤上下班,作息改變、連帶壓力也慢慢上升,陳敬睿分享:「連自己最近也都長了唇皰疹,而唇皰疹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就是『壓力』,其實這時候就是身體在提醒民眾該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運動。

」 【唇疱疹小檔案】唇疱疹是由第一型簡單疱疹病毒(HSV-1)感染引起,大部分患有唇疱疹的成人都是在兒童時期感染過HSV-1病毒,當時可能沒有症狀,也有可能發展成較嚴重的口齦炎,只要感染過後疱疹病毒就會潛伏期躲在人體的神經結裡。

因此當人開始身體疲勞、壓力大、免疫力下降時,躲在體內的疱疹病毒開始活化,起初在嘴唇周圍造成輕微紅腫,約一到兩天開始出現成串水泡,接著水泡破掉形成潰瘍而結痂,待痂皮脫落後留下淡紅色疤痕,症狀約持續兩星期。

唇疱疹需要就醫嗎?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輕度到中度的口角炎、唇皰疹就算沒有就醫也會慢慢好,陳敬睿提醒:「有些人是頻繁復發、出現劇烈疼痛、併發全身疾病、已經影響外貌,這時候屬於很嚴重就一定要治療。

」 口服或外用抗病毒藥物縮短病程,在唇疱疹發作初期(24小時內)口服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病程;擦抗病毒藥膏也可減少症狀的嚴重程度和傷口癒合時間。

唇疱疹會傳染怎麼辦? 避免病毒擴散:注意不要抓摳疱疹的患部,否則疱疹可能會再透過唾液感染身體的其他部位。

避免病毒傳染:注意不要讓傷口間接或直接接觸任何人,避免共用毛巾、餐具等器具,尤其要避免親吻或餵食嬰幼兒。

嬰幼兒因身上沒有抗體,在被傳染疱疹病毒後症狀會較為嚴重,甚至造成疱疹性齒齦炎而導致嘴破、牙齦紅腫、發高燒等症狀。

在疫情期間千萬別因為有戴口罩就忽略嘴角的小病癥,也可能是稍稍透露出自己的健康狀況,儘早調整好身體狀態,維持較佳的保護力。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單純「疱疹」病毒有兩種表現!原發性、次發性症狀不一樣「帶狀皰疹」跟「唇皰疹」不一樣!從症狀、治療一表看懂差異頻繁口角炎、嘴邊痘痘消不掉 原來是牙膏引起的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BA.5更常出現聲音沙啞2022-08-012.確診了要隔離幾天?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6-153.COVID-19/BA.5潛伏期僅2天!「這些族群」易再感染,住院、死亡風險增2022-09-054.為什麼肚子痛?一張圖讓你秒懂!從腹痛6位置看可能疾病、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2021-07-055.防疫小撇步/37℃是發燒嗎?耳溫、額溫有什麼不同?一次看懂量體溫的3知識!2022-01-27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臉部 腦部/頸部/胸部 腹部 泌尿/生殖系統 皮膚/骨骼/肌肉 內分泌/免疫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夏日消暑大作戰 打擊失眠大作戰 視力保健診療室 未來醫學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心血管專區 急診室直擊 飲食營養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糖尿病專區 查營養 更多醫學專區▸ 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認識癌症 預防癌症 治療癌症 抗癌新知 抗癌故事 康復調理 協助資源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活動特區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孕前到產後 親子生活 教育學習 生長曲線 新冠肺炎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