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0年10月份推出,Instagram是一個濾鏡APP,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機拍下照片後,套上不同的濾鏡效果,並分享到像是Facebook、Twitter、Tumblr及Flickr這樣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CallDaddy摳老爹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為什麼寫這篇文章?當老闆還看的不是很懂就要我投入大把大把的銀彈進去IG經營和廣告投放,談怎麼做之前先想想該不該做?畢竟網路啊!它現在仍是年輕世代的產物,如果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很懂網路的數位咖,就能讓自己的身心靈乍看之下都還年輕充滿朝氣,於是近幾年來研究或追逐年輕人的喜好成了市場上的顯學,就像是女人都想永保年輕一樣。

市調公司宣告Facebook過時已經不是新聞了,而媒體嗜血,看到這些數據,當然也就抓緊這件事情猛打,「年輕人現在都用Youtube、IG」、「老人才用臉書」,斗大的標題可把大家嚇壞了,怎麼學會使用臉書也才幾個月前的事情,一下子就說我過時了?而眼睛才剛望向經營IG,媒體又宣判了IG死刑,心想難道年輕人又要轉移陣地了嗎?(延伸閱讀:反Instagram浪潮助攻?Vero一天突破50萬註冊用戶)在緊張之前,也許我們先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畢竟廣告預算從傳統媒體到網路媒體,從Facebook再到IG,這樣的一窩蜂,你說大家真的看懂了甚麼?十個有九個大概也是霧裡看花,別人這麼說,我就跟著那麼做罷了。

編按:這裡談的是關於廣告行銷,不是那些為了年底選戰跑到IG上耕耘,好讓自己看起來很懂年輕人的案例。

畢竟他們的重點是年輕的形象呀。

圖片截自創市際原文這已經是2015年底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當時使用者在Facebook與Instagram的發文比例正通過黃金交叉點,在那後來的兩年,IG推出了新的功能,也有了更長足的發展,更多的數據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找。

然而上面這個統計數據是自己在跟自己比較的,也就是之於我自己這個人,我選擇發布照片的管道是IG或是FB。

我找不到開放數據來驗證年輕人是不是都使用IG,所以今天就用商業策略的邏輯思考來驗證它:假設年輕人都使用IG是真的,那年輕人使用IG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先從IG的崛起歷程開始談起:1.Instagram的誕生,是一個從工具轉平台的發展策略Fromtooltoplatform(從工具轉平台)是許多平台性產品的發展策略,其中最為經典的莫過於Instagram了。

「2010年10月份推出,Instagram是一個濾鏡APP,讓使用者可以用手機拍下照片後,套上不同的濾鏡效果,並分享到像是Facebook、Twitter、Tumblr及Flickr這樣的社交平台去。

」如果有點想像力,馬上就可以從這段維基百科抄來的簡介發現這隻巨獸是怎麼崛起的:想像IG原本是一家「代工廠」,專門代工生產一張張美麗的照片,再賣給像是FB、Twitter這樣的「通路商」。

剩下的故事讓我們用膝蓋去想,哪間代工廠搞到後來不想把通路也給吃了?如果不搞通路,也得想辦法生產個自有品牌的產品來大賺一筆(註:例如同期的競品像是美圖、美拍轉投入硬體開發),畢竟大半的利潤都被通路、品牌給吃乾抹淨了。

而濾鏡的產品特性,吸引到的當然是大批的年輕使用者。

原因無他,愛拍照的都是年輕人,畢竟濾鏡終究只是濾鏡,既不能消掉臉上的皺紋,也沒辦法隱藏隨著歲月變形的身材,自然沒辦法打到40歲以上的族群。

2.發展在攝影需求及硬體技術高度成長的黃金年代這十年來消費市場對於拍攝的需求有多大、成長的有多快,看股王大立光最知道。

現在回頭來看,要是我有先知,怎麼會在2009年大立光還不到200元的時候沒狠狠抱它個十年的?作為全球手機鏡頭最領先的製造商,近十年來出貨量年年成長,廣大的需求無須解釋。

再拜交通便利所賜,旅遊相關產業的市場也是蓬勃到不行,先是專業相機機身越做越小、手機相機的畫素越來越好,還有DJI(大疆)、Gopro的助攻,各家相機廠、手機廠想要「讓拍攝變得更簡單」的共同訴求推波助瀾下,造就了Instagram發展的榮景。

為什麼?記錄下來的照片當然要有相對應「分享」的管道,聚焦在「用影像分享生活」的Instagram完全站在天時、地利、人和的位置。

目前的IG貼文多半已轉向興趣及主題為主3.站穩在網路社群隱私開始被重視的破口上2014年開始,由於社交媒體的蓬勃發展,大量的網路使用者開始重視起「網路社群形象」這個題目,那陣子甚至有許多HR在應徵新人會習慣性地去查看面試者的社群狀況。

更別說同時期有大量的長輩們湧入Facebook開始監督自家小孩的網路行為了。

IG在當時已經被Facebook收購,內有推力外有引力的情況下,聰明的Facebook很快的把IG的產品定位做的更加鮮明,直接把年輕且活躍於發表照片的臉書使用者變成了IG的忠實使用者。

臉書則成為了一個接收訊息的管道,慢慢的把重心移到的Messenger(訊息)與Groups(社團)兩項產品上面。

結論:不是年輕人都使用IG,只是使用IG的多半是年輕人綜觀整個歷史脈絡,年輕人喜歡擁抱新科技、新應用,與其說年輕人都使用IG,更精準的說法是「年輕人已經四散到各個不同的社群網路了」需要建立網路形象的人仍留在Facebook,渴望接收娛樂訊息的奔往Youtube,想窺視正妹帥哥富二代的人在IG潛水,而更多的人早已被大大小小的渠道瓜分。

然而,做廣告的人一定都知道,光憑年齡就想找到精準的受眾是一件太過浪漫的事,市場上的消費者有百百種,15歲的時候我還在打遊戲,有人已經在商場上叱咤半片天了,你能說線上遊戲的廣告投遞給15歲的族群就絕對有成效嗎?之於一個行銷人,我們是否要投入IG的曝光戰爭中,除了「年輕人都在那裡」這個理由以外應該有更深一層的思考。

MorefromCallDaddy摳老爹從社群幹話到人生哲學,三句不離商業的無聊頻道。

ReadmorefromCallDaddy摳老爹AboutHelpTermsPrivacyGettheMediumappGetstartedOrielSun孫大翔607FollowersBrandingConsultant、Businessman&Writer。

媒體出身,以前做的是內容代工廠,寫的是別人的故事;現在我要做內容軍火商,專門生產能讓思想爆炸、社會翻轉的哲學。

FollowMorefromMediumElliotWaxmanHowto:Handlebars🤝APICall1Place1Cloud1PLACELaunchesHyper-Fast(x10)AmazonCloudMigrationToolforOracleTalewindStudiosBreezyBayAlphaMarch2022 — everythingyouneedtoknowJoshuaEkpeProtectYourExpertAdvisorFromUnauthorizedUsage&Distribution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