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台灣驕傲1:全球第一大"晶圓製造廠" 台灣(台積電) 2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全球第一大"晶圓製造廠" 台灣(台積電) · 2:全球第一大"電子代工廠" 台灣(鴻海) · 3:全球第一大"筆電代工廠"台灣(廣達) · 4:全球第一大"電競品牌"台灣(華碩) · 5:全球第 ... 登入使用教學關於聯絡我們Line:@cofactsGoogleTranslate真正的台灣驕傲1:全球第一大"晶圓製造廠"台灣(台積電)2:全球第一大"電子代工廠"台灣(鴻海)3:全球第一大"筆電代工廠"台灣(廣達)4:全球第一大"電競品牌"台灣(華碩)5:全球第一大"手機晶片商"台灣(聯發科)6:全球第一大"電源供應器廠"台灣(台達電)7:全球第一大"手機鏡頭廠"台灣(大立光)8:全球第一大"IC封測廠"台灣(日月光)9:全球第一大"PCB電路板廠"台灣(臻鼎)10:全球第一大"IC載板廠"台灣(欣興)11:全球第一大"筆電電池模組廠"台灣(新普)12:全球第一大"筆電金屬機殼廠"台灣(可成)13:全球第一大"白牌交換器廠"台灣(智邦)14:全球第一大"工業電腦廠"台灣(研華)15:全球第一大"ROM唯讀記憶體廠"台灣(旺宏)16:全球第一大"砷化鎵晶圓製造廠"台灣(穩懋)17:全球第一大"不斷電系統代工廠"台灣(旭隼)18:全球第一大"自行車品牌"台灣(捷安特)、第二大台灣(美利達)19:全球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有75%供應商都來自台灣,其心臟電動車馬達是台灣(富田電機)做的20:全球航運排名台灣(長榮)第七名、台灣(陽明)第九名、台灣(萬海)第十名21:全球遠洋漁業台灣世界排名第三22:高階伺服器、工具機等等都在全球有一定占比,還有很多產業也很強大不勝枚舉...台灣向前行✌️台灣加油👍👏報喜不報憂#有意義但不包含在以上標籤🚧近31日618次瀏覽因為很多假新聞00我要查核闢謠我想補充分享我要查核闢謠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

美國在台協會前臺北辦事處處長司徒文投稿英文原文:Learningtoappreciateamodernmiracle-Taiwan:WilliamStanton https://pse.is/E7W8H (以下是中文節選翻譯) 學會欣賞一個近代的奇蹟:台灣 世界上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台灣。

畢竟中國在許多國家的支持下,已孤立台灣四十多年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許多台灣人也不了解自己的國家,台灣人常常疑惑地問我:「你怎會選擇來台灣?」漸漸的我了解這反應了台灣人的謙虛,以及對於台灣國際地位的誤解。

台灣人並不太知道自己國家的非凡成就,也因而缺乏一些自信。

但是,這種心態必須改變。

就如澳洲之臺灣專家BruceJacobs所說的,台灣是中等強國,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影響力。

美國中情局的“世界現況”提及台灣的人口已超越世界上77%的國家,而土地面積也大於世界上46%的國家。

台灣的經濟實力是屬中等強國的水準。

而在技術創新方面,台灣是領導者,美國USPTO報導台灣的奈米技術專利在2017年排全球第五名。

此外,台灣的220mm晶圓製造能力則連續四年排名全球第一。

台灣在購買力平價指數、經濟自由度、科技創新與所得分配平均度等,比起很多我們羨慕的歐、美、日、韓、以色列等國毫不遜色。

台灣是一個熱愛民主、法制、人權的國家。

在2018年FreedomHouse的各項評比之中,台灣在全球自由度排名第八、幸福度排名亞洲第一。

InterNationsExpatInsider調查還顯示台北市排名世界第一,為最適合外國人居住的城市。

當台灣人思考自己國家的未來時,他們必須學會欣賞並且重視台灣的非凡成就。

而那些願意支持台灣的人也需要了解台灣的獨特成就。

被回報2次|1份回應|963天前5.14美股四大指數收紅+鴻海傳捷報 🎯美股四大指數周四全面收紅,恐慌VIX指數也跟著回落,台股連四日下挫後,今(14)日可望止跌反彈,加上電子權值股鴻海盤前傳出好消息,有助大盤向上反攻,站回昨日高點萬六大關。

🛡電動車製造商Fisker與鴻海在台灣時間盤前宣布,雙方已敲定7年的電動車代工協議,計劃2023年在美國設立電動車代工廠,初估年產能至少達15萬輛,首批電動車將在2023年下半年於美國廠開始生產。

🛑台股近四個交易日,從高點17304點跌至15670點,短線跌幅高達1634點,也多次爆出歷史新天量,不過,昨日隨著量能縮減、融資追繳壓力減輕,以及電子股明顯轉強等訊號浮現,均有助指數今日反彈向上。

📉市場消息方面,被動元件大廠國巨宣布,擬自5月17日至7月16日,自集中交易市場買回4000張庫藏股,買回價格區間409.5-655元,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這也是國巨暌違近3年後,再度實施庫藏股。

📛鋼鐵龍頭中鋼也公布6月盤價,隨著經濟復甦引發全球鋼鐵需求大增、供應吃緊,加上煤、鐵原物料、運輸、環保議題等各項成本飆漲帶動下,國際鋼價續創歷史新高,中鋼6月盤價也已連續12個月上漲,平均漲幅8%。

💡台股近日連日重挫,短線電子股乖離過大,跟昨晚講的內容不變短線有機會反彈,不過仍不宜追高,加上台灣疫情蠢蠢欲動,將是後續留意重點。

被回報1次|390天前《台灣半導體產業強勢崛起的背後》 ​眾所周知,半導體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巔峰,支撐起現代科技、國防、民生等方方面面,是一個國家科技、工業、國防實力的後盾和基石。

從1987年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也即耳熟能詳的台積電)創立至今,30年的時間里,台灣半導體產業從落後中國,到超越日本、歐盟、韓國,與美國並駕齊驅,短短30年,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生根並茁壯成長,最終領導全球科技產業發展,譜寫了一部台灣經濟轉型史。

這一切僅僅是技術的轉移那麼簡單?為什麼與美國關係更密切的日本、韓國、歐盟反而被台灣甩開,是美國獨厚台灣,願將獨門技術只給台灣嗎?顯然,過去中國媒體將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簡單的歸結於技術引進,設備引進,只是一種宣傳的說辭,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為何會反超中國,原因究竟在哪裡?本文將從歷史和研發現狀進行介紹和分析。

一、從落後到領先: 1957年,北京電子管廠通過還原氧化鍺,拉出了鍺單晶。

中國科學院應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機部十局第十一所開發鍺晶體管。

當年,中國相繼研制出鍺點接觸二極管和三極管(即晶體管)。

而此時的台灣在微電子技術和半導體技術領域是一片空白。

1959年,天津拉制出硅(Si)單晶。

1962年,天津拉制出砷化鎵單晶(GaAs),為研究制備其他化合物半導體打下了基礎。

同年,中國研究製成硅外延工藝,並開始研究採用照相製版,光刻工藝。

這時候的台灣仍是一片空白。

1963年,河北省半導體研究所製成硅平面型晶體管。

隔年,該單位又研制出硅外延平面型晶體管。

1965年12月,河北半導體研究所召開鑒定會,鑒定了第一批半導體管,並在中國首先鑒定了DTL型(二極管――晶體管邏輯)數字邏輯電路。

1966年底,在工廠範圍內上海元件五廠鑒定了TTL電路產品。

這些小規模雙極型數字集成電路主要以與非門為主,還有與非驅動器、與門、或非門、或門、以及與或非電路等。

標誌著中國已經製成了自己的小規模集成電路。

1966年,Microchip在高雄設立高雄電子,從事晶圓封裝,台灣第一次接觸到半導體技術。

此時,台灣在半導體技術領域已嚴重落後於中國。

唯一的半導體工業還是外商掌握著經營權與主導權。

1968年,上海無線電十四廠首家製成PMOS(P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路(MOSIC)。

拉開了中國發展MOS電路的序幕,並在七十年代初,永川半導體研究所(現電子第24所)、上無十四廠和北京878廠相繼研製成功NMOS電路。

之後,又研製成CMOS電路。

1970年代,IC價高利厚,需求巨大,引起了全中國建設IC生產企業的熱潮,共有四十多家集成電路工廠建成,四機部所屬廠有749廠(永紅器材廠)、871(天光集成電路廠)、878(東光電工廠)、4433廠(風光電工廠)和4435廠(韶光電工廠)等。

各省市所建廠主要有:上海元件五廠、上無七廠、上無十四廠、上無十九廠、蘇州半導體廠、常州半導體廠、北京半導體器件二廠、三廠、五廠、六廠、天津半導體(一)廠、航天部西安691廠等等。

猶如今天中國新一輪半導體跟風潮。

1972年,中國第一塊PMOS型LSI電路在四川永川半導體研究所研製成功。

1973年,我國7個單位分別從國外引進單台設備,建成北京878廠,航天部陝西驪山771所和貴州都勻4433廠。

1967~1970年,德州儀器、飛利浦、捷康、三洋、摩托羅拉等在台灣建廠,引進半導體封裝技術,為台灣的半導體封裝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此時的台灣,仍舊沒有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也缺乏相關技術與人才。

然而,轉折點很快就迎來了。

70年代初,台灣政府以半導體產業為產業轉型突破口,為發展集成電路投入一千萬美元啓動基金,並且在1974年兩個推動性的組織先後成立: -9月,工研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電子所) -10月,海外華人在美國成立「電子技術顧問委員會」 1976年,工研院電子所與美國RCA公司達成了技術轉移協議,開啓了CMOS領域的大門,台灣從RCA引進全套技術及生產管理流程;1977年,引進IMR的光罩技術;1978年,電子所建立了實驗工廠和示範工廠,而後首批由台灣本土製造的IC產品問世。

但此時的台灣,已經落後中國10年以上,在產能上又嚴重不足,面對中國以國家意志攜技術、產能優勢發展半導體工業,台灣看似必敗無疑。

1976年11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製成功1000萬次大型電子計算機,所使用的電路為中國科學院109廠(現中科院微電子中心)研制的ECL型(發射極耦合邏輯)電路。

��1982年,江蘇無錫的江南無線電器材廠(742廠)IC生產線建成驗收投產,這是一條從日本東芝公司全面引進彩色和黑白電視機集成電路生產線,不僅擁有部封裝,而且有3英吋全新工藝設備的芯片製造線,不但引進了設備和淨化廠房及動力設備等「硬件」,而且還引進了製造工藝技術「軟件」。

這是中國第一次從國外引進集成電路技術。

第一期742廠共投資2.7億元(6600萬美元),建設目標是月投10000片3英吋硅片的生產能力,年產2648萬塊IC成品,產品為雙極型消費類線性電路,包括電視機電路和音響電路。

到1984年達產,產量達到3000萬塊,成為中國技術先進、規模最大,具有工業化大生產的專業化工廠。

而在台灣,1981年,聯華電子成立,民資佔30%、官方佔70%,成為政府研究機構將技術移轉到民間部門的首個案例,也是IC技術走向民間的第一步; 隨著中國引進日本技術打造的742廠投產,此時的台灣引進RCA公司的制程已經完全被中國超越,買來的技術優勢蕩然無存,比財力,台灣遠不及中國,如此下去台灣半導體工業永無出頭之日。

1983年,工研院電子所實施超大型集成電路計劃,以合作方式推進DRAM與SRAM技術的研發,由於當時的台灣能力不足而最終功虧一簣。

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著全盤覆滅的危險。

痛定思痛,台灣由此下定決心,走自主研發之路。

1982年10月,中國國務院為了加強全國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領導,成立了以萬里副總理為組長的「電子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領導小組」,制定了中國IC發展規劃,提出「六五」期間要對半導體工業進行技術改造。

1986年,電子部廈門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研討會,提出「七五」期間我國集成電路技術「531」發展戰略,即普及推廣5微米技術,開發3微米技術,進行1微米技術科技攻關。

有了國家意志的強力支持,中國各地開始了半導體產業挖人、招商引資和大興建設之路。

由此帶動中國半導體技術迅速發展:1988年9月,上無十四廠在技術引進項目,建了新廠房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外合資公司――上海貝嶺微電子製造有限公司。

1988年,在上海元件五廠、上無七廠和上無十九廠聯合搞技術引進項目的基礎上,組建成中外合資公司――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

1987年,工研院電子所與飛利浦合作成立台積電,張忠謀創造性的提出了專業代工模式來運營此工廠,由此,台積電成為全世界第一家專業的晶圓代工廠,IC產業的一種新分工形態出現,這也標誌著台灣IC製造技術從此生根。

Intel當時積極尋求部分制程的海外代工,這是台積電成功的一大契機。

隨著聯電、台積電的相繼成立,外資為主的下游封裝業,以及本地企業為主的上游設計、光罩業和中游製造業。

從而大批海外IC人才紛紛回流創業,大批IC公司特別是設計類公司不斷興起,華邦、華隆微、德基半導體、旺宏、硅成、威盛、民生科技等不同細分領域的半導體企業也逐漸湧現了出來。

在商業模式創新下,幾乎是一夜之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如雨後春筍般顯露出頭角,官方的工研院積極扶植起的台積電與聯電也羽翼漸豐,宛如今日的台灣生技醫藥產業。

與此同時,在中國,1989年2月,機電部在無錫召開「八五」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研討會,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設,形成規模生產,注重發展專用電路,加強科研和支持條件,振興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戰略。

��1989年8月8日,742廠和永川半導體研究所無錫分所合併成立了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

1991年,首都鋼鐵公司和日本NEC公司成立中外合資公司――首鋼NEC電子有限公司。

但此時的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浮現隱憂。

隨著規模日益擴張,生產嚴重過剩,政策扶植下的產業發展空有匹夫之勇,一腔熱情搞建設,卻從未有理性的反思與合理的規劃。

隨著一條條產能的開出,中國的國家意志不僅沒有讓中國的半導體工業走向強大,反而一步步住進重症監護室中依賴於補貼輸血才能勉強應付龐大的生產線運轉,過量的產能讓各地頭痛不已。

反觀台灣,半導體產業雖發展緩慢,但步步為營,沒有躁進也沒有狂熱,看清自己的位置,從商業模式創新開始,拿到了半導體產業的入場券和第一桶金。

此刻,兩岸間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走向已有定數,中國半導體逐步開始沒落,並從此開始一蹶不振的20年。

二、超越歐洲、日本:(圖一)1990半導體全球十強 1990年代半導體是兩個半國家的工業(兩個是指日本、美國,半個是指歐洲)。

從上圖也能明顯看出,1990年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前三甲皆是日本企業。

歐洲則有一家飛利浦公司上榜。

圖二(2005半導體全球十強) 15年後的2005年,同樣的榜單,日本廠商頹態初現,歐洲廠商則勢力大增。

此時的台灣依舊是默默無聞,耕耘著自己的技術與供應鏈。

在這15年里,台灣相繼成立三大科學園區,制定半導體技術自主研發規劃,逐步從飛利浦手中拿回台積電股權(過去台積電是飛利浦持股50%的真·外企),並打造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構建產業聚落,以及完整的產-官-學-研利益共同體。

這時的台灣,半導體設備仍嚴重依賴進口,上游矽晶圓也是外資控制,台灣僅僅是中游的製造上進入第一梯隊而已。

很快,台灣便相繼成立了國家實驗研究院,下轄多個與半導體技術相關的國家實驗室,同時軍方的中山科學研究院也加入了戰局,和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一道扶植起台灣的半導體企業,現今全球最大的GaAs/GaN半導體代工廠商穩懋科技即是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技術轉移的成果。

隨後中央研究院也投入基礎科學領域的研究。

由此,台灣半導體小企業成為了台積電、聯電、聯發科、日月光等大廠的供應鏈成員,而他們又聯合台灣官方的研究機構、民間大學、企業本身和國際合作夥伴一道組成集團軍,蛻變後的台灣半導體產業爆發式發展已經是指日可待。

由圖三可見,台灣當今已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基地,其晶圓產能高居全球第一,幾乎是中國的2倍。

已發展為當之無愧的「硅島」。

圖四、2016年全球半導體20強榜單,在十年脫變成長後,台灣已有3家企業進入全球半導體產業20強,上榜企業數量與歐盟、日本持平,同列全球第二。

圖五、與此同時,台灣的半導體產值逐年攀升,2016年已達到78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世界霸主美國。

​圖六、此時的台灣,在半導體各領域都已經站上全球第一梯隊,從產業鏈最上游的矽晶圓產能,台灣已是全球第二,儘管與日本廠商還有不小差距,但環球晶圓的發展勢頭很猛,公司未來持續並購同業擴大產能意願強烈。

圖七、在IC設計領域,全球前十大IC設計廠商,台灣佔據3席,分別是聯發科、聯詠科技、瑞昱半導體。

這些IC設計領域的廠商依託台灣先進的半導體制程工藝技術,未來仍有很大發展餘地和空間。

圖八、​在晶圓​代工領域,前十大廠商,台灣佔據4席,分別是台積電、聯電、力晶、世界先進。

全球半導體代工份額有7成以上被台灣廠商壟斷。

​圖九、在晶圓​代工領域,前十大廠商,台灣佔據4席,分別是台積電、聯電、力晶、世界先進。

全球半導體代工份額有7成以上被台灣廠商壟斷。

三、引領未來發展: 圖十、ISSCC是「IEEEInternationalSolid-StateCircuitsConference」的縮寫,是世界學術界和企業界公認的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最高級別會議,被認為是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世界奧林匹克大會」。

2018年ISSCC大會上,台灣共有16篇論文入選,數量僅次於美國與韓國,居全球第三。

(中國無一論文入選) 圖十一、早在2015年,​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即領先美國Intel、IBM技術聯盟和比利時IMEC,率先展示全球首個5nm菱形電晶體技術樣品。

圖十一、十二、 在半導體核心設備:光刻機、原子層沈積系統和刻蝕機領域,台灣皆有獨家技術,可以實現完整國產化,這些技術不僅意味著台灣具備整個設備研發、製造能力,還意味著可以自主對舊機台進行升級改造,避免反復購置新設備,還可以對採購國外的設備進行二次改良,在國際大廠的技術上更進一步,從而奠定制程上獨步全球的技術與良率。

垂直堆迭晶片(3D-IC)具備輕薄短小、低功耗與多功能的優勢,半導體產業已於2010年正式進入3D-IC世代。

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儀科中心將累積40年研發大口徑光學系統的經驗與技術,運用於曝光機鏡頭模組的設計開發,在台北國際光電展中,特別展出全台第一套在地化、自主設計製造的步進式光刻機投影鏡頭之光學元件。

該光刻機鏡頭是以等倍率透過逐步重複(步進式:stepandrepeat)的方式進行晶圓的曝光,除可應用於3D-IC製程中的曝光設備外,所建立的技術亦可開發各種需要曝光投影製程(例如PCB、LED和LCD)的曝光設備,廣受廠商青睞。

目前台灣自主研發的3D-IC光刻機已獲得台積電、美光半導體、聯電採用。

台積電已在10nm工藝的SRAM元件試產上驗證了台灣國產光刻機的優異性能,目前正在進行為期18個月的可靠性和良率測試。

IC晶片是由結晶矽(在其上製作電晶體等各種電子元件)及絕緣層所構成,目前半導體廠製作3DIC主要是以「矽穿孔3D-IC」技術,將兩塊分別製作完成的IC晶片疊放,並以垂直的導線連通上下兩層晶片,兩層IC之間的距離約為50微米。

��台灣利用自主研發3D-IC光刻機技術發展的「積層型3D-IC」技術則可在第一片晶片的絕緣層上,直接製作第二層結晶矽薄膜以及其上的IC。

突破了長久以來「積層型3DIC」的製作瓶頸。

此技術可將結晶矽薄膜磨薄到僅0.015微米厚,因此兩層IC之間的距離僅0.3微米(絕緣層的厚度),是矽穿孔3D-IC技術50微米的1/150。

�積層型3DIC一向被稱為「三維積體電路的聖杯」,現在由台灣率先開發出來,研究團隊並已成功於單晶片上整合及堆疊邏輯線路、非揮發性記憶體及SRAM,相關成果撰寫成兩篇論文,發表於2013年底舉行的「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nternationalElectronDevicesMeeting,IEDM),且被IEDM大會選為公開宣傳資料(publicitymaterials)。

台灣研發的積層型3D-IC技術,已成為國際重要的技術指標。

​圖十三、台灣研發的光刻機Window薄膜,紫外光區反射小於0.5%,優於荷蘭ASML採用的德國蔡司產品,已經被TSMC(台積電)試用。

圖十四、十五、目前台積電即將跨入10nm以下時代,市面上包括過去台灣研發的設備都不再適用。

為了保持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優勢,台灣國家實驗研究院為台積電研發了新一代的原子沈積系統,該系統主要是用於下一代的10nm以下制程,並且直接由國家實驗研究院供貨給台積電,並不會賣給第三方公司。

該技術堪稱是台積電的一大秘密武器。

​圖十六、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除了大量國產設備廠商外(本文僅介紹三大核心設備和部分廠商),還有大量科研機構和廠商合作研發的各種獨家定制生產設備,例如台積電和工研院合作的納米微粒測量系統、微波退火系統,台灣聯電與工研院合作的晶圓瑕疵檢測系統,台灣穩懋與中山科學研究院合作的8英吋SiC晶圓MOVCD機台,台灣晶元光電​與國立中央大學合作的中大尺寸與高均勻度鍍膜MOCVD機台等其他競爭對手無法商業購買的設備。

此外,國際大廠也紛紛將生產、研發、設計中心設立在台灣。

​目前,國際知名半導體設備大廠在台灣均有深入的佈局,最為積極的當屬ASML、應用材料、科林研發。

其中光刻機的龍頭ASML更是已經把新的製造中心設在台灣,台灣亦是ASML第一次在荷蘭之外,設立研發、製造基地。

據ASML台灣高層介紹,目前ASML所有的8英吋曝光設備及部分12英吋曝光設備的關鍵模組均由台灣製造中心量產,而且ASML還將量測設備等產品的全球製造中心也搬到了台灣。

��圖十七、去年,ASML看好台灣本土半導體設備大廠漢民微測在量測設備上獨步全球的技術實力,斥資1000億收購漢民後,進一步擴大ASML產品線及在台研發、製造業務。

目前,ASML總部也聘請大量台灣半導體人才,包括ASML全球副總裁游智瓊,全球卓越創新中心總監趙中榛等。

​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商科林研發執行長馬丁.安斯帝思(MartinAnstice)日前抵台接受台灣當地媒體的訪問時宣佈,將擴大在台零組件採購,同時將首度在台灣本土製造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設備,這也是科林研發首次將新設備拉到海外製造,並選定台灣為首個海外生產基地。

MartinAnstice基於商業機密,不便透露在台組裝相關細節及機型,但坦承會以最嚴苛的標準,並擴大向台灣合作夥伴採購零組件,並建立完善的半導體設備供應鏈。

這也是科林研發繼去年在台成立半導體製程設備整建中心後,擴大在台佈局的一項重大決策。

半導體及顯示器設備大廠美商台灣應用材料公司,近日在南科園區舉行台南製造中心新廠興建工程的動土典禮,將投資30億元,因應客戶對液晶顯示(LCD)十代以上大型面板(2940mmx3370mm)生產設備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設備的高度需求,預計2018年10月啓用。

目前台灣供應鏈已成為半導體設備大廠的關鍵合作夥伴。

例如荷蘭ASML光刻機,其全球研發中心實際早已經設立在台灣,並且把全球製造中心也搬到了台灣。

ASML光刻機可以說幾乎是100%的台灣血統。

現在ASML的EUV光刻機鏡頭就是委託台灣團隊設計的。

其光刻機關鍵模組代工也在台灣完成,由台灣帆宣科技公司負責。

而ASML光刻機的光罩、EUVPod也全部由台灣公司家登精密提供。

ASML光刻機電源系統由台達電子獨家供應,真空腔體則由台灣千附實業公司獨家壟斷。

此為ASML新一代的量測系統YieldStar也全數搬到台灣生產,其絕大部分零組件均是台灣帆宣科技負責,一部分零組件則有鴻海旗下的京鼎精密負責代工。

台積電的10納米和7納米量產時間可能會非常接近,台積電與聯電實際身後是有大量軍事研究機構和國家研究機構支持的,也不是單打獨鬥的,同理英特爾也是一樣的,如果5、7納米以下的競爭真的讓台積電獲得優勢,使英特爾真的在2020左右輸掉最大半導體獲利廠商的地位,那就是美國半導體科技輸掉了。

當前台積電已經在淨利潤和市值上雙殺英特爾,台灣在半導體領域崛起已是既定事實,如果按照中國部分媒體和「分析人士」空口無憑的說辭,台灣半導體技術完全是歐美施捨,那麼美國何以會容忍台灣半導體廠商一部部壓在自己頭上還笑臉以技術相送?不知道特朗普知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國家如此愛台灣,這哪兒是美國優先,按照中國媒體邏輯這分明是台灣優先嘛。

當前台積電已經在淨利潤和市值上雙殺英特爾,台灣在半導體領域崛起已是既定事實,如果按照中國部分媒體和「分析人士」空口無憑的說辭,台灣半導體技術完全是歐美施捨,那麼美國何以會容忍台灣半導體廠商一部部壓在自己頭上還笑臉以技術相送?不知道特朗普知不知道,原來自己的國家如此愛台灣,這哪兒是美國優先,按照中國媒體邏輯這分明是台灣優先嘛。

本文以事實說話,歡迎轉發,請注明版權:鄭凱夫首發。

特此聲明:如用於出版或產業分析、研究及其他商業目的需徵得本人許可。

2018.2.5鄭凱夫被回報21次|481天前7奈米製程是啥? 一般人可能會以為做半導體晶片跟做蛋糕一樣,一層一層疊上去就會成功了,但是蛋糕做壞了還能吃,半導體做壞了,漏電太大的,耗電太多的、速度太慢的則只能報廢。

記得40年前年我初入半導體業時,聯電最先進的製程是6微米,也就是6000奈米,後來艱辛的進入3微米,也就是3000奈米,那時候的工程師還可以用光學顯微鏡,看看產品有沒有缺點。

因為光波波長400-800奈米。

時隔40年,不知不覺中,半導體製程竟然已經跨過1000奈米,進入130奈米,28、14奈米,來到7奈米天險了,而且連5、3、2奈米的路程圖也攤開來。

一顆矽原子直徑約0.1奈米,如果製程最薄處真的只有7奈米厚,就是說一片絕緣物是用70顆矽原子組成的氧化矽,這麼薄的城牆,基本上是比1mm玻璃還透光的,更有趣的是,依照量子力學,所有被關在牆內的電子,雖然90%在牆內,卻會有10%分佈在牆外,這種現象是量子力學的必然,與製程良窳無關,但是這種量子現象,從巨觀世界看,就是電晶體D-S間有10%漏電,也就是水龍頭關不死的意思。

7奈米世界的IC電路設計工程師,必需在忍受D-S間有漏電,如同使用有漏水的水龍頭,設計浴室一樣。

要用漏電的邏輯閘設計出可以用的邏輯電路,遊戲規則不再是以前絕對的1=100%全通電,0=0%完全斷電,而是類比型的1=70%通電,0=30%漏電。

這種情形對我們這些玩過類比電路的老骨頭,覺得沒啥困難,因為古代的鍺電晶體Icbo漏電也是很嚴重。

但是對數位時代的小孩而言,可能會瘋掉。

Icbo是古代鍺電晶體常見的熱漏電,與主題無關,在這裏暫不詳談。

假的7奈米製程 還好現在台積電號稱7奈米的製程,其實是騙人的,宣稱7奈米的電晶體,線寬其實是40奈米,閘極寬是20奈米,只有最細的D-S通道是寬7奈米,高52奈米、長60奈米,一顆MOS電晶體長寬高仍有40x60x100奈米大,這樣的尺寸,離會產生量子隧道效應,造成嚴重漏電的7奈米,其實還很遠,所以因為量子力學所造成的漏電只有1%,也就是1=99%通電,0=1%漏電,邏輯工程師還不需要太慌張。

2/3/5奈米製程 可是如果有一天製程真的到達號稱2奈米,實際絕緣牆真的只剩6奈米時,量子力學的物理現象就會很明顯,例如1=60%通電,0=40%漏電,到了1奈米製程,也就是城牆剩下3.5奈米厚時,1=55%通電,0=45%漏電,就會很好笑,就會需要下一代的天才AI工程師,或我們這一代曾經用過高漏電鍺晶體的老頭子來處理,來設法克服嚴重量子漏電問題。

我希望那時候,量子電腦已經實用化了,現在這種矽晶體做的半導體已經如同真空管一樣,變成骨董放進博物館了。

*******回到現實********* 如何建一條7奈米生產線 ㄧ條7奈米生產線,光是設備成本就要6000億台幣起跳,金額高到用國家力量支持都很吃力,台灣一年的稅收是20,000億,只夠投資做3條7奈米生產線。

一家半導體公司每年的毛利如果沒有超過300億美金,是不可能每年投入200億美金資本支出的,一旦停止資本支出,就等著被別人超越。

毛利300億美金,等於1000億美金以上的營業額,即3兆台幣,比台灣一年的2兆元稅收還多,幾乎是台灣20兆GDP的15%。

歐盟想要設廠 即使傾全歐洲之力,也未必能支持一家長期虧錢的半導體公司,如果可以早就做了,如果做了就等著良率太低,生意不好,每年虧損100億美金,等於3000億台幣,歐洲各國財政早已捉襟見肘,一定不會持久,必定始亂終棄。

韓國三星 曾經的世界第一名,韓國三星也有7奈米製程,即使還沒進入量子漏電世界,在巨觀世界的漏電問題就已無法解決,三星不用可靠的FIN結構,跨大步直跳GAA結構,良率會更搞不定,不但會繼續虧錢,而且會害死高通,高通貪便宜請三星代工,有點自取滅亡,也讓聯發科有機會順利超車。

美國想要台積電設廠 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第二號CPUDSP廠AMD,早已徹底絕悟,放棄生產,全面請台積電代工,做出來的CPU立即將世界第一的Intel打趴在地上,Intel的10奈米製程,至今良率上不來,一片12寸晶圓,製造成本美金15000元,如果良率高,做出200個良品,每顆成本美金75元,賣美金200元,賺得盆滿缽滿,每一個人都開法拉利。

現在一片出來,測不到50片良品,等於一個CPU製造成本300元,賣一顆要倒賠100元,老本都快要吃光了,Intel想要學AMD改請台積電代工,又拉不下臉,也怕一旦做了就回不去了,真是進退失據,最近CEO又吹牛說要花200億美金,增加設備趕上台積電,但是金融業沒有一個看好他的,股價通通投反對票。

美國軍方DARPA 軍方雖然很著急,害怕最重要的飛彈用COU、F-35、F-22用的高速FPGA及其它各種武器的IC都要靠台積電單一供應商,萬一台灣有事,例如大地震或阿共來犯就慘了,但是DARPA也不是白癡,不可能花300億美金再培養一個比Intel更糟的阿斗。

中國的努力 全世界最有錢的中國,人民最優秀最奮鬥的民族,全世界最有效率的政府,從台灣挖走梁孟松、蔣尚義..等等諸多人才想要建立自己的半導體生產業,奈何中國人雖然比台灣小孩還努力還肯加班,但是缺乏最基本的紀律感與自律心,所以中國的半導體業努力20多年,20歲的中芯連14奈米的良率都還搞不定,根本無力分兵研發7奈米製程,中芯甚至連第一代ASML光刻機都還買不到,更不要說是買到為台積電特制的,能使產能再升高50%第三代超高功率光刻機,中國的新創半導體公司,不幸都是陳進-漢芯、武漢-弘芯之類的騙子在圈錢,在騙國家補助,都是騙子在騙傻子。

汽車業全面缺半導體 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的汽車業為了缺半導體而停止生產,傳統電子業也連帶遭殃,所以全世界各國都想恢復做半導體,過去20年被韓國跟台灣逐出戰場的日本半導體生產業,也想死灰復燃,不過他們的想法比較實際,都想學美國,邀請台積電去設廠,他們知道全世界只剩台灣人會願意去設廠,而且真的可以做好。

可惜他們沒有美國那種強制力與大手筆,開出的條件,又猶抱琵琶半遮面,夫人做不到做妾也不願意,做婢做娼更是蹲不下來。

為什麼美國、日本都想請台積電去設廠呢?他們現有的東芝、NEC、日立、飛利浦、摩托羅拉、德州、三星、英飛凌、特許不行嗎? 是的!不行! 因為全世界只有韓國人跟台灣人願意忍受半導體廠那種高壓力工作,不論學歷再高也願意嚴守紀律。

那些在黃光室都敢偷吃三明治的美國工程師,是不可能做出7奈米的半導體的,更不用說各國都缺乏台灣這種既優秀又願意爆肝,可以24小時接受傳呼,立即拋家棄子返回工廠加班,立即解決問題的工程師/技術員,願意操作乏味機器的碩士,願意彎腰搬晶片、調化學品的博士。

光罩成本 7奈米製程,完成一組光罩要20億台幣,將來的1/3/5奈米的還會更貴,如果做錯就要再加20億,價錢高到小公司根本無力客製一顆IC,比以前14奈米時代做一組光罩只要2億台幣、28奈米時代做一組光罩只要2000萬元,相差很多倍,已不是小孩子可以參加的遊戲。

其實不是所有IC都需要7奈米 很多汽車零件、消費電子零件、玩具所需要的IC,用28奈米製程做就綽綽有餘了,如果日本、美國、歐洲公司不好高騖遠,願意彎腰做14-28奈米製程,其實是比較正確且實際的,例如聯電就早已決定不跟7奈米了。

台積電做的汽車晶片 產量只有佔汽車市場需求晶片總量的3%,照理說是無足輕重的,而且大多是28奈米製程,誰都能做,那為什麼德國、法國、美國、日本、中國都要求台積電幫忙呢?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嗎?請你寫出來讓大家知道。

基礎建設 台灣已經發展出一套完整的基礎建設,所有半導體生產需要的氣體、液體都是供應商用雙層管路直接送進工廠,跟自來水一樣。

世界任何國家,如果想在沙漠裡建立一個工廠,所有的氣體液體都要一桶一桶的放在外面。

一隻鐵釘一顆螺絲也要空運進來,運轉將會很艱難。

 為什麼半導體工廠要建在無人沙漠,因為以前他們歐美日人自己建的半導體廠,四周的土地、地下水都被污染毒害到寸草不生,這就是為什麼歐美日本後來都漸漸放棄生產半導體的真正原因,太陽電池也是有一樣的問題,所以全世界只剩下中國人肯做。

 台灣的半導體廠本來也有嚴重污染的問題,後來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他們才做了很多回收以及高溫毒氣燒毁設備。

水電 半導體生產除了必需耗用大量電力以外,也要使用大量的水,在缺電、缺水的地方,電價、水價貴的地方是不適合發展的。

周邊 在台灣以外的地區建廠,除了工廠本身以外,其他周邊的協力廠商要全部重建一套,難度很高。

全世界很少國家能夠像台灣一樣,任何需要的東西都可以在兩小時車程內買得到,在21世紀,地大物博已經不是優點。

小而美的台灣才是贏家。

阿凱2021-04-12 後記 ZIHaoHuang問: 想請問台積電能7->5->3->2製程進步的原因是什麼呢?掌握技術了嗎?他們不是只負責代工嗎?若是技術進步又會是什麼原因呢(美方支援? 阿凱回覆: 一開始是飛利浦教的,後來是美國TIIBMMotorola等IC廠回來的人才帶回技術,最近20年則是自己研發的,製程進步縮小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提高速度、減少功耗。

例如製程從14奈米進步到7奈米,速度增加2倍,耗電為1/4,同一個12寸晶圓產量變成4倍,例如一片晶圓100顆,變成400顆,每片IC成本自然降為1/3,就可以用定價將競爭者逼到無利潤邊緣,使其漸漸窮困而死。

以前是三星用這種戰術打敗日本、德國、美國廠,也想勒死台灣的所有IC工廠,現在是台積電用這種戰術餓死拖死三星。

謝謝張伯伯帶我們報仇。

被回報9次|1份回應|416天前 什麼是「中國腳鐐」呢? 為何全世界會願意套上這個“中國腳鐐”呢? 一個簡單的答案就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 數字是這樣告訴我們的:台灣出口最大的國家是中國,進口最大的國家也是中國,2019年1月至11月為止,台灣自中國進口貨物的金額合計折合新台幣約1.59兆元。

但實際狀況呢?當貨出不去,也進不來,中國的冰封效應,正如何在台灣快速擴散? 這場追蹤,從我們與美妝垂直電商龍頭小三美日創辦人許婕穎的對話開始。

她說,這場挑戰,不僅限於人潮稀落,導致店面業績跟往年相比掉4成而已,而是一場美妝業的斷鏈危機,正在展開。

源頭,只是一個中國製造的5塊錢空瓶! 貨進不來!斷鏈效應比看到的更廣 站在小三美日在鹿港數千坪的倉庫裡,眼前,護手乳、酒精等庫存,早已清空。

但接下來,所有美妝業更擔心:洗髮精、沐浴乳和乳液等,都將出不了貨。

「全球(美妝業)都在搶貨,都在搶瓶器,即便有原料,問題是沒有瓶器,沒有辦法裝啊!」許婕穎指出,「空瓶很占庫存空間,有人會囤原料,沒有人會想到要囤空瓶。

」 根據經濟部統計,台灣美妝業1年產值超過1千億元,連同美妝品工廠、代理商和通路商,有上千家公司,維繫上萬人生計,他們賣的洗髮精、沐浴乳、乳液等,更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只是,中國的空瓶出不了貨,不能到其他國家採購?這真能卡住一個千億產業? 台灣市面販售的美妝品產地即使不在中國,瓶器、軟管多半也是來自中國,再運到原產地裝填。

粗估推算,台灣美妝品的瓶器、壓頭,至少一半以上來自中國,其餘2至3成是韓國,台灣自製僅10%。

一度,全部人起念,那就轉向韓國廠買吧!但結果,韓國廠的重要生產基地,卻也在中國! 不只是瓶子,其他在中國生產的,包括維他命原料、中藥、手機殼以及免治馬桶,都可能停貨。

而且,以中國稀土產量占全球85%,礦場與加工廠停工,影響所及,電視機、鐘錶、汽車玻璃和電動車的電池,都將因此斷鏈。

「未來人們回顧2020年2月,將是一段歷史性的供應鏈斷鏈時代,」《彭博》說。

中國腳鐐風險外溢教的事:有選擇的人就有力量 「我們需要中國嗎?」《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作者邦喬妮(SaraBongiorni)親身實驗拒買中國產品一年,書中劈頭提出這個問題。

邦喬妮沒有給出答案。

然而從這次中國爆發肺炎,全球各地的反應,答案似乎已揭曉。

手機大廠蘋果執行長庫克(TimCook)宣布,今年第一季營收將無法達標,原因正是中國的新冠肺炎,「我們恢復正常的速度比預期還要慢。

」 今年1月以來,國際油價一度大跌近20%,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召開緊急會議,討論「中國肺炎衝擊石油需求的對策」。

2月24日,每年一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原本要在西班牙舉行,但英特爾(Intel)、臉書等國際大企業盡數撤展。

彭博新聞網(Bloomberg)稱,光是愛立信(Ericsson)一家退出,「留下的空場地像一座美式足球場那麼大。

」這場盛會最後取消,原因也是中國肺炎。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表示,在美國銷售的抗生素、降血壓等數百種藥物,都用到中國原料;智庫黑斯廷斯中心(TheHastingsCenter)顧問吉布森(RosemaryGibson)說,若中國斷供,「美國的診所、醫院幾天內就會關門。

」 這些國家、企業與個人,背景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卻都因為「中國」成為命運共同體。

中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影響力?為什麼世人自願套上「中國腳鐐」呢?一個簡單的答案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套上「中國腳鐐」,我們能得到財務自由與生活便利,但這並不是毫無代價。

這個代價,正隨著中國與全球經濟關係變化而日漸上升。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報告稱,儘管全球對中國依賴度上升,中國對世界依賴度卻在下降,從貿易、外資、企業營收占比等項目來看,中國似乎越來越不需要海外市場,麥肯錫稱「這反映中國經濟重點,已逐步轉回國內消費市場。

」 畢竟你沒有它就活不下去,它卻不用看你臉色,結果就是你只能配合它。

正如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邱奕嘉說:「誰有其他選擇,誰就有力量。

」 被回報2次|1份回應|832天前[台灣的年輕偉人] ~~~~~解碼生命 擺地攤10年捐出800萬,20歲被寫進教科書的她,溫暖了400萬寒門子弟 11歲時,開始投身於公益 14歲時,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20歲時,被寫進了教科書 這個有些傳奇的女孩,就是沈芯菱 如果家庭沒有發生變故 沈芯菱本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在她出生前,父母白手起家 開設了一家小型代工廠 憑著良好的經營聲譽 生意已經做得有聲有色 不料,八十年代中期,匯率升值 許多產業捲款而逃,工廠負債累累 龐大的債務如陰雲般壓來時 父親對母親說:“寧可斷其骨,不可昧其心。

” 兩人毅然變賣家產,不欠人家半毛錢 1989年,沈芯菱出生的時候 家裡只能靠擺地攤維持生計 一台卡車載著全部家當 也載著貧窮家庭的希望 曾和父母、狗籠擠在一輛小車上 也曾隨父母擺攤躲警察 小小年紀就跟隨父母 在街頭巷尾體驗了人生酸甜苦辣 雖然貧窮, 可她的父母,卻從不貪圖錢財 常常教育她:人要常給,不要多拿 5歲時,她跟父母去賣氫氣球 都過了午飯時間 還沒能吃上飯 她飢腸轆轆 看著路邊的大餅攤出了神 結果手中的一大把氣球 不知不覺的就飛走了 雖是幾個氣球 但卻攸關她一家子的溫飽 闖了禍的她本以為狠狠責備自己 母親卻彎腰將她抱在懷中: “沒事沒事,丟了就丟了。

媽媽總是用不一樣的行為告訴她 她擁有很多其他人沒有的 讓她接受自己的匱乏 讓她知道家裡的匱乏 並不是羞恥的、骯髒的、讓人排斥的 這些都讓她學會了 很簡單卻珍貴的價值:知足 10歲那年, 身邊同學都開始用上電腦學習 母親便當掉珍藏多年的玉鐲 為她也買了一台電腦 母親說: 再苦,也不能犧牲孩子學習的機會 懂得知足的她得到電腦之後 抓緊每一個機會學習 從不用電腦玩遊戲 也的確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 成了電腦神童 在各種台灣電腦大賽裡頻頻拿冠軍 有人說: 人的貧窮會對其一生 造成兩種影響 一種是讓人更愛錢 一種是更了解貧窮的人 而她就屬於後者 貧窮,讓她懂得了生活的不易 淳樸而寬厚的父母 則讓善良的種子在她的心中萌芽 她的阿公靠種植文旦柚為生 那一年是大豐收 可阿公沒有因盛產而高興 反而為收購價格過低愁眉苦臉 又種得太多了 賣不出去又都要爛家裡了 今年的生活費可怎麼辦呢? 長年滯銷的問題 讓許多像阿公 這樣的果農連生計都沒有保障 年幼的她天真的想 水果太多一個人吃不完 但如果有100人 1000人一起吃 不就吃得完了? 她想起看過別人在網上賣東西 年幼的她於是“憑著一股傻勁兒” 上網給許多大企業發電子郵件 信裡簡單直白的寫道: 我阿公種的文旦柚很好吃 有需要的可以來訂 可沒想到3天后 家裡真的接到企業訂單了 全家人喜出望外 阿公一遍遍的問: 是真的嗎? 最終那年水果比往年多賣了3萬多斤 電腦神童的她 也第一次發現了網絡的力量 父母在鐵皮屋開了家小雜貨店 生意剛有起色 對面的大型超市開張了 生意一落千丈 她提議父母回到縫紉本行 並靠她自己的摸索和嘗試 幫父母架設了一個服裝網站 一年不到 家裡的生意就大有起色 她開始意識到 原來做幫人事情 並不需要很有錢 只要把自己的特長培養好 用它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這不也是一種公益嗎? 小小年紀的她 從此心中有了一個大大的理想 那就是: 用鍵盤打造知識公益 用網絡彌平社會斷層 以愛行動天下 發動一場名為溫柔的革命 就這樣 她義無反顧地 踏上了公益革命之路! 同樣生活在底層的她深知 幫助窮人光用金錢是不夠的 知識才是力量, 只有讓弱勢學子 都有學習知識的機會 他們才會靠自己的力量來脫離貧窮 於是13歲時 才上六年級的她 就開始思考為窮苦孩童 要架設全台全科目的全免費教學平台 讓弱勢學子有一個免費的學習通道 這個免費的網站叫做安安免費教學網 在架設安安網站期間 她曾以優秀成續考取了私立明星學校 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公立國中就讀 為的就是節省差額學費 來供應安安的支出 架設網站過程中 常碰到資源上的不足 但是她不願意接受金錢的讚助 一個人獨自承擔種種壓力 在做網站時遇到了很多 遇到好多前所未料的難關 母親對沈芯菱說: “同樣是人活一世 爸媽這一生都在忙活自己的這張嘴 你能為社會所用 是爸媽最大的幸福 爸媽不能在金錢上給你支持 但可以在精神上給你足夠的愛和自由。

” 而她憑著一步一步的摸索 多年不懈的努力 最終安安成為兩岸三地熱門的教學網 時至今日這個網站 已經幫助了近500萬名弱勢學子 有無數的父母發來郵件感激的說 謝謝你,我的孩子功課進步了 可這還遠沒結束 安安網站後 她又開辦了 “楊過世代英語免費學習園地” 隻身企劃籌措 免費讓75名弱勢學子接受公平教育 她的名氣漸漸越來越大 越來越多的人都上門找她 聘請她架設各種網站 短短時間內 她就賺到了一百萬 這個曾經貧窮的女孩 在成為百萬富翁後 並不是想著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 也沒有去旅行 去炫耀...... 而是把錢捐出 幫助更多困苦的學童 而那時的她 才僅僅14歲! 曾出生底層的她驚覺: 連在鄉下 對底層勞工的歧視都如此嚴重, 她憤怒極了 在同齡孩子還在父母懷裡撒嬌 無憂無慮 對未來都還迷茫的時候 她的目光卻已觸及到了整個社會 她立志要建立保存一部 “庶民生活歷史” 她一人騎車環島 走遍全台上千村落 用相機拍下每個遇到的真實面孔 她說: 沒有高科技的配備 只有一部電腦 一台數碼相機、 掃描機和影印機 沒有陣容龐大的團隊 只有我 滿懷理想的我 辛勤收割的農民 生計不穩的流動攤販 佝僂著身影的拾荒者…… 這些被歧視的底層人們 都被她認真的用相機記錄著 每每遇到這樣的事 她就忍不住質問 他們不是失敗者 為什麼要把這些曾經 赤著雙手奠基好社會基礎的人 移到金字塔的最底層 讓貧窮繼承貧窮呢? 經過6年的奔波 她拍下累積超過了30萬張照片 訪談超過3600多位父老鄉親 寫下了超過40萬字的紀錄 之後她創建了“草根台灣臉譜”網站 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這些“庶民”的生活 她曾將這些帶入北京奧運會的展覽 當時吸引了近2000萬人次的瀏覽觀看 20歲 正是一個少女 如花般綻放 花枝招展的年紀 她卻把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在了公益上 她深刻思索貧窮背後的不公 但她不是用理論去批判 而是用行動去改變 她坦言 高中三年生涯 收穫最多的反而是教室外的事 那是她一輩子帶得走的人生養分 從投身公益開始到現在 她已經獨自走了10多年 支出800多萬元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 所有這些公益支出 全部都是她自己掙來的 演講、寫作、比賽、拿獎學金,建網站....... 只要掙錢又不耽誤學習的事 她幾乎都做了一遍 她還從來不接受捐款贊助 在她網站上最顯眼的位置一直寫著 13年公益路 為保純淨 謝絕捐款贊助 一直以來 她都在做超齡的事 也很少迷失人生的方向 因此,她獲得了無數的榮譽: 崇高榮譽的 總統創新獎 十大慈善家 蟬聯總統教育獎 十大傑出青年 台大學生貢獻獎等多項殊榮 獲選“台灣百年代表人物” 事蹟載入《世界年鑑》《商業周刊》 《讀者文摘》亞洲版稱她為“少女慈善家” 才20多歲的她 居然已被載入國中小13本教科書 因為她 許多人的生活在漸漸變好 可她自己的生活卻沒有絲毫變化 她住的還是兒時的鐵皮屋 夏天會熱到發瘋 下雨又會漏水 房間只是比從前稍大了一些而已 一台舊電腦 一張用到泛黃的圍棋桌 這些都是她用了十多年沒有換過的東西 即使自己的知名度變高了 她依舊很低調謙虛 她說 我是一個攤販 一個莊腳小孩 我的確非常平凡 但我就是選擇去做而已 選擇讓每一個遇見我的人 都可以變得更美好 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 她的終極理想就是: 把發言權還給那些在太陽底下 默默低頭流汗的人 讓他們的聲音都能被聽見! 她早已脫離社會底層 卻把自己的位置無限放低 而每個能把自己位置放低的人 注定是內心潛藏著巨大的能量 她的自信和愛 就像黑暗中的小小發光體 能默默散發出炙熱而巨大的光芒 幫人們找到方向 走出人生的低谷 你看到她的笑容如此燦爛 因為那背後是一顆金子般的心 維基百科: 沈芯菱(1989年11月生),科技創新博士、是家喻戶曉的公益家,畢業自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國立臺灣大學商研所(全球排行前50大),公益事蹟編入及19本教科書課本,是莘莘學子的必修教材。

沈芯菱博士成長於雲林縣,歷代是清貧的佃農長工,祖居崁頂山墓園旁,自幼擺攤半工半讀,11歲起投身公益,從未接受捐款,二十年來獨力支出新台幣900多萬元行善。

被回報9次|1份回應|341天前這篇文章雖長,各位一定要讀!大陸《反外國制裁法》蘊含的玄機 這篇文章的目的,在當前中、美互鬥的進程中,闡明了中國一方,拋出「魚死網破、破釜沈舟、同歸於盡」的玩命對撞式的狠招。

在「反外國制裁法」的內容𥚃,其涉及之廣,我看了之後,清晰的感受到,中國的玩法是:「我捨車馬炮,換你將士相」,也可以去解釋成:「我寧願犧牲一條小腿,來砍掉您閣下的雙臂」,現實的數字會說話;美國「企業界」每年在中國賺取的三千億「純利潤」,如果因為這個「反外國制裁法」而泡湯,依美國現在的經濟狀況而言,其窒息效果之嚴重,不言而喻。

這還只是惡果中之一個而已。

這也是中國公佈此法之後,美國白宮、國務院、商業部連續四次,聯絡、示好、善意北京的根本原因。

要玩?就玩大的,從前中國人是「光腳的」的年代,都不怕「穿鞋的」,何況現在中國人穿的鞋,絕對不比別人的鞋子軟,了不起大家砍腳,都當瘸子,可是!中國人水𥚃來、火𥚃去,千年靱性,吞在腹中,蓋有年矣!而美國承受得了如此大刧乎?請閱原文!----老朽讀後有感。

這篇文章雖長,各位一定要讀!大陸「反外國制裁法」蘊含的玄機 來源:財經自媒體 來源:貓哥的視界 1《反外國制裁法》出台 這幾天一直在外面跑,現在才有機會坐下來講一講最近的熱點——《反外國制裁法》。

這個法案出台首先是為了彌補我國法律體系的一個短板。

2019年,在偉創力扣押華為物資的事件中,我國相關的法律的短板暴露了出來。

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將華為及其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禁止華為及其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購買美國技術產品及服務,偉創力隨即停止了與華為的合作。

5月17日,華為就派了幾十輛貨車前往偉創力的珠海工廠,準備將那4億多人民幣的華為物料和設備運出來。

偉創力珠海工廠卻突然接到來自其公司高管的指令,稱根據美國出口管制的相關法律法規,偉創力不能將這些華為擁有物權的設備和物料放行。

這一舉動當場驚呆了所有在場華為的人員。

5月29日晚,珠海偉創力曾在表面上恢復過華為手機生產業務,但其過程幾經反復,要求華為承諾各種保障條件,最終的結果就是全面停止生產。

直到6月中下旬,偉創力才同意將華為物料及設備陸續歸還,但條件是—— 將這些物料及設備轉運給一個不屬於美國「實體清單」涉及到的華為及其68家關聯企業的第三方,中間產生的一切費用由華為自掏腰包。

一個在中國的企業,因為一條美國的法律,單方面終止了合約,同時拒不退還物資,而我們卻沒有對應的法律去制裁,這簡直令人憤慨! 這個事件之後不久,商務部就出台了《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 規定凡是從事破壞中國國家主權完整、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擾亂中國市場秩序的外國實體,中方均按此規定實施制裁。

說實話,商務部的《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多少有點臨時應急規定的意味。

在中國擴大改革開放並且倡導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貿然應用《不可靠實體清單規定》進行報複製裁,在國際上容易授人以柄——因為這個清單沒有相應的法律依據。

現在問題來了,在2年之前國家層面就已經意識到——要對抗美國的長臂管轄霸權主義,我國缺乏相應的法律手段進行反擊。

那麼在此之前,我國為什麼不迅速制定相應的法律? 為什麼直到2021年6月10日,我國的《反外國制裁法》才終於面世?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過去的中美博弈中,中方的基本策略就是管控雙方衝突不擴大不失控! 而這個《反外國制裁法》威力太大——這個我們後面來談。

那為什麼現在又出台這個威力巨大的法律呢? 因為美國最近幹的事情太過分,已經嚴重挑戰了我們的底線! 給大家梳理一下最近中美博弈的脈絡。

2釋放的信號 在5月之前,美國白宮高管包括貿易代表戴琦以及財政部長耶倫都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當時曾經有媒體試探戴琦的口風——中美貿易問題什麼時候再談。

戴琦很傲慢地表態,等時候對了,再談。

潛台詞就是等到中國扛不住美方施加的巨大壓力之後,中國自然會求著上門找美國談的。

但是,美方等到的卻是自己經濟出了大問題。

5月12日,美國經濟數據公佈,美國物價指數CPI大超預期達到4.2%。

於是這票美國白宮高官坐不住了。

從5月中旬開始,先是戴琦,然後又是耶倫,紛紛主動找中方商談—— 目的就是一個,迫不及待希望中國站出來接盤美聯儲瘋狂印鈔的成本,大規模增持美國國債。

很明顯,中方斷然拒絕了美方的要求。

於是,惱羞成怒的拜登政府瘋狂加碼了對中方的攻擊。

包括—— 一個是將59家中國企業拉黑; 一個是讓情報部門在90天內提供新冠病毒溯源報告,潛台詞就是給中方下達了一個90天的最後通牒; 最後一點也是最嚴重的,6月6日,美國三名參議員搭載美國軍用運輸機降落台灣! 這件事不但已經嚴重地踐踏了紅線,而且選取的時間也非常的過分—— 現在對於中國正是慶祝建黨百年誕辰之際,是我們至關重要兩個100年的第一個100年。

美方偏偏在這個時候在最敏感的台灣問題上踩紅線! 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中方被逼著放出了大招! 這個大招就是《反外國制裁法》。

很多人對這個法律的理解層面還比較淺,在我看來,中方這個法律釋放的信號強烈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楊主任的那句名言——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對中國說話。

那麼這個法律釋放了什麼信號呢? 兩個。

——其一,中方已經做好了不管控雙方衝突的準備! ——其二,中方已經做好了升級打擊手段的準備! 毫不誇張的說,《反外國制裁法》一旦實施就是掀起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給大家捋一捋這個法律蘊含的玄機。

3無死角趕盡殺絕 列舉幾個關鍵條款。

我們先逐條解釋一下關鍵條款的含義,再整體闡述它們的系統性含義。

第四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決定將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制定、決定、實施本法第三條規定的歧視性限制措施的個人、組織列入反制清單。

第五條 除根據本法第四條規定列入反制清單的個人、組織以外,國務院有關部門還可以決定對下列個人、組織採取反制措施: (一)列入反制清單個人的配偶和直系親屬; (二)列入反制清單組織的高級管理人員或者實際控制人; (三)由列入反制清單個人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組織; (四)由列入反制清單個人和組織實際控制或者參與設立、運營的組織。

——這是毫不含糊地擴大反制裁法律的打擊範圍! 除了「直接」制定制裁中國法案的人員與組織,連「間接」制定制裁中國法案的人員與組織也納入範圍。

不但列入清單的個人會被制裁,包括這個人的直系親屬、配偶甚至包括投資的企業,工作的單位統統也在制裁範圍之內。

簡而言之一句話,一人被制裁,不但全家遭殃,還殃及名下的企業以及工作的企業。

360度無死角趕盡殺絕! 國外有些政客總是喜歡打著反華旗幟撈取政治資本,現在好了,反華是綁上全家人來承受中方的雷霆打擊! 中國現在或許綜合實力還不如美國,但是中國真要開動國家機器打擊反華政客,試問誰能抵擋中國國家機器的碾壓? 這兩條旗幟鮮明表達了中方已經做好了不管控雙方衝突,準備放手大乾一場的決心! 4「壓艙石」作用 第六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按照各自職責和任務分工,對本法第四條、第五條規定的個人、組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採取下列一種或者幾種措施: (一)不予簽發簽證、不准入境、註銷簽證或者驅逐出境; (二)查封、扣押、凍結在我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 (三)禁止或者限制我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其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 (四)其他必要措施。

——這一條,特別是第二項「查封、扣押、凍結在我國境內的動產、不動產和其他各類財產」太狠了! 給大家講一個基本概念。

二戰之後,除了伊朗80年代政變之後曾查封、凍結過美資財產,還沒有一個國家敢這麼幹過! 原因很簡單,美國是全球頭號強國,查封、凍結美資財產基本就是宣佈與美國處於敵對國狀態,過去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承擔與美國成為敵對國的代價。

伊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付出的代價是長期被國際社會孤立,從中東富得流油的國家一落千丈,成為中東產油國最貧窮的國家。

我們站在美國的立場來看,美國很霸道也很強勢,過去也曾經查封凍結過其它國家的資產,不過都是小國,比如伊朗、朝鮮等等,欺負了也就欺負了。

中美關係這一兩年急劇惡化,美國也沒敢採用這種手段來對付中國的相應企業,包括美國恨之入骨的華為也是如此。

現在中國出台的《反外國制裁法》白紙黑字地列出了這條手段,清晰無比地向美方傳達了中國將主動升級對美方的打擊手段! 這種升級的方式還是最狠最不留餘地的查封、扣押、凍結資產的手段! 這裡補充一點基本資料。

截止到2020年美國在華資產有飛機、設備約700億美元、股票3300億美元、直接投資1.5萬億美元、創投與熱錢約3500億美元,合計共有2.25萬億美元。

而中國在美國資產目前沒有準確數據,估計應該大幅度低於2.25萬億美元這個水平。

大家想一想,如果中國出台反制清單,並且依法查封、扣押、凍結美資一大筆資產之後,按照美國現在國內的政治氣候,會有什麼結果? 在極端民粹主義的綁架下,在美國共和黨右翼勢力的鼓譟之下,拜登政府恐怕會身不由己地採取更極端的對抗措施。

屆時中美可能就會發生彗星撞地球的大碰撞! 關鍵是,既然中方出台這樣的法律那就一定做好了最壞情況的準備,那麼拜登政府做好了最壞情況的準備嗎? 所以說,一個理性的人發起火來是最可怕的。

拜登在我們百年建黨大慶之際踩台灣紅線挑釁,中方同樣可以用反制扣押、查封美資財產來逼宮—— 梭哈,你敢不敢? 當然,中方出台這個條款還有更深層次的意圖。

這個意圖就是—— 在華賺的盆滿鉢滿的美資你們必須動起來! 過去我們一直說,中美經貿關係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

站在美方的立場,這個壓艙石分為兩個方面—— 一個是美方每年對華出口1300億美元,一個是美資每年在華銷售超過5000億美元,利潤超過3000億美元。

過去中美貿易戰中,中方加增對美稅,只是動了一下美方每年對華出口1300億美元這塊蛋糕。

中方出於管控衝突烈度的考慮,一直沒有去碰美資每年在華銷售超過5000億美元、利潤超過3000億美元這塊最大的蛋糕。

但是近一兩年,中美關係急劇惡化,這一票在中國賺得盆滿鉢滿的美資在大多數時候都冷眼旁觀,根本沒有發揮應有的「壓艙石」的作用! 一方面在中國賺得手軟, 一方面卻不積極壓制美國國內日趨惡化的反華政治氣候。

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所以,出台本條第二款就是嚴重敲打這票跨國美資—— 媒體輿論、院外遊說集團、政治獻金該搞的趕緊搞起來,今天不捨得出血充分發揮「壓艙石」的作用,未來中美關係繼續惡化,首當其衝的就是你們倒霉! 5蘊含的玄機 第七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依據本法第四條至第六條規定作出的決定為最終決定。

第八條 採取反制措施所依據的情形發生變化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暫停、變更或者取消有關反制措施。

——這兩條乾淨利落,斷絕了某些人一切幻想。

國務院做出的反制決定就是「最終決定」! 你們找法院打官司起訴都沒用! 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幡然悔悟,讓「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暫停、變更或者取消有關反制措施。

」 第十條 國家設立反外國制裁工作協調機制,負責統籌協調相關工作。

——這一條很重要,國家一旦出台反制措施,就會立刻建立制裁工作協調機制,比如成立相關工作小組,在國務院的層面協調各個部委,包括海關、銀保監會、國土、稅務等等來落實制裁措施。

簡而言之一句話,國家機器開起來,對制裁對象進行無情打擊。

第十二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均不得執行或者協助執行外國國家對我國公民、組織採取的歧視性限制措施。

組織和個人違反前款規定,侵害我國公民、組織合法權益的,我國公民、組織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停止侵害、賠償損失。

第十四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執行、不配合實施反制措施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這一條很霸氣。

注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但包括在中國境內的組織與個人,也包括中國境外的組織與個人。

對於中國境內的組織與個人執行中國政府的法律當然沒有問題,那麼對於不在中國境內的組織與個人,這個條款就是逼著它們選邊站—— 是執行美國的決定,還是執行中國政府的決定? 如果境外的組織與個人選擇執行美國政府的決定,那麼,它將面臨中國政府的打擊—— 最壞的情況就是成為反制清單的一員,連累全家以及名下企業與工作單位。

中國不但是現在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還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大國,誰敢保證自己全家以及所在的企業永遠不會與中國發生聯繫? 6《反外國制裁法》實施後果 通過對以上條款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出台這個《反外國制裁法》—— 態度異常強硬,某種意義上中方也是下了最大的決心,不懼與美國展開一場波及全球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們現在推演一下,一旦中方落地實施《反外國制裁法》會有什麼後果。

其一,製造業案例 眾所周知,因為美國禁令,所以目前基本上全世界芯片製造業都不能給華為代工,包括我們的中芯國際。

現在有了這個《反外國制裁法》,現在華為完全可以申請,讓中芯國際給自己代工。

按照《反外國制裁法》第十二條規定,中芯國際只能執行,那麼中芯國際就有可能面臨美國的報復,比如升級對中芯國際的制裁,對中芯國際斷供相應設備。

然後中芯國際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相關美資企業繼續執行設備供應合同,美資企業不執行中國法院判決,就會被國務院列入反制清單,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

到了這個地步—— 或者美資去遊說美國政府網開一面,或者就面臨丟失中國市場甚至破產的命運(因為在華資產被查封扣押)。

其二,金融案例。

去年美國因為香港問題對香港特區政府官員進行制裁,制裁的結果以特首林鄭月娥為例—— 竟然沒有一個銀行敢給林鄭開展金融業務,所以,林鄭發工資只能是現金,上街買東西也只能帶現金。

有了這個《反外國制裁法》,首先中資銀行就可以給林鄭開展金融業務,那麼中資銀行就可能面臨美國的報復性制裁,最嚴重的情況就是美國將中資銀行踢出SWIFT系統,讓中資銀行喪失所有的海外業務。

美國如果敢這麼幹,中國也可以將美資銀行納入反制清單,然後就會查封、扣押、凍結美資銀行在中國資產。

真到這個地步,中美差不多就是處於掀桌子的地步了。

通過這兩個案例的推演,我們可以看到,一旦中方落地實施《反外國制裁法》,美方也強硬不退讓,最後發展的結果一定就是噴著鼻息狠狠迎頭相撞! 所以,這個時候為了避免一場世界性的災難,是一定要一方作出妥協的。

那麼會是誰妥協呢? 7反擊的曙光 6月9日,在《反外國制裁法》二審草案通過審議之後,拜登突然簽署命令,解除了對微信與TIKTOK的禁令,這是明顯主動降溫的舉措; 6月10日,在《反外國制裁法》立法通過當日,美國商務部部長再次找我們商務部長通話; 6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動找我們楊主任通話。

我看了一下布林肯與楊主任通話的新聞稿。

除了楊主任堂堂正正地闡述中方立場,布林肯有個表態很重要——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

布林肯這個表態其實也就是變相給中方保證,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方不會在台灣問題上踩紅線了。

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美方高官連續4次約中方通話,從貿易代表、財政部長、商務部長到國務卿輪流打了一通電話。

由於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越來越不好(5月CPI繼續大超預期達到5%),所以美方不但心態急躁而且招法也顯得凌亂。

先是貿易代表與財長找我們談,沒談攏,然後拜登來一波極限施壓,結果中國出台《反外國制裁法》硬懟之後,美方立場明顯軟化—— 前倨後恭,典型一副紙老虎做派。

《反外國制裁法》不但是中美博弈的一個威力巨大的武器,而且注定對中美未來較量產生深遠的影響。

它的出台表明瞭中方強大的意志,不但對美國,對於一票美國僕從國也具有巨大的震懾作用,它將刺穿拜登所謂聯合盟友對中國施壓的幻想。

還是那句話,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今年阿拉斯加會談是中美博弈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從楊主任擲地有聲說出那句名言「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對中國說話」開始,中方已經逐漸向美方展示出強大的意志以及放手一搏的決心。

如果我們把中美博弈比喻成上甘嶺戰役,那麼《反外國制裁法》的出台讓我們在這場戰役中已經看到了反擊的曙光。

被回報3次|345天前LINE機器人查謠言詐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