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目前,人类活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及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产生排放的气体,经红外线辐射吸收留住能量,导致全球表面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 ... 温室效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温室效应的原理图 温室效应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

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1][2]。

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使其中气温上升的机制,故名为“温室效应”。

不少研究指出,人为因素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异常加剧,而造成全球暖化的效应。

太阳辐射主要是因为短波辐射,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则是长波辐射。

大气对长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强,对短波辐射的吸收力较弱。

白天时,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部分被反射回宇宙,大约47%的能量被地球表面吸收。

晚上地球表面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宇宙散发白天吸收的热量,其中也有部分被大气吸收。

大气层像覆盖玻璃的温室一样,保存了一定的热量,使得地球不至于像没有大气层的月球一样,被太阳照射时温度急剧升高,不受太阳照射时温度急剧下降。

一些理论认为,由于温室气体的增加,使地球整体所保留的热能增加,导致全球暖化。

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就会冷得不适合人类居住。

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会是−18℃[3]。

正是有了温室效应,使地球平均温度维持在15℃,然而当下过多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平均温度高于15℃。

目前,人类活动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由于燃烧化石燃料及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产生排放的气体,经红外线辐射吸收留住能量,导致全球表面温度升高[4],加剧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暖化。

为了解决此问题,联合国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防止地球的温度上升,影响生态和环境。

目录 1历史 2机制 3温室气体 4对气候变迁的影响 5真正的温室 6其他星球的温室效应 7参见 8参考文献 9延伸阅读 10外部链接 历史[编辑] 约瑟夫·傅里叶在1824年就提出有温室气体存在的想法,1827年时克劳德·普雷特(英语:ClaudePouillet)也加强了此论点,并在1838年提出相关的证据,1859年时约翰·廷德尔(英语:JohnTyndall)也用实验数据验证[5]。

1896年时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也确认了此一效应[6] 。

不过这些科学家都没有用“温室效应”来描述此一现象,一直到1901年尼尔斯·古斯塔夫·埃科赫姆(英语:NilsGustafEkholm)才开始使用此一名词[7][8]。

1917年时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提到“(未检测到的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类似温室的效应”[9][10]。

因此贝尔也倡导其他的替代能源,例如太阳能[11]。

机制[编辑] 地球会吸收太阳释放的电磁波辐射如紫外线、可见光以及近红外线。

在大气层上端可接收到的所有辐射能中,大气和云会反射26%的能量到太空中,而大气和云本身会吸收19%的能量。

大部份剩下的能量都是由地球表面吸收,因为地表的温度比太阳要冷很多,因此其释放的远红外线波长也比太阳释放的电磁波波长要长很多。

大部份的热辐射是由大气吸收,大气温度会因此提高,大气除了吸收太阳释放的电磁波以及地球的热辐射外,大气也会由地面的显热和潜热通量接收到能量。

大气会往上方及下方辐射能量,部份往下方辐射的能量是由地表吸收,因此地表温度会较没有大气时的地表温度要高。

在大气层上方及海平面上太阳辐射频谱的差异 一个理想热传导性的黑体若位在地球的位置,接收到太阳辐射的热量,其温度大约会是5.3 °C。

不过因为地球反射掉约30%的太阳辐射能量[12][13],其理想有效温度(使黑体辐射热量和其吸收热量相同的温度)应该是−18 °C[14][15]。

上述假想星球的表面温度(−18 °C)较地球的平均表面温度14 °C低了约33°C[16]。

上述基础的机制可以用许多方式来量化,而且这些方式都不会影响基础机制。

靠近地面的大气不会吸收热辐射(但在对应温室效应的波长段例外),大部份来自地表的热损失是因为显热及潜热的传播。

在大气中的高度越高,因为水蒸气(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降低,因此其辐射的热损失会越大。

可以将温室效应视为在对流层中段加上一个“表面”,该表面的特性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来调整。

这个简单的模型是假设温度是在稳态的条件,不过实际的温度会因为昼夜周期(英语:diurnalcycle)、季节周期及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在晚上,因为大气的放射率较低,大气温度会较低,但变化不大。

昼夜温度变化(英语:Diurnaltemperaturevariation)会随著高度而递减。

在辐射效应比较显著的区域中,也就比较接近上述理想温室效应描述的情形。

地球表面的温度约为255 K,会以发射长波的红外线,波长约在4–100 μm[17]。

温室气体对入射的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不吸收也不会反射),但会吸收此波长下的能量[17]。

有温室气体的每一层大气层都会吸收一些由下方所发射的能量,再往上方及下方再发射,发射能量和吸收能量达到平衡。

因此越下方的大气越温暖。

若增加温室气体的浓度也就增加了吸收及再发射的能量,因此会使大气层更温暖,最后也会使地面变温暖[15]。

温室气体-包括大部份由二种不同原子组成的双原子气体(例如一氧化碳)以及所有由三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气体-可以吸收及发射红外线辐射。

虽然干燥大气中有99%(氧气、氮气及氩气)都不会吸收及发射红外线,不过分子间的碰撞使得温室气体吸收及发射的能量可以传递到其他非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编辑] 主条目:温室气体 水蒸气以外,大气中的气体只会吸收某一频段的能量对其他频段的辐射是透明的。

水蒸气(蓝色部份)和二氧化碳(粉红色部份)的吸收频谱在一些区域是重叠的。

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其实远远不如水蒸气,但二氧化碳会吸收波长在12-15μm的能量,刚好落在地球表面热辐射穿透水蒸气到太空的波长窗口,加强了水蒸气温室效应不足之处,要比其他气体重要(IllustrationNASA,RobertRohde)[18]。

若以对地球温室效应的影响来排名,前四名的气体是[19][20]: 水蒸气,36–70%(但不会列在温室气体中) 二氧化碳,9–26% 甲烷,4–9% 臭氧,3–7% 因为各气体吸收及释放频谱有重叠,实务上很难去界定各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程度。

非气体也可能会造成温室效应,其中最主要的是云(英语:Cloudforcing),云也会吸收及释放红外线辐射,因此对大气中的辐射特性也有一定影响[21]。

对气候变迁的影响[编辑] 主条目:全球暖化 莫纳罗亚火山天文台(英语:MaunaLoaObservatory)量测到的基林曲线,也就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因为人类活动造成温室效应的增强称为增强型(或人为(英语:humanimpactontheenvironment))温室效应[22]。

人类活动对辐射驱动力的增加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23]。

根据最近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及一氧化氮的浓度已到达过去八十万年来史前无例的程度,这些气体的影响以及其他人为作用已影响了气候系统,可能是二十世纪以来观察到暖化现的主要原因。

”[24] CO2是因为燃烧化石燃料以及其活动(例如水泥制造及热带森林开伐等)所造成[25]。

莫纳罗亚火山天文台量测到的CO2浓度已由1960年的313ppm[26]到2010年的389ppm。

在2013年5月9日已到达400ppm的里程碑[27]。

目前观测到的CO2浓度已超过冰核心数据中的地质纪录最大值(约300ppm)[28]。

因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对整体气候的影响是第一个提出的温室效应,是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在1896年提出。

在过去的八十万年之间[29],冰核心数据中的二氧化碳纪录最低值有到180ppm,在工业革命前到270ppm[30]。

古气候学认为二氧化碳的变化是在这个时间尺度下造成气候变异的主要因素[31][32]。

真正的温室[编辑] 现代的温室 温室效应取名自受太阳照射而暖和的温室。

许多来源的解释提到温室中较高的温度是因为太阳的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透过玻璃照到温室内,由温室中的地板及内容物吸收,因为温度较高,因此会发射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玻璃及温室中用的其他材料无法让红外线穿透,因此红外线无法透过辐射转移离开温室。

而温室是密闭空间,因此也无法透过对流传热的方式将热传递到界,温室内的室温因此而提高[33][34]。

温室效应是因为会吸收红外线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及甲烷)其作用和温室中的玻璃相近。

而且地球也没有够多的空气离开地球,因此也不会进行对流传热。

不过地球的温室效应和温室中使室温变高的效应是不同的,温室不是因为温室效应才使室温变高[35]。

温室室温升高的原因主要是让阳光照射到温室中,而室内无法经过对流将热传到外界。

温室效应让地球变热的原因是因为温室气体吸收辐射能,使大气变温暖,再将其中的部份能量再发射回地面。

温室会以可以让阳光通过的材料制造,多半是塑胶或是玻璃,其中室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阳光温暖温室内的地面及内容物,再间接的使室温提高。

因为温室内是密闭空间,因此空气温度会继续上升,和室外热空气会上升,和冷空气混合的情形不同。

若将温室的一个小窗户打开,室内温度会快速下降。

罗伯特·伍德曾在1909年进行实验,用石盐(红外线可以穿透的材质)作为温室的材料,若温室的玻璃无法让红外线通过是因温室室温升高的原因,用石盐作的温室应该无此效果,不过其室温和玻璃作的温室类似[36]。

因此温室的原理是因为阻止室内空气和室外对流,因此使得室温变高[37][38]。

许多现在的量化研究指出温室中避免红外线辐射传热的效果虽不是温室原理的主因,但其传热也有一定的量。

在温室效率的经济考量上仍有一定的影响。

有研究在温室内部中贴上对红外线高反射系数的幕,研究近红外线的辐射,发现热量的需求减少了8%,研究也建议用染料涂在透明的表面上[39]。

其他星球的温室效应[编辑] 在太阳系中,火星和金星也有温室效应。

金星的大气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因此温室效应相当显著。

[40]土卫六的大气会吸收太阳辐射,但不会吸收红外线的辐射,因此会有反温室效应,使得其气温下降[41]。

冥王星大气层温度也比预期的要冷,因为其中氮的蒸发使大气冷却[42]。

若温室效应中的正反馈造成温室气体全部蒸发进入大气中,称为失控温室效应[43]。

金星之所以会有超高的表面气温,便是由于超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导致的失控温室效应[44]。

参见[编辑] 环境主题 地球能量收支 失控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全球暖化潜势 全球暖化 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 京都议定书(补充条款) 参考文献[编辑] ^AnnexIIGlossary.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2016-08-20].(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3).  ^Aconcisedescriptionofthegreenhouseeffectisgivenin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FourthAssessmentReport,"WhatistheGreenhouseEffect?"FAQ1.3-AR4WGIChapter1:HistoricalOverviewofClimateChangeSci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IIPCCFourthAssessmentReport,Chapter1,page115:"Tobalancetheabsorbedincoming[solar]energy,theEarthmust,onaverage,radiatethesameamountofenergybacktospace.BecausetheEarthismuchcolderthantheSun,itradiatesatmuchlongerwavelengths,primarilyintheinfraredpartofthespectrum(seeFigure1).Muchofthisthermalradiationemittedbythelandandoceanisabsorbedbytheatmosphere,includingclouds,andreradiatedbacktoEarth.Thisiscalledthegreenhouseeffect." StephenH.Schneider,inGeosphere-biosphereInteractionsandClimate,LennartO.BengtssonandClausU.Hammer,e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ISBN0-521-78238-4,pp.90-91. E.Claussen,V.A.Cochran,andD.P.Davis,ClimateChange:Science,Strategies,&Solutions,UniversityofMichigan,2001.p.373. A.AllabyandM.Allaby,ADictionaryofEarthScience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ISBN0-19-280079-5,p.244. ^甚麼是全球氣候變化?它的影響又如何?.香港天文台.[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6)(中文(繁体)).  ^什麼是溫室效應?.交通部中央气象局.[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中文(繁体)).  ^JohnTyndall,HeatconsideredasaModeofMotion(500pages;year1863,1873) ^IsaacM.Held;BrianJ.Soden.WaterVaporFeedbackandGlobalWarming.AnnualReviewofEnergyandtheEnvironment(AnnualReviews).2000-11-01,25:441–475[2016-08-11].doi:10.1146/annurev.energy.25.1.441.(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Easterbrook,Steve.Whofirstcoinedtheterm"GreenhouseEffect"?.Serendipity.[11November20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3).  ^EkholmN.OnTheVariationsOfTheClimateOfTheGeologicalAndHistoricalPastAndTheirCauses.QuarterlyJournalofthe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1901,27(117):1–62[2016-08-11].doi:10.1002/qj.49702711702.(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Surtees,Lawrence.Bell,AlexanderGraham.Cook,Ramsay;Bélanger,Réal(编).DictionaryofCanadianBiography.XV(1921–1930)online.UniversityofTorontoPress.2005.  ^Grosvenor,EdwinS.andMorganWesson.AlexanderGrahamBell:TheLifeandTimesoftheManWhoInventedtheTelephone.NewYork:HarryN.Abrahms,Inc.,1997,p.274,ISBN0-8109-4005-1. ^GrosvenorandWesson,1997,p.269. ^NASAEarthFactSheet.Nssdc.gsfc.nasa.gov.[2010-10-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30).  ^IntroductiontoAtmosphericChemistry,byDanielJ.Jacob,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99.Chapter7,"TheGreenhouseEffect".Acmg.seas.harvard.edu.[2010-10-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3).  ^SolarRadiationandtheEarth'sEnergyBalance.Eesc.columbia.edu.[2010-10-15]. [失效链接] ^15.015.1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FourthAssessmentReport.Chapter1:Historicaloverviewofclimatechangescienc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age97 ^Theelusive"absolutesurfaceairtemperature,"seeGISSdiscus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017.1Mitchell,JohnF.B.THE"GREENHOUSE"EFFECTANDCLIMATECHANGE(PDF).ReviewsofGeophysics(AmericanGeophysicalUnion).1989,27(1):115–139[2008-03-23].Bibcode:1989RvGeo..27..115M.doi:10.1029/RG027i001p00115.(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1-06-15).  ^NASA:ClimateForcingsandGlobalWarming.January14,2009[2016-08-11].(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8).  ^Watervapour:feedbackorforcing?.RealClimate.6April2005[2006-05-01].(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4-18).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kiehl19小零嘴唇邊勾起一抹微笑以7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Kiehl,J.T.;KevinE.Trenberth.Earth'sAnnualGlobalMeanEnergyBudget(PDF).BulletinoftheAmericanMeteorologicalSociety.February1997,78(2):197–208[2006-05-01].Bibcode:1997BAMS...78..197K.ISSN 1520-0477.doi:10.1175/1520-0477(1997)078<0197:EAGMEB>2.0.CO;2.(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06-03-30).  ^Enhancedgreenhouseeffect—Glossary.Nova.AustralianAcademyofScihumanimpactontheenvironment.2006[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01)(英语).  ^EnhancedGreenhouseEffect.Ace.mmu.ac.uk.[2010-10-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24).  ^IPCCFifthAssessmentReportSynthesisReport:SummaryforPolicymake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4) ^IPCCFourthAssessmentReport,WorkingGroupIReport"ThePhysicalScienceBasi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Chapter7 ^AtmosphericCarbonDioxide–MaunaLoa.NOAA.[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存档副本.[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5).  ^HansenJ.Aslipperyslope:Howmuchglobalwarmingconstitutes"dangerousanthropogenicinterference"?.ClimaticChange.February2005,68(333):269–279.doi:10.1007/s10584-005-4135-0.  ^Deepicetellslongclimatestory.BBCNews.2006-09-04[2010-05-0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30).  ^HilemanB.IceCoreRecordExtended.Chemical&EngineeringNews.2005-11-28,83(48):7[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5).  ^Bowen,Mark;ThinIce:UnlockingtheSecretsofClimateintheWorld'sHighestMountains;OwlBooks,2005. ^Temperaturechangeandcarbondioxidechang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U.S.NationalOceanicandAtmosphericAdministration ^ADictionaryofPhysics(6e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9,ISBN9780199233991:"greenhouseeffect" ^ADictionaryofChemistry(6ed.),editedbyJohnDaintith,Publisher:OxfordUniversityPress,2008,ISBN9780199204632:"greenhouseeffect" ^BrianShmaefsky.Favoritedemonstrationsforcollegescience:anNSTAPressjournalscollection.NSTAPress.2004:57[2016-08-19].ISBN 978-0-87355-24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Wood,R.W.NoteontheTheoryoftheGreenhouse.PhilosophicalMagazine.1909,17:319–320[2016-08-19].doi:10.1080/1478644020863660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7).Whenexposedtosunlightthetemperaturerosegraduallyto65 °C.,theenclosurecoveredwiththesaltplatekeepingalittleaheadoftheotherbecauseittransmittedthelongerwavesfromtheSun,whichwerestoppedbytheglass.Inordertoeliminatethisactionthesunlightwasfirstpassedthroughaglassplate.""itisclearthattherock-saltplateiscapableoftransmittingpracticallyallofit,whiletheglassplatestopsitentirely.Thisshowsusthatthelossoftemperatureofthegroundbyradiationisverysmallincomparisontothelossbyconvection,inotherwordsthatwegainverylittlefromthecircumstancethattheradiationistrapped.  ^ Schroeder,DanielV.Anintroductiontothermalphysics.旧金山:Addison-Wesley.2000:305–7.ISBN 0-321-27779-1....thismechanismiscalledthegreenhouseeffect,eventhoughmostgreenhousesdependprimarilyonadifferentmechanism(namely,limitingconvectivecooling).  ^Oort,AbrahamH.;Peixoto,JoséPinto.Physicsofclimate.NewYork:AmericanInstituteofPhysics.1992.ISBN 0-88318-711-6....thenamewatervapor-greenhouseeffectisactuallyamisnomersinceheatingintheusualgreenhouseisduetothereductionofconvection  ^>ENERGYEFFECTSDURINGUSINGTHEGLASSWITHDIFFERENTPROPERTIESINAHEATEDGREENHOUSE,SławomirKurpaska,TechnicalSciences17(4),2014,351–360(PDF).[2016-08-19].(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15-11-17).  ^McKay,C.;Pollack,J.;Courtin,R.ThegreenhouseandantigreenhouseeffectsonTitan.Science.1991,253(5024):1118–1121.PMID 11538492.doi:10.1126/science.11538492.  ^Titan:GreenhouseandAnti-greenhouse ::AstrobiologyMagazine-earthscience-evolutiondistributionOriginoflifeuniverse-lifebeyond ::Astrobiologyisstudyofearth.Astrobio.net.[2010-10-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PlutoColderThanExpected.SPACE.com.2006-01-03[2010-10-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16).  ^Kasting,JamesF.RunawayandmoistgreenhouseatmospheresandtheevolutionofEarthandVenus..PlanetarySciences:AmericanandSovietResearch/ProceedingsfromtheU.S.-U.S.S.R.WorkshoponPlanetarySciences.CommissiononEngineeringandTechnicalSystems(CETS):234–245.1991[200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7).  ^Rasool,I.;DeBergh,C.TheRunawayGreenhouseandtheAccumulationofCO2intheVenusAtmosphere.Nature.Jun1970,226(5250):1037–1039.Bibcode:1970Natur.226.1037R.ISSN 0028-0836.PMID 16057644.doi:10.1038/2261037a0.  延伸阅读[编辑] Businger,JoostAlois;Fleagle,RobertGuthrie.Anintroductiontoatmosphericphysics.Internationalgeophysicsseries2nd.SanDiego:Academic.1980.ISBN 0-12-260355-9.  Henderson-Sellers,Ann;McGuffie,Kendal.Aclimatemodellingprimer3rd.NewYork:Wiley.2005.ISBN 0-470-85750-1.  Schelling,ThomasC.GreenhouseEffect.DavidR.Henderson(ed.)(编).ConciseEncyclopediaofEconomics1st.LibraryofEconomicsandLiberty.2002[2016-08-11].(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OCLC 317650570、50016270、163149563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学院中的相关研究或学习资源:温室效应 维基教科书中有关ClimateChange的文本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greenhouseeffect” 维基共享资源上有关温室效应的多媒体资源 RutgersUniversity:EarthRadiationBudg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绿色和平:温室效应网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何谓温室效应(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全球变暖 纵览 近代气候变化的归因(英语:Attributionofrecentclimatechange) 全球变暖的效应 减缓气候变化(英语:Climatechangemitigation) 适应气候变化(英语:Climatechangeadaptation) 各国各地区(英语:Category:Climatechangebycountryandregion)  起因概况 近代气候变化的归因(英语:Attributionofrecentclimatechange) 温室效应 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观点 来源 温室气体 化石燃料 森林砍伐(英语:Deforestationandclimatechange)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英语:Landuse,land-usechange,andforestry)  历史 气候变化科学史(英语:Historyofclimatechangescience)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詹姆斯·汉森 查尔斯·大卫·基林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影响与议题物理 气候突变 缺氧事件 北极甲烷释出 干旱 海洋酸化 臭氧层空洞 物理影响(英语:Physicalimpactsofclimatechange) 自1850年以来的冰川融解(英语:Retreatofglacierssince1850) 气候临界点 海平面上升 季节蠕变(英语:Seasoncreep) 温盐环流停止(英语:Shutdownofthermohalinecirculation) 动植物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英语:Climatechangeandecosystems) 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英语:Effectsofclimatechangeonplantbiodiversity)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英语:Humanimpactonmarinelife) 对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英语:Effectsofglobalwarmingonmarinemammals)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英语:Effectsofclimatechangeonterrestrialanimals) 物种灭绝风险(英语:Extinctionriskfromglobalwarming) 森林枯死(英语:Forestdieback) 社会 农业问题(英语:Climatechangeandagriculture) 生态问题(英语:Climatechangeandecosystems) 性别问题(英语:Climatechangeandgender) 贫困问题(英语:Climatechangeandpoverty) 全球变暖经济学(英语:Economicsofglobalwarming) 对健康的影响(英语:Effectsofglobalwarmingonhumanhealth) 对人类的影响(英语:Effectsofglobalwarmingonhumans) 环境难民 渔业问题(英语:Fisheriesandclimatechange) 工业与社会(英语:Climatechange,industryandsociety) 国家或地区 北极地区 澳大利亚(英语:ClimatechangeinAustralia) 南亚地区(英语:EffectsofglobalwarmingonSouthAsia) 尼泊尔(英语:ClimatechangeadaptationinNepal)  社会与气候变化普遍观点 全球变暖政治学(英语:Politicsofglobalwarming) 公众观点(英语:Publicopiniononglobalwarming) 各国态度(英语:Climatechangeopinionbycountry) 否定论 柔性否定论(英语:Softclimatechangedenial) 气候运动(英语:Climatemovement) 媒体报道(英语:Mediacoverageofglobalwarming) 流行文化(英语:Globalwarminginpopularculture) 气候大罢课 环境伦理 国际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巴黎协定  减缓方案(英语:Climatechangemitigation)经济 碳税 低碳经济 排放权交易 碳信用 碳补偿(英语:Carbonoffset) 能源 可持续能源 低碳电力(英语:Low-carbonpower) 可再生能源 核动力 碳捕集与封存 能量过渡计划 个人 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人行动(英语:Individualactiononclimatechange) 碳中和 其他 二氧化碳移除(英语:Carbondioxideremoval) 缓解气候变化的设想(英语:Climatechangemitigationscenarios) 气候工程 减少毁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排放(英语:Reducingemissionsfromdeforestationandforestdegradation) 林地复育  背景和理论测量 卫星温度测量(英语:Satellitetemperaturemeasurements) 理论 反照率 碳汇 气候变化 气候敏感性(英语:Climatesensitivity) 云压(英语:Cloudforcing) 气候变化的反馈(英语:Climatechangefeedback) 有效温度 地球能量收支 全球暖化潜势 辐射驱动力 研究 古气候学 古风暴学 气候模型(英语:Climatemodel) 词汇(英语:Glossaryofclimatechange) 索引(英语:Indexofclimatechangearticles) 气候变化 全球暖化 专题(英语:Portal:Globalwarming) 规范控制 AAT:300266800 BNF:cb119830305(data) LCCN:sh85057237 NDL:00576626 NKC:ph12558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温室效应&oldid=71851444” 分类:​地球科学温室气体大气气候因子气候变化隐藏分类:​有参考文献错误的页面自2022年6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CS1英语来源(en)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frikaansAragonésالعربية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osanski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डोटेली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मराठीBahasaMelayu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