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文,怎麼學?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所謂我們目前初階的學習,到小學三年級之前,教育部的學習大綱非常清楚,這個階段的重點就是語音,以及提升孩子的興趣。
可是老師都會覺得那都沒什麼好教啊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天下雜誌出版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最熱
獨家專訪》操刀北藝,世界最有影響力事務所OMA 創辦人庫哈斯
教育
教育趨勢
學英文,怎麼學?
英語教育已經延伸到這麼早開始學習,如果我們還是讓六歲的小孩,學習的方法和內容,跟我們以前國高中學的一樣,那只不過是浪費資源、提早消耗他對英文的興趣,又沒有讓孩子真正學好英文。
122061瀏覽數
分享
其他
文
李櫻
天下Webonly
發布時間:2011-04-28
122061瀏覽數
這幾年兒童英語教育的爭議重點,一直擺在「時間」。
家長非常關心「when」:什麼時候學,但是我要提醒家長的是「how」:如何學才是重點。
我並不是要跟家長講不要太早學,或你都不要學,英文又不是毒蛇猛獸,去接觸當然沒有關係,問題在於家長的態度和期許。
很早接觸沒有關係,但是你一接觸的時候,你希望孩子能做出什麼?家長的態度和期望,決定了你是在幫忙孩子,還是讓他提早出局。
贏在起跑點,還是摔在起跑點?很多家長希望,早點學就可以讓孩子變成真正的雙語,其實真正的雙語是很困難、在特殊情境下才會發生的。
多數情況是,每個人有一個語言是主要語言,用主要語言思考。
譬如我算數學的時候,是用國語來思考。
當缺乏主要語言能力時,你的邏輯推理、想像力、組織與篇章的能力,都會不足。
譬如說,在幼稚園裡,如果你要孩子描述他昨天去哪裡玩、這是很重要的語言能力訓練。
中文能力,直接影響到孩子抽象思考的基本能力。
如果主要語言能力沒有得到足夠的磨練,就投入到第二語言的英語,最終會「兩敗俱傷」,影響了孩子整體思考發展。
另外一個迷思是,家長希望小的時候記憶力好,小朋友會「不知不覺的學會」。
廣告
其實我們太過度誇大小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
我們感覺小孩子彷彿聽聽就會了,那是因為他在學習本國語言的時候,他的周圍有數千數萬次的「輸入」。
他今天如果學英語,學校之外的主要生活情境卻不是英語,家長期待孩子聽一個單字三、五次、七八次,你就覺得孩子應該要會了,這會是太大的壓力和期待。
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輸入」絕對要大過於「輸出」。
我們常看到補習班或雙語幼稚園裡,教一個故事或一首歌,他就期望孩子整個故事裡的東西都要會,整首歌詞都要記住,然後用一堆字卡,教孩子背單字,那孩子絕對不會再有興趣聽第二個故事了。
廣告
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去,很在意孩子學了多少單字、學了多少句子,好像孩子聽了兩個故事就有責任記得些什麼,這樣的態度讓語言學習成為一個苦刑。
這就是我們無形中給孩子不合理的期望。
從小學,學什麼?其實從小學英文,最大的優勢,並不是在背誦和記憶。
研究指出,年紀小的孩子對辭彙和句法的學習比較慢,因為辭彙和句法是抽象的組合,到他大一點,抽象思考比較成熟了,反而學得比較快、比較有效率。
我們應該在對的時間作對的事。
那到底什麼是「合理」的期待?從小開始學,要學些什麼?幼兒最靈敏的是聽力,是對語音的感知能力。
舉例來說,小孩子聽媽媽用中文罵他,其實他不一定每個字都聽得懂。
但他聽的是「整體」,他不會害怕聽到不熟的字,或是聽到困難的東西,他會用他的推論,他的推論當然有時候會錯,但沒有關係,他還這麼小。
廣告
幼稚園的孩子可以聽中文的西遊記,那裡面很多詞和成語都是他們不了解的,可是無損於孩子對故事的理解和興趣。
幼兒的英語學習,也應該從這裡開始。
我們要善用兒童對不熟悉的語言的容忍力。
我的孩子,是台北市小三學英文的第一屆學生,因為他,我去他們班上做愛心媽媽。
譬如說,我放漁夫和三個願望的故事給孩子聽,放過一次之後,我問他們說:「小朋友,男生們,你們喜不喜換這種太太當你們的太太?」小朋友都說不要,他們知道漁夫的太太很兇。
其實他們不是百分之百聽得懂,但是他們可以從語調、情緒、不斷重複的句子裡,感覺得出故事整體的訊息。
廣告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家長不要以為孩子沒有把故事背起來,就是沒有學到英文,孩子從接觸中,學到的是語言的整體,比如語音結構:往上揚是什麼?往下降是什麼?句子停頓在哪裡……故事裡給了非常多的語法訊息。
很多家長會計較他可以「看得到」的成就,我的孩子三年級時沒有背什麼單字,在學校英文考三十幾分,另一個孩子可能背了三百個單字,但我不覺得我的孩子比較差,因為我知道,孩子學英文的初期,最重要的不是有形的辭彙或句法,我們目前業界補習班,甚至學校的老師,都太專注在有形的辭彙和句法上,但其實孩子早期學英文的優勢並不是在這裡。
廣告
要讓孩子提早學,有意義的學習,應該要先重視豐富的「輸入(input)」,給孩子有意義的、有上下文的故事。
不要每個故事都要求他記起來,透過多聽、重複聽,孩子會知道,如果有些字彙是重要的,在不同故事裡就會重複不斷出現,至於在故事裡只出現一兩次的字,我們也不需要為難孩子啊,因為如果這些字夠重要,下一個故事裡一定也會出現。
所以我的孩子,或我帶的孩子,他們會有興趣一直聽故事,因為他知道聽第二個故事並不意味要背更多單字、或是要被測試更多東西。
第一個故事次要的辭彙,可能到了第五個故事就變成主要的辭彙。
孩子有的是時間,我們不需要半年、一年就要求他要背多少字。
我的孩子沒有真正背過單字,但是他的單字量是透過大量閱讀、聽故事錄音帶,慢慢的累積,而且累積起來他不會忘記,因為字詞出現在非常有趣的上下文裡,是有意義而且情境足夠的語言輸入與接觸,這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過程中,我們要多鼓勵孩子猜。
我到台北市二十幾所小學訪視的時候,許多英文程度很好的孩子被選出來和我溝通,可是其中很少的孩子會真正做英文的課外閱讀。
原因是什麼?他們都說,單字太多。
我問他們:看到單字怎麼辦?孩子們都回應:查字典啊!我問:「那你不會猜猜看啊!」學生說:「猜不出來,不能猜!」其實我們很小的時候看中文課外書,也不會認得每個字,但我們不會拼命查字典,孩子三年級以前,看故事書都要用猜的,這是語言學習裡很重要的能力,叫做「語用推論」。
比如說媽媽在很生氣的情況下說了一句話:「你為什麼東西還在這裡!」小孩會知道,媽媽不是真的在問「為什麼」,很少小孩會去想個理由回應,小孩知道那是媽媽在罵人。
如果孩子善於運用語用推論的話,他在上下文聽到hamburger,然後聽到twentydollars,他會很快去填補、連結,用他的生活背景和知識去推論、猜想。
這是學習閱讀非常重要的技巧。
但是為什麼換成英文,我們就不鼓勵孩子猜猜看呢?我們在外語學習的時候太認真、太仔細。
我們一直教孩子要逐字認識,我們教孩子要「從下往上」學習,先認識單字、再句型、然後才能閱讀,其實我們可以善用孩子在這個階段大膽猜測的容忍度,試著鼓勵他們做「由上往下」的學習。
比如說,我讓孩子聽故事,我一開始會問,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是和什麼有關的?譬如說他們聽到很多「thefishandthesea」,他聽到海這個單字很多次,但他還是不知道故事在講什麼,我就會問他:「你覺得這個故事是發生在山上,還是海邊呢?」慢慢引導他,讓他兜出一個樣貌和框架出來。
如果我的孩子只聽得懂內容的五%,我就會給他一些中文的訊息,幫助他猜想。
我自己的孩子,以及我帶出的英文學習比較成功的孩子,都是因為他們一開始不怕聽到不熟悉的東西,他願意接觸、願意慢慢猜。
我的孩子五年級的時候聽Arthur的故事,一個系列有時幾本故事書,他很喜歡聽,但很多詞他不會,也聽不懂,他聽到第五個故事,才發現:「啊,原來那個字是這個意思喔!」他原本的猜測可能是錯的,沒有關係啊,他年紀還小,他有的是時間可以給他推測的空間,在這樣的過程裡,他推論的東西讓他印象深刻。
但是如果他真的辭彙比較少的時候,我會用中文去輔助他。
我並不認為,要學好英文不能用中文,你如果要讓孩子有意義的學習,其實可以用中文輔助他,幫助他從已知延伸到未知,一次學一點新的東西。
我並不是怕孩子受挫折,而是強調要善用孩子的長處來學習。
當初我讓孩子自己選他有興趣聽的英文故事,其實他不是每個字都懂,但是孩子的容忍度很高,他聽不懂的,他可以從語氣、背景音樂來幫助他,如果是他自己有興趣的故事,他就會反覆的聽。
測驗,選他會的我們現在比以前接觸語言的時間提早,優勢就是這個,而不是指望他提早去考試。
我常問家長,你八歲或六歲就讓孩子去考英檢,目的為何?當你不斷有考試的時候,很多孩子會以為,讀英文就是為了考試,他已經把讀英文跟痛苦做了連結:讀英文是因為媽媽會高興、讀英文考試考得好會很有面子……他學英文,不是因為英文有趣,可以讓他聽到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聲音,可以讓他玩更多線上遊戲。
我們大人自己設想一下,如果我知道我讀完什麼故事就要被測驗所有細節,我還會喜歡學習做這件事嗎?如果家長老師真的要確認孩子有沒有學到,的確有些孩子還真喜歡你考他,那我建議,選他會的,而且是選重要的考他。
萬一孩子還是不會怎麼辦?那你就把問答題變成選擇和是非題,並且提供一些明顯是錯的答案,讓他很容易連想到正確答案,讓他有機會把正確答案說出來。
這其實是輔導的技巧,在互動過程中,讓孩子對英文更有信心,因為有信心,他覺得自己很棒,他就會想要再多讀一些,他就會有興趣。
我常跟老師們說,我們的目的,不是要跟學生說:「你錯了!你又錯了!」比如說在教孩子發音的時候,我都比較忌諱和小孩子說:「這不對!」,我會說「你來看看你的嘴巴和我的一樣不一樣?」
我的孩子第一次英文考三十幾分的時候,我鼓勵他:「哎呀,媽媽如果是你的年紀來考,零分,你的同學做得比較好,是因為他們提早學了,只要給你一兩年的時間,你會學得和他們一樣好,或更好,根本不用焦慮。
」我想父母親在學習的歷程中,要站在孩子這邊,讓摔在起跑點的小孩,對自己產生信心,對英文產生興趣。
螺旋式學習,取代直線式學習英文的學習,不是直線式的學習,而是螺旋式的學習。
譬如說你學會了第一級的辭彙和句型,是代表你真的會了嗎?還是在限定的語意和限定的上下文情境裡,你可以了解那些辭彙,說不定換了一個場景、換了情境,你就未必了解那些辭彙的用法。
很多孩子剛開始進步得很快,一直考考考,往上升級,但是到某一個程度就卡住了,然後家長就會說是孩子不夠用功,孩子也覺得自己很挫折,覺得自己變笨了。
其實都不是,而是他在前面所學的基礎不穩固。
就像堆積木一樣,他一直在學新單字、新句型,直線式的往上升,每個級數的新單字都只出現三、五次,就要進階到下一級,基礎很薄弱,堆疊到高處,很容易崩倒。
語言和其他技能不太一樣,語言需要大量的應用。
有些家長買教材的時候會說:「哎呀,這個主題我們小孩都已經會了,為什麼你們還編這種主題?為什麼幼稚園、小學都是這些主題,這裡面那些字我的小孩都會了。
」
其實不然,孩子從國小到國中,他生活的主題其實就那些啊。
所謂螺旋式的學習,不是一直要求孩子往上堆疊記憶新單字,而是迂迴前進,往前挪動時,舊的詞彙佔滿大部分,然後加一點新的,或是把學過的辭彙,放到新的情境、上下文裡學習。
我去小學訪視,常常疑惑為什麼在學校三年級老師要教這麼難的字,老師們的回應是:「學生都會了,他們都學過了。
」比如說,主題教形狀(Shape),你叫三年級的小孩背八個十個形狀的單字,他到五年級也是會忘光的,因為這些形狀,沒有跟他學數學的時候連結,沒有跟他的生活連結,他可能這幾個月會,因為你要考他,他只好不斷的背,但這十個形狀不是他生活裡真的會不斷重複出現的東西,你的教學和力氣就是用錯地方。
很多幼稚園、小學的小朋友,背了很多動物或恐龍的名字,其實對未來英文的學習,意義並不大。
還有很多中學的教學,參考書、補習班的補充,很大的重點放在句型的分析和代換。
句子裡什麼叫主詞、動詞、代名詞……。
但這個不是文法能力,而是「文法分析能力」,如果你了解文法,你的文法正確,你可以看懂一篇文章,你可以正確的讀出一篇文章。
我要測試學生文法有沒有問題,就會讓學生唸出來,他如果念的斷句不對,我就知道他不了解這句子的文法。
我們一直誤以為「文法分析能力」等於「文法能力」,我常聽到朋友或學生家長抱怨,小孩子念英文花費了很多時間,結果英文還是越考越差。
我翻開他們的參考書看,發現裡面都不是「英文」,而是編者在解釋那少少的幾個英文辭彙,所以基本上你念了很多參考書,但你沒有念到「英文」,而是念了很多某人對文法的分析,而那個分析往往還是錯的。
補習班老師經常教的文法,這個句型等於那個句型,越補充越多,好像老師補充越多就越權威,但是仔細去看,他所補充的句型,到第三、第四個句型,很可能是上一個世紀的人用的,現在已經很少地方使用。
或是他補充的第二個句型和第一個句型出現的情境完全不一樣,語用功能完全不同,怎麼可以代換呢?我常舉中文的例子告訴學生,我說「我愛他,會等於他被我愛嗎?」誰會在講話的時候說「他被我愛?」你會覺得這個人秀逗了嗎?我們在英文學習過程裡,為什麼要不斷一直練習這些代換呢?句法當然重要,但是是這樣教嗎?是要教這些嗎?現場老師們常說,要教的東西太多,總是講不完。
或許我們應該先想一下,你教的東西,真的是有必要教的嗎?舉例來說,國二學生學到Howoldareyou,坊間參考書裡就會寫howoldareyou等於What’syourage?教完這個句型代換,參考書就會補充說,人家問你howoldareyou,因為主詞是you,所以你要回答Iamthirteen,因為What’syourage主詞是yourage,所以回答時要用第三人稱單數,要說It’sthirteen我就要問,這是誰說的?人家問你What’syourage?你不能回答Iamthirteen嗎?我們首先要去想,為什麼學生在學howoldareyou時,你一定要告訴他,這句話等於What’syourage?這句話只有在填表、驗明正身時用得到,不會有人平白無故問:「你的年紀是什麼?」
當然,可能的句型代換有很多,但可能的都要窮盡嗎?這是家長和老師很容易被困惑的盲點。
家長很容易覺得,老師補充得越多,越是好老師。
但其實要老師補充最容易了,拿起參考書抄都抄不完。
真正優秀的老師,是當他教新的句法或辭彙時,他知道怎麼樣連結到學生已知的、舊有的知識庫,他知道如何透過學生已經學會了的句型,引介出新的單字,或是用新的句型,複習舊的單字。
這樣學生才能一面學新的東西,一面把舊的東西不斷的複習,成為螺旋式前進的學習。
而不是學太多「可能但不實際(possiblebutnotrealistic)」的東西。
螺旋式教學,面對目前的雙峰現象,也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學過的孩子,緩一下腳步,不是在等別人,而是穩固你的學習基礎,不要把基礎建立在沙子上。
面對雙峰落差的學習法:作好最基本的事我們讓孩子在很少量的閱讀裡,面對有限的句型去做無窮的代換,把力氣花在這裡,是浪費他閱讀真正英文、增加「輸入(input)」的時間。
面對程度好的學生,當他已經可以很能掌握課本內容的時候,老師應該給他的補充,不是去支解課本的東西可以代換什麼,而是你鼓勵他去讀一些跟課文程度相當,或主題相關的英文故事或文章,老師可以引導他的閱讀,但不是要讓他把所有補充教材的單字都背起來。
至於程度不好的學生,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已經很困難了,為什麼還要支解代換呢?最好的方式,應該事讓他有機會朗讀、熟讀課文,文法不要再衍伸了,因為衍伸太多沒有用,他原本一個可以記起來,你告訴他三個,他連第一個都記不起來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基本的課文、句型了解清楚、反覆練習。
我自己在鄉下長大,成長的過程裡也沒有很好的英文學習環境,我就是喜歡聲音,我常會錄下自己的聲音,反覆錄、反覆聽,自我練習、自我糾正。
到了高中時我才開始聽空中英語教室,把裡面的內容重複聽,持續聽兩年,聽不懂,我也不害怕,我把單字放在內容裡去學,經過這兩年,我到高三,課本翻開竟然覺得沒有什麼單字或不懂的句子。
因為我真的把時間花在「英文」,而不是「somethingaboutEnglish」。
我自己,或是我教過程度好的學生,不論家裡的資源是否優渥,都有一個特質,他會以任何方式得到「輸入(input)」,有的學生還會把電視影集錄影起來,廣告時去查他覺得有趣的詞,程度好的學生幾乎都是這樣的。
大陸人學英文很流行大聲念出來,對著牆大聲念,有些人覺得很誇張。
其實朗讀是很好的練習,你可以聽到自己的聲音,聽到自己怎麼組織這個句子,何處該停頓、語氣如何,都代表你是否了解文法與結構。
但我們的孩子卻很少朗讀課文,連程度不錯的學生,你叫他念出聲,他念的都不是句子,而是十幾個單字的組合。
等於他學了這麼多文法分析,要他用出來的時候,能力仍是缺乏的。
國小學習重點:字音關係其實英文在國小階段,只要能把二十六個字母,字音的關係、語音辨識能力學好就夠了。
他語音辨識的能力沒有建構好,就急切的要去背單字,他聽都還沒有聽清楚,你就要他說出來,他就只有想盡辦法找一個錯誤的、急就章的讀音來代替。
孩子如果能把語音辨識的能力,在小學階段建立起來,他未來就可以省下很多力氣去死背單字。
我們現在有一個蠻嚴重的問題,大家也很忽略了語音辨識這一塊,好像隨便的老師都可以去教一、二年級,沒有找一位口齒清晰的,對語音概念清楚的老師,去教最基本的課程。
很多人誤解說我這樣講是太挑剔孩子的發音,不是,我並沒有說要孩子的發音百分百、漂亮,但是他能夠辨識啊。
比如,老師有時候考聽寫,老師唸「貝的」,到底是bed還是bad,他說答案是bad,可是我聽起來都不是bad啊,那我的自然發音法不是學假的嗎?辨識能力非常重要。
所以我跟老師的講習常說,並不是要各位的發音漂亮,但是要能被辨識,你可以用錄音帶輔助,要能夠做出正確的口形,嘴形。
比如孩子看到你的嘴巴,e有嘴形變化,a沒有變化。
他看你的嘴形就可以模仿出正確的發音。
我們教師的養成教育,或說整個教學裡面,可能對早期教育裡面錯失了語音這一塊,所以我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時間、金錢,可是沒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所以初期看起來蓬勃發展,好像小孩朗朗上口,其實是一個很不紮實的基礎。
我們不能苛求老師說他發音一定要很漂亮,或他文法要完全精準,可是老師至少要覺知發音的重要,所以他會善用輔助的CD,配合視聽教學。
所謂我們目前初階的學習,到小學三年級之前,教育部的學習大綱非常清楚,這個階段的重點就是語音,以及提升孩子的興趣。
可是老師都會覺得那都沒什麼好教啊,那就直接跳到很豐富的單字或句型裡去,感覺上學了很多,可是最重要的基礎卻沒有建立。
英語教育已經延伸到這麼早開始學習,如果我們還是讓六歲的小孩,學習的方法和內容,跟我們以前國高中學的一樣,那只不過是浪費資源、提早消耗他對英文的興趣,又沒有讓孩子真正學好英文。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編輯精選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英語教育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面對那麼多選擇,怎麼吃才能安心零負擔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學英文,怎麼學?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延伸文章資訊
- 1國中小老師推薦》18大線上英文學習網站、輔助達成3~12歲每 ...
例如小學生的專注力可能不到10分鐘,可以請他或她看完短文或故事後,唸給爸 ... 張倩玲提醒爸媽,學英文不要有那麼多的對錯問題,只要在孩子有困惑時 ...
- 2教小孩學好英文-徐薇的25個私房密招 - LittleDust's Life Records
- 35個方法幫助家長,讓孩子自然喜歡上英文 - Lingumi
5個方法幫助家長,讓孩子自然喜歡上英文 · 情境式學習:爸媽別害羞用肢體動作來引導 · 避免用翻譯來學英文 · 用視覺輔助學習 · 持之以恆的學習 · 親子共學- 爸媽就是孩子最好的 ...
- 4小學生不用背單字,讓孩子透過英文故事繪本學英文 - Kaftin
小學英文教育不該以背單字為重 ... 請想像,我們的孩子進入幼稚園後,不教他們唸童謠唱歌,反而教他們中文的文法,跟要他們拼命背中文字怎麼寫,孩子能學好中文嗎?這樣的教 ...
- 5自己英文不好,怎麼教孩子英文? - 親子天下
小孩到底幾歲開始「學」英文最恰當? 重點不在何時學,而在如何學。師大英語系教授李櫻指出,近年來兒童英語教育的爭議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