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普通心理学/記憶-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学读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7.2.1 金魚的研究; 7.2.2 螳螂的研究; 7.2.3 小雞的研究; 7.2.4 果蠅的研究; 7.2.5 細胞記憶學說; 7.2.6 量子效應. 7.3 閃光燈記憶(Flashbulb memory). 超普通心理學/記憶 語言 監視 編輯 一書中認寫到,事件發生後躁期的記憶有賴於事件刺激引起的神經震盪活動,當這些震盪活動在腦中持續一段時間後,就會造成神經迴路在結構上及化學上的永久性變化。

醫界在治療憂鬱症患者時,發現了痙攣性腦部電擊治療(electroconvulsivetherapy)可緩解憂鬱症狀,但也發現在這種電擊治療後,病人常會忘記電擊治療前一段時間的事情。

這份醫療報告吸引了生理學家與心理學家的注意,且發現在老鼠學完迷津作業後,給予痙攣性腦部電擊(electroconvulsiveshock)會妨礙爾後的記憶,且發現電擊的時間越靠近學習時間,干擾的效果會越大。

實例:英國倫敦的計程車司機在正式成為司機前,必須背下一整本關於英國交通路線的「知識大全」,埃莉諾.馬奎爾(EleanorMaguire)和凱瑟琳.巫雷特博士(KatherineWoollett)共同追蹤79名正在受訓的司機以及31名一般駕駛,經過MRI磁振造影技術追蹤後,發現受訓的司機海馬迴後部灰質和一般司機比較竟產生明顯變化,且發現海馬迴前部並沒有顯著變化,因此可證實,海馬迴後部的灰質含較多處理大腦資訊的神經細胞,且外在的刺激的確可讓大腦結構上產生永久的變化。

腦部相關震盪活動可以促進記憶,學習可促進神經突觸增加墨格(JamesL.McGaugh)記憶穩固所需時間?認知神經心理學家史逵爾(LarryR.Squire)認為,記憶穩固是連續的歷程,可大致分為兩階段突觸穩固(synapicconsolidation) :訊息在記憶關鍵區--海馬迴(hippocampus)--建立統合性神經連結,透過神經共振活動產生結構與生化變化,使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通常數小時內可以完成。

學習後給予蛋白質合成即會影響此階段,其追溯性失憶梯度是幾小時。

系統穩固(systemconsolidation) :聯繫記憶中各項關鍵訊息的神經連結,由海馬移轉到大腦皮質作永久性儲存,這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若切除海馬迴則會影響此階段,追溯性失憶梯度是幾個月,甚至幾年。

檢索(或提取,Retrieval)-恢復記憶編輯 記憶檢索或稱為記憶提取,是指刺激不復存在,而個人於必要應用時仍然能加以提取的心理歷程。

換句話說,縱使訊息被儲存保留了下來,若在第三歷程的記憶提取失敗,那麼記憶痕跡也無從展現.由此可見,提取記憶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一般而言,記憶提取的情境脈絡(有無刺激干擾,線索是否有效),皆會影響提取能否成功.提取記憶與以下三者密切相關: 記憶的可利用性(availability) 我們所要取用的訊息確實在長期記憶裡面,但不一定能在短期記憶裡使用,等同提取失敗 記憶的可接觸性(accessibility) 我們所要取用的訊息確實在長期記憶裡面,且能被成功提取,在短期記憶裡使用 線索有效性(cuevalidity) 透過線索,可以把訊息從可利用性變成可接觸性 針對線索有效性,在線索提供情境的同時可以有效增加提取的成功率,提取的線索越多,干擾越少,越能幫助回憶。

編碼特異性編輯 如果提取時的情境與登錄時的情境相同,記憶表現會較佳,此現象稱之為「編碼特殊性效果」(encodingspecificity),它展現了情境依賴性學習對記憶的影響,例如在同一個地點較容易回想起與對方有一面之緣。

很多經典研究支持了這樣的說法,像是在安靜或吵雜的環境下學習,又如測驗時房間的異同也會對記憶表現的好壞產生影響。

這種情境依賴性學習也適用於學習與測試時訊息的處理層次。

曾有研究操控聲音或意義的登錄,以及提取時給予聲音或意義的提示來探討此問題。

整體而言,以意義處理的記憶比以聲音處理的表現好,這支持了處理層次效果的主張。

然而,不同的提取線索對不同的處理方式有不同的效果。

意義的提取線索有助於回憶鼓勵聲音處理的材料(Fisher&Craik)。

同樣的,若記憶測試需依賴知覺性處理(如兩個刺激是否同音)決定正確與否時,深層處理的記憶表現反而較差(Morris,Bransfordn&Franks)學習與測試處理層次的相似性對記憶表現的影響被稱之為「適當轉移效果」(transferappropriateprocessing)。

這些效果顯示,學習時每個刺激會與其出現脈絡中的訊息結合。

這些脈絡中的訊息包含了之前的經驗表徵,也包含了當下的情境訊息。

提取時重要的線索的有效性,在相同的情境裡,人可以利用情境裡的蛛絲馬跡當作線索來提取登錄時的訊息。

然而,當一個線索對應多個記憶痕跡時,線索便無法迅速提取正確答案。

如腳踏車每天停放在不同地點,便較難回想起今天的停放地點,這種情境脈絡效果和巴甫洛夫在實驗室訓練好的動物卻無法在教室中表現如出一轍。

編碼特異性可以被應用在學習各種事物上。

雜亂無章的資訊通常記憶持續不久,那是因為未經大腦加工,仍然停留在短期記憶。

根據記憶「編碼」的特性,經由深度學習的資訊更容易進入長期記憶區,學習效果因此更好。

但進入長期記憶後,資訊的提取不見得迅速,喚醒長期記憶仰賴如一片片拼圖般的「情節記憶」(即線索)。

依據編碼特異性原則,越多的情節記憶對喚起長期記憶更有幫助。

這說明了「舉一反三」對學習的重要性,舉一反三的過程即是同時進行深度學習以及創造情境、產生情節記憶,因此學到的內容更容易被激活而調動到短期記憶,學習效果顯著增加。

遺忘長期記憶編輯 遺忘長期記憶的原因來自於太久沒有接觸到訊息(訊息喪失)或受學習干擾而非丟失這段訊息,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記憶力不好、容易忘東忘西並非在資訊儲存時出現問題(和工作記憶不同之處在於,工作記憶的提取失敗通常肇因於衰退或是取代的結果),而是由於提取失敗。

提取失敗的原因常常是訊息喪失或受學習干擾,干擾在下一個小節有詳細說明,而訊息喪失可能是外在資訊根本沒被編碼儲存。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上課沒在聽,即使聲音有傳到耳朵,但沒有做編碼的動作,所以事後還是不知道上課學了什麼。

提取長期記憶就好像是在一個大型圖書館尋找特定的一本書籍,有時候找不到那一本書並不代表那本書已經遺失,而是找錯了書架、找錯了號碼或那本書本身就放在錯誤的地方,這些都是所謂的訊息喪失的具體例子。

干擾(Interference)編輯 影響提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干擾。

假如我們用相同的線索去連結許多不一樣的項目,在我們想利用此線索去連結某一項特定的目標時,其他隸屬於此項線索之下的目標物便會影響到我們的提取,從而干擾我們對於這一項特定項目的回憶能力。

訊息或刺激項目之間,呈現相互競爭的狀態,而最終影響提取,也就是可能造成訊息漏失現象或是遺忘。

此現象主要由兩種干擾所致: 順向干擾(ProactiveInterference,PI) 舊記憶干擾新記憶的干擾現象稱之為順向干擾,抑或是稱作前向干擾、正向干擾、順攝抑制(proactiveinhibition)。

舉例來說,當你在停車場租了一個車位,但是停車位每一年過去都會換位子,多年後,每次在新的一年的一開始,你會發現常常找不到車位。

這樣的困擾來自運用「我的停車位」作為線索時,之前曾經有過的停車位的記憶(舊記憶)都會活躍起來,干擾回憶今年新的停車位子(新記憶)。

另一個例子:教學當中,先前學習的內容妨礙對新材料的學習和記憶時,指舊學習干擾新學習。

舊有經驗干擾新學習的回憶所產生的遺忘現象。

逆向干擾(RetroactiveInterference,RI) 新記憶干擾舊記憶則稱之為逆向干擾,又稱作後向干擾、逆溯性干擾、倒攝抑制(retroactiveinhibition)。

舉例來說,你的一名好友搬到了新家,你雖然記得她的新家地址,可是卻會想不起他的舊家地址。

這是因為你在提取朋友的舊家地址時運用的線索—朋友的家裡地址同時連結新家與舊家兩個地址。

在提取記憶時,比較新的資訊(此處的新家地址)干擾回憶較久遠的資訊(此處的舊家地址)。

另一個例子:睡前學到的知識比白天時學到的保存更完整,這是因為睡覺時沒有再接收全新的訊息,因此沒有受到太多逆向干擾的影響。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說明若是單條線索底下連結的項目越多,因為在回憶時會活化的項目越多,導致提取某項特定項目的困難度加重,活化特定項目的力量變薄弱。

由此我們可以明白長期記憶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隨著時間慢慢遺忘,是因為線索底下連結了太多子項目,超出記憶負荷的緣故。

轉移編輯 記憶表現不只受到記憶時的處理深度影響,也會受到回憶時的作業方式與記憶時的記憶方式是否相似,而有不同的記憶表現。

觸發(priming):是一種正向轉移(positivetransfer),幫助我們取得內隱記憶。

例如:你很喜歡一首歌,可是你突然忘記了歌詞,如果能幫你提第一句歌詞,或者放音樂前奏給你聽,可能就能觸發你的記憶,甚至讓你可以順暢的唱完整首歌。

因為當初記歌詞或聽歌的時候是從一開始聽,而你一時忘記歌詞(此時歌詞為內隱記憶),若能得到最初資訊,記憶可以像推骨牌一般,一路延續下去。

助長(facilitate):是一種正向轉移(positivetransfer)。

長期記憶中,除了干擾,還有助長的效應。

美國心理學會APA對於助長(facilitate)的定義為「環境對於某一反應的正向支持會加強或增加該反應的發生」,也就是前面記憶的東西,會對後面記憶的東西有幫助。

例如先記住了腳踏車是bike,當要記腳踏車手biker時,不必記五個字母,只要記得在腳踏車bike後面多加一個字母r即可。

其他模型編輯 處理層次模型(LevelsofProcessingmodel) 由Craik和Lockhart在1972年提出,對於欲記憶的內容做越更深刻的處理,記憶的表現將會更好也更長。

此理論認為記憶只是對資訊處理後的產物,並未詳細探討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結構差異,若依照處理深淺來分可分為三層: Physicalfeatures:只登錄(encode)資訊的物理性質,例如背誦「leak」這個單字,以外觀字母的曲直線來記憶; Soundfeatures:登錄資訊的聽覺訊息,例如背誦「leak」這個單字,以其長母音記憶; Semanticfeatures:登錄資訊的意義(meaning),並將其和具有相似意義的字或圖像連結,例如背誦「leak」這個單字,將之與水龍頭聯想記憶工作模型(Baddeley'smodel) 由Baddeley於1976年提出,是對於將記憶分為短期記憶(short-termmemory)以及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的反對,認為記憶不只是用來存取資訊。

當個體在進行複雜性認知作業時,工作記憶可同時對訊息進行「短暫儲存」及「運作處理」的能力。

如:算數學題目時,邊記住題目資訊,邊思考如何作出答案。

而此模型可分為三個部分: Phonologicalloop(聲音):負責暫存聽力或口語訊息 Visuospatialsketchpad(視覺):負責暫存視覺訊息 Centralexecutive(中樞控制):本身不儲存訊息,負責管理資訊 以上三者為parallel-processingmodel(同步進行,沒有先後順序)。

此模型運作原理如下:當個體接收視覺、聽覺或是情節(意義)的訊息時,中樞控制系統指揮把這些訊息搬進(儲存)長期記憶中,而當人們需要使用長期記憶中的訊息時,中樞控制系統再指揮著把這些訊息從長期記憶中搬(提取)出來。

記憶的類別編輯 記憶是指個人經由感覺器官接受外界刺激,將訊息保存的心理現象。

這些訊息有些只在短期內能被想起,有些則能長期牢記於心。

保存時間的差異與訊息的種類、記憶系統有密切關聯。

根據訊息被保存的時間長短(持續性)與資訊所能儲存的量(容量),我們可將記憶分為三個不同的記憶儲存區神經元組:「感官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感官記憶編輯 主頁面:記憶/感官記憶感覺記憶(英語:sensorymemory)是記憶的一種類型。

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之後,感覺訊息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就是感覺記憶或感覺登記。

感覺訊息存儲在感覺存儲器中的時間剛好足以將其傳輸到短期記憶中為止。

與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相比,感覺記憶對訊息的儲存時間極短,大約在0.25秒到4秒之間,訊息儲存的容量也極為有限如果沒有受到注意,很快就消失了;如果受到注意,就進入工作記憶階段。

感覺記憶被認為不在認知控制範圍內,而是一種自動響應。

感官記憶是記憶的最短期元素,指個體經由身體的各種感覺器官接受訊息後作出短時間(大多指0.多秒的時間)儲存,是一瞬間極短暫的記憶,維持時間為20到30秒,非常快速地保有每一種訊息的儲存方式,並且侷限在特有的一種感覺形式內。

因為通常會瞬間忘記,所以又稱為「瞬間記憶」或「感官收錄」(sensorymemory)。

感官記憶可以使人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訊息,經由篩選排除其中不重要的資訊。

通過研究得知我們的感官感覺到的刺激可以被故意忽略,在這種情況下,感覺刺激進入我們的感官記憶,此途徑不需要任何有意識的引導,也就是不受意識所控制。

當有感覺刺激信息被身體所感知到,那麼大腦將會自動把這個感覺信息儲存在感官記憶中。

此階段接收到的訊息若經過反覆練習或複習可以進一步轉變為短期記憶。

舉例來說,社會心理學家發現人都會特別記得與自己相關的事物,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這種現象便是因為人會反覆練習關於自己的資訊。

感官記憶中的訊息通常以很快速度消褪,對輸入訊息儲存時間極短,若不即時處理傳送至短期記憶,很快就會消失。

另外,感官記憶與其他類型的記憶不同,感官記憶不能通過練習來加深或延長。

感官記憶的種類: 圖像記憶:圖像記憶是視覺感覺記憶暫存器,負責儲存快速衰減的視覺資訊,也是視覺記憶系統的組件之一,其它元件還包括視覺短期記憶(VSTM)和長期記憶(LTM)。

圖像記憶是極短(小於1秒)、預分類、高容量的記憶儲存,在短時間內提供完整連貫的視知覺表徵,從而促成視覺短期記憶。

圖像記憶有助於解釋,像是改變視盲現象以及眼球跳視期間的連續性經驗現象。

圖像記憶不再被視為單個實體,而是至少有兩個不同組件。

回聲記憶:總體而言,回聲記憶比圖像記憶(視覺記憶)的儲存時間稍長,聽覺刺激須先由耳朵依序接收,才得以被處理和理解。

舉例來說,廣播收聽與雜誌閱讀就非常不同,人們只能在給定時間內聽一次廣播,而雜誌卻可以反覆閱讀,在後續聲音聽完之前,聲音尚不會被處理(或是先保留),直到聽完之後,聲音才會被賦予意義。

因此可以說,回聲記憶就像個「儲存槽」。

這種特殊的感覺儲存器能夠儲存大量在短時間內(3-4秒)保留的聽覺資訊。

這種回聲會在大腦中產生共鳴,並在聽覺刺激呈現之後,短時間內重複播放。

回聲記憶僅適度地對刺激的原始特徵進行編碼,例如音高,也就指明了其位於非聯合區的位置。

與視覺記憶不同,視覺刺激可以用眼睛反覆掃描,但是聽覺刺激卻無法辦到。

觸覺記憶:觸覺記憶是特定於觸摸刺激的感覺記憶的形式。

在評估抓握熟悉物體並與之互動所需的力時,經常使用觸覺記憶。

類似於視覺圖像記憶,觸覺獲得的訊息的存留是短暫的並且在大約兩秒鐘後衰減。

嗅覺記憶:用於嗅覺刺激的感官記憶。

因為嗅球和嗅覺皮層(大腦中處理嗅覺感覺的部位)在物理構造上非常接近(兩者的神經元都只有2至3個突觸),造成嗅覺記憶儲存方式和其他感官記憶不同,所以與其他感官相比,氣味能夠更快速、更強烈地與記憶及其相關情緒相關聯,並且即使沒有不斷的重新鞏固,氣味的記憶也能持續更長的時間。

短期記憶(Short-termMemory)編輯 主頁面:記憶/短期記憶短期記憶是位於極短期的感官記憶與較持久的長期記憶間的中介記憶歷程。

短期記憶因為可以作為臨時回憶時處理信息的提取點,因此被稱為「大腦的便利貼」。

個體感官接受外界刺激後,產生感官記憶,而只有被特別注意、經辨識的感官記憶會被儲存,以將較重要的訊息暫時儲存進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可以立即取得,故又稱為「立即記憶」。

另外,短期記憶是可意識的,被認為是意識內涵的來源。

這種記憶假如沒被維持在意識層面,大約可以保存二、三十秒至一分鐘不等,但若能持續受到意識層面的關注,則此記憶可一直維繫下去,這也是為甚麼它也被稱為「工作記憶」。

短期記憶儲存的位置廣泛分布在腦中,其中陳述性記憶多位在海馬迴、邊緣系統中。

短期記憶可使我們維持、更新當下情境的表徵,並提供環境背景,讓理解事物和解釋新知覺更容易。

例如,為了理解一個句子,人在閱讀句子後半部分時還是能牢記句子的開頭,這就是短期記憶執行的任務。

其他常見的短期記憶實例還有像是暫時保留一條信息以完成一項完整任務(如在多項加減乘除中記住中間計算結果的數字,或是遊戲支援前線記住所有該拿取的物品)以及同聲翻譯(口譯員必須用原語言直接存儲信息成短期記憶,並同時口頭翻譯成另一種語言)。

也因此,短期記憶常和注意力、智力相關。

工作記憶編輯 主頁面:記憶/工作記憶工作記憶是一種較短時間的記憶形式,是從長期記憶中提取出來的,存在一個分離的記憶結構。

工作記憶仰賴大腦前額葉皮層神經環路的功能,尤其是穀氨酸神經元與多巴胺神經元之間的平衡。

工作記憶具有加工處理信息和儲存信息的雙重功能,影響人的許多複雜認知活動。

相對於短時記憶的簡單存儲功能,工作記憶實際上是一種執行系統,對於信息的編碼和存儲有著計劃和監控等諸多作用。

在理察·阿特金斯和理察·謝弗林1968年所提出的記憶三階段模型中,工作記憶是短期記憶的另一個稱呼,後來的一些研究慢慢發現,工作記憶在人類高層次的認知作業中,如閱讀、理解和推理,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擬短時記憶障礙的實驗基礎上提出了工作記憶的三系統概念,用「工作記憶」替代原來的「短期記憶」概念。

工作記憶通常與短期記憶同義使用,但一些理論家認為這兩種記憶形式是不同的,前提是工作記憶允許對存儲的信息進行操作,而短期記憶僅指信息的短期存儲。

工作記憶是認知心理學,神經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核心理論概念。

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LTM)編輯 主頁面:記憶/長期記憶長期記憶是已經存放在腦海中,要用回憶方式召回,它是過去的記憶,因與現在的事件相較,所有的記憶都算是「以前的」。

長期記憶容量是很大的,而且以很有組織的方式存放著。

大腦皮質上有視覺記憶區、感覺區與語言區等,都和記憶的貯存有關,假如這些地方受損,相關的記憶就會消失。

而海馬迴是組成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位於大腦皮質下方,具短期記憶,以及空間定位的作用。

其他像小腦、基底核也和長期記憶的儲存有所關連。

從訊息處理的觀點來看,長期記憶是感官記憶和短期記憶的相對概念,一般指訊息儲存時間在一分鐘以上,最長可以保存終生的記憶。

按照WillimJames的看法,長期記憶構成了一個人「心理上的過去」,它是個體經驗積累和心理發展的前提。

長期記憶中儲存著我們從世界中習得的知識,提供活動所需的知識基礎。

類別 根據Tulving的多重記憶系統理論,長期記憶分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內隱記憶又可以稱為程序性記憶,外顯記憶又可以稱為陳述性記憶。

陳述性記憶包括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

程序性記憶:關於如何做一件事情的記憶。

陳述性記憶:關於一些具體的事情和情形的記憶。

又稱內隱記憶,是一種無法在正常意識中表現出來,但通過一些手段可以測量的記憶。

對內隱記憶的研究是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熱點。

語義記憶:關於世界的一般知識和規律的記憶。

情景記憶:關於某一個時空中的事件和情景的記憶。

提取和編碼方式 長時記憶的信息提取形式有回憶和再認兩種。

加工的深度對記憶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

此外,短期記憶主要由聲碼所構成,而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要。

遺忘的原因 遺忘的原因有以下說法: 衰退說:認為記憶痕跡如果不鞏固強化會隨著時間推移變淺至消失。

干擾說:認為外界刺激的干擾導致記憶無法順利提取出來。

其中包括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

壓抑說:這是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提出的一種說法,認為人通常不願意回憶那些給自己帶來創傷的經歷。

以至這類型的記憶會受到壓制而無法回憶。

提取失敗說:有人把人腦比作一個圖書館。

記憶就是從圖書館裡取書的過程。

如果沒有線索找不到書,圖書就會就會隱身在圖書館無法看到,這就好比遺忘。

遺忘是找不到合適的提取線索而發生的。

形成長期記憶的方法 有多種可能的方法可以幫助將記憶內容由短期記憶移至長期記憶區。

善用編碼:因為長期記憶以意碼為主,因此有意義的內容將有助於形成長期記憶。

欲使短期記憶的內容產生意義,則需與舊有知識產生聯結(編碼),使內容與舊有知識產生掛勾,由舊有知識給予新資訊『意義』,則知識內容較容易被置於長期記憶中。

若無法在舊有知識中找到與新資訊相類同的訊息,則可以利用『聯想法』,將新資訊建構出意義,以幫助記憶。

例如:背誦八國聯軍是哪八個國家時,使用各國的諧音「餓的話,每日熬一鷹」(俄德法美日奧義英)。

如此背誦可以利用聯想法將新資訊置入長期記憶中。

善用複習:人類的記憶力並不佳,德國心理學家Ebbinghaus的研究發現,多數人現下讀的書,在二十分鐘之後只記得其中六成,到了隔天更是只記得其中的三成。

但之後遺忘的速度較為趨緩,到了一個月後還能記得其中的兩成。

可見,對『記憶』而言,第一天是記憶的關鍵時刻。

研究發現,如果在閱讀後的九小時之內對閱讀的內容做一次複習,則可以有效提昇長期記憶量。

另外,為了形成良好結構的長期記憶,睡眠被認為是必要的因素。

記憶的測量編輯 心理學家通常使用以下三種方式測量個人的記憶能力,包括回憶法、再認法、以及節省法。

回憶法(recallmethod)編輯 回憶又稱為重現,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由其他的刺激物作用,使其重現出來的過程。

回憶可分為無意回憶與有意回憶: 無意回憶與有意回憶的差別 目的 自覺 實現難度 舉例 無意回憶 無 無 不須經過任何努力 觸景生情 有意回憶 有 有 有時不須花太大努力,有時會遇到障礙而回憶不起來 學生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所進行的回憶 如果是需要花一番力氣思索,利用一些方法才能回憶起來的過程,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追憶,而追憶的有效方法有兩種: 聯想:所謂的聯想,是指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的心理過程。

聯想之所以可行,是因為在我們的記憶中所保存的知識經驗並非是孤立和零散的,它們彼此具有一定的聯繫和關係。

聯想分為以下四類:聯想的種類 種類 所形成事物的關聯 接近聯想 空間或時間上彼此接近 相似聯想(類似聯想) 性質上或形式上相似 對比聯想(相反聯想) 具有相反特徵或相互排斥 關係聯想 事物的其他關係,例如部分與整體關係、因果關係等等 識別:在進行追憶時,可以故意設置一些與我們所追憶的對象有關係的東西,然後從中識別出我們所要追憶的對象。

例如當我們忘記中國的首都是北京時,可以先試著講出或寫出其他國家的首都。

回憶法可以用來測量短期與長期記憶遺忘的狀況。

通常研究者會利用聯想法讓受試者記憶某些內容,然後記錄下隨著時間流逝,受試者可回憶的資訊量。

經過的時間可以用分、時、月、年為單位,在時間結束後,需要讓受試者觀看之前的內容,讓其回憶出聯想到的關鍵字,以受試者回答的正確率作為回憶分數。

在實際測驗時,又可以分為依序回憶法(serialrecallmethod)和自由回憶法(freerecallmethod)。

依序回憶法限制受試者需依照一定的順序回憶,自由回憶法則不限制。

一般而言依序回憶法的難度較高,因為受試者除了本來所記憶的測驗內容,還需額外記憶測驗內容的先後順序,所以相較於自由回憶法,依序回憶法需記住較多東西。

在回憶正確率中,無論是依序回憶法和自由回憶法,相較於中間的內容,最一開始的內容和最後的內容會記得比較清楚,原因可參考長期記憶中的序列位置效應。

再認法(recognitionmethod)編輯 再認法會對受試者呈現已學過材料與其他無關材料,並要求其辨認,讓受試者分辨已學習與未學習的材料。

考試測驗卷上出現的是非題、選擇題等,都是以「再認」測量學過的知識。

由於「能認得」未必等同於「能記得」,一般而言再認較回憶來得容易。

羅格·謝潑德(RogerN.Shepard)曾在實驗室中使用再認法測量記憶,首先讓受試者看過五百四十張單字卡,每張單字卡上有一個常見的英文單字,接著呈現一系列的單字卡,上面有受試者看過的「舊字」和沒看過的「新字」,並要求受試者辨認,結果正確率高達90%,而如果不用單字,改用彩色圖片,正確率更高達98%,代表圖像的再認度比單字還要高。

以人像記憶為例,當受試者看完一系列人頭相片後,他們被要求從一組測試照片中指認出何者是之前看過的相片,而受試者能從測試中辨認出正確答案就是應用「再認法」,當然不論何種材料都可以用「再認法」來測試記憶量。

由於它可提供受試者許多選項,因此在測試過程中可能會有猜選的情況,所以估計受試者記憶量時,必須把猜測的部分扣除,例如若有100題五選一的試題,甲生答錯20題,猜對5題,換言之甲生每題作答情況的記憶量應是75%。

現今許多學校考試使用倒扣分數方式來計算就是應用「再認法」的原理。

由於能認得未必能記得,因此再認比認得容易。

通常如果在學習時練習的程度不夠,或學得的經驗為時過久,適合用再認法來測量記憶。

節省法(savingmethod)編輯 又稱為再學習法(relearningmethod),也是測量記憶的方法,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Ebbinghaus)所創。

然而比起前兩種方法更為耗時費力,故而很少使用,唯有在回憶法和再認法不能使用的特殊情況下,節省法才有使用價值。

節省法的具體做法為:首先讓個體學習某種材料(如無意義音節)到恰好能背誦的程度,此時停止學習並記下所用的時間。

間隔一段時間後,再讓個體重新學習同樣的材料,同樣也是在達到恰好能背誦的程度時停止學習,再次記下所用的時間。

最後,比較兩次學習所用的時間(或學習次數),通過公式計算個體的記憶保持量,即節省分數越高,記憶力越強。

計算公式:[(初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再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初次學習時的練習次數或是時間]*100%記憶的建構性編輯 有時候,我們記憶的東西其實比我們的實際經驗要來得多,或是在某些方式上不同於現實經驗。

心理學家在研究人們如何處理和記憶有意義的資料上得到了一個新的觀念:記憶作用是一種連續性之主動、建構性的知覺歷程。

根據這個觀點,當我們在進行記憶--組織資料使之有意義時,通常會添加一些細節讓整個結構較為完整,或者改變一些情節,使資料與個人記憶貯存中的其它訊息能夠更為協調。

當得到的訊息不完整時,我們通常會添補不足的部分讓它成為一幅「完整的圖形」,這就是記憶的建構性歷程,對不完整的圖形也會有類似作用。

在記憶作用中,這個歷程可能包括把資料併入一個我們認為有意義的背景中,或者是推論出行動之前的事件。

舉例來說,我們看到兩位朋友剛好要離去,此時聽到一位說:「……在十點到十點半之間。

」我們可能會「記憶」聽到他們在計畫下一次見面的時間,雖然實際上他們可能是在談論完全不同的話題。

改變訊息使它符合記憶中已經存在的記憶知識是一種扭曲的作用。

當一個新的想法或經驗與我們的價值觀、信念或強烈感受到的情緒有所不相容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加以改變,使之與我們的概念保持一致。

先驗圖式編輯 建構性歷程的研究是研究記憶最為有趣的一個方向。

這研究主要是在探討人們如何組織、解釋和保留有意義的刺激輸入。

研究者所持有的一般性原則是:你記憶的方式以及你記憶些什麼,決定於你目前的情境以及你已經知道的事。

大部分我們所知道的事物是以先驗圖式(schemas/schemata)的方式貯存起來。

先驗圖式是指我們對特定的物件、人、情境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所持有的先入觀念。

先驗是透過哲學家伊曼紐爾·康德(ImmanuelKant)等人的貢獻所得出的一種理論,指無需經驗或先於經驗獲得的知識;圖式則指人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網絡。

先驗圖式導致我們主動預期在各種概念和範疇的未來樣例中,將會發現那些屬性。

舉例來說,「成年禮」這個名詞可能會喚起大部分學生一幅大家集中在講堂,看著小時候的照片並為父母奉茶這樣的畫面,這就是我們對「成年禮」的先驗圖式,但對原住民來說,「成年禮」所引發的將是另一種不同的先驗圖式。

目擊者的證詞編輯 在國外法庭上的陪審團往往相當側重目擊者的證詞,因為目擊者宣稱他們在事件的現場,親眼看到事件發生的經過。

不過,若記憶會經過重新建構以調和先驗圖式,那這些目擊者的證詞有多大比例可以信任呢?心理學家洛福特斯(ElizabethLoftus)及他的同事在實驗室中證實,即使目擊一個場景,我們仍能被輕易地誤導以致記憶到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Loftus在七零年代時針對目擊者進行記憶實驗,她分別以「這兩台車在發生碰撞(hit)時的時速有多快?」以及「這兩台車在猛烈撞擊(smash)時的時速有多快?」這兩種問句詢問目擊者。

根據結果,第二組目擊者認為的車速較第一組快。

Loftus表示,我們很容易受到問題的「暗示」而對原本的記憶加油添醋,由此可見,偵訊時詢問嫌犯或是目擊者的問題若是有扭曲事實的可能性,被詢問者的記憶也有可能被影響。

建構性記憶的能力不僅在取得精確之證詞上製造了難題,也可能遮蔽我們對某件事實的理解。

目擊證人的證詞會變得不準確的可能原因如下:年齡、健康狀況、個人偏見和期望、觀察條件、感知問題、後來與其他證人的討論、壓力等等。

儘管有些缺失,但建構性記憶仍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層面,建構性記憶經由提供正確的背景使我們理解、解釋、記憶片段的證據,因此有助於我們對世界的觀點變得合理且具有意義;若沒有建構性記憶,我們的記憶將只是一篇抄寫下來的文稿,失去豐富性和趣味性。

長效增益作用(long-termpotentiation,LTP)編輯 即所謂長時程增強作用。

1973年,TimBliss與TerjeLomo刺激穿透神經紀錄齒狀回粒狀細胞,發現一連串高頻刺激(100Hz,30s)可使粒狀細胞對以後刺激會產生較強的反應,且可以維持相當長的時間(對訊息傳遞強度有永久性的提升),而這個現象稱為長效增益作用。

它有一些特質使其深受重視,被視為學習與記憶的可能細胞機制。

目前已知此作用機制和神經傳遞物麩胺酸(glutamate)及其受體(AMPA、NMDA)有關,頻繁的強刺激將使受體敏感度提升、麩胺酸合成量上升。

此機制擁有以下幾種特性: 協同性(cooperativity) 低頻低強度刺激連續給予,不會產生LTP。

若將刺激的強度與頻率提高,則很快會產生LTP,而且LTP的效果有累加的作用。

高頻刺激的次數越多,效果越大,也越持久。

如同學習具有練習效果一般。

這種需要足夠數目、足夠強度輸入才能留下記憶痕跡的特性稱之為協同性。

專一性(specificity) LTP對於輸入的神經具有專一性。

一個突觸的LTP一經誘導,不會擴散到其他突觸。

聯結性(associativity) 當一條通路的弱刺激尚不足以誘導LTP發生時,另一通路的強刺激會同時誘導兩條通路的LTP,而後任何一個刺激出現皆可使突觸後神經產生興奮。

顯示兩個通路已經透過共同使突觸後細胞興奮而聯結。

所以,聯結性LTP的存在可以使刺激相互聯絡,形成一個共同的細胞集團(cellassembly)。

持久性(persistency) LTP的作用時間是持久的,可以持續幾分鐘乃至幾個月。

這是它與其他突觸可塑性的根本區別。

赫布定律(HebbianRule) TomBrown利用電生理技術固定突觸後細胞電位發現,唯有將突觸後細胞去極化,「同時」突觸前刺激才能引起LTP。

這些結果顯示突觸前後細胞共同興奮是引發LTP充要條件。

這證實了Hebb所提出的「一起激發的神經元是連在一起的」(Cellsthatfiretogether,wiretogether)。

不過這個解釋並不完整,還需要一項前提:神經元"A"的激發必須在神經元"B"之先,而不能同時激發。

長期減損作用(Long-TermDepression,LTD)編輯 低頻刺激會產生長效減損作用(long-termdepression)。

其特徵和長效增益作用有相同也有不同之處: 具有輸入專一性。

可長久維持。

需依賴NMDA受體與鈣離子。

需依賴不同於LTP之酵素介入。

刺激頻率較低,所需時間較久。

(LTD:1Hz、10min;LTP100Hz、1s)。

涉及的細胞內生化反應不同。

LTP/LTD代表神經系統可以因為經驗而改變其聯結的強度。

但是LTP不全然代表記憶生成,LTD也不全然代表記憶減弱,只代表細胞聯結變化。

記憶儲存的生物機制編輯 當我們學習並記住所學時,大腦的改變取決於神經元之間信號的改變,這些信號的改變又決定神經元內分子的活動。

陳述性和非陳述性記憶會用到不同的大腦系統以及不同的儲存記憶策略。

但是若要從分子的機制去研究記憶的儲存又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一般哺乳類動物的大腦大約有十兆之多的神經細胞,每個神經細胞間又有無數連接。

幸運的是,這個辨認細胞內分子機制的實驗方法其實可被簡化,科學家可以藉由研究脊椎動物某一部份的記憶儲存方式,如研究小腦、杏仁核或海馬迴,甚至研究無脊椎動物更簡單的神經系統。

在無脊椎動物中,甚至可以做到「辨認出從事特定學習行為的神經細胞」,研究者便可以觀察這個細胞在學習和儲存記憶時細胞內分子的改變。

在19世紀末時,生物學家已經知道成年的細胞不再分化,因此西班牙的神經解剖學家卡哈(SantiagoRamonCajal)便認為學習不可能造成新的神經細胞成長,而是使已存在的細胞之間連接更強壯,使其細胞間之溝通更有效。

在形成長期記憶時,神經細胞之間可能會長出新的分支,形成新的、更強壯的連接;當記憶衰退時,便是神經細胞失去了它的分支,造成細胞之間的連接變弱。

海蛞蝓經典實驗編輯 參見:超普通心理學/學習§ 海兔實驗 關於記憶的形成與研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神經之間形成新突觸(synaptic)的過程,,為了研究這樣的神經突觸形成過程,科學家傾向於尋找神經組織較簡單,且有一對一行為反射的動物。

科學家肯德爾(Kandel)在一個名為海兔的無脊椎動物身上尋找到一種簡單的反射行為:鰓縮反射(Gill-withdrawalreflex),於是肯德爾(EricRichardKandel,1929-)利用刺激海兔造成鰓縮反射設計了此經典實驗,得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作用機制的發生地點皆為突觸(synaptic)」的結果,此對於學習和記憶儲存的細胞機制研究有重大意義。

從神經生物學的觀點來看,海蛞蝓的優點在於: 小而易分析的心智,其中央神經系統只有兩萬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聚集形成節細胞(Ganglia),每個神經大約有兩千個神經元,但一個神經節並不只掌管一種功能,所以即使只是一個簡單的行為仍需要許多神經細胞的通力合作,這些簡單的行為也可以用學習來改變。

這兩萬個神經細胞中,有些達直徑一毫米為肉眼可見的大小,且是顯眼的橘紅色,容易檢辨、測量其神經電位,也容易使用電擊或注射化學品實驗。

因此研究者可利用微電極設備,在一些海蛞蝓的學習事件中,分辨出負責該行為的神經細胞,建構出它們的通信系統,並找出這些細胞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

實驗內容編輯 肯德爾首先要教導海兔學習受到哪些刺激時要將鰓縮起來,然後檢驗分析哪些神經細胞參與反應,以驗證學習可以導致神經電位的改變。

海蛞蝓不喜歡吸管被觸碰(吸管負責把充滿氧氣的水吸到鰓),因此在吸管被刺戳時,牠便會起疑並把鰓收回,藏到一個稱為「套膜」的保護組織中,研究者便利用戳刺海蛞蝓的吸管來研究其記憶模式。

在實驗室中,戳刺是利用固定水量的電動沖牙器噴水來進行。

習慣化(Habituation):重複的刺戳會停止海蛞蝓預防性的退縮。

如果每隔一段時間重覆輕觸海兔的尾部,在第一次輕觸時,海兔以為具有傷害性,會產生保護性反射動作將鰓縮起來,即為前述的鰓縮反射(Gill-withdrawalreflex),同時突觸的神經電位也會變大。

在多次後它便習慣了這個刺激,將其當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忽略這個不重要且無害的刺激。

海兔已經學習到這樣的輕觸不具傷害性,所以會將其忽視而變成一種習慣,如此,鰓縮反射突觸神經電位也不再變大。

敏感化(Sensitization):伴隨著尾巴電擊的戳刺會造成海蛞蝓緊張,其突觸神經電位會變大,鰓縮起來的保護性反射動作,則是隨著刺激的強度而維持數分到數小時。

經過幾次後海蛞蝓便學會吸管被噴水的同時代表尾巴即將被電擊,因此面對戳刺時便會迅速移動吸管及鰓,把身體縮到罩內,對刺激產生比平時更劇烈的反應。

實驗觀察編輯 當海蛞蝓在形成這些記憶時,觀察其神經細胞的變化,便能發現習慣化或是敏感化其實是源於個別神經細胞的活動狀態。

在此實驗中,每個在吸管中的感覺神經元,經由一個神經突觸連接到控制鰓的的運動神經元,當研究者朝吸管噴水時,一個電脈衝便會沿著感覺神經元的軸突傳下去,這個電流可以由植入的微電極來感應,將神經脈衝轉換為聲音並經過放大後便能由擴音器聽到清脆的爆裂聲。

在神經突觸處,脈衝會讓充滿神經傳導物質的囊泡將內容物吐出到神經突觸裂中。

然而已習慣化的神經元便只會釋放出很少的神經傳導物質,少到運動神經元完全忽略這個訊息;敏感化的神經元則會如洪水般釋放大量神經傳導物質,使運動神經元過度工作。

由此便能確認學習的確如預期地,會增加神經突觸的強度。

實驗總結編輯 肯德爾經由對海兔進行學習和記憶的研究,探究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的作用機制,其發生的地點都是在突觸。

經過不同方式的刺激,海兔分別會有不同種類的非關聯性學習(nonassociativelearning),一個是對刺激的習慣,造成鰓縮反射逐漸降低;另一個是過敏作用,由於多次有害的刺激,導致鰓縮反射的突觸後神經元反應訊號增加。

以上為肯德爾對海兔實驗的結論,了解了學習與記憶的初步神經連結可能性。

肯德爾在研究中還發現另一個新的蛋白質CREB2,可以抑制CREB作用;另外,阻礙短期轉換為長期機轉因子,也需要將CREB2移除,並且需要製造CERB1。

除了發現學習和記憶在細胞分子層次的作用機轉,適合於人類應用,同時也宣稱我們的記憶存在於神經突觸部位,提出對於學習和記憶之間相互的關連性,同時有助於研究增強記憶藥物的新方向,尤其是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有了更進一步的突破,將是失智者的一大福音。

長期記憶的生物機制編輯 自1960年代起,科學界便已經知道新蛋白質的合成和長期記憶有關,丁曼及史波恩最先以白老鼠的試驗證實這個關聯,他們訓練老鼠走水迷宮,然後給這些濕淋淋的老鼠注射8-Azaguanine,這個藥物會抑制蛋白質的合成,在訓練之前注入此藥物的老鼠很快就會忘記自己所學到的;在訓練之後間隔越長時間注入藥物的老鼠則會保留越多的資訊,而直到某個時間點,也就是長期記憶已經完成的時候,藥物就沒有影響了。

其後的神經生理學家也以各種不同的實驗動物顯示新的蛋白質合成與形成長期記憶的關係。

金魚的研究編輯 關於「魚的記憶只有7秒」這論述是不對的,幾乎所有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都表明,魚的記憶遠不止7秒。

1965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用金魚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金魚放在一個很長的魚缸裡,然後在魚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幾秒後,再從魚缸射出亮光的地方釋放電擊。

很快,金魚就對電擊形成了記憶,當它們看到光的時候就會迅速游到魚缸的另一頭,以躲避電擊。

而諸如天堂魚等,在水池中遇到陌生的魚時,會好奇地游來游去,打量新來的陌生鄰居,直到失去興趣為止。

如果天堂魚和金魚第二次在水箱中相遇的話,牠們很快就會發現對方是老熟人而失去探索的興趣。

實驗發現,這樣的記憶力至少可以保持3個月的時間。

而設計實驗的科學家們也發現,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這些金魚可以在長達1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記住躲避電擊的技巧。

也有研究指出,金魚為了避免電擊會跳過水箱中間的障礙,但若是注射一種抑制蛋白質合成的藥物,金魚就會忘記跳,而只是游來游去,完全忘記了不可避免的電擊。

此外,托尼·J·皮徹(TonyJ.Pitcher)曾經在《魚類認知和行為》(FishCognitionandBehavior)一書中描述過一個實驗。

他將兩種不同顏色的管子置入金魚池裡,只有當金魚選擇了正確的顏色,才能獲得食物,而在訓練了一段時間以後,管子從池中被取出。

過了一年後,當研究人員再一次把管子放入池中時,金魚立刻選擇了特定顏色的管子,也就是那個能獲得食物的管子,這個實驗顯示了魚類很可能有長達一年至數年的記憶。

不少實驗證明,魚類很可能有長達一年至數年的記憶。

考慮到大部分魚類的壽命也只有數年時間,它們的記憶還是相當持久的。

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著名的洄游魚類鮭魚之所以能夠在成年以後返回自己的出生地,是因為它們對自己幼年的生活環境的氣味形成了記憶。

螳螂的研究編輯 在1980年加拉卡斯生物化學及生物物理中心的霞飛,同樣以蛋白質合成抑制劑使螳螂變得健忘,但因螳螂不是很合作、甚至是有敵意的,因此在實驗程序中需要被放置在螳螂夾內,也就是把煩躁不聽話的螳螂用膠紙黏在一塊木頭上面,並在他們的額頭黏上尾端有蠟珠的小銅線,這些戴有頭飾的螳螂會被放在玻璃牆後,從牆後他們可以看到黑色星星誘人的轉動,但是牠們碰觸不到。

螳螂會將這個星星當成食物而用前腳去抓,幾次徒勞的嘗試後,他們便會了解這些星星可望不可及,因此抓星星的次數會急速減少。

但若將抑制蛋白質合成的藥物注入新受訓的螳螂時,他們便會馬上回到原點,忘記先前得到的教訓,開始抓遙不可及的星星。

由此證明新的長期記憶似乎需要新的永久性蛋白質。

小雞的研究編輯 倫敦空中大學的羅斯和他的同事,運用了小雞來進行記憶的研究。

小雞是早熟的鳥,在孵化後數分鐘內就可以爬起來到處亂跑,能在充滿天敵的不友善世界中保護自己。

羅斯訓練剛出生一天大的小雞有選擇性的啄食,他把一條鐵線尾端綁著一些閃閃發光的珠子,在小雞面前抖動,這些鉻珠的外表塗了一層水或是味道很差的液體叫二甲基硝基苯,小雞很討厭這個味道,只啄了一次便會記得閃閃發光的鉻珠等於壞味道,然後羅斯給小雞注射有放射性的糖水,糖水匯流在腦中活動最多的區域,接著他再把小雞的頭砍掉,在腦組織中尋找記憶的蛛絲馬跡,並透過切片及染色。

小雞腦中有活動的部分顯示形成新進記憶的腦神經元的形狀已經改變。

通常在神經元頂點的樹突有許多玫瑰枝上的小刺,接著就可以數出每個樹突分枝上的小刺,在數完後就可以知道記憶會使神經長出像叢林般的小刺。

而受過訓練記得二甲基硝基苯的小雞,腦中的樹突小刺會比只餵水的雞多60%。

由此可知長期記憶可以把他的簽名以刺狀蛋白質的方式寫在腦中。

果蠅的研究編輯 黑腹果蠅(Drosophilamelanogaster)於西元1830年首次被生物學家描述到,直到十九世紀初才第一次被當作生物學實驗的研究對象。

美國生物學家摩根博士(ThomasHuntMorgan)開啟了系統性的果蠅遺傳學研究,並且奠定了果蠅研究一百年來的基礎。

摩根博士也因果蠅的研究獲頒了1933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由於過去一百多年來的累積,使得果蠅擁有相當完備的基因操控工具,因此被廣泛地用來研究大腦相關的疾病及其分子機制,例如: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或亨丁頓跳舞症等。

長庚大學的吳嘉霖博士,就讀於博士班期間,前往美國冷泉港實驗室,與提姆塔利(TimTully)教授共同進行一年多的果蠅學習與記憶研究。

研究人員先給予果蠅聞某一特定的氣味A並同時給予電擊,之後再給予果蠅第二種氣味B但不給電擊,此過程稱之為訓練。

正常的果蠅能夠將第一種氣味與電擊事件產生關聯性學習,在後續行為測試的時候,同時給予果蠅兩種氣味但不給任何電擊,有記憶能力的果蠅便會毫不猶豫的躲避氣味A,選擇氣味B。

吳嘉霖博士表示:不論是果蠅或人類,長期記憶的形成需要重複且間隔式的訓練。

目前透過此行為學篩選方式,已經找到了許多長期記憶所需的基因。

果蠅大腦只有約十萬顆神經細胞,這十萬顆神經細胞幾乎負責控制果蠅的所有行為,包含其先天擁有的生存技能和後天的學習能力。

雖然果蠅與人類在大腦的型態上,以及神經結構上有所不同,但是兩者的記憶形成卻透過類似的基因網絡與調控機制來達成。

生物記憶性疾病研究編輯 巴西動物行為學家AlexandreRossi參與了匈牙利羅蘭大學(EötvösLorándUniversity)近日公佈的一項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與人類相同,寵物也會隨著年齡的老化而出現睡眠增多、活動減少以及犬類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症狀。

在調查過程中,研究人員選取了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的1.5萬條不同年齡和品種寵物狗,並向其主人收集了相關資料,其中包括巴西的4417條狗。

巴西《聖保羅頁報》5月29日報導,在巴西的調查通過社交網路進行,結果顯示,寵物主人認為狗在8歲左右開始進入老年階段,該項結論與相關文獻中的記載一致。

狗類動物在8歲左右開始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綜合症,也可稱作犬類「阿茲海默症」。

人類的阿茲海默症會導致患者出現方向感缺失、生物鐘紊亂、社會行為發生變化以及記憶障礙等症狀。

犬類的阿茲海默症與之相似,會影響狗的記憶和認知能力。

調查結果顯示,寵物狗患上該病的機率與體型有關,隨著年齡的增加,小型犬的患病機率越來越高於大型犬。

藥物確實可以緩解上述症狀。

同時,這位巴西動物行為學家還表示,可以採取適當措施來確保寵物的安全和健康。

例如在寵物狗可能會摔倒的位置安裝保護設施、在房屋周圍放置衛生墊、在水或食物附近放置不同氣味的香精等。

細胞記憶學說編輯 細胞記憶學說被提出的原因,是來自於全世界「移植器官攜帶記憶」(尤其是心臟捐贈)的患者所發生的事件。

在此群患者中,有人產生了另一個人格;有人重蹈了被捐贈者的走過的道路,選擇了同樣的方式自我了解;有人突然學會了之前不曾接觸的能力,而為了解釋此現象,研究者提出了細胞記憶學說。

專家猜測,接受器官者的大腦會以電磁共振的形式,處理供體心臟傳導的訊息和能量,因而導致部分排斥或異常現象。

這個假說可用來解釋某些腦部並未有用來儲存某種記憶的特定條件,而透過釋放記憶的方式來重新恢復,例如:幻肢痛等。

這個假說亦被認為可以用來解釋智能的起源,以及一些透過身體感知而重新喚醒被抑壓的亂倫或性虐待的回憶的現象。

然而這個假說至今仍被認為是偽科學,因為現時並未有確切證據去指明大腦以外的其他身體組織有儲存記憶的能力。

量子效應編輯 認為記憶、心靈及我們所喜愛的想法是由電流及化學物質以各種形態通過腦細胞而形成的說法稱為「神經連接假說」。

這是目前神經生物學家及認知科學家的最愛,卻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

一群物理學家覺得記憶的基本構成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小,是次原子翻轉的結果,也就是量子效應。

在量子世界內,所有事件以多個狀態的疊加方式表示,描述這些狀態的機率者稱為波函數。

在測量或觀察之時,機率就已斷然成真,也就是只能測到其中的一種狀態,而破壞了原本多種狀態疊加的波函數。

傳統上物理學家用「薛丁格的貓」(Schrödinger'scat)來解釋這個現象。

薛丁格將這隻假想的量子貓放在一個箱子內,內有一個致死的毒氣源,這些毒氣只在放射性原子的隨機衰變時釋放,量子理論學者認為只要這個箱子是緊閉的,不打開箱子確認貓是生是死,那麼這隻貓既不是活的也不是死的,而是落入一個生死未定的機率夾縫中,但一旦打開箱子偷看,波函數就會崩潰而使其中一個狀態成真、其他狀態湮滅。

某些理論家認為人類的心智就像這隻量子貓一樣:他就像一組尚未定案的各種決策機率所構成的陣列(unresolveddecision-makingpossibilities),當一個人形成思想的意識流時,就會驟然崩潰成一個實際狀態。

亞利桑那大學的哈莫洛夫認為他找到了這種量子的不確定狀態在腦中發生的可能細胞位置。

細胞(包括大腦中數十億個神經元)內有微小的細管,那是堅硬的小蛋白質棒,像晶體似的架構排列著,這些「微管」(Microtubule)是細胞內的支柱結構,是一種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稱為微管蛋白(Tubulin)。

這些微管蛋白會因為微妙的原子而快速的震動,當個別的震動都達到某一頻率產生共振,這個共振就會沿著每個微小管的外表面傳下去。

哈莫洛夫更提出造成這個漣漪的原子位移是量子事件,單一的電子翻轉,像一列往前倒的骨牌,和成為具有一致性的傳導波動,這個具一致性的波可能就是細胞內資訊傳送的來源,這顯示微小管可能是從中支往一個更小更精細層次的神經處理。

哈莫洛夫認為,也許當足夠的微小管同步震動,達到某個臨界點時,思想就產生了。

記憶則可能以特殊的微小管波型態保存,是在微小管表面永遠「凍結」的駐波。

但亦有科學家對此理論抱持不相信的態度,例如:維克特·斯鄧葛(VictorStenger)認為量子意識是「應該與神,獨角獸和龍相提並論」的「沒有科學依據」的「謬見」;大衛·查爾斯(DavidChalmers)反對量子意識,但討論量子力學與二元意識的關聯,查爾莫斯對任何新物理學解決知覺難題的能力持懷疑態度。

閃光燈記憶(Flashbulbmemory)編輯 閃光燈記憶一詞是由布朗(Brown)和庫利克(Kulik)於1977年所創。

他們構造了「特殊機制假設」,該假設認為存在一種特殊的生物記憶機制,當某一事件在驚訝程度及後果上,超出臨界水平時,這種機制就會對該經歷的細節和環境產生永久性的記錄。

布朗和庫利克認為,儘管閃光燈記憶是永久性的,但並不總是可以從長期記憶中獲得。

閃光記憶機制假說認為,閃光記憶具有不同於「普通」記憶機制的特殊特徵。

這一特殊機制所創造的表徵是詳細的、準確的、生動的、不易遺忘的。

自從布朗和庫利克首次提出閃光燈記憶的概念以來,人們就一直在爭論閃光燈記憶的這些基本特性。

多年來,終於出現了四種閃光燈記憶模型來解釋這一現象:攝影模型、綜合模型、情緒整合模型和重要性驅動模型。

此外,他們還進行了一些研究來檢驗這些模型的有效性。

布朗(Brown)和庫利克的實驗編輯 在一項研究中,他們製作了一份調查問卷,並將其呈現給80名參與者,以回憶他們所了解的令人震驚的事件的情況(例如暗殺約翰·甘迺迪)。

與會者表示,他們生動地記得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做什麼,與誰在一起,以及當參與者了解到令人震驚的事件時他們的感受。

據透露,令人震驚的個別事件引發了閃光燈記憶,其中包括一名親屬突然死亡或發生突然事故。

布朗和庫利克因此得出結論,由於杏仁核中的強烈活動,最有可能引發閃光燈記憶,這會引起心理上的情緒喚起。

閃光燈記憶理論模型編輯 攝影模型(photographicmodel):認為事件本身以及其周圍的背景是以很真實的方式保存在記憶中,就像照片不加區別地保存主體和背景一樣。

攝影模型的決定因素包括:事件的新穎性、驚奇性、重要性及其引起人們的情緒感覺狀態和外顯覆述。

綜合模型(comprehensivemodel):認為FBM的決定因素分為"影響FBM形成"的因素(如情感反應、事件對個體的重要性及先前知識)和"影響FBM維持"的因素(如覆述)。

情緒整合模型(emotional-integrativemodel):認為FBM形成和維持過程為按照始發事件的新穎性和對個人的重要性對其進行評價。

對事件新穎性的評價產生驚奇反應,驚奇性直接影響FBM,導致FBM的形成。

閃光燈記憶影響因素編輯 以下討論閃光燈記憶與年齡、文化、性別、雷斯多夫效應的關聯 年齡編輯 由Cohen等人進行的研究研究了形成FM的年齡相關差異,得出一般來說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形成閃光燈記憶的結論。

在他們的研究中,參與者在重要事件發生後的14天內進行了記憶測試,然後在11個月後重新測試。

事件發生後11個月,幾乎所有年輕人都經歷過閃光燈記憶,但不到一半的老年人符合閃光燈記憶的所有標準。

年輕和年長的成年人也有不同的理由回憶生動的閃光燈記憶。

在年輕人中創建FM的主要原因是與事件的情感聯繫,而老年人則更多地依賴於事件的排練來創建閃光燈記憶。

情感上的聯繫對於老年人來說,製作閃光燈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在11個月內排練這個事件以記住細節。

然而,老年人在重新測試後11個月對他們的回答更有信心,特別是在他們與誰在一起,他們在哪裡以及在活動期間他們的個人情緒。

文化編輯 Tinti等對波蘭,瑞士和義大利天主教徒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IoannesPaulusPP.II)的死記憶進行了研究。

據透露,個人參與活動是創造強烈閃光燈記憶的主要因素,而參與者與活動的接近度也具有相對較強的相關性。

還有人提到,亞洲種族可能不像北美或歐洲那樣容易形成FM。

這是因為在亞洲文化中存在更廣泛的社會整合呼聲,而不是個性,導致人們對可怕事件的聯繫減弱。

Kulkofsky等人在5個不同的國家(美利堅合眾國,英國,德國,土耳其,中國)調查FM,發現中國參與者受到涉及個人親密關係的因素的影響較小。

性別編輯 研究結果表明,與女性相比,男性在閃光燈記憶的形成中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件。

此外,男性創造的FM比女性更加細緻。

然而,女性的情緒反應率明顯較高。

作為Adams等人完成的研究的一部分,Bauer和Fivush等表述女性使用更多數量和更多種詞來表達他們的情緒健康,特別是在描述他們過去的經歷時。

總體而言,與男性相比,女性不僅更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還能表達他人的情緒狀態。

雷斯多夫效應(VonRestorffeffect)也稱萊斯托夫效應編輯 指個人在學習或接收資訊時,容易記住內容裡最特殊的部分,像是課本中的粗體字、斜體字或是不同顏色的標註,而個人在閱讀或學習時以螢光筆或是畫底線標註皆為加強雷斯多夫效應,故特殊的部分較普通部分容易回想。

而對於顏色與記憶的關係,日本心理諮商師石井貴士的著作提到,已知右腦擅長影像的記憶,故在結合理論與經驗後,提出了利用色彩活化右腦的記憶法,以「藍、紅、綠、黃」四個顏色來加深記憶。

石井貴士認為,配合心理學上的記憶階段,佐以四種顏色加以標記,按照「藍→黃→綠→紅」的順序記憶,據信可以將記憶發揮到極致。

依照書中的分類方式,標註紅色會讓人一眼就明白、綠色則會讓人三秒後才反應過來,記憶不可靠。

黃色則是負責讓人產生印象,但不知所以。

藍色則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項目。

反面論點編輯 UlricGustavNeisser反對閃光燈記憶的論點,認為其準確度不足,並在1992年對人們對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的記憶進行了研究。

他的目的是通過調查震驚事件(挑戰者災難)在一段時間後準確的程度來測試閃光燈記憶的理論。

106名入門心理學課程的學生接受了問卷調查,並要求他們寫下他們如何聽到新聞的描述。

他們還回答了7個問題,例如他們在哪裡、他們在做什麼、在活動時體驗到的情感等。

這個問卷在災難發生的24小時內完成。

2年半後,44名原始學生再次回答問卷。

這一次,他們還被問到他們對記憶的準確性(從1到5的範圍)有多大的信心。

參與者還被問到他們之前是否填寫了關於同一個挑戰者災難的調查問卷,而44人中只有11人記得他們之前填寫過調查問卷,原始問卷和新調查問卷之間的答案存在重大差異。

召回的平均正確分數為7分中的2.95分,其中11份為0分,22份為2分或以下。

然而,完成第二份調查問卷後,平均置信水平為4.17。

Neisser和Harsch的研究強烈反對Brown和Kulik首先提出的理論。

原因如下: 記憶是一種相對不可預測的事情,很長一段時間後很有可能出現不良回憶。

閃光燈記憶只發生一次,沒有機會重複曝光或糾正。

早期引入的錯誤很可能會繼續存在。

記憶研究的方法論編輯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遇見各種讓人尷尬的記憶現象。

例如有時候努力想回憶的事情記不起來,不過卻能簡單的回憶出相關的另一件事。

這種現象稱為記憶失誤(memoryslips)。

比如說在街上遇見好久不見的老朋友,一下子記不起來他的名字,卻意外地想起了他的綽號。

有時候很熟悉的事,在某個關鍵的時刻偏偏就是想不起來,這種記憶阻塞(memoryblock)的現象,對於有考試症候群的人可能體會很深,自己很確定明明知道正確答案,不過在當時就是想不起來,一旦答案出現,就可以立刻正確的辨別出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phenomenon)。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記憶的性質又是什麼?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到記憶?我們又該如何測量和評價記憶表現呢?以下將會探討有關記憶研究的方法論。

記憶的處理編輯 人們在特定記憶作業上的行為方式稱為記憶表現。

記憶表現可以用不同的指標來測量。

例如,回憶的精確性、再認的速度、表現的主觀方面(人們判斷他們對給定記憶作業所花費的努力)等。

記憶處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記憶的獲得、訊息的保存和訊息的提取。

人們對刺激的記憶可能是有意的(intentional)、也有可能是無意的(incidental)。

當記憶作業是有意的,獲得的處理是外顯的編碼;在無意的記憶作業中,受試者不是有目的的進行學習,獲得的處理稱為不隨意編碼或不隨意學習。

傳統的觀點認為外顯編碼比隨意學習會導致更好的表現,但是近期對內隱記憶的研究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不經過外顯編碼的學習可能比有意學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1.外顯的回憶(explicitremembering) 若記憶的處理和先前經歷的有意識的回憶有關就稱為外顯回憶,有時也會被稱為是一種陳述性記憶。

外顯回憶既可以是有意的(intentionally),也可以是不隨意的(involuntarily)。

例如,你可以有意識地回憶某個親朋好友的生日,也可能有些時候一些往事會自動浮現在腦海中。

這些情況均屬於外顯的回憶,因為它們都在記憶的意識層面。

外顯記憶通常用回憶和再認來測量。

再認是指決定某項目是否是先前出現過的項目。

回憶是從記憶中生成或提取訊息。

回憶又可以分為線索回憶(cuedrecall)和自由回憶(freerecall)。

因為回憶比再認還需要更多的心理歷程,所以除了一些特定的情況外,再認比回憶還要來得容易。

日常生活生活中,人們常常能夠記住一個人的臉,卻忘了他的姓名,因為前者提供了比後者多的提取線索,使得再認比回憶簡單。

另外一種情況是考試的時候,多選題往往比寫作文還要簡單。

當然,如果選擇項目的相似性很大,那麼選擇題也會不容易,因為此時對所需的辨別力要求很高。

2.內隱的回憶(implicitremembering) 內隱的回憶是指無意識、非特意地回憶先前的事件,但先前的經驗對當下的表現產生了影響,這些影響反應在受試者對一些作業的表現上。

這乍聽之下似乎不可能,但是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卻常發生。

如果說你宿舍的門上一直掛著門簾,每次當你進出房門時都要先開門簾才能出入。

有一天,由於某種原因所以宿舍門上的門簾被撤走了,可是你下意識地在出門的時候揮了一下手,想要撥開門簾,卻發覺少了往日一樣的觸覺時,你才意識到門簾已經被撤走了,並且理解了剛才自己自然地做那個動作的原因。

當你看見門的時候,就「回憶」起了以前在這個地方的動作訊息,而自己卻沒有意識到正在提取這種訊息。

這種對提取的意識性只有當缺少往日的觸覺訊息負回饋的時候才出現,這就叫做內隱的回憶現象。

內隱記憶同時也會受一個人長期累積的經驗而受影響。

舉例來說,一個從沒搭過手扶梯的英國農民在站上一個未啟動的手扶梯時,身體並不會產生任何特定的反應。

但對一個長期搭乘地下鐵通勤的上班族來說,當他站上未啟動一個的手扶梯時,身體後方會不由自主地向後傾斜一下。

這是因為一個長期通勤且頻繁使用電扶梯的人,他的身體已經牢牢記住搭上手扶梯時的刺激與反應了,也因此在無意識下,即便這種事件並不具有特殊性也不涉及大腦的自主回憶,內顯回憶此時仍然會產生它的影響。

由於內隱的回憶人們常常都意識不到,所以研究的方法有別於傳統的測量方法。

研究者們創造了多種類型的測驗來研究這種記憶現象。

例如模糊字辨認、詞彙決定、知覺辨認、同音字拼寫、偏好判斷、習慣化、人臉辨識……等等。

3.記憶研究中的自變項的性質 記憶研究中一個關鍵的目的是辨別影響記憶表現的因素。

這些變項在幾乎所有的作業中都會發現,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類別:機體變項(organismicvariable)、先行變項(antecedentvariable)、作業變項(taskvariable)。

記憶研究就是要探明這些變項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以及在什麼條件下會影響記憶的表現。

機體變項是指影響一般記憶表現的永久性或相對永久的機體特性。

例如說個體的智力水準、集中注意的能力、注意廣度、成就動機和身心狀態等等。

先行變項是指暫時影響機體水準的變項。

例如睡眠、藥物對集中注意程度的影響,獎懲對動機水準的影響等。

作業變項由給定條件下的一些特性組成。

主要有以下類型:記憶表現的評定編輯1.初級測量(primarymeasure) 初級測量用於量測記憶中的資訊量大小,典型的方法是用精確度來表示。

研究人員會準備一系列的素材供受試者記憶並準備問卷評估其表現,如果受試者答對了所有特定主題的題目,那我們通常認為他已經掌握了相當的訊息;如果受試者對各題回答得均不正確,那麼我們常說他對某事一無所知。

不過這種測量方法常常會引起爭論,因為受試者展現對某事的了解程度的機會受限於題目設計,所以即使受試者答錯了所有的問題,也不能推論他對某事一無所知。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提出另一種比較嚴格的版本——只有在受試者很精確且嚴格按照原來的順序回答時,才被判定為正確。

另外一種評分方法是如果受試者能記住原先呈現材料的中心思想,就可以得分。

但這種評分方法在方法上,沒有辦法幫研究人員釐清受試者是否是根據參與實驗前已知的記憶回答,也無法確認受試者是否使用猜測的技巧答題。

除此之外,當人們不願意表露已經知道的某事時,他們可能會回答不知道。

要證明這種情況的存在也需要額外的知識,在通常的再認測驗中受試者使用猜測的可能性就更大。

2.次級測量(secondarymeasures) 次級測量不量測正確提取的訊息量大小,而是對記憶訊息進行質的評價。

其中一種類型是回憶或再認項目所需要的時間,通常記憶得越牢固,訊息提取時所需的反應時間越短。

例如,向受試者呈現一張表格,透過按鍵盡快地回答。

如果受試者回答正確,那麼反應時越快說明記憶越牢固。

另一類型的次級測量是檢查受試者對學習和提取的主觀情感和態度。

例如,讓受試者對自己的回答做出自信心評價。

3.初級測量和次級測量的關係 初級測量所包含的記憶歷程可以由次級測量來提供,但是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不是一一對應的。

例如,如果有人對對學習材料很熟悉,那麼他的記憶反應速度當然會很快,這種情況下兩種測量之間的關係是相關的。

除外,反應時間越短不一定代表受試者記憶很牢固,也可能是猜測時做出的快速反應。

基於這些因素以及樣本間的差異,所以研究人員很難確定速度(次級測量)與準確性(主測量)之間的關係。

傳統記憶作業編輯過去人們主要進行外顯得測量,測試常常在實驗室裡頭進行,作業是對先前呈現過的材料有意識地提取。

回憶或再認時使用的材料有言語項目(單詞、數字、無意義音節、句子或段落)、幾何圖形、人物臉譜或是圖畫等等。

1.自變項的變化 Ebbinghaus之後的幾十年,許多心理學家仍舊遵循他的研究方向,探討人們如何進行簡單的記憶處理,和先前幾個章節提到的一樣。

通常,這些作業要求學習無意義音節表或是單詞表。

為了確保項目呈現的精確性還有連貫性,人們發明了一種東西叫做「記憶鼓」。

透過記憶鼓,實驗者可以變換一系列可能會影響記憶效果的自變項,比如說熟性、意義關聯程度、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相對頻率以及單詞的抽象程度等。

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與電腦的廣泛使用,一些透過精心設計的軟體已經可以取代記憶鼓而達到同樣的實驗效果。

為了方便今後的研究工作,有一些研究者從不同方面將單詞進行了分類。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因素並不相互獨立,例如:抽象性和熟悉性之間就存在相關,具體的單詞常比抽象的單詞更常出現,熟悉度更高。

一旦熟悉度高、使用頻率高、具體和相互關聯的詞一般都會提高記憶。

所以在選擇詞表的時候要很小心,不要不小心錯誤解釋了自變項的效應。

2.記憶能力的評價 評價記憶有一些標準的方法,通常要求受試者學習一個詞表,然後要受試者按照順序回憶,這個程序我們稱呼它為「系列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詩歌、單字等材料的學習都叫做系列學習。

檢查短期記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測量受試者能正確按順序回憶的最大項目數量。

有時候,我們會允許受試者用任何順序回憶項目,這種方法則稱為自由回憶學習,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系列位置效應。

還有另外一種線索回憶,在測試的時候給受試者提供一些線索,而這些線索是一些潛在的自變項,可以從許多向度來變化。

例如:為了幫助受試者回憶「紅」這個字,線索可以是語意的(一種顏色),也可以是詞形的(糸部),還可以是語音的(ㄏㄨㄥˊ),而且線索越多,對於受試者來說操作越好。

配對聯想學習程序是線索回憶的一種,在這個程序中,給受試者一對對單詞要求識記。

每對單詞前一個項目叫做刺激,後一個項目叫做反應。

學習幾遍詞表之後,隨機呈現刺激詞,要受試者回憶相應的反應詞。

詞對之間的特性可以變化,像是它們的關聯程度、模糊程度和抽象程度,研究者可以考察這些特性是否會對學習與記憶產生影響。

這種關於配對學習的研究對於外語學習和教學的改進很有幫助。

再認測驗通常有兩種形式:多選題和是非題。

實驗室中進行再認測驗常常採用學習─測試程序。

給受試者呈現一系列的項目,其中只有一半是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過的,受試者要判斷出各項目是「新的」(先前為呈現過)還是「舊的」(先前已經呈現過)。

結果可以用信號檢測法加以統計。

這種方法有一種變形的形式,叫做「單項目探測法」(single-itemprobetechnique)。

探測法要求受試者學習一個短的詞表,然後出現一個探測項。

如果探測項在詞表中,受試者就反應「是」,如果不在詞表中,就反應「否」。

受試者的反應透過盡快按按鍵來表現。

不過由於經由這種方法測量到的結果,受試者反應的正確率通常很高,所以常常將反應時作為主要的依變項。

新近的記憶作業編輯上述傳統的記憶作業雖然有實用的價值,不過若是只憑藉它們來理解人類記憶的多樣性還遠遠不夠。

因為很多記憶現項和特定的作業相連,自變項在不同的作業中產生作用的方式也不同。

所以,從事記憶研究蛇後,必須仔細選擇要研究的某種記憶現象的作業,比較不同作業之間自變項的效應。

長期記憶相關補充編輯下文將分別針對長期記憶中的情節記憶、語意記憶以及程序記憶做更詳細的說明: 情節記憶(Episodicmemory)編輯情節記憶是指一個人過去所親身經歷過的,發生在特定時空的個人經驗,例如一個人在開學典禮中的經歷,或是記憶中在自己婚禮發生的事,都可以算是情節記憶的一部分。

情節記憶是自身相關事件(包含時間、地點、情緒、語境、知識等)的記憶,是過去個人經歷的集合。

例如,如果一個人在6歲生日時記得這個派對,這就是一個情節記憶。

它們允許個人以比喻的方式回溯,以記住在特定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件。

「情節記憶」一詞是由加拿大心理學家塗爾文(EndelTulving)於1972年創造的,他所強調的便是「知識」與「記憶」之間的區別:即知識更具事實性(語意),而記憶則像是一種故事(情節)。

塗爾文定義了情節記憶(回憶)的三個關鍵屬性:主觀的時間感(或心理時間旅行) 與自我的聯繫 自主意識(自主意識是指一種特殊的意識,伴隨著記憶的行為,使個體能夠在主觀時間內意識到自我。

)  除了塗爾文之外,其他人還提到了回憶的重要方面,包括視覺意象,敘事結構,語義信息檢索和熟悉感。

記錄到情景記憶中的事件可以觸發情節學習,即由於事件而發生的行為變化。

例如,被狗咬傷後對狗的恐懼是偶然學習的結果。

情景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回憶過程。

回憶是一個過程,它引發與特定事件或經歷相關的上下文信息的檢索。

情節記憶的認知神經科學深究:新的情景記憶的形成需要內側顳葉,包括海馬體的結構。

沒有內側顳葉,人們就能夠形成新的程序記憶(例如:彈鋼琴),但卻無法記住它們發生的事件。

此外,前額葉皮層(特別是右半球)也參與新的情景記憶的形成(也稱為情節編碼)。

對前額葉皮層有損傷的患者可以學習新的信息,但往往會以無序的方式這樣做。

例如,他們可能會顯示他們過去看過的對象的正常識別,但無法回想起何時何地被查看過。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前額皮質有助於組織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存儲,並利用其在執行功能中的作用。

其他人認為,前額葉皮層是增強編碼的語義策略的基礎,例如考慮研究材料的意義或在工作記憶中排練它。

因此,研究人員不同意情節記憶存儲在海馬體中的時間長短。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情節記憶總是依賴於海馬體。

其他人認為海馬只能在短時間內存儲情節記憶,之後記憶會被整合到新皮質中。

最近的證據表明,成人海馬中的神經發生可以緩解舊記憶的消除並提高形成新記憶的效率,從而加強了後一種觀點。

年齡差異:情節記憶在大約3至4歲時出現。

檢索情節記憶時,在年輕(23-39歲)和老年人(67-80歲)之間激活的特定腦區(主要是海馬體)似乎不同:老年人往往會激活他們的左右海馬,而年輕人只激活左邊。

腦傷和情節記憶根據對行為研究的回顧,有人認為某些自閉症患者可能會對邊緣-前額外情節記憶系統產生選擇性損傷。

[24]另一項研究則指出了個人經歷事件的偶發性或自覺性記憶中的自閉症缺陷的證據。

阿爾茨海默病往往會在其他大腦區域之前損害海馬體。

一種罕見的貝類中毒稱為失憶性貝毒中毒(Amnesicshellfishpoison,ASP):有些海洋藻類會產生軟骨藻酸(Domoicacid),累積在濾食性貝類中,人類若吃下含足量軟骨藻酸的貝類,會出現癲癇、喪失記憶,少數情況會死亡。

高沙可夫症候群(Korsakoff'ssyndrome,又稱健忘症候群)是由硫胺素(維生素B1)缺乏引起的,常肇因於酗酒、長期嘔吐、缺乏飲食等造成的營養不良。

皮質醇(Cortisol,又稱壓力賀爾蒙)水平上升會顯著抑制記憶,可能導致抑鬱症中的記憶缺陷。

MDMA(俗稱搖頭丸)的使用與情景記憶的持續缺陷有關。

動物的記憶:最初是認為動物不具有情節記憶,但後續的實驗中發現有情節記憶的部分特徵,目前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對於情節記憶的異同目前仍存在爭議。

與「語義記憶」的關係:情節記憶允許想像回到過去,提供了將先前感受與當前情況相關聯的手段。

另一方面,語義記憶是我們「已獲得的」事實、概念和技能的結構化記錄,因此,語義信息源自累積的情節記憶。

情景記憶可以被認為是將語義記憶中的項目聯繫在一起的「地圖」。

例如,所有遇到「狗」外觀和聲音的方式都將構成該詞的語義表示。

然後,關於狗的所有情節記憶將參考「狗」的這種單一語義表示,同樣地,所有與狗的新體驗將修改該狗的單個語義表示。

  語義和情境記憶共同構成了我們的陳述性記憶。

它們各自代表上下文的不同部分以形成完整的圖像。

因此,影響情景記憶的東西也會影響語義記憶。

例如,來自內側顳葉損傷的順行性遺忘是聲明記憶的損害,其影響發作和語義記憶操作。

最初,塗爾文提出,情節和語義記憶是在檢索中相互競爭的獨立系統。

然而,當Howard和Kahana完成支持相反的潛在語義分析(LSA)的實驗時,這個理論被拒絕了。

當時間關聯的強度降低時,兩者一起工作,而不是語義相似性的增加,因此當情節線索也很強時,檢索的語義線索最強。

情節記憶與「Déjàvu」(既視感)  既視感指的是人在第一次經歷或見到某場景時,對此場面或周圍的事物有著莫名的熟悉感,彷彿和曾經經歷過一般。

  而此現象有一部分解釋和情節記憶有關,例如我們曾去過建築設計非常類似的地方,並有著我們來過這種建築的記憶(也是一種情節記憶)。

而當我們之後看到非此地卻設計相似的建築物時,因為記憶中我們曾經去過或看過相似建築的記憶被調出,此刻看到的建築與腦中的情節記憶進行比對,使我們產生了所謂的「Déjàvu」。

語意記憶(semanticmemory)編輯語意記憶是聲明或顯性記憶的兩種類型之一(我們對明確存儲和檢索的事實或事件的記憶)。

語意記憶是指我們在整個生命中積累的一般世界知識。

這些一般知識(事實,思想,意義和概念)在經驗中交織在一起,並依賴於文化。

語意記憶與情境記憶不同,情境記憶是我們生活中經歷和特定事件的記憶,我們可以在任何給定點重新創建。

例如,語意記憶可能包含關於貓是什麼的信息,而情節記憶可能包含撫摸特定貓的特定記憶。

我們可以運用從過去的事物中學到的知識來了解新概念,並且,聲明性或顯式記憶的對應物是非陳述性記憶或隱性記憶。

語意記憶模型:若論及模型的建構,語意記憶的本質是它的內容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經驗實例,如情景記憶。

相反,存儲在語意記憶中的是經驗的「要點」,一種適用於各種經驗對象的抽象結構,並描述了這些對象之間的分類和功能關係。

因此,完整的語意記憶理論不僅要考慮這些「要點」的表徵結構,還要考慮如何從經驗中提取它們。

一、網絡模型: 各種網絡在許多語意記憶理論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般而言,網絡由通過鏈路連接的一組節點組成。

節點可以表示概念,單詞,感知特徵,或者根本不表示任何東西。

可以對鏈接進行加權,使得一些鏈接比其他鏈接更強,或者等效地具有這樣的長度,使得一些鏈接比其他鏈接花費更長的時間來遍歷。

網絡的所有這些特徵已經被用在語意記憶的模型中,其示例在下面找到。

舉例:可教語言理解(TeachableLanguageComprehender,TLC)。

在這個模型中,每個節點都是一個單詞,代表一個概念(如「Bird」)。

每個節點存儲一組屬性(如「可以飛」或「有翅膀」)以及指向其他節點(如「雞」)的指針(即鏈接)。

節點直接鏈接到那些節點,它們是子類或超類(即「Bird」將連接到「Chicken」和「Animal」)。

因此,TLC是一種分層知識表示,其中表示大類別的高級節點(通過子類的節點直接或間接地)連接到那些類別的許多實例,而表示特定實例的節點處於較低級別,僅連接到他們的超級。

此外,屬性存儲在它們適用的最高類別級別。

例如,「黃色」將與「金絲雀」一起存儲,「有翅膀」將與「鳥」一起存儲(一級向上),「可移動」將與「動物」一起存儲(另一級別)。

節點還可以存儲對其上級節點的屬性的否定(即,「NOT-canfly」將與「penguin」一起存儲)。

這提供了一種表示的經濟性,因為屬性僅存儲在它們變得必不可少的類別級別,即它們成為關鍵特徵(見下文)。

TLC中的處理是一種傳播激活的形式。

也就是說,當節點變為活動狀態時,該激活通過它們之間的鏈接傳播到其他節點。

Collins和Quillian後來更新了TLC以包括加權連接以解釋這種影響。

這個更新的TLC能夠解釋熟悉效果和典型效應。

它的最大優點是它清楚地解釋了啟動:如果相關信息(「素數」)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呈現,你更有可能從內存中檢索信息。

TLC還沒有一些記憶現象,包括為什麼人們能夠快速回應明顯錯誤的問題(比如「雞是流星?」)。

二、特徵模型: 意指將語義類別視為由相對非結構化的特徵集組成。

由Smith,Shoben和Rips(1974)提出的語義特徵比較模型將存儲器描述為由不同概念的特徵列表組成。

根據這種觀點,不會直接檢索類別之間的關係,而是間接計算它們。

例如,受試者可以通過比較表示其主題和謂詞概念的特徵集來驗證句子。

這種計算特徵比較模型包括Meyer(1970),Rips(1975),Smith等人提出的模型。

(1974)。

早期的感知和概念分類工作假設類別具有關鍵特徵,類別成員資格可以通過特徵組合的邏輯規則來確定。

最近的理論已經接受了類別可能具有不明確或「模糊」的結構並且已經提出了用於驗證類別成員資格的機率或全局相似性模型。

三、聯想模型: 「關聯」」-兩條信息之間的關係-是心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不同層次的心理表徵的關聯對於記憶和認知模型至關重要。

內存中的項集合之間的關聯集等同於網絡中節點之間的鏈接,其中每個節點對應於存儲器中的唯一項。

實際上,神經網絡和語義網絡可以被表徵為認知的關聯模型。

然而,關聯通常更清楚地表示為N×N矩陣,其中N是存儲器中的項目數。

因此,矩陣的每個單元對應於行項和列項之間的關聯強度。

通常認為學習是一個關聯強化的過程;每當內存中的兩個項同時處於活動狀態時,它們之間的關聯就會變得更強,且兩項訊息之間更容易互相激活。

三個在聯想記憶研究領域有重大影響的代表性模型分別是SAM(SearchofAssociaveMemory)、TODAM(TheoryofDistributedAssociativeMemory)和Matrix。

SAM屬於情景記憶模型,TODAM為語義記憶模型,Matrix模型為情景記憶與語義記憶的混合模型。

四、統計模型: 將語義信息的獲取表徵為來自一組離散體驗的統計推斷,分佈在多個「上下文」中。

雖然這些模型的細節不同,但它們通常使用(項目×上下文)矩陣,其中每個單元格表示在給定上下文中內存中的項目發生的次數,通過矩陣的統計分析收集語義信息。

這些模型中的許多模型與搜尋引擎中使用的模型類似(例如,參見Griffiths等,2007和Anderson,1990),儘管尚不清楚它們是否實際使用相同的計算機系統。

舉例而言,超空間模擬到語言(HAL)僅將上下文視為直接圍繞給定的單詞。

HAL計算NxN矩陣,其中N是其詞典中的單詞數,使用10個字的閱讀框逐步移動通過文本語料庫。

與SAM中一樣(見上文),只要兩個單詞同時在幀中,它們之間的關聯性就會增加,即NxN矩陣中的相應單元遞增,兩個單詞之間的距離越大,關聯增加的量就越小(具體來說,{\displaystyle\Delta=11-d}\Delta=11-d,其中{\displaystyled}d是兩者之間的距離框架中的兩個單詞)。

如在LSA中(參見上文),兩個單詞之間的語義相似姓由它們的向量之間的角度的餘弦給出(也可以對該矩陣執行維數減少)。

然後,在HAL中,如果兩個單詞傾向於出現相同的單詞,則它們在語義上是相關的。

注意,即使被比較的詞實際上並不共同發生(即「雞」和「金絲雀」),這也可能成立。

語意記憶的位置:目前關於此議題有兩種主流觀點。

一方面,許多研究人員和臨床醫生認為語義記憶是由情景記憶中涉及的相同腦系統存儲的。

這些包括內側顳葉(MTL)和海馬結構。

在該系統中,海馬結構「編碼」記憶,或者使得記憶可以完全形成,並且皮質在初始編碼過程完成之後存儲記憶。

最近,已經提出了新的證據來支持對這一假設的更精確的解釋。

海馬結構包括其他結構:海馬本身,內嗅皮質和周圍皮質。

後兩者組成了「海馬旁皮質」。

雖然完全喪失了情景記憶,但是對海馬體有損傷的遺傳學但是一些倖免的海馬旁皮質能夠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完整語義記憶。

這有力地表明,導致語義記憶的信息編碼在海馬體中沒有生理基礎。

然後,這就提出了語義記憶可能位於何處的問題。

有些人認為語義記憶存在於時間新皮層中。

其他人認為語義知識廣泛分佈在所有大腦區域。

為了說明後一種觀點,請考慮您對狗的了解。

持有「分佈式語義知識」觀點的研究人員認為,您對狗的聲音的知識存在於您的聽覺皮層中,而您識別和想像狗的視覺特徵的能力存在於您的視覺皮層中。

最近的證據支持這樣的觀點,即時間極點是雙峰的單峰語義表示為多模態表示的收斂區。

這些區域特別容易受到語義癡呆的損害,語義癡呆的特徵在於全局語義缺陷。

神經相關和記憶學習:海馬區域對於語意記憶涉及陳述性記憶非常重要。

左下前額葉皮層(PFC)和左後顳區是涉及語意記憶使用的其他區域。

影響外側和內側皮質的顳葉損傷與語義障礙有關。

對大腦不同區域的損害會對語意記憶產生不同的影響。

神經影像證據表明左側海馬區域在語意記憶任務期間表現出活動增加。

在語義檢索期間,右中額葉回的兩個區域和右下顳回的區域同樣表現出活動的增加。

對語意記憶中涉及的區域的破壞會導致各種不足,具體取決於損壞的區域和類型。

例如,LambonRalph,Lowe和Rogers(2007)發現,根據損傷的位置和類型,患者對一種語義類別的知識缺陷不同,可能會發生類別特異性損傷。

類別特異性損傷可能表明知識可能依賴於在不同區域編碼的感覺和運動特性(Farah和McClelland,1991)。

特定類別的損傷可能涉及皮質區域,其中表示生物和非生物的東西,以及表徵特徵和概念關係的區域。

根據對語義系統的損害,一種類型可能比另一種類型更受青睞。

在許多情況下,有一個領域比另一個領域更好(即生活和非生命事物在特徵和概念關係上的表現,反之亦然)。

不同的疾病和病症可以影響語意記憶的生物學運作。

已經進行了各種研究以試圖確定對語意記憶的不同方面的影響。

例如,Lambon,Lowe和Rogers(2007)研究了語義癡呆和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對語意記憶的不同影響。

他們發現語意性癡呆症具有更廣泛的語意障礙。

此外,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導致的語意記憶缺陷傾向於具有更多類別特異性損傷。

其他影響語意記憶的疾病-例如阿爾茨海默病-在臨床上被觀察為命名,識別或描述對象的錯誤。

而研究人員將這種損害歸因於語意知識的退化(Koenig等人,2007)。

各種神經成像和研究指向由大腦中不同區域產生的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

還有其他研究表明,語意記憶和情景記憶都是單一的陳述性記憶系統的一部分,但在更大的整體中代表不同的部門和部分。

根據是否訪問語意或情景記憶,激活大腦內的不同區域。

某些專家仍在爭論這兩種類型的記憶是否來自不同的系統,或者神經成像是否會因為在檢索過程中激活不同的心理過程而使其看起來如此。

語意記憶障礙:一、語意類別特定的損傷: 特定類別的損傷可能導致廣泛的,不完整的損傷或局部損傷。

特定類別的損傷可分為四類。

感知和功能特徵,地形組織,信息量和相互關係是語意記憶障礙功能下降的領域(Warrington和Shallice,1984)。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語意記憶障礙,導致錯誤描述和命名對象,但不一定是類別特定的。

語意癡呆是另一種與語義記憶相關的疾病。

語意癡呆是一種語言障礙,其特徵在於理解和識別單詞的惡化。

損傷包括難以生成熟悉的單詞,難以命名對象和視覺識別的困難。

研究表明,顳葉可能是語意記憶障礙的類別特定障礙的原因。

除了特定類別的損傷外,語言記憶障礙還包括模態特異性損傷(Cohen等,2002)。

二、模態特定的損傷: 還參考模態討論了語義記憶。

不同的組件表示來自不同感覺運動通道的信息。

基於輸入模態,模態特定損傷被分成單獨的子系統。

不同輸入模態的示例包括視覺,聽覺和觸覺輸入。

模態特定損傷也根據信息類型劃分為子系統。

視覺與口頭和感知與功能信息是信息類型的例子。

模態特異性可以解釋語意記憶障礙中的類別特定損傷。

視覺語意的損害主要損害生物的知識,對功能語意的破壞主要損害無生命事物的知識。

三、語意難治性訪問和語義存儲障礙: 語意記憶障礙分為兩組,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與語意存儲障礙。

可以根據以下四個因素分辨。

時間因素: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的一個關鍵特徵是時間扭曲。

與自然響應時間相比,注意到對某些刺激的響應時間的減少。

響應一致性:在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中,會發現在理解和響應多次出現的刺激方面存在不一致。

時間因素影響響應一致性。

在語意存儲障礙中,沒有觀察到在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中那樣對特定項目的不一致反應。

刺激頻率:決定了認知的所有階段的表現。

極端詞頻效應在語意存儲障礙中是常見的,而在語意難治性接入障礙中,詞頻效應是最小的。

語意相關性:有實驗利用「近距離」和「遠距離」組的比較測試了語意相關性。

「關閉」分組具有相關的單詞,因為它們來自同一類別。

例如,服裝類型列表將是「近距離」分組。

「遠程」分組包含具有廣泛分類差異的單詞。

不相關的詞語將屬於這一類。

比較近距離和遠距離群體表明,在語意難治性進入障礙中,語意相關性具有負面影響。

在語意存儲障礙中沒有觀察到這種情況。

特定類別和形態特定的損傷是語意記憶的訪問和存儲障礙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代/未來研究方向:語意記憶在過去的15年中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部分原因在於功能性神經影像學方法的發展,如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這些方法已用於解決一些問題。

關於我們理解語意記憶的核心問題。

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和功能磁共振(fMRI)允許認知神經科學家探索關於語意記憶的神經網絡組織的不同假設。

通過使用這些神經影像技術,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參與者在執行認知任務時的大腦活動。

這些任務可以包括但不限於命名對象,決定兩個刺激是否屬於同一對像類別,或者將圖片與其書面或口頭名稱相匹配。

語意記憶不是在表達或檢索各種語義知識中扮演專用和特權角色的任何一個大腦區域,而是功能和解剖學上不同的系統的集合,其中每個屬性特定的系統與感覺運動模態相關聯(即視覺),甚至更具體地說是該模態中的屬性(即顏色)。

神經影像學研究還提出了語意處理和感覺運動處理之間的區別。

仍處於開發早期階段的新想法是語意記憶,如感知,可以細分為視覺信息的類型-顏色,大小,形式和動作。

Thompson-Schill(2003)發現左側或雙側腹側顳葉皮質似乎參與了顏色和形態知識的檢索,左側顳側皮層的運動知識,以及頂層皮層的大小知識。

神經影像學研究提出了一個龐大的,分佈式的語意表徵網絡,這些語意表徵由屬性最小化,也可能另外按類別組織。

這些網絡包括「腹側(形態和顏色知識)和側面(運動知識)顳葉皮層,頂葉皮層(大小知識)和前運動皮層(操縱知識)的廣泛區域。

其他區域,例如更多的顳葉皮層前區,可能涉及非感性(例如言語)概念知識的表示,也許是以某種明確組織的方式。

「有人認為,在顳頂網絡中,前顳葉對於語意處理相對更為重要,而後驗也是如此。

語言區域對於詞彙檢索來說相對更重要。

程序記憶(proceduralmemory)編輯程序記憶屬於內隱記憶(implicitmemory),一種長期記憶的形式,指關於技術、過程、做事方法的記憶。

記憶有時候會被貯存在程序記憶(proceduralmemory)中,當一個人做了某一特定身體動作時,便觸發了這個記憶。

例如:當人學習過某些知識,卻無法回憶時,這些知識的記憶依舊存在,只是以一種無意識的方式表現出來。

心理學家用補筆任務(一個單詞缺幾個字母,讓被試填補成最先想到的單詞)發現了這種記憶。

心理學家對遺忘症患者進行記憶測驗時,發現失憶症患者雖然在自由回憶和再認任務的成績明顯要差於正常人,但在補筆任務和詞干補筆任務的成績與正常人沒有差別。

於是,心理學家推測有一種新概念的記憶形式——內隱記憶,遺忘症患者只是在外顯記憶上有缺陷,而他們的內隱記憶並沒有損傷。

同時心理學家在普通人的記憶測驗中也發現,自由回憶和再認任務的成績在幾天後的重測成績變化很大,而補筆任務和詞干補筆任務的成績變化不大。

心理學家推測,這是因為這一種新概念的記憶形式對於時間的影響並不敏感。

關於腦部特殊區域受損(如海馬迴損傷)案例研究指出,程序記憶和情節記憶是使用腦部的不同地方,且可以各自獨立運作的。

對一個陳述性記憶正常、程序記憶受損的病患而言,他可能被反覆訓練一個任務或動作、並且記得先前的訓練的經歷,但在任務完成的速度或是程度上卻不會有改善的現象;若是程序記憶正常、陳述記憶受損的人,情況剛好相反,他沒辦法想起之前做過的實驗內容,但實際表現上卻會一次比一次好。

另外小腦和基底核受損可能會影響程序記憶的學習。

程序記憶的歷史 程序和陳述性記憶系統之間的區別首先是用簡單的語義來探索和理解的。

兩個世紀以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開始寫關於記憶的文章。

「機械記憶」於1804年由MainedeBiran首次發現。

威廉詹姆斯在其著名的著作「心理學原理」(1890)中提出,記憶和習慣之間存在差異。

認知心理學在其早期忽視了學習對記憶系統的影響,這極大地限制了直到20世紀在程序學習中進行的研究。

世紀之交使人們對程序記憶獲取,存儲和檢索過程中涉及的功能和結構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McDougall(1923)首先區分了顯性和隱性記憶。

在20世紀70年代,程序和陳述性知識在人工智慧的文獻中得到了區分。

20世紀70年代的研究分為兩個工作領域,一個側重於動物研究,另一個側重於遺忘患者。

第一個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據表明,陳述性記憶(「知道什麼」)和非陳述性或程序性(「知道如何」)記憶來自Milner(1962),通過證明一位嚴重失憶的患者HenryMolaison,以前知道作為患者HM,可以在沒有任何記憶之前學習手眼協調技能(鏡子繪圖)。

儘管這一發現表明記憶不是由位於大腦中一個位置的單個系統組成,但當時其他人一致認為運動技能可能是一種特殊情況,代表了一種較少認知的記憶形式。

然而,通過改進和改進實驗措施,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使用具有不同位置和程度的結構損傷的遺忘患者。

與失憶患者的工作增加導致他們能夠保留和學習除運動技能之外的任務。

然而,這些發現在如何被認為是遺忘症患者有時在正常表現水平上達不到的缺點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健忘症被視為嚴格意義上的恢復缺陷。

對遺忘患者的進一步研究發現了正常功能記憶的更大領域的技能。

例如,使用鏡像閱讀任務,失憶患者表現出正常速度的表現,即使他們無法記住他們正在閱讀的一些單詞。

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發現了關於程序記憶中涉及的機制的解剖學生理學。

小腦,海馬,新紋狀體和基底神經節被確定為參與記憶獲取任務。

程序記憶的益處 程序記憶帶來的第一個幫助,是工作記憶相關的技巧。

工作記憶的模型主要集中在聲明性上,直到Oberauer認為聲明性和程序性記憶在工作記憶中可以被不同地處理。

[3]工作記憶模型被認為分為兩個子組件;一個負責聲明,而另一個負責程序記憶。

這兩個小節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獨立的。

在考慮工作記憶的任何一種形式時,已經確定選擇過程在性質上可能非常相似。

再來,獲得技能也是很重要的益處。

獲得技能需要練習。

然而,僅僅重複一項任務並不能確保獲得技能。

當觀察到的行為由於經驗或實踐而改變時,實現技能獲取。

這被稱為學習,不能直接觀察。

信息處理模型結合了這種經驗理念,提出技能是從信息處理的四個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發展而來的。

這些組件包括:處理速度,在我們的處理系統中處理信息的速率;陳述性知識的廣度,個人事實信息存儲的大小;程序技能的廣度,執行實際技能的能力;和處理能力,工作記憶的代名詞。

處理能力對程序存儲器很重要,因為通過程序化過程,個體存儲程序存儲器。

這通過將環境線索與適當的響應相關聯來提高技能使用。

Fitts(1954)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理解技能獲取的模型,該模型提出了通過完成各個階段可以學習的想法。

涉及的階段包括: 1.認知階段:個人逐漸理解觀察到的技能是由什麼組成的。

此過程中的注意力對於獲得技能非常重要。

這個過程包括將要學習的所需技能分解成部分,並理解這些部分如何作為一個整體聚集在一起以正確執行任務。

個人組織這些部分的方式稱為模式。

模式在指導採集過程中非常重要,而元認知則描述了個體選擇模式的方式。

2.聯想階段:個體反覆練習,直到出現反應模式。

在模型的這一部分,隨著無效行為的消失,技能的行為將被學習(或自動化)。

個人的感官系統獲取完成技能所需的準確空間和符號數據。

在模型的這個階段,區分重要和非重要刺激的能力至關重要。

認為與任務相關的重要刺激量越大,完成模型這一階段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3.自治階段:最後階段,它涉及完善技能獲取。

區分重要和不重要刺激的能力更快,並且需要更少的思考過程,因為技能已經變得自動化。

對模型的這個階段重要的是觀察到的技能的經驗和事實知識存儲。

另類觀點:「預測週期」 Tadlock(2005)提出了另一種通過程序記憶理解技能獲取的模型。

該模型與Fitts1954年的觀點有很大不同,因為它不需要有意識地理解技能的組成部分。

相反,學習者僅需要在意識覺醒中保持期望的最終結果的概念。

Tadlock已將該視圖成功應用於閱讀修復(Scottetal。

,2010)。

涉及的階段包括:嘗試、失敗、隱含地分析結果、隱含地決定如何改變下一次嘗試以實現成功。

這些階段一遍又一遍地重複,直到學習者建立或改造神經網絡以在沒有有意識思考的情況下適當且準確地指導活動。

這種觀點的背景類似於物理治療如何幫助腦損傷患者恢復失去的功能。

患者在進行重複嘗試的同時保持期望的最終結果(例如,對手的運動的控制),而沒有意識到使手移動所需的神經活動。

患者繼續嘗試直到實現移動。

在腦損傷的情況下,取得多少進展取決於受傷的程度以及個人施加的「精神力」或「意志力」。

大多數有閱讀障礙的人的大腦不受腦損傷的影響,但在閱讀領域的早期學習中存在不明確的問題而受到負面影響。

由於大腦健康,Tadlock使用與預測週期相關的高度結構化方法成功地修復了輕度至重度閱讀問題(包括閱讀障礙)的個體。

最後,有關實踐與學習的權力規律,如果涉及結果的知識,通常稱為反饋,則練習可以是學習新技能的有效方式。

有觀察到的現像被稱為學習的冪律,它預測技能獲取率超過練習時間。

學習的冪律表明,學習在開始時以最快的速度發生,然後急劇減少。

練習喪失銳化執行能力的速度與所練習的技能和學習技能的動物類型無關。

例如,閱讀速度研究的參與者在實驗的最初幾天取得了最大的飛躍,而額外的練習日只有輕微的改善。

如果主體被展示為完成任務的更有效方式,則可以克服學習的冪律。

研究對象展示了一部電影,比較了他的任務表現,盡可能快地踢目標,以及最小化踢球時間的已知方法。

雖然這個主題已達到他通過學習的力量定律所預測的通過實踐提高的能力的極限,但觀看這部電影導致了他的能力的突破,這違背了學習的力量定律。

觀看電影是觀察性學習的一個例子,它有效地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技術的新記憶,可以利用他或她未來的任務表現。

關於程序記憶的測試有很多,以下為幾個經典例子: 追求轉子任務用於研究視覺-運動跟蹤技能和手眼協調的裝置,要求參與者用光標跟蹤移動物體或使用手寫筆在計算機屏幕或轉盤上跟蹤目標。

使用計算機屏幕版本,參與者在圓形路徑上跟隨一個點。

追蹤轉子任務是一種簡單的純視覺-運動追蹤測試,在年齡組內具有一致的結果。

這顯示了程序記憶的測量,並展示了參與者的精細運動技能。

追蹤轉子任務測試由下面的綠色部分所示的運動皮層控制的精細運動技能。

然後通過參與者的時間和對象的時間來計算結果。

在後續試驗中進行測試時,遺忘參與者表明該運動任務沒有受損。

然而,它確實受到睡眠不足和吸毒的影響。

連續反應時間任務:這項任務涉及讓參與者保留並學習程序技能,評估程序運動技能的特定記憶。

通過觀察參與者保留和獲得新技能的能力的速度和準確性來衡量這些技能。

反應時間是參與者回應提交給他們的指定線索所需的時間。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健忘症的參與者表現出較長的保留時間,這表明他們能夠保留技能並在稍後的時間點證明該任務的有效表現。

鏡像跟蹤任務:這項任務更具體地考慮了感官的整合,因為它是一種視覺運動測試,參與者學習一種涉及手眼協調的新運動技能。

由於遺忘參與者能夠學習並保留這項任務,因此證據表明程序性記憶。

繪製圖像是程序記憶的工作;一旦你弄清楚如何在鏡子中繪製圖像,你第二次就沒那麼困難了。

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人無法回憶起鏡像追蹤任務中獲得的技能,但他們無論如何都能獲得程序性能。

天氣預報任務:具體而言,該任務使用天氣預報的實驗分析。

作為機率學習任務,參與者需要指出他們用於解決任務的策略。

這是一種以程序方式學習的以認知為導向的任務。

它是使用多維刺激設計的,因此參與者會獲得一組帶有形狀的卡片,然後被要求預測結果。

在做出預測之後,參與者會收到反饋並根據反饋進行分類。

例如,參與者可以顯示一種模式,然後被要求預測模式是指示好天氣還是惡劣天氣。

實際天氣結果將由基於每張卡的機率規則確定。

失憶的參與者在訓練中學習這項任務,但在以後的訓練控制中受到損害。

選擇反應任務:選擇反應任務已用於評估工作記憶。

通過要求參與者遵循刺激反應規則,已經確定有助於衡量程序性工作記憶。

日常記憶的運作與失誤編輯記憶,是為了要送達訊息給未來的自己,它只有在對未來的自己有幫助時才有意義。

因此,記憶內容可能會為了變得有用而出現錯誤。

也就是說,人們會回憶出那些沒有出現過的事件,或是對經歷過的事件產生錯誤的回憶,這就是記憶運作失誤。

許多記憶研究是在實驗室中,使用相對簡單且控制良好的刺激材料進行,出了實驗室,那些材料通常就被置諸腦後了。

但日常生活的經驗非常豐富且複雜,一個事件裡包含了眾多人物與行動,有些混合了已知,有些則是嶄新的經驗。

究竟人們如何在多年後仍記得這些經驗呢?當人們回憶這些經驗時,所提取出的記憶痕跡是否又能完整地對應之前所發生的事件呢?當研究者從這個角度思考記憶時,其重點偏向於記憶的失誤,故藉由實驗探討錯誤記憶的發生、性質以及發生的可能因素。

記憶建構編輯記憶並不是經驗的複製,而是一種經驗的重製 為了研究基模對於受試者重述一個故事的影響,以及記憶可以被重建的程度,英國心理學家巴萊特(w:弗雷德里克·巴特萊特FredericBartlett)設計了一個實驗。

他使英國受試者聽一個他們沒聽過且非其文化所熟悉的故事(印地安傳奇TheWaroftheGhosts),然後在短時間內重述,並且在幾個月甚至幾年間請他們不斷回憶、重述。

結果,這些受試者每次重述時都會記得故事主旨,但是他們會將一些不熟悉的細節以自身熟悉的文化元素、用語置換進去,以讓整個故事聽起來較為合理,因此最後說出來的故事會是完整卻經過改編的。

而且每經過一次重複故事,這個故事就會被講得越精簡、簡短。

經過這個實驗,巴萊特的結論是:記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且並不是經驗的複製,而是一種經驗的重製、再造。

而記憶的喚回是受我們文化背景裡的既存知識/基模所影響。

記憶的易改變性 著名的記憶學者洛芙特司(ElizabethE.Loftus)在1970年代以一系列的研究證實記憶的易改變性,發現在事件發生後的誘導式提問可以改變記憶。

在一個實驗中,參與者先觀賞一個有關車禍的系列幻燈片。

隨後一半的參與者被問及:「當車子彼此碰撞(hit)時,速度有多快?」另一半參與者的提問中,我們則是提問:「當車子彼此猛撞(smash)時,速度有多快?」,僅是「碰撞」改成「猛撞」一詞之後,就影響了參與者的答案:前者回答車子平均時速是34英里,後者則是41英里[1]。

一星期後,參與者被問及是否在幻燈片裡看到破碎的玻璃,前者多半正確回答「沒有」,但後者多數會出現錯誤的記憶。

而若告知參與者虛構的情節,並說是其他證人的描述,則參與者可能將此當作是實際發生過的情節[2]。

其他記憶操控的研究則發現,可能性高的情節較容易產生錯誤記憶,以心像想像事情的發生也容易產生錯誤記憶[3]。

記憶可被虛構 虛構的記憶甚至可以無中生有。

一個實驗團隊先以問卷詢問實驗參與者父母有關參與者的童年經驗。

在實驗中,實驗者提供參與者一些事件主題,並告知這些事件由其父母提供,請參與者盡量回憶其中內容。

這些事件真假參雜,而虛構者又為可能發生的事件(如:參加婚禮時不小心將雞尾酒打翻至新娘父母身上)。

在第一次回憶時,參與者回憶出80%的真實事件,沒有人回憶出虛構事件;但重複回憶後,約20%的參與者回憶出虛構事件,甚至寫出從未發生過的事件細節[4]。

後續研究也有類似發現,參與者可以回憶出從未發生過的事件(如:在超市走丟)細節[5]。

其他研究者[6]將參與者童年的照片(如:與父親合照)修圖放入一個從未發生過的場景圖片中(如:搭熱氣球),或提供其童年的真實照片[7]並誘導參與者以為是某事件的「證據」,結果發現將近80%的參與者會「回憶」出情節,甚至細節,而且相較於大學生,兒童更易受「暗示」、誤導訊息的影響[8]。

在虛構或錯誤記憶裡,由基模(schema)導出的知識扮演了重要角色。

基模是一種摘要性的知識集合,它是個體從多次相似經驗中萃取出來的扼要訊息,可以用於廣泛的情境。

基模幫助人們快速理解目前的事件經驗、影響記憶的形成與提取,也影響人們對特定情景的預期。

簡而言之,基模可以理解為一種來自生活經驗與累積知識的既定印象,像是:本來就是這樣、應該都會這樣……等的想法。

當基模涉及日常生活事件且有時間進程順序時,即為執行該事件的「腳本」(script),描述在累積的經驗中該事件的大致流程與相關活動。

例如:「去餐廳用餐」,人們心中會有如下的「腳本」:打電話訂位、準時抵達餐廳、等待侍者帶位、坐下後侍者提供菜單、⋯⋯、結帳時付錢,以及離開餐廳等等。

基模可以幫助人們有效率地行動,也可幫助人們回憶特殊事件的經歷(如:尾牙聚餐)。

然而,基模也可以導致錯誤記憶,人們會以基模知識「填入」真實事件中沒有發生的情節,或根據基模製造出不存在的事件經歷。

在一實驗裡,實驗者請參與者在辦公室稍候(一間大學教授的辦公室),但35秒後,告知其實驗取消並可以離開。

參與者之後回憶該間辦公室時,30位實驗參與者中有9位參與者回憶看到「書籍」,事實上,那間辦公室並沒有任何書架或書籍[9]。

此錯誤記憶來自於人們對大學教授辦公室的基模:教授的辦公室都有書籍。

既有知識導致錯誤記憶也會發生在單純的字詞刺激。

當實驗者呈現一系列與「睡覺」相關的字詞(如:疲倦、安靜、打鼾、床鋪、作夢等)後,即使「睡覺」這詞從未出現,參與者也會回憶出此項目,且有高度的信心它曾出現[10]。

後續研究發現,即使參與者明知有可能發生這種錯誤記憶,依然無法避免[11]。

而一系列地呈現中文字詞也可能產生情緒雙字詞的錯誤記憶[12]。

錯誤記憶的來源很多,包括:參與者在記憶登錄或測試時由其他刺激(如:打鼾、床鋪、作夢)擴散,激發聯結(如:睡覺)而產生、參與者依據既有知識推理而出(如:測試時看到堆成金字塔的橘子會以為之前看過,其實之前看到的是散落一地的橘子),或者參與者登錄時保留了「要旨痕跡」(glisttrace)而並未儲存所有詳細的「逐項痕跡」(verbatimtrace),或錯誤地組合之前的經驗。

建構記憶若發生於證人的證詞敘述,可能導致法庭誤判,即使證人對自己的記憶正確率有高度信心,也不代表回憶內容都是正確的,而誘導式的詢問(如:給予假證據並多用建議性的引導問題)也會導致易受影響者被迫認罪(forcedconfesion),進而造成冤獄[13]。

在探討記憶正確率的自信心與實際正確率相關的研究中,有將近半數的研究發現二者相關為零[14]。

即使由臉孔照片指證,命中率可高於隨機猜測,假警報也偏高[15],尤其是同時觀看多張臉孔照片[16]。

要求證人先以文字描述臉孔,可能導致之後的指認較差[17],給予確認回饋(confirmationfeedback,如:「很棒,你指出嫌疑犯了。

」),可能使證人誤以為指證是正確的[18]。

威斯特德(JohnWixted)等人[19]的田野研究,探討證人的信心是否真的與正確率無關。

結果發現,當以數理模型轉化證人的初始信心評分時,轉化分數與正確率有高相關,且同時呈現情況的相關不低於序列呈現情況的相關。

因此,指認應正確記錄證人第一次指認的信心[20]。

整體而言,指證最好是立即進行、做信心評估、並不給予任何回饋,當中途受到其他言語、時間因素的影響,指認的正確率就可能會下降,而且接收越多的正面或負面回饋,正確率就會越低,因此此指認的參考價值也就越低。

自傳記憶編輯自傳式記憶(w:Autobiographicalmemory)指的是對個人相關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屬於情節式記憶(w:情節記憶episodicmemory),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同時也夾雜事實性的語意記憶(w:語義記憶semanticmemory)。

例如,我們可能記得第一次畢業旅行、放榜的時刻或自己從小到大唸過的學校名稱等等,這些都是在我們生命中的深刻經驗。

自傳式記憶的回想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實地取向,另一類則是觀察者取向。

實地取向意指我們經歷了「心理時間的旅行」,猶如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事件發生的現場,不只記得事件內容,甚至也能回憶出周圍的場景、感官感受以及情緒感受。

此時是融入在整個場景中的,宛如再次身歷其境。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就會不由自主地經歷到這類實地取向的記憶。

而觀察者取向指的是,雖然我們也可以回想出事件內容、當時的場景等,但是此時猶如觀察者可以看到當時的我。

既然是觀察者,則傾向於有較少的感官及情緒感受。

心理學研究發現有時採取觀察者取向來回憶負向事件時,可以避免不斷反芻受到心理傷害,並有機會產生新角度的思考。

一般而言,我們對近期發生的事件記憶較清晰,且隨著時間消逝記憶會逐漸模糊,但老年人卻有個有趣的現象:對近期發生的事件記憶較年輕人差,反而對十幾到三十歲左右發生的事件記憶有躍升的狀況。

此外,我們對過去發生過的正向事件有比較好的回憶,老年人的這種正向偏誤的記憶現象更為明顯。

然而,憂鬱症患者沒有這類的正向偏誤。

但並非所有重要事件都有清晰的記憶,研究發現我們對出生到兩三歲前發生的事情多不記得,這個現象被稱做「嬰兒失憶(w:童年失憶症infantileamnesia)」。

我們也常有類似怎麼也回想不起童年好友姓名的經驗,進而擔憂美好時光已不復回憶,同時質疑自己的記憶力。

不過,美國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在畢業二十五年後將高中同伴的舊照片和姓名匹對的正確率高達百分之八十幾;甚至在畢業四十年後的正確率還超過百分之七十。

只要有適當的線索,我們的自傳式記憶遠比想像的好。

尤其情緒內容的記憶會比中性記憶要來的好,不過除了嬰兒失憶以外,亦可能發生懷舊凸點(w:Reminiscencebump)、偏誤等現象。

相對於實驗室裡的經驗記憶,自傳記憶保留了三個不同的時間訊息:事件發生的時間標籤、事件內或事件間的時間順序、對時間的主觀感。

情緒與記憶編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常伴隨著情緒。

然而,經歷中那些引發情緒的刺激會吸引注意力,甚至窄化注意焦點[21],使人們忽略其他刺激,事後亦無法回憶出這些被忽略的刺激[22]。

情緒激發(arousal)會活化杏仁核並增加神經活動,有助於記憶的穩固[23]。

增加情緒經驗記憶的另一因素是人們常在事後談及這些經驗而一再複誦[24]。

有些研究者相信人們會將強烈情緒的經驗定格於記憶之中,留住特別鮮明的記憶,即使多年後依然歷歷在目,稱為「閃光燈記憶(w:閃光燈記憶flashbulbmemory)[25]。

在該研究中,研究者在美國甘迺迪總統被暗殺的十年後,訪談人們當他們第一時間聽到此事件的經驗的記憶。

研究者發現人們記得當時的細節:當時在做什麼、和什麼人在一起、甚至身旁的人穿什麼衣服等等細節,彷彿昨日的經歷一般。

然而,引發閃光燈記憶的經驗也可能被遺忘或扭曲,與一般記憶無異,由於閃光燈記憶的研究側重於社會裡的重大公共事件,因此媒體的關注、對社會的影響以及談話間的不斷複誦,也扮演了重要角色[26]。

個人的創傷經驗往往伴隨強烈的情緒反應,留下鮮明且持久的記憶,因為強烈的刺激會透過穩固機制而促進記憶[27]。

但在某些案例中,反而是當事人無法回憶創傷經驗。

無法回憶創傷經驗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創傷經驗發生於幼時;有的是來自於腦傷、睡眠剝奪及藥物濫用等;有的是忘記自己曾經經歷過[28];有的則是因壓力過大而破壞記憶穩固,沒有留下該經歷的記憶痕跡。

較具爭議的是受壓抑創傷記憶的回復(recoveryofrepressedtraumaticmemory),有些研究者認為被壓抑到潛意識的創傷經驗在某些情境下會進入意識而恢復[29],其他研究者則認為恢復的創傷記憶其實是創造建構出來的虛假記憶[30]。

時間的影響編輯人們大多無法回憶三歲前的經驗,此現象稱之為幼時失憶(infantileamnesia)。

此失憶現象的原因可能有三:一、因大腦尚未成熟且幼兒缺乏有效的登錄方式,二、自我概念尚不成熟以及三、當時經驗用的語彙模式與成人並不相同。

除此之外,個人經驗的保留時間相當長,而人們對過去經驗的記憶也相當正確。

即使畢業了十幾年,人們仍能相當正確地配對高中同學的照片與人名[31];畢業七年後回憶同學的名字時仍能有60%的正確率(圖7-15)。

那麼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呢?研究指出,畢業後的前三年內會遺忘一些名字與概念,但十年後的記憶表現與三年後的表現雷同[32]。

有趣的是,人們在回憶多年前的經驗時,對早期青少年時期的記憶有較高的正確率,此懷舊凸點的現象具有跨文化的普同性[33],其成因可能來自這些經驗裡的事件對於個人有重要影響。

在回憶過去經驗時,人們也會以自我基模(selfschema)產生記憶偏誤。

在自我基模裡,人們相信世界與自我有其一貫連續性,過去與現在的我應是一致的。

因此,當人們回憶過去的健康或親密關係時,往往會出現與現在情況較相似的內容[34]以維持自我基模的一貫性。

遺忘編輯記憶會累積,但也會隨著歲月而逐漸模糊;遺忘是記憶的衰退消失,是指對曾經記憶過的東西不會再記得,不能再回憶起來,或是失去真確性。

但能夠遺忘有時是必要的,例如騎車出門,每次會停放在不同地方,所以就要對停車地點的記憶要能隨時更新,也就是把它遺忘,然後在記住停放的新地點。

記憶是人腦儲存資訊的形式,但人腦不可能無止盡的存下所有資訊,而遺忘就是刪除資訊的機制。

遺忘是記憶機制中極重要的一環,它能使人過濾掉多餘的訊息,僅保留重要的部分,並藉此減輕大腦空間壓力。

影響遺忘的因素非常多,時間、心理狀況、生理狀態、還有事件本身。

有趣的是,相對於人對記憶所擁有的主動權,遺忘是人所不能掌控的,通常人能夠主動選擇去記憶但無法選擇遺忘。

記憶遺忘來自多個因素:消退、干擾、提取失敗以及抑制。

干擾可來自事件之前的干擾,稱為前向干擾;也可以來自事件之後的經驗,稱之為逆溯干擾。

提取失敗可能來自要提取出的訊息阻擋了當下的提取歷程,也可能是在提取之前訊息時抑制了競爭的訊息。

人們也可動機性地抑制某些訊息的保留,來達成行為目標。

遺忘的速度編輯艾賓浩司遺忘曲線編輯 保留曲線通常用以說明學習過後中長期記憶的的保留情形或者遺忘情形,又可以稱為遺忘曲線(ForgettingCurve)。

此曲線將學習後保留的量隨時間流逝產生變化的情形繪成一條曲線,其中橫軸表示學習完成後經過的時間,而以縱軸表示記憶保留的百分數。

這一曲線是心理學家赫爾曼·愛濱豪斯(HermannEbbinghaus)依照自己所設計並實行的實驗結果所提出的。

在他所設計的實驗之中,要求受試者(在本實驗中為他自己)記憶一些毫無意義的亂數字母組合,並在每過一定的時間間隔後要求受試者覆誦,以此檢查受試者的遺忘率,得到了這一曲線。

因此,這一曲線又被稱為愛濱豪斯遺忘曲線。

愛濱豪斯認為,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這二種記憶在記憶的過程中,記憶的保持隨時間的變化有顯著差異。

人平時的短期記憶的建立過程是人在專注學習處理輸入的信息後獲得,此種短期記憶再經過進一步強化後才能成為長期記憶。

但長期記憶並不代表他就能夠長期維持,如果不經過及時的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仍會被再次遺忘。

而愛濱豪斯1879年進行的記憶實驗,讓他發現記憶遺忘的資料呈現某種規則性,從而歸納出遺忘曲線。

研究指出,遺忘在學習過後馬上開始,而遺忘的過程速度不是均勻的,最初忘的速度很快,時間相隔越遠,遺忘的越緩慢。

他拿自己來進行實驗,得到的數據即為右圖。

然而愛濱豪斯所設計的實驗,也存在著爭議,有人認為愛濱豪斯所設計的實驗,因為是去記憶毫無意義的亂數字母組合,而使此實驗缺乏可比性及參照性,且在此實驗中,也未確實區分再認知的遺忘及完全遺忘。

這條曲線說明人們在學習中最初階段的遺忘速度很快,後來逐漸減慢,過了相當長的時間後,就幾乎不再遺忘,整個過程可以用下列三階段說明: 新近效果(Recencyeffect):仍在短期記憶,清楚記得 中間項目:正要進長期記憶且短期記憶還未形成,比較不能記得→系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Effect):指人們對於先發生與最後發生者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初始效果(Primacyeffect):進入長期記憶,清楚記得。

在愛濱豪斯的實驗中,他也比較了記憶不同種類東西所需要的時間,若要記住12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需要反覆覆誦165次、若要記住36個完全沒有意義的音節,需要增加反覆覆誦次數至54次,然而若是要記憶住六首詩中的480音節卻只需反覆覆誦8次,由此可知紀錄有意義的素材相較於全無意義的素材來的更加容易,也因此可畫出不同種類的記憶曲線。

若將記憶12個沒有意義的音節、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六首詩中的480音節的記憶曲線一起畫在座標平面上,在短時間內可發現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之記憶曲線會下降的最快,也就是最陡;而六首詩中的480音節之記憶曲線則是下降最慢、圖形最不陡的,在長時間下,則是36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之記憶曲線在最低點:而六首詩中的480音節之記憶曲線在最高點。

艾賓浩司遺忘曲線研究成果編輯1999年在美國世界記憶學大會公布了一個關於艾賓浩司記憶曲線的定量性研究成果,表明人類的大腦在記憶過程中會形成三種記憶: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及聯想記憶。

以背一個單字為例,背完後在幾秒內會產生一個感覺記憶,這個記憶轉瞬即逝,只後出現了短期記憶,也叫做工作記憶,但短期記憶一樣也消失的快速,只有到了長期記憶出現時,這個單字才會留存久遠。

假設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這個單字,當你看到任何相關的事物或是單字的前段部分或後面幾個單字,都能快速的聯想到。

另外,有研究者做過一項實驗,將一群學生分成A、B兩組,在學習過後,A組進行一次複習,B組則無;一天後A組仍幾乎保有原本的學習量,B組則只剩5-6成;一周後A組仍保有8成學習效果,而B組僅剩3成。

B組的遺忘平均值高與A組,也就是說,人們可以經過不斷的複習來維持學習效果。

另外,不同性質資訊有不同的遺忘曲線,資訊的組成可分為有意義與無意義,對於無意義的資訊(像是沒有按照順序排列及組合起來沒有該單字的英文字母),需要花較多的時間去記住,而對於有意義的資訊(像是有前因後果的歷史事件),所花費的力氣則較少,回憶時也會較輕鬆。

因此,不同性質的資訊材料會得出不同的遺忘曲線。

遺忘的原因編輯牽動著遺忘的因素非常多:時間、心理狀況、生理狀態、還有事件本身。

有趣的是,相抵於人對記憶所擁有的主動權,遺忘卻是人所不能掌控的。

在記憶處理的過程中我們介紹過儲存的痕跡會逐漸消失,最後造成遺忘,其形成的原因如以下幾點: 指導語變項 透過指導語要求受試者如何執行記憶的作業,例如:指導語中是否要求受試者在記憶時形成視像會對記憶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又如研究內隱記憶時所採用的配對比較方法,直接測量和間接測量在作業形式的內部心理操作上都一致,僅靠不同的指導語來分離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的操作。

呈現變項(presentationalvariables) 透過刺激呈現的不同方式影響記憶的表現,例如刺激呈現的時間長短對於最終的保存會有所影響。

刺激變項(stimulusvariable) 透過呈現不同類型的記憶材料來影響記憶的表現,例如有意義的材料比無意義的音節更利於辨識與記憶。

有些研究採用現場實驗,這個時候工作間、場所或者娛樂場地均會成為變項。

即使是實驗室實驗,實驗的環境條件的變化,也可能會影響記憶的呈現。

情緒的波動 上台演講的時候,常常會因為緊張而導致忘詞 腦部的毀損 腦神經因藥物、撞擊、疾病等因素造成物理與化學上傷害,常會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記憶損失 記憶的容量 人的記憶量是有限的。

在此指人短期內無法記憶太多事物,而非總體記憶量有限,因人類終其一生並不可能用完大腦的容量 年齡的衰退 根據桑代克(EdwardLeeThorndike)在1928年的實驗,人在8-25歲達學習記憶的高峰,其中以25歲最佳,此後便隨年齡增長而能力逐步衰退 刺激的欠缺 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失憶症的病人看到某些場景後恢復記憶,這正是刺激導致的記憶復甦,而一般情況下缺少刺激因素,來讓我們挖掘深層的記憶 動機的欠缺 人腦的記憶如同大海,我們通常不知道底層記憶的存在,要有某些契機或動機才會回想起。

例如國小時候背的唐詩,若經過仔細思索,我們仍能想起兩三首 注意力的不集中 在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做許多件事,導致記憶不完全或十分模糊。

例如學生經常邊玩手機邊念書,最後致使學習效果不佳 學習的干擾 前後學習的事物若十分相似,便容易混淆。

例如我們經常容易將某些類似的英文單字搞混 學習素材的難易及趣味程度 倘若學習素材新奇有趣,簡單又精確,則容易記憶;但若學習的素材單調乏味,艱澀又模糊,則不易記憶 情感的因素 能引起正面情緒的事情,比較容易被長期保留;而引起負面情緒的事情,則很快就消失 消逝論 由於在停止練習之後,隨著時間的消逝,大腦新陳代謝的作用,造成記憶痕跡模糊與衰退 干擾論 過去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互相干擾,抑制了記憶功能的正常運作,導致遺忘 以下內容將繼續以不同理論的觀念來解釋遺忘。

記憶痕跡的消逝——消退理論編輯 人們經常回憶起很久以前的往事,單靠消退理論並無法解釋為何有些記憶短期後便消失,有些卻長時間保存完好。

心理學者提出記憶痕跡的理念來解釋學習、記憶、遺忘的歷程。

他們認為經過學習活動後,在腦部會遺留一些痕跡,亦即學習的結果會在大腦上留下變化,使大腦皮質產生深淺不一的皺紋。

學習後若經過一段時間不再練習,則原來留下的痕跡經過新陳代謝作用之後,會逐漸變化而消失,形成遺忘,然而目前腦部痕跡的說法只是假設性的推理,並無生理學上的驗證。

我們可以假想記憶像山丘一樣,經過常年累月風雨的侵蝕,總會改變或消失,但是,通常和個人切身相關的資料是很難遺忘的,例如:姓名和生日等,生活中每天會用到的記憶也是如此。

此外,剛記住的事物,有迅速衰退的特性,尤其在剛開始的短時間忘得最多,因此,就學習的時機而言,剛學到的東西,如果儘快的回憶複習,就比較不會忘記。

遺忘產生的一個可能原因就是記憶痕跡隨時間自發的消退,這是大腦操作過程的基本特性。

艾賓浩斯指出,痕跡衰退可能是遺忘症發生的因素之一:」持續的圖像受到越來越多的影響,改變了它們的性質。

」雖然很難直接檢驗痕跡消退理論,但我們可以以間接的方式來做。

根據這個理論,學習後所經過的時間是至關重要的。

決定遺忘的是時間間隔長度,相對地在這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只是第二重要的因素。

詹金斯和達林巴赫(Jenkins&Dallenbach)做了一個著名實驗以檢驗痕跡消退理論。

他要求兩個學生回憶一些無意義的音節。

保持間隔在一至八小時之間。

在學習至測驗的這段時間間隔裡,他們保持清醒或睡覺。

詹金斯和達林巴赫(Jenkins&Dallenbach)發現,如果被試者在保持間隔裡總是在睡覺的話,產生的遺忘就少,這與痕跡消退理論背道而馳。

他們認為,這一結果說明了人在清醒的時候比在睡覺的時候對技藝有更多的干擾。

然而他們的實驗設計有很大的瑕疵,當學生在保持間隔內睡覺時,他們的學習總是在晚上,而當在保持間隔保持清醒時,學習總是在早上。

因此我們不能從他們的結果確定遺忘是更依賴於學習的時間還是在保持間隔裡發生的事。

郝奇(Hockeyetal.)對這些結果進行了澄清,他們研究了白天睡覺對遺忘的影響,發現白天睡覺並不減弱遺忘的速率,表明在什麼時候學習比在保持間隔內是否睡覺重要許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Ebbinghaus)他試圖背誦一組由「子音-母音-子音」三個字母組成的、無意義的音節列表,例如:CEG、DAX等,他觀察自己需要多久時間才能把列表背誦下來,作為自己學習速度的量度。

在一段時間後,他再檢查自己需要讀多少遍才能再一次背出列表。

結果他發現遺忘的規律:新學習到的知識,一開始會以很快的速度被遺忘,然後會緩慢下來;而已經長時間記住的東西,則很難被完全忘記。

記憶痕跡的追尋—Lashley的研究: Lashley在老鼠的皮質上尋找記憶神經痕跡。

發現迷津記憶好壞與皮質破壞區域無關,而與破壞大小有關。

他提出兩個皮質運作原則: 等潛說(equipotentiality):皮質區域內各處的作用均相等。

質量作用說(massaction):記憶的好壞由參與記憶組織多寡決定。

這兩個原則運用在記憶,意涵其神經痕跡是分佈於整個皮質區域。

有如全像攝影圖(hologram)。

記憶的干擾——干擾理論編輯 記憶與其說是喪失了,不如說是被抑制或受到其他記憶的干擾。

因為記憶是建設、再建設的過程,雖然舊記憶可能被新記憶干擾、取代或重新組合,而保留的記憶是否真實難免讓人質疑,如果讓人重複敘述對某段事件的回憶,並且給予不真實的暗示,受試者的記憶就有可能受到干擾而錯誤。

原有的記憶或已知的知識,可能非常固著,使得新的學習和記憶變得很困難,例如老是記錯或誤用某個成語,卻怎麼學也改不過來。

遺忘的產生是因為訊息的互相干擾,使得訊息無法提取出來,而非單純因為時間經過,這就是干擾理論。

簡而言之,指新舊學習材料的彼此影響。

順向干擾(Proactiveinterference) 舊記憶影響新記憶的提取和存取 先讀生物學再讀心理學,然後在心理學測驗中想起生物學的內容。

逆向干擾(Retroactiveinterference) 新記憶影響舊記憶的提取與存取 記得朋友的舊電話號碼,是由於新號碼的干擾。

克服干擾編輯 熟練的操作者具有的記憶能力能夠滿足工作記憶的需要,他們能透過兩種不同的機制來克服干擾:即近因和精細編碼。

近因機制 近因機制是指在總的印象形成過程中,最近獲得的信息比原來獲得的信息影響更大。

傳統的學習理論將近因效應歸因於短期記憶中的儲存。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幾天前或幾個月前的儲存)也有近因的現象。

Baddeley和Hitch發現,對近期某類訊息的良好回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許與時間段上的暫時分離有關。

只要近期編碼與先前編碼的暫時分離能十分充分,使得此次編碼富有特色,那麼提取就會是精確的。

近因和暫時的分離可以作為中介成為可靠提取的有效線索。

記憶專家的操作反映了他們能對近因訊息進行熟練地使用。

在數字廣度作業中,要求記憶專家同時進行言語報告,分析報告的結果顯示,在回憶詞表之前,他們均以相反的順序提取數字編碼。

而且,他們在數表呈現過程中對數組進行編碼時,不斷回憶起測驗早期遇到的相似的數組。

通常被回憶起的早期數組與當前編碼的數組有兩個相同的首數字。

另一項利用Brown-Peterson範例的研究發現,受試者第一次的回憶很精確,而且訊息的消退不是中間插入活動所用時間的函數。

只是在重複三、四次後,前攝干擾逐漸累積,出現典型的結果,即回憶是干擾活動時間的函數。

WalterSchneider等人認為用近因可以解釋這種現象。

而且,他們透過綜述發現,每次嘗試之間若間隔時間長(兩分鐘左右),那麼就可以消除干擾,將回憶水準恢復到第一次嘗試時的時候那樣。

如果呈現的訊息可以透過與相應類別的線索的聯想來編碼,那麼類別線索可以做為後來回憶的提取線索。

近因機制還可用來解釋其他一些發現。

如前攝抑制的釋放可以認為是呈現事例類別的變化;多重近因效應可以解釋為是由於混合詞表呈現了不同的類別等等。

總之,即使同樣一個線索有許多連續的聯想,進行可靠的提取仍然是可能的,只要停留的時間夠短,使得近期的儲存保留了暫時的特性。

熟練的活動如果依賴以近因為基礎長期工作記憶,那麼事後回憶的結果可能很糟糕,因為最近期的結果的暫時特性可能會迅速衰退。

另一方面,當熟練的受試者需要長時間的保留訊息的時候,他們會生成比簡單聯想更精細的編碼。

記憶專家們會使用一些特定的技術來對刺激進行精細編碼。

精細編碼 許多活動所要求的工作記憶無法滿足長期工作記憶的近因機制的要求,而要求將當前的訊息和長期記憶中儲存的訊息進行整合(例如:閱讀理解活動)。

透過編故事來幫助記憶的方法揭示了理解的作用和有效性。

若能將無關的項目儲存在長期記憶的各種複雜的相互聯繫的結構當中,回憶成績就會提高。

當不熟練者利用這種技術來儲存和提取的時候,通常速度會很緩慢。

但是對於專家來說,在字的專業領域可以利用這種技術對訊息進行快速的存取。

經過精細編碼,一般受試者可以對訊息進行快速的提取,專家可以避免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干擾。

研究長期記憶中干擾效應常用範例是Anderson的事實提取實驗。

Anderson的方法是讓受試者記憶一系列句子,每個句子有一個主語和一個地點。

結果發現,隨著主語和地點數目的增加,正確再認一個句子的時間增長。

雖然扇形效應對於獨立的事實具有可重複性,但是當一系列句子形成一個整合的表徵的時候,扇形效應再逐漸減弱,甚至出現相反的效應。

當受試者記憶多主題的句子的時候,出現句子的主題數目的扇形效應。

(註:扇形效應是指在記憶網路中,從源節點發出的激活量是一定的。

因此從源結點擴散到與之相聯繫的所有通路上,通路越多,分配到每一條通路上的激活量就越少,激活的速度也就越慢。

簡單來說,從源結點發散到每條通路(連線)上的激活量,與從這一結點扇形發散出的通路(連線)的數量成反比。

)但是與主題不相應事實的數目對記憶沒有影響。

如果再實驗前向受試者提供特定的訊息以便於其生成整合編碼,那麼會提高受試者對整合事實地再認運作。

Radvansky發現,扇形效應在對客體位置描述語句中具有不對稱性。

同樣的位置,客體數目的多少沒有產生扇形效應;而對於同一個客體,不同的位置數目有明顯的扇形效應。

所以,在整合的記憶表徵當中,在同一位置儲存客體可以構成類似於Johnson-Laird所說的心理模型,因此可以在情境模型中加入相關的結構。

但是用同樣的方式無法將不同的地點和同一個客體整合,至少受試者很難整合任意的位置。

生成整合的記憶表徵正是課文理解時處理相似主題的正常模式。

對於熟練操作者工作記憶存在的干擾效應,Chase等人發現,受過記憶訓練的人的操作受幾種方式所影響。

在檢測數字廣度的程序當中,連續呈現的數表上數字個數相同,這就使受試者可以使用相同的提取結構。

結果顯示干擾效應在事後回憶中更顯著。

雖然受試者經過訓練以後,均可以在事後回憶中記住三數組或者是四數組,但是除了最後一、兩個數表以外,他們不能正確回憶整個數表當中的確切順序。

因為在事後回憶中,受試者將記憶過程中記憶術的種類作為提取線索,而不是提取線索結構本身。

這樣,前攝干擾抑制了透過提取結構線索提取先前詞表的可能性。

Chase等人還直接檢驗了最大干擾效應。

實驗的程序是:首先給受試者呈現一個數表,簡短的停頓以後,呈現相同長度的另一個數表,然後要求受試者回憶兩個不同的數表,結果發現受試者不僅完整地回憶了第二個數表,第一個數表回憶的正確率為70%至100%。

這與Frey等人研究象棋大師回憶棋局的結果一致。

從受過訓練的受試者在記憶和回憶時的口語報告當中,Chase等人發現,這些受試者不僅將提取線索與數組一起編碼,而且將更高級的,組與組之間它所用的記憶術代碼模式,並在長期記憶中建立了數字序列的結構。

除了編碼訊息和長期記憶提取線索之間的直接聯想外,受試者還建立了一個獨特的結構。

此結構中的元素直接透過語意相聯繫。

這些研究結果提示那些生成的結構可以抵制前攝抑制的干擾。

而且,那些結構中的一個元素與提取結構中的線索相結合,通常可以允許受試者只對特定結構進行提取。

但是,如果兩個語意相似的項目在不同的詞表中均與同一個提取線索相連,那麼回憶時混淆就有可能會發生。

防止這種前攝抑制的方法是提醒受試者,現在的數表中有與先前編碼類似的數組。

當先前相似的數組與同樣的提取線索相聯繫的時候,記憶專家會對兩數組之間的關係進行外顯的編碼,以使提取更加可靠。

失去關鍵要素——舌尖現象編輯 指對於某些特定姓名、名稱或單字等雖確定知道,但一時之間卻無法想起,猶如這些事物躍躍欲出,在舌尖上滾了一下,又縮回去的現象。

舌尖現象與記憶有密切關係。

當個人在接受外界刺激時,會將其轉換成另一種抽象形式,以便在記憶中貯存備用,此歷程稱為編碼。

其次,將經過編碼的訊息依記憶類別作長期或短期的貯存。

最後是檢索,必要時將貯存在記憶中的訊息,再經過心理運作的解碼過程,使其還原為原本的形式實際應用。

個體在對人名、物名及文字編碼時,同時將之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將其置於長期記憶中的不同部位貯存。

當原刺激物出現時,在檢索過程中或解碼順利時,則三種代碼一起呈現的反應不致有誤。

若只能解出形碼與意碼,無法說出正確的聲碼,發生提取堵塞(retrievalblock),則形成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TOT)。

難接近性(inaccessibility)與逼近感(senseofimminence)是界定舌尖現象的兩個關鍵特徵,像是舌尖現象這種主動搜尋刺激以喚起相關的專屬反應的現象就稱為回憶(recollection)。

自從第一個研究在1966年開始之後,舌尖現象便受到廣泛討論。

研究人員發現,關於在舌尖上打轉的詞語,人們可以記得與其相關的事情,而且一旦這個詞與被呈現出來,人們便可立即辨認出來。

再後來研究人員發現了所謂的醜陋姊妹效應(uglysistereffect)的證據,簡單來說就是當為了找出正確詞語而搜索個人記憶時,人們卻會反覆想出一些錯誤的答案,相較於卡在舌尖上的目標詞語,醜陋姊妹的單詞是一些看起來類似且平常比較常使用的詞語。

為了找出正確正確詞語,人們會嘗試各種技巧以便自行想出答案,但這可能是一個令人非常挫敗的過程,人們會描繪自己的內在並檢視外在的世界,以尋求解決之道,例如說嘗試聯想一些相關聯的事情,但有時候該詞語就是會沒有原因的突然出現。

奇怪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當提供一個人線索時,有時候人們的表現反而更差,可能是因為當人們得到線索並搜索他們的記憶時,他們所想起的似乎就只有線索,造成找到答案的拖延。

根據舌尖現象其反射了無數記憶上的奧祕,心理學又稱為「暫時性失憶」,1982年Read&Bruce曾對舌尖現象做過長期追蹤研究,給受試者一些照片或口頭描述,經過一段時間綜合受試者所呈現的舌尖現象案例,由統計數字中分析得到了一項有趣記憶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確實可能將某些記憶保存得很好,但要表現時卻又有如忘了它們的存在。

這種遺忘的顯現問題,出自於拮取的過程而非收錄或保存的歷程,要從龐大的記憶庫中提取訊息,面臨的問題有如從圖書館中尋找一本書一樣,有可能因眾多的因素而造成拮取失敗。

然而舌尖現象也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呈現記憶阻塞的現象,根據研究人員發現大學生每週會出現1~2次,而老年人則有2~4次的舌尖現象。

2006年研究人員Simmer&Ward提出了思考舌尖現象,利用不尋常模式試驗結果發現「聯覺認知現象」也許會是有效的誘導方向,因聯覺人的腦機制神經交錯時,將話語知覺轉化為味覺,那麼或許人們能夠在回憶辭藻之前,透過舌尖的運作來尋找字彙。

舉例來說:在實驗中給聯覺人的受試者,呈現稀有物體圖片來製造舌尖現象,在數次測試後,主試者可以成功的在聯覺過程中誘導舌尖現象產生,只是目前一般人對於聯覺的能力仍尚處於潛意識之中還未開發。

動機性遺忘(motivatedforgetting)編輯 記憶並非總是美好的,某些記憶使人難過、焦慮甚至痛苦。

例如:被強暴的婦女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她為何會全身是傷、衣服破爛不堪的躺在偏僻角落裡,面對警察、家人或朋友的關心詢問,她既害怕又懊惱,因為受害者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就是想不起來,到底發生了甚麼事,這是因為某個原因造成她刻意將記憶壓抑的現象,就叫做動機性遺忘。

因此,自我的意識不知不覺會將 這些記憶,透過遺忘來避免個人的不愉快;動機性遺忘是心理自我保護的方式,不代表會從個人的經驗記憶中不見,反而會從夢中等某些行為中表現。

佛洛伊德在1890年代曾以隱抑理論解釋因衝突或創傷,使人們主動且有益的把記憶埋藏進無意識或是另一個分裂自我的防衛現象。

創傷性事件通常伴隨離解,指失去和思想意識,甚至自我存在的聯繫,導致無法正確提取記憶。

隨著時間過去,曾經歷動機性遺忘的人可能找回他們的記憶,此心理防衛並不是將記憶永遠抹除,相反的,由於發生的事情通常震撼且對人生有重大意義,透過相似的行為再演訊號或是心理狀態放鬆,都有可能使這段被封存的記憶湧現。

機體性遺忘編輯 相對於動機性遺忘,人腦也可能因為物理上的損傷而造成記憶能力失常,例如大腦顳葉、海馬迴、杏仁核與視丘等部位嚴重損傷,造成記憶力衰退。

不論是外來創 傷或是大腦因年齡引發的退化,都有可能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是完全喪失。

線索依賴性遺忘編輯 圖爾文將痕跡依賴性遺忘與線索依賴性遺忘做了重要區別。

很簡單,遺忘的一種可能是信息從記憶系統中消失了,這是痕跡依賴性遺忘(trace-dependentforgetting)。

另一種可能是信息仍然存在於記憶系統,但卻不能被提取出來,這就是線索依賴性遺忘(cue-dependentforgetting)。

圖爾文和皮爾斯通(Tulving&Pearlstone)提供了一個線索依賴性遺忘的證據。

在他們的研究中,給被試者呈現一組分屬於不同類的單詞,讓它們學習。

然後,在被試者回憶這些單詞時,給其中一些被試者提供類別名稱,而對另外一些不提供類別名稱。

得到提示的被試者比沒有得到提示可以回憶更多的單詞,換句話說,因為他們沒有得到提取線索,自由回憶的被試者產生較多的遺忘,即線索依賴性遺忘。

圖爾文和索斯卡(Tulving&Psotka)展示了線索依賴性對於干擾理論的作用。

被試者要學習一到六個詞表,每一個詞表包刮四個分屬於六個種類的單詞。

在每個詞表呈現後,讓他們對所有詞表中的所有單詞進行自由回憶(總自由回憶)。

最後,給被試者呈現所有詞表中的詞的類別名稱,再讓他們對所有單詞進行回憶。

實驗結果顯示,總自由回憶表現出強的後攝干擾,隨著學習與自由回憶之間存在的詞表數的增多,每一個詞表中回憶起來的單詞數減少。

根據後攝干擾理論,這種後攝干擾反應了無學習過程。

考慮一下線索回憶回憶的成績,在提供各種類別名稱時,沒有後攝干擾,並且和最初的學習相比,也沒有遺忘。

總自由回憶中觀察到的遺忘幾乎包颳了所有線索依賴性遺忘,並且,在施以種類名稱提取線索時,這種遺忘會被消除。

壓抑編輯 遺忘研究的一個著名方法源於弗洛依德提出的壓力理論。

他認為威脅性或創造性的信息通常會受到壓抑,從而無法進入意識狀態,他把這個過程稱為壓抑(repression)。

弗洛依德聲稱:「壓抑的本質是阻止一些東西進入意識或把意識中的一些東西趕出來。

」引文中的「一些東西」指的是那些會喚起焦慮的記憶本身。

然而,有時受到抑制的是與這些記憶相聯繫的情緒,而不是記憶本身。

在大多數實驗室研究中,研究者嘗試使被試者焦慮來引發壓抑,然後再消除焦慮狀態,以證明抑制的信息仍然存在於長時間記憶中。

在產生焦慮的一個任務中,經常給被試者的是他們沒有完成任務的負回饋,然後告訴他們這些失敗的回饋是假的,以減少他們的焦慮。

壓抑者又被稱為反社會人格者。

諸如拿破崙、希特勒等都這種人格者。

且不能忽略的是,其實壓抑者普遍存在於我們的社會。

導致壓抑者做出行為的根本原因,在於對其他人有一種潛藏的驚恐。

對他們而言,每個人都是敵人,必須暗地或公開加以消滅。

若有人允諾讓別人更強壯、更聰明,那麼壓抑者就會遭受到個人危險的極大痛苦。

然而實驗室中產生的焦慮,遠比弗洛依德的病人所體驗到的焦慮小的多。

有些人認為在實驗室中無法準確的驗證壓抑,因此使用這個概念來對臨床行為作解釋可能不太精確。

而在最新研究中,壓抑的另一個方法是識別那些具有壓抑應對風格的個體,通常被稱為壓抑者。

他們一般在人格維度的焦慮性上的分比較低,也就是他們不易焦慮。

社會讚許性量表可用於檢測防禦機制。

而壓抑者可分為真正的低焦慮者、高焦慮者以及防禦性的高焦慮者。

社會讚許性量表: 焦慮特質 防禦性 低焦慮者 低 低 高焦慮者 高 低 防禦性高焦慮者 高 高 在梅耶斯和布里文(Myers&Brewin)的一個研究中,嘗試要求一些女性被試者盡可能的快速回憶兒童時期的不愉快經歷。

而實驗結果顯示,壓抑者花比低焦慮者、高焦慮者和防禦性高焦慮者多的時間提取,但是在提取兒童時期的積極經歷時,他們並沒有比別組困難,這表明他們提取很久以前信息的能力並不弱。

有人提出也許壓抑者比別組更具有幸福的童年經歷,因此沒有那麼多不快樂的經歷可提取。

然而,梅耶斯和布里文通過半結構性訪談發現,壓抑者比其他組被試者多更多來自於父親的冷漠和敵意,因此結論是壓抑者對兒童時期的消極記憶提取緩慢可歸因於壓抑過程,而不是他們的消極記憶少。

錯誤的再建構歷程編輯 基模(schema)在記憶的再建構歷程(reconstructiveprocess)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人們在登錄訊息與提取訊息時往往都會受到基模的影響。

基模之於訊息的理解與記憶的確很有幫助,例如:兩個人同時學習使用一種新的電腦軟體,一位是電腦迷,平時便喜歡嘗試各種軟體;另一位是門外漢,只會簡單的電腦操作。

你可以很容易判斷相較於門外漢,電腦迷對於新軟體的使用方法一定記得快又記得牢,因為電腦迷既有的電腦基模,能夠幫助他有效地處理記憶訊息。

雖然基模有助於增進記憶,但是錯誤的記憶也經常是拜基模所賜。

基模提供人們理解事務的架構與預期,因此人們解讀與登錄訊息時,常常會與基模一致,提取訊息時若有空白片段,基模也常被用來填補空白。

Allport與Postman的經典研究揭示出基模對於記憶的影響,該研究先請一位受試者看一幅圖畫,圖畫的內容是很多不同種族的人搭同一班地鐵,其中有一位白人手上握著一把刀。

這張圖畫只有第一位受試者看到,看完圖畫後,這位受試者的工作是將所看到的圖畫內容以口語傳遞給第二位受試者,第二位再傳給第三位,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位。

研究發現,訊息傳到最後常常變了樣,圖畫中的刀子原本是在白人手上,但傳到最後刀子卻變成在黑人手上。

這樣的結果反映出受試者對於白人和黑人的基模不同,他們傾向認為黑人比較具有暴力傾向,因此推論刀子在黑人手上。

上述結果也適用於解釋謠言現象,由於人們的認知資源有限,不可能將所見所聞百分之百忠實記憶與傳遞,眾人傳遞的過程中經常根據個人對該人、事、物的基模訊息進行編修,最後常常會形成與事實不符的論述。

記憶除了會受到當事人的基模影響,也非常容易受到他人的提示而扭曲。

Loftus等人曾經做過一系列的研究來提醒目擊證人證詞可信度的問題。

例如:有個研究請受試者先看了一段車禍影片,隨後請他們回答研究者的問題,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是:「你有看到那個破掉的車燈嗎?」(Didyouseethebrokenheadlight?)另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則是:「你有看到一個破掉的車燈嗎?」(Didyouseeabrokenheadlight?),兩組唯一的不同在於問句中使用的定冠詞。

結果發現,使用"the"這組受試者回答他們有看到破掉車燈的比例,高於使用"a"這組,而且使用"the"這組的受試者對自己的答案也比較肯定。

另一個研究同樣是請受試者觀看車禍影片,隨後也是請他們回答問題,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是:「車子衝撞時車速有多快?」(Abouthowfastwerethecarsgoingwhentheysmashedintoeachother?)另一組受試者被問的問題是:「車子碰撞時車速有多快?」(Abouthowfastwerethecarsgoingwhentheycontactedintoeachother?)。

結果,衝撞組回答的平均時速為40.8英里,而碰撞組回答的則是31.8英里。

歷經一星期後,實驗者詢問受試者當初在影片中是否有看到碎玻璃(其實影片中並沒有),結果衝撞組回答「有」的比率高於碰撞組許多,顯示人們的記憶會受到引導而扭曲。

此外,一般人總認為相較於大人的複雜,小孩比較純真不會說謊,所以他們的話也比較可信。

而將這種想法用在法庭上的證詞,可能必須有所修正,因為研究發現,兒童的記憶比成年人更容易被引導,尤其是兒童處於高度情緒或壓力的情境下,其記憶更容易被影響。

上述結果提醒我們,無論是成人或兒童,目擊證人的證詞都非常容易受到引導,錯誤的引導將產生錯誤的記憶,而錯誤的記憶將導致錯誤的判決,錯誤的判決則會讓歹徒逍遙法外,並毀掉無辜者的人生。

記憶的有趣現象編輯 記憶不單單只是「回想」如此簡單的一件事,特殊的條件往往會促成不同的記憶效果,或許我們能多多利用這些有趣的現象來增加我們記憶的能力,達到更好的記憶效果。

一、用場合(景)來回憶編輯 概論回憶事情時,如果從發生的場景開始回想,場景就像是回憶的催化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回想起當時發生的事情,例如:經過多年以後,回到第一次跟初戀情人約會的場景,一盞路燈、一輪明月、一隻天鵝,那些深藏的記憶便會在腦海中乍現,回憶起過去相處時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

此外,想到有事情要做時,如果被其他事耽擱了,後來要再想起這件事,我們往往會想不起來,這時不如回到原點去,可能就會想起來了。

環境跟我們的學習記憶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學校裡,有些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在熟悉的教室內面對大大小小的考題都能迎刃而解,但是一換考場考試時卻失常了。

這與學習環境的改變有關,因為我們對記憶的場合有依賴性,換個地方後,很多習以為常的事都記不住了。

GeorgeSperling的論文中提及,人類體內存在視覺訊息的貯藏所,稱之為記憶貯存所(iconicstore),負責將外在環境的訊息以圖象形式暫存,之後會再將這些資訊傳送到其他貯存所;可以容納多個物件,但消失得很快,而我們通常不會發現它們的消失。

場合變化中的遺忘源及其心理機制場合因素對記憶的影響是長期的,但場合的變化也可能引起短暫的遺忘,例如: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熟人時,也許一時認不出他是誰;但若是在和對方互動過的地方遇見,很快便能認出他。

離開辦公室時忘記要辦什麼事了,但返回辦公室後就想起來了,也是常見的例子。

然而,改變場合也能夠使人們忘掉煩惱,例如:一個人心情不佳時,轉換環境或許可以使他忘記不愉快的事情。

一個人利用長期記憶中提取出的訊息,來引導自己的行為,和其所處的環境有密切的關係,而這方面的問題引起記憶心理學家們極大的關注。

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例如:弄清楚人類的記憶是如何依賴特定場合的、如何隨場合的改變而變化的,對於研究政治行為、社會心理學、環境心理學,以及教育、藝術、體育、法庭審判、心理治療、情緒控制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從理論方面看,場合因素對當前的記憶模型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因為許多記憶理論都假設,特定場合會影響記憶中訊息激活的內容及其合用性。

此外,學習的內容往往和當時的場合有關,學習材料和場合之間的關係也會影響回憶的效果。

對場合因素的強調對記憶理論有深遠的影響,例如:過去解釋遺忘現象所強調的是兩種不同材料間的相互干擾,並將遺忘理解為一種負面現象;然而,場合理論現在較強調遺忘其實是系統的適應性。

當環境的改變讓長期記憶的部分訊息長期不被使用時,這些訊息將變得難以提取,或逐漸被遺忘,即使是電話號碼或門牌號碼等曾經十分熟悉的訊息,如果因為環境變化而變成無用的訊息,最終也會被忘記。

這是因為人們的記憶容量有限,記憶系統須排除與目前環境無關的訊息,以增加對有關訊息的提取速度和準確性,從而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環境。

場合是很複雜的,而在特定的場合中,到底哪些因素影響了訊息的編輯和提取呢?在編碼階段,影響提取效果的場合因素是和目標訊息一起得到了有意識的編碼,還是無意識地單獨編碼呢?為了研究的方便,許多研究對場合因素作出了分類。

如Baddeley(1982)把場合因素分為相互作用、獨立兩類,而Eich(1985)把場合因素分為綜合、孤立兩類,Howitt(1980)則把場合因素分為內部、外部兩類。

這就是說,在有些情況下,場合因素與學習材料是有意義地聯繫在一起的,當對目標訊息進行編碼時,也就以同樣方式對場合訊息進行了編碼,因此場合訊息就成了提取目標訊息的外顯線索;在另一些情況下,場合訊息是偶然且獨立於目標訊息之外而存在的,因此在對目標訊息進行編碼時,並未把它和目標訊息聯繫起來,這種場合因素對提取目標訊息有一種內隱的、無意識的作用。

環境與記憶我們記住重大事件中的許多內容無疑與內心的思想有關,但絕大多數則實實在在發生於物理環境之中,此物理環境幾乎成為每種記憶作業的發生場合,並且記憶題依賴於周遭環境進行編碼、連結和確立。

物理刺激的線索功能 眾所周知,刺激的物理存在比心理涵義更能影響記憶。

甚至對於漠然的旁觀者而言,環境亦較心理努力本身對螯伏刺激的激活能提供更為有利的場合線索。

由於物理線索的這種優越性,人們一般偏向於依賴物理刺激而非內部策略來組織記憶。

影響物理環境的有力線索對記憶的作用有很多文獻記載。

促進提取歷程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儘可能地復原第一次學習的初始場合,這當然是編碼特性原則(encodingspecificityprinciple)的前提。

復原物理線索對於記憶的強烈影響在很少有其他線索來激活回憶以及對個體而言在心理上復原相似環境比較困難這樣的情景下其效果最令人矚目(Bjort&Richardson-Klavely,1989)。

這種情況正像是許多年以後再次來到熟悉之地時,毫無疑問地浮現出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一樣。

記憶的真實充斥經常是自發產生的。

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發現在漫長的離別之後,重訪故地時對往事的記憶會無法抑遏地湧現出來。

過去經驗的重要性 大量研究顯示,人們對於物理環境的記憶好像是一幅素描而非圖表。

換句話說,環境記憶一般包括倉促繪製而成的素描中所存在的某些訊息缺陷。

比如,人們對於如何到朋友家或對於曾經觀賞日出的記憶,主要涉及超出實際發生和知覺到的某些具體情景的想像。

環境記憶是對所看、所聽、所聞、所味或接觸的物體和事件的知覺記憶,以及人們賦予這些知覺的意義的混合體。

具體環境的記憶,在測量中要透過個體對之產生的過去經驗的多寡來決定。

一般而言,自環境而來的記憶訊息是環境的個體覺察的一種機制。

覺察在某種程度上隨個體對環境的適應而發生較大變化。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個體對某種環境的體驗愈少,則愈能對之加以覺察或有意注意。

比如,第一次拜訪陌生環境,人們有可能走得較慢,其目的是為了能注意到某些特殊的參照體;個體對環境愈熟悉,則對它們的有意覺察愈低,除非需要仔細審視環境。

當覺察隨著經驗的累積而不斷消退時,物理環境卻一直內隱的引導記憶習慣。

比如雖然洗碗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地方,但人們總是在廚房而不是在浴室洗碗。

像這樣的事情是固定的,因為明確的環境與明確的行為相連,並且當遇到這種環境時,特殊習慣就會自動激起。

這種環境與人們行為之間的配對也可歸結於社會化過程。

環境記憶的類型 二度空間環境記憶模式是我們隨時可以遇到的。

雜誌、報紙、書籍、電影和電視都是以平面圖像的形式呈現且為再認所支持。

在某些情形下,這種記憶模式對於人們的生存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似乎許多二度模式主要是透過原型(prototype)過程而獲得。

在這個過程中,人們發展出一種心理表徵或原型。

人類登錄與再認複雜的平面圖像的能力很強。

在一項研究中開始給受試者呈現六百多個圖像,在環境再認測驗中它們(新舊圖像)成對呈現,受試者必須從中選出舊圖像。

結果發現受試者的成績出奇的好——準確率達到97%。

另一個相似實驗中發現再認率為90%。

明顯地,人類的二維記憶的確是非常有力的,對於圖像記憶的逼近度與照片一樣的保存了對細節的「忠誠」。

然而更為常見的是圖像記憶的不真實性,並且我們趨向於以預期來識記物體或圖像特徵。

物體記憶:心理學研究顯示大腦生而具有特徵偵測器,當然不是轉而增強對高度複雜形式(如椅子)的反應——而只是對線段、曲線及三角的反應。

這些天賦的特徵偵有助於人類對環境物體快速知覺和編碼。

機械、儀器記憶:現代生活提供給我們大量必須要掌握和使用的機械儀器,諸如自行車、儀表、汽車等。

研究顯示「用戶型」機械儀器應當具有明確特徵,這些特徵包括進行可視操作、演示知覺性概念基準線(如操作與效應一致)以及對操作者提供連續回饋等。

機械儀器的晦澀特徵往往來自於對記憶機制的干擾。

比如,許多舊式儀器在誤操作時沒有如何標誌(如亮燈)來提醒人們。

空間記憶:Edward和Tolman首先提出的「認知地圖」概念,開啟了空間記憶與學習問題的現代研究。

認知地圖是指對某空間的心理表徵。

空間記憶的當前研究主要針對人類且顯示人類也發展和利用認知地圖。

日常生活需要我們不斷遷移環境,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形成物理地圖。

在對新地方產生認知地圖之前,個體必須先對新的空間予以正確的認知。

在一項實驗中大學生們分別透過地圖或親身體驗來學習複雜建築的空間序列。

結果顯示學習地圖者在估計直線距離和判斷物體間的相對位置時成績突出而親身體驗者則擅長估計道路距離(而非直線距離)和物體與自我相對位置的判斷。

在建築中活動時間最長的受試者成績最好,但與學習物理地圖者無差異。

這個研究顯示透過幾分鐘的地圖學習,個體能夠發展出與相對有經驗者在許多方面相似的認知地圖。

位置記憶:Hasher和Zacks(1979)提出記憶編碼難易度是注意的功能的觀點,某些訊息可能是自動編碼的、只需極少或無須注意,而在另一極上的編碼則需意識介入和充分的注意資源。

他們進一步認為自動編碼的訊息是那些基本的環境特徵。

根據這一框架,物體位置、發生頻率以及時間序列等都是自動編碼進記憶系統的;而且自動編碼的過程應當不受有意處理自變項的影響。

為了生存,人們必須對物理環境中的變化序列在時間上保持連續性與恆定性,即人們需要有能力根據時間的變化而排列這些變化。

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刷新(updating),它是一種對周圍變動的物體保持追蹤的有用方法。

而在我們刷新運動知識以及物理環境的變化的同時,我們也對此作出了時間上的判斷。

使時間判斷準確化是成功把握日常生活的關鍵。

事實上上面提到的事件的時間順序是Hasher和Zacks所倡導的認知自動編碼的三個環境基本組成成分之一。

然而,正如在物體定位和發生頻率一樣,現在有大量的證據說明時間訊息亦受原本無關的變項的影響(Jackson,1985;Nevel-Bbiannin,190)。

Friedman(1990)描述了五種模型從不同角度解釋人們對事件的定時過程,下面讓我們來一一檢驗這些模型。

時間一標籤模型這一模型認為事件發生時本身就已作為一種記憶屬性(諸如顏色、尺寸、形狀等)予以編碼和儲存,這種時間訊息亦在提取時出現。

事件的時間標籤可能與人體內的生物時鐘有關。

正常人很容易報告上週發生的事件與兩年前發生的事件之間在時間上的差別。

然而,除了某些特例之外,人類記憶明確時間的能力極其貧乏。

這一現象強有力地反駁了時間一標籤模型。

Wagenar(1986)曾做實驗來檢驗自己對生活事件的記憶能力,實驗中記憶開始於數年以前(1978),他記下了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一至兩件最矚目的事件。

他後來透過各種提取線索來回憶這些事件,發現誰、什麼、哪裡等線索均有助於提取事件的細節訊息。

然而,當只提供自己事件的發生日期時則「幾乎沒有作用」。

此外,當第一次呈現誰、什麼、哪裡等線索且要求同時回憶時間時也同樣困難。

這個實驗與其他相關研究都顯示人類對於事件的定時記憶是特別不準確的,尤其是當事件已成為塵封的往事時。

時間序列模型這個模型認為事件是按照它們在記憶中進入的時間順序而編碼與儲存的。

Murdock(1974)這一模型的一個恰當暗喻是沿傳送帶移動的材料項目。

放在傳送帶上的項目在同一時刻組合成組,且對應於不同的距離。

首先進入傳送帶的項目所消逝的時間的粗略估計,可以透過注意從起點的移動距離或在起點與初始項目的當前位置之間的插入項目數而得出。

正如Friedman所指出的,這種模型可以說明人類記憶中,對於事件發生時間的不準確本質,也可以解釋為何像時間消逝一樣,計算事件的時間序列更加困難(傳送帶傳送得愈遠,則愈難以「看清楚」項目及其準確順序)研究中觀察到詞表中的最後幾個單詞的順序判斷最準確,而對比較菲則回收單詞的順序判斷則最差,這一現象恰恰符合時間序列模型;但是不幸的定大量實驗顯示還存在單詞初位效果,即詞表中的前幾個單詞的順序計應也較好。

這一結果為時間序列模型設下了一個難題,因為該模型預期取最前面的幾個單詞的順序判斷是最差的。

並且Wagenaar的研究顯示事件記憶極少被組織為時間進入的一種功能,因為他發現當兩個無關事件在同一天發生時,對其中一個事件的回憶不是另一個事件回憶的線索。

痕跡強度模型記憶時間序列的痕跡強度模型依據下面兩個假設: 當時間消逝時,事件的記憶痕跡在強度上遞減 人們透過記憶痕跡強度來估計事件發生的時間——記憶痕跡強度愈大,則事件發生愈近。

這一模型由於同日常生活經驗有一致的一面而受到肯定。

在事件的重要性等值時,愈近期發生的事件似乎更加鮮活或強烈。

但是這個模型也像時間序列模型一樣,不能很好地說明為何詞表記憶時,前幾個項目比中間項目順序判斷更好這一現象。

因為按照這個模型,項目出現愈近則愈容易準確定時。

甚至更麻煩的是發現更難以回憶的項目未必會被判斷為較近發生。

對於事件發生時間的記憶,痕跡強度模型應當預期與之相反的結果,因而這個模型的適用範圍受到了限制。

推理理論這一模型主張事件的定時,是由事件發生時所涉及的其他訊息片斷在邏輯上的推理而決定。

這一點通常涉及透過推理對事件情景的重建處理。

比如假設要求你回憶參加某次婚禮的時間,除非婚禮對你而言具有很大的個人意義(比如這是你的婚禮),你會為了回憶婚禮而不得不與當時的場合聯繫起來,重建該事件及其氛圍。

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婚禮在一個很冷的日子裡舉行,因為你記起在驅車參加婚禮的路上,汽車的暖氣出了毛病;接著你又記起婚禮是在某個星期五舉行的,因為你向上司告假早點離開辦公室(正常工作是在星期五才能請假的);最後,你透過回憶婚禮發生於狂歡節的前兩天,而最終確定婚禮的確切時間。

事實上大量證據都顯示人們參與相似的重建過程來回憶事件的準確時間。

推理理論可以解釋記憶的初位效果,認為人們透過將時間開始的里程碑,與詞表的前幾個單詞相連而造成了初位效果。

提醒(reminding)模型這個模型認為新體驗來自先前相關的經驗,人們總是不斷地以每次體驗到的事件來提醒刷新事件的時間序列。

這個模型的關鍵性預期是,與兩個無關項目相較,兩個相關項目更容易準確確定時間序列。

Tzeng和Cotton(1980)發現與不同範疇單詞相較、對於相同範疇單詞的順序記憶更好。

然而提醒模型無法解釋記憶的初位效果與特殊事件的超常記憶現象。

二、鎂光燈效應編輯 有些記憶能夠以場景作為記憶的線索,如:天氣、心情、身邊人事物和時間等,達到回憶的效果。

然而,有些記憶深深烙印在腦海中、不太可能忘記,就像照片將剎那轉為永恆存在的記錄,每每回想起,都像剛剛發生一般,當時的燈光、氣味、感官都非常鮮明,例如:長崎跟廣島被投下原子彈當天,或九二一大地震發生時,有些人記得自己當時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周圍的一切,而不論是過了十年、二十年,記憶都沒有隨著時間淡去。

1970年代,Browm和Kulik(1977)率先研究了負面情緒喚醒事件的記憶績效,發現這類記憶效果較好,將之稱作「閃光燈記憶」(flashbulbmemories)。

自此,有關情緒與記憶的相關問題,開始逐漸受到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

閃光燈記憶是一種自傳式的記憶、對於重要公眾事件的記憶。

大量研究顯示,對於行刺國家元首這種舉國震驚的事件,人們不僅具有良好的記憶,也能很好地記得相關的具體情境和細節。

此外,他們對於這一天的閃光燈記憶通常能維持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並不會因為時間久了而淡忘,反而可以更清晰地記住一些微小的動作,甚至是當時周圍發生的反應。

為此,有些心理學家主張人體內存在關於情緒的特殊記憶機制,並將創傷性事件、實驗誘發情緒事件等類似閃光燈記憶的事件,統稱為情緒記憶(emotionalmemories)。

除了重要的大眾事件外,個人過去的某個瞬間也可能成為閃光燈記憶。

導因於當下所發生的事件是平時他不會經歷的,其感知的情緒因此異常鮮明且長久地印刻於腦中,例如:一個好學生因為特殊事由,第一次作弊且被老師抓個正著,當老師走到他面前舉發或質問的時刻,會被他永遠記住,包含考試的科目、老師的話、當天寫的答案在考卷上的位置等,其中最無法抹去的是當下他所感受到委屈、忐忑、恐懼的心理。

據統計,約有60%的人在1年之後仍記得許多細節,3年之後,比例則降至50%,說明閃光燈記憶並不比其他類型的記憶更準確。

不過《實驗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亦說明了,這並不影響人們回想起公眾事件時的逼真性,也不會降低他們對記憶中細節的相信程度。

閃光記憶的分類編輯 Brown和Kulik在研究閃光燈記憶後提出FBM的概念,認為FBM是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memory——指對與自己有關的生活經歷的記憶)的一個特例,使人們可以記住首次聽到事件時的具體細節。

FBM可分為攝影模型&綜合模型&情緒整合模型三種理論模型: 攝影模型(photographicmodel) 指出事件本身以及周遭的環境背景都會以最真實的的情境儲存在個人的記憶當中,如同一張照片般直接將整體紀錄,而不會分開其中的個體。

攝影模型的決定因素包括:事件的新穎性、驚奇性、重要性及其引起人們的情緒感覺狀態和外顯覆述。

綜合模型(comprehensivemodel) 指出FBM會分別影響FBM形成的因素與FBM維持的因素二者。

前者舉例來說可以是一個人的情緒反應或事件對個體的重要性,後者則可能是事後對於該天事件的覆述以講述。

綜合模型會通過三種在時間上起作用並且能獨立或結合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來描述FBM的形成。

情緒整合模型(emotional-integrativemodel) 依據該模型(emotional-integrativemodel)指出,行程或維持FBM的過程會按照所發生的事情對當事人的新穎或前所未見以及對個人的重要性加以判斷評價。

對事件新穎性的評價會從而產生驚奇反應,而驚奇性直接影響FBM,並且導致FBM的形成。

閃光記憶的特點編輯 有關於閃光記憶的產生來自於積極,消極或是個體獨特的事件。

這讓閃光記憶具有與「普通」的記憶機製不一樣的特殊特徵。

所以閃光記憶的特質被認為是詳細,準確且具有持久性的。

(三)以自我來記憶編輯 將需記憶的材料跟自己產生關聯,比如要記住一個新朋友的名字和長相,就先想想他和自己的關係,他是自己的同學?甚麼時候的同學?有沒有一起上過課或出去玩過?只要這個人跟你的關係越多,就越不容易忘記他。

每當我們得到新東西時,例如買了新手機、換了新鞋子、買了新車,是不是都有一種感覺:怎麼我身旁的人都跟我一樣,用同種品牌、同樣的花色?其實是因為這些記憶跟自己最有關,此現象稱為「自我參照效應」——身旁的東西若跟自己有關係,就會讓你有深刻的感覺。

當事情跟自己牽扯上關係時,會讓記憶比較深刻,所以可以利用這點,將想記憶的事物帶入自己的情境中,像是自己如何使用這項物品、要把它擺在家裡的哪個位置等,如此能加深對此事物的印象。

從社會心理家的觀點而言,由於人們傾向認為「對人們而言『我』是重要的」,也往往會較為關注和自己有關的訊息,故對於和「自己」有關的訊息也會記得比較好而從認知心理學家的觀點而言,或許會解釋為:「只是單純跟自己的事情往往會有多次複習的機會,所以人們對於和「自己」有關的訊息往往會記得比較好」 (四)前瞻性記憶編輯 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memory)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一種是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

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是在某一時間內完成規定的動作記憶,基於事件的前瞻性記憶是在適當條件下完成規定的動作記憶。

影響前瞻性記憶的幾個因素 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前瞻記憶能否順利進行常取決於合適的提示物、靶事件和情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老年人),外部提示物(如日曆、鬧鐘)和放在顯眼處,比內部線索(如心理演示、生物鐘)更有用。

醒目或不熟悉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記憶表現,但提示物並不總是會起作用,有效的提示物應能加強靶事件和意向之間的聯繫。

年齡:一般認為,老年人在完成前瞻記憶任務時會表現出更多的困難,因為它涉及到較多需要自我啟動(self-initiated)的提取過程。

但Einstein和McDaniel的經典實驗表明,年齡對回溯記憶任務有較大影響,卻並不降低前瞻記憶測驗的表現,這可能是由於實驗採用基於事件的前瞻記憶任務,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形成的意向,如果採用基於時間的任務,則前瞻記憶能力將隨年齡增大而下降。

兒童對自己的前瞻記憶能力往往估計過高,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元記憶水平較低,即使認識到提示物會幫助他們記住前瞻記憶任務,也常常找不到有效的提示物。

其他因素:是否集中注意、形成意向到執行意向所要求的行為之間的時間長短、中間是否插入其它任務、人格、動機、情緒。

(五)伸縮效應編輯 相信大家有這種經驗,在玩高空彈跳的時候,跳下去的那5秒感覺過了5分鐘;開車突然小孩跑到你前面緊急煞車的那兩秒感覺好像過了半輩子;或是有人常說: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而在恐懼高壓環境下卻總是永遠不會結束那麼煎熬。

為什麼會有這種明明是經過同樣的時間,在感覺上卻有時間伸縮的不同呢? 其實上述事件感覺到時間的伸縮,並不是在當下就感覺到時間變長,而是在後續回憶這段經驗的時候才感覺到時間的增加,也就是記憶被大腦動了手腳。

記憶在這呈現的並不是事件當下的片段,而是經由大腦處裡過後的片段,可能是刻意或是無意識地替改變記憶。

而當改變記憶造成時間感知的不同時,就稱為伸縮效應(Telescopingeffect),一種與記憶有關的暫時性幻覺。

伸縮效應又分成向後延伸和向前伸縮,剛結束不久的事件會主觀上的向後延伸,也就是說上個禮拜才剪過頭髮,會感覺是一個月前才剪過。

而相對於現在太久以前的回憶則會向前延伸,5年前去過巴布亞紐幾內亞觀光,卻感覺像是3年前去過一樣。

而這兩種伸縮效應的區分點大致為3年,3年以上的回憶就會向前延伸,而3年內的記憶則會向後延伸,這是經由統計學所得到的結果。

這個伸縮效應可能對大家來說很模糊,可以做一個生活中的小實驗來印證伸縮效應。

你可以手上戴著手錶,先看其他地方10秒鐘,等數到5、4、3、2、1,迅速移動視線到手錶的秒針上,這時會發現,你看到的第一秒鐘感覺會比後續的的2的3秒來的久。

這類型的暫時性幻覺特稱為停錶錯覺(Chronostasis),原因是當眼睛接受到新的刺激時,會需要時間把畫面呈現在視網膜,並且傳遞到大腦才能看到畫面,這段時間理論上是看不到東西一片黑矇矇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人類看到的畫面應該要一直有黑影閃爍不停才對。

事實上大腦為了彌補這段時間的空白,新看到的畫面會自動向前補償,以避免有黑影閃爍的情形,而結果就是你轉過頭看向秒針的第一秒也向前補償,因此同樣的畫面看了兩次,所感受到的時間也因此而伸縮。

(六)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TOT))編輯 有沒有在試著闡述事情、說故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字怎麼說就是說不出來呢?這個字往往感覺好像就快要說出來了,感覺、想法、畫面都有了,就是說不出來那個確切的詞彙。

這個就是舌尖現象,就像英文中說的,字好像擱淺在舌尖,就是說不出來,可能的來源是一句法文的口頭語:「avoirlemotsurleboutdelalangue」(這個詞就在我的舌尖上)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從科學角度來看,其實舌尖現象和記憶是息息相關的。

記憶活動包括編碼(encoding)、儲存(storage)、檢索(retrieval)和解碼(decoding)這四個過程,個體在對人名、物名及文字編碼時,會同時將之編成形碼、聲碼、意碼,並將其放到大腦組織中的不同部位儲存。

當原刺激物出現時,大腦會將這三種碼分別從不同部位檢索出,最後進行解碼。

記憶過程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記憶就會受到影響,也就是說如果解碼過程中只能解出形碼與意碼,而無法說出正確的聲碼,就會形成所謂的舌尖現象。

研究者提出多可能的假說: 堵塞效應(BlockingEffect):簡單來說,當受到一個回憶字彙的信號時,除了能回憶起正確的詞彙外,也可能將其他關聯的詞彙也被引發,而當兩者同是被引發,人迅速意識到關聯詞彙並不是他要的詞彙,進而迅速的抑制詞彙的發出,就連正確的詞彙也被抑制了,導致詞彙無法產出,其中,這些造成抑制效果的關聯詞彙稱為Blockers,而當Blockers被移除後,舌尖效應就會被解決。

然而,這個假說難以被證明,因為我們難以判斷實驗中給受試者的訊號是否真的為有效的刺激,能有效引起實驗者預想的字彙組。

因此,做出來的的結果往往只有微小且難以測量的差異,不太能有效支持這個假說。

當然,也有研究者反對這個假說,認為blocker其實沒有影響,或這有助於目標單字的回憶。

不完全引發假說(Incomplete-activationhypothesis):認為舌尖反應是因為目標辭彙未能受到充分刺激而成功被啟動,以至於單字可以被意識到,但不能被成功表達出來。

傳導不足模型(Transmission-deficitmodel):這個假說奠基於另一個理論,認為語意和語音資料被存放在腦中相當不一樣的區域中。

這個假說認為,輸入的刺激已經強到能夠促成語意區的活化,但卻沒有辦法將信號接著傳送到語音區,故能感覺到語意的存在,卻無法表達出單字。

信號熟悉理論(Cue-familiaritytheory):該理論認為,只要是和一個辭彙緊密關聯的一個外來信號被接收到,不論對方是否知道該辭彙,就能夠引發舌尖現象。

這些外來信號會引發回憶作用,而這就會造成好像快要得到目標辭彙,卻一直停留在強烈感覺的階段。

過去的實驗指出,不斷重複出現的信號,較容易造成舌尖效應,這個實驗被認為能夠支持這格理論。

關聯啟發(AccesibilityHeuristic):該假說認為舌尖效應會被大量相關的記憶引發,因為主觀上感覺對於一個辭彙的了解,有賴於我們對於一個辭彙所擁有的背景知識,而目標辭彙本身卻不是。

就像是對於一個辭彙,當有越多的概念、記憶能夠被引起,人們覺得自己知道這個概念,但字彙本身卻不是如此。

過去的實驗(1997)也被認為可以解釋這個假說,但是同樣的實驗結果,也可以用來解釋堵塞效應。

那怎樣的記憶最容易引起舌尖現象呢?由最近的研究(2015)指出,舌尖現象產生可能跟學習的過程有關:當一個人無意識地、不經意的學到了一個新知時,這樣的新知就會更容易因發生舌尖現象。

另外,雙語或多語使用者對於非專有名詞,比起單語使用者會更經常經驗到舌尖效應,尤其是在非主要的語言中,但這個效應並不出現在專有名詞中,較早習得的語言也較不會經驗到舌尖現象;其他像是用藥、咖啡因、情緒、年紀(灰質流失相關)等也可能會造成更頻繁的舌尖效應。

最後,如果遇到舌尖現象時,該如何應對?研究者也眾說紛紜,有些研究者認為,持續地在舌尖現象的狀態下思索目標辭彙可以幫助學習;但另一批研究者則認為,這樣會造成不斷的學習「錯誤」的訊息輸入辭彙關聯,反而有礙於學習。

[35] 可見這方面的研究,仍待更多研究者的投入以闡明。

(七)重塑你的記憶編輯 首先,請不要認為你的記憶很可靠,也不要覺得你的記憶一旦形成,就會非常堅固。

看完這整個「記憶」的篇章,相信你早就對自己的記憶能力產生了質疑。

在1986,紐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學者JamesMisaninm、RalphMiller跟DonaldLewis在老鼠身上發現,記憶在形成後是可以被重塑的,震驚全世。

他們的實驗過程像下面所寫這樣: 首先,他們藉由古典制約,讓老鼠接受電擊,並將電擊的經驗和另一個無關的經驗(例如某特定音頻)連結在一起,直到老鼠受到該無關刺激,即使沒有電擊,就會自動害怕而靜止不動。

而透過重複地將無關的經驗和安全的環境連結,即可消去這個效果。

這個實驗令許多人產生興趣,想了解人的記憶是否也可被編機,另有研究者做了研究,過程如下: 先令大學生們記住二十個任意的物品名稱,這些物品會被展示給他們看一段時間,再放入籃子中,所有的學生會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到他們能夠清楚記下其中十七個物品的名稱。

第二天後記憶定型後,一部份的學生的相關記憶被研究者刻意喚起(透過要求學生回憶並敘述當天實驗的情形,但不直接要求學生說出物體的名稱),接著,兩組的學生都被要求背下一系列新的物品名稱。

到了第三天,受試者們全部都被要求回憶第一天實驗中出現的物體名稱。

令人驚訝的是,平均下來,每個學生大概可以回憶初八個物品,然而,第二天有被要求「回憶起第一天場景」的學生,意外的將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記憶混雜在一起,平均每人的回憶中,會有五個是來自於第二天的物品清單,而沒在第二天被要求回憶起第一天場景的學生幾乎沒有這個現象。

由這個實驗可以看到,第二天的「召喚」記憶,讓記憶上浮到意識檯面上,就會將記憶的內容暴露在一個可被編輯的狀態。

神經科學研究者也發現,這樣的回憶行為,將會啟發我們的海馬迴迴路,讓我們的記憶在那段時間變成是可編輯的狀態,而這樣的特質也讓學者感興趣,期望能應用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的治療上,像是自我指導,告訴大腦忘掉某些記憶,並且可以使用視覺化想像來完成自我指導的遺忘,例如想像欲遺忘的記憶被燒掉、擦掉、丟進垃圾桶等等。

或者另一種方式是繼續回想創傷記憶,但在過程中刻意新增一些改變,逐漸模糊掉原始記憶。

這些都是藉由重塑記憶來治療PTSD。

一份有趣的調查報告顯示有300多名無辜的美國公民坐過冤獄。

更荒謬的是,調查人員分析後發現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案例其實是因為證人的錯誤記憶,且這些指控大部分都不是汙衊。

因此我們得知:證人的記憶是錯的,但法官卻採信錯的證詞,做出錯的判決。

這也讓我們發現,回憶的過程讓我們的記憶在那段時間變成是一種可編輯的狀態,因此不要認為你的記憶很可靠,記憶其實是可塑的。

參考資料:Neuroscience:ExploringtheBrainFourthInternationalEdition.Pages856-857 影響記憶力的因素編輯 壓力編輯 影響記憶力的壓力可分成兩種: 短期壓力:人體存取短期記憶的結構為海馬體。

短期的壓力能幫助人們記憶,舉例來說:學生在面臨月考時,會產生短期壓力,而在備考的那段時間學習能力、記憶力提升。

不過短期壓力累積久了就會轉變成長期壓力,這時便可能傷害記憶力。

長期壓力:當人處於長期的壓力下,會造成腎上腺皮脂素分泌過多,此時下視丘的開關便會對過多的腎上腺皮脂素疲乏,並停止反應,導致人一直處於壓力狀態。

這時就會把太多的精力花在處理情緒,而非思考,這對記憶力毫無幫助。

而長期處在高壓力下也會使掌管專注力、決策、社交能力的前額葉皮質縮小,新的腦細胞不易增生,造成學習力、記憶力下降。

甚至引起疾病,像是憂鬱症、高血壓、阿茲海默症。

當我們面臨壓力時,體內會釋放荷爾蒙—可體松,它可以幫助我們專注並做出即時的反應。

例如提升我們在運動比賽或是演講中的表現。

然而過多的可體松會使人有較差的記憶力。

以下研究呈現出高壓力對記憶的負面影響。

洛克菲勒大學的魯比恩和他的夥伴研究了一群六十多歲的人,分成兩個小組,其中一組由於壓力關係比其他人多產生了50%的可體松,在要求良好記憶能力的迷宮測驗中,高可體松的受試者比低的受試者表現的差。

因此緊張、壓力對於記憶力有負面的影響。

根據英國食品研究院的葛林的研究,節食者在記憶、反應時間及心智處理能力的測驗上都比未節食者來的差,但他也同時認為節食者的不良表現是因為焦慮。

因為那些靠著芹菜、脆麵包片維生,但體重仍然掉不下來的絕望節食者最焦慮、也最健忘。

由壓力所引起的健忘,其生物化學基礎可能在於長期增益效應(LTP)的中斷。

長期增益效應被認為是學習及行程記憶連接很重要的神經突觸的強化歷程。

神經生物學家湯姆生連續七天給老鼠一連串逃脫不掉的電擊,而製造出一群慢性緊張的老鼠。

實驗快結束時,緊張老鼠的海馬迴已經失去了進行長期增益效應的能力。

史丹佛大學的薩普斯基指出緊張也會使腦飢餓:皮質醣壓力荷爾蒙會降低細胞對醣的吸收,緊張的神經元會使其自身的能量降低20~30%,而這足以對學習及記憶造成不良的影響。

神經傳導物質的多寡編輯 少量的糖竟能夠神奇的加強記憶? 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高德,在一連串有關糖的實驗中要受試者聽一段散文,然後喝一杯檸檬水。

其中一組喝的檸檬水摻有真正的糖,而另一組則是摻有代糖。

在24小時後。

要參加者回想前一天聽的散文的細節,喝了糖水的人比喝代糖的受試者多了53%的資訊。

目前仍不知道葡萄糖如何增進記憶,他可能只是供給腦部更多的燃料,因為神經元的活化需要大量的血糖;或者,像某些研究所說的,葡萄糖可能使神經元增加乙醯膽鹼的釋放,乙醯膽鹼是形成記憶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

神經元是藉化合物來與彼此溝通聯絡,一個神經細胞的軸突釋放出來的神經傳導物質把信號送到下一個神經元,大約15%的大腦神經元製造的神經傳導物質是乙醯膽鹼,尤其是在與記憶有關的海馬迴及杏仁核上的神經元。

實驗室中,阻擋乙醯膽鹼作用的藥會削減老鼠的記憶,同時製造乙醯膽鹼似乎對老年癡呆症的破壞特別敏感。

這些觀察導致研究者提出用增加乙醯膽鹼效果的藥來治療記憶疾病的方式。

他們的理由是如果阻擋乙醯膽鹼的藥會抑制記憶,也許增強乙醯膽鹼的藥就會有相反的效果,其中有個可能的記憶加強物是大家愛用的草藥──鼠尾草油。

不良工作模式與態度編輯 以上班族而言,工作模式和態度會影響記憶力的發展,過度忙碌會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進而造成記憶力變差。

當上班族沒有做好時間管理,一進辦公室就同時做許多事情。

像是一邊跟客戶講電話,一邊寫企劃書,電腦也同時開好幾個工作視窗,很容易造成記憶力退化。

上班族長時間在工作,容易導致過度疲累,影響記憶和思考判斷能力,導致工作表現不佳。

事實上,人需要有適度的休息時間,上班族每工作一段時間,身體和大腦都要有適度的休息,可以尋找方法來紓解壓力,做一些跟工作無關的事,適當放鬆自己的注意力。

睡眠編輯 長期缺乏睡眠會導致失智症的發生,而大腦的認知處理過程、專注力、記憶力等都會容易發生錯誤。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醫學院教授大衛・厄爾尼斯特表示,睡眠剝奪對工作記憶的影響很驚人,每少睡1小時,大腦工作效率就會遞減。

如果整晚沒睡、熬夜,睡眠時間不夠,大腦就會感覺很疲憊,此時有些學習、記憶表現就會衰退。

長期睡覺打呼也會影響記憶力,主要是因為睡眠時打呼,會導致大腦血流量降低,供氧細胞明顯缺乏,造成慢性間歇性低血氧症與高碳酸血症,長期而持續地損害腦神經細胞,在腦幹與小腦區域特別明顯。

運動編輯 海馬迴是大腦學習和記憶系統的核心,當人在運動時,海馬迴會有強烈的反應。

Erickson的研究共有120名年齡介於55到80歲的參與者(未罹患失智症),並將參與者隨機分派到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的參與者要執行一周三次的中度強度運動,而控制組則是伸展性運動。

研究發現控制組的海馬迴體積收縮了1.4%,實驗組的海馬迴則維持原來的體積,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實驗組的BDNF濃度增加使海馬迴體積沒有退化。

此項研究顯示,這種大腦結構的活躍程度與人們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係,特別是有氧運動對短期長期記憶都有影響,如果愈長時間不運動,人的記憶力就會衰退。

海馬迴:其名字來源於這個部位的彎曲形狀貌似海馬,為人類及脊椎動物腦中的重要部分。

每個人有兩個海馬迴,左右腦分別有一個,是腦中產出最多BDNF的地方。

而研究顯示隨著海馬迴縮小會使人的記憶能力衰退,平均一年會減少1%的體積。

阿茲海默症的症狀與研究顯示,病人發病後第一個損傷的部位即為海馬迴,其影響與造成的現象包含記憶力衰退、方向與知覺的喪失等。

疾病編輯 記憶衰退雖是自然老化的過程,但如果發生以下的疾病,就並非自然老化造成的記憶衰退。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引起的記憶失調在老年人當中很常見。

將輕度到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表現,和同年齡的健康人相比較,研究者得出結論,阿茲海默症患者存在短期記憶喚起的衰退。

情節記憶和敘述能力在阿茲海默症早期就會受到損害。

雖然認知系統是互相廣泛連接和相互作用的神經元網路,但是仍然有研究者假設,刺激詞彙語意能力可能會從語意上幫助建立情節記憶。

他們發現,使用詞彙語意刺激的治療可能改善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情節記憶。

這也可能提供臨床意見以對抗該病的退行性症狀。

失語症 失語症在老年人中也很常見。

失語症會造成許多語句理解的困難。

許多語言障礙病人常常抱怨自己記憶受損,也有很多病人的家庭成員證實,病人在回憶之前已知的名字和事件時會發生困難。

許多研究證實,許多失語病人在完成需要視覺記憶的任務時會發生障礙。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核心症狀和認知缺失有關。

造成認知缺失的一個被忽視的因素是對時間的理解。

一個研究的結果證實了精神分裂患者主要的缺失是因為認知失調,他們對時間資訊理解的效率降低。

PTSD 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綜合症(PTSD)會改變人對情感相關資訊的處理,會強烈改變與創傷相關的資訊的注意,也會干擾認知過程。

不考慮個體創傷的特別性,許多種類的認知損害都和PTSD有關,表現為注意力和語言記憶的缺失。

憂鬱症 根據一項2014年的研究Cognitiveimpairmentindepressio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顯示,患有憂鬱症的病人通常在認知與記憶上有相當程度的缺失。

憂鬱症不只使患者情緒低落火勢想不開,它造成的是大腦病變及退化,因此會連帶著造成記憶衰退等症狀,此種影響對不去就醫的患者影像更為嚴重。

學習與記憶編輯 複習:過度學習(Overlearning)編輯 過度學習又稱為過度識記。

學習一個新作業時,若在初次達到正確無誤的程度時,在學習更多的次數,便稱之為過度學習,有助於將短期記憶化為長期記憶。

過度學習理論由艾賓浩斯所提出,經由實驗證明,過度學習有更好的保留量,因此過度學習有其必要性。

通常學習至少應增加到50%以上的練習次數,才能達到最佳狀況。

在一定範圍內,過度學習是必要的,但若超過一定限度學習效果便會逐漸下降,出現注意力分散、厭倦疲勞消極現象。

編碼:深度學習(DeepLearning)編輯 深度學習為機器學習的子領域,為一種以人工神經網路為架構,對資料進行表徵學習的演算法。

其所使用的演算法類似於人腦中使用神經元的方式,根據人腦的工作方式創建人工神經網絡及其不同層級。

表徵學習的目的為尋求更好地表示方法,建立更好的模型來從大規模為標記的資料中學習這些表示方法。

深度處理的資訊會記的比較好,將資訊與已知經驗、知識,轉換成makesense的東西。

深度學習可用於教會計算機一些人類可以輕鬆做到的事情。

現今有許多行業及領域將深度學習最為其運作的核心,例如航空、國防、醫學、工業自動化等。

編碼:位置記憶法(MethodofLoci)編輯 位置記憶法為記憶方法的一種,此法又稱為心智漫步法,只在自己所熟悉的心智空間終將所要檢索、提取的訊息找出來。

記憶一系列多件事物時,把需要記住的每一件事物與已經很熟悉的場所以心像 方式連結,以視覺影像加強記憶。

因此回憶時,只要回想這個場所的每一個位置,便能順利地將訊息提取。

實驗研究表明,同一個場所的固定位置,可以一再使用記不同的項目,不需要每次更換新的場所位置。

睡眠與記憶編輯 (一)深層睡眠與深層記憶的連結性[36]編輯 由這篇論文可知道,睡眠對記憶鞏固(memoryconsolidation)扮演著重大的角色,其中又以深層睡眠(deepsleep)最為重要,又科學家發現在步入中老年後,人們深層睡眠的時間會逐漸縮短,因此科學家相信深層睡眠與深層記憶有強烈的連結性,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他們設計的聲音刺激能有效改善高齡受試者深層睡眠的品質,也提升了他們在記憶力測驗時的表現。

研究中共有13名60歲以上的受試者,他們在晚上睡眠期間,若有接受研究人員所設計的聲音刺激,記憶力測驗時的表現會大幅改善。

在以往的實驗中都是以年輕族群為受測者,本次實驗首次證明此法也可以運用在高齡者身上。

(二)睡眠對前瞻式記憶的增益[37]編輯 睡眠有助於加強前瞻式記憶,所謂的前瞻性記憶便是將來甚麼時候要做什麼事的記憶,口語上來說就是意圖、想要、目的。

先前已經有實驗證實「目的」只有在尚未被完成的情形下會被記住。

睡眠有助於強化前瞻性記憶。

若目的在睡前已經被完成,那麼睡眠對於前瞻式記憶式增益會消失抑或會再次被喚醒。

以下摘取自論文的實驗內容: 實驗一:在晚上,受試者會得知一些具有暗示性的字對,並被告知他們將在睡前的兩小時(但是有部份受試者不會睡覺)要在一個測驗中偵測出這些文字。

而兩天後,他們會接受一個突然而且相似的測驗,但結果顯示,睡眠組與清醒組的前瞻性記憶表現並無顯著差異,無論在注意力集中與否的情形下,兩組都僅能偵測出很少的提示文字,這個實驗指出睡眠對於記憶已完成的目的並無幫助。

實驗二:與實驗一唯一不同之處是,會在受試者做完第一場測驗後,告知受試者兩天後還有第二場測驗。

但此時睡眠亦不足以增強已完成目的的記憶。

實驗三:在受試者在得知暗示性字對的同時,被告知了接下來要做兩場測驗。

結果在第二場測驗中,睡眠確實對前瞻性記憶有幫助。

同時,未眠的實驗者中,較專心的人則有比較好的表現。

結果顯示睡眠對前瞻式記憶的增益需滿足兩個條件才可以達成:一、給予字對之後,就必須告知受試者實驗目的。

二、這個目的需在睡眠之中具有活躍性。

即在被告知的情況下,睡眠的確有助於加強前瞻式記憶。

(三)睡眠中的記憶機制編輯 睡眠的時間和品質會影響一個人的記憶能力,而睡眠是大腦鞏固記憶的時期,就像記憶一樣,睡眠亦是科學家極欲解開的謎,儘管已有研究證實在睡眠期間記憶會被修剪及儲存,此領域仍在有許多未明瞭的機制等待專家探索。

目前專家們共同接受的是睡眠對於鞏固記憶是有用的或者是必需的,但是不一定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記憶。

以「陳述性記憶」來說,睡眠似乎對此種記憶的長期保留非常重要;反而,對於更簡單的條件反射如「將刺激之間的關聯或對刺激的反應聯繫起來」的記憶,睡眠造成的影響較模糊,不過睡眠似乎仍有益於這種類型的記憶。

至於大腦的部分構造:海馬迴、新皮質、杏仁核等在記憶中扮演重要角色,杏仁核會將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接收、產生強烈情緒的資訊送往海馬迴儲存,而海馬迴和新皮層之間則經由神經電位訊號,使剛學到不久的新數據(短期記憶)更新新皮層中的理解行為(長期記憶)。

記憶通常分三個部分來考慮:acquisition(獲得)、consolidation(整合)、recall(回想)。

當我們醒著時,獲得和回想就會發生,整合則是在清醒和睡眠期間都會發生,其意味著將記憶從短期的緩衝式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中並通過學習更新信念和一般知識。

在三種類型的睡眠:輕度睡眠、深度睡眠、REM睡眠中,記憶似乎都能得到鞏固和形成,不過關於REM睡眠對於記憶的鞏固仍有許多分歧。

隨著科學家們試圖揭示記憶儲存、檢索、提取的電位訊號生理機制,出現了一個文獻中常出現的術語-cherry-picking。

此術語就是科學家如何描述大腦選擇記憶並使記憶在睡眠中變得持久的過程,科學家認為,海馬迴和新皮質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儲存記憶。

短期記憶被認為是電位訊號整合為神經活動的模式,而長期記憶則是大腦中的結構變化而形成更持久的新突觸,這能夠解釋為什麼短期健忘症的發生(在過去12小時左右的記憶中被擦除)不會影響長期記憶。

至於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主要會發生在NREM睡眠,稱為記憶形成(consolidation)。

但是,如果外來因子涉及的是記憶鞏固的話就意味著一些大腦神經迴路會得到加強,其他神經迴路則會被抹去或放棄以便形成新的記憶。

至於REM睡眠對於鞏固記憶的分歧主要在於:早期的科學研究已發現REM睡眠似乎沒有在記憶鞏固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為REM睡眠階段比任何其他睡眠階段更接近清醒,而即使腦部有受傷或用藥物限制REM睡眠的人也都不會被發現有記憶上的問題。

然而,最近的研究對這些早先的說法產生了懷疑,有專家利用腦電圖發現經過了有認知負擔(簡單來說就是學了很多東西)的一天之後,REM週期的長度經常增加,這表明大腦在REM睡眠期間可能是為了消化學習的東西而休息。

再者,有研究顯示如果獲得更多的是陳述性記憶,REM睡眠時間的增加將更為顯著(需要更多休息以記住更多事物)。

另外,對被剝奪了REM睡眠階段的動物進行實驗也表明,這些動物無法學習新事物。

但意外的是,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組成的科研小組利用老鼠進行的實驗發現,儘管持續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但如果給予腦部一定的刺激,無需睡眠也能提高記憶力。

該成果可能會顛覆「穩固記憶力需要睡眠」這一定論,科研人員通過修改基因,培育了一批只要大腦受到光照,傳導功能就開始活動的實驗鼠。

即使搖動牠們睡覺的小籠干擾其睡眠,只要給予光感刺激仍會形成記憶,記憶力也比睡眠充足的普通老鼠更爲持久。

(四)夢(意識體驗)編輯 兒童的早期記憶,會影響她以後對待生活的方式和態度。

從心理學出發,記憶被當做成什麼,被解讀的方向更為重要,這對他們的生活、未來都有影響。

還存在另外一種說法。

夢的存在是進化結果,夢是大腦對記憶內容的整合,是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事情的演繹。

你可以把它簡單理解為大腦自主行為的應急演練。

能做夢的生物個體會擁有更高的生存機會。

此外,人的人格在夢中和清醒時都是一致的。

只是夢境中,人比清醒時更為放鬆,人格受到的障礙和防禦減少,能夠更真實地表現出來。

如果一個人的腦中有較高濃度的皮質醇的話,其可能會破壞海馬迴和新皮質之間的信息傳遞,然而這實際上可以改變主觀經歷的夢境內容,並且可以解釋為什麼經歷壓力及擁有較高濃度皮質醇的人不容易學習困難。

正在睡眠的人都會經歷上述記憶轉移和鞏固的機制而產生夢境,夢的內容通常可以是天馬行空,但是有研究顯示很明顯的,前一天一個人做過的活動都會在那個人的夢中成為重要角色,而且多個研究證實,NREM睡眠中的夢是零碎的,而REM睡眠中的夢通常是連貫的。

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大致確定腺苷積聚是睡眠影響記憶形成的主因,而咖啡因是一種減輕腺苷作用的材料,這就是為什麼為工作、學業忙碌的人們需要喝這麼多咖啡或能量飲料,還有對老鼠進行測試的研究發現,睡眠中斷會導致新的記憶形成困難,因此這可能就會對許多因酒精消耗代謝或呼吸暫停而導致睡眠中斷的人有影響的原因,也有研究證據表明安眠藥會抑制記憶的鞏固,因為安眠藥服用者很難記住服用藥物前一天學到的東西。

在研究睡眠究竟對記憶的形成與儲存造成多大的影響時,也有許多問題或假設被提出,例如,如果一個人經歷了特別難忘的一天,其接觸了許多新刺激,這是否意味著大腦需要睡得更久才能容納比平時更多的記憶?到底要睡多才能維持記憶形成與儲存的最高效率?清醒時是否也會做夢?等等,其實很多問題與假設現在都還在研究中,就連夢境的形成都還有些許爭議,因此,睡眠、記憶、夢境這三者的交互關聯時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全部說明清楚,但是,就目前研究所獲得的數據,我們也越來越知曉睡眠過程中的腦內活動(期間就包含記憶及夢境形成)而不是只是空想猜測而已,其他也有許多實驗對睡眠進行細節的研究,例如發現減少睡眠不會影響視覺工作記憶,但會影響思維過濾及注意力集中的能力等等,總之,對於睡眠與記憶與夢境來說,以目前專家們的研究趨勢來看,應能在不久的將來就能解開更多未解機制之謎。

記憶與疾病編輯 對於人類來說,自小到大累積而來的經驗、感受等,不僅僅塑造了「記憶」,更影響「自我」的形成。

研究指出,陳述性記憶中分做情境記憶及語意記憶兩種,而前者對形成自我意識的影響較大。

因為情境記憶被認為包含了重新體驗一個人過去的經驗,從而提供記憶的所有者個人敘事的內容,也就是所有者的生活故事;相比之下,假設語義記憶並不伴隨著重新體驗個人過去的經驗──我可能知道我出生的地方,但我無法重新體驗我出生的地方。

也因為記憶與自我的關聯如此緊密,所以在臨床上,許多導致自我意識喪失的疾病,其病因往往與記憶缺損息息相關。

與記憶相關的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失智症(Dementia)和失憶症(Amnesia),以下我們將對這些疾病進行深入的介紹及分析。

(一)精神分裂症與記憶編輯 吳月梅《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的功能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1]在注意力、記憶力、執行功能上與一般人有顯著的落差,其病灶也與其有相關性。

其中記憶功能的缺損,無法以其他認知功能(諸如注意力及執行功能)的受損解釋,而且記憶功能的表現對其生活功能的影響最大,因此患者記憶方面的研究備受重視。

吳月梅在2007年發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的功能研究》探討這相關方面的資訊正確性。

正常記憶運作仰賴適當的逐項記憶和要旨記憶,外界事物主要是以逐項痕跡(verbatimtraces)與要旨痕跡(gisttraces)儲存於大腦,逐項痕跡是含有細節的訊息,要旨痕跡則包含意義或概念的訊息。

在生理上,旁海馬迴與逐項記憶有關,其他內側中央顳葉腦部(尤其是海馬迴)負責要旨記憶中語意訊息的儲存;而顳葉的病變會同時造成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受損,並因為記憶的受損導致患者無法區別「無關錯誤訊息」,而有過多假警報反應(刺激沒有出現而誤以為有),同時額葉與提取逐項記憶及監控記憶的能力有關,額葉受損的患者無法過濾無關訊息,因而有過高的假警報反應。

過去的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額葉與顳葉等部分皆有受損。

吳月梅藉DRM典範記憶作業,瞭解患者記憶中的逐項記憶、要旨記憶、無關假警報反應是否有異常,並且評估患者可能的神經心理機制。

DRM典範利用一組有共同核心概念的字詞來實驗,這一組字詞有一半給受試者看,一半沒有讓受試者看過,接著再把所有字詞拿出來請受試者去回憶看過哪些字詞。

由於同組字詞在概念上很相近,受試者往往會錯認出一些不曾看過的字詞。

例如讓受試者看「棉被」、「休息」、「床鋪」,結果受試者可能也信誓旦旦地說他看過「睡覺」或是「枕頭」。

實驗總共有40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與30位正常受試者參與本研究。

在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無顯著差異。

每位受試者接受神經心理功能檢查和DRM派典記憶作業。

結果發現:患者在智力、注意力、記憶力、語言與語意記憶、以及執行功能等測驗表現均顯著較正常受試者為差。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要旨記憶相關項目之錯誤再認率表現明顯低於正常受試者,而逐項再認與無關假警報反應的作業表現與正常受試者無明顯差異。

此研究除了證實逐項記憶與要旨記憶是兩種不同型式的記憶系統,且認為精神分裂症患者逐項再認能力並未受損,但由於要旨記憶受損,影響其記憶功能,因此在臨床應用上,此研究建議未來評估精神分裂症患者記憶功能時,應著重於評估患者要旨記憶的能力,並以此為加強輔助治療目標。

精神分裂症已於民國103年起由衛生福利部正名為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組涵蓋多重層面症狀的異常化,在臨牀上主要分為陽性及陰性症候群。

陽性泛指幻覺、妄想、迫害、外力侵入造成無法承受刺激等;陰性表現思維缺乏、情感冷漠、不喜歡參予社交活動、獨處少語等。

然而這些年來第三種症狀群逐漸在國際相關領域中被了解及重視,也就是認知功能受損或降低,例如記憶力(長時、短時、瞬間工作記憶),語言的功能、抽象的思維以及信息的整合,並且在情感動作行為上也呈現出平板不適應或困擾異常現象。

記憶運作的模式,運用錯誤的記憶,讓我們更了解大腦自有特殊記憶組織模式,專家學者認為錯誤的記憶也是人類抽取概念能力的付出,例如學生學習新的知識,無法將老師講解內容強行記憶,並需將內容進行概念的截取整合歸納,才執行記憶。

雖然概念的截取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式,但其過程中容易產生相關性概念錯誤記憶,而這種現象是無法避免的。

知名心理學家曾於認知異常化的測試中針對於「精神分裂者」進行「錯誤記憶」研究,從實驗的過程中讓我們更了解「記憶」與「精神分裂者」兩者之間的關連性,並從中發現關於常常出現的名詞和一般常人對照,精神分裂者的記憶表現有明顯的落差,但錯誤的聯想到其他相關詞句的表現(錯誤的記憶)則與常人大致是一樣的,然而有一項「不相關的詞句」,出現的比例有顯著的現象,從這項研究說明了他們的記憶組織方式與常人不同,一般人習慣於使用關連性來建立模組的方式,作為歸納整理學習,而精神分裂者則不然。

2016年英國卡廸夫大學科研團隊進行一萬多個精神分裂患者研究分析,其相關的拷貝數變異基因,通過調節記憶消退的通路,損害記憶的消退、抑制學習的功能,進而影響特定認知功能的環節。

(二)失憶症(Amnesia/Amnesicsyndrome)編輯 失憶症(Amnesia),又稱失憶症候群(amnesicsyndrome),是一種記憶混亂的疾病,簡單來說就是喪失記憶。

包含喪失部分記憶或喪失全部記憶,。

[38]。

失憶症可以依可恢復性、遺忘的類型和成因分成不同種 。

1.依照失憶的可恢復與否分為:暫時性失憶以及永久性失憶 2.依照遺忘的類型分為:順行性失憶與逆行性失憶 順行性失憶(anterogradeamnesia):順向失憶症又稱為前向失憶症,患者在經歷創傷後無法順利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

病因為外力造成,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某些藥物誘導(苯二氮䓬類藥物類藥物)所造成的,另一種則是因記憶功能損傷,而無法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儲存。

這類失憶症患者雖然無法記住陳述性知識如昨天做了什麼事、吃了什麼,但卻可以記住程序性知識如學習打電話、騎腳踏車。

台灣本土案例為筆記本男孩陳宏智。

他在高中時車禍腦部重創,造成智力與記憶退化。

智力只有國小生程度,記憶則只能記住十分鐘內發生的事,所以隨身攜帶筆記本並隨時寫下發生的瑣事[39]。

這就是一個順行性失憶的案例,無法創造新的記憶,或短時間內就會遺失新記憶的一種病例。

另一知名案例為亨利·古斯塔夫·莫萊森(HenryGustavMolaison,H.M),一位為了治療癲癇而以手術切除部分腦組織的病患。

H.M在手術後的性格與智商都與手術前無太大差異,卻出現很嚴重的順行性失憶症狀,很快就忘記不久前才發生的事。

逆行性失憶(Retrogradeamnesia):又稱後向性失憶,逆行性失憶症所遺忘的記憶是受傷之前所儲存的訊息,即失去受傷之前的記憶及追溯過往資訊的能力,但不影響受傷後產生新記憶的能力。

剛才所提到的H.M除了有順行失憶的症狀外,同時也有一定程度的逆行性失憶。

他雖然能夠記得兒時的回憶,但沒辦法回想起手術前十幾年的記憶。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失憶症者,似乎是同時擁有兩種不同有意識的回憶與無意識回憶的能力。

他們可以表現正常的內隠記憶與程序知識,但對於外顯記憶及陳述知識的能力卻嚴重欠缺。

3.依照成因分為:器官性失憶以及功能性失憶 器官性失憶:大腦因受到創傷或是疾病(例如阿茲海默症)造成掌管記憶的海馬迴功能受到破壞,也有可能是因為服用特定藥物(例如Stilnox,使蒂諾斯安眠藥)所造成。

針對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一般常見的假說和腦神經損傷相關。

有兩個著名的假說,一個是β澱粉樣蛋白(AmyloidBeta)在腦中細胞外的堆積造成毒性,最後導致細胞死亡。

另一個是tau蛋白假說,tau蛋白與為一種微管相關蛋白(microtubulue-associatedproteins,MAPs),主要會在軸突之間作為橋梁,以確保兩個軸圖能夠平行排列。

tau蛋白若堆積於神經元的細胞本體處,會導致細胞骨架失去功能、軸突退化,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長期酗酒,身體嚴重缺乏維他命B1,導致大腦受到損傷。

輕微患者會出現暫時性的記憶缺失,例如酒醒之後斷片(註一),完全不記得醉倒前發生甚麼事情,而情況嚴重者會造成永久性的失憶,稱為柯沙寇夫症候群(Korsakoff'ssyndrome,又稱綜合健忘症)。

功能性失憶:心理因素,例如心理防衛機制,即將童年所經歷過的過往統合成一套用來保護自己的原始防禦機制。

此機制傾向讓人類自我欺騙,簡單來說就是在為了掩飾或偽裝真正的動機,或否認對我們可能引起焦慮的衝動、動作或記憶的存在時會起作用。

此機制是藉由扭曲一個人所感知道或所擁有的知覺、記憶、動作、動機及思維,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

因此心理防禦機制可以說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

註一:關於斷片 所謂「斷片」通常被稱作酒精中毒性昏迷,這是一種可能帶來很嚴重後果的現象。

正如病名所言,在發生斷片的期間,記憶會斷斷續續,部分喪失。

症狀稍輕的飲酒者只會片段化地喪失部分記憶,而最為嚴重的狀況則是完全不記得該段時間發生的事。

在相同酒精使用量下,女性斷片的程度大於男性。

幾個世紀以來科學家都以為只有酗酒的人才會喝到斷片,但現在科學證實這並不全然為酒精造成。

大腦活動部分喪失而影響記憶形成才是斷片的原因。

人們相信海馬體(集合訊息並形成記憶的腦部構造)受到了暫時性的損傷,因而沒辦法形成新的記憶。

在大鼠實驗中,科學家發現在一定量的酒精攝入後,部分海馬體的腦細胞還能維持運作,產生原先負責產生的部分記憶。

如果繼續攝入酒精,則最終細胞便全數停止運作,而無法產生記憶。

這就解釋了只有部分記憶喪失的「部分斷片」。

除了海馬體,向海馬體提供訊息的大腦額葉和杏仁核,也在飲酒時也受到了抑制,而此二區域分別負責在我們集中註意時進行理性思考,以及向我們警告危險事物的存在,這也解釋酒醉的人為何易做出特殊的行為。

4.失憶症患病的過程由輕而重 輕度患者:容易忘了剛才發生的事,因此很難學習新東西。

有時候會迷失熟悉的路途,進而會有憂鬱,不敢外出,對一大堆的信函或帳單無法好好回復或處理。

因此,這時候他可能仍能好好地上班、下班,與正常人沒有太大差別。

但是,若稍微嚴重一點的出差、旅遊,或規劃事情如辦宴會就有困難,而且其工作效率明顯退化。

中度患者:健忘的情形加重,漸漸地連老朋友的名字、自己以前做的事也忘記。

對一件事物一直重複著,或不斷問同樣的問題,或一直認為沒吃飯而要求家人再給。

對自己說的事會張冠李戴,或編造故事來塘塞。

對自己已寫下來同意做的事項無法好好地執行。

行為漸漸失控、易激動、怪異及到處遊逛。

衣衫不整或不合宜或每天都穿同一套衣服。

思考混亂,或妄想、幻想及幻覺等。

再下去則漸漸地無法自己沐浴、使用廁所用具以至於大小便失控等。

重度患者:連家屬好友都不認得,也漸漸失去與人溝通的方法,會漫無目的地亂叫、打人,完全無法照顧自己。

最後連行動及吞食都不會,需要家人抱上下床及插胃管來餵食。

常見的失憶症疾病: 以下的失憶症可以透過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治療,例如催眠(Hypnosis)等,並會在後面詳細介紹下列失憶症。

童年失憶症編輯 童年失憶症(Childhoodamnesia),又稱嬰兒經驗失憶,是指成年人無法提取2到4歲之前的情景性記憶(對情景或事件的記憶),且隨著時間流逝,成年人對10歲之前的記憶可能會比想像中還差[40]。

這段記憶空白時常令家長感到沮喪。

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語言學家幾十年來都百思不得其解,而心理治療之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也是如此,並因而在1910年創造了「童年失憶症」或「嬰兒經驗失憶」一詞,。

因為兒童的自我意識差不多從兩歲時開始快速發展,因此部分學者認為,認知自我的發展會對早期記憶的編碼和儲存產生影響。

語言能力的影響六歲以前是發展語言能力的時期,科學家曾經做過實驗,發現26個月大的幼兒對於一個事件的記憶,五年以後仍然存在。

但是小於26個月大的幼兒,可能因為當時無法描述這個事件,導致他們五年後無法記得這件事。

這代表我們失去嬰幼兒期的記憶可能也與語言能力有關,因為當時(幼兒期)的我們無法對事件的記憶轉換成語言。

另外,當小孩轉述一個記憶時,也在學習語言表達,讓別人可以理解他想說的事情。

如果他描述的是一個家人都有參與過的事件,像是一起去遊樂園玩的經驗,家人就可以幫忙他,增加他對這個事件的記憶,像是何時發生的,做了什麼事等等。

如果越多幫忙,記憶就能延續越久。

文化背景的影響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王琪(QiWang,音)收集了來自中國和美國的大學生的數百個回憶。

普遍的基於國別的印象表明,美國同學的故事普遍更長,更詳細,且更明顯的以自我為中心。

而另一方面中國同學的故事則更加簡潔,更基於事實;平均而言,他們比美國同學記憶開始晚六個月。

在東方文化中,童年的記憶並不重要。

人們常說"你管這個幹什麼?如果身邊的人告訴你這些記憶對你很重要,你就會記住這些事情。

海馬體或許,當我們還很小的時候,海馬體尚未發育成熟,因此我們無法對一件事情形成豐富的記憶。

幼鼠,幼猴和嬰兒在生命開始的頭幾年都會持續向海馬增加新的神經元,而與此同時,我們也都像嬰兒一樣無法形成長久的記憶——似乎當我們停止增加新的神經元時,我們便突然之間能夠形成長久的記憶了。

但是,發育不完全的海馬體使我們喪失長期記憶的能力,童年發生的事情往往能夠持續在我們成年後影響我們的行為,一些心理學家因此認為,即便我們忘記了一些事情,它們也一定還徘徊在記憶的深處。

「這些記憶或許留存在某些無法接觸的地方,但是這點很難通過實踐證明」 有些研究表明,兒童從1歲開始就能記住特定事件,但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記憶可能會衰退。

大多數心理學家對童年期遺忘消退的定義有所不同,部分學者將其定義為「可以提取最初記憶的年齡」,通常是3至4歲,但有些個案落在2至8歲。

在分析童年失憶症時,觀察幼兒期記憶在編碼、儲存和提取上的變化,相當重要。

記憶提取方式:以下三種不同的記憶提取方法,會影響其回憶內容。

1.線索回憶 線索回憶是指,藉由幫助提取線索而進行的回憶。

在此類研究的基本形式中,實驗者會給參與者一個單字,參與者則以他們覺得相關的最初記憶來回應。

這種方法一般估計消退的年齡在3到5歲左右,但也可能因個體而有所不同。

然此方法存有一些異議,因為每個單字線索涵蓋過多記憶,所以很難辨認這個記憶是否為他們最初的記憶,又或純粹只是第一個聯想到的記憶。

如果實驗者要求參與者特別使用童年記憶或與線索相關的最早記憶,則年齡估計會落在2至8歲。

但即便採取這種方法,線索回憶也只適用於:「參與者將該單字引入詞彙量的幾個月後所形成的記憶。

」研究者Bauer和Larkina在2013年使用線索回憶方式,要求兒童和成年人陳述與該詞相關的個人記憶,並陳述其最早發生的時間。

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年幼的孩子需要較多提示和線索,而兒童及成人最早提取的記憶則大約在3歲。

2.自由回憶 此為記憶心理學研究中的特定範式,實驗程序是以逐字、逐詞、逐句呈現或直接給予受試者記憶材料的列表,之後提示受試者,以任何順序回憶這些項目,並將記得的字詞說寫出來。

至於受試者的回憶時間並無固定,有的實驗者會要求受試者想到無法再想起任何材料為止。

而對於童年失憶症,自由回憶是實驗者向個人詢問他們最早記憶的過程,並允許其自由回應。

當以線索回憶的方法指示人們回想最早記憶時,結果與自由回憶相比並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然而自由回憶有一個好處:「每個問題都能獲得回答」,從這點而言或多或少可以反過來引出早期記憶。

3.竭盡式回憶 竭盡式回憶中,參與者會被要求記錄他們在特定年齡之前能夠觸接的所有記憶,這種方法與自由回憶相同,奠基於參與者無任何線索之情況下進行回憶。

相較上述兩種方法,竭盡式回憶更能清楚地了解從幼兒期至今所倖存下來的記憶量。

但對於必須花長時間來回憶童年事件的受試者來說,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至於詞彙線索和訪談中,並未於重點回憶和竭盡式回憶間發現明顯的差異。

間隙性失憶症編輯 間隙性失憶症(Lacunaramnesia)是指對某一特定事件的記憶喪失,這種特定形式的失憶症是由負責我們記憶和情緒的邊緣系統的大腦損傷所引起的。

當損害發生時,它會在大腦皮層區域的記憶記錄中留下了一個空白或一個缺口。

人們普遍認為失去記憶中的某些情緒可能會在沒有回憶起事件的情況下被觸發。

丹尼爾・戈爾曼(DanielGoleman)在他的《重要的謊言,簡單的真相》一書中,將間隙性定義為:「......轉移注意力的模式所代表的那種心理裝置。

那麼,空白就是在意識中創造一個防禦性缺口的注意機制。

簡而言之,失憶症創造了盲點。

」 據瞭解,間隙性失憶症在某些情況下也可歸因於酗酒、戒毒和戒斷。

使用這些物質後,一個人可能會暫時甚至永久地失去對某一特定事件的記憶。

史蒂文・詹森(《MindWideOpen:YourBrainandtheNeuroscienceofEverydayLife》的作者)也指出:「科學家們認為,記憶是由大腦的兩個獨立部分捕獲和儲存的,即海馬體和杏仁核,前者是記憶的正常所在地,後者是大腦的情感中心之一。

由於海馬體受損而無法形成長期記憶的人,如果他們的杏仁核完好無損,仍然可以形成對創傷性事件的潛意識記憶。

」這可能與記憶的消除或重新鞏固有關。

已有人試圖記住已經鞏固的記憶,並在所需條件下重新鞏固它們。

根據亞歷克斯・查德威克在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的談話:「一些科學家現在認為,記憶每次被激活都會有效地被改寫。

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執行一個學習行為的過程中阻斷一個關鍵的化學過程,例如:推桿獲取食物,學習行為就會消失,老鼠不再會記得。

從理論上講,如果你能在觸發特定記憶時阻斷人腦中的化學反應,你就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清除。

想一想你和女朋友的可怕爭吵,同時阻斷這種化學反應,然後啪!記憶就消失了。

」 這種記憶再鞏固的想法也被用於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案例中,以減輕或緩解與該疾病相關的一些癥狀。

這種情況經常在刑事案件中被聲稱。

受害者或攻擊者會堅持說他們已經失去了對有關事件的記憶,但他們的其餘記憶,包括前向和後向記憶,都保持完好,只有一個特定的記憶或對事件的回憶受損。

這通常是與精神錯亂的主張配對或結合在一起的。

傷後失憶症編輯 傷後失憶症(Post-traumaticamnesia,PTA)是一種在腦部創傷(traumaticbraininjury,TBI)後立即出現的混亂狀態。

由於大腦神經損傷,特別是在大腦顳葉中間地帶以及海馬體的受傷,而導致嚴重的失憶症。

其中患者會迷失方向,可能無法說出自己的名字、所在位置以及時間,且無法記住受傷後發生的事件。

在傷後失憶症期間內,新的事件無法儲存到記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輕度頭部受傷的病人只能回憶起一些事件,並且傷者的意識是"模糊的"。

因為傷後失憶症除了典型的失憶症的記憶損失外還涉及混亂,因此有人提出將術語以"創傷後混亂狀態(post-traumaticconfusionalstate)"作為替代。

傷後失憶症的而通往往無法學習新的課業,且受傷前所學習的知識可能也無法記憶。

傷後失憶症通常是可以逐漸減緩及復原的,不過最快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除此之外尚需搭配認知的復健,提供增進記憶的訓練。

來源失憶症編輯 來源失憶症(Sourceamnesia)是指在保留事實知識的同時,無法記住在哪裡、什麼時候或如何獲得以前學習的信息。

擁有知識和記住獲得知識的背景之間的脫節很可能是源自於語義和情景記憶之間的分離。

一個人保留了語義知識(事實),但缺乏情景知識來表明獲得知識的背景。

記憶表徵反映了獲取過程中的編碼過程,而不同類型的獲取過程(如閱讀、思考、傾聽)和不同類型的事件(如報紙、思想、談話)會在大腦中產生知覺上不同的心理描述,當放在不同的檢索環境中時,就更難檢索到信息是在哪裡學到的。

來源監控包括一個緩慢而審慎地思考訊息的系統過程,即對信息最初是從哪裡獲得的進行思考。

通過使用更多的檢索線索,發現和注意到各種關係和擴展推理可以改善來源監控。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編輯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Transientglobalamnesia,TGA)是一種臨床上罕見的病徵,誘發原因有腦動脈缺血、腦靜脈充血、精神疾病、癲癇、偏頭痛等假說,甚至酒精也被懷疑是成因,但目前沒有確切的解釋,平均每十萬人就有十人無原因的出現此症狀,患者多為中老年人。

一般公認的Caplan診斷標準有: 病人發作時須有目擊證人在場,且其能夠描述發作症狀。

主要症狀是順向性記憶的喪失。

無意識障礙或局部神經症狀。

記憶喪失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發作時沒有癲癇的症狀。

病人沒有喝酒、吃藥、或頭部外傷。

此失憶症狀是暫時性的,可能會重複提問相同問題或是無法正確認知自己身處何地,由於患者通常在數小時後恢復正常,難作進一步研究,發作時看起來一切正常,仍然能夠和旁人對話,唯短期記憶無法被儲存,暫時性失憶有時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不宜輕忽。

實驗室檢查: Jacome曾檢查47名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患者的腦電圖,結果發現其中30名正常,17為不正常,但這些腦電圖不正常患者,他們為非特異性的異常,意思就是,他們異常的狀況並沒有相似性,因此從腦電圖來看,無法診斷出暫時性失憶患者。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tomography)也往往沒有異常,Hodges和Warlow所報告的114個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患者中,有88%的人CT顯示正常,其他12%的人顯示有深部小梗塞、腦室旁白質病變、或輕度腦萎縮,但這些部位的病變與暫時性全面失憶症並沒有直接關聯。

因此臨床上的檢查仍以上述Caplan的診斷標準為主,其他的檢查(腦電圖、電腦斷層掃描)大多用來排除鑑別出更嚴重疾病的可能性。

治療與預後: 暫時性全面失憶症一般來說不需要接受治療,發作時也不用限制其日常活動,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為一過性的症候群,極少復發。

在不同的追蹤時間的研究,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的復發率不一致,有高達26.3%,也有低至2.9%的,平均每年復發率約2.5至5.8%(17)。

研究結果顯示暫時性全面失憶症病人以後發生腦中風、癲癇和死亡的危險性並不比同年齡的正常人高(5,11,16)。

因此大體來說,暫時性全面失憶症是一種良性的臨床症候群。

(參考資料:暫時性全面失憶症-臨床特徵、致病原因與預後,馮清世著) 解離性失憶症編輯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第四版的診斷手冊,解離症被分為四大類,分別為: 解離性失憶症(又稱為心因性失憶症) 解離性迷遊症(又稱為心因性迷遊症) 解離性人格疾患(又稱為多重人格違常) 自我感消失症(depersonalizationdisorder)其中解離性失憶症是最常見的解離症。

解離症是當人在面對龐大的社會心理壓力、傷害時,又或是經歷重大創傷後,病患為了逃離可怕的現實或擺脫不愉快的經驗所啟動的心理防衛機制,透過個人意識、自我認同或是行為協調的短暫性改變來迴避傷害,以免使自己情緒崩潰或是身心受創。

但當解離過程失控時,可能造成各種解離性疾病,這會使得個人意識、記憶、身份,或對環境知覺的認知被破壞,其症狀有失憶、失去自我與現實感、身分認同混淆甚至出現多重人格等。

而在某些情形下,受到外在環境刺激、內在創傷情緒的雙重影響下,可能會瞬間讓這份心理壓力自動解離成為許多自我,由於這會干擾記憶提取的功能,就有可能導致患者離解出部分人格來承受「消失」的記憶,或進入未被原先人格察覺的另一個人格中。

嚴重的患者可能陷入茫然、迷離的狀態,而忽視了自己的存在。

大多數解離症會猝不及防的發作,但也恢復得快,多數患者病情不會持續超過一年,但據統計如果發病超過一年,超過一半的患者可能會持續有此症狀超過十年。

一般人在承受心理壓力或遭遇心靈創傷時,會感覺到焦慮、恐慌或憂鬱等負面情緒,但隨著時間流逝和事物的變遷,這種痛苦會逐漸地淡化或被遺忘,不過這並非是指壓力和創傷就此消失了,而是人們在這調適的過程中將它們轉移到潛意識裏,此稱之為「潛抑」作用。

當然這種寧靜調適的能力還是有限度的,若此障礙的程度太大了,有些人就會發生失憶現象。

例如在目睹到極血腥的殺人事件後可能會藉由失憶避免回想起當時的恐懼,這雖然能避免憂鬱自傷或心智瘋狂等危險,但也導致了失憶現象,即解離性失憶。

解離性失憶最常見的症狀是忘記個人身份,但對一般資訊的記憶則是完好無缺的。

例如說他會忘記他是誰、家住哪裡、要做什麼,然而基本的語言能力和生存能力通常不會喪失,而且主要是失去「過去的記憶」,患者會無法回憶創傷性事件之前的生活或人格,少數案例會直接離開家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

失憶症患者無法因為別人告訴他們記憶就恢復,他們需要自行主動找回自己的記憶。

在所有解離性失憶症患者中,多數為青少年、年輕人,而女性也普遍多於男性。

由於解離性失憶症是內心的壓力造成,是一種因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疾病,所以外在檢查大多不能檢查出腦部受損的情況。

也就是說,解離性失憶症病人都是「自己想要遺忘記憶」的──此處的自己指的是失憶前的自己。

因此雖然解離性失憶症是精神病的一種,但往往都對於患者本人有幫助,如遺忘家暴、性暴力、目睹的重大犯罪等,部份失去記憶後的患者會想要取回記憶,但卻會因試圖取回記憶的行為而受到痛苦。

迄今對於此症狀的病發無法用生理解釋且眾說紛紜。

另外,有些研究報告指出,在反社會人格者、藥物濫用者或長期酗酒者等個案中,較容易被發現此症狀現象。

解離性失憶可以分為四類: 1.選擇性失憶:患者對自己在某個時段所發生的事情,會選擇性地記得某些部分,而選擇性的忘掉某些部分。

2.局部性失憶:患者在某些創傷事件後不久,對某個時段所發生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

3.間斷性失憶:患者對某個時間點之前的事情,完全想不起來。

4.全盤性失憶:患者對於自己的身世與生活完全忘記,忘記自己是誰、叫什麼名字、父母親姓名等。

而解離性失憶有以下常見症狀: 無法認出自己的朋友或家人。

無法記住自己曾經做過的事。

對原來熟悉的地方感到陌生。

無法記住自己的重要資訊,如:忘記自己的姓名、住址、父母親姓名、畢業學校、家裡電話號碼等。

以前能夠輕易做的事情,現在卻不能 在開車旅途中,忘記這期間發生什麼事解離症失憶雖然不是臨床上常見案例,但此症狀對當事者、家庭、社會都有相當大的影響,目前在治療處置皆朝向心理層面療法為主,儘量找出創傷壓力來源,解除內在恐懼害怕因子,甚至採用催眠治療或藥物來輔助,讓解離性失憶患者,可以早日脫離痛苦深淵。

失憶症的治療編輯 現實導向療法(RealityOrientation):主張這一療法的學者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記憶形成的核心,所以照顧者對於失憶症患者來說非常重要。

藉由與照顧者的互動讓病患得以從中學習日常應對的技巧。

職能治療(occupationaltherapy):透過日常活動的訓練幫助個案盡量恢復其原來的生活能力,或是利用其他方法去代償.比方說,個案可以在自己的家俱上貼上便貼紙並註記會忘記的事情,情況嚴重的個案甚至可以隨身攜帶錄音機或個人資料卡,防止走失。

(三)臉盲症編輯 二戰的腦損傷案例:臉盲症的首次發現編輯 臉盲症(prosopagnosia,又譯為臉孔失認症)字源來自希臘文prosopon(臉孔)以及agnosia(認知喪失)。

這個詞最早由神經學家約西姆博達默(JoachimBodamer)提出,他負責治療二次大戰中腦部受損的傷患,主要處理的是腦部損傷導致的失調症與障礙,包括一串由字母a開頭的神經系統失調症:amnesia(失憶)、aphasia(失語)、agnosia(失認)、alexia(失讀)、agraphia(失寫)。

二戰結束後兩年,他發表了從未在神經學出現的案例:有三個軍人都喪失了辨識他人臉孔的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案例是代號為S的士兵。

他的專注力、智力與動作技能(motorskill)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

他的記憶力完好,因此無法從臉孔辨認出認識的人,顯然不是源自記憶的缺失。

這個失調症主要影響的是他的視覺。

他可以把臉孔認知為臉孔,所以他對於分辨個別構成元素並沒有障礙。

他分得出鼻子、臉上的皺紋等,但問題在於他缺乏把它們湊在一起、認知個別臉孔特有形貌的能力。

他能夠觀察出表情的變化,只是無法解讀出它們的意義,所以無法看出某人是正在生氣或是微笑。

對於自己的障礙,士兵S應付得十分的好,在日常生活中他幾乎不會認錯人,因為他採用的是臉孔之外的特徵,重要的線索有時是人們的穿著、眼鏡或髮型,但主要還是依靠說話的聲音,或是個人會發出的獨特聲響。

還有另一個後遺症是患者的臉上也不再有表情,因為其再也無法理解面部的表情,這似乎暗示了導致表情生成的神經元機制,和理解表情意義的機制是同一套。

博達默認為,他的病患們忘了臉孔,不同於一般人忘了名字或某件事。

問題在於,臉孔從未進入他們的記憶之中。

根本沒有東西可以讓他們從記憶中召喚。

這種缺陷與眼睛或視覺神經無關,它必須回推到大腦,在那個負責把視覺刺激整合為形態(pattern)、並將它跟在記憶深處與形態相關的認知連結起來的區域。

它的腦損傷部位,在於顯葉或枕葉。

因此,目前通行的「臉盲」(faceblind)一詞或許是一種誤導:我們是用眼睛去「看」,但是要靠後腦才能把看到的臉「認出來」。

常見形式編輯 1.統覺性臉孔失認症(apperceptiveprosopagnosia):病患無法整合臉部各個元素(缺乏將臉部個個元素統合的能力),對他們來說沒有「臉」這樣子的視覺訊息,他們無法看出兩張照片裡的同一個人的臉孔經過小小的調整、裝飾後是否為同一張臉。

此種類型與梭狀回的損傷有關。

2.聯想性臉孔失認症(associativeprosopagnosia):與統覺性臉孔失認症相反,病患可以從兩張不同照片中看出它們是否為同一張臉,卻無法把這臉孔與他們記憶中熟識的臉孔連結在一起。

熟悉的面孔仍存在於他們的記憶裡的,只是他們無法從記憶裡回想出來罷了。

此種類型與海馬旁迴的損傷有關。

屬於以上兩種臉孔失認症的病患,在與認識的人進行日常互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情況是相同的,差異在於視覺刺激處理出錯的階段不同。

3.發展性臉孔失認症(developmentalprosopagnosia):目前最常見的臉盲症,與腦損傷無關的家族遺傳性臉盲症,此種類型多為終生症狀。

德國人類基因研究所的古魯特(ThomasGrüter)博士推測,這個問題可能是由單一顯性基因造成。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有發展性臉盲症,每位子女都有50%的機會遺傳此問題。

許多年來,臉盲症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後天的失調症,因為腦部受損而造成的,不過,一九七六年之後,逐漸有一些病例出爐,有些臉盲症的人完全診察不出腦部受損的跡象,也有人從小就有無法辨識臉孔的問題,只是由於它是與生俱來的問題,往往未被注意,通常是發生了一些意外事件,才讓缺乏臉部辨識能力的問題被發現。

二OO三年的一篇論文總結了當時對於臉盲症的研究,作者將發展性臉孔失認症形容為「相當罕見的情況」。

依估計,大約有百分之二的人對面孔辨識有困難,達到需接受臉盲症診療的程度。

美國哈佛大學與英國倫敦學院大學共同架設了這個主題的相關網站(www.faceblind.org),從發現自己有類似症狀的人當中,搜集到出乎預期數量的回應。

研究人員與這些人聯繫並從研究中發現,許多發展性臉孔失認症的案例,他們的其他家族成員也有同樣的問題。

這說明了可能有遺傳因素會選擇性地阻斷臉部的記憶。

臉盲症的治療編輯 目前對於這種臉盲的症狀仍無能為力,既沒有藥物、治療的方法可用。

專家們多半會建議病患,把重點放在處理它帶來的後果,並建議病人公開自己的狀況,相信朋友和家人會對自己展現體諒。

到目前為止,這仍是最好的建議。

大部分有臉盲症的人都發展出一套技巧,通過記住別人的聲音、髮型、衣著或走路的樣子來輔佐認人,大多數輕度臉盲症患者在反覆練習記誦之下,都可以成功地認清一些熟人,目前國外也已經出現成功治療的患者—OliverSacks。

然而,這種治療過程相當困難且費時,還有不少缺點: 時間的不確定性:由於患者是藉由細節記憶分辨人臉,一旦對方換了髮型或髮色,患者則需要重新再次去記住新線索好辨識熟人。

治療效果有限性:重度臉盲症患者的治療成功率低,且患者僅能認出少數幾位自己親近的人,成效不彰。

其實也有許多臉盲症患者還是可以正常生活,完全不知道自己有臉盲症,只以為自己「對臉的記憶力很差」。

(四)阿茲海默症編輯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縮寫為AD)俗稱老人痴呆、失智症,於1906年,由德國精神病與病理學家愛羅斯•阿茲海默(AloisAlzheimer)首次發現,因而得名。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發病進程緩慢、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此症佔了失智症中六到七成的成因。

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有6%發生率),但有4%~5%的患者會在65歲之前就發病,屬於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此症導致思考能力和記憶力長期且逐漸地退化,並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功能,甚至造成人格或行為的改變。

其他常見症狀包含情緒問題、語言問題及行動能力下降,但個人意識不會受到影響。

失智症的診斷有兩個要點,一個是心智功能出現退化,另一個是退化的程度比一般老化的情況更嚴重。

多數失智症為退化性的,分為三種類型: (1)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Dementia)、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withLewyBodies)、輕度肢能障礙(MildCognitiveImpairment) (2)血管性失智症: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Dementia)、常壓性水腦症(NormalPressureHydrocephalus) (3)較不常見:愛滋失智症(HIVDementia)、帕金森氏症、創傷性腦損傷、亨丁頓舞蹈症 一、成因 阿茲海默症的真正成因至今仍然不明,目前將阿茲海默症視為一種神經退化性的疾病,並認為有將近七成的危險因子與遺傳相關。

其他的相關危險因子有:頭部外傷、憂鬱症或高血壓的病史。

促進大腦活動、多運動、避免肥胖等,都有助於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疾病的進程與大腦中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沈積(Amyloid-betaplaque)和Tau蛋白相關。

由於初期症狀常被誤認為是正常的老化狀況,或是壓力的一種表現,因而常耗時三到六年才確診。

在無法排除其他可治癒原因時,有極少情況下,腦部切片可能對確診有幫助。

最新研究:澳洲科廷大學(CurtinUniversity)由馬諾(JohnMamo)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於2021年發現了阿茲海默症的可能成因,在實驗用小鼠上發現,其肝臟合成製造的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會經由血液運輸後進入大腦,導致大腦出現炎症,進一步加速腦細胞死亡與記憶喪失等狀況,此症狀對應到人體上就是我們所謂的阿茲海默症。

二、診斷1.透過簡短智能測驗(MMSE)評估認知障礙程度。

2.血液檢查,檢查項目包含甲狀腺功能測試、維生素B12、梅毒檢測、代謝性疾病檢查、重金屬水平,以及貧血等等。

另外也必須譫妄的可能性。

3.透過患者家人或主要照顧人,取得病史、服用藥物、營養及酒精攝取量等日常活動的資訊。

4.透過醫學影像如電腦斷層掃瞄(CT)、核磁共振成像(MRI)、單光子電腦斷層攝影(SPECT)檢查腦部。

三、症狀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是喪失短期記憶(明顯症狀為會重複做同件事情Ex.重複購買相同的物品)、行為或性格的改變、「輕微行為能力受損」(MildBehavioralImpairment,MBI),對平日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對人物冷感、對日常作息焦慮、無法控制衝動、多侵略性、挑戰社會規範、對食物失去興趣、事事疑心,突然經常動怒爆粗話。

隨著疾病的發展,症狀可能會包含:譫妄、易怒、具攻擊性、無法正常言語、容易迷路、情緒不穩定、喪失生存動力、喪失長期記憶、難以自理和行為異常等,並逐漸喪失身體機能,最終導致死亡。

雖然疾病的進程因人而異,很難預測患者的預後,但一般而言,確定診斷後的平均餘命是三到九年,確診之後存活超過十四年的病患少於3%。

四、療法目前並沒有特定藥物或營養補充品,有實證證明對疾病治療有效。

也沒有可以阻止或逆轉病程的治療,只有少數可能可以暫時緩解或改善症狀的方法。

疾病會使患者會越來越需要他人的照護,這對照護者是一大負擔;這樣的照護壓力涵括了社會層面、精神層面、生理層面和經濟因素。

不同的運動計畫,無論時間長度與每週運動頻率,都能改善病人的居家生活表現功能,也對於改善預後有相當助益。

由失智症狀引起的行為異常和思覺失調,常以抗精神病藥治療,惟其效益不高且可能增加死亡率,因此並不特別建議使用。

1.藥物療法: 五種藥物是目前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認知問題:其中四種是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他克林,tacrine、利凡斯的明,rivastigmine、加蘭他敏,galantamine和多奈哌齊,donepezil)以及其他(美金剛,memantine)則是N-甲基-D-天門冬胺酸受體(NMDA受體)拮抗劑。

但目前使用這些藥物的效果大多還不理想。

乙醯膽鹼酶抑制劑:乙醯膽鹼酶抑制劑,2006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多奈哌齊(Donepezil,愛憶欣)用於治療輕度、中度和重度的阿茲海默症。

研究表明膽鹼酯酶阻斷劑可減輕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精神症狀。

日本Eisai株式會社研發的乙醯膽鹼分解酵素阻斷劑,作為認知改善藥物被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

此外針對阿茲海默症伴有的失眠、易怒、幻覺、妄想等「周邊症狀」,通常投與適宜對症的藥劑如安眠藥、抗精神病藥物、抗癲癇藥物、抗抑鬱症藥物等。

NMDA受體拮抗劑:這類藥物目前僅有memantine一種,許可適應症為中重度及重度阿茲海默症。

神經元保護劑:神經元保護劑可以阻斷穀氨酸的興奮毒性(excitotoxicity),藉此減緩生活技能的日漸喪失,也是目前唯一治療中、重度失智症的藥物。

成纖維細胞修復因子(bFGF):有報導稱bFGF對人誘導的痴呆老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沒有臨床報告。

阿杜卡奴單抗(Aducanumab):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2021批准有助減緩阿茲海默症認知退化的藥物阿杜卡奴單抗。

這款藥品是以阿茲海默症初期患者做為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當中並未包括病情已進入中度阿茲海默症患者,開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也無法自我進食的患者。

所以是對輕度認知障礙(MCI)及極輕度阿茲海默症患者,這款藥物可以影響疾病潛在的病理生理學,減緩認知及功能衰退,並有助於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百健研發的新藥Aduhelm是第一款可「減緩」腦部功能退化的新藥,但並不是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解藥。

這款藥品並不會治好阿茲海默症,但能讓患者的生活自理,並爭取更多寶貴時間與家人相處。

Aduhelm的臨床研究設計是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β類澱粉蛋白斑塊,所以要施打Aduhelm前,要能證實患者腦中已有β類澱粉蛋白沉澱。

2.音樂治療:阿茲海默症所影響到的腦區是在演化中較為後期的部分,但有關音樂的腦區卻在很早就被演化出來了,因此即使是重度失智症的病患,其腦部活動依然會對音樂產生反應。

音樂治療是利用音樂和它的元素,也就是聲音、節奏、和聲之專業使用,觀察受試者在視覺-空間測試以及神經傳導物的幾個面向是否有正向的發展。

關於音樂及音樂治療的相關作用原理,簡單來說,主要是透過聽覺刺激大腦及其神經生理系統的運作,進而達成生理、心理與認知等層面的反應效益。

此外,音樂治療應用在失智症的臨床治療及照護研究上已有十多年的歷史,早自1995年即有學者使用帕海貝爾的卡農寧靜性樂曲在護理之家的失智症住民上,發現能有效的減少其過度激動的肢體動作。

音樂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根據輔仁大學醫學院施以諾教授的說法,音樂治療並非只是聆聽音樂這麼簡單,而治療用的音樂也不存在所謂普世通用的藥物音樂,音樂治療是作為療程中的一部分,搭配其他種類的治療方式協同進行,而使用的音樂類型也必須要考量病患的病症以及對音樂的敏感程度,配合患者生平相關的事物做選擇,很多人會將音樂治療視為救命仙丹,在媒體的過度渲染中,誤以為音樂治療可以使原已失去自主能力的病患恢復健康,然而事實上,音樂治療在多數的臨床經驗上,僅能作為輔助角色。

以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為例,患者腦部的問題發生在記憶的流失、自主控制能力的降低、以及情感逐漸麻木化,所搭配的治療性音樂大多以患者在保有記憶的年代裡長久喜愛的歌曲,或是在當代較廣為人知的熱門歌曲(舉例來說:過往針對音樂治療在阿茲海默症方面的研究,多給病人聆聽莫札特的樂曲),掌管人類記憶的腦區位在額葉部分的後生哺乳動物腦,而跟音樂相關的腦區則是位在顳葉的邊緣系統,阿茲海默症音樂治療的原理就是利用邊緣系統殘存的記憶帶動記憶恢復,因此音樂治療的效用大多只能喚起數十年前已經進入深層記憶區中的記憶,對於近期的記憶保存效果有限。

3.舞蹈治療: 舞蹈治療源自於現代舞,受精神分析學派及拉邦動作分析理論影響,1940年代二次大戰後由美國現代舞老師MarainChance開創,強調情緒和身體的相互連結性,以及透過創造力促進身體健康[41]。

舞蹈治療師會透過時間、空間、力量、流動、關係的律動整合情緒知覺,有時會配合道具使用,透過不同節奏、頻率的音樂,喚起阿茲海默患者的肢體記憶,例如治療過程中「踏腳」的動作,使長者回想起自己曾經身為裁縫師的青春時光。

舞蹈治療主要幫助阿茲海默症患者提升其緒管能力、促進人際互動,建立對自己身體的現實感,喚醒肢體知覺記憶,重新獲得自我價值及生命力。

除了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外,舞蹈治療也適用於身心障礙族群、一般成人、兒童、青少年及嬰兒。

4.懷舊治療: 阿茲海默症患者在患病初期,關於自身的情感及記憶尚未完全消退,患者也還保有學習能力,此時若能藉由外界的刺激引導患者回憶過去的記憶,將有助於延緩記憶的衰退,其中懷舊治療通常以患者過去相關的事件及物品,藉由與他人分享過去故事及經歷的方式,協助患者刺激相關的記憶,來預防記憶退化。

實際上的治療方法可以讓老人們組成一個團體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也有些會利用老照片、書信等有長遠歷史的物件,在與家人共享回憶的過程中,逐漸活化腦中尚未被破壞的記憶區塊,懷舊治療的效果除了治癒疾病本身外,也能緩解家庭中因疾病產生的緊張關係,降低帕金森氏症患者因疾病產生的孤獨感,藉著與人共享回憶,找到新團體,以及增進個人在生命晚期的滿意度等功效。

5.飲食輔助: 在美國神經醫學學會(AAN)醫學雜誌《神經醫學》(Neurology)刊登的的一篇研究報告〈TheThree-CityCohortStudy〉指出,大量攝取橄欖油及海魚的n-3型脂肪酸可能有助降低失智的風險,所以建議老人以地中海飲食增加DHA的攝取及增加n-3脂肪酸與n-6脂肪酸的比值,對認知功能有保護的效果。

(Barberger-GateauP,RaffaitinC,LetenneurL,etal)此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神經科的Dr.Scarmeas近年發表不少地中海飲食之於降低失智症危險的研究,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及降低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變成失智症的風險。

五、其他研究1.2006年MIT的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實驗腦波與AD的關係,因為他們發現,在AD病患體內偵測到的gammafrequency較不明顯,因此實驗利用光遺傳學引發小鼠的gamma腦波,觀察腦的變化,發現腦中微膠細胞(microglia)增加,而且工作效率也增加,而清除突觸間的plaque,雖然只是暫時性的變化,但是腦波可影響腦神經是十分令人振奮的。

2.2020年《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論文中,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研究團隊發現,早期無症狀的阿茲海默症患者血液中的tau蛋白「p-tau217」,為健康人的2至3倍多;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也發現,患有阿茲海默症人血液中p-tau217含量約為正常人的7倍。

然而p-tau217是否能成為早期診斷標靶仍有待觀瞻。

3.2019阿茲海默協會國際研討會(AAIC19)探討近年漸盛的醫學之謎——阿茲海默病因與微生物感染的關聯。

目前有多種真菌、細菌與病毒的神經感染,被顯示與阿茲海默症有關,其中證據最明顯的是第一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

六、預防 科學證據支持10種有效預防方式 1.保持血糖與體重避免糖尿病 2.身體質量指數(BMI)應小於25 3.在年輕時期應多受教育 4.避免頭部受傷 5.透過閱讀與學習新事物保持認知能力 6.避免憂鬱 7.學會控制不良壓力,以控制皮質醇水平 8.如果由坐姿站起時經常感到頭暈,確認是否有「姿勢性低血壓」 9.中年時維持良好血壓 10.避免血液中有一種「高半胱胺酸」過高 (五)柯沙可夫症候群編輯 症狀編輯 1887年,柯沙可夫發表了一篇關於「多發性神經炎精神症」(polyneuriticpsychosis)的論文。

1897年,在柯沙可夫主持的一場醫學會議中,有人提議以柯沙可夫的姓氏為這個症候群命名。

polyneuritic這個字的意思是多重性的神經發炎,名詞為「多發性神經炎」(polyneuritis),psychosis則是指病患的急性精神錯亂(confusion)與定向力障礙(disorientation)。

這種失調症至少在初期階段,會伴隨著「假性回憶」(pseudo-reminiscence)。

病患會編造各種經驗,並認定它們確實發生過。

這種虛構記憶的「虛談」(confabulation)現象,至今仍是柯沙可夫症候群最鮮明的特色。

柯沙可夫症候群的神經受損表現方式,可能有複視(doublevision)、步伐不穩、抽筋、麻痺,以及反射損傷。

這些身體方面的症狀,有時可能會讓一些同時出現的心理缺陷被忽略,其中包括對最近發生的事完全喪失回想能力。

成因編輯 1849年,瑞典醫師馬格努斯·胡斯(MagnusHuss)提出「酒精中毒」這個說法。

據柯沙可夫所言,胡斯觀察到的是長期酒精濫用與記憶失調症之間的關聯。

另外根據柯沙可夫自己的研究,沒有酒精中毒病史的人也可能出現同樣的症狀。

柯沙可夫記述了一些因為傷寒、肺結核所導致的神經損傷,以及因為砷、鉛、一氧化碳或穀物污染中毒所引發的病例,致病的原因顯然是某種物質進入血液中,造成了神經損害。

發現柯沙可夫症候群成因的過程是典型的意外,一八九零年代,荷屬東印度地區發生了一場騷動,罹患腳氣病(beriberi)的人數不斷增加,這種疾病造成的神經系統損傷與柯沙可夫描述的多發性神經炎一模一樣,它同樣會影響感官的認知,並造成肌肉無力。

1911年,波蘭生理學家卡西米爾·方克(CasimirFunk)成功抽離出用來治療鳥類多發性神經炎的物質:硫胺(thiamine)。

1936年,人工合成的硫胺被成功開發出來,如今我們稱作維生素B1。

因此,目前柯沙可夫症候群的成因已經有了共識,就是硫胺(維生素B1)不足。

酶對於腦細胞的葡萄糖代謝作用、維持細胞膜完整,以及包覆細胞軸突的髓鞘都非常重要,而它需要依賴硫胺。

人體內絕大部分可用的硫胺幾乎都被腦部攝取,這代表供應一旦被阻斷身體很快就會出現問題;刺激的傳導效率會降低,細胞組織開始退化,某些腦部結構明顯萎縮。

磁振造影掃描更顯示,海馬迴可能消失百分之十的容量。

記憶喪失的類型編輯 柯沙可夫症候群病患所經歷的記憶喪失,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類型,差別在於時間行進的方向。

「順行性遺忘」意味著病患無法銘記新的信息,記憶喪失的方向是往前進的:病患未來的所有經歷,都不會進入記憶中。

相對之下,「逆行性遺忘」影響的是病患的過去,病患對於經歷過的事物不復記憶。

這兩種遺忘的分界線,落在腦部損傷發生的那一刻,被遺忘的事物不是發生在腦傷發生之前,就是腦傷之後。

又或是兩種兼具,純粹的順行性或逆行性遺忘並不常見。

不論是受傷或生病所造成的腦部損害,大部分多少都混雜兩種形式的失憶,有時是永久性的,有時只是暫時的。

最常出現綜合兩種記憶喪失形式的主要病患族群,除了失智症患者,就是柯沙可夫症候群的病患了。

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順行性遺忘的情況會比較明顯。

他們無法把自己剛剛經驗到的事、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儲存起來,以待稍後回憶,甚至連幾分鐘都不行,因此他們會不斷重複說同樣的故事,或問同樣的問題,或是認不出才離開一下子的人。

實驗研究編輯 若要對柯沙可夫症候群病患進行實驗性研究,執行過程會很複雜。

他們的症狀通常在長期酒精中毒之後才出現,因此酒精中毒的柯沙可夫症候群病患實驗組,必須與酗酒但是沒有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的控制組進行比較。

這樣的人選不少,只是要說服他們參與記憶實驗並不容易。

另一個問題在於,研究者對實驗對象過去的記憶所知有限。

研究者可以嘗試評估實驗對象遺忘的程度和範圍,但是他們必須有相當程度地確定,那些似乎被病患忘記的事,在他們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之前真的仍存在記憶裡。

許多實驗採用的測試方式,是拿一些一九五0年代、六0年代或七O年代知名人物的照片給這些人看,但是沒人可以確定實驗對象對一位明星的記憶,到底是來自五0年代這個明星的電影上映時,還是一九七O年代他的作品在電視上重播的時候。

另外,完全認不出某人也不必然代表遺忘,有可能是實驗對象本身對電影就沒有特別感興趣。

順行性遺忘的研究則簡單許多。

實驗者可以提供幾件需要記住的物件:一串單字、照片、一個故事。

過一會兒後,再測試他們記住的東西有多少。

即使病患記得的很少,實驗至少也提供了機會,來研究不同類型信息的記憶保存能力是否受損同樣嚴重。

相對於順行性遺忘的眾多實驗,逆行性遺忘的相關實驗非常少見。

但不論如何,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投入。

除了辨識名人面孔之外,可以問的問題還包括重大的新聞事件、電視節目,以及眾所熟悉的嗓音。

實驗結果顯示,柯沙可夫症候群的病患較善於重製「老」的記憶,而非較近期的事件,只是他們的記憶仍比控制組的表現要遜色許多。

還有些時候,他們對遙遠過去的記憶看起來似乎完好無缺,但實際上大部分也已不復存在。

另一個研究結果是,遺忘顯示出一種時間梯度(temporalgradient)。

事件發生的時間距離目前越近,記憶消失的機會就越大。

即使喪失記憶的時期涵蓋過去三十年,對於發生在三十年前與十年前的事,能夠記得的比例還是有明顯差異。

重要案例編輯 代號為P.Z.的教授是柯沙可夫症候群的重要案例,他並非研究者,而是病患兼實驗參與者。

他三十歲開始重度酗酒,但仍在某個科學領域取得卓越地位。

他發表過數百篇論文和一些權威著作,擔任重要期刊的編輯委員、主辦研討會、教學、指導博士論文,並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說。

1979年,他出版了自傳。

兩年後,六十五歲的他遭遇一次重大的發作,最終出現了急性記憶喪失,被診斷出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

他決定以自身的病例參與記憶研究。

P.Z.在科學領域的卓越地位與曾經出過自傳的事實,讓研究者得以開發一套針對他的測試。

他們列了七十五位「知名科學家」的名單,這些人名大部分來自P.Z.的自傳,包括他親近的同事、共同編輯、共同作者,以及一些他應該很熟悉的人。

名單裡的人分成三類,依照他們作出最重要科學貢獻的時間分為1965年左右、之前、之後。

P.Z.被要求根據每個名字說出這些人的專門領域與最重要的貢獻,研究者則依據他的答案給予零、一、二的分數。

舉例來說,他知道某人的專業領域,但想不出他的研究貢獻為一分。

一位與P.Z.相同年紀的同事自願擔任控制組,接受相同的測驗。

他也是卓越的科學家,但過去沒有酗酒史。

如此一來可以清楚比較測試的結果。

整體而言,雖然名單裡都是他赫赫有名的同儕,P.Z.能記得的比控制組要少了許多。

按照時間來區分—這次是根據他的年齡—正確答案的百分比呈現快速的衰退。

即使是在他未滿十五歲前,記憶相對較不受影響的時期,他答對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七十。

最大的轉折點出現在1940年和1950年之間,這時候P.Z是二十五到三十五歲,也是他開始重度酗酒的時候。

他對這段時期的問題能回答正確答案的比例,只略微超過百分之四十而已。

圖表上的最低點出現在1960年。

對於四十五歲到六十五歲這二十年間的事情,他一無所知。

P.Z.的相關研究,為原本頗為簡化的兩種記憶類型區別順行性遺忘和逆行性遺忘導入一種較入微的觀點。

他銘記新記憶的功能再也無法運作,提取過去記憶的功能也受到嚴重影響。

過去認為逆行性遺忘是未外顯的順行性遺忘,是長期酒精中毒以致記憶持續惡化的結果,如今這種觀點似乎有點站不住腳。

P.Z的例子中,當然也存在著時間梯度,但是在確診的幾年之前,P.Z.的記憶依舊可以提取無礙。

但是,一旦過了急性發作的臨界點,他的許多個記憶之門就同時關上。

這正是柯沙可夫症候群如此棘手的原因。

克拉帕瑞德效應 對P.Z.的相關實驗,完全專注在單一實驗對象上,這與柯沙可夫在一個世紀前所做的案例研究有些類似。

他對病患背景進行深度研究,試圖準確說明病患究竟記住與忘記了哪些東西。

柯沙可夫的觀察結果和在P.Z.身上做的試驗一樣,都讓人不禁對順行性遺忘和逆行性遺忘的簡單劃分有所質疑。

柯沙可夫的結論是,即使是銘記記憶的能力出現嚴重且明顯不可回復的損壞,這兩種記憶也絕未被完全摧毀。

當他去探視病患並詢問知不知道他是誰,病患會說不知道,但如果他到走廊上待幾分鐘後再回到房內,病患對待他的方式就不會像對待全然的陌生人一樣。

經過幾次探視後,他不需要再跟病患解釋他是醫生,只是病患還是會堅持從來沒有見過他。

顯然有些東西還是被儲存了下來,儘管不是存在病患可以有意識地去提取的記憶裡。

類似的觀察結果也在其他研究得到印證。

在日內瓦的貝雷爾精神療養院(AsileBe-Air),神經學家愛德華·克拉帕瑞德(édouardClaparede)早期曾試圖針對這類「無意識記憶」提出實驗證據。

1900年,罹患柯沙可夫症候群的四十七歲女子被送到療養院,她仍記得許多早年習得的知識,比如一些歐洲國家的首都,但是她有嚴重的順行性遺忘。

對她而言,每天照顧她的護士仍是陌生人,照顧她好幾年的醫師也一樣。

克拉帕瑞德忍不住想拿她宣稱自己不知道的事,與她實際上應該知道的事來比對一下。

她說不出廁所在哪裡,前往廁所時卻不會出現遲疑:她說自己認不出療養院走廊和病房的位置,卻能毫無困難地在裡頭走動。

在一次的日常探視中,克拉帕瑞德藏了一根圖釘在手中。

他們握手時,女子被刺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忘了這件事。

隔天早上,醫生再次對她伸出手,這次他手中沒有圖釘,她卻很快反射性地收回自己的手。

問她為什麼不願意和醫生握手,她有些困惑地回答:「難道我沒有把手縮回來的權利嗎?」當克拉帕瑞德進一步詢問,她回答:「會不會是因為你手裡藏了圖釘?」「我只是剛好想到而已,有些人會把圖釘藏在手裡。

」。

她想都沒想過,自己閃過的念頭其實存在她的記憶裡。

這個研究結果—經驗被儲存下來,儘管有時它會持續影響想法和經驗,卻無法從意識的心智中取得—後來就被稱為克拉帕瑞德效應(Claparedeeffect),是一九八五年被稱為「內隱記憶」(implicitmemory)理論的一部分。

(六)路易體失智症(DementiawithLewyBodies)編輯 路易體失智症(DLB)是一種大腦疾病,導致病人在思維及行動方面的問題,一段時間後病情越加惡化。

路易體失智症(DLB)也稱為路易體病。

這是一種漸進性性癡呆,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害腦細胞的異常沉積物會逐漸導致思維、推理和獨立的功能下降。

大多數專家估計,路易體失智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和血管性失智(vasculardementia)後失智的第三大常見原因,佔病例的10%至25%。

與路易體失智相關的標誌性大腦異常物質是以FrederichH.Lewy,M.D.的名字命名,他是在20世紀初期在AloisAlzheimer博士的實驗室工作時發現這些異常物質的神經學家。

α-synuclein(α-突觸核蛋白)是路易體的主要成分,廣泛存在於大腦中,但其正常功能尚不清楚。

許多患有路易體失智症和帕金森失智症的人也有斑塊和纏結(plaquesandtangles)-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標誌性腦部變化。

路易體也存在於其他腦部疾病中,包括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失智症(Parkinson'sdiseasedementia)。

這類失智症與典型的老年失智症不同。

在臨床症狀上,路易氏體失智症多發生於老年期,主要的表現是進行性的失智症,錐體外徑運動失調與神經精神症狀。

病人在疾病的早期常有憂鬱、妄想等症狀。

之後有認知功能障礙,像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方向感不佳與面孔辨認問題。

在錐體外徑運動失調方面的表現有動作變慢、肢體僵硬、顫抖、步態不穩、容易跌倒等,有如阿茲海默氏病與巴金森氏病的混合體。

此外,病人常有神經精神症狀,如反覆性的視幻覺,會見到人臉,各種動物等,治療上有時會給予抗精神藥物;然而這類病人會有對抗精神藥物過度敏感的現象,而容易造成肢體僵硬等副作用,因此用藥需要注意。

病人於睡眠時也常會有演出夢境的現象,這是由於睡眠時產生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

診斷路易氏體失智症是靠診斷準則,包括有明顯的意識或認知症狀的起伏,重覆出現的視幻覺與巴金森氏症。

在影像學檢查中會發現有基底核多巴胺轉運受器接受下降。

在病理學的檢查下,病人的腦組織產生路易氏體的沉積,這是一種細胞內的蛋白質包含體。

治療路易氏體失智症著重於症狀的緩解,包括使用乙醯膽鹼抑制劑來改善認知功能的退化與減少視幻覺產生,及給予多巴胺作用的藥物改善動作障礙。

相較於其他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病人通常預後不佳,最終多因相關的併發症而死亡。

與阿茲海默症主要的差異編輯 記憶喪失往往是早期阿茲海默症比早期路易體失智症更為突出的症狀。

儘管晚期路易體失智症可能也會出現記憶障礙的問題。

與阿茲海默症相比,初期的路易是失智主要會出現運動上的症狀,例如:顫抖(tremor)、行動遲緩。

而阿茲海默症通常到了後期才會出現平衡不好或是行動遲緩這類的運動症狀。

幻覺、妄想和認知錯誤在早期路易體失智症中比在阿茲海默症中更常見。

快速動眼睡眠行為失調症(REMsleepdisorder)在早期路易體癡呆症中比在阿茲海默症中更常見。

自律神經系統(autonomicnervoussystem)的中斷導致站立時血壓下降、頭暈、跌倒和尿失禁,在早期路易體失智症中比在阿茲海默症中更常見。

治療編輯 目前任何治療都無法減緩或阻止路易體癡呆引起的腦細胞損傷。

目前的策略專注於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治療上有時會給予抗精神藥物,以緩解病人常有的神經精神症狀,如反覆性的視幻覺,會見到人臉,各種動物等;然而這類病人會有對抗精神藥物過度敏感的現象,而容易造成肢體僵硬等副作用,因此用藥需要注意。

病人於睡眠時也常會有演出夢境的現象,這是由於睡眠時產生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

涉及藥物治療的考慮因素包括以下問題: 膽鹼酯酶抑製劑藥物(Cholinesteraseinhibitorsdrugs)是治療阿茲海默症思維變化最主要的藥物。

他們也可以幫助某些路易體癡呆症狀。

在路易體失智症中應特別小心使用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drugs)。

雖然醫生有時會將這些藥物用於阿茲海默症可能發生的行為症狀,但是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多達50%的路易體癡呆患者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副作用包括意識突然改變,吞嚥受損,急性混亂,妄想或幻覺發作,或帕金森症狀的出現及惡化。

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s)可用於治療憂鬱症,這在路易體失智、帕金森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中很常見。

最常用的抗憂鬱藥是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electiveserotoninreuptakeinhibitors,SSRIs)。

(七)額顳葉失智症(FrontotemporalDementia)編輯 額顳葉失智症(FTD)是一種漸進性失智,患者的心智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喪失。

該疾病通常有兩大類初始症狀:(1)行為逐漸改變(2)語言能力逐漸惡化。

行為的變化可能涉及衝動和不恰當的社會行為,或對事物極端地不感興趣。

語言能力的改變通常是緩慢惡化的,包括命名、閱讀和寫作的困難。

大多數患者會在中年時發病,且隨著疾病的進程,病人的語言與溝通能力會逐漸惡化,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也會下降,到了最後會變成連日常生活的小事如飲食、穿衣、洗澡與上廁所都需要他人協助,甚至是完全依賴他人。

額顳葉失智症FTD實際上是許多疾病的統稱,包括: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Disease)、額顳葉變性(Frontotemporallobedegeneration)、語義性失智(SemanticDementia)和原發性漸進性失語症(PrimaryProgressiveAphasia)。

一些FTD患者也會發展為一種稱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的運動神經元疾病。

FTD的症狀與大腦額葉和顳葉的退化有關,引起這種癡呆症的大腦病理變化各不相同,有時可以看到大腦中稱為匹克體(PickBodies)的異常形成,但有時只有神經細胞或大腦支持組織退化。

種類編輯 行為變異性額顳葉失智(Behaviorvariantfrontotemporaldementia,bvFTD)的特徵是人格、人際關係和行為的顯著變化,經常發生在50和60歲的人群中,但也可能在20多歲或80歲之後發病。

行為變異性額顳葉失智(bvFTD)患者中,負責控制行為、判斷、同理心以及其他能力的區域中之神經細胞退化最為明顯。

原發性漸進性失語症(PrimaryProgressiveAphasia,PPA)是第二種主要的額顳葉癡呆症,他一樣會有語言、溝通、理解上的問題。

PPA通常在中年、65歲之前出現,但也可能在晚年發病。

兩種最獨特的PPA種類有一些不同的症狀: 在語意變異PPA(SemanticVariantPrimaryProgressiveAphasia)中,個體失去了對於句子的理解或表達單字的能力。

在nonfluent/agrammaticvariantPPA的病患中,病人的說話時會猶豫不決、疲累或句子文理不通。

治療編輯 對於任何額顳葉失智症都沒有特定的治療方法。

有些藥物可以減少躁動、煩躁或憂鬱。

這些治療只能用於幫助改善生活品質。

額顳葉失智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可避免地會惡化,並且衰退的速度因人而異。

多年來,患有額顳葉失智症的人表現出肌肉無力和協調的問題,使他們需要依賴輪椅等用品。

這些肌肉的衰退導致吞嚥、咀嚼、移動和控制膀胱或腸道的問題,致使皮膚、泌尿道或肺部容易被感染,最後使患者死亡。

近代研究發現音樂治療也可以對額顳葉失智症有些許的治療效果。

額顳葉失智症的音樂治療以輔助行為為主,音樂的節奏平穩且有規律,可以幫助病患恢復正常的身體律動;但是若音樂有斷奏型重音,反而會讓額顳葉失智症患者感到十分痛苦。

(八)愛滋失智症(HIVDementia)編輯 HIV(愛滋病)病毒可導致漸進性癡呆。

愛滋病癡呆症的症狀包括:運動減慢、記憶障礙和性格改變。

愛滋失智症的盛行率各家統計不一,而一般較公認的數據是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

而愛滋失智症每年的發生率為5-7%。

而一班愛滋病患者發生失智症的現象多在身體、免疫和感染症狀之後。

約只有百分之三的患者以失智症為第一個表徵。

愛滋失智症的發生一般需要幾個月,且兒童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較高,若不治療,62%的兒童會發生失智症。

在引入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之前,大腦被HIV感染導致的癡呆是HIV病患常見的症狀。

在引入後,不論是愛滋病的死亡率或是愛滋失智症的發病率都逐步降低。

今天,愛滋病毒癡呆在接受治療的患者中很少見,但在某些患者中仍然有可能存在。

不知道自己愛滋病病毒感染狀況的患者特別容易發病。

傅中玲(2000)指出,愛滋失智症的危險因子為貧血、低體重、低教育程度、CD4小於200,年紀太老或太小和有藥物濫用病史[42]。

(九)血管性認知障礙症(VascularDementia)編輯 癡呆症可能是由大腦血管損傷引起的,最終會導致中風(stroke)。

一些較為明顯的中風可能突然發生並導致大腦功能突然喪失,然而,有一些中風可能在沒有明顯臨床症狀的情況下發生,因此被稱為「靜式中風(silentstrokes)」。

患有靜式中風的患者可能察覺不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大腦區域受損,癡呆症的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

與其他類型的癡呆症一樣,血管性癡呆症會縮短壽命。

一些數據顯示,中風後患癡呆症的人平均存活三年。

血管性癡呆的危險因素包括未治療的高血壓、高膽固醇和糖尿病,症狀通常在65歲之後發生。

當大腦突然喪失功能時,通常會需要進行醫學評估。

神經系統檢查和醫學影像技術的結合可以很容易地診斷出明顯的中風。

但當血管性癡呆是由腦中許多微小的中風逐漸累積所引起時,會變得難以診斷出血管性癡呆。

大腦損失的具體功能取決於腦中哪些血管因中風而受損。

認知症狀包括回想訊息、深層記憶、事實、名稱和常用詞的困難。

身體症狀可能包括走路和平衡的困難、尿頻或尿急,且白天容易嗜睡。

血管疾病也可以與其他腦疾病同時發生,例如阿茲海默症,在此情況下兩種疾病的組合導致症狀惡化。

很難確定哪種疾病是造成認知困難的主要原因。

診斷編輯 由於血管性認知障礙很難被識別,因此許多專家建議利用簡易的測試對大腦做專業的掃描,以評估被認為對這種疾病具有高風險的病人的記憶、思考。

風險最高的個體包括中風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人。

其他高危人群包括具有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其他心臟或血管疾病危險因素的族群。

另外,由於憂鬱症通常與腦血管疾病共存,並可能導致認知改變的症狀,因此對於高危險族群,也建議對憂鬱症進行專業檢查。

原因與風險編輯 就像其他神經退化疾病一樣,年齡增長是血管性認知障礙或癡呆的主要危險因素,其他風險因素與心臟病、中風和其他影響血管的疾病相同,這些因素也會增加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治療編輯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尚未批准任何專門用於治療血管性癡呆症狀的藥物,但有一些臨床試驗證據表明,某些批准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也可能對被診斷患有血管性癡呆的人提供適度的益處。

控制進一步損害大腦血管的風險因素是一項重要的治療策略。

有大量證據表明,針對風險因素治療有機會改善病況,並有助於延長或防止進一步退化。

以下策略可以降低患有心臟和血管相關疾病風險也可能有助於保護大腦: 不要抽菸 保持血壓、血脂、血糖在正常範圍內 均衡飲食 運動 維持理想的體重 限制酒精的攝取(十)超強自我記憶症(HighlySuperiorAutobiographicalMemory)編輯 超強自我記憶症又稱為超憶症(Hyperthymesia;英語:Hyperthymesia,源自古希臘語hyper(「過度」)和thymesis(「記憶」)),是一種極罕見的醫學現象,超憶症的病例在全球不超過100人。

2006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Irvine)神經生物學家ElizabethParker等人首次發表論文描述超憶症的特徵:患者能不費力的清楚回憶自己人生當中每一天所做的事,而此症屬於無選擇記憶。

有超憶症的人,會利用通常用來處理語言的大腦左額葉(leftfrontallobe)和通常用來儲存圖像記憶的後頭區(occiput)來儲存長期記憶。

但是,這種機制通常是在潛意識下發生的,超憶症者沒有選擇記憶的能力。

超憶症也並非先天獲得,這些人擁有此種能力或者是因為突發事件刺激,或者是不經意發生,發病原理目前仍然沒有科學定論。

然而,他們能在不經意間記下所有大小事的能力,有時卻會帶給他們負面的影響,難以正常學習和交流——不受控制地想起其他事讓情緒受到干擾,甚至是精神的傷害,例如:患者無法忘記過去發生的悲慘事件,甚至對當下的情景記得一清二楚,情緒反應也會跟過去相同,因此帶給超憶症患者負面精神影響,也會因為覺得自己的大腦被塞得太滿,導致難以容納有創造力的信息。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512-dailynews-remember/ 實際案例 51的美國女子JillPrice是全球第一個被發現有這種能力的人。

她覺得自己14歲以後的生活像是「被分割成兩部分畫面的電視屏幕」,一邊是現在的生活,另一邊反復「重播」以前的片斷。

過往所有的歡樂時光帶給她溫暖和安全感,但經歷過的痛苦和尷尬又時常折磨自己。

Price還出版了自傳《忘不了的女人》(TheWomanWhoCan'tForget),講述過去30年的「記憶負擔」。

27歲的澳洲女子麗貝卡.夏拉克被診斷出患有「高度優異自傳式記憶」(HSAM)的罕見症候群,又名「超憶症」。

這種特別的神經學症狀代表夏拉克可以回想起過去任何一天的任何一件事物。

相關著作 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製作紀錄片《無法忘記的男孩》,講述英國男子奧雷利安·海曼的故事:他患有超憶症,記憶力驚人。

他記得近10年來自己吃過的每頓飯、做過的每件事、每天如何穿戴。

錯誤記憶編輯 記憶是具有可塑性的。

當一個人回想某件事情,會從腦中不同地方將這件事情片段的記憶提取出來,再將它們重新組合。

組合的過程中,有些片段的空缺會依據人的主觀想法、經歷、情感等多種因素而被填補,造成錯誤記憶或假記憶。

根據統計,在美國300多位坐過監獄的無辜犯人當中,有將近四分之三的案例,起因於證人的不實指控,而這些誣告當中有很大一部份來自證人不當填補空缺片段所造成的錯誤記憶。

當人們接觸了一系列有密切連結的資訊之後,易於將一些和以前呈現過的資訊相關,但實際上並未呈現過的項目判斷為確實呈現過。

聽到許多與醫院有關的字眼,可能會讓人覺得聽到了「醫生」或「護士」的字樣。

順向干擾(proactiveinterference):先前學習的資料對後來學習資料的記憶產生干擾。

例如,換了新的電話號碼後(後來的記憶),受舊的電話號碼(先前的記憶)干擾而記不起新號碼。

逆向干擾(retroactiveinterference):後來的學習對先前學習的記憶產生干擾。

例如,臨睡前學習內容的記憶維持優於白天,因為所受後繼學習的干擾較少。

(一)觀察膨脹[43]編輯 1.研究背景編輯 近年研究中發現,觀察他人行為動作將影響自身對於該動作的記憶,例如:一邊準備晚餐,一邊看著電視上的烹飪節目時,可能會懷疑自己剛剛是否確實關掉瓦斯爐。

這種觀看他人進行動作後,產生自己曾進行同一動作錯覺的現象稱作「觀察膨脹」(observationinflation)。

觀察膨脹顯示了人們與外在社會的互動將導致錯誤記憶的產生,因此在不同的社會情境下,觀察膨脹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

2.實驗方法編輯 受試者總共有五十八位,皆為淺色膚色;分為「團體內」(in-group)實驗組、「團體外」(out-group)實驗組以及控制組。

在第一階段中,每位受試者前的螢幕上隨機顯示四十個不同的動作敘述,受試者被要求進行其中二十個動作,另外二十個則僅需看過動作敘述即可。

第二階段中,從先前的兩組動作中各取一半,再次隨機顯示於螢幕上,動作敘述顯示過後,將會播放一段十五秒鍾的影片,影片中的人將進行該項動作。

影片中的人穿著黑色長袖上衣,受試者只觀看到手、上肢以及上半身的部分(臉並沒有露出)。

在「團體內」(in-group)的實驗組中,受試者觀看的是一名淺色膚色的演員。

在「團體外」(outgroup)的實驗組中,受試者觀看的則是一名深色膚色的演員。

在控制組中,受試者觀看的是一名戴著黑色手套的演員。

兩週後,受試者進行記憶測驗,對於六十個動作(實驗中四十個動作加上二十個新增動作)分別回答該項動作是否顯示過、看過以及自己進行過。

3.實驗結果編輯 相較於「團體內」(in-group)實驗組,「團體外」(out-group)實驗組產生錯誤記憶的比例低了許多。

控制組則無顯著降低,推測應是受試者無法確定戴著黑色手套的演員屬於團體內或團體外,因此較沒有受到影響。

此一結論符合動作模擬(motorsimulation)的理論假設:在觀看行為動作時,受試者腦內將會出現動作模擬,但在團體外的狀況下,腦內沒有出現相當程度的動作模擬,因而較不會產生自身與他人的混淆。

(二)司法審判中的記憶證據[44]編輯 1.研究背景編輯 關於孩童與成人作為證人的記憶是否可作為可靠的證詞,此問題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著爭議。

該文章專注討論有關錯誤記憶的三個面向:第一,孩童作為證人;第二,性暴力歷史;第三,目擊證人的誤認。

記憶不一定對於事件會有真實的呈現,尤其是當闡述記憶的對象不同時,記憶的內容會受到人們的目的、需求和情感狀態所影響。

記憶不僅可能遺漏原初經驗的細節,更可能產生錯誤的記憶幻覺。

記憶幻覺可以小至把交通號誌的「停」記成「讓」,大至誤以為自己童年在賣場走丟或被外星人綁架。

這些記憶幻覺可以由個人內在產生,或受到他人的影響而產生,皆屬錯誤記憶(falsememory)的範圍。

然而研究顯示,警察、法官、陪審團都對於記憶有高度的信任,若證人對於被告的描述有愈多特定的細節,比如逐字的對話內容、案發當天的衣著,這些都會被認為是真確的記憶,然而在科學實證上,這些細節越多,反而可以做為值得被懷疑的徵兆。

科學上對記憶的研究與司法機構上對於記憶的認知,二者的不一致性導致了審判的不公正。

2.案例編輯 1980-1990年間出現了多樁孩童性暴力案件,而歐美社會對於孩童在暴力和虐待案件中提供的證詞要求很寬容,但也相對的容易有錯誤陳述的可能。

性暴力案件通常發生在僅涉及受害者和加害者的隱密處,且性交所產生的傷害容易在復原過後無法看出顯著的痕跡,更甚者,即使傷害痕跡顯著,也難以成為證據,因為這些傷害可能由其他方式所造成。

因此,對於此類案件,孩童的證詞將被視為格外重要。

然而,重複的面談、引導性和強制性的問題,以及審問時間的長度,都可能導致許多錯誤的指控。

面談者對於事件的預設認知會影響到他們提問的方式,進而影響孩童證詞的真確性。

例如:年紀較小的孩童更傾向於贊同面談者的提問。

除了提問方式,面談者的預設認知也讓他們常重新闡述孩童先前否定的問題,直到得到肯定的答案。

比如,問孩童「你有沒有親吻過對方?」時,孩童可能會根據正確的記憶回答「沒有」,但是經過面談者反覆詢問,最後改口「但是對方親了我」。

可見即使孩童已經否認了事件的發生,許多面談者仍然不斷用重複的引導性問題、賄賂、甚至是威脅進行審問,也鮮少在乎孩童是否只是在開玩笑,或證詞是否合理;孩童起初的否認論述也可能被解讀成「因為恐懼而不敢說出真相」,因而不被採用。

簡單來說,面談者可能根據自己先入為主的偏見,不自覺將審問結果導向自己滿意的方向;而相較於成人,孩童更可能為了獲得認可而贊同面談者的提問,導致審問結果容易被人為操縱。

舉丹麥電影(TheHunt)為例,片中主要敘述一名熱愛小孩子的教師Lucas因為小女孩的謊言和大眾的輿論,即便沒有性侵兒童卻被掛上性侵兒童的罪名,最後淪為人們眼中的性侵犯。

片中的詭譎之處在於大人們先入為主地認定小女孩因受到了創傷,壓抑難受的記憶,才不敢坦承被Lucas性侵的實情;然而在旁人推波助瀾下,小女孩的指證定了Lucas的罪,一夕之間,Lucas變成眾矢之的,原有的安定生活全然崩毀。

電影反映真實,美國曾在九零年代發生不少性侵疑雲,現實世界的案例竟與電影情節有些雷同,崩毀掉無數家庭的情感與信任。

心理學家ElizabethLoftus研究「錯誤記憶」的動機就起因於參與無數的冤案審理,開始了日後探討錯誤記憶的先河,並寫下《TheMythofRepressedMemory》等心理學專書。

一項實驗則對受試者製造了些許壓力,這次的實驗對象是美國退役軍人,他們曾歷經恐怖的操演練習,清楚如果成為敵方俘虜,將會受到被凌辱、挑釁的不堪下場。

在模擬上述情境後,實驗團隊要求受試者指出主導審問的指揮官是誰,並設法加入一些暗示,從中讓他們接收錯誤資訊。

大部分受試者都受到誤導,甚至錯認了一個相差甚遠的人出來。

到了九零年代,美國發生不少病患對從未發生的事突然產生記憶的奇怪案例。

在當時,有些人因長期飽受飲食失調或憂鬱等精神疾病之苦,轉而尋求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希望回歸健康狀態;但接受治療的病人在日後,卻開始產生了種種奇怪、甚至不真實的記憶。

Loftus懷疑,那些深受佛洛伊德學說影響的心理治療師認定病人壓抑了潛意識的記憶,便藉由想像練習、夢境解析、催眠、接收錯誤訊息等治療方式,試圖喚起那些深層記憶,然而,這卻造成了記憶被竄改的反效果。

3.審問過程中有數種問話技巧可能導致孩童產生錯誤記憶編輯 審問過程中問話技巧的不同,可能導致孩童產生錯誤記憶,進而無法給我們最真實的資訊,以下舉例說明: 加強式問話:分為正面增強和負面增強,前者藉由讚美小孩,使他們了解什麼樣的內容會取悅面談者;後者重複問題多次,使得孩童認為先前的答案是不被接受的。

孩童通常會先拒絕引導性問題,但是經過重複,可能便會改變答案。

以其他證人的資訊施壓:讓他們產生遵從其他孩童講的資訊的壓力。

引導式推測:不斷引導推測一個特定的事件是否曾經發生在他們身上,使得孩童漸漸不確定腦中的資訊,從而產生不符真相的陳述。

引進新資訊:在面談中重複灌輸孩童錯誤的資訊,便會導致證詞失真。

在BruckandCeci在1995年的研究中,讓許多孩童去到一間小兒科診所,並讓男醫生對每個孩童進行身體檢查,而實驗中另有一名女性研究助理陪著孩童玩耍,每個月進行面談四次。

過程中,有些孩童被引導認為醫生為女性,而研究助理為男性,且認為是研究助理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其他孩童則沒有被給予錯誤資訊,最後要求孩童要求自由地回想小兒科診所裡發生的事。

結果顯示,被給予正確資訊的孩子提供了高比例的正確資訊,而被給予錯誤資訊的孩子則提供了高比例的錯誤資訊。

此外,許多孩童在面談中感受到自己「不安全」,其中較年幼的小孩對於面談者的地位和權力有明顯感受,因而不敢挑戰該面談者所說的話。

影響面談的因素包括時間長短、對話的多寡,若是面談過程中,孩童表現出疲累或注意力不集中,面談所得到的資訊應該被審慎評估,而關於孩童的法庭面談更虛允許孩童用自己的話語來表達。

然而,面談者的話普遍多於孩童的四倍,因此專業人士建議面談時,應盡可能地減少提供的資訊,並多多以開放式問題讓孩童清楚陳述事件,以提供有效的訊息。

在細節被確定之前,面談者應解釋他們的角色與面談目的,也要告知孩童基本原則是只講真實發生過的事件,而在提問時多使用「我不知道我理解得對不對...」的用語。

4.NICHDProtocol提供了面談者各個階段的面談過程指引,內容如下編輯 第一階段:介紹編輯 面談者須先介紹自己,闡明孩童的任務為何(需要詳細描述事件並且說出事實),也需要解釋基本規則和期待孩童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孩童對於面談者的提問不清楚時,應該坦然說「我不記得」或「我不知道」,或甚至糾正面談者的問題) 第二階段:建立彼此信任關係編輯 目的在於營造一個舒適且正面支持的環境給孩童,並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關係。

面談者應該要問一系列的問題以便更暸解該孩童,並給予他安全感。

第三階段:訓練對話式的記憶編輯 面談者應提醒孩童對於最近經歷到的事件,以細節描述出來。

這個訓練是為了使得孩童熟悉開放式問題的策略和技巧,以便稍後階段需要孩童提供更多細節描述。

第四階段:實質對談編輯 這個階段包含了一些附屬的階段。

面談者:「之後發生什麼事了?」或是「可以多跟我說一點嗎?」一旦孩童開始提供一些陳述,面談者可以根據其陳述再多問些孩童未提及、但是與案件相關的問題。

當孩童沒有任何問題之後,面談就會結束。

面談者應以一個中性的問題作為面談的最後一個問題,比如,問孩童面談後要去哪裡。

研究顯示使用NICHDProtocol時,相比未使用此方法的面談,預設立場和引導式目的性的問題減少了五成左右,也因此得以高出八成的比例,讓年幼的孩童放心陳述自己的記憶而不會被扭曲。

有經驗的面談者若是遵循NICHDProtocol的方式進行面談,即使是四歲的年幼小孩也可以提供真確的資訊作為法庭證據。

5.過往受性暴力經驗(HistoricSexualAbuse)可能導致的錯誤記憶編輯 案件例子:1989年PaulIngram、1992年JoanBorawick和1992年ChereseFranklin。

HSA(HistoricSexualAbuse)是成人回憶童年時曾被性虐待的經驗。

在很多的性虐待案件中,HSA所產生的論述都是唯一證據。

其他像是社工的紀錄、醫療紀錄、與專業人士的對談都被認為是不完整或不可靠的。

證人不斷重複地被要求回想案件的細節,而警察單位也會依據其描述的回憶做出總結,彙整出辦案的可能方向。

但是個人的回憶並不精準,甚至可能形成根本不存在的記憶。

例如一個兩三歲小孩的證詞:「我記得自己站在後院花園回頭看我的家,那是在我三歲生日之前的七月份。

花園都是雜草和垃圾,後院也是簡陋的且年久失修的斑駁窗框。

」一個二至三歲的小孩不會有能力對於一個相對普通的事件有如此豐富的回憶。

另外,「簡陋」和「年久失修」都是成人的概念,標示出七月份也是屬於成人的用語,因為小孩對於時間概念的掌握較薄弱。

因此,如童年記憶的片段、資訊雜亂的記憶等,理當包含各種不確定性的記憶,反而大多是細節詳細的記憶。

因為人類的大腦會自動加入一些看似合理的細節。

儘管如此,社會還是傾向於認為具有細節的描述是比較正確的。

四至五歲的記憶幾乎不可能被記得,且一般到了八至十歲時的記憶也不如成年人的來得穩固。

成人對於性侵害會產生噁心厭惡的概念,但是在五歲之前這種概念並不會形成。

牽涉到和情緒有關的複雜概念時,便需要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接觸到類似的情緒,才會重新反映並生成該概念。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越來越可以組合拼湊各式各樣的資訊來形成更連貫的記憶。

最終,我們藉由使用語言與他人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並且在和他人的對話的過程中,建構以及加強個人記憶,但也同時可能根本地改變孩童時的記憶。

6.目擊證人的誤認可能導致的錯誤記憶編輯 目擊證人的證詞直接指涉到加害者施加暴行的證據,因此在任何判決中都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但是,目擊證人的誤認也因此成為最有可能審判錯誤的因素。

資料顯示,230位的受刑人中,超過四分之三的錯誤審判都是與目擊證人誤認有關。

在179個個案中,38%的個案是因為多個目擊證人對於同一個無辜嫌疑犯的誤認而產生,53%的個案是基於跨種族的誤認而產生。

在所有誤認案件中,有一半的案件將目擊證人的證詞作為確立罪名的唯一證據,但在所有誤認案件中,只有36%的真實加害人會在DNA檢測中被揪出來,而僅低於五成的案件會將真正的加害人判處有罪。

儘管DNA的檢測技術日新月異,目擊證人所給出的證詞仍然是最普遍具說服力的法庭證據,如美國的司法審判系統允許罪名的成立僅僅建立於一位目擊證人的證詞上。

目擊證人記憶被汙染的方式有許多種,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警方在傳喚證人的時候,先給幾張關於犯罪嫌疑人的照片,並且在詢問證人意見的時候,若有似無的告知證人,這之中確實有一個犯人,透過這種加壓的方式,讓證人逼迫自己挖掘自己的記憶。

另一方面,在安排犯罪嫌疑人的照片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安排,譬如說,證人在先前筆錄中早已提到,「犯人是黑人、有濃密的落腮鬍」,而警方安排的照片指認當中,就只有一位有落腮鬍,這時候證人腦海中的記憶就會被慢慢地洗刷,變成「似乎就是這位」的這種錯覺。

接著,在接下來的列隊指認中,證人可能就會說:「沒錯!就是這位,我很確定」,到此時,基本上就是警方宣布破案的時間,但是,我們幾乎沒有辦法有一個客觀的理由來證明,證人的記憶究竟是來自於犯罪現場、還是第一次照片指認所留下來的錯誤記憶,而且,令人無奈的是,證人在列隊指認時的肯定程度,往往遠高於照片指認時的肯定程度。

到了此時,證人的供述證據幾乎變成被告的定讞判決書,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或者說只有極小的可能)可以指出證人的證詞錯誤,因此,只能透過一開始的程序,盡可能保障證人指認錯誤的可能性。

第二種證人記憶被汙染的可能性,來自於犯罪現場的高壓場景。

犯罪現場的高壓,譬如犯人手持武器的行為,會導致被害人完全專注的注視犯人的武器,而犯人的五官、體型、年紀等等,都會被完全的虛化,導致被害人後續的指認產生嚴重的誤差。

有一個極端的案例是,性侵被害人指認一個青年男性、塌鼻、體態瘦高、雀斑、牙齒端正,但真正的犯人(藉由DNA鑑定)卻是一個白人男性、暴牙、矮胖,這種幾乎完全相反的記憶,就是來自於手持利刃的犯人而導致的錯誤指認。

第三種證人記憶被汙染的方式,則是交叉汙染。

交叉汙染指的是,在證人指證後,若是讓他們有機會可以互相討論,就會產生證人證詞之間彼此汙染的可能性。

這其實不難理解,一群人聚在一起討論過後,勢必會有最確定的人施壓在搖擺不定的人身上,導致搖擺不定的人在討論過程慢慢將被指認者與犯人的臉孔同化,甚至覆蓋過原本的記憶,導致討論過後的一群證人在出庭的時候,都會信誓旦旦地保證自己記憶的正確性,並胸有成竹的發表。

在美國,證人的堅信程度,會很大部分的影響陪審團的心證,導致陪審團心中也產生堅定不移的想法,因此,限制證人彼此的接觸,是現行法制國家必須嚴正以待的議題。

7.結論編輯 許多司法審判都高比例的依賴在記憶作為證據上。

本文揭露了科學上對於記憶的解釋和記憶的可靠性,使得日後大眾能夠對於記憶作為證據給予更適當的評估判斷。

(三)曼德拉效應(MandelaEffect)[45]編輯 曼德拉效應在2010年被命名,指的是一群毫無關聯的群眾,卻不約而同地擁有與事實不符的記憶,也就是群眾的集體記憶與事實有所出入。

這個名字是由FionaBroome(一位自稱為「超能力研究者」的美國人)命名,依據過去1980年代的事件:在她的記憶中,曼德拉在20世紀80年代已於監獄中死去,此外,南非也有一整批人集體的同意Broome,宣稱自己也有相同的印象,相信曼德拉已在獄中過世(事實上曼德拉於2013年往生)。

提出者FionaBroome試圖以偽科學的方式說明這個現象,將這個現象和平行宇宙做連結;另外也有人認為這和時間旅行這相關。

總而言之,以現今已知的心理學來解釋的話,這樣的集體錯誤記憶可能源自於記憶的錯誤連結:即在習得的一連串的字詞可以錯誤的引發另一個概念(Deese-Roediger-McDermottparadigm),例如:「監獄」和「酷刑」可能令人聯想到「死亡」。

另一種可能性是人們傾向於把記憶和情境連在一起(Schema-drivenerrors),自己加上符合該情境的細節,並去除看似不一致的環節,導致記憶錯誤。

這樣的記憶錯誤是十分常見的,部故事在重述故事時,或這是在回憶童年經驗時,心理學者JimCoan在對自己家人的回憶實驗中,發現編造出來的幼年回憶(其中他弟弟在購物中心中迷路)不僅被對方(即故事中的弟弟本人)接受,甚至他的弟弟還自己加上了更多的細節;心理學者記憶相關專家ElizabethLoftus發現,25%的人們無法發現被錯誤轉述的事件。

其他有名的例子如美國童書《TheBerenstainBears》被拼成Berenstein、皮卡丘的尾巴是否有黑色記號和甘迺迪遇刺事件等等。

(四)記憶建構編輯 英國心理學巴萊特爵士於1932年發現記憶錯誤的現象。

他讓參與者閱讀一篇與印地安人相關故事,請參與者回憶故事內容。

結果發現,參與者簡化了原有的故事,遺漏了不懂的部分而以自身的文化可能出現的事件取代之(Barlett,1932)。

由此可知,「記憶」並非百分之百真實對應於世界,而是從回憶者之角度建構出該事件的合理樣貌,其中更可能包含未出現的訊息。

記憶學者洛芙特司(ElizabethF.Loftus)以一系列研究證實記憶的改變性,發現在事件發生後的誘導式提問可以改變記憶。

一實驗中,受試者先觀賞一有關車禍的系列幻燈片。

一半的參與者被問及「當車子彼此碰到時的速度?」另一半受試者的問句中將「碰到」(hit)改成「猛撞」(smash)。

結果發現一詞之差就影響了受試者的答案:前者平均是34英里,後者為41英里(Loftus&Palmer,1974)。

一星期後,參與者被問及是否在幻燈片中看到碎玻璃,前者多半回答「沒有」,但後者多數會出現錯誤的記憶。

其他研究也發現,可能性高的情節較容易發生錯誤記憶,以心像想像事情的發生也容易發生錯誤記憶。

(Garry,Manning,Loftus&Sherman,1996;Sharman&Barnier,2008) 虛構的記憶甚至可以無中生有。

一個實驗團隊先以問卷詢問受試者父母關於受試者的童年經驗。

實驗中,實驗者提供受試者一些事件主題並告知這些事件是由其父母提供,並請受試者回憶其內容。

事件中有些是虛構但有可能發生的(如參加婚禮不小心把酒打翻灑到新娘)。

第一次回憶時,受試者回憶出80%的真實事件,沒有人回憶出虛構事件;但重複回憶後,有將近20%受試者回憶出虛構事件,甚至有從未發生過的細節(Hyman,Husband,&Billing,1995)。

其他研究者(Wadeetal.,2002)將參與者童年的照片(如與父親的合照)修圖放入從未發生過的場景圖片中(如搭乘熱氣球),或提供其童年真實照片並誘導參與者以為是某事件的證據,結果將近80%的參與者會「回憶」出其情節,甚至細節。

相較於大學生,兒童更容易受誤導而產生錯誤的回憶。

在虛構或錯誤記憶中,由基模(schema)導出的知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基模是一種摘要性的知識集合,他是個體從多次相似經驗中萃取出來的扼要訊息,可以用於廣泛的情境。

基模幫助人們快速理解目前的事件經驗,影響記憶的形成與提取。

也影響人們對特定情境的預期。

當基模涉及日常生活事件且有時間進程順序時,即執行該事件的「腳本」(script),描述在累積的經驗中該事件的大致流程與相關活動。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正方形時,我們會第一時間認知到它是一個正方形,而不會反射性地說他是四條直線,這就是因為我們曾經學習到正方形的概念,並且利用這個概念建立了一個認知基模,我們才會快速的反應出他是一個正方形。

然而,基模也可以導致錯誤記憶,人們會以基模知識「填入」真實事件中沒有發生的情節。

一實驗中,受試者被邀請在辦公室稍候,但35秒後被告知實驗取消並可以離開。

參與者之後回憶該間辦公室時,30位中有9位回憶看到「書籍」,事實上那裏並沒有書架或書籍。

這些錯誤記憶來自人們對辦公室的基模,即辦公室內都有書籍。

(Brewer&Treyens,1981) 既有知識導致錯誤記憶也會發生在單純的字詞刺激。

當實驗者呈現一系列與「睡覺」相關的字詞後(如:打鼾、作夢),即使「睡覺」一詞從未出現,受試者也會回憶出此項目,且有高度的信心它曾經出現過(Deese,1957;Roediger&McDermott,1995)。

後續研究發現,即使參與者明知有可能發生這種錯誤記憶,依然無法避免。

建構記憶若發生於證人證詞的敘述,可能導致法庭誤判。

即使證人對自己的記憶正確率有信心,也不代表記憶內容的正確性。

誘導式的提問(如給予假證據並用建議引導問題)可能導致人被迫認罪,因而造成冤獄(Kassin,1997)。

在探討記憶正確率的自信心與實際正確率的研究中,將近半數發現兩者的相關為零(Deffenbacher,1980)。

即使由臉孔照片指證,命中率可高於隨機猜測,失誤的機率也相當高。

而要求證人先以文字描寫犯人特徵,可能導致之後的指認較差。

給予正確回饋,也可能使證人誤以為自己的指證是正確的。

威斯特德(JohnWixted)等人的田野研究探討證人的信心與正確率的關聯。

結果發現,當以數理模型轉化犯人的初始信心評分,轉化分數與正確率有高度相關。

因此,應正確紀錄人第一次指認的信心;整體而言,指證最好是立即進行、做信心評估、並不給予任何的回饋。

使用上述的暗示方式,我們可不可能對他人植入錯誤的記憶。

其中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購物中心迷路實驗。

心理學家ElizabethLoftus分別從受試者的親人那蒐集了三項確有其事的生活片段,並再加上一個捏造出來的假片段─受試者有在童年時於購物中心迷路的經驗,那時候很害怕,還放聲大哭,最後來了一位大人,幫他和家人重新團聚。

Loftus將這些經驗寫成四個記憶片段交給受試者,要他們自行補充四段記憶的細節部分。

結果,竟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自己曾在購物中心迷過路,甚至還為這段假記憶增添了不少細節。

試驗的最後,Loftus告訴他們:四個片段中有一項是捏造的。

然而,絕大部分的人仍然不認為迷路經驗是虛構的。

除此之外,ElizabethLoftus還提出了其他的實驗,例如: 在一個模擬的意外現場中,有一台車穿越有「暫停」標誌的十字路口,但如果實驗者暗示現場有「禮讓」標誌,許多目擊者都會回答他們有看到「禮讓」標誌,而不是「暫停」標誌。

但在此情境下,有些人卻認為這項實驗只是模擬、而非實際情況,故在這樣沒有壓力環境之下受試者的反應,可能會和在經歷實際情況後的反應有所不同。

所以Loftus又做了另一項實驗。

而這次所創造出的場景是會對受試者有壓力的。

於此次實驗中,受試者是美國退役軍人,而他們將經歷非常恐怖的操練演習,讓他們知道如果成為戰俘可能碰到什麼情況,由於這是操練演習的一部分,這些士兵被審問時面對的是挑釁且充滿敵意的身體凌辱(歷時半小時),之後他們要試著指認誰是那場審問者。

而當實驗者給予受試者特別暗示後,大部分的人都會指認錯誤的審問者,而指認對象甚至經常會是和真正審問者看起來完全不相似的人。

這份研究顯示:當你提供人們錯誤的資訊,是他們可能有過的經驗,你可以扭曲、誤導或改變他們的記憶。

(五)想像與假記憶編輯 關於假記憶,大部分人往往都假定: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會想阻止假記憶,避免受到錯誤記憶的影響。

此處,我們將往反方向進行探討,有沒有可能刻意造成假記憶?如果有,又該如何造成?首先將前述假設修改為:我們的記憶體,遠不只是過去感官記憶的地方。

記憶可以望向未來,安排、重組、探查、解讀,奠定其未來發展的基礎,而此一發展過程即是構成我們生命歷程的基石。

若記憶能處理我們生命歷程的內容,而非像個記帳員般管理已經輸入的內容,決定哪些留下、哪些捨去,則我們不得不相信,記憶具有一定的潛能。

然而如此一來,我們越是承認記憶的潛能,越必須承認,它能產生非常危險的負面影響。

首先,以單純技術上的功能失常而論,只要再度將記憶視為一個消極、被動的記憶體,就能理解假記憶如何產生。

可能發生錯誤的時機有三:存入或編碼的過程、保存的過程、重新輸出的過程。

進行資訊輸入的時候,很容易發生錯誤,因為光是將感官輸入搭配到相對應的概念,就是一項困難的過程。

假如一個人記不清自己在事件後的後續遭遇,則在記憶測試中,那一段事件的回憶也會顯得模糊且錯誤百出,無非因為該錯誤早在進行測試前就已經存在,測試的過程只是協助偵查到該項錯誤而已。

光是透過回憶輸入、輸出的程序,仍難以改善結果。

若一個人不擅長從許多概念中辨別出正確的概念,則此人通常在記憶方面也同時有所障礙。

研究顯示,智商較低者,記憶出錯的風險亦較高(Zhu,2010)。

同理,額葉受損的病人,也較容易發生錯誤記憶。

資訊輸入的下個問題來自於人們有限的注意力。

由於海馬迴的運作機制以及周圍環境的資訊頻率等因素,我們能同時感受並處理的概念,一次只有五到九個。

當事件脈絡變得複雜,或資訊變得密集時,我們勢必得因為理解能力不足,而捨棄許多細節資訊--亦即所謂的「穿線孔式工作記憶」。

假如記憶的過程遭受困難,穿線孔效應就會更為顯著,尤其高壓情境下更是如此。

壓力會促進身體釋放神經調節物質與荷爾蒙,特別是腎上腺皮質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並增進其在腦部的作用。

首先,腎上腺皮質素能提升突觸的傳輸效能,因此我們特別容易將高壓事件給存入記憶中。

另一方面,在高壓事件當下及發生以後,荷爾蒙也會抑制那些處理其他刺激的突觸。

而此時我們所接收的刺激或資訊,也較難保存在記憶中。

綜上所述,壓力越大,對該高壓事件的記憶就越鮮明,但也更容易遺忘隨後發生的事件;換言之,極端的壓力經驗會以創傷作收,也會完全抑制後續的回憶。

假記憶的產生,則是在感受及處理刺激的過程中,趁機填補掉記憶中的漏洞。

其實,當我們在某事件過後回想該事件,並試著將先前錯誤,或有所困惑的部分拼湊起來,就類似假記憶產生的機制,只不過在這些情境下,我們是刻意為之,而非無意識地被填補。

接下來的記憶程序,則是要判別我們缺乏的資訊屬於什麼類別,然後試圖從我們的記憶中提取出缺漏的細節,並加以利用。

假如我們對某個物品一直都有著特定印象,就能製造出完全合乎常理的假記憶。

舉例而言,某種型號的汽車一直都有特定的外型,福斯金龜車永遠是圓潤的,不可能有稜有角;草永遠都是綠色,不可能是紫色。

要製造假記憶,只能製造出一次「不」符合常規的例外情況,例如有人將福斯金龜車改裝成廂型車的造型;或者,在法國畫家塞尚(PaulCézanne)一幅晚期畫作中,草不是綠色,而是紫色。

當我們理論上應該感受到某主題或事物,實際上卻沒有感受到時,我們也可能產生新的感受,藉以填補自己在感受上的漏洞。

接著,我們便會在自己的想像中還原當時的情境,並想像出類似情況下理當出現在眼前的景象。

如此一來,就能用類似的感受,來取代我們所欠缺的印象。

可以把這種過程理解成:實驗性地加入某些感受,看看有哪些感受合適。

例如,當我們把錢包弄丟,往往會試著重組記憶,看看有可能把它忘在哪裡;接著,我們就會在所有自認有可能的地方,都看見自己的錢包。

最後,我們又得仰賴自己的想像力,但此處只是單純的聯想,用以代替我們本應要感受到的部分,又稱「入侵思考」(intrusivethought)。

當我們並非有意識地在處理記憶空缺時,入侵思考便會出現,也就是我們會開始想像實際上可能地情況。

若我們身為某事件的證人,所提供的描述會被視為事實並記錄下來,卻不知道自己的描述中包含了多少想像的成分,這種情境下,入侵思考就令人頗為不安。

發生在記憶中的入侵思考,最終還會導致「假性認知」,對很久以前發生的事件尤為如此。

對這種事件,我們不只很容易加油添醋,還會真的將它當成自己的親身經歷,儘管我們根本不太可能真的記得那些場景。

舉例而言,兒時回憶很容易操縱,只要權力單位(父母親、同輩兄姊等)向我們展示相片等證據,我們的印象就會輕易改變。

這部分詳見後續討論(2.兔寶寶實驗)。

從技術層面來看,錯誤記憶也可能在保存記憶的階段發生。

有些時候,我們可能只記得一個事實,卻記不得自己是怎麼得知該事實的,即所謂「來源監控」(sourcemonitoring)上的錯誤。

拾人牙慧的剽竊者,對這種空缺來源的記憶,應該習以為常。

他們以為某事物出之於己,反而不記得這是自己讀過或是聽過的,更遑論記得在哪裡讀到,或者從誰那裡聽說。

最後,即使在重新提取出記憶的過程,也會發生技術上的錯誤,例如前文介紹的「舌尖現象」(tip-of-tonguephenomenon)。

想必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聽到一個名字或單詞,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我們知明明很熟悉這些名字或單詞,但就算話到舌尖、快說出口了,還是說不出任何東西。

從神經學的角度看來,多巴胺濃度上升時,我們可能會很難想到特定的名詞,來對應一個既定的熟悉景象。

換言之,一旦我們太專注於某件任務,就很難同時解決另外一件。

攝取過多咖啡因時,舌尖現象就更容易發生;但只要緊張情境解除,精神再度放鬆,這樣的情形也會很快過去。

這正是為什麼我們會說:不要擠破頭想,自然就想得起來。

1.刻意造假編輯 我們必須承認,情節式記憶在行為方面並不穩固,至少跟其他類型的記憶相較之下。

有些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情節式記憶是很晚才演化出的能力,尚待改進、成熟。

其中甚至有人推論,從天擇的優勢、劣勢來看,情節式記憶根本沒有用處,純粹是一種美化措施,用以彰顯我們的存在。

我們時常拿記憶作為證據,極其仰賴它的真實性。

然而,記憶中已經出現弱點的部分,是最可能成功地刻意造假的地方。

部分科學家猜測,造假會在記憶有漏洞之處依次發生(Loftus,2005)。

如前所述,記憶還在存入階段時,我們就已不可能將所有可能會用到的部分都存入其中。

時間久了,記憶就開始消逝,代表突觸之間的連結已經弱化,訊號強度減低,進而讓記憶變得脆弱。

因此,當我們試圖回想時,注意力可能也只能集中在我們所記得的特定層面,其他層面則出現漏洞。

只要我們循著某個特定的意念摸索,或許就能在這些漏洞中填補入錯誤的記憶。

為了成功製造假記憶,必須遵守幾個原則: 待置入的錯誤陌生想法,不能直接牴觸真實的經驗。

若我們對特定時間、空間背景下的的記憶十分鮮明,就不太可能說服自己,同一個時間、地點下,發生了完全不同的事。

保守而言,當既有的記憶跟新的內容在時空上重疊,則新的內容頂多就是干擾記憶的產生。

當新的記憶顯然不合乎我們所能想像的過程時,就很難成功混淆自己。

和一般經驗相牴觸的記憶,也不容易捏造。

舉例而言,即使有人主張二加二等於五,也沒有人會相信。

這類情形下,大腦內對論述的可信度進行審核的區域,會直接停止海馬迴的活化,以免保存到、進而處理到無用的資訊(SimonsandSpiers,2003)。

如前所述,童年經歷相對容易操縱,即是因為時間久遠,記憶的漏洞較大,我們也不確定在那麼久以前,是否真的發生過某件事。

因此,我們比平常更好說服,更願意質疑自己的記憶,相信記憶內容有錯。

滿足兩項原則後,就能依循著一套固定的模式,植入錯誤的想像。

為了方便說明,我們將這些錯誤的想像稱為「二階印象」,將真實體驗過的印象稱為「一階印象」。

刻意造假的過程中,我們會試著將二階印象輸出成一階印象。

二階印象輸出的過程中,我們會補充圖像、聲音或完整的場景等各種媒介的相關敘述,而後將之視為自己在經驗產生的起源處所體驗到的一階印象。

為了混淆陌生經驗(二階印象)和本身經驗(一階印象),方法非常容易:某個人反覆向我們展示特定主題之混淆印象。

當我們辨別各種感官知覺時,若某個混淆印象越常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就越能從自身經驗裡,去除掉這些印象的可能來源。

一如我們所知,反覆的更新能強化記憶,越常回想的事物,越是根深柢固。

當眼前的內容被強化了,我們就更容易遺忘這些內容第一次出現的情景。

「廣告」便是利用反覆出現來取信於我們的絕佳範例,時間越久,我們就會越少追問:覺得「某產品」好的信念是從哪裡來的?每重複接收一次廣告訊息,我們的信念被外界想像所複寫的機率就越高。

2.兔寶寶實驗編輯 我們的記憶塑造了我們。

然而,記憶卻不如我們想的堅實。

我們的回憶經常是經過扭曲的實際經驗,例如夢境。

我們對記憶所知的是:它並非像錄影機,而是像維基百科一樣可以進行編輯。

「編輯」過後的回憶,可能離真實情況越來越遠,但卻感覺很「真實」。

不但遙遠的童年記憶可能失真,就連最近發生的事件都充滿似是而非的細節,關鍵不只是年代久遠,更在於人腦運作的奇妙特性。

1974年,洛杉磯南方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伊麗莎白・洛塔斯教授開啟了記憶善變本質的研究,她的看法是:「所有記憶都是可疑的。

」 讓自己將想像的內容視為自己真正的經驗,就要對訊息本身進行修補,並且修補的地方正是我們置入混淆式訊息的地方。

還得必免待植入者對自己和特定事物的接觸情形還有一些記憶殘存。

而若待植入者還依稀記得實際情況,就必須要進行混淆,必須把一部份一階印象當成二階印象的內容,單純地呈現它。

因此要找到一個真正發生過的經驗,其中部分內容要和我們希望置入的幻象雷同。

這方面研究中,「兔寶寶實驗」堪稱經典。

許多人在兒童期或青少年期都到過兒童樂園,並在那裡接觸了許多漫畫及卡通人物。

研究單位請受試者描述他們以前造訪美國迪士尼樂園的回憶,接著研究人員也加入討論,並提到「跟兔寶寶玩偶開心地握手」這段經歷。

這正是研究單位設下的陷阱,因為兔寶寶這個角色是出現在樂一通中,其版權屬於華納兄弟公司(WarnerBros.),不可能出現在迪士尼樂園裡。

後來再訪問同一個受試者,詢問他在造訪遊樂園時有沒有遇到兔寶寶,結果許多受試者表示有。

這個實驗的設計經過多次修改;其中一項子版本把場景設定成「共同參觀美術館」的經驗。

後來訪問受試者時,研究人員擺出一些該次展出畫作的圖片,但其中摻雜了一些其他場次才有的畫作,受試者不可能看到過。

實驗成功率頗高,許多受試者表示有看過這些混雜其中的假圖片,亦即達成了混淆的目的(StJacquesandSchacter,2013)。

然而實驗方法還能繼續改進:把二階印象「偷渡」進去。

第一個訣竅是利用有邏輯的序列,把特定東西排列在和它同類的事物之後,例如:兔寶寶接在唐老鴨後面、梵谷的畫作接在塞尚後面(註:兩人皆為後印象派畫家)。

第二個訣竅則是讓權力單位也為這場騙局背書,也就是在我們認知中更了解且清楚整個經驗的人。

例如,在前述美術館範例中的權力單位,就是美術館導覽活動的負責人。

他對受試者而言無疑是權威人士,畢竟是他負責規劃跟執行整場活動。

而在跟兒時記憶有關的方面,如果父母擔保說「某件事當時是這樣、那樣」,也會對我們的兒時記憶產生同樣的混淆效果。

另一方面,即使當事人親眼見證某事的事發現場,當專家重新敘述事件經過,也會影響當事人的記憶。

例如,發生意外時,會有專家負責記錄並還原事件經過。

受試者目睹(設計好的)車禍發生之後,如果偵查員警問受試者:「是不是黑車沒有禮讓黃車的優先路權?」受試者就會突然改變說詞,修正自己所形容的車子顏色。

理性的認知,會帶給事件負責人一種權威,而我們的記憶顯然相當信賴這種權威。

另外,證詞的數量多寡也具有類似的權威性:如果所有其他證人都聲稱自己看到黑車和黃車,受試者記憶中發生意外的車子顏色,也會馬上改變。

刻板印象、偏見、假定、先入之見,都不斷悄悄進入我們的記憶裡。

槍擊案目擊證人的實驗顯示,記憶的落差從性別到膚色都能混淆,目擊者憑著自己的偏見,自動以一些他們認為合理的資訊,填補記憶中所遺失的部分。

那麼即使是個誠實之人,他的回憶也可能不受他自主意志控制而有所偏差。

在現行司法體系中,許多冤獄案件當初被誤判的關鍵,就就在於「偽記憶」 3.自行欺騙記憶編輯 記憶可能會欺騙我們這件事,大家都很清楚,有時候也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而一再受到欺騙、甚至掉入其他人為我們設下的記憶陷阱,更是家常便飯。

但要是到了最後,如果自己就是製造出欺騙印象的人,也就是自己引入措施來造成假性回憶的話呢?我們能否在記憶方面愚弄自己?是否可以操縱自己的記憶,並藉此輕易壓抑住「我自己其實就是操縱者」的這個事實? 要想解答這個特別的問題,最新的腦神經生物學研究能夠幫我們一把。

科學家發現,負責喚醒記憶的工作系統,也會參與其他任務的執行,特別是在我們幻想、甚或任意捏在未來事件的時候(BucknerandCarroll,2007)。

本質上,會活化與回想過去,並讓過去的事再度重現在眼前的,是相同的腦部區域。

同樣區域的活化情形,也會發生在幻想未來,並在心靈中模擬的時候,甚至純粹假想一件事及其編劇時也是;這是在進一步研究腦部所假想的休眠狀態時所發現的。

我們如果沒有在進行特定的事,注意力也暫時放鬆,那麼預設模式網絡就會一直處於活化狀態;接著便能造成較自由的聯想,這跟白日夢或晚上作夢,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在有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顯然並非只有不同的夢境情況才能互相比較,許多證據更指出,由實際經驗產生且忠於事實的記憶,甚至也會創造出同樣的活動模式,就如任意製造出的想像那樣。

然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的最新實驗則指出,要歸納出這樣不太明確的感覺或想法,可能還言之過早。

首先發現到的是,想像未來情景以及回憶真正經歷過的事,兩者之間有著可測量到的差別。

在想像未來的時候,記錄到的是在前額極的區域(也就是額葉及海馬迴部分)有著活動加強的現象(Okudaetal,2003)。

額葉內的區域尤其會運用在建設性的任務以及事先計畫上,而從其加強使用便可邏輯推理出:如果有東西任意設計出來,並顯示出不特定的特性,那麼這些區域就會有較多工作需要完成。

這也適用於海馬迴活動增多的情形,因為海馬迴通常負責的,是貢獻出清晰易理解的內容。

想像中還未定案的越多,也就需要自檔案庫調出越多圖像或其他元素。

腦科學家在海馬迴內又再細分,並發現前海馬迴只有在組成未來印象的時候才會活化;左後海馬迴則在重新啟動過去印象及建入未來印象的兩個時機都參與其中(AddisandSchacter,2008)。

我們可以從中得出什麼結論呢?首先,是額葉中所產生的通常很接近意識的門檻,也因此跟我們平常例行做的事或在夢中處理的事物不同,而導致自我檢查時不太容易看得明瞭。

如此一來,如果我們主動將手探入記憶的話,就比較不容易透過自身參與程度來欺騙自己。

新的記憶情節大多不會在第一次創作就出現,必須要一再地進行協調以及時常地重新構思。

自我欺騙則困難許多,需要等到與其搭配之圖像或聲音素材,以及可能還有其他感官印象必須重新產生的時候才行。

此時海馬迴會被分配去進行許多工作,原因是常常必須喚出許多不同的想像,以其材料建造出新的劇情與相搭配的場景,並協調性地將其組合在一起。

4.最新研究編輯 「就算騙得了別人,也還是騙不了自己」。

當我們回到自身幻想的記憶中,並把它介紹給自己或他人之前,某種如同良知的聲音又會再度出現。

到最後,偽造的記憶和真正的記憶不會保存在相同的記憶抽屜中,因此存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果刻意想說謊,自己也會意識到;就算我們並未完全意識到自己正在處理假造的內容,但大腦顯然還是會再次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我們是以下述的方法走上其軌跡:神經科學家發現,我們還在記憶中費力搜索著什麼的時候,右前扣帶皮層也會受到活化(OkadaandStark,2003)。

之所以費力,是因為還存在著不確定性:究竟所回憶的內容有多精細,以及其詳細內容為何。

然而若記憶裡出現原本不屬於該處的元素,記憶的事物也會因而彼此牴觸。

在此種內部衝突發生時,同樣的腦部區域也會活化。

研究指出,當我們記憶正確時,在前視覺皮層及右海馬迴也同樣會記錄到更劇烈的活動反應。

然而當我們存取假象記憶,可是卻不願刻意進行欺騙時,則不會如此(Dennisetal,2012)。

但我們是否因此早就意識到所探討的記憶並非真的?這部分尚未有進一步的研究。

到了最後,我們確實可以嘗試說服自己某件事跟當初實際上體驗到的不同。

然而這樣的嘗試在置入錯誤意識的同時,腦部也加入運作,而其活動可能只會變得難以受意識閾限所控制。

需要一再穿越並重組特定場景的人,通常要有清晰的頭腦,而與晚上做夢不同的是,此時無法避免對我們心靈活動的監控審視。

同時也需要廣泛的視覺素材,因為要想激發出擬真的表象,首先就必須自四散的不同回憶,或者從其他媒介進一步的搜尋中,找到並組合那些素材。

此外在特殊處理這些材料時,也需要有技巧以及一定的狡黠,如此才能在有人詢問時,為自己的敘述帶來足夠的變化及合理化。

最後,只要涉及到真實與假造記憶的區別,我們的記憶管理也會有話要說:這兩者並不會在同一個神經元系統進行協調,而有著各自的存取密碼。

既視感(Déjàvu)編輯 既視感(法文:Déjàvu,意思是「已經看過」)是指人在清醒狀態時,第一次見到某場景或情形,卻瞬間認為曾經歷過。

此處將排除超自然解釋,如前世記憶等,專注探討於科學方面、較為確定的可能性。

現今普遍承認的Déjàvu定義,由美國科學家弗農•內普(VernonNeppe)於1983年,將其定義為「過去的某段經歷對當下經歷造成的錯誤印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艾倫•布朗(AlanBrown)於2004年表示經歷過既視感的人大約佔了30%到100%不等。

而為什麼級距會如此之大?原因在於觀察者很難判定受測者是否真的曾發生過既視感,受測者很有可能下意識想幫助實驗進行,而提取錯誤的回憶進而造成既視感。

據研究統計,70%的成年人有一次以上這樣的經驗,最常發生在15到25歲,通常年齡漸長,發生的機會就逐漸減少。

Déjàvu又可再細分為三種: 似曾生活過(déjàvecu):這是最常見的現象。

一個人感覺現在所經歷的,以前好像就有經歷過,各種知覺,無論是視覺、聽覺、嗅覺,整個情境甚至詳細的細節都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甚至還感覺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預知感。

似曾感覺過(déjàsenti):只有在感覺上有似曾相識感,而且通常在特殊情況下才會有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旦脫離那個情境,那種似曾相識感馬上就消失。

例如說發生特定的事件,突然覺得曾經經歷或預期過,而且之前就有這種感覺過,但是過沒多久又忘記,要說出這種感覺卻說不出來。

這種情形常與顳葉癲癇有關。

似曾拜訪過(déjàvisite):看到某一個地方,只有對空間環境上的似曾相識感,一個人身處第一次造訪的地方,卻覺得自己以前來過這個地方。

一般常見的說法有: 一種精神運動型癲癇(psychomotorepilepsy),發作時不一定會有痙攣,而是發作時會突然對周遭環境有相識感,我們稱為Déjàvu癲癇,屬於顳葉癲癇(temporallobeepilepsy)的一種,因為它的病變位置在顳葉內側異常放電所致。

在基因研究上,找到位在第十對染色體上的基因LGII和既視感相關 研究者認為既視感和較好的記憶力、教育程度相關 因為經驗情境和記憶內容相似度高導致既視感,研究員安妮•克蕾理(AnneCleary)在2012年的研究可證明這一點:研究者利用虛擬情境模擬感官經驗,刺激引發既視感,並得到正向結果。

另外在催眠實驗中,讓受試者在催眠情況下失憶,也會造成既視感。

源自於一種已被忘記的記憶(意識不到),然而這樣的記憶並未真正從腦中被抹除,因此當我們看到這個無法被意識到但留有紀錄的記憶時,會引發好像是新的經驗又好像經驗過的既視感,此現象稱潛抑記憶(Cryptomnesia)關於疾病/藥物說法: 既視感在過去,往往和焦慮、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等關聯在一起,但過去的研究無法建立兩者的關係。

2008年的研究顯示既視感和神經退化疾病相關。

神經藥理學上則是發現多巴銨(dopaminergic)的藥物會造成似曾相識的現象。

過去有記錄同時使用兩種藥物(amantadine&phenylpropanolamine)治療流感,可能都是由於大腦中顳葉的多巴胺過度作用。

而引發既視感。

目前有三種主流解釋,試圖闡釋既視感的原理: 雙歷程理論:試想像腦袋的思考活動拆成「寫入記憶」和「讀取記憶」。

一般而言,大腦會同步記錄記憶,但當大腦出現異常時,資訊的傳遞會出現延遲,導致前後訊息被讀成不同資訊,讓大腦把寫入中的記憶錯認為本就存在的記憶,因而形成既視感,在大腦疲憊時較易發生此種錯覺。

神經生理學上,也有認為神經路徑上的延遲,會造成某些經驗先到達某些大腦的感受區域被感覺到,而後到的刺激,就形成了相識感。

神經路徑上的延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是不同的感覺速度不同,如聲音、視覺、觸覺、嗅覺各有不同;左右兩邊傳遞速度也不同。

較常見的是視覺上左右眼傳輸刺激的速度不同可能造成déjàvu。

也有理論說大腦神經細胞放電的時間錯亂,同樣一個新的大腦刺激訊號被接收了兩次,也就是說其實是同一個環境在極短的時間內被重覆經歷所導致。

全息理論:把理應「不存在」的記憶和腦海中本就存在的記憶混在一起,從而讓自己誤以為自己本來就「記得」。

例如,到某個新地方時,發現地板材質、顏色和小時候長大的舊屋很像,你會因此而感覺熟悉。

但大腦無法把該地板和舊房子直接連結在一起,導致你只有一股熟悉感,卻無法正確認知熟悉感的來源,產生既視感,誤以為自己「本來應該」有這裡的記憶。

分散性注意力理論:把剛才得到的新記憶記住了,卻沒有「得到記憶」過程的記憶,因此擅自想像成既視感以彌補邏輯缺陷。

例如:不認真觀察新地點,開始分心時,你會在回想記憶中可產生熟悉感的事物,卻仍下意識吸收外在環境的資訊。

此時當注意力回到外在環境,會因無意識中收集的外在環境資訊而對該環境產生既視感。

既視感與預測 在2019年,安妮•克蕾理進行了另一項研究,探討既視感與預測之間的關聯。

發現當受測者對於某個場景的熟悉度越高,他們就會更具備預測的感覺。

意即,當既視感的情況發生時,受測者就會容易出現「我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預感。

但是這些預測並非皆為現實,因實驗中的選擇種類是隨機產生的,實驗結果也證實了即使受測者的預感非常強烈,他們也沒辦法真正的做到預知未來。

另外,既視感帶給人的強烈熟悉感不只給予人強烈的預感,還給予受測者強烈的「後見之明」。

也就是說,實驗中受試者獲得的那份預測正確的感受,並不來源於真實,而是來自於所謂「後見之明偏誤」,也是我們俗稱的「事後諸葛」。

記憶術、記憶法編輯 一、記憶術編輯 要讓記憶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份,關鍵在於意義連結,而登錄歷程是第一關鍵。

可以利用多種感官的感覺與心像聯想來強化刺激的鮮明度,再以處理與組織來強化表徵的深度。

記憶術是輔助記憶的方法,有達成快速形成記憶、加深記憶的功能。

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利用縮寫、口訣,來記憶一些複雜的內容。

但在記憶術之外,也要執行分散式的重複學習。

記憶術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法: 圖像法以心像方法幫助記憶。

以英文單字seesaw為例,可以將其想像成兩個小孩坐在蹺蹺板兩端,一上一下地發出si跟so的聲音,來記住蹺蹺板的英文。

此外,圖像法適合與其他方法結合,使記憶更為鮮明。

位置法由古希臘學問家希摩里德斯發明,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記憶術,又稱為羅馬房法。

方法是先設定一組熟悉的位置,舉凡身體部位、住家附近的建築物等,再將欲記憶的事物與方位上的物體產生連結,此種方法適合隨機抽背,例如:運用身體部位記憶世界地圖。

諧音記憶法將需要記憶的數字或事物,轉成諧音,常用來記憶英文單字或是一長串的數字。

例如:有人將圓周率到小數點後21位寫成一首詩幫助記憶:「山巔一石一壺酒,二侶舞扇舞,把酒砌酒扇又搧,飽死囉」(3.14159265358979323846)。

或是高中化學沉澱表常見的背誦方法。

字頭記憶法取每一刺激項目的字首並串連。

以著名的金磚四國為例,將Brazil、Russia、India、China的開頭字母串聯為一個BRIC的縮寫,為磚頭的意思。

歌訣音韻法將需要記憶的事物轉換成一首歌訣以便記憶。

例如高中生物課程記憶「十二對腦神經」的歌訣「一嗅二視三動眼,四滑五叉六外旋,七顏八聽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

歸納法(分類記憶法)將需要記憶的事物中同質性高者分類在一起,並利用事物的關聯性幫助記憶的方法,又稱分類記憶法。

記憶同質性高的事物時,就像記一個事物記了許多次,有固化記憶的效果,舉凡市面上有許多以字根、字首、字尾分類的英文單字書,書中所記載的方法即屬於歸納法,也像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去市場購物,可以將要買的物品分成蔬菜、水果、肉等不同的類別,幫助記憶欲購買的品項。

組織法(串聯法)常用來記憶一組10到30字的語句,以故事的方式串聯欲記得的刺激項目。

一般而言,故事越合邏輯,記憶就越長久。

如果編纂故事時,加入的第五件事物與第四件事物結合,而拋棄前面的第一、二、三件事物,即所謂兩兩相串,也能達成記憶事物順序的效果。

課本的例子:要記得的項目分別為窗戶、熱狗、公園、兔子及鳥,此時可以編個故事:從窗戶爬出去溜到公園,看到一隻兔子與鳥在搶熱狗。

二、記憶法編輯 1.七田法 為日本教育學家七田真所創,強調經由右腦訓練,將看到、聽到、想到的事物,全部圖像化思考與記憶。

其理念是融合右腦開發和傳統的左腦教育,使左右腦和身體平衡發展,使幼兒與生俱來的潛能可以開啟。

爭議:七田真學習法被批評為偽科學。

其相關實驗並未被心理學家或腦科學家實驗證實,也不曾發表於學術雜誌,因此相關的學習法和記憶術比起科學研究更像是一種商業行為。

2.影像閱讀法 是由美國人保羅‧席利發展出來的一套方法。

其特色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於大量的文字資料,找到其架構並達到一定程度的理解。

這個方法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目標設定」:設定閱讀目標,釐清自己看這本書的目的,進而使閱讀者有意識地攫取自己需要的資訊,而不是讓眼前的文字如流水般流過。

第二階段「預覽閱讀」:粗淺閱讀起頭,再快速瀏覽過書名、封面、封底、目錄、索引、推薦序、跋,幫助讀者了解整本書的架構。

第三階段「影像閱讀」:像拍照般把書頁放到腦中。

是影像閱讀法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暖身啟動:回想一下自己閱讀的目的。

肯定激勵:告訴自己可以做好這次影像閱讀的工作。

影像閱讀:把書像看投影片一般,以一頁一秒鐘的速度翻過去,如同用眼睛拍照儲存或是看電影時快轉一樣。

此外,翻頁時可以打拍子幫助保持節奏。

肯定結束:告訴自己已經做好這次影像閱讀的工作,可以隨時提存潛意識的閱讀內容。

立刻複習:看一下整本書的架構(就像第二階段中做的事情一樣)並寫下書本的關鍵詞句(最好是25個以上),就書中內容提出幾個要自己回答的問題,幫助了解書本的內容。

第四階段「活化整理」:休息一下,活化腦中連結,並接著閱讀。

此步驟的目的是讓腦中的資訊成熟,把新學習的資訊放到潛意識和之前的知識系統連結, 等待成熟:等待至少20分鐘到一天的時間,讓新學習的資訊和以前的大腦學習的知識庫連結。

回答問句:回答第三階段中提出的問題。

例如:這本書的主旨?那些資訊對我有什麼用?我可以採取什麼行動? 超人閱讀:如同超人在地球上空飛行,看到感興趣的城市,就可以降落欣賞。

再次瀏覽書本,看到令人感興趣之處就可以停留下來細細品味。

做心智圖:利用心智圖把腦中已經建構的概念實現在紙面上,畫成一張心智圖。

寫出本書的主旨、推論、關鍵想法等,可以使讀者更了解自己學到了什麼。

第五階段「變速閱讀」:持續蒐集更多例證來證明自己找出的主幹是否正確。

深究書本內容,再次快速看過並適時的慢下來細讀書本深層的想法,才能對作者想傳遞的想法有更完整的了解。

3.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 保加利亞的醫學博士拉札諾夫研發的學習法。

主要理論是認為人體處於全身放鬆、甚至接近睡著的狀態下,人腦的記憶和接受能力比平常更好,因此在放鬆的狀態下進行記憶比起清醒時更有效率。

由於人在清醒、緊張的時候進行學習,會有不明的恐懼或自責感或是一些懷疑自己能力的思緒。

其實人的能力比自己想像的要大的多,人常能在無意中記住無數事物,只是恐懼和懷疑限制了人的能力。

拉扎諾夫超級學習法便是利用調整呼吸、放鬆身體肌肉的方法,使人達到一種稱為放鬆的覺知的放鬆狀態,然後再根據這個節奏進行學習。

此方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藉由呼吸法、身體鬆弛法或心理鬆弛法,將學習者的精神引導到鬆弛狀態,也就是介於清醒與睡眠之間的放鬆的覺知狀態。

呼吸法:用數拍的方式讓呼吸漸漸放慢,先是呼、吸、停各四拍,進行四次;呼、吸、停各六拍,重複四次;最後呼、吸、停各八拍,重複四次,讓呼吸帶動身體達到一種緩慢放鬆的狀態。

身體鬆弛法:令全身的肌肉用力再分別按照順序慢慢放鬆,最後達到全身肌肉放鬆與心靈放鬆的狀態。

第二個部分即為在此種狀態之下,按一定節奏讓學習者進行學習。

播放與人體心跳節奏相似,約為每分鐘60拍的音樂。

這種音樂被稱為智力音樂,像是巴哈的《G弦上的詠嘆調》。

4.記憶宮殿 最早可追溯到義大利藉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其本人因為記憶力出眾而被關注,並曾出《西國記法》記載自己的記憶法。

到了1984年,重新解讀《西國記法》的《TheMemoryPalaceofMatteoRicci》的出版才使此記憶法為人所知。

在此記憶法中,需要先選擇一個自己很熟悉的環境,如自己的家。

使用者必須對該環境的細節非常熟悉,越仔細越能有效記憶。

然後,再選擇一條「移動路徑」:不再是站在原地看靜態圖,而是巡視這個地方。

其次,把這條移動路徑中的所有「特徵物」記起來,如家門-鞋櫃-沙發-電視……等。

當這三步完成後,便建立了一個「記憶宮殿」。

最後,把自己需要記憶的事物與「特徵物」結合在一起,如「家門上掛著心理學課本」,而且這個「結合」最好有很深刻的印象,如這本課本厚到快要把你壓扁。

透過把需要記憶的內容和自己熟悉的地點與移動路徑結合在一起,就可以記住較為特殊的知識。

此記憶法並非毫無心理學依據。

實際上,它利用了人類對於空間的認知能力和對於記憶的聯想。

人類對於空間有較強的記憶能力:即使是只去過一次的地方,一般人也可以有「模糊」的印象,知道路該怎麼走。

此外,圖象、聲音、氣味等記憶形式也比文字更容易紮根在人類的記憶中。

此記憶法正是利用此特性,讓記憶可以更持久。

同樣的,「聯想」也是人類重要的記憶方法之一——透過一些象徵來記憶會讓該記憶更鮮明,不太容易忘記。

雖然這個方法看似簡單,但訓練過程必須得要集中精神,應用想像力及空間感,排除一切干擾,才能使用此種記憶法。

英國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裡的福爾摩斯,在片中辦案時,會用到一個記憶宮殿,將英文單字跟其他不同語言、聲音、人像等等做出連結。

5.列表記憶法 此記憶法主要是由圖像記憶衍生而來,圖像記憶的兩個主要組件是視覺暫留和資訊暫留。

視覺暫留為由感覺系統創建的物理圖像之中相對簡短的(150ms)預分類視覺表徵,為個人觀察和感知的「快照」。

資訊暫留則是更持久的記憶儲存器,其將視覺圖像編碼後的版本表示為後分類資訊,為大腦接收及處理之後的「原始數據」。

還可以考慮第三個組件,即神經暫留,指的是「視覺系統的身體活動和記錄」。

1967年,奈瑟(UlricNeisser)將這種迅速衰減的記憶儲存稱為圖像記憶。

在斯珀林實驗過後約20年,在視覺感官記憶中,浮現兩個獨立組件的概念,即「視覺暫留」和「資訊暫留」。

斯珀林的實驗主要測試了刺激的資訊暫留,而其他如Coltheart則進行了視覺暫留的直接測試。

1978年,DiLollo提出了一種視覺感官記憶的雙態模型。

列表是把材料分別集中起來,放在表中適當的位置上。

往往是一張表整理出來了,條理也清楚了,腦子也記住了。

列表記憶,運用範圍廣,類型多種多樣,常用的有: 類型 方式 舉例 一覽表 站在統觀全局的角度,掌握其相互關係以命名於全面記憶 郵遞區號表、全國國立大學一覽表 系統表 命名識記材料系統化,便於通盤掌握和整體記憶 繼承系統表、元素週期表 比較表 即對識記憶材料進行比較和分類,從特徵上掌握知識材料 商品價格比較表、數學公式,歷代皇朝年號 統計表 即把帶有資料的識記材料製成表格 人數統計表 關係表 用簡單的圖式把知識間的關係表示出來,以便於形象記憶 生物分類法 網路圖 用圖示來突出知識各方面的關係 社群網絡 示意圖 把要記憶的材料圖畫化,畫圖時線條要簡潔,立意新穎,彩色為佳 台灣地圖、世界地圖 藉由這些列表記憶法可以增加記憶的效率,同時也要在遺忘還沒有開始時,及時複習,因為記憶之後會逐漸遺忘,而且是先快後慢、先多後少。

6.現代研究中關於增強記憶的新研究與方法 (1)向後走 羅漢普頓大學(UniversityofRoehampton)的研究人員,針對人類心智對時間與空間的聯繫進行研究。

研究者向受試者展示一列單詞、一套圖組,而受試者被告知在節拍器跳動時,在房間內向前或向後走10米。

記憶影像、單詞以及圖片並進行測試後,結果顯示,向後走者在每個測試中都表現出更好的記憶力。

倒著走像是鼓勵其心智在時間上回到過去,結果則是他們能更加容易地記起事情。

在他們僅僅想像自己倒著走,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做的時候,這種方法也行得通。

這份2018年的研究與2006年在白鼠身上的一些有趣研究不謀而合。

當白鼠學會在迷宮中找到方向時,被稱作「位置細胞」的神經元在每個位置都作了標記。

而研究人員發現,每當白鼠在迷宮中停頓,神經元便會將每個學習過的地點關聯起來,並作逆向標記,因此牠們心智上的回溯能幫助記得正確的路線。

(2)畫畫 作畫時,我們不得不考慮更多細節,而這種深層思考讓我們更有可能增強記憶。

(3)運動 規律運動對增強記憶的作用不大。

但對於專門學習一項事物時,一段時間內一次性的努力,其實是有效的。

相關研究顯示,如果受試者在正確的時間運動,其記憶力可能會有更大幅度的增強。

實驗中,受試者在學習帶有地點的圖組後,經過四小時後才做35分鐘間歇訓練者,比起學習後直接做間歇運動者,能更好地記住圖組。

因此,未來研究人員將會努力找出效益最高的運動時間點,而該時間點可能因需要記憶的事物而異。

(4)什麼都不做 赫瑞瓦特大學(HerriotWattUniversity)杜瓦(MichaelaDewar)的研究中曾經實驗,當外傷性健忘症患者試圖記憶15個單詞,再做其他任務時,經過10分鐘後他們只能記得14%。

然而,如果記憶後讓受試者坐在黑暗的房間裡15分鐘,且不做任何任務,他們便能記住49%的單詞。

杜瓦發現,健康者在學習後有無稍作休息,能影響他一整個星期後此記憶還剩多少。

此外,為了防止受試者利用在暗房的時間記憶單詞,以致研究結果有誤,杜瓦使受試者記憶一些難以發音、幾乎不可能自己重覆的外文單詞。

研究證實,因為新記憶的脆弱,讓一段短暫的休息都能決定其存留。

此研究發表以來,相同的技巧已被運用到多種研究中。

(5)睡覺 德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記憶幾組單詞時,比起看了一場電影的人,隨後睡了90分鐘者能記住更多單詞。

也有研究認為,午睡能讓這種技巧發揮更好的增強記憶效果。

感官與記憶編輯 大腦對從不同感覺器官輸入的信息有不同的吸收率。

一項實驗結果表明,在通常情況下,大腦對視覺輸入的信息吸收率最高,可達83%;對聽覺輸入信息的吸收率為11%;嗅覺可達3.5%;對觸覺和味覺輸入信息的吸收率最低,依序為1.5%和1%。

人們在記憶外部信息時,必須先要去接受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個,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等。

有多種感官參加的記憶叫做「多通道」記憶。

這種記憶方法的效果比單通道記憶強得多。

多種感官同時接受知識,就可使同一內容的大腦皮層上建立許多通路,留下多種痕跡,即使某一痕跡淡薄了,還有其他痕跡在,可以使記憶重現。

一、嗅覺與記憶編輯 嗅覺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中傳遞唯一不經過視丘(thalamus)的,而是直接將刺激傳到大腦中許多與情感與本能反應相關的腺體。

例如杏仁核(管理各種情緒、憤怒與恐懼、慾望與飢餓感)、海馬迴(管理長期記憶、回憶過往情境、空間感受)、下視丘(主管性慾望和衝動、生長激素與賀爾蒙的分泌、腎上腺素的分泌控制)、腦下垂體(掌管各種內分泌激素,也是大腦的總司令),因此嗅覺是最直接而且能喚起人類本能行為和情緒記憶的感官。

一個描述嗅覺喚起從前記憶的現象是普魯斯特效應。

而由於嗅覺是如此直接喚起記憶的感官,也有人許多利用嗅覺來幫助記憶。

1.普魯斯特現象編輯 關於嗅覺喚起過往記憶的描寫,最著名的莫過於法國文豪普魯斯特(MarcelProust)在其名作《追憶似水年華》(Alarecherchedutempsperdu)中描寫喝下午茶時的撲鼻的香氣喚醒在貢布雷(Combray)的童年時光。

因此記憶心理學以「普魯斯特現象」(Proustphenomenon)來表示喚起早年回憶的嗅覺能力,通常只是一個飛快、幾乎瞬間即逝的過程。

當然不只是普魯斯特,相信許多人都曾經有過這種嗅到某種味道就喚起了許多過往記憶的經驗,這個過程飛快而深刻,彷彿往日的情景都在眼前進行著,因此嗅覺是多麼直接的感官。

⋯⋯回憶突然出現了:那點心的滋味就是我在貢布雷時某一個星期天早晨吃到人過的「小瑪德萊娜」的滋味(因為那天我在做彌撒前沒有出門),我到萊奧妮姨媽的房內去請安,她把一塊「小瑪德萊娜」放到不知是茶藥泡的還是椴花泡的茶水中去浸過之後送給我吃。

見到那種點心,我還想不起這件往事,等我管到味道,往事才浮上心頭⋯⋯ (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某些心理學家則懷疑普魯斯特現象是否真的存在,因為它牽涉的主體並不明確。

普魯斯特現象主要是跟童年記憶相關?抑或只能透過嗅覺聯想才能提取的記憶?還是那些我們顯然已經失落的記憶?這些間題在定義上的差異或許不大,卻非常關鍵。

而關於嗅覺和記憶的研究成果,也隨著普替斯特現象版本的不同而有說服力上的差異。

在菩提花茶與瑪德蓮碎屑混合的味道,漿糊、木屑、糞肥、香水、山艾、丁香花與羊毛等氣味,也能喚起帶有感情色彩的回憶。

透過氣味喚起記憶此一過程,似乎有二種狀況。

正如普魯斯特書中所描述的,需要經過兩個階段:某人不經意聞到某種氣味,通常在他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心境已經改變。

他會先為之錯愕,然後努力探究是什麼記憶讓自己心情丕變。

唯有找到答案,他才能將該氣味與某個記憶連結起來。

氣味喚起記憶的過程可謂疾如雷電,以致讓人感覺氣味與該記憶間存在一種直接關聯,當中沒有任何情緒轉折來串連。

在這樣的記憶中,氣味似乎凌駕其他所有感覺上。

當視覺與嗅覺都能刺激回憶生成時,例如一堆新刨的木屑或幾枝山艾,結果總是嗅覺佔上風:光用眼睛看山艾是不夠的,還必須聞到它;光是看到木屑,可能也不會產生什麼特別感觸,就像普魯斯特雖然常在糕餅店看到瑪德蓮小蛋糕也沒反應。

長此以往,這些事物可能會與新近的記憶連結起來,最後終將與舊的連結斷絕。

相關實驗在大衛·魯賓(DavidRubin)和同事的實驗中,提供實驗對象許多種氣味或相關物品名稱,例如樟腦丸的氣味或「樟腦丸」一詞。

實驗者總共使用十五個刺激物,包括咖啡、嬰兒爽身粉、薄荷、花生醬、巧克力等氣味與對應的物品名稱,讓實驗對象去聞某種氣味或看物品名稱,然後寫下因此被喚起的最早記憶。

魯賓和同事期待看到氣味喚起的記憶會比其他感官或刺激物喚起的更加生動、開心,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更久遠(實驗對象若可以在這些記憶中看到自己,將可佐證該記憶有多久遠)。

但事與願違地,氣味喚起的記憶與因其他方式而甦醒的記憶間,唯一的不同之處只有:氣味相對之下「比較能夠」(但差距極微)喚起已經有段時間沒想起的事件,或是該實驗讓人生平頭一次想起某些氣味相關的記憶。

作為支持普魯斯特現象的檢證實驗,結果可謂很不理想。

普魯斯特現象真的存在嗎?魯賓的實驗實際上沒能提供有力證據,但也沒證實它不存在。

究其實驗條件設定來看,從一開始就不利於喚起普魯斯特式的記憶。

氣味與遙遠記憶之間的連結是極個人化,因人而異的。

例如:對某個實驗對象來說,蘋果派的氣味會讓他想起週日的午餐會;但對他的鄰居來說,他的記憶是李子和卡士達蛋黃醬的味道。

因此同樣都是週日享用美味午餐的感覺,卻可以透過不同氣味引發出來。

魯賓沒將這些氣味全囊括在實驗之列,是不合理的設定。

換成普魯斯特本人,也會在這個實驗中表現不佳,且這與實驗沒提供菩提花茶和瑪德蓮沒什麼關聯,而是因為他花了太久時間才找回昔日的記憶。

(《記憶的風景》第三章氣味與記憶,2013)2.利用香氛促進記憶編輯 由於嗅覺喚起記憶的機制是快速而深刻的,因此有人利用這點,在書房裡擺上香氛。

閱讀時不自覺的讓香味與學習的過程產生連結,考試時再將眼鏡上或是筆上塗抹同樣味道的香氛,幫助提取之前念書時的記憶,有助於在考試上得到更好的成績。

另外,根據一個發表在「科學」期刊的研究顯示,香味能促進白天學習到的事物的記憶。

這個實驗是呂貝克大學和漢堡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做的,他們要求醫學院的學生記憶電腦中一組一組卡片出現的位置,然後在其中某些學生的面罩中提供大量玫瑰香味讓他們吸入。

接著讓所有醫學生在半小時之後入睡,並在他們頭上接電極以追蹤他們睡眠的深度。

人的睡眠分為深度睡眠(慢波睡眠)、淺度睡眠,以及不斷做夢的快速眼動期。

研究人員在受試者進入漫波睡眠時期時,再度發送玫瑰香味。

在他們醒來之後,讓他們指出原本卡牌的位置。

結果,在記憶卡片階段有吸入玫瑰香味的學生,正確率高達97%,而沒有吸入玫瑰香味的學生,正確率就只有86%。

並且,如果是在快速眼動期或睡眠前再次聞到香味,就沒有如在慢波睡眠期再次聞到香味達成的記憶效果。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人在深度睡眠的時期,海馬迴會重新啟動白天時學習事物的神經傳遞過程,因而鞏固白天的記憶。

而嗅覺的刺激快速的傳遞到海馬迴,加強了這個鞏固記憶的過程,因此達到促進記憶的效果。

而這個實驗的核磁造影紀錄也顯示在深度睡眠期間,若是聞到白天曾經聞過的香味,大腦皮質與海馬迴的活動也會變得更活躍,更加篤定了香味可以促進記憶這個假說。

二、視覺與記憶編輯 1.視覺與語音轉錄編輯 既然閱讀是把眼睛看到的文字符號化為意義,那閱讀理解不就是把這一個個由字到義的概念串起來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視覺在短期記憶中的停留非常短暫,閱讀時眼睛掃描一行文字,看到後面的字時,儲存在感覺記憶裡的前面那些字已經忘記了,前後意義就串連不起來。

所以在視覺處理形和意義的理解之間,一定有個加強記憶的運作,使讀者閱讀時感到非常順暢。

有學者發現,我們會把視覺傳遞的資訊轉換成語音的現象,稱為語音轉錄。

一項有趣的實驗是這樣的:銀幕上先出現一個凝視點,接著有三行字母同時出現(每行含四個字母),停留50毫秒,然後呈現一片空白,受試者要立刻報告螢幕上曾出現過哪些字母。

結果大部份的人只能記住7個字母左右。

但是受試者皆認為,在報告全部字母的過程中,記憶就已經消失了許多,因此這樣的實驗方式低估了他們的瞬間視覺記憶。

因此實驗做了以下改良:受試者不再需一一回報,而是電腦會隨機出現高、中、低音,當聽到高音時,只要報告第一行;聽到中音,報告第二行;聽到低音,就報告第三行。

最後再將結果乘以三,估算出視覺記憶的總量。

實驗的結果相當驚人,幾乎每個受試者都能記得12個字母!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實驗者觀察到了兩個現象: 1.受試者在視覺訊息一閃即過之後,嘴唇會輕微移動,像是不由自主唸出字母的音 2.事後回憶的報告中,受試者出現的錯誤很特別,明明視覺訊息的字母是曲線的「S」,但報告卻是直線條的「X」 而這種錯誤便可以使用語音的相似性來解釋,且這類型的錯誤會因為回憶時間延長而增加。

結論很明顯,視覺訊息裡的物理性在認知處理過程上,會轉成為抽象的語音碼。

2.視覺筆記法(右腦記憶法)編輯 視覺凌駕了人類其他的感覺,還佔去大腦一半的資源。

而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在演化過程中,大部份威脅到人生命的東西都能夠用視覺偵測。

即使人類現在已經遠離非洲大草原,這個演化的結果也依舊存在。

圖片佔絕對優勢的原因之一,在於大腦其實是把「文字」看成很多的「小圖片」。

人要讀出某字以前,大腦也必須先辨認出這個字的特徵;即使人類已經使用文字那麼多年,「特質辨認」這個歷程仍然無法忽略,只是能夠盡量變得比較快而已──人無法直接認字,但可以直接認出圖片。

人的左腦負責語言活動和思考邏輯,右腦則管理影像及感官功能,而單獨使用左腦的學習絕對不會比加上右腦來得有效率。

即使無法立刻使用更多的圖像或影像化教材,持續使用同一本字典而且經常翻閱,也會成為圖片並映在腦海中。

3.圖像式記憶編輯 美國心理學家史培靈(GeorgeSperling)在一九六零年做的實驗中發現,「圖像式記憶」(iconicmemory)維持刺激的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

實驗參與者被給予十二個字母的圖卡,圖卡被分為三排,每排四個字母。

這些圖卡出現在受試者面前的時間為五十毫秒,接著史培靈馬上請他們回答出第一排或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字母,這些實驗參與者事前並不知道會問哪一排的字母。

實驗結果顯示,大部分的人可以記住每排四個字母中的三個。

在圖卡出現的當下,圖像可以幾乎完整地被人類的大腦記錄下來,但條件是實驗者必須在四分之一秒內提問請受試者回答哪一排的字母。

如果實驗者提問的時間從四分之一秒延後到三分之一秒,圖像記憶就會消失。

如果在回答完第一排的字母後,再詢問受試者第二排或第三排的字母,圖像記憶同樣馬上會被遺忘。

也就是說,在受試者複誦某一排字母的短短幾秒鐘內,另外兩排的記憶已經消失了。

三、聽覺與記憶:編輯 聽覺記憶是透過聽覺作用把舊的聲音符號跟新的聲音符號統整結合,因而建立對新的聲音符號的認知。

這個過程要依靠個體對於聲音符號的保存、回憶和再認等聽覺記憶能力。

聽知覺嚴重困擾者,不容易解釋所聽到之聲音符號的意義,並且缺乏聽覺記憶力,甚難把聲音跟其所代表之事物與經驗結合,或者不容易回憶聽過的聲音。

聽覺記億之涵義包括下列三項: 能注意聽覺刺激的詳細內容 能覆述所聽到聲音的內容 能儲存並再現所聽到的資料聽覺記憶異常指由聽而知的過程雖經建立,但是記不住所形成的這種認知結果,不易回憶所聽懂過的語言,於是發生語言選用困難。

如聽音之後不能記住字音並再生而說出話的兒童,會以非語音的聲音代替語音來表達某種意念。

如以狗吠聲「汪汪」聲來代替要說的「狗」這個音。

在教育意義上,聽覺記憶訓練是指導兒童重視所聽到的資料,並且能將此等資料回憶與運用,同時訓練兒童依賴聽覺,擴大其記憶幅度。

教師可以採用如講白雪公主的故事之教學活動方式來指導兒童聽後覆述並表演之。

綜上所述,聽覺記憶即是保存並覆述所聽到的資料的能力。

音樂療癒力 音樂是人類文化中一個十分特別的存在,既是一種表達方式,更具有強大的情緒感染力。

與其他醫學療法相比,音樂治療顯得平易近人,不但花費較少、大幅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患者也認為這是令人愉悅的療法。

更重要的是,和常見的藥物治療相比,音樂治療幾乎沒有任何副作用,這些優點都讓病患樂於長期接受音樂療法,也讓治癒的機率大為增加。

實際案例:11歲的蘿瑞中風嚴重損害了左半腦,包括負責原本語言認知的腦區布羅卡區,影響到她的語言產出。

中風之後的蘿瑞仍然可以了解別人說的話,卻無法說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從嘴巴發出的僅僅是一串毫無文法、混亂不清的聲響。

然而如蘿瑞一般的失語症病人,雖然無法正常說話,但他們的歌唱能力卻完好無缺。

於是,藉著引導病患在說話時加入不同的旋律、節奏或重音,以旋律音調治療方式,逐漸改善他們說話的流暢度。

蘿瑞在經過15個星期的治療後,可成功說出一個完整語句;經過數年的訓練後,現在的她可以巡迴演講,以自身經驗鼓勵其他中風病患。

腦造影的研究發現,不論是純粹聆聽音樂,或從事音樂表演與創作,這些活動皆會活化各種與情緒、回饋、認知、感覺與動作相關的腦區,甚至強化這些腦區之間的連結。

因為具有這樣的功能,音樂能幫助神經系統從損傷中逐漸復原。

1.音樂為何能喚起回憶編輯 人常因過去曾經常暴露在某一首曲子、某一段旋律中,而有複雜的思緒。

當再次聽到相同的曲子、旋律,就會回憶起特定的時刻。

音樂和記憶之間的聯繫充滿了力量。

人們早已用它來協助醫治老年癡呆症患者和抑鬱症患者。

對此,新的研究正試圖解密這些記憶是如何起到治療效果的。

數千年來,音樂一直是一種重要的助記手段。

自傳式記憶和口頭歷史記錄專家大衛·C·魯賓(DavidCRubin)在其開創性著作《口頭傳統記憶》(MemoryinOralTraditions)中解釋了諸如荷馬(Homer)的《伊利亞特》(TheIliad)和《奧德賽》(TheOdyssey)等史詩般的故事是如何通過詩歌的形式口頭流傳下來的。

在有人落筆記錄這些故事之前,它們已被大家吟誦、歌唱。

口頭傳統取決於記憶。

在人腦中,海馬體和額葉皮層是與記憶相連的兩大區域,它們每分鐘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

所以,回憶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而音樂有助於增進記憶,是因為音樂有節奏和韻律,有時可以「提供暗示、釋放信息」。

正是歌曲的結構、旋律以及其歌詞所勾勒出的意像幫助我們記住它。

時至今日,這種技巧依然重要。

神經科學家分析與記憶力相關的大腦機制,發現配上音樂的字詞是最容易被人記住的。

將文本配上音樂、唱成歌,比硬生生地把它講出來更容易讓人記住。

由此可見,音樂和記憶之間存在關聯。

然而,為什麼當我們聽到某首特定的歌曲時,會有心潮澎湃的感覺,而不只是能夠將其中歌詞倒背如流?同樣,其中的歌詞也會重現腦海。

記憶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包括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外顯記憶是一種有意識的記憶,指人們刻意回想過去的情形,通常由這樣的問題而引發:那年夏天我在哪裏?我在和誰一起旅遊?而內隱記憶則是一種更具反應性的無意識記憶。

「記憶有很大一部分在潛意識中發生」,作曲家兼芝加哥藝術學院(ArtInstituteofChicago)播音節目主席的羅伯特・斯奈德(RobertSnyder)說。

「有一些方面的記憶的發生是隱而難見的,亦即處於意識之外」。

另外,他還說到:「內隱記憶系統和外顯記憶系統跟大腦的不同區塊相關」。

阿爾茲茨海默症等疾病破壞的是外顯記憶系統。

相形之下,內隱記憶系統更為強健。

斯奈德解釋:「人們往往將能在自身無意識之時發生影響的事物看成是渾厚有力的」。

換言之,內隱記憶既令人心潮湧動,又牢固而持久。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由音樂喚起的記憶一般出自於人生的特定時期。

曾轟動一時的經典之作比往後年月中的歌曲更能讓人重返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光陰。

心理學家稱這種記憶為「記憶隆起」(reminiscencebump)。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記憶高峰,是因為在這段時間裏,人類經歷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漸漸學會獨立自主,是人生命中尤為重要且精彩紛呈的時刻。

在那之後,生活就變得有點模糊不清了。

音樂可以勾起人的感情,而儘管歌曲的聲音和所營造的氣氛也很重要,但卻並不一定會決定聽者的主觀感受。

一首悲傷的歌可能會使人回憶起一段開心的時光,反之亦然。

《普魯斯特效應:感官乃通往逝去記憶之門》(TheProustEffect:TheSensesasDoorwaystoLostMemories)一書的作者克雷蒂安.範.坎彭(CretienvanCampen)對不同感官喚醒記憶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強調了音樂對抑鬱症患者的價值。

它能幫助抑鬱症患者回想起那些痛苦的人生片段,而其實這些時刻並一定像他們原本想的那麼糟。

「抑鬱症患者常常感覺生活中似乎充滿了掃興的事情。

」而聽音樂,回想多姿多彩的往事,「可以幫助他們記住更加多元化的人生經歷」。

他特別提到,這些經歷並不總是積極的,「但它們可能會更加全面」。

音樂無法根治抑鬱症,但它或許可以協助抑鬱症患者痊癒。

2.聲象式記憶編輯 如同視覺有圖像記憶,聽覺也有聲象記憶。

1972年,Darwin做了一個與sperling視覺實驗很相似的聽覺實驗。

實驗中,受試者戴上耳機。

耳機的左右聲道同時播放兩個字,範例如下: 左耳 雙耳 右耳  B  8   F  2  6   R  L  U   10  (此表翻製自王甦、汪安聖《認知心理學》) 因為當左右耳同時接受同一個刺激,聽起來就像是從大腦裡面發出來的聲音,如此製造出類似sperling視覺實驗的矩陣。

音檔播放完畢後,施測者會以受試者左、中、右的燈源提醒受試者說出相應位置的資訊。

將其結果與視覺實驗比較可以發現,兩者相同之處在於,說出指定資訊的成效比說出全部資訊的成效好,意味著聽覺記憶亦存在。

而與視覺實驗不同的是,第一,聽覺實驗受試者僅能記住約5個字母,比視覺實驗少,代表聽覺的記憶容量較視覺的記憶小;第二,聽覺記憶可以持續約4秒,然而視覺僅能存在數百毫秒,顯示聽覺記憶比視覺記憶更能持續。

不過針對第二點聲象記憶持續時間較長的特性,值得探討的是,在聲象記憶持續期間資訊是否已經經過處理並儲存,因此才導致聲象記憶的持續時間長於圖像記憶?因為感覺記憶是資訊刺激以原始的形式儲存,若是如此則此實驗所研究的便不能稱為感覺記憶。

追根究柢,可能還是得回歸到聽覺系統本身的處理方式來討論。

四、胎內記憶編輯 胎內記憶(fetalmemory),又稱產前記憶(prenatalmemory)。

胚胎發育到第四週時,神經胚(Neurulation)形成。

此時的外胚層中,最重要的發育便是神經管(Neuraltube),其中一部分未來會發展成大腦,也就是記憶形成的地方。

因此在懷胎過程中,特別是在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階段,會建議產婦注意飲食攝取,以及相關藥物或物質的使用,避免影響胎兒的系統性發育。

目前胎兒記憶被認為從受孕後的第8至10週開始。

胎內記憶的重要功能有很多,對於胎兒產前與出生後的存活、健康都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胎兒與父母的連結,尤其是胎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依附關係,很大一部分即是源自於胎內記憶。

以下列舉幾個胎內記憶的例子: (1)胎兒在母親子宮裡能聽見的情境音(如母親的聲音),與胎兒出生後的語言理解、語音區辨等能力有關。

(2)嬰兒出生後偏好母親的氣味,是因為在出生後吸乳的過程中,學習辨識母親的氣味,也與胎兒生活在子宮的羊水中有關。

目前有多種測量方式能夠證實胎內記憶存在,最常見的是透過「古典制約」、「暴露學習」以及「習慣化」來測量。

如同之前學到的古典制約,利用兩事物經常同時出現的性質,以關聯學習的方式,讓大腦對一件事物的記憶連結至另一件事物。

例如:給予胎兒物理震動(conditionedstimulus),並伴隨著巨大噪音(unconditionedstimulus),引起胎兒產生躁動的制約反應(conditionedresponse)。

經過幾次的配對制約後,最後胎兒無須噪音,光是物理震動的發生就會引起躁動。

五、味覺與記憶編輯 味覺也是有記憶的,一道菜、一杯茶都能讓人們想起一段故事或人生經歷。

根據研究,人類的味覺記憶可以長達四十年以上,比日常生活中人更依賴的視覺和聽覺記憶更加持久。

人們傾向於生活在一個「符號宇宙」之中,而其中影響最深的便是胃部記憶的符號,使得人能藉由味覺喚起塵封已久的回憶。

當味覺經味蕾接受體,透過三條腦神經傳入腦幹,再上傳視丘,到達大腦的島葉區,其神經纖維會投射到掌管情緒的杏仁核,以及掌管記憶的海馬廻區,因此味覺和記憶有著密切的關連,此即味覺產生記憶的學理機轉。

瑞士日內瓦大學和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醫學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人能感知氣味都是經由鼻前、鼻後兩種管道傳遞氣味,而味覺乃是透過後者傳遞。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驗:酸梅還沒吃入口就分泌大量口水,感覺嘴巴一陣酸味,那大腦又是如何記錄食物相關味覺的?以色列海法大學神經生物學系的一項研究證實,大腦島葉皮質區、味覺皮質區、海馬廻記憶區之間會有連結的功能,這項研究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刋,幫助解釋行為的結果,以及為什麼若大腦某些區域功能失調時、發生意外後,會出現創造記憶的困難。

大腦不僅協助人記住食物本身味道,也會連結時間和空間。

如果在某地吃到某樣食物,並產生不好吃、不舒服的記憶,下次再吃到相同的食物時,若是換了地方,或許過往不愉快的印象會因時間、地點的不同,改變了原有經驗的味道。

六、觸覺與記憶編輯 由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研究員FabianHutmacher所做的實驗顯示,人類大腦會自動儲存感官體驗,包括觸覺上的體驗,因此儲存大量訊息的功能可能會在無意識中被開啟。

實驗中,Hutmacher首先讓戴著眼罩的受試者對168項日常用品進行各10秒鐘的觸覺探索,並告知他們接下來將會對這些物品進行記憶測試。

在探索過程完成後,讓受試者辨別兩樣十分相似的物品,例如:兩把形狀一樣但材質不同的刀子,而其中一樣是在探索過程中並未出現的。

受試者的任務是找出在探索過程中他們所碰過的該項物品,結果顯示,測驗的正確率高達94%。

由此可知,只要觸摸過一個物體,人們就能近乎完美地記住它。

一週過後,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再進行一次記憶測試,測驗的正確率為85%,代表受試者仍然記得大多數物品的觸覺資訊。

Hutmacher接著進行另外一個測試,他讓另一組受試者進行同樣的觸覺探索,但這次告知他們接下來將對這些物品進行審美判斷。

一週後,受試者對一半的物體進行觸覺記憶測試,另一半則以視覺辨識觸碰過的物品。

結果顯示,記憶測試的正確率達79%,而視覺辨認的測試正確率則是73%。

耳蟲現象(earworm)編輯 耳蟲現象,又稱非自主性音樂意象(InvoluntaryMusicalImagery,INMI),指的是某段音樂或話語持續的佔據一個人的腦袋,而且就算在停止播放或談論後仍然持續存在。

其中耳蟲的英文字彙「earworm」是從德文「Ohrwurm」借譯過來的,意即腦中揮之不去的旋律。

為何會有耳蟲現象?認知搔癢(cognitiveitch)編輯 一位辛辛那提大學的行銷學教授JamesKellaris(2001),提出了一套稱為認知搔癢(CognitiveItch)的理論來解釋耳蟲現象。

想像一下,你身上某個地方被蚊子叮而紅腫、發癢。

只要一旦開始抓癢,就容易陷入無法自拔的惡性循環——抓了越癢,癢了越抓。

耳蟲現象可以用類似的方式解釋:當你的大腦被某段音樂旋律「叮」了一下,記憶裡也會開始發腫並發癢。

此時大腦的反應很自然的就是設法去「抓」那個癢處,而唯一有效的做法就是在腦中播放那段音樂旋律,但這卻讓情況變得更糟,那段旋律會不斷迴盪在腦中。

耳蟲現象雖然普遍但它基本上是無害的,在PhilipBeaman和JamesKellaris的研究中只有少數人表示耳蟲讓他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事,而且耳蟲現象一般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平均約半小時。

根據Kellaris的研究,有以下特質的音樂特別容易造成認知搔癢: 反覆的旋律:當一首歌曲有著重複的基調、片段時,這種重複的行為本身就會對我們的認知產生刺激,進而在腦中也開始重複播放。

簡單的音樂:簡單的音樂比起編曲複雜的音樂更容易附著在腦海裡,例如兒歌通常比古典樂容易引發這種現象。

不協調:當一首歌曲出現了意料之外的東西時,也會引起這種搔癢,像是無預警的改變旋律或故意加入不同的音符。

在Kellaris目前所收集的1000份回應中,73.7%的受試者回答最近迴盪在他們腦中的歌是有歌詞的,18.6%是短曲或廣告,7.7%是無人聲的音樂。

如何緩解耳蟲現象?編輯 高度專注力的工作:耳蟲現象是一種非正常的記憶提取,因此可採取像是阻止大腦調閱記憶的過程以及改變這段記憶的屬性的手段。

只要埋首於需要專注的工作,就能讓大腦擱置這個刺激,進而從這一循環中跳脫。

大聲地念或唱出歌詞:讓大腦不再認為這是個需要被重複的刺激,也就是讓其合理化或正常化,進而緩解這一現象。

有些人會認為將這種「上癮性強」的音樂可以在傳給其他人後緩解,就好像把貼在自己背後的標籤貼紙撕下來後貼到其他人身上一樣,其實是在傳遞過程中的有意識地不斷複誦讓大腦將這段音樂從「可疑名單」中除名所致,因此,即使對著泰迪熊重複念或唱也可達到相同效果,不一定要讓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受害。

嚼口香糖:英國雷丁大學心理學和臨床語言學院曾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當發生歌曲的耳蟲現象時,嚼口香糖會幫助他們較少想起歌曲,甚至也可以避免大腦其他惱人且反覆的思想,減少其他有害或侵入性的想法,根據過往的研究,其原因應是咀嚼動作本身便會干擾短期記憶,防止大腦不斷的不正常提取。

此外,在PhilipBeaman和JamesKellaris的調查中則發現甚麼也不做或者直接去睡覺是解除耳蟲現象的最佳辦法。

其他方法如轉移注意力或者回憶歌曲等,反而容易得到反效果。

對此一現象的解釋主要是根據自我控制的逆效應(theoryofironicmentalcontrol),也就是越是努力想把某些東西或想法趕出意識則往往越讓自己忍不住去想它。

耳蟲現象如何被利用?編輯 對於行銷業者與廠商而言,他們希望自己的產品或名稱能深植在消費者心中。

這也是行銷學教授的Kellaris會展開這方面研究的原因。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廣告公司和音樂公司正試圖以這種現象提升目標產品或旗下歌手的市佔率。

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天,將這種病毒式影響力的內容透過病毒式行銷的手法散播,的確容易在消費者心中留下印象。

但來的快去的也快,這種現象很容易被新的刺激蓋過,就像感冒般不會持續超過兩周。

網路影音編輯 影音資料 [TEDJoshuaFoer:每個人都能表演的記憶壯舉]簡介:講者以親身經歷介紹在腦中建構出想像宮殿,讓所有想記住的影像充滿其中的方式,講述任何人都能擁有絕佳的記憶力。

[TED-Ed記憶如何成形和消逝]簡介:本篇以動畫介紹與記憶相關的神經運作和使記憶退化的可能原因。

最後提到社交、營養及增強大腦血液循環都是提高記憶力的好方法。

[TED-Ed切除海馬體會有什麼後果?]簡介:介紹科學家從因切除海馬體而喪失長期記憶的H.M.身上學到關於大腦和記憶的一切。

[TED雷射光束操控老鼠的記憶]簡介:講者說明他們如何把雷射光射進一隻老鼠的大腦來啟動並操控牠的記憶。

[TED伊莉莎白.羅芙托:虛構的記憶]簡介:講者藉由講述一名在「虛構的記憶」下的受害者的遭遇,提出了他對於錯誤記憶的研究與道德問題。

[TED丹尼爾·卡尼曼:記憶與經驗爭鬥之謎]簡介:曾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尼曼將心理學與經濟學結合,剖析心理學來向觀眾傳達快樂的本質,指出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對於體悟快了的區別,是很有創建的發現與看法。

WhatisSensoryMemory ShortTermMemory(FreeTest+Examples) Atkinson&Shiffrin'sMultiStoreModelofMemory(AKA:Two-ProcessModel)|Memory WhatisExplicitMemory|Explainedin2min WhatisDecayTheory|Explainedin2min WhatisInterferenceTheory|Explainedin2min ProactiveandRetroactiveInterference(Definition+Examples) 科普書籍編輯 相關書籍 《記憶心理學》作者:楊志良 編者:陳美惠 出版社:五南 ISBN9789571126531 簡介:本書有系統地介紹國內外記憶研究成果,反映記憶研究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技術。

《記憶vs.創憶》作者:ElizabethLoftus&KatherineKetcham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ISBN9789573266860 簡介:本書以對記憶扭曲的實證研究,解說記憶重新建構的特性與過程。

《透視記憶》作者:LarryR.Squire&EricR.Kandel 譯者:洪蘭 出版社:遠流 ISBN9789573244486 簡介:本書從認知的心智行為以及分子生物學的觀點深入探討記憶。

《記憶的風景》作者:杜威‧伊斯瑪(DouweDraaisma) 譯者:張朝霞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ISBN9789865956318 簡介:本書整理記憶的不同面貌,並以實驗及研究佐證。

《記憶七罪》作者:丹尼爾‧沙克特(DanielSchacter) 譯者:李明 出版社:大塊文化 ISBN9789867975256 簡介:本書探討記憶衍生的問題,佐證以實驗及研究,進而提出對於這些記憶問題的新觀點。

《永遠的現在式》作者:蘇珊‧科金(SuzanneCorkin) 譯者:謝雯伃 出版社:夏日出版 ISBN9789869100533 簡介:本書介紹切除部份海馬迴後的H.M.形成新記憶能力喪失的生活。

《推開記憶囚門》作者:LenoreTerr 譯者:陳玲瓏 出版社:遠流 ISBN9789573227366 簡介:本書從生理、心理的角度解釋不同的行為,也詳細說明了記憶的運作。

《記憶的秘密》作者:蘿普(RebeccaRupp) 編者:洪蘭 出版社:貓頭鷹 ISBN9789867879714 簡介:本書藉助科學,試圖解開記憶的謎團,理解腦與記憶的根本原理,介紹「記憶形成、儲存的地方與方法」,並藉助海蛞蝓、果蠅與小白鼠等動物推敲記憶法則。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作者:黛安‧艾克曼(DianeAckerman) 編者:莊安祺 出版社:時報出版 ISBN9789571375793 簡介:本書解釋了記憶、思考、情感、夢境、語言的習得,展現神經科學最新研究,也探討創傷效應、先天與後天、男性與女性大腦等議題。

《辯方證人》作者:伊莉莎白‧羅芙托斯(ElizabethLoftus) 出版社:商周出版 ISBN9789576673160 簡介:本書作者以專家證人身份參與審判八個真實案例,藉由現實生活中的法庭劇,闡明心理學,尤其是有關記憶、心理學的研究心得。

《一生都能好好記憶》作者:莉莎・潔諾娃(LisaGenova) 譯者:黃庭敏 出版社:天下雜誌 ISBN9789863987017 簡介:本書透過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說明不同類型的記憶各有不同的特性,幫助讀者理解記憶的運作。

書中內容包含提升記憶的方法、如何改善健忘,和完整健腦指南等,用對方法就能提升記憶表現。

電影編輯 電影 記憶拼圖(2000)簡介:主角因為腦部創傷而罹患了順行性失憶症,不能記住病發後發生的事,但不會損失病發前的記憶,與會忘記發病前事物的逆行性失意症相反。

雖然確切病理機制還未被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們研究透徹,但此病常被認為和中顳葉記憶系統相關,包刮海馬體與其周圍皮質等和短期記憶相關的構造。

記得我愛你(2002)簡介:年輕的柯萊兒罹患了遺傳自母親的阿茲海默症,疾病逐漸侵蝕剝奪著她的記憶與言語能力,於是柯萊兒被送到專門治療記憶疾病的療養院。

於此同時,由於意外事故而造成短期性失憶的菲利浦,也在此接受治療,試圖找回自身失去的記憶。

逐漸失去記憶的柯萊兒與逐漸找回記憶的菲利浦,在療養院相識相愛的故事。

忘記我是誰(2002)簡介:少數以生理男性作為失憶主角的電影,男主角患有嚴重失憶症,只能存有短期記憶,因此需要隨身攜帶著記事本來提醒自己的身份與一切生活事項,而在他放肆地與各種不同的女性發生性行為後,卻愛上了一位同事,一段沒有記憶的戀情就此展開。

海底總動員(2003)簡介:小丑魚馬林在尋找兒子尼莫的旅途中遇到了一條患有短暫性失憶症的藍刀鯛,多莉(Dory)。

多莉常常忘記為何馬林會出現在自己身旁,也常常轉頭就忘了尼莫的名字,或者是小時候在和爸爸媽媽玩捉迷藏時,數到一半就忘記自己在玩遊戲了。

一般來說,短期記憶喪失多半是因為腦部受到外傷造成,如果外傷並沒有對海馬迴造成結構上的嚴重損害,則只要靜待海馬迴恢復功能,記憶就會改善。

但如果和海馬迴相關的結構受到較嚴重的損傷,則失憶症狀不易恢復。

我的失憶女友(2004)簡介:劇中主角的狀況和(五)「記憶拼圖」很像,都是由於順行性失憶,患者的短期記憶發生問題,只能記住病發前的事,記不住病發後的,而逆行失憶症則完全相反。

腦海中的橡皮擦(2004)簡介:講述一對戀人相愛結婚後,妻子得了阿茲海默症的故事。

手札情緣(2004)簡介:艾莉和挪亞相愛一輩子後一起住進了安養院,但艾莉因為阿茲海默症遺忘了他們一起經歷過的事情,也忘了挪亞,而挪雅將他們相愛的故事寫在手札上,不厭其煩地試著讓艾利回想起兩人年輕時發生的事情。

妳的樣子(2006)簡介:一對恩愛的夫妻,葛蘭特與費歐娜,兩人結縭數十年,女方卻飽受阿茲海默症侵蝕記憶之苦。

而隨著症狀逐漸惡化,費歐娜決定不顧葛蘭特的反對,獨自住進了療養院,然而根據療養院的規定,病人親屬在一個月之內不得進去探視。

而一個月過去後,費歐娜對葛蘭特的記憶徹底消失殆盡,她看著相愛一輩子的丈夫,竟如同陌生人一般。

明日的記憶(2006)簡介:故事中,描寫了主角,從症狀初現,原本的不甚在意,接著病情開始惡化,開始影響了主角的生活、工作,到最後病情已經徹底發作無法控制的整個心路歷程。

完整敘述了擁有相同症狀的人,生活上會碰到的問題,心理方面又是遭受了多大的壓力,內心是如何的煎熬。

而患者家人在這時,則同樣跟著患者面對問題,心理的壓力自然也不在話下,但是他們的陪伴卻也是不可或缺的。

被遺忘的時光(2010)簡介:一般我們對於失智症的人的了解,僅限於知道他們患有失智症,咸少真的很清楚地了解他們的症狀以及他們的有苦難言。

藉由這部紀錄片,我們能更清楚的看見他們身上發生的變化,他們心理上的焦慮,以及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情去面對他們,陪他們走過這一段艱辛的過程。

全面啟動(2010)簡介:故事背景中,有一種職業的工作內容是去竊取他人的記憶,並拿來作為商業用途。

電影終將記憶分成很多層次,其中最深層的記憶被叫做Limbo。

電影裡面最刺激的地方,是提到植入記憶的危險性,以及沈溺於虛假記憶、走不出來的後果。

愛無盡(2012)簡介:故事描述一對夫妻克雷格與艾琳結縭超過60年,兩人長久居住的房子,隨著日曬雨淋而逐漸毀壞,艾琳更開始出現失智的跡象,也讓繼承父親造船手藝與事必躬親精神的克雷格,決定幫妻子打造新家。

然而時過境遷,他所使用的建築工法,早已不符合今日法規,因此被一個偏激又不近人情的政府官員盯上,多次發出停工禁令。

眼看愛妻的病情日漸加重,克雷格面對強制出庭,甚至是牢獄之災的威脅,於是讓他做出最後一個決定…被偷走的那五年(2013)簡介:女主角因車禍而陷入昏迷,醒來後記憶仍停留在五年前度蜜月的時光,但其實她早已跟丈夫離婚。

而且記憶的留存會受情緒影響,這也是為何女主角在失憶後只記得開心甜蜜的蜜月時光,卻忘記其他令她難過的事情。

別相信任何人(2014)簡介:相機錄下的影像,讓「機械記憶」補足了「腦細胞功能失調」的不足,但也製造出記憶的盲點以及錯誤,造成劇情的疑點重重。

這些影像一方面解救了主角,讓她不至於困在誰都不能相信的迷宮中,能藉由看見昨天的自己,相信自己而走出驚嚇。

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條件下也形成催眠暗示,擾亂主角的思緒,由此可知記憶的真實性其實是有待商榷的。

我想念我自己(2014)簡介: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患者出現記憶力、智力喪失、思考、社交與情緒障礙,而阿茲海默症為其一。

主角罹患的早發性阿茲海默症是阿茲海默症中的少數,僅佔其中的5%,發病於30-60歲,且為家族遺傳症狀。

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特徵是大腦認知功能區域的皮質皺褶減少(儲存的功能喪失),腦室擴大壓迫其他區塊(區塊間溝通障礙),以及海馬迴受損(短期記憶、學習來的知識與自身經歷逐漸消失),而引發認知與語言能力的喪失。

而主角面對記憶的逐漸喪失,嘗試用不同方法去解決問題,她的自我認同及與家人相處的方式也值得我們觀察及探討。

我變笨了,請多多指教。

(2019)簡介:是一部很令人動容的紀錄片,本來以為是在談論失智症,但實際上它的題目卻是「愛」,父母對女兒的愛、女兒對父母的愛,以及夫妻之間的愛,忠實且真實的紀錄著一對老夫老妻的日常生活,中間穿插著兩人年輕時的故事。

忘了浪漫,記得你。

(2019)簡介:人們常說夫妻結婚久了,就會越來越像,無論是外貌還是性格。

75歲的趙南峰與71歲的李梅子兩人結褵45年,早已經忘卻什麼是浪漫、夢想,沉浸在無窮現實的柴米油鹽當中。

時至暮年,更殘酷的是梅子罹患了失智症,傾力照顧梅子的南峰,也逐漸開始不對勁...。

可是,失智症雖然讓他們的記憶越來越模糊,但曾經被丟在一旁的浪漫與願望,卻一點一點重新變得清晰。

電影描述這對罹患失智症的老夫妻攜手走人生最後這段旅程的故事。

我親愛的父親(2019)簡介:母親意外過世後,睿嘉搬回家與父親同住,才發現從未珍惜過母親那永恆守候的背影,而父親的記憶力也漸漸消退。

儘管努力想填起時間的黑洞,睿嘉卻不得不面對,自己終將一點一滴消失在父親記憶中的事實。

與失智共舞(2019)簡介:影片中的三位主角都正在為失智症所苦,但卻不因此而放棄自己對生命的希望,不斷的從中學習方法與積極面對病症所帶來的不便,進而克服失智症。

父親(2020)簡介:年邁的主角患有阿茲海默症,逐漸忘記時間、地點甚至是人,但記憶逐漸退化的他卻不相信自己得病,來往中引爆了他與女兒間的衝突。

此片展現了人在記憶流失時心理惡化的情況,以及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間的衝突關係,拍攝特色在於導演利用紊亂的零碎片段與空間的錯置,讓觀眾感受主角如迷宮般混亂的記憶與無能為力。

關鍵詞彙編輯 關鍵詞彙 字首組合法Acrostic:將所要記憶的事件,以第一個字母來代表,再將字母組合起來。

自傳性記憶AutobiographicMemory:對於個人相關的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屬於情節式記憶,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同時也夾雜了事實性的語意記憶。

古典制約(經典條件反射)ClassicalConditioning:是一種關聯性學習。

最簡單的形式,是亞里斯多德曾經提出的接近律,也就是當兩件事物經常同時出現時,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物的記憶會附帶另外一件事物。

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Thinking:針對明確問題找出單一最佳解答的能力,如「球、臉、太陽……等,想出他們的關聯」。

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Memory:人類長時記憶形式的一種,指的是能夠明確想起某個事件或事實的一種記憶。

似曾相識感Déjàvu:人在清醒的狀態下第一次見到某場景,卻感到「似曾相識」,是一種常見於大多數人的生理現象。

擴散性思考DivergentThinking:為測量創造力之依據。

擴散性思考問題屬於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解答,題目的起始訊息有清楚定義,但目標狀態卻未有明確定義,如「列出竹筷子所有可能的用途」。

DRM派典DRMParadigm:用來測驗出逐項記憶、相關項目之錯誤再認與無關假警報反應指標的實驗方法。

餘音記憶EchoicMemory:聽覺訊息之感覺記憶稱為餘音記憶。

鎂光燈效應FlashbulbEffect:指在看到令人震撼的新聞報導後,在個人的內心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遺忘曲線ForgettingCurve:德國心理學家艾賓豪斯的實驗,如果沒有複習,學習後一個鐘頭,已學會的內容有56%記不起來;一天之後,66%已經遺忘;一個月之後更有將近80%不見了。

自由回憶法FreeRecallMethod:這個方法不要求受試者記起背東西的順序,他想到甚麼就能說甚麼,跟系列學習法是不一樣的,這個方法在確定遺忘的速率、了解影響記憶的因素、探討記憶系統的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

要旨記憶GistMemory:在模糊痕跡理論中,描述意義或概念的訊息的記憶。

習慣化Habituation:當一個不產生傷害性效應的刺激重複作用時,機體對該刺激的反射反應逐漸減弱的過程。

影像記憶IconicMemory:視覺訊息之感覺記憶稱為影像記憶。

隱藏記憶ImplicitMemory:在提取記憶過程,有意識的介入,稱為外顯;反之,沒有意識介入,稱為內隱記憶。

頓悟性思考Insight:未明確規範答題者之限制,但卻有明確之標準解答,如「用四條彼此相連的直線將九個呈3x3正方形排列的點,連接起來」。

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LTM):是長期貯存的處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記憶」。

記憶痕跡MemoryTrace:完形心理學者提出經過學習活動後,會在大腦皮質留下深淺不一的皺紋,稱為記憶痕跡。

記憶廣度MemorySpan:在短期記憶的時限內,個人在視覺或聽覺的刺激中,於短期間內所能回憶或記憶的事物。

大約只可以回憶五到九個訊息單位。

心理表徵MentalRepresentation:指當下未被感官看見或察覺的事物的心靈意象,又稱為「心智表徵」。

動機性遺忘MotivateForgetting:指為避免不愉快的情緒或內心衝突而遺忘某些事件或人物的現象,是個體心理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

軌跡記憶法MethodofLoci:記憶術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就是將所要記憶的內容,與有特定空間順序的事物,逐一聯想在同一條思考路徑上。

過度概化記憶OvergeneralMemory:為了與自我所相互調和,相關的記憶被修改、扭曲或杜撰的現象。

正向基模PositiveSchema:正向自我的心理狀態。

順向干擾ProactiveInterference:發生在記憶被貯存之前,指之前已出現過的刺激材料成為回憶當前刺激材料的阻礙,舊的訊息干擾新的訊息的記憶。

瞻前性記憶ProspectiveMemory:大腦記憶尚未發生而想要去執行的事情。

程序性記憶(非陳述性記憶)ProceduralMemory:又稱為內隱記憶,指關於技術、過程、或「如何做」的記憶。

回憶法RecallMethod:將學習過的內容,完全憑記憶使其再度呈現。

再認法RecognitionMethod:將所學習過的材料加以辨認,所測量到的東西是舊經驗的核對,而不是回*憶。

檢索Retrieval:檢索即是找出儲存在記憶裡的訊息。

逆向干擾RetroactiveInterference:發生於記憶儲存之後,指新的刺激材料反而成為回憶舊有刺激材料的阻礙。

回顧性記憶RetrospectiveMemory:回憶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機械式記憶RoteMemory:學習者無法將新的學習內容與其舊經驗取得關聯,於是採用機械式方式學習,從事零碎知識的記憶,也就是俗稱的「硬記」。

壓抑記憶RepressedMemory:將覺得過於威脅或痛苦的衝突及記憶,排除在意識狀態之外,而且會影響行為表現。

節省法SavingMethod:要求受試者再次學習以前學過的材料,並達到初次學習時的熟稔程度,並比較初次學習與再次學習所需要的次數。

感官記憶SensoryMemory:訊息從感官(眼睛、耳朵等)進入人的感覺記憶系統,在其中做非常短暫的貯存,以待進一步的處理。

序列位置效應SerialPositionEffect:學習有系統的材料時,學習效果會因為學習時材料的所處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成效。

通常最前端與最後端的材料學習成效高於中間的材料。

依序回憶法SerialRecallMethod:限制受測者將所要回憶的資料,依一定的順序回憶出來。

短期記憶Short-termMemory(STM):這是訊息的暫存處所,以便於進一步的處理或長期貯存。

記憶宮殿MemoryPalace:把需記憶的事物,化為實在的物件,放置在想像的處所中的記憶方式。

自我–記憶系統Self-memorySystem:一個由學者Conway提出,關注於"自我"與"記憶"互動方式的系統,強調記憶與自我之間的影響。

自我參照效應Self-referenceEffect:以自我為出發點,回憶事情發生的始末。

敏感化Sensitization:反射反應加強的過程,例如一個弱傷害性刺激本僅引起弱的反應,但在強傷害性刺激作用後弱刺激的反應就明顯加強。

學者症候群SavantSyndrome:指在某種藝術或學術上超乎常人的能力。

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其天賦有多種不同形式,有演奏樂器、繪畫、記憶、計算及日曆運算能力。

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暫時失去回憶的現象,通常在事後又會突然想起,是一種記憶已經到目標區,卻還沒有正中目標的現象。

記憶痕跡理論TraceTheory:由完形心理學家提出。

指經過學習後,資訊會在大腦留下深淺不一的皺紋,即記憶痕跡。

學習後如果沒有複習,則在新陳代謝下,皺紋會慢慢消失,形成遺忘。

逐項記憶VerbatimMemory:在模糊痕跡理論中,描述記憶中含有細節部分的訊息的記憶。

雷斯多夫效應VonRestorffEffect:指個人對學習材料,或者接收到的資訊,容易記住最特殊的部分,這種現象稱為雷斯多夫效應。

工作記憶WorkingMemory:為短期記憶的一部分,會對接收的訊息反覆複誦、產生視覺心象,並且加以思考、推理、判斷。

參考資料編輯 ↑(Lotus&Palmer.1974) ↑(Edelson,Sharon,Dolan,&Dudai,2011) ↑(Garry,Manning,Lotus&Sherman,1996;Sharman&Barmier,2008) ↑(Hyman,Husband.&Billino1995) ↑(Lofus,2005) ↑(Wadeetal.2002) ↑(Lindsayetal.,2004) ↑(Ceci&Bruck,1993;Poole&Lindsay,2001) ↑(Brewer&Trevens,1981) ↑(Deese,1957;Roediger&McDemott,1995) ↑(Gallo,Roberts&Searmon,1997) ↑(Huang&Yeh,2006) ↑(Kassin,1997) ↑(Defenbacher,1980) ↑(Bruceetal.,1999) ↑(Steblayetetal.,2001) ↑(Schooler&Engstler-Schoolder,1990) ↑(Douglass&Steblay,2006) ↑(Wixted,Mickes,Dunn,Clark,&Wells.2016) ↑(Albright2017) ↑(Easterbrook,1959) ↑(Gable&&Harmon-Jones,2008:Re&Heuer.2004) ↑(LaBar&Cabeza,2006) ↑(Reisberg&Heuer,2004) ↑(Brown&Kulik,1977) ↑(Hirst&Phelps.2016) ↑(Buchanan&Adolps.2004) ↑(Geraertsetal.,2006) ↑(Freyd,1996;Ter,1994) ↑(Lotus&Ketcham,1996) ↑(Bahrick,Bahrick,&Wittlinger,1975) ↑(Conway,Cohen,&Stanhope,1991) ↑(Conway,Wang,Hanyu,&Haque,2005,見圖7-16) ↑(Conway&Ross,1984;Holmberg&Homes,1994) ↑LethologicaorTipoftheTonguePhenomenon ↑Papalambros,N.A.,Santostasi,G.,Malkani,R.G.,Braun,R.,Weintraub,S.,Paller,K.A.,&Zee,P.C.(2017).AcousticEnhancementofSleepSlowOscillationsandConcomitantMemoryImprovementinOlderAdults.Frontiersinhumanneuroscience,11,109.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7.00109 ↑Barner,C.,Seibold,M.,Born,J.,&Diekelmann,S.(2017).ConsolidationofProspectiveMemory:EffectsofSleeponCompletedandReinstatedIntentions.Frontiersinpsychology,7,2025.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6.02025 ↑"Amnesia."TheGaleEncyclopediaofScience.Ed.K.LeeLernerandBrendaWilmothLerner.4thed.Vol.1.Detroit:Gale,2008.182-184.GaleVirtualReferenceLibrary. ↑不寫下就會忘記!台灣「筆記本男孩」的動人故事 ↑Robinson-Riegler;RobinsonRiegler,Bridget;Gregory.CognitivePsychology:ApplyingtheScienceoftheMindThird.75ArlingtonStreet,Suite300,Boston,MA:PearsonEducationInc.asAllyn&Bacon.2012:272–276;295–296;339–346.ISBN 978-0-205-17674-8.  ↑Pilates(彼拉提斯)andDance—身體記憶(2008)。

何謂舞蹈治療。

2021年11月11日,取自https://blog.xuite.net/morpheuschang/twblog/185443615 ↑傅中玲(2000)。

愛滋失智症。

台灣醫學,4(5),586-588。

doi:10.6320/FJM.2000.4(5).16 ↑Lindner,I.,Schain,C.,Kopietz,R.,&Echterhoff,G.(2012).WhenDoWeConfuseSelfandOtherinActionMemory?ReducedFalseMemoriesofSelf-PerformanceafterObservingActionsbyanOut-Groupvs.In-GroupActor.Frontiersinpsychology,3,467.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2.00467 ↑Howe,M.L.,&Knott,L.M.(2015).Thefallibilityofmemoryinjudicialprocesses:lessonsfromthepastandtheirmodernconsequences.Memory(Hove,England),23(5),633–656.https://doi.org/10.1080/09658211.2015.1010709 ↑Dagnall,N.,Drinkwater,K.(2018).TheMandelaeffect:Explainingthesciencebehindfalsememories.Independent.RetrievedNov8,2021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mandela-effect-false-memories-explain-science-time-travel-parallel-universe-matrix-a8206746.html 期刊編輯 黃河之聲2012年06期.2012-07:10–11.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50707.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working%20memory.html.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multi-store.html. https://www.psychologies.co.uk/old-minds-and-new-tricks.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01036.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quirks-memory/201303/developing-superior-memory-cuing-memories-during-sleep.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the-athletes-way/201507/the-neuroscience-recalling-old-memories. https://www.in-mind.org/article/would-you-recognize-the-perpetrator-what-do-you-need-to-know-when-you-have-to-make-an?page=5. http://brainblogger.com/2015/08/25/repressed-memories-fact-or-fiction/. http://www.religioustolerance.org/rmt.htm. http://recoveredmemories.pbworks.com/w/page/11667444/storynicole1. http://recoveredmemories.pbworks.com/w/page/11667445/storysabrina1. Loftus,E.F.,&Pickrell,JE.(1995).Theformationoffalsememories. Talarico,Jennifer.「FlashbulbMemoriesofDramaticEventsAren'tasAccurateasBelieved.」TheConversation,TheConversationMediaGroupLtd,9Sept.2016. 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prespective&id=2403. 科學人2014五月號語音轉錄半世紀. 科學人2015年六月號音樂療癒力. 科學人2015年十月號地中海飲食補腦有道. 海兔經典實驗. Singhal,Divya,WhythisKolaveriDi:MaddeningPhenomenonofEarworm(December8,2011).. RetrievedMay,2016,fromdatabase(Masterfile)ontheWorldWideWeb.專書編輯 PhilipG.Zimbardo,「psychologyandlife,」Scott,Foresman(1985)7.2.1,ISBN9780673154187. 葉重新著,《心理學(第四版)》(台北:心理,2011年5月),ISBN9789861914282。

MarkF.Bear,BarryW.Connors,「Neuroscience:ExploringtheBrainHardcover,」Scott,Foresman(February3,2015).ISBN978-0781778176,ISBN-100781778174,Edition:Fourth,NorthAmericanEdition Bear,M.F.,Connors,B.W.,&Paradiso,M.A.(2016).Neuroscience:exploringthebrain.Fourthedition.Philadelphia:WoltersKluwer,ISBN9780781778176. 王不了著,《過目不忘的神功 :提高記憶力的20種魔法》(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ISBN9787221064684。

其他編輯 WIKI詞條/教育字典詞條 失智症-維基百科 失憶症-維基百科 記憶術-維基百科 聽覺記憶.論文研究 龔怡文(2015/01/01)P.1~124 林曉昀演講/科普影片 TED-你的記憶可靠嗎?. 為什麼時間感覺有時過得快、有時過得慢?哪些因素可能影響人對時間的感知?|超邊緣冷知識第50集|啾啾鞋.新聞報導 研究:多感官教學增強記憶學習效率事半功倍. 德國研究:伴著香味入睡 強化記憶力. 優活健康網-銀杏能增強記憶力?到底是真是假. 早安健康-魚油增記憶、銀杏防失智?吃對,健腦食品才有效!. 新浪新聞-魚油補充品加強記憶. SongsThatCauseTheBrainTo'Itch':UCProfessorInvestigatingWhyCertainTunesGetStuckInOurHeads. BBC五個讓你成為記憶冠軍的小技巧--克勞迪婭·哈蒙德(ClaudiaHammond) 永遠的現在式:失憶症患者亨利.莫萊森令人難忘的一生(2013). 我記得所有的事——「超憶症」是特異功能還是大腦疾病?(2017).網誌 吳月梅2007年(記憶與疾病). 崔豔娟(2010)*痞客邦PIXNET——工作記憶、短期記憶、感官記憶比較@秘密就是秘密. 記憶也能變魔術知乎——在遊戲設計者眼中,哪款遊戲將心理學研究應用到了極致?. 取自「https://zh.wikibooks.org/w/index.php?title=超普通心理学/記憶&oldid=156709」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