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全日免費入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 台南意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簡稱臺史博、台史博展示內容著重在臺灣歷史,包括多民族長時間與臺灣自然 ... 時間:2021年12月22日~2022年05月29日 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移至主內容 ShowNavigation HideNavigation 您在這裡首頁»台南的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全日免費入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溫馨小提醒,活動有可能會因主辦單位調整日期或停辦,請您出發前務必至主辦單位官網或FB確認! 日期: 2022/05/01to2022/05/31 #5月勞動節連假開放情形5.1開館,5.2休館 早鳥獨享✨5.1-5.31日10點前免費✨ 5.18國際博物館日,全日免費入館 #團體參觀仍須使用團體語導覽機 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特展 自20世紀初起,漫畫這種以連續性圖像敘事為特色的文化媒介即在臺灣流傳著──日本時代《野良黑》裡的小黑狗,以及戰後漫畫英雄諸葛四郎,都是臺灣家喻戶曉的漫畫主角;訂閱《國語日報》的讀者也一定不會錯過《小亨利》與《淘氣阿丹》,或《中國時報》刊登的《烏龍院》裏那四名活寶師徒;日本漫畫更是跨世代臺灣人的共同回憶。

漫畫也改變著讀者對這個世界的記憶,像是《丁丁歷險記》或《尼羅河女兒》等作品,漫畫內容虛實交錯,激發人們對史地的探討。

漫畫亦是當權者進行思想控制的工具之一,包括宣揚愛國精神,或教導如何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此展覽以漫畫記憶出發,追尋不同世代臺灣人與漫畫相關的記憶片段,期待召喚人們的漫畫回憶、了解漫畫的特質與樂趣,並且發掘漫畫在我們記憶中的位置。

展期:2022年04月23日~2022年10月10日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記憶中的畫格世界─漫畫在臺灣特展 展期:2022年4月23日~2022年10月10日 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百年前開始看漫畫 日本時代臺灣人可從報紙、書店、圖書館接觸到漫畫。

1930年代,臺灣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即刊載著許多連環漫畫,也有漫畫相關雜誌的廣告刊登,例如《少年俱樂部》等綜合雜誌,而其中連載後集結成漫畫書的《冒險彈吉》(冒険ダン吉)與《野良黑》(のらくろ),都可透過書店訂購,後者更有圖書館收藏,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作品。

然而,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包裝著日本軍國主義與民族主義意識形態。

可見,漫畫既是一種娛樂,亦可做為統治者教育人民的媒介。

在租書攤遇見武林高手 戰後初期,臺灣學童可從兒童雜誌接觸到漫畫。

1950年代出現了以兒童為對象的綜合雜誌,內容提供各種學習知識,以及插繪小說與連環圖畫。

這類雜誌在1950年代中以後盛行起來,漫畫連載更成為雜誌的熱門單元,甚至出現了純漫畫誌,如《漫畫大王》。

進入1960年代,雜誌停刊,漫畫書出現在租書攤,漫畫閱讀需求的增加促成大量生產,許多知名的本土漫畫家也在此時期嶄露頭角。

從漫畫看世界 長期以來,臺灣讀者就有許多接觸海外漫畫作品的機會。

從1950年代起,報紙期刊如《中央日報》和《國語日報》,為增加版面豐富性,引進歐美連環漫畫來吸引讀者;對白輕鬆幽默、兼具教育性與啟發性的歐美連環漫畫,不僅被認為適合兒童閱讀,也常成為外語學習的讀本。

至於日本漫畫,戰後仍以非正式管道流通,不僅在兒童雜誌中刊載,租書攤上亦出現不少描抄日本漫畫的單行本。

在「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實施期間(1966至1987年間,俗稱漫畫審查制),特別在1970年代末,日本漫畫經翻譯、改圖、送審通過之後,被大量生產和消費,逐漸成為臺灣人漫畫閱讀市場的大宗。

我們一起看的漫畫雜誌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間,漫畫雜誌如雨後春筍般創刊,再加上1983年起於《中國時報》連載的《烏龍院》大受歡迎,讓一般大眾重新注意到臺灣本土漫畫,形成一波新的漫畫閱讀風潮。

1980至1990年代的漫畫雜誌,有過去盜版及後來取得正式授權的日本少年、少女漫畫雜誌,也有偏歐美漫畫風格或致力於建立本土獨特性的漫畫雜誌,而來自香港的漫畫也佔有一席之地。

讀者透過種類多元的漫畫雜誌,視野也變得更加寬廣。

漫遊數位宇宙 21世紀以降,透過數位媒體獲得漫畫、小說、戲劇、電影等各種娛樂,對網路世代而言已是家常便飯。

紙本漫畫已逐漸被數位影音取代,觀眾可能是先接觸漫畫改編的動畫或電視劇後,才回過頭認識原作。

漫畫被數位化並以多種形式流通,像是電子書、社群平臺上的圖文創作,以及順應智慧型手機使用習慣而起的條漫(webtoon)。

提到「漫畫」,現今大學生腦海中浮現的,可能不再是整櫃的漫畫書,而是儲存在電腦硬碟或網路雲端的數位漫畫,或是點開手機、手指一滑即可見的條漫。

結語:屬於你我的漫畫記憶 漫畫是許多人童年記憶的一部分,亦是許多讀者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

你是否曾偷偷躲在被窩裡看漫畫?或是拿去學校與同學分享卻不幸被沒收? 你是否曾看了漫畫而去鑽研特定知識,或立志成為偉大人物? 你是否曾跟朋友促膝長談,細數對漫畫的熱愛種種,並樂此不疲? 漫畫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共同回憶,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來源,形塑了人們的意識形態,也反映了每個時代的樣貌。

然而,科技快速變遷、紙媒相對衰微的現下,許多人的漫畫記憶正逐漸凋零。

我們希望透過博物館為人們保存這些記憶中的畫格世界,展現更多漫畫不同的樣貌與可能性,讓漫畫持續滋潤臺灣的文化創作環境。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時間:2021年12月22日~2022年05月29日 1.命與運 命運是千百年以來人們好奇、不斷探索的課題。

阿吉仔的〈命運的吉他〉與旺福樂團的〈一人一半〉唱出「為什麼比別人較歹命」、「一人一命沒人相同;有好命人有歹命人」,似乎「好命歹命天註定」。

人的命運真的早已決定?命運能改變嗎?為了掌握「命運」,改變未來,人們發展各種占卜方法,試圖藉由超自然的力量,解答愛情、婚姻、生子、學業、工作、功名、財富、健康、人際關係…等與個人切身相關的問題。

占卜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著不同文化、社會、時代、階層的人群而有著不同的意義與風貌。

本特展藉由占卜文物,展現占卜的參與者與世界觀,邀請觀眾思考占卜的文化意涵。

2.觀察與推算 占卜經常觀察與推算並用。

例如歐洲、東亞皆有的占星術、紫微斗數等,屬於依術推算。

東亞華人社會比較特殊的則是相地的風水術、相法、米占等則屬觀察類的卜術。

3.神靈的預示 藉由祖靈、神明、鬼魂等超自然的力量,獲得命運的指示,是占卜另一種方法。

不論是希臘、羅馬文化,或是基督教傳統,透過神諭、啟示、先知的預言是歐洲文明中常見的預測未來之術。

同樣地,從中國的甲骨文,到一般人就近找大廟以自助的方式求神抽籤、擲筊,或透過乩童、鸞生、尪姨、巫師……等專業人員問事。

或臺灣原住民透過與祖靈的互動,取得神明的開示。

寺廟等宗教場所,常為人們尋求指引時的地方。

4.扭轉運勢 人們透過占卜獲得了關於命運跟未來的預測結果後,為了趨吉避凶,在歐洲與臺灣有一些共通的做法。

例如配戴或是擺設護身符、避邪物或幸運物。

臺灣漢人社會受到道教影響,常見的有平安符、治病符、鎮宅符等,同時也有劍獅、山海鎮、風獅爺、石敢當等厭勝的器物。

歐洲則有以動物、植物、寶石製作護身符。

此外,為了破解厄運,臺灣還有透過法師、或道士進行「祭解」(又稱補運、改運)儀式,為流年不順或家運不濟的人解除關煞,常見者有以紙人作為替身,代替本人而承受厄運,或以白虎紙錢、天狗紙錢、五鬼紙錢等祭煞錢來消災解厄。

5.占卜的人們 常言道:「歹命人愛算命」、「算命嘴,胡累累」、「算命沒褒,吃水都沒」,一語道破問事者與占卜者的刻板印象。

占卜者掌握了代言神諭或解讀詮釋各種徵兆以滿足問事者的需求。

但不論在歐洲或臺灣,他們一般社會地位不高,也常受教會、政府、知識份子的批評;雖然這些團體中的人也常尋求占者的意見。

日本時代的張麗俊、林獻堂、吳新榮等臺灣知識份子,對占卜見解不同,但占卜仍深植他們和各階層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即便今日,臺灣大部分人都曾有過安太歲、算命或取名字的經驗,顯見人們對占測命運的興趣,歷久不衰。

6.占卜與遊戲 以占卜預測未來,往往和風險評估相關,也因之與骰子、紙牌等博弈遊戲,講求機率相類,帶有遊戲、娛樂、社交的和解答命運的性質。

最典型的即是19世紀盛行的塔羅牌,透過牌卡解答短時間的問題,並解析自我的潛意識。

臺灣則有鳥卦籤牌,趣味性與塔羅牌相仿。

隨著科技的發達,占卜工具走向線上化、遊戲化,解讀不再是占卜者專有的權力,預測結果成為凸顯個人特質與自我表述的一種方式。

占卜除了心理療癒的效果,也成為社交聯誼的媒介。

在現代步調極快、生活緊張的社會形態,不失為一種認識自我、人與自然、人際關係和追求和諧的輕鬆方法。

今天,你想問命運什麼問題? 你怎麼看待占卜給你的答案? 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 時間:2021年10月13日~2022年07月24日 一個人的世界觀的改變,會改變一個人的行為;一群人的世界觀的改變,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

臺灣文化協會,是1921年至31年間眾多社會運動組織中的一個,會員最多時也不過一千多位,放在近代臺灣史當中,不是最早、人數也不算多。

不過,這群人懷抱現代世界的新知,更有著實踐的勇氣與熱情。

他們企圖改變當時近四百萬臺灣人的世界觀,推動改變整體臺灣人的命運,甚至藉此要翻轉世界變局。

創立時蔣渭水擬〈臺灣文化協會會歌〉這麼唱: 「但願最後完使命樂為世界人世界人類萬萬歲臺灣名譽馨」 他們的使命是什麼?實際做了什麼、達成了什麼?懷抱什麼樣的精神?又在熱忱參與的過程裡,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百年後的我們,是不是真如其所願—「樂為世界人」呢? 回顧那個年代,那些人們自覺與逐夢的歷程,新的世紀之夢,也將在我們的面前展開。

※活動收集及整理需花費很多時間及精力,複製分享請註明來源台南意向 ※活動有可能受氣候或疫情等困素影響,延期、停辦或改變方式,如臨時變動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建議您出發前向主辧單位確認) ※活動辦理及報名,請您直接洽詢主辦單位,本站僅供活動收集整理 ※活動資訊提供、交流、新聞稿發佈,請與我聯絡 台南熱門活動推薦 1 2022台南文學季#徐行文學路#閑散臺南居#遊走葉老夢 2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亞洲地獄展Enfersetfantômesd'Asie-台南市美術館 3 2022台南好食小旅行-台南旅遊網 4 2022台南白河蓮花季#最新花況#農村慢活小旅行 5 2022一見雙雕藝術季#鹽宇宙 顯示更多 售票&報名活動 1 2022台南文學季#徐行文學路#閑散臺南居#遊走葉老夢 2 2022西拉雅森活節系列活動-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3 菁寮在地小遊程-菁寮義昌碾米廠 4 「我的作品未完成─2022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特展」系列講座-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5 2022兒童科學館夏令營 顯示更多 市集、商圈活動懶人包 1 #市集攤商招募🤹#徵求表演街頭藝人🤹‍♂️-小火柴文創市集 2 海安淘淘二手永續市集-日出秧苗 3 2022西拉雅森活節系列活動-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4 休日時光×理想生活提案#假日市集-德元埤荷蘭村 5 2022西羅殿福虎生豐夏季文化市集-一起逛市集 顯示更多 Scrolltothe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