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也稱第一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其中種植業主要分布在中國東部濕潤和半濕潤的平原地區,80年代起大量利用地膜技術增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內部連結。

(2020年7月3日)請根據格式指引,移除重複、標題連結以及任何與內容無關的連結。

此條目的引用需要進行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7月3日)參考文獻應符合正確的引用、腳註及外部連結格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貨幣人民幣(RMB);單位:元(CNY)財政年度日曆年(1月1日-12月31日)貿易組織WTO,APEC,G20,RCEP,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亞投行,一帶一路及其他統計數據國內生產總值▲$17.7萬億(國際匯率,2021年)[1] ▲$27.3萬億(購買力平價,2019年估計)[2] -排名:第2名-增長率:▲8.1%(2021年)[3] -人均:$12,551(國際匯率,2021年)[4]$19,520(購買力平價,2019年,IMF)-按產業分布:農業7.3%工業39.4%服務業53.3%(2021)[5]通貨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0.9%(2021)[6] 貧困人口比率0.3%(2021)吉尼係數0.481(2021)勞動力▲8.8億人(2021) -按產業分布:農業25.1%工業27.5%服務業47.4%(2019)失業率▲5.1%(2021)[7]主要產業農業;工業(核工業、製造業、航天);交通運輸業、旅遊業、金融業;IT業(行動電話、軟體、網際網路、計算機)等經商容易度第31名[8]對外貿易出口$3.36萬億(2021)[9]出口貨品機電產品、紡織品、鋼鐵、醫療器械等(2021)主要出口夥伴美國 歐盟 東協 日本進口$2.69萬億(2021)[10]進口貨品化工製品、機電產品、農產品等(2021)主要進口夥伴東協 歐盟 韓國 日本外債▲$2.70萬億(2021)公共財政國債GDP總量的54%(2021)[11]收入$3.139萬億(2021)支出$3.818萬億(2021)信貸評級 標準普爾:AA+(國內)AA+(外國)AAA(轉讓及可兌換性)[12] 主要數據來源: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除非另外說明,所有數據均以美元表示。

閱論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在建國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採用計劃經濟模式,1978年改革開放後,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代到90年代,經濟還較落後,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自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中國經濟開始高速發展,2000年時中國GDP為1.2萬億美元,人均僅為959美元,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融入世界貿易體系,大力發展製造業及出口加工貿易,2000年-2010年間,經濟年均增速超過10%,2010年中國GDP總量為6萬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21年中國GDP為114萬億人民幣,折合17.7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經濟體門檻。

中國是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之一,擁有巨大的人口和經濟體量,較好的基礎設施,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經濟最強的開發中國家,2021年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

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第二大進口國。

2013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

[13]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在2020年和2021年仍保持了經濟正增長。

不過自2021年下半年起,中國政府持續推行的清零政策使中國經濟處於半衰退狀態,中國面臨經濟下行和動態清零這兩個矛盾且近乎無解的難題。

[14][15][16][17][18][19]因此,原先預計在2030年之前,中國GDP將超過美國的這一時間點可能會延遲。

[20] 目次 1發展過程 1.1第一階段(1949-1978) 1.2第二階段(1978-1998) 1.3第三階段(1998-2012) 1.4第四階段(2012年至今) 2經濟體制 2.1貨幣及匯率政策 2.2財政制度 2.3區域經濟 2.4對外經濟合作 3產業結構 3.1第三產業 3.1.1軟體、網際網路及電信產業 3.1.2運輸業 3.1.3金融業 3.1.4其他服務業 3.2第二產業 3.2.1製造業 3.2.2建築用料生產 3.3第一產業 3.3.1能源產業 3.3.2採礦業 4經濟數據 4.1數據統計 4.2外匯儲備 5注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8參見 發展過程[編輯] 主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史 第一階段(1949-1978)[編輯] 1951年德國法蘭克福商展中方攤位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中國大陸經歷長期戰亂,經濟波動和受創極大。

中國在1949年的工農業總產值466億元,重工業僅占總產值7.9%[21],而被視為農業國家[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蘇聯式計劃經濟。

1953年到1957年一五期間,中國經濟在蘇聯幫助下開始恢復,以蘇聯援建156項工程為標誌,優先快速發展重化工業替代進口鞏固國防,而輕工業和農業處於一個次要地位。

期間輕重工業投資比例為1︰7.3,嚴重向重化工業傾斜[23][24],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文章說法是:「基本奠定工業基礎」[25]。

又1955年出現經濟過熱冒進的苗頭,後來「冒進」、「反冒進」、「反反冒進」成為中國共產黨內政治鬥爭的其中一個主題。

毛澤東在1957年八屆三中全會上表達對反冒進若干做法的不滿,稱:「反冒進掃掉了多快好省,掃掉了《農業發展綱要》,掃掉了促進委員會,使六億人民泄了氣」。

還說「反冒進離右派只有五十米遠」。

並要求要恢復促進委員會,「多、快、好、省」,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文章稱:「這個批評,實際上是後來多次嚴厲批評反冒進和醞釀發動「大躍進」的開端。

」[26][27] 但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並導致大面積饑荒和死亡[28],同時中蘇關係大幅惡化,經濟協助完全終止。

經濟在1963年到1965年國家主席劉少奇領導下短暫恢復後[29],後來又受到文化大革命等運動衝擊[30]。

到了文革結束後,用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文章說法是「我們才不得不承認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31]。

中國國家統計局稱:「1978年輕重工業比例為43.1:56.9,輕工業產品嚴重匱乏。

」[25]長期物資短缺的狀況下,政府不得不依賴計劃配給體制,維持社會運行。

第二階段(1978-1998)[編輯] 2014中國內地GDP(國際匯率算法)比較,目前GDP總量排在美國之後列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後朝向以市場經濟體制為主的混合經濟[32][33]。

政府在1980年代廢除集體耕作、設立經濟特區、國有企業改革重組,雖產生大量失業人口[34]、但也讓中國成為世界成長最快的經濟體[35]。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在1978年至2007年平均實質增長9.8%[36],國民生產總值增長近十倍[37],人口貧困率從1970年代末的64%下降至2004年的10%以下[34]。

1990年代中國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包括浦東新區、濱海新區和深圳市)深化改革開放[38]。

1978年,華國鋒兩個凡是路線被打倒,鄧小平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訪問美國、日本和新加坡,將中國大陸經濟從舊有的緩慢、低效率的蘇聯計劃經濟體制轉為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模式,但政府依然有某種程度上的主導地位。

在這種改革的背景下,人民公社經濟體制在1978年被取消,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漸取代了這一制度,土地由農民承包,並且農民可以自由在市場販賣自己的農產品[39]。

工商業上,1978年12月22日發表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作為標誌,強調下放更多的經營自主權[40]。

在1979年6月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計劃委員會主任余秋里宣布調整工業重心,從重工業轉向農業和輕工,要求重視農業、輕工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將其作為經濟首要的重點紡織品是最大的項目。

1979年重工業的計劃增長率調整為7.6%,比當年輕工業的8.3%的計劃增長率要低。

重工業的投資也開始下降,從1978年占總投資的54.7%壓縮到1979年的46.8%,並重視出口。

其結果是1979—1981年,出口增長率名義上是原來增長率以年均29%的速度增長,出口產品以紡織品是最大的項目,還有自行車、縫紉機等輕工業產品,另外還有一些礦產[41],並在1981年貿易赤字消失和1982年出現了大量順差[42]。

又因為中國能源開採總量已經停滯,中國經濟開始轉向單位耗能較少的消費品工業部門,並對高效能源設備進行投資。

值得一提,1980年代中國開始大量向國外借款並吸納投資,又利用旅遊業賺取外匯,更多企業開始自組籌措資金和自主制定戰略發展。

1980年代,中國基本處於農業和工業快速增長時期,工業結構開始從重工業向輕工業調整,出口大增,市場經濟開始萌芽,又長三角地、珠三角等地區開始進入工業化高速增長以及1985年中國開始貶值貨幣以利於出口。

1981年到1986年的工業產值增長年均值為13.6%,工業產值為10300億,比中國1981年翻倍。

GDP年均增長率大約為9.75%。

但是這個年代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大量商品價格依然為國家制定,而不是市場,也就是價格雙軌制,有關係者從中牟利,價格闖關的改革到1990年才宣告完成。

其次,壟斷依舊大量存在。

再者,物價不穩,1980年代曾經出現過通貨膨脹高企的時期,1987年大幅度增加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啟動價格闖關改革後,出現了大幅度物價上漲[43],1987年CPI上漲7.3%,1988年CPI上漲8.8%,1990年CPI上漲18%[44]。

1989年六四事件後,由於外國制裁,中國GDP增長率在1989和1990年大幅下跌,分別為4.1%和3.8%。

在1991年開始反彈,為9.2%。

1992年,鄧小平南巡,中國繼續改革開放政策,在1998年前繼續延續1980年代政策,並在啟動中國1994年稅制改革。

這次改革後中央政府稅後大幅增加,但是地方財源開始枯竭,土地財政開始成為地方重要財源,又這次改革後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1993年到1994年曾出現過經濟過熱的情況,1994年CPI上漲達到24.1%[45],創下1949年有記錄以來新高[43]。

第三階段(1998-2012)[編輯] 中國經濟百態面貌由左上至右:磁浮列車、新疆風電、太空計畫、移動支付與共享經濟、春曉油氣田、鳳凰島計畫、大唐芙蓉園文化經濟區、北京車潮、電子商場、國產電動車引擎、洋山深水港的貨櫃 1998年後中國政府調整經濟增長戰略,首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以對抗亞洲金融危機。

其次,將資金投入到新技術和新產業研發。

其三、中國政策國企大幅度改革,關停一批效益不佳的國企,但這個政策導致大量國企員工下崗。

其四,住房改革,商品房開始大量進入市場,房貸大量出現[46]。

又中國政府再次開始向重化工行業投入資金。

這段時期地區經濟差距開始放大,一些內陸省份日漸被拋離[47]。

2000年代後,中國經濟持續發展,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高速增長。

2000到2010年GDP增速為11%,是中國經濟增長最快的10年,2010年GDP換算成美元後超過日本,又因房地產泡沫的出現,伴隨著官僚主義、貧富差距、城鎮居民收入低,農民工戶籍福利等矛盾顯現。

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中,中國出動四萬億刺激計劃,大力推動基建特別是高鐵建設,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大力推動自身的經濟發展[33]。

2007年至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相當於其他八大工業國組織國家總和[48]。

2009年,中國於全球競爭力報告排名第29位[49]。

花旗銀行在2011年的全球增長生成國家亦有極高的評級[50],同年中國經濟自由度指數排行第136位[51]。

中國從1990年的8家上市公司加至2010年的2,062家[52],另有1.3億戶投資者、106家證券公司、62家基金公司和163家期貨公司[53]。

2013年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別占國內生產毛額的10%、44%、46%[54],另外電子訊息產業占4%[55]、文化產業占2.85%[56]。

中國經濟增長動力從工業轉向第三產業[57]。

2008年家庭收入或消費的百分比:最低的10%為3.5%;最高的10%為15.0%。

2010年,中國家庭收入分配的基尼指數為0.5。

2014年中國通貨膨脹率(零售價格)為2.0%。

2014年勞動力總數共9.1643億,其中農業占31.4%,工業占30.1%,服務業占38.5%。

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51兆2761億元人民幣,占GDP80%。

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兆1983億元人民幣,第二產業投資20兆8107億元人民幣,第三產業投資28兆1915億元人民幣。

2010年後,中國經濟出現了明顯的經濟增長減速,2011年GDP增長為9.2%,2012年為7.8%,2013年為7.7%,2014年為7.3%[58]。

面臨前三十年經濟快速增長的基礎之一的中國內地廉價勞動力開始下跌[59][60],內需不足等問題[61]。

中國政府正在努力縮小農村與城市人口的收入差距,實現東西部發展的平衡,並克服日益嚴重的能源短缺問題。

西方國家普遍認為政府以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作為刺激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中國大陸政府正面臨著國際上越來越大的壓力,要求其對人民幣重新估價,這可能影響到中國內地十分倚賴的出口增長。

另外,許多人也曾擔心中國內地脆弱的銀行體系可能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第四階段(2012年至今)[編輯] 中國大陸的第三產業在2012年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最大比重。

2012年3月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稱,如果中國進行金融業、建築業、運輸業、教育業、健康、電信和公共事業領域等壟斷行業的改革,長期來看中國的人均GDP將增長10倍[62]。

2012年中國中產階級達3億人[63],並擁有251名億萬富翁,是世界上富豪第二多的國家[64][65][66]。

2012年國內零售市場超過20兆元[67],自2013年年成長率超過12%[68];奢侈品市場也大大擴張,占全球27.5%[69]。

經濟發展亦造成貧富差距[70],在數十年來不斷增加[71][72],2012年的吉尼係數為0.474[73]。

經濟快速成長及消費市場擴張造成國內嚴重的通貨膨脹[72][74],政府因而加強監管[75]。

麥肯錫公司估計未償還債務從2007年的7.4兆美元增長至2014年的28.2兆美元,比國內生產毛額多出228%[76]。

2017年中國遇上與美國的貿易戰,經濟成長逐漸放緩,2018年經濟成長率為6.6%,保持中高速增長,為三十年來最低。

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1%,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

目前中國正在經歷全方位的產業升級階段,包括中高端製造業、電子科技、5G商用、人工智慧等產業,如果產業升級順利,中國將會在2023年跨入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經濟體行列。

2020年一季度受COVID-19疫情波及,同比下降6.8%[77]。

是1992開始公布季GDP以來,首度季度同比數據出現負增長[78]。

2020年5月28日,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結束後,按慣例出席了總理記者會。

[79]在記者會上,李克強表示保就業是頭等大事,他讚揚中國西部有城市通過流動商販的攤位解決了大量就業。

[80]。

在記者會上,李克強討論了疫情對今年脫貧攻堅戰的影響,並強調中國當前有6億人口的每個月收入只有1000元人民幣左右[81]。

此事受到熱烈討論,經濟學家李實稱,此數據反映出中國收入不均的現實問題,並強調脫貧攻堅戰的實際意義[82]。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首亦次表示中方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83]。

儘管受到疫情的波動,在全球各國經濟衰退的背景下,中國依據後三個季度的反彈[84],實現了2020年全年GDP逆勢增長2.3%,並首破100萬億人民幣[85][86][87]。

2017年4月中國設立雄安新區是中國第19個國家級新區[88]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貿易區最先掛牌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至2020年中國共設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2020年前10個月,中國大陸18家自貿試驗區(不算2020年新設立的北京,湖南,安徽三個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為3.8萬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大陸的14.8%;18家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1310.1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大陸的16.4%,2019年,18個自貿試驗區累計新設企業約31.9萬家,其中外資企業6242家,進出口總額4.6萬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435.5億元,占中國大陸14.6%的進出口和15.2%的外商投資2019年8月9日中國設立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89]。

2020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中共提出2035年遠景目標。

2020年6月1日中國國務院及中共中央正式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計劃將海南打造成自由貿易港[90]。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91]。

2021年6月10日,中國設立浙江共同富裕示範區[92],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法案中涉及自貿港內居民權變更、接入全球網際網路、出入境政策及封關等深化改革創新與開放之內容. 經濟體制[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最高決策機關為中國共產黨下屬的中央財經委員會(前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由中共中央總書記兼任主任[註1],下設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

中國國務院是經濟政策的最高執行機關,由國務院總理領導。

具體政策由國務院下屬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機構執行。

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143,670億元,比上年增長8.1%。

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2021年中國GDP約17.73萬億美元。

[93][94]其中,第一產業(農業)83,086億元,增加值占比7.3%;第二級產業(工業和建築業)450,904億元,增加值占比39.4%,第三級產業(服務業)609,680億元,增加值占比53.3%[95]。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若依購買力平價則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96]、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農業國和第二大服務業國[97]。

中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98]和世界最大貿易國(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超過200多種製品產量和出口量排行首位、數十種出口產品占世界70%以上[99]。

中國經濟成長仰賴投資和出口收益[100],2010年後成長明顯趨緩[101],中國政府為此調整經濟結構,改以消費帶動經濟成長[102],2016年時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64.6%[103]。

中國政府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開放私人財產的所有權[104],成為國家資本主義的典型例子[105][106]。

政府主導能源生產、重工業等戰略工業[107],視製造業為重要的經濟基礎[108]。

《財星》雜誌的2018年財富世界500大排名中,中國有120家公司上榜[109]。

《富比士》報導的前十大上市公司中則有5家中國企業,包括銀行總資產最多的中國工商銀行[110]。

今日中國股票總市值為全球第二名、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居世界首位[52][53]。

但中國經濟發展區域不均衡,在東部沿海地區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經濟較發達地區[111][112],而中西部地區[113]則相對落後,東北地區也在改革開放之後遇到了發展瓶頸。

[114][115]。

2017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億7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億2462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占四成以上[116]。

1978年末農村貧困發生率約97.5%,以鄉村戶籍人口作為總體推算,農村貧困人口規模7.7億人;2017年末農村貧困發生率為3.1%,貧困人口規模為3046萬人,改革開放的政策讓中國每年減少貧困人口近2000萬。

1978年改革開放時中國人均GDP只有155美元,2000年人均GDP僅為959美元,但是到了2021年,中國大陸人均GDP已達到12551美元,對於14億人口能夠達到這個數值,表明中國的經濟體量和消費市場巨大。

貨幣及匯率政策[編輯] 主條目:人民幣和人民幣匯率 1980-2015年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 中國大陸的貨幣是人民幣,分為元、角、分,貨幣符號為¥,代碼為CNY,但離岸人民幣使用的貨幣代碼為CNH。

不過,國際上更常用的縮寫是RMB。

2009年開始,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117],包括建立人民幣債券市場、擴大貿易量化測試等,以促進海外人民幣流動[118][119]。

2010年後,包括俄羅斯盧布[120]、日圓[121]、澳洲元[122][123]、紐西蘭元[124]、新加坡元[125]、英鎊[126][127]、加拿大元等同意能與人民幣直接兌換[128],在2013年成為交易量第八大的貨幣[129]。

隨著國際社會對人民幣的需求上升,2013年4月10日,人民幣與澳元開始直接兌換。

[130]2014年3月19日,人民幣和紐西蘭元實行直接兌換[131]。

6月19日,人民幣和英鎊實現直接兌換[132]。

9月30日,人民幣與歐元開始直接兌換,截至到2016年5月底,人民幣繼續保持全球第六大支付貨幣,曾經一度在2015年8月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此為人民幣的最佳成績。

[133]。

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宣布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該決議於2016年10月1日生效[134][135]。

一直以來人民幣匯率都受到政府的調控,人民銀行設定作為基準匯率,境內市場人民幣的日波幅被限制在中間價上下2%的區間內交易,而離岸市場人民幣可自由交易[136][137]。

人民幣匯率經歷了掛牌價和調劑價的雙軌制階段、匯率並軌後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階段、亞洲金融危機後的剛性盯住美元制階段、2005年7月21日的匯率制度改革。

從1979年至1994年匯率雙軌制階段是人民幣貶值幅度最大的時期,由1979年的1.555元(1美元兌換)貶至1994年的8.619元(年度均價),貶值幅度達4.5倍。

在匯率雙軌制期間,還存在表面上面額與人民幣等值的外匯兌換券。

由於外匯匯率與官方掛牌價格存在極大的利差,期間存在被政府禁止的外匯黑市。

初期以炒賣外匯兌換券為主,之後直接炒賣外幣。

改革開放初期,人民幣定價過高,外匯(外匯兌換券與外幣)黑市價大大高於官方規定的匯率,前期最高相差近一倍;隨著官方對人民幣的大幅度貶值,漸漸回落直至接近官方掛牌價;進入1990年以後,場外交易的(黑市價)外匯價格轉向弱低於官方掛牌價,與此同時,外匯兌換券漸漸淡出市場[138]。

從1994年開始到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前,人民幣兌美元一直維持在8.27元以上(1美元兌換)。

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以後,人民幣兌美元他進入一波長線大升值階段,直到2015年下半年進入市場化浮動階段。

財政制度[編輯] 財政分權一直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改革的重點。

在1978-1992年間,由於中央對地方財政權力的激勵下放,省級行政擁有了剩餘財政的支配權,而中央財政占全國財政的比例也又原來的35%降低到12%。

自1994年開始,中央和地方開展了分稅制度改革,將財政收入重新劃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和共享收入,在削弱地方財政的同時也切斷地方國有企業與地方政府的聯繫,而地方所需要負擔的社會保障、經濟建設等責任並沒有減輕,反而由於經濟發展、城市人口增加等原因加重,因而越發依靠諸如土地財政、地方債等預算外收入。

[139]中央財政對於地方財政有著重要的支持作用,以2014年為例,中央向地方發放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占中央財政預算的近69%,中央財政支持可以占到地方一般性公共財政預算的39%,客觀上均衡了各省的財政水平,同時也嚴重擠占了中央本級的財政政策空間。

總體而言,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責任和權力方面處於不均衡狀態,仍需進一步改革引導。

[140] 相關數據顯示,在2010年代中國所有33個省級行政區中,不計香港澳門特區外的25個省需要中央政府進行財政轉移支付,以達到省級人民政府的財政平衡。

由福建、江蘇、浙江、北京、上海、廣東(含計劃單列市的深圳市)六省市為中央政府提供財政盈餘[141]。

這種地方財政失衡現象的背後,是地方經濟、城市化、人口流動等方面的失衡[142]。

區域經濟[編輯] 主條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區 2017年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級行政區及特別行政區人均生產總值分布,2017年中國內地最富有的地區依次爲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和浙江。

(統計數字包括港澳,國家限制開發區域及禁止開發區域) 2018年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級行政區及特別行政區人均生產總值分布  >¥313,500 ¥313,500–¥165,500 ¥165,500–¥83,500 ¥83,500–¥50,0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