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律》財經作家綠角︰一本每位投資人都需要的投資書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者朋友,假如您看到這行字,代表您已經拿起了投資界最知名的傑作之一。

不要放下,仔細把它看完。

過一陣子,再把它看一次。

你將發現買這本書的錢和 ... 快訊 140億大餅…快篩EUA獲利驚人食藥署遭疑內神通外鬼 02:22 流浪教師拚教職15年…兒子已高三考上正式那天她哭了 01:29 udn 閱讀 閱讀風向球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投資金律》財經作家綠角︰一本每位投資人都需要的投資書籍 2021-11-0509:11 聯合新聞網/ 臉譜出版 退休金 書名:《投資金律》 作者:威廉.伯恩斯坦(WilliamBernstein) 出版社:臉譜出版/城邦 出版時間:2016年1月28日 「一本每位投資人都需要的投資書籍」 讀者朋友,假如您看到這行字,代表您已經拿起了投資界最知名的傑作之一。

不要放下,仔細把它看完。

過一陣子,再把它看一次。

你將發現買這本書的錢和閱讀它的時間,將是你最值得的投資。

這本書將讓你對投資有深刻的了解,走上正確的道路,避免日後閱讀無用書籍與投資無用工具的浪費。

本書的英文書名為《TheFourPillarsofInvesting》。

Pillars是支柱的意思。

FourPillars指的是「理論」、「歷史」、「心理」與「業界」四方面,這正是投資的四大基礎。

此書編排亦以這四大主題為根本,分別討論。

文/綠角(財經作家) ◆第一部分 投資的理論 請不要看到「理論」兩字就覺得頭痛。

作者在這裡直接以歷史故事,讓讀者體會報酬與風險相生相隨的道理。

作者舉出了威尼斯公債(Venetianprestiti)的例子:在威尼斯國勢強大時買進威尼斯公債的人,報酬率遠低於在威尼斯輸掉戰爭、風雨飄搖之際買進的投資人,為什麼?──正因為情勢危殆,所以債券需要用更高的預期報酬來補償投資人。

同樣的原理,可以應用於不同資產類別。

譬如狀況差的公司,正因為風險較高,所以需要用比較高的報酬補償投資人。

在看到這些歷史之後,讀者將可以掌握:報酬正是來自於承擔風險。

這種理解,將讓投資人面對市場大跌時,具備買進的勇氣。

因為他會知道,這正是金融資產預期報酬較高的時刻。

正確的理解,將帶來低點加碼的勇氣。

正確的觀念,才是獲取更高報酬的基礎。

但作者也特別提醒,報酬來自於風險,但不是去冒風險就一定有報酬。

假如高風險資產一定能保證帶來更高的報酬,那其實就沒有風險了。

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風險資產所承諾的是更高的「預期」報酬。

是「預期」,未必是實際。

所以投資不是一個比看誰敢冒更多風險,就會拿到更高報酬的遊戲。

不是膽子大的人就贏。

投資是一個小心地在金融市場中,承擔必要風險的大腦活動。

投資必須要承擔一些風險,因為這些風險正是投資組合成長動力的由來。

在風險這部分,作者特別用了一章解釋投資人普遍認為市場容易打敗的心態。

不少人似乎認為,只要上一些課、讀一些書,看懂一些圖表,就可以開始在市場中選股。

這會帶來幾個問題。

首先,假如自行選股的投資組合無法帶來比市場更高的報酬,那麼這些努力基本上都是白費。

假如市場某一年有百分之十的報酬,某位投資人自行組成的投資組合報酬率是百分之五。

雖然表面看起來有賺,但其實是落後市場百分之五。

這位投資人的努力,讓自己「錯過」了百分之五的報酬。

少賺,可以說就是一種賠錢。

因為市場報酬可以很簡單地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取得。

再者,自行選股要勝過市場,機會恐怕不高。

因為對於大多投資人來說,投資只是一個業餘活動。

大多人利用工作之餘、正職之外的時間研究投資。

這種業餘的投入方式,能有多少勝算?一般人大概不會認為自己用放假的時間打個高爾夫,就可以去比公開賽。

但為什麼很多人認為放假時看幾本書,上個課,就可以下場買股票?買賣股票看不到交易對手,但它一樣是個競賽。

跟你買賣股票的對手是誰?會不會就是某專業投資機構?還是那家公司的執行長? (圖/Unsplash) 你不知道對手是誰,就直接假設自己比對方厲害、認為自己資料更多、分析更正確。

但你有沒有想過,實情可能正好相反,你才是那個弱者呢?而且書中引用的實際資料,讓讀者可以看到,即便是專業人士的選股成績,也常被市場打敗。

為什麼?因為市場報酬就是整體參與者所能拿到的報酬率上限。

整體投資人拿到的報酬就是市場報酬扣除投資成本。

共同基金、退休基金聘請的專業選股人士,在高費用的拖累下,整體交出遜於市場的成績,是一種數學上的必然。

這些討論將讓讀者對投資報酬有務實的期待。

市場上不缺聰明人,缺的是務實的人。

投資帶來賺錢的可能,這個美夢讓太多聰明人變成不務實的人,幻想市場可以帶來任何自己希望的報酬率。

這章也明白表示了投資的風險有兩個面向,一個來自於市場,另一個來自於投資人自己。

在市場大跌中,是誰賣出,將原本可能是短期與暫時的損失,轉化成永久損失?是我們自己。

在市場上漲中,是誰自以為可以打敗市場,結果在市場指數年賺百分之十時,只拿到每年百分之五的報酬?還是我們自己。

風險處理,不僅是要了解市場,更要了解自己。

(圖/Unsplash) ◆第二部分 投資的歷史 對於歷史的了解,是成功投資的必備要素。

因為我們要避免歷史重演,像過去一兩百年間大多的投資人一樣,在上漲時樂觀地買進,在下跌中悲觀地賣出。

這種高買低賣的行為,是標準而常見的財務自殺。

作者用兩章的篇幅,分別描述市場高點與低點。

對於高點我們要特別留意的是那些看起來會改變世界,或是不買就會錯過的投資機會。

而且,之前投資的人往往都已經拿到正報酬了。

在場邊看著別人賺錢,自己卻沒賺到,是最令人難過的情景之一。

作者特別指出,這些新科技,往往是很差的投資。

從十八世紀的鐵路、電報,到一九九〇年代的網路科技,皆是如此。

理由不是在於這些科技沒有潛力。

它們的確有,它們也真的改變了世界的樣貌。

問題就出在,那麼一些真實性,被過度誇張成數不盡的投資機會。

各種相關公司紛紛成立,競相吸收投資人的資產。

事實上,因為投資人太樂於提供資本給這些創新科技,造成潛在報酬被大量資本稀釋。

其中不少資本更投入以募資(或是說騙錢)為目標、根本不是要創業的公司中,帶來難看的報酬。

這些論點將讓讀者面對下一波看似無可抵擋的產業新趨勢或科技突破時,還能有顆冷靜的頭腦來看管自己的資本。

而在大跌時,正是所有人對投資失去希望之際。

在美國大蕭條,投資專家直接寫道:「只有債券是適合投資的資產類別。

」在經歷了六年波折但沒有正報酬的股市走勢後,一九七九年美國的《商業周刊》(BusinessWeek),刊出了〈股票之死〉(TheDeathofEquities)的專題報導。

在這時候,你能不相信這些專家,不被市場廣泛的悲觀情緒所感染嗎?然而,歷史一再反覆。

這些最悲觀、大家都說市場最不值得投資的時刻,往往就是預期報酬最高的時間點。

了解歷史,將讓投資人在市場高點不至於被樂觀沖昏頭,也不至於在市場低點瑟縮發抖不敢進場。

懂得歷史的投資人,可以胸有成竹,一步步確實地照步驟執行自己的投資計畫。

◆第三部分 投資的心理 這部分,作者直接用兩章的篇幅,分別指出投資人的不良行為以及對應療法。

投資大眾很有趣的一點就在於:大家都承認市場是不理性的,但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理性的。

那麼不理性的市場到底是由誰組成的呢?這就像一群獅子聚集在羊的屍體旁說:「我吃素啊,這不是我殺的!」一樣。

不要再駝鳥心態了。

我們自己就是不理性的人類。

我們都有投資上的偏差行為需要矯正。

在各種偏差中,最難處理的問題在於投資人短視性的風險規避。

這指的是,因為擔心短期下跌的風險,投資人拒絕或是大幅減低投入高風險資產的額度,造成投資組合成長性不足。

投資不是只有下跌的風險,錯過報酬一樣是風險。

我們太常把重點放在躲過下跌。

這合理。

統計指出,損失一塊錢的痛苦,可抵消賺到兩塊錢的快樂。

我們天生怕痛苦。

這種天性讓許多投資人無條件擁抱「寧可錯過報酬,也不要損失」的做法。

結果,投資組合中大量持有現金,或是在市場下跌時不敢買進,他們也真如預期達成「錯過報酬」的「目標」。

原先可以成長到200萬的資產,變成只有成長到150萬,少掉的50萬不是一種損失嗎? 這種對於短期下跌風險的厭惡也會帶來另一種形態的投資錯誤,那就是試圖擇時進出。

太多人表面看起來很厲害,想要藉由研究總體經濟、線圖或是任何相關資料,要躲過下跌,掌握上漲。

但這其實是這位投資人,根本無法接受風險的表現。

用基本邏輯想一下。

風險與報酬是不可分的。

假如藉由擇時進出,投資人可以只參與市場的上漲,躲過下跌。

那豈不是只有報酬,沒有風險嗎?這是不可能的。

投資不僅要懂得風險,也要願意承擔風險,才能走在正途之上。

另外一個投資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在於「大戶心態」。

認為自己資產較多,怎麼可以和一般投資人買一樣的東西呢?於是開始找尋避險基金、特別管理帳戶等較少見的投資工具。

這些投資工具常有很多好聽的說詞,譬如業界頂尖人才專門管理、稅務優勢、限量提供等等。

為了這些尊榮不凡的感覺,高資產投資人常常就買單了。

結果發現,這些工具往往對於承銷人員的收入成效卓著,對於投資人的資產成長則是成效不彰,甚至有明顯的負面成果。

解決方法就在於「勇於無聊無趣」。

再有錢,還是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工具。

有高額資產的人假如是白手起家,往往經歷過節儉刻苦的努力過程才得以致富,而同樣的做法與心態,將讓他往財富的下個里程碑邁進。

(圖/Unsplash) ◆第四部分 投資業界 與投資相關的專門行業有三,分別是證券業、基金業與媒體。

投資人,特別是剛起步的投資者,往往會天真地以為這些業者就是為投資人服務。

不對,許多業者真正的業務是為自己賺錢,投資人是擺在次要。

譬如證券業者,整天告訴客戶熱門明牌(包裝成分析師建議)、要停損停利積極進出等等。

這些操作到底有沒有帶來比較好的成績?證券業者從沒有仔細分析給投資人看。

但這些操作有沒有替業者帶來比較多的手續費收入呢?我想你知道答案。

真正對投資人有利的,長期持有、減低交易量的投資方法,你覺得業者會大力推崇嗎?除非它想跟自己的收入過不去。

接著,書中指出一個難堪的事實,那就是有很多基金業者的專長不是資產管理,是行銷。

它們是行銷業者,只是剛好是在賣基金。

這種實為行銷企業的基金業者有什麼「特色」呢?他們會製造出任何「可以賣」的基金。

在能源、原物料熱門時就發行相關基金,在某地區熱門時就發行該地區的基金。

他們利用投資人看好之前表現良好資產類別的心理,發行容易賣的基金。

但投資人剛好買在高點,只承受之後下跌的損失怎麼辦?這對這類基金業者根本不是問題,它們已經從發行的基金上賺到錢,這才是重點。

這類以行銷為主的基金公司,也會特意挑出旗下基金的優勝者,大舉廣告。

他們給投資人看特例,而不是看整體。

他們也不告訴投資人,基金績效常有回歸平均的特性。

好績效之後,往往恐怕就是不出色的表現。

他們一再使用傷害投資人的行銷模式,只因為這樣會讓基金賣得出去。

你說,他們真的在意投資人嗎? 最後則是媒體。

媒體與前述的證券與資產管理業者間有密切的關係。

畢竟,一個以財經訊息為主題的媒體,廣告主不就是這些金融業者嗎?這種合作關係,讓媒體先天上就不太容易寫出或播送批評這些業者的文章或報導。

而業者也提供媒體無止盡的題材,例如每年的明星經理人、新策略基金的發行、基金頒獎等。

專注這些媒體的投資人,得到的往往正是資產管理公司希望投資人知道的事,不是投資人真正需要知道的事。

這些訊息大多會讓人分心,以為留意下一個趨勢,就是投資致富之道。

卻忘記專注在投資的根本──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投資,有沒有一個合適的資產配置計畫。

作者對業界的批評直白而清楚,會讓讀者看到,原來這些業者和投資人間有嚴重的利益衝突。

在看到書中描述美國當地收取佣金的基金,就已經被描述成完全沒必要的吸血工具,還有怎樣的內扣費用算是收費過高後,台灣的讀者可以跟台灣本地的基金投資環境對比,相信就會明白知道自己處在怎樣的投資世界。

◆第五部分 投資策略 在理解了投資的理論、歷史、心理與業界後,投資人就已經掌握了投資的四大支柱,可以開始建構投資組合了。

作者在這部分,詳細解釋了定義投資目標、組成投資組合、執行的完整過程。

投資必須有個明確的目標,譬如退休金、小孩教育基金、買房等。

針對各個目標,應有個明確的數字。

大多人面對的最大目標是退休金的累積。

到底要多少錢才能退休,退休後能有多高的提領比率,書中有深入的討論。

有了目標之後,我們就可以找到工具來實行投資組合,定期投入,一步步朝目標前進。

最後的投資做法,其實相當簡單,就是用指數化投資工具,組成一個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然後定期投入。

為什麼要用這樣平實無華的投資方式?為什麼這樣投資,就很有機會帶來令人滿意的投資結果?它的理由才是最重要的。

知道理由,才會有貫徹執行的毅力。

而已經完全掌握投資四大支柱的讀者,將對這些理由了然於胸。

投資是一個務實的過程。

能幫助自己達成人生各階段重要目標的投資計畫,就是滿分的投資。

投資不是一個寄託無邊美夢的機會。

想要達到跟股神一樣的報酬,想要專職投資,不工作光靠投資就達到千萬、上億的資產,這恐怕都是不切實際的妄想。

投資沒有這樣的功能。

但這些美夢,卻是很多投資書籍、報導與業者,想要投資人相信的事。

而《投資金律》即是務實投資人的指路明燈,替你撥開這些迷霧,讓你能以科學、務實的方法處理投資。

●本文摘選自臉譜出版之《投資金律》推薦序。

威尼斯 美國 退休金 臉譜出版 閱讀風向球 深偽影片成假訊息散布工具高檢署發函請各地檢蒐證 高收益債券基金面面觀/出手投資前…先掌握六個不知不可 美股多元布局抗波動 疑中國相關駭客組織入侵電信商竊取通聯紀錄 金曲歌手阿爆新書《Ari帶著問號往前走》訴說3個女人的族語音樂三部曲 2020年,阿爆Aljenljeng以《kinakaian母親的舌頭》獲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原住民語專輯以及年度歌曲等三大重要獎項,瞬間爆紅,成為眾人討論的焦點。

大家都在問這個在混搭曲風中唱著排灣語的女孩是誰?以及,她為什麼能做得到? 一個從小愛唱歌的原民女孩,生長在原與漢、都市與部落場景的轉換之間,經歷各種元素的滋養與碰撞。

長大後,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夢想的職業歌手,但在毫無防備的時候,歌手之路戛然而止。

之後,她是護士、喜劇演員、節目主持人……當她以為不會再與音樂發生關係時,音樂又選擇了她。

回顧阿爆的生命經歷,每一個階段恰巧都像沉浸、交錯、融合的實境秀,對她來說,人生的每一步都是選擇,沒有標準答案,人所能做的,就是往前走吧! 2022-05-0716:00 廖運潘/雨後天已晴—《茶金歲月》自序 天高し北埔洋楼雨後の晴れ 終於散去了,北埔洋樓的陰霾,秋日天高爽。

(北埔姜家歷經榮華、苦難,廖運潘以此俳句表達買回洋樓的莫大欣慰,並分享雨後必有晴天的人生體悟) 2021-11-1916:00 剖魚亦自剖!林楷倫《偽魚販指南》冷調幽默帶你親臨魚販現場 文/林楷倫《偽魚販指南》 〈身為魚販〉(節錄) ……每個週末,我顧起魚攤的蛤、蚵、魚,攤位上的魚我只認得白鯧、肉魚、吳郭魚。

我問爸,爸叫我問阿公。

阿公拿起冷凍與現流的白鯧,教我看背上的藍色 2022-05-0216:00 檸檬、九層塔、芹菜是反黑食物?營養師教妳靠飲食美白防長斑 1.檸檬、香菜、九層塔等食物常被列為「美白黑名單」,營養師指出這是迷思。

部分天然食物確有易引起曬紅或色素沉澱的光敏感物質,但一般飲食劑量難以達到皮膚傷害。

2.維生素C確實有美白的效用,可藉由天然蔬果補充,例如每天一顆拳頭大的芭樂就能滿足一天維生素C的需求。

3.針對抗老、防長斑,營養師推薦助於抗發炎抗氧化的地中海飲食:戒糖、多色足量蔬菜水果,全穀類、白肉類與ω-3好油脂。

2022-03-2509:11 白髮、樓梯、博愛座!《和小人物過一日生活》原來這些是「變老」的訊號 擅長觀察小人物生活的南亨到,在看見校園裡打掃阿姨被眾人漠視冷落的身影時,心有所感。

那些遭人冷眼對待的人,究竟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呢?本書《和小人物過一日生活》他以記者的身份,透過與被忽略的小眾或弱勢者生活 2022-03-2216:00 俄烏大戰早有端倪?「現代沙皇」普丁治下的真實俄羅斯 如果你想了解普丁治理下的俄羅斯,讀這本書。

安娜.葛瑞兒深入探查俄國內陸地區,徵召面貌多元的真正俄國人加入陣容,展示普丁現象為何發生,他如何維繫支持度,以及他的掌權可能造成什麼威脅。

─比爾.凱勒(BillKeller),曾任《紐約時報》駐莫斯科主任 2022-02-2516:25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臉譜出版有著多種樣貌—商業。

文學。

人文。

科普。

藝術。

生活。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FB粉絲專頁▏城邦讀書花園網路書店臉譜出版專區 搶看殭屍擠爆!南美館「地獄與幽魂展」中午暫停售票 陽氣過盛!南美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夜間場票又喊停 殭屍展暴紅今午暫停售票黃偉哲:考慮加開午夜場 南美館地獄展恐怖?再不乖就下彰化南天宮18層地獄 【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玻璃杯中的數字密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