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慢性咳嗽,中醫教你不再「酷酷嫂」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人都有長期咳嗽的困擾,甚至咳到頭昏眼花、聲音沙啞,吃什麼止咳化痰藥好像都沒效⋯⋯不禁想問:為什麼咳嗽這麼難好? 中醫認為,造成咳嗽的原因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大人社團 康健知識庫 癌症問康健 康健線上學習 康健嚴選 康健出版 康健影音 書香花園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電子報 首頁 看文章 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 對付慢性咳嗽,中醫教你不再「酷酷嫂」 收藏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瀏覽數323,683 2016/12/01· 作者/曾慧雯 ·出處/康健雜誌 第217期 放大字體 俗話說「醫生驚治嗽」,尤其拖過8週的慢性咳嗽更是棘手。

中醫師教你分辨咳嗽類型,吃對食補、按對穴道,不再酷酷嫂! 感冒一陣子了,只剩咳嗽還沒好?照過X光檢查沒問題,卻還是咳不停?感覺喉頭癢、胸中有痰卻一直咳不乾淨?以上是你的寫照嗎?很多人都有長期咳嗽的困擾,甚至咳到頭昏眼花、聲音沙啞,吃什麼止咳化痰藥好像都沒效⋯⋯不禁想問:為什麼咳嗽這麼難好?中醫認為,造成咳嗽的原因很多,而且和個人體質、飲食習慣都有關係,如果沒找出真正的原因、對症下藥,自然難以治癒,拖久了還會演變為慢性咳嗽。

你咳嗽咳多久了?咳嗽3週以內為急性;3~8週為亞急性;若持續咳超過8週,則稱為「慢性咳嗽」。

兼具中西醫師資格的長安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李嘉菱表示,急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包含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細菌性鼻竇炎等;亞急性咳嗽最常肇因於細菌性鼻竇炎或哮喘,也可能會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

而慢性咳嗽的原因則有很多,成年人最常見的包括鼻涕倒流、哮喘、胃食道逆流等。

李嘉菱說,常見許多慢性咳嗽、沒有器質病變的患者,多屬於「冷熱咳」;有器質病變,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氣喘等,屬於「血瘀」體質,需要更長的治療時間。

久咳不癒,吃錯了咳更兇 廣告 從中醫觀點來看,久咳不癒通常都跟體質、飲食習慣有關。

天生就有過敏體質的人,當換季或氣候乾燥時,環境溫度與濕度的改變也容易刺激肺部,產生想咳嗽的感覺。

「很多人一吃到冷的就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曾經碰過一名咳了9個月、沒有其他感冒症狀的患者,一問之下才發現病人每天吃生菜沙拉減肥。

楊素卿說,生菜沙拉性寒,不能當飯吃,吃久了會脾氣虛、容易生痰。

不好治的咳嗽以「冷咳」居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中醫部主任楊中賢表示,西醫用抗生素處理濃痰(黏稠、發炎性的痰),但對冷痰(稀稀的、咳出來像口水一樣)比較沒效,痰愈化愈稀反而咳不出來,因此冷咳比較容易變成慢性咳嗽。

如果病人沒好好控制飲食,又喝冰水或吃瓜類、橘子、柿子、水梨等寒涼的蔬果,咳嗽症狀就會加劇。

咳嗽就要吃枇杷膏?吃錯痰更多!不是所有類型的咳嗽吃川貝枇杷膏、燉水梨都會好!楊中賢表示,咳嗽時要先分是「外感」還是「內傷」,外感(感冒)通常會覺得喉頭發癢而作咳;至於內傷(臟腑失調)的咳嗽則是會覺得有一股氣流往上衝、從較深的肺部或胸部而出,脇肋會出力。

廣告 若是外感造成的咳嗽,要儘量吃性質清淡平和的食物,寒涼與辛熱食物都會讓喉頭癢起來猛咳;若是內傷的咳嗽,熱咳可適量吃偏涼食物(例如老菜脯煮水、生的白蘿蔔汁),冷咳可吃溫熱食物(例如溫飲老薑母茶)以緩解咳嗽症狀,痰多則避免吃甜食。

至於市面上常見的川貝枇杷膏,僅適合在無外感的情況下,乾咳、無痰,且伴隨口乾、咽乾的時候服用;若在其他情況下吃枇杷膏,反倒會因甜而易生痰,或因過於滋膩而妨礙消化功能。

咳嗽超過1個月,先照胸部X光咳嗽並不可怕,麻煩的是久咳,因為長期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症狀,千萬不能輕忽。

李嘉菱強調,如果已經咳嗽超過1個月,應先去照胸部X光檢查,以排除肺癌、肺結核等問題。

此外,罹患心臟衰竭、肺水腫、腎臟病等,也都會導致咳嗽。

「碰到久咳的病人,我第一件事就是請他先去照X光,」楊中賢曾經出題考學生:「如果病人已經咳嗽6個月了,要先做什麼?」有的學生回答:「要先辨別是外感還是內傷。

」他糾正道:「不對,要先去照X光!」先排除惡性腫瘤等嚴重疾病,接下來就能安心治療咳嗽。

楊素卿則提醒,有幾種類型的咳嗽可能是比較危險的疾病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胸痛、心律不整、咳痰帶血,以及痰是綠或棕色等,若出現以上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廣告 ---------------《成人常見的慢性咳嗽原因》▼早晨起床時或夜間平躺症狀:咳嗽、鼻子癢、鼻塞、覺得喉嚨有異物感,有的人聲音會嘶啞可能原因:鼻涕倒流▼吃飽飯、夜間平躺時症狀:咳嗽、噯氣、胃不舒服,喉嚨可能會疼痛、有灼熱感,或是水積上來的嗆咳感可能原因:胃食道逆流▼換季時、夜間、凌晨症狀:咳嗽、流鼻涕,類似感冒症狀可能原因:哮喘▼吸到冷空氣或菸味症狀:咳嗽、有痰可能原因:支氣管炎▼感冒過後症狀:無發燒,但乾咳、喉嚨癢,感覺喉頭有人在撓可能原因:感冒還沒完全好---------------我是冷咳還是熱咳?要知道自己是冷咳還是熱咳,就要仔細觀察痰的特徵,對醫師的診斷也很有幫助。

「咳出來的痰是黏黏的還是水水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中醫部主任楊中賢說,如果痰白、稀稀水水的、有泡沫,就是「寒痰」;痰黃、黏黏稠稠成坨的就是「熱痰」;如果痰黏成絲或乾咳無痰就是「燥痰」。

另外,久咳的病人也會出現「冷痰熱痰兼夾」的情況,常見痰中央黏稠但是旁邊水水泡泡的。

他建議這類病人應儘速就醫,以免損耗肺氣加重病情,咳嗽更不易好。

此外,楊中賢提醒咳嗽患者戴上口罩,可以保持吸入空氣的溫度及濕度,使呼吸道比較舒服、平穩,自然就不會那麼想咳嗽了。

---------------【慢性咳嗽自療法】咳嗽是否有痰?▼有>黃色>痰多且黏稠(咳嗽時有清楚大聲的痰音。

)>痰熱鬱肺●使用藥材:羅漢果1個(性涼,有助清熱、潤喉)、柿餅2個(清熱健脾)●自療法:以「羅漢果柿餅湯」化熱。

將以上藥材與500cc水共煮,煮到剩350cc,一天分2~3次喝完。

>白色>痰黏稠成塊狀(早上容易咳,咳嗽有痰音。

)>痰濕蘊肺●使用藥材:麥門冬20克(性微寒,有助理肺氣、化痰止咳)、蒼耳子10克(性溫,可疏散濕氣)●自療法:將以上藥材以沸水沖泡,待降溫至約50℃時張口吸蒸氣15~20分鐘,一天3次。

>白色>痰黏稠成絲狀(咳聲短促、有時乾咳,肺津液不足。

)>肺陰虧虛●使用藥材:燕窩5克(養陰潤燥、補氣)、大水梨1顆(滋潤肺氣)、川貝母10克(潤肺)、冰糖5克。

●自療法:蒸燕窩、水梨、川貝母食用可養氣潤肺。

水梨切片,川貝母磨粉或打碎,與燕窩一起放進電鍋蒸煮,內鍋水稍微淹過藥材即可,外鍋約放1杯水。

若覺得燕窩太貴或處理不方便,可用白木耳取代,滋潤效果也不錯。

>白色>痰清、稀(肺氣虛,因此咳聲低。

)>肺氣虛損●使用藥材:甘草10克(補益肺氣、去痰止咳)、紅棗7顆(補中益氣)、薑母3片(溫潤肺部、化痰)●自療法:將以上藥材放入保溫杯,以熱水沖泡飲用。

▼無>多在午後晚間乾咳(咳聲短促,下午情緒易煩躁、身體烘熱)>肺陰虧虛●使用藥材:燕窩5克(養陰潤燥、補氣)、大水梨1顆(滋潤肺氣)、川貝母10克(潤肺)、冰糖5克。

●自療法:蒸燕窩、水梨、川貝母食用可養氣潤肺。

水梨切片,川貝母磨粉或打碎,與燕窩一起放進電鍋蒸煮,內鍋水稍微淹過藥材即可,外鍋約放1杯水。

若覺得燕窩太貴或處理不方便,可用白木耳取代,滋潤效果也不錯。

>喉嚨癢(乾咳、喉頭像有人在撓)>外感(感冒)未癒均衡飲食,尤其要吃米飯,有助健脾利濕。

儘量吃性質清淡平和的食物,避免寒涼及辛熱食物,否則喉嚨會更癢。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製表:曾慧雯---------------止咳化痰7穴位太淵:仰掌,大拇指後,腕掌側橫紋陷中,按之動脈應手處。

合谷: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或拇指、食指併攏時,虎口部隆起最高處。

列缺:將拇指、食指打開,兩手虎口交叉,位於掌側橈側之食指指端盡處。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寬約四橫指),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

虛弱難以咳痰可按壓此穴。

豐隆:小腿前外側,外膝眼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脛骨前緣外二橫指(中指)處。

痰多可按壓此穴。

風門: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骨上角相平。

肺俞: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資料提供:長安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李嘉菱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中醫 冷咳 慢性咳嗽 枇杷膏 熱咳 穴位按摩 胸部X光 自療法 您正在閱讀《康健雜誌》217期 日本核災區食品擬解禁,真的沒問題嗎? 戴勝益遺囑:勿氣切、不電擊、樹葬時播放韋瓦第 吳若權:正面解讀、逆向思考 更多本期內容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2022康健癌症趨勢論壇】重症治療新契機,成人周邊造血幹細胞儲存 熱門文章 1. 猴痘疫情拉警報!邊境發現第一起猴痘境外移入案例 4. 奶茶要好喝,該先倒紅茶還是牛奶?英國人用數據實驗,測出完美奶茶SOP 2. 好累卻睡不著…新冠確診康復後失眠,中西醫8招有解 5. 甲狀腺亢進症狀?如何治療?甲狀腺亢進飲食禁忌一次看 3. 九成膝蓋痛不需手術 1招強化大腿肌力改善膝蓋疼痛 6. 疫情脫離高原期!確診後3個月內符合2要件 視為「重複感染」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其他疾病 新冠疫情緩降,類流感反上升?指揮中心澄清了 感冒、流感、類流感有什麼不同? 最新專題 中年後重新愛父母 6個名人故事一起迎接新時代孝順之道 新冠確診、快篩陽怎麼辦?從預防感染到康復完全教戰 新冠復原指南 北榮專家說|讓醫療新知變得更簡單清楚 染疫醫生的確診日記 【母親節特輯】今年,不再與媽媽有距離 測測看,你有沒有心血管疾病?2022心腦血管就醫指南|康健雜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