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的好處 - 世界公民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黑死病於1348年襲捲倫敦時,短短的幾年間就有七千五百萬到兩億人因病死亡。

黑死病的病程迅速:在幾天內產生高燒、明顯皮膚紅疹、和可怕的淋巴腺腫或是腋下及鼠蹊部的 ... Togglenavigation 我要贊助 世界公民智庫 世界公民智庫 台灣AI行動計畫 AI+課程活動 相關文章 世界嚮導 旅行家 青春校友 校外學習教室 世界公民島 臉書粉絲專頁 關於世界公民島 媒體報導 註冊 成為電子報會員 加入世界公民智庫 TheBrightSideoftheBlackDeath 黑死病的好處 10大主題:科技創新 世界嚮導:蔣鎮宇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助理嚮導:林亞璇臺北醫學大學藥學 這場災情不但在社會經濟上影響甚鉅,也形成人類演化上的轉變,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

  歷史上,黑死病的疫情奪去了當時30%-50%的歐洲人口,就算是對黑死病有一定瞭解的科學家也對它的擴散束手無策。

當黑死病於1348年襲捲倫敦時,短短的幾年間就有七千五百萬到兩億人因病死亡。

黑死病的病程迅速:在幾天內產生高燒、明顯皮膚紅疹、和可怕的淋巴腺腫或是腋下及鼠蹊部的紅腫。

這些紅腫會變黑然後破裂、釋出膿液和細菌。

黑死病以驚人的速度肆虐各個家庭、村落、城鎮和城市,造成極高的死亡率。

這場災情不但在社會經濟上影響甚鉅,也形成人類演化上的轉變,深刻地改變了人類歷史。

黑死病對人類的衝擊不但兇猛而且迅速,因而普遍認為黑死病無差別地奪走所有人的性命,不論貧富或男女老幼。

但是,這其中是否有哪些特定的人較容易感染呢?目前於南卡羅來納大學進行研究的人類學家SharonDeWitte認為可藉由比較並分析黑死病病逝者的骨骼,與其他中世紀非死於黑死病逝者墓園的骨骼,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由於黑死病的嚴重度、現存的資料以及生物學上的證據都非常完整,使得黑死病成為研究流行病對不同人類族群及人口影響的最佳範本。

  編譯感言:文章後段提到分析結果發現,得到黑死病且痊愈的後代通常擁有更長的壽命。

目前研究團隊也以基因分析的方式想證實疾病與人類免疫基因頻率的關係。

研究這些歷史的流行病能夠讓我們面對新的流行病時,例如伊波拉,有更全面的準備與對策。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台灣授權條款授權.    研究價值的衡量標準--鄭濡萱譯2014-12-17膚色的演化--傅珀瑩譯2014-11-26R.I.P台灣的英雄--郭源文譯2014-11-04推不動的農業革命--林亞璇譯2014-10-13遭受威脅的紅狼--謝佩君譯2014-10-08現代人類基因起源?--黃翊傑譯2014-10-02被犧牲的伊波拉疫苗--傅珀瑩譯2014-09-29世界本一家 基因遍全球--陳芷筠譯2014-09-25野狼的合作vs.狗的服從--鄭濡萱譯2014-08-29媽媽們必備新運動!--郭源文譯2014-08-21植物在氣候變遷中的奇妙因應--徐莉喬譯2014-08-16由恐龍演化成鳥類--傅珀瑩譯2014-08-08生病的地球--鄭濡萱譯2014-08-03蛋白質與妊娠,致命關係--徐莉喬譯2014-07-24當蝙蝠在歌唱--徐莉喬譯2014-07-09全世界最珍稀的靈長類動物--徐莉喬譯2014-07-09糧食,心理學,創新?--黃怡棻譯2014-06-09物種親緣關係突破七大洲地理限制--裴郁德譯2014-06-05誰賦予更多創新思考的可能?--徐莉喬譯2014-05-30男性如何從臉型中挑選他們的另一半?--徐莉喬譯2014-05-08廣告 分類 社區營造 生態農業 醫療照護 綠能科技 觀光文創 創新教育 工藝設計 不分類別 校外學習教室 感受土地脈動 在沒有人類出現的年代,地球萬物之間彼此演化出極為特殊的共生共榮的關係,這樣的共生關係極為複雜而獨特,以至於窮極人類所有的知識與科技,都還只能看到冰山一角。

只有土地能種出稻米,現今的科學卻還無法創造出一粒稻米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且科技通常在解決問題的...more 首頁 關於公民島 媒體報導 應徵團隊 聯絡我們 服務條款 ©2006-2022,世界公民島wisland.org CommentsorSuggestions?NeedHelp?Writetous:[email protected] 會員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關閉 加入會員 登入 忘記密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