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 通識·現代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周時事通識(28/8-3/9). 2021年 · 現代中國 · 全球化 · 能源科技與環境 · 硬實力 · 經濟發展 ...
議題熱話
一周時事通識/一周時事通識(28/8-3/9)
一周時事通識(28/8-3/9)
2021年
現代中國
全球化
能源科技與環境
硬實力
經濟發展
產業結構
自然災害
全球暖化
風暴
社會基建
A
A
A
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
2021年9月2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開幕(圖片來源:中新社)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2日舉行的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以視像形式致辭。
習近平指出,中國將提高開放水平,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探索建設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範區,亦將會擴大合作空間,加大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國技術發展成果。
他又指,中國將加強服務領域規則建設,支持北京等地開展國際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規則對接先行先試,打造數字貿易示範區,又會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中國證監會在官方微博提到,證監會將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提升服務中小企的能力。
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會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其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並同步試點證券發行註冊制。
通識概念
硬實力 經濟發展 產業結構
風暴艾達致45死 紐約市降雨量500年一遇
颶風艾達引發美國康涅狄格州暴雨洪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吹襲美國南部的熱帶風暴艾達(Ida)在9月1日晚上北移至美國東部,造成美東地區共至少45人死亡;其中,紐約市出現500年一遇的降雨量,造成嚴重水浸,市長白思豪歸咎天氣預報完全失準,導致市政府無法及時應對,降雨量也遠超出城市的排水能力,提醒民眾要為將來可能發生的更壞情況做好準備。
根據國家氣象局,中央公園觀測點9月1日晚間3小時內降雨達132毫米,為500年一遇的降雨量,其中晚間8時51分至9時51分的一小時內降雨量高達80毫米,遠超一個多星期前熱帶風暴亨利(Henri)創下的1小時降雨量49.3毫米的紀錄;該市9月1的全日降雨量則達到181毫米,遠超1927年創下的97.5毫米的紀錄;暴雨造成紐約市道路積水、民宅水浸、地鐵停運;紐約市和新澤西州已進入緊急狀態。
艾達在美國多州造成破壞和人命損失,總統拜登周四表示,6,000名國民警衛軍,已奉召參與風災的救援及善後工作。
當局會出動無人機,協助評估各地損失,並已要求軍方及其他機構提供相關的圖像。
他又指,聯邦應急管理局會向路易斯安那州撥款7,700萬美元(約6億港元)作救助之用。
通識概念
自然災害 全球暖化 風暴
韶關丹霞機場測試跑道試飛
隨著一架南航A320客機平穩降落在廣東省韶關丹霞機場跑道上,韶關丹霞機場試飛成功(圖片來源:中新社)
廣東省尚未正式開通的韶關丹霞機場,於9月2日進行跑道試飛測試。
隨着中國南方航空A320客機平穩降落,意味機場已完成最關鍵的一項任務,預計該機場今年內通航。
韶關丹霞機場是廣東省「5+4」骨幹機場布局中,位於粵北地區的重要支點機場。
該機場設計目標按年旅客吞吐量100萬至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00噸設計。
可滿足空中巴士A321、A320、A319,以及波音B737-800、B737-700等機型起降要求。
機場位於韶關市西北方向的乳源縣桂頭鎮,距離韶關市區30公里,規劃定位為「旅遊目的地支線機場」,近期以發展民航客貨運輸為主,兼顧發展通用航空,遠期建設發展成為華南地區和廣東省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支線機場。
通識概念
社會基建 硬實力
延伸閱讀
一周時事通識(28/5-3/6)
傳播新路徑 推動中華文化
內地人工智能教育與雲端教育的發展(2)
內地人工智能教育與雲端教育的發展(1)
載入更多
數字看神州
經濟/香港產業結構
香港產業結構
今日香港
產業結構
四大支柱產業
六大優勢產業
硬實力
A
A
A
「四大支柱產業」及「六大優勢產業」是香港產業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香港的產業結構主要由「四大支柱產業」(即四個主要行業)及「六大優勢產業」組成。
四個傳統支柱產業(即四個主要行業)分別為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這四個產業更可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及創造就業,是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主要來源。
而六大優勢產業則被確認為享有優勢,可作進一步發展之產業,包括文化及創意、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工業以及創新科技產業。
早於2009年施政報告已指出,六大優勢產業對香港經濟發展起着關鍵作用,並會推動香港走向知識型經濟。
不過,過去十年香港的經濟增速緩慢,產業結構單一、四大支柱產業增長乏力、六大優勢產業的發展未見成熟等問題浮現,香港如何進行經濟結構轉型及推動經濟發展成為未來重要的議題。
資料一 2019年主要經濟活動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
註:數據為修訂數字,在納入更多數據後,日後政府會作進一步修訂。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資料二:2010-2019年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註:增加價值是指各行業的業務收益,扣除售出貨品的成本及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貨品及服務價值後的淨生產值。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資料三 2008年及2019年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
資料四
香港具備成為東亞地區甚至是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潛力,亦可以成為東亞地區的國際創新和創投中心、國際創意藝術中心,以及國際專業服務中心。
地理上,香港位置十分優越,既面向中國內地,亦是中國內地與東盟地區的中轉站。
大中華及東盟地區的人口合共20.3億,經濟生產總值合共14.2萬億美元。
香港應該善用其優勢去捉緊機遇,積極服務區內經濟體。
而且,香港奉行普通法,致力尊重、維護及實踐法治精神;又是主要的通訊和交通樞紐,並有高教育水平的勞工及大量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能提供一流的會計、銀行、法律等專業服務,這些條件有利香港發展為人才、貨物、服務和資金流動的國際樞紐。
資料來源:摘錄及改寫自團結香港基金,《發揮香港潛力再創經濟奇蹟》研究報告
數據描述
2019年主要經濟活動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
香港的主要經濟活動是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93.4%;
香港其他經濟活動佔本地生產總值極少份額,佔最少的農業、漁業、採礦及採石業,只有0.1%。
2010-2019年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在2010至2019年間,香港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整體下降,由58.4%下降至56.4%,下降了2%;
貿易及物流業跌幅最大,由25.3%下降至19.8%,下降了5.5%,跌幅約22%,並且是自2011年開始持續下降;
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由12.4%下降至11.9%,下降了0.5%,是自2016年開始持續下降;
旅遊業由2010年的4.3%升至2014年的5.1%,但2014年後持續下降,降至2019年的3.6%,下降了0.7%;
唯有金融服務業的表現向好,按年持續上升,由2010年的16.3%上升至2019年的21.2%,上升了4.9%,升幅約30%。
金融服務業於2019年成為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的行業。
2008年及2019年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六大優勢產業合計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2008年的7.5%上升至2019年的8.9%,上升了1.4%;
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均有增長,當中以醫療產業升幅最大,由1.3%上升至1.9%,升幅約達46%;
而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增加價值於六大優勢產業中,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在2019年佔4.2%,是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7%。
2019年主要經濟活動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
香港的主要經濟活動是服務業,佔本地生產總值93.4%;
香港其他經濟活動佔本地生產總值極少份額,佔最少的農業、漁業、採礦及採石業,只有0.1%。
2010-2019年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在2010至2019年間,香港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整體下降,由58.4%下降至56.4%,下降了2%;
貿易及物流業跌幅最大,由25.3%下降至19.8%,下降了5.5%,跌幅約22%,並且是自2011年開始持續下降;
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由12.4%下降至11.9%,下降了0.5%,是自2016年開始持續下降;
旅遊業由2010年的4.3%升至2014年的5.1%,但2014年後持續下降,降至2019年的3.6%,下降了0.7%;
唯有金融服務業的表現向好,按年持續上升,由2010年的16.3%上升至2019年的21.2%,上升了4.9%,升幅約30%。
金融服務業於2019年成為四個主要行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的行業。
2008年及2019年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六大優勢產業合計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2008年的7.5%上升至2019年的8.9%,上升了1.4%;
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均有增長,當中以醫療產業升幅最大,由1.3%上升至1.9%,升幅約達46%;
而文化及創意產業的增加價值於六大優勢產業中,佔本地生產總值比重最高,在2019年佔4.2%,是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7%。
資料分析
資料一反映香港產業單一,嚴重依賴服務業,其他行業發展空間不足,當中以農業、漁業、採礦及採石業情況最為嚴重,經濟結構失衡;
資料二反映香港四大支柱產業是香港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佔超過一半的本地生產總值,而金融服務業更是重中之中,在過去十年間,只有金融服務業仍有進步。
反之,其他支柱產業發展正走下坡,貿易及物流、旅遊和專業服務及其他工商業支援服務在近年所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持續下降,對香港經濟的重要性下滑。
香港有必要加速發展其他產業,建立新的支柱產業,避免產業單一化;
資料三反映六大優勢產業在2008至2019年間有所發展,其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上升,代表行業重要性增加,並有一定的發展前景,當中尤以醫療產業的發展最為顯著,而文化及創意產業所佔份額最大,生產力最高。
不過,六大優勢產業的增加價值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依然不高,創新科技產業、檢測及認證產業、環保產業所佔份額不足1%,仍然不足以成為香港的新經濟支柱。
資料四提出香港經濟可向金融、創新和創投、創意藝術及專業服務業發展,指出香港擁有發展相關行業的優勢,包括優越地理位置、完善的法律制度、便利的交通和通訊及豐富的人才,加上大中華及東盟地區的市場龐大,若香港能積極為這些市場服務,可以推動經濟發展。
綜合上述四則資料,顯示本港六大優勢產業等新興行業發展緩慢,而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的支柱產業增長乏力,將會對香港長遠的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面對上述情況,香港應該善用上述的自身優勢,制定全面的產業政策;並增加對新興行業的支援,發展多元產業,以滿足港人營商及就業等需要,推動長遠發展。
想一想
指出及解釋香港經濟發展的優勢與困難。
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提出推動新興行業發展的建議。
上載日期:2021年2月19日
相關概念
四大支柱產業fourpillarindustries
即香港的四個傳統主要行業,包括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遊和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
這四個主要行業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並且創造就業,是香港經濟動力的所在。
六大優勢產業sixindustries
即是文化及創意產業、醫療產業、教育產業、創新科技產業、檢測及認證產業,以及環保產業。
政府確認這些行業在香港享有優勢,可作進一步發展。
延伸參考連結
政府統計處https://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c80_tc.jsp
團結香港基金https://www.ourhkfoundation.org.hk/zh-hant/research/economic-development?tid=37
延伸閱讀
文創產業何去何從
物流業升級保優勢
全球創新指數
短評粵港澳大灣區
載入更多
圖解國情
社會/夜間經濟
夜間經濟
現代中國
經濟力
生活素質
居民消費
產業結構
第三產業
夜間經濟
文化消費
A
A
A
夜間經濟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泛指當日下午6時至翌日早上6時的各種合法商業經營活動,大多是指包括購物、餐飲、文旅、娛樂等消費行為的第三產業。
一個城市夜間經濟的繁榮程度,被視為該城市經濟開放度及活躍度的指標。
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廣州等多個城市相繼推出夜間經濟相關政策措施,藉此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以及釋放居民消費潛力。
資料一
2019年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包括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打造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以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
《意見》推出多項措施,顯示出國家對發展夜間消費的重視。
摘錄及改寫自人民網2019年8月28日的報道
資料二
圖一
圖片來源︰中新社
圖二
圖片來源︰中新社
圖三
圖片來源︰中新社
圖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
「安義夜巷」位於南京西路商圈,全長264米,是上海發展夜間經濟的空間之一。
2019年10月,在靜安區相關部門支持下,靜安嘉里中心打造了這一創新項目:每週五22時至周日24時封路,將安義路改造成一條「限時步行街」,在周六(16:30-24:00)、周日(14:30-22:00)開展各類主題活動。
在2019年10月19日及20日兩天試營運期間,「安義夜巷」每天吸引客流平均約有1.9萬人,較平常周末增長25%;商場在安義路周邊的入口客流,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0%,較平常周末增長58%。
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長達半年的停擺後,「安義夜巷」於2020年5月30日重新開放,更延長了營運時間(週六、周日及國定節假日12時至23時開放)。
自2020年6月6日開始,上海軌道交通1、2、9、10號線共四條線路,將延長服務時間至零時零分(每周五、六及節假日)
思考方向
看圖說明
從資料二的圖一可以看到「安義夜巷」的燈牌,顯示此處為「安義夜巷」,燈牌後方兩旁則佈滿不同的攤檔。
從資料二的圖二可以看到有人在「安義夜巷」內進行歌舞表演,有觀眾圍觀及拍攝表演,顯示出「安義夜巷」夜間熱鬧的情況。
資料二中的圖三及圖四分別為售賣葡萄酒及手工藝品的攤檔。
綜合資料二的圖片,「安義夜巷」匯聚了不同類型的攤檔,聚集了不少遊人,當中更有一家大小出行的遊人,更有遊人帶同寵物前往消遣。
知多點
從資料二的圖一和圖二可見,儘管天色已晚,「安義夜巷」的攤檔仍聚集了不少遊人,當中更有一家大小出行的遊人,顯示大眾對夜間活動及消費有一定需求。
資料二的圖片正符合資料一中《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及的措施,即推出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
內地多個城市陸續施行夜間經濟相關措施,預計到2022年,將會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推出博物館夜遊項目、延長公共圖書館及地鐵服務時間等,有效刺激當地居民夜間消費的需求,以及增加城市對外來人口的吸引力,刺激旅遊消費,擴大內需。
根據資料二,「安義夜巷」試業期間每天吸引客流平均約1.9萬人,較平常周末增長25%。
此外,商場在安義路周邊的入口客流較去年同期增長近40%,較平常周末增長58%。
以上數據足證夜間經濟措施有助增加人流,資料二的圖片也反映了民眾熱衷參與「安義夜巷」這個夜間經濟活動,對此類經濟模式頗為受落。
商戶及場所延長營業時間,增加夜間消費的多樣性,可以照顧市民的夜間購物、娛樂及餐飲等需要。
資料二亦指出,上海軌道交通延長服務至凌晨,反映當地有關部門有為推動夜間經濟作出配合,期望減少民眾晚間出行的不便,使他們可以更彈性地外出進行各種夜間活動。
這些安排,有利於提升居民生活素質,並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想一想
「推動夜間經濟是刺激內地居民消費的最有效途徑。
」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試向內地政府提出兩項可行建議,以推動夜間消費發展。
上載日期:2020年6月26日
相關概念
經濟力economicpower
經濟力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及強弱程度,經濟力能從國民經濟總量、外匯儲備、對外貿易額等體現出來。
生活素質qualityoflife
又稱為生活質量、生活品質或生活質素。
其內涵和衡量準則會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而不斷演變。
生活素質是指人民對其生活,包括物質和非物質生活各個範疇的滿意程度。
會以客觀數據和個人主觀感受作量度,藉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財富,以及當地人民的整體褔祉。
文化消費culturalconsumption
是指人們為了滿足精神需要而採取不同方式消費精神產品及服務的行為。
與物質消費不同,文化消費的對象是精神產品及服務,如旅遊觀光、書報雜誌、藝術品、文藝影視、網絡遊戲等。
第三產業tertiaryindustry
第三產業是指不生產物質產品、為人們提供各類服務的活動,包括服務業。
延伸閱讀
文化消費成內地新趨勢
圖解躺平現象
圖解網紅現象
圖解住屋問題
載入更多
議題熱話
現代中國/監管醫美迫在眉睫?
監管醫美迫在眉睫?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現代中國
公共衞生
中國的改革開放
醫療美容
醫療科技
自尊
產業結構
服務業
A
A
A
醫療美容愈來愈受民眾歡迎,但不得不留意當中的風險(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期有內地健康綜合平台的調查發現,目前的內地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已超過2,200億元,醫療美容服務業成為多個城市新興的產業。
現時進行整形外科手術,如開雙眼皮及隆鼻等服務的人士大幅增加,並呈現年輕化趨勢,18歲至24歲年輕人佔醫美消費人群接近三成三。
據報近年在高考之後,部分家長帶着孩子到醫院進行整形,將之視為贈予子女的「畢業禮物」。
然而,部分醫療美容屬於入侵性醫療療程,存在着一定風險。
另外,部分年輕人盲目跟隨審美潮流進行整形,將妨礙他們建立自尊及自我形象,不利個人成長發展。
時事看通識
醫美產業帶動服務經濟
隨着內地現代化的發展,第三產業逐漸成為推動不同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
特別是自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以發展服務業為目標後,不少新一線城市都扶持新型服務業。
例如四川省成都市推出全國首個發展醫美產業政策,明確提出到了2025年,醫療美容產業營業收入逾千億元(人民幣,下同),2030年達到2,000億元的目標;政府更進行了一連串的政策引導,包括推行人才引進、培訓、技術引進、支持醫美產品研發生產等加快產業發展的政策。
由此可見,內地醫美市場日益龐大,帶動了內地服務型經濟的發展。
加強監管提升安全性
近年內地消費者對醫美服務需求殷切,有指整形美容業更躍升成為房地產、汽車、旅遊後的第四大服務行業。
然而,面對快速發展的醫美產業,有關的監管政策卻未臻完善。
內地醫美平台*「更美app」曾發佈《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指出內地沒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黑診所」,數量超過六萬家,是正規診所的六倍;合規執業者1.7萬人,非法執業者卻有15萬人;每年「黑診所」約發生逾四萬宗醫療事故。
由於非法醫美利潤豐厚,懲罰力度相對小,一旦被查出一般只會沒收醫療器械及罰款了事,無甚阻嚇力,導致非法醫美氾濫。
針對醫美安全問題,部分醫美產業發達的城市相繼推出相關政策,以加強行業監管,提高行業的水平及服務安全性。
例如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便於2019年8月發文,指出將聯合上海市衞健委等部門促進醫療美容機構依法執業,以及加強監管互聯網第三方平台(手機應用程式)的宣傳,全面整頓醫美行業,解決業界過度診療、虛假廣告及「黑診所」等問題。
*醫美平台泛指提供醫療美容資訊、療程簡介、中介或預約服務,甚至療程銷售的O2O(線下線上模式)醫療美容平台,大多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營運。
盲目從眾礙個人成長
近年內地傳媒、醫美廣告大力吹捧外貌的重要性,醫美類手機應用程式推出,使大眾接觸相關資訊的渠道增加,加速了「顏值經濟」的發展。
此外,內地醫療科技的進步,連帶一些以往大眾較為抗拒,具有一定風險程度的整形外科手術程序,以及入侵性醫療療程都愈來愈受歡迎,而且更出現年輕化趨勢。
有調查指出,暑假期間,醫美平台中學生用戶的比例超過50%;而驅使學生接受整形的原因,除了單純地想變美、有利找工作和找對象外,因為朋友進行了整形,繼而仿效亦是主要原因。
以上資料顯示民眾進行醫療美容療程時,大多以社會審美標準出發、以別人看法作為價值判斷及考慮,甚或盲目從眾,進行非理性整容。
這種外貌至上,過分重視他人看法的觀念,會影響年輕人的價值觀,對他們建立自尊及自我形象造成阻礙。
想一想
指出及解釋愈來愈多內地青年人進行醫療美容療程的原因。
試提出及解釋兩項措施,可以加強對內地醫療美容行業的規管。
通識關鍵概念
自尊self-esteem
是指個人對自身能力與自我價值的主觀感覺和評價。
自尊與自我概念是互相扣連的,個人若對自我有較清晰的理解,相應地會對自己有較正面的評價。
由於青少年仍處於探索自我的階段,他們會特別期望獲得他人的認同,因此自尊的形成也相對不穩定。
醫療科技medicaltechnology
是指透過系統性實驗與研究,醫學研究加深了人們對疾病的瞭解,亦提供知識與理論,以制訂及改進疾病預防的措施。
醫療科技的研究能促進疾病治療的發展,改善公共衞生及人們的生活素質。
醫療美容療程medicalaesthetictreatment
是指旨在改善個人外表的醫療療程,一般屬自願性,並可於身體及面部不同部分進行。
醫療美容療程可劃分為整形外科手術程序(部分稱為入侵性醫療療程)及非外科手術。
非外科手術程序一般可進一步劃分為微整形療程及能量儀器療程(某些情況下被稱為無創療程)。
延伸參考連結
暑假整容行業迎「學生潮」有女生借九家平台貸款整形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8-07/17/c_1123134965.htm
家長日漸熱衷帶孩子整容資本定義「看臉的世界」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9-06/doc-iicezzrq3928459.shtml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披露易」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311/a6450/cumh-20151104-14.pdf
延伸閱讀
一周時事通識(28/5-3/6)
傳播新路徑 推動中華文化
內地人工智能教育與雲端教育的發展(2)
內地人工智能教育與雲端教育的發展(1)
載入更多
數字看神州
經濟/國內貿易發展
國內貿易發展
現代中國
經濟發展
產業結構
A
A
A
消費者在南京家電商場裏購買電風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着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民眾收入增加,對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持續上升。
因此,國內貿易得以大力發展,並成為經濟發展主力軍。
近年,國內貿易額及增加值屢創新高,皆顯示內需市場增長強勁,有分析指國內貿易可預期成為內地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2012至2017年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增加值
2012年,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增加值為6.8萬億元,2017年已增至10.7萬億,數年內增幅57%,增幅超過一半。
自2012年起,每年增加值皆有最少7%以上的升幅,增長穩健。
2012至2017年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增加值
2012年,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增加值為6.8萬億元,2017年已增至10.7萬億,數年內增幅57%,增幅超過一半。
自2012年起,每年增加值皆有最少7%以上的升幅,增長穩健。
2017年全國市場主體分行業構成情況
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因此,內貿行業已佔全國市場行業68%,成為經濟重要支柱。
漁農畜牧業和製造業等傳統第一和第二產業,兩者相加只佔全體行業11.4%,影響力比第三產業相距甚遠。
2017年全國市場主體分行業構成情況
國內貿易主要行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因此,內貿行業已佔全國市場行業68%,成為經濟重要支柱。
漁農畜牧業和製造業等傳統第一和第二產業,兩者相加只佔全體行業11.4%,影響力比第三產業相距甚遠。
想一想
試列四項因素解釋國內貿易持續增長的原因。
「只有產業轉型才能確保內地經濟持續增長。
」你在多大程度同意此說法?試加以解釋。
相關概念
國內貿易domestictrade
指發生在國家地域範圍之內的各種貿易活動,其中包括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產業結構industrialstructure
是指一個國家各產業的構成。
一般而言,產業可劃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
經濟力economicpower
經濟力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及強弱程度,經濟力能從國民經濟總量、外匯儲備、對外貿易額等體現出現。
延伸閱讀
中國仿製藥業發展
數據資料
香港產業結構
全球遊戲產業發展
載入更多
議題熱話
現代中國/改革開放之產業發展篇
改革開放之產業發展篇
現代中國
三步走戰略
產業結構
高科技產業
改革開放四十年
A
A
A
改革開放後,大批境外企業到內地投資設廠,製造業蓬勃發展。
(圖片來源︰中新社)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決定將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實施「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方針政策,標誌着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新階段的開始。
通過實施多項改革開放措施,內地進行了產業轉型及升級,配合龐大的市場需求潛力,以及豐厚的勞動力資源,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
40年間,國內生產總值由三千多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八十多萬億元,升幅超過220倍。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
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透過各項措施,內地的產業進行了不同方面及程度的發展,大致可從以下四個方向展示出來︰
產業規模擴張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推行農村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政策,大幅提高農業生產能力。
同時,國家又批准個體戶經營各種小型手工業、零售業、服務業,往後更容許民企進入金融、科技、電訊等行業,大大推動民營企業發展。
1979年,中央政府更頒布《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鼓勵「三資企業」(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的成立,成功吸引包括來自港澳台的企業到內地投資及設廠。
改革開放的實行令我國農業、服務業、工業的規模持續擴張。
以工業為例,1978年的工業增加值僅有1,622億元,到了2017年,已接近28萬億元。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
隨着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以及對外開放,特別是自中共十八大(2012年)報告提出,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以及發展服務業為目標之後,國家經濟呈現出新常態。
新技術、新產業及新業態不斷湧現,數碼經濟及智能經濟快速發展。
產業結構由原來勞動密集型輕工業,以及原材料型重化工業為主,逐步轉而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製造業,同時也向滿足生產和生活需要的現代服務業轉型。
四十年來國家產業結構由「二一三」變成「二三一」,再轉向「三二一」的趨勢。
2017年三大產業結構的比例則為7.6︰40.5︰51.9。
產業技術水平提升
國家實行對外開放,設立多個經濟特區,藉此引入境外的技術及管理經驗,並增加對科技及人力資本的投放等,令國內的產業技術水平及創新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近年我國鼓勵高技術產業發展,高技術產業機構數目、從事相關研究的人數、以及高技術產品進出口額均得到快速的增長,並在在航天、超級計算等多個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如2016及2017年,我國研製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便獲得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此外,國家在「十三五」規劃中更強調要以創新帶動發展,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國家科學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促進大數據、雲端運算、物聯網廣泛應用,以及提出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六成的目標,反映國家對創新科技日益重視。
資料來源:國家科學技術部
(有關內容可參考本網「數字看神州」欄目中的「高技術產業」,以及「議題熱話」的「改革開放之科技發展篇」)
產業國際化
改革開放後,第二產業特別是製造業發展迅速,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國,更被稱為「世界工廠」。
外資成為我國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出口導向型行業快速增長。
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更依據世貿的要求而修改國內的相關規章和法例,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與全球經濟接軌。
隨着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配合上我國營商環境的改善,成功吸引跨國企業來華發展。
中國產業深度融入國際分工體系,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2002年中共十六大決定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和鼓勵各類的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拓展海外市場,推動中國企業進一步國際化。
想一想
根據資料,描述1978年至2017年期間國家產業結構的情況。
指出及解釋導致國家產業結構轉變的原因。
相關概念
世界工廠worldfactory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外資在中國設廠,密集勞動力的生產令中國製造業興起,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國,因而有「世界工廠」之稱。
經濟力economicpower
經濟力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狀況及強弱程度,經濟力能從國民經濟總量、外匯儲備、對外貿易額等體現出現。
跨國企業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
一般是指「一家有境外投資的企業,它所提供的貨品或服務,是生產於一個以上的國家」。
跨國企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差不多在每個主要行業,都有跨國企業達到全球經營的規模,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部分。
第一產業primaryindustry
第一產業是指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活動,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secondaryindustry
第二產業是指以製造生產產品為主的產業,包括工業、製造業等;
第三產業tertiaryindustry
第三產業是指不生產物質產品、為人們提供各類服務的活動,包括服務業。
延伸閱讀
一周時事通識(28/5-3/6)
傳播新路徑 推動中華文化
內地人工智能教育與雲端教育的發展(2)
內地人工智能教育與雲端教育的發展(1)
載入更多
數字看神州
經濟/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
現代中國
中國的改革開放
產業結構
A
A
A
江蘇連雲港市一家鋼鐵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產業結構是指一個國家各產業的構成。
一般而言,產業可劃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
自改革開放以來,內地的產業結構出現明顯的變化,現時國家的產業主要以第二及第三產業為主,當中第三產業在整體產業架結構所佔比例已超過一半。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
第一產業
改革開放初期,即1978年至1990年,第一產業在國家產業結構中比例佔超過兩成,但2000年時已降至14.7%,2017年更跌至不到一成的7.6%。
第二產業
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二產業在國家產業架構中一直佔有相當比重。
從1978年至2000年,第二產業的佔比超過四成,在三大產業當中居首位。
但2017年,第二產業開始有所下降,跌至四成(40.5%),比例被第三產業所超越。
第三產業
1990年,第三產業佔比已超越第一產業,而且在1990年至2000年之間與第二產業比例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窄。
2017年,第三產業在國家產業架構中升至超過五成(51.9%),比例超越第二產業之餘,更比第一及第二產業比例總和還要高。
第一產業
改革開放初期,即1978年至1990年,第一產業在國家產業結構中比例佔超過兩成,但2000年時已降至14.7%,2017年更跌至不到一成的7.6%。
第二產業
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二產業在國家產業架構中一直佔有相當比重。
從1978年至2000年,第二產業的佔比超過四成,在三大產業當中居首位。
但2017年,第二產業開始有所下降,跌至四成(40.5%),比例被第三產業所超越。
第三產業
1990年,第三產業佔比已超越第一產業,而且在1990年至2000年之間與第二產業比例之間的距離不斷縮窄。
2017年,第三產業在國家產業架構中升至超過五成(51.9%),比例超越第二產業之餘,更比第一及第二產業比例總和還要高。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鑑2018》
就業人數
從1978年至2017年,國家的就業人數由四億人升至2017年的7.7億人,升幅超過九成。
第一產業
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78年至1990年有所增加,但在1990至2000年間有所滑落,與2000年比較2017年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下跌超過四成。
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百分比,從1978年至2017年不斷下滑,從70.5%下跌至27%。
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78年至2017年均有所增加,與1978年比較2017年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增幅超過兩倍。
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百分比,從1978年的17.3%,至2017年的28.1%,反映從1978年至2017年內地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78年至2017年均有所增加,與1978年比較2017年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增幅超過六倍。
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百分比,從1978年的12.2%,至2017年的44.9%,反映從1978年至2017年內地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而且已成為三大產業當中所佔比重最高者。
就業人數
從1978年至2017年,國家的就業人數由四億人升至2017年的7.7億人,升幅超過九成。
第一產業
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78年至1990年有所增加,但在1990至2000年間有所滑落,與2000年比較2017年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下跌超過四成。
第一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百分比,從1978年至2017年不斷下滑,從70.5%下跌至27%。
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78年至2017年均有所增加,與1978年比較2017年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增幅超過兩倍。
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百分比,從1978年的17.3%,至2017年的28.1%,反映從1978年至2017年內地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78年至2017年均有所增加,與1978年比較2017年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增幅超過六倍。
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百分比,從1978年的12.2%,至2017年的44.9%,反映從1978年至2017年內地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所佔比重呈上升趨勢,而且已成為三大產業當中所佔比重最高者。
想一想
根據資料,描述1978年至2017年期間國家產業結構的情況。
指出及解釋導致國家產業結構轉變的原因。
相關概念
第一產業 primaryindustry
第一產業是指直接利用自然資源的生產活動,包括農業、林業、漁業等;
第二產業 secondaryindustry
第二產業是指以製造生產產品為主的產業,包括工業、製造業等;
第三產業 tertiaryindustry
第三產業是指不生產物質產品、為人們提供各類服務的活動,包括服務業。
改革開放reformandopening-up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簡稱「十一屆三中全會」)落實改革,作出兩項重要決定,第一是中國向世界各國敞開大門;第二是通過改革促進國家的現代化發展。
以「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方向改革由此開展,標誌着中國改革開放年代的開始。
世界工廠 worldfactory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外資在中國設廠,密集勞動力的生產令中國製造業興起,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國,因而有「世界工廠」之稱。
延伸閱讀
中國仿製藥業發展
數據資料
香港產業結構
全球遊戲產業發展
載入更多
Subscribeto產業結構
延伸文章資訊
- 1新華每日電訊:中國經濟量增質升,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1年,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27.4%,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3.3%,比第二產業高13.9個百分點;其 ...
- 2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中國GDP約17.73萬億美元。其中,第一產業(農業)83,086億元,增加值占比7.3%;第 ...
- 3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解读2021年全年主要经济数据 - 中国政府网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086亿元,增长7.1%,拉动经济增长0.5个 ...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 ...
- 4中國產業結構_百度百科
從整個時期(1952至2005年)看,三次產業的平均比重為17.0:45.8:37.2。 中文名. 中國產業結構. 外文名.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
- 5經濟結構調整扎實推進(2021年中國經濟觀察③)
今年以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城鄉區域結構等不斷優化。 ——產業升級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