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君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詹姆士的廢黜稱光榮革命,是國會權力發展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

... 威廉四世繼承者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英國的政治體制完成了向君主立憲制的轉變。

英國君主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英王」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英王(消歧義)」。

英國國王KingoftheUnitedKingdom皇家徽章現任查爾斯三世2022年9月8日就任 詳情尊稱陛下確定繼承人威爾斯親王威廉開國君主安妮女王(1707年聯合法令)建立1707年5月1日,​315年前​(1707-05-01)居所聖詹姆士宮(法律上)溫莎城堡(事實上)白金漢宮(辦公場所)網站http://www.royal.gov.uk/ 英國政治 憲法 大憲章 聯合法令 英愛條約 議會主權(英語:ParliamentarysovereigntyintheUnitedKingdom) 法治(英語:RuleoflawintheUnitedKingdom) 權力分立(英語:SeparationofpowersintheUnitedKingdom) 其他基本原則 君主 國王(列表) 查 王室 繼承 特權 國務顧問(英語:CounsellorofState) 行政 樞密院 查爾斯三世(國王會同樞密院) 國王陛下政府 首相(列表) 莉茲·特拉斯(保守黨) 副首相 泰蕾兹·科菲(保守黨) 內閣(列表(英語:ListofBritishgovernments)) 部門 大臣(英語:ListofgovernmentministersoftheUnitedKingdom) 機構 立法 國會 查爾斯三世(國王會同國會) 上議院 上議院議長 約翰·麥克福爾男爵 下議院 下議院議長 林賽·霍伊爾爵士 反對黨領袖 凱爾·斯塔摩爵士(工黨) 國會法令 第58屆國會(英語:ListofMPselectedinthe2019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 反對黨 議員名單(英語:ListofMPselectedinthe2019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 司法查爾斯三世(國王會同法庭) 最高法院 院長 韋彥德勳爵 副院長(英語:DeputyPresidentoftheSupremeCourtoftheUnitedKingdom) 賀知義勳爵 最高法院法官(英語:JusticeoftheSupremeCourtoftheUnitedKingdom) 聯合王國 英格蘭與威爾斯 蘇格蘭 北愛爾蘭(英語:CourtsofNorthernIreland) 選舉與公投(英語:ReferendumsintheUnitedKingdom) 國會選區(2023年西敏選區定期審查(英語:2023PeriodicReviewofWestminsterconstituencies)) 政黨 政黨、選舉與公投法(英語:PoliticalParties,ElectionsandReferendumsAct2000) 定期國會法 蘇格蘭議會選區(英語:ScottishParliamentconstituenciesandelectoralregions) 威爾斯議會選區(英語:Seneddconstituenciesandelectoralregions) 英國大選(英語:Listof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s) 1801年(英語:FirstParliamentoftheUnitedKingdom)1802年(英語:1802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06年(英語:1806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07年(英語:1807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12年(英語:1812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18年(英語:1818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20年(英語:1820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26年(英語:1826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30年(英語:1830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31年(英語:1831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32年(英語:1832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35年(英語:1835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37年(英語:1837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41年(英語:1841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47年(英語:1847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52年(英語:1852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57年(英語:1857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59年(英語:1859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65年(英語:1865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68年(英語:1868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74年(英語:1874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80年(英語:1880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85年(英語:1885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86年(英語:1886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92年(英語:1892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895年(英語:1895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900年(英語:1900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906年(英語:1906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910年1月(英語:January1910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910年12月(英語:December1910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1918年1922年1923年1924年1929年1931年1935年1945年1950年1951年1955年1959年1964年1966年1970年1974年2月1974年10月1979年1983年1987年1992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2017年2019年下屆(英語:NextUnitedKingdomgeneralelection) 歐洲議會選舉(1979年-2019年) 1979年(英語:1979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1984年(英語:1984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1989年(英語:1989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1994年(英語:1994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1999年(英語:1999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2004年(英語:2004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2009年(英語:2009EuropeanParliamentelectionintheUnitedKingdom)2014年2019年 蘇格蘭議會選舉 1999年(英語:1999ScottishParliamentelection)2003年(英語:2003ScottishParliamentelection)2007年(英語:2007ScottishParliamentelection)2011年(英語:2011ScottishParliamentelection)2016年2021年 北愛爾蘭議會選舉 1998年(英語:1998NorthernIrelandAssemblyelection)2003年(英語:2003NorthernIrelandAssemblyelection)2007年(英語:2007NorthernIrelandAssemblyelection)2011年(英語:2011NorthernIrelandAssemblyelection)2016年(英語:2016NorthernIrelandAssemblyelection)2017年下屆(英語:NextNorthernIrelandAssemblyelection) 威爾斯議會選舉 1999年(英語:1999NationalAssemblyforWaleselection)2003年(英語:2003NationalAssemblyforWaleselection)2007年(英語:2007NationalAssemblyforWaleselection)2011年(英語:2011NationalAssemblyforWaleselection)2016年(英語:2016NationalAssemblyforWaleselection)2021年(英語:2021Seneddelection) 英國公投 1975年2011年2016年 分權 聯合部長委員會(英語:JointMinisterialCommittee(UK)) 立法議案同意書(英語:Legislativeconsentmotion)  英格蘭 英格蘭的治理(英語:GovernanceofEngland) 英格蘭人定英格蘭法(英語:EnglishvotesforEnglishlaws) 大倫敦政府 公投 大倫敦政府法(英語:GreaterLondonAuthorityAct1999)(修訂版(英語:GreaterLondonAuthorityAct2007)) 倫敦市長 沙迪克·汗 市長內閣(英語:DeputyMayorofLondon) 倫敦議會 倫敦計劃 聯合管理機構(英語:Combinedauthority) 大都會市長(英語:DirectlyelectedmayorsinEnglandandWales) 康瓦爾郡議會(英語:CornwallCouncil)  北愛爾蘭 1998年北愛爾蘭法(英語:NorthernIrelandAct1998)(2006年法案(英語:NorthernIreland(StAndrewsAgreement)Act2006)) 首席部長 保羅·吉萬(英語:PaulGivan) 副首席部長 蜜雪兒·奧尼爾 行政院 議會 北愛爾蘭議會立法(英語:ListofActsoftheNorthernIrelandAssembly) 北愛爾蘭法律(英語:LawofNorthernIreland)  蘇格蘭 1997年公投 1998年蘇格蘭法令(2012年法令(英語:ScotlandAct2012) ·2016年法令(英語:ScotlandAct2016)) 首席部長 尼古拉·史特金 政府 議會 議會法令(英語:ActoftheScottishParliament) 法定文書(英語:Scottishstatutoryinstrument) 蘇格蘭法律(英語:Scotslaw)  威爾斯 1997年公投(英語:1997Welshdevolutionreferendum) 2011年立法權公投(英語:2011Welshdevolutionreferendum) 1998年威爾斯政府法令(英語:GovernmentofWalesAct1998)(2006年法令(英語:GovernmentofWalesAct2006) ·2014年法令(英語:WalesAct2014) ·2017年法令(英語:WalesAct2017)) 首席部長 馬克·德雷克福特 政府(英語:WelshGovernment) 議會 威爾斯國民議會法案(英語:MeasureoftheNationalAssemblyforWales)(1999年-2011年) 威爾斯議會法令(英語:ActofSeneddCymru) 威爾斯法律(英語:Welshlaw) 行政區劃英格蘭(英語:LocalgovernmentinEngland) 歷史(英語:HistoryoflocalgovernmentinEngland) 行政區劃:區域 名譽郡(列表) 都會郡和非都會郡 都會郡 非都會郡 大倫敦 單一管理區(英語:UnitaryauthoritiesofEngland)(列表) 區(列表(英語:ListofEnglishdistricts)) 都會區 非都會區 倫敦區 民政教區(列表(英語:ListofcivilparishesinEngland)) 歷史郡(英語:HistoriccountiesofEngland) 北愛爾蘭 歷史 行政區劃 郡(英語:CountiesofNorthernIreland) 區 蘇格蘭(英語:LocalgovernmentinScotland) 歷史(英語:HistoryoflocalgovernmentinScotland) 行政區劃 司法轄區(英語:Sheriffdom) 議會區 社區議會區(英語:ListofcommunitycouncilareasinScotland) 民政教區(英語:ListofcivilparishesinScotland) 郡 威爾斯 歷史(英語:HistoryoflocalgovernmentinWales) 保留郡(英語:PreservedcountiesofWales) 主要地區 社區(英語:Community(Wales))(列表(英語:ListofcommunitiesinWales)) 歷史郡(英語:HistoriccountiesofWales) 王室屬地 根西行政區 ( 根西 奧爾德尼 薩克)  澤西  曼島 英國列島 共同旅行區 海外領土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安圭拉 百慕達 英屬南極領地 英屬印度洋領地 英屬維京群島 開曼群島 福克蘭群島 直布羅陀 蒙哲臘 皮特肯群島 聖海蓮娜、阿森松和泰瑞斯坦-達庫尼亞( 聖赫勒拿 亞森欣島 崔斯坦達庫尼亞) 南喬治亞和南桑威治群島 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 英國海外領土公民 簽證要求(英語:VisarequirementsforBritishOverseasTerritoriescitizens) 簽證政策 2002年英國海外領土法令 查哥斯群島主權爭端(英語:ChagosArchipelagosovereigntydispute) 直布羅陀現狀(英語:StatusofGibraltar) 福克蘭群島主權爭端(英語:FalklandIslandssovereigntydispute) 外交 外交、國協及發展事務部 外交政策(歷史(英語:HistoryoftheforeignrelationsoftheUnitedKingdom)) 駐英外交機構 /英駐外機構 英國護照 英國國民(海外)護照 簽證要求 簽證政策 貿易協議(英語:TradeagreementsoftheUnitedKingdom) 澳洲(英語:Australia–UnitedKingdomrelations) 比利時(英語:Belgium–UnitedKingdomrelations) 加拿大(英語:Canada–UnitedKingdomrelations) 中國 香港 賽普勒斯(英語:Cyprus–UnitedKingdomrelations) 法國 德國 印度 肯亞(英語:Kenya–UnitedKingdomrelations) 馬來西亞 馬爾他(英語:Malta–UnitedKingdomrelations) 荷蘭(英語:Netherlands–UnitedKingdomrelations) 紐西蘭 俄羅斯(英語:Russia–UnitedKingdomrelations) 新加坡 西班牙(英語:Spain–UnitedKingdomrelations) 南非(英語:SouthAfrica–UnitedKingdomrelations) 巴基斯坦(英語:Pakistan–UnitedKingdomrelations) 葡萄牙 美國 愛爾蘭 北愛爾蘭政治(英語:PoliticsofNorthernIreland) 貝爾法斯特協議 英愛邊界(英語:RepublicofIreland–UnitedKingdomborder) 英國脫歐與愛爾蘭邊界(英語:BrexitandtheIrishborder) 英愛理事會 歐盟(歷史(英語:UnitedKingdommembershipoftheEuropeanUnion)) 英國脫歐 脫歐後英歐關係(英語:Post-BrexitUnitedKingdomrelationswiththeEuropeanUnion) 英國脫歐協議 大英國協 成員國 英國與聯合國(英語:UnitedKingdomandtheUnitedNations) 安理會 五常 北約 20國集團 7國組織 英國主題閱論編 英國君主(英語:MonarchyoftheUnitedKingdom)是英國及其海外領地的君主立憲制國家元首。

其中王室屬地為君主直接擁有的領土。

男性君主的頭銜為「國王」(King),女性君主的頭銜為「女王」(Queen)。

現任君主為查爾斯三世,於2022年9月8日即位。

君主及其他王室成員具有一系列的官方、禮儀、外交和代表性權力。

在虛位元首體系之下,君主的職責僅限於授勳及嘉獎和任命首相。

根據傳統,君主亦為英國三軍統帥(英語:Commander-in-chiefoftheBritishArmedForces)。

現今英國政府的行政權力名義上仍舊通過君主的皇家特權來行使,但事實上這一權力僅能根據國會立定的法律行使,並且受到傳統與慣例的限制。

英國的君主政體可以追溯至中世紀早期蘇格蘭(英語:ScotlandintheEarlyMiddleAges)及盎格魯-撒克遜英格蘭的諸多小王國(英語:Pettykingdom)。

這些政權至公元10世紀已統一為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

1066年在諾曼征服英格蘭的過程中,最後一位加冕盎格魯-撒克遜君主的哈洛德二世於黑斯廷斯戰役中戰敗並戰死,英格蘭王權由此轉移至征服者威廉及其後裔手中。

13世紀,威爾斯公國成為英格蘭的從屬國。

同一時期,《大憲章》開始對英格蘭君主的政治權力進行限制。

1603年,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繼承英格蘭王位,稱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由此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結為共主邦聯。

1649年至1660年,英國君主制為英格蘭共和國所打斷。

《1701年王位繼承法》將信仰羅馬天主教或與天主教徒結合者排除於王位繼承順位之外。

1707年,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合併為大不列顛王國。

1801年,大不列顛王國與愛爾蘭王國合併為大不列顛暨愛爾蘭聯合王國。

大英帝國於1921年達到其領土最大範圍,囊括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領土。

1922年,愛爾蘭六分之五的領土宣布脫離英國獨立,成立愛爾蘭自由邦。

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英語:BalfourDeclarationof1926)》承認帝國各自治領將各自發展為獨立自治國家,但仍舊為大英國協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多數的英國殖民地和領地獨立,基本宣告了帝國時代的終結。

喬治六世及其繼承者伊莉莎白二世使用了大英國協元首這一稱號,象徵其獨立成員國的自由聯合。

現今大英國協成員國之中,含英國在內仍有15個國家以查爾斯三世為君主和國家元首,這些國家被稱為「大英國協王國」。

「英國君主」一詞仍舊用於形容這一體系下的君主和政體,但事實上每個國家都為獨立主權國家,在不同國家君主官方頭銜(英語:ListoftitlesandhonoursofCharlesIII)亦有所不同。

目次 1憲政職能 1.1任命首相 1.2解散國會 1.3皇家特權 2歷史 2.1英格蘭君主 2.2蘇格蘭君主 2.3共主邦聯和共和時期 2.41707年聯合法令之後 2.5共享君主制 2.6愛爾蘭君主 2.7現今 3宗教職能 4王位繼承 4.1對性別和信仰的限制 4.2攝政 5財政 6居所 7頭銜 7.1「英皇」與「英女皇」 8徽章 9參考文獻 9.1引用 9.2來源 10外部連結 憲政職能[編輯] 根據非成文的《英國憲法》,君主為國家元首;效忠宣誓的對象為國王及其合法繼承人[1];《天佑吾王》(或《天佑女王》)為英國國歌[2];君主出現於郵票、硬幣與紙幣之上[3]。

君主對於政府的直接影響很小。

行政權力的執行一般根據法規或傳統下放至各大臣和公共機構手中,不由君主親自執行。

由此國家的行為都以君主之名實行(如王室任免[4]),即使是一些由君主親自執行的行為如御座致辭和國會開幕大典都是在其他地方決定的: 立法權由國王會同國會行使,國會、上議院和下議院提供建議和許可。

行政權由國王陛下政府行使,包括各閣員如首相和內閣,技術上來說為樞密院的一個委員會,並負責指揮協調軍隊、公務員團隊、外交官團隊(英語:HerMajesty'sDiplomaticService)和秘密情報局等(對於一些情報,英王有優先獲知權)[5]。

司法權由司法機構(英語:JudiciaryofEnglandandWales)行使,根據憲法和法規[6]獨立於政府。

英國國教會領袖為君主,但有其自己的立法、司法和行政機構。

獨立於政府的權力一般通過法規或委任狀(如樞密令和皇家委員會)交予其他公共機構行使。

立憲君主一般只受限於一些非黨派職責,如授勳及嘉獎。

這一狀況自19世紀起便受到了注意。

華特·白芝浩1867年稱君主為政府的「榮耀部分」而非「有效部分」[7]。

英格蘭《1689年權利法案》限制了君主的政府權力。

任命首相[編輯] 君主在有需要時負責任命新任首相(根據傳統,首相有權任意任命和罷免任何閣員,由此事實上組成並掌控英國內閣)。

根據不成文的憲政傳統,君主必須任命獲得下議院支持者為首相,此人一般為在下議院擁有多數席位的政黨或聯盟的領袖。

候任首相私下會見君主,在「吻手禮」(kissinghands)之後立刻正式就職,無需其他法令或舉措[8]。

在出現懸浮國會即無任何政黨或聯盟擁有多數席位時,君主將獲得擴大的權力以任命最可能獲得多數支持的政客為首相,但此人一般仍為國會多數政黨的黨魁[9][10]。

自1945年以來僅出現過兩次懸浮國會狀況。

第一次發生於1974年2月大選後,愛德華·希思由於無法組成聯盟而辭職,任命哈羅德·威爾遜為首相。

威爾遜所領導的工黨未獲得多數席位,但為第一大黨。

第二次發生於2010年5月大選後,保守黨(第一大黨)與自由民主黨(第三大黨)宣布組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屆聯合政府[11]。

解散國會[編輯] 1950年國王的私人秘書匿名向《泰晤士報》投稿,描述了一憲政傳統:根據拉塞爾斯原則(英語:LascellesPrinciples)(LascellesPrinciples),若一少數政府希望解散政府以提前大選由此鞏固其地位,君主有權在三種狀況下拒絕。

1974年末威爾遜希望解散國會,由於希思未能組建聯合政府,女王准許了這一請求。

此後的大選使威爾遜獲得了多數[12]。

理論上君主有權單方面罷免首相,但現今首相只有在選舉失敗、死亡或主動辭職時才能去職。

上一位罷免首相的君主要追溯至威廉四世,他於1834年罷免了墨爾本子爵[13]。

皇家特權[編輯] 主條目:皇家特權(英國) 政府的一些行政權力在理論和名義上屬於君主,稱皇家特權。

君主的行為受到傳統和先例的限制,通常僅會在內閣成員(一般為首相或樞密院)的建議之下才行使特權[14]。

君主每周會與首相會面一次,會面將不會進行記錄,其內容將會保密[15]。

君主可表達其觀點,但作為立憲元首必須接受首相和內閣的決定。

白芝浩稱:「君主在立憲制度下有三項權力——商議、鼓勵與警告[16]。

」 皇家特權非常廣泛並無需通過國會認可,但事實上受到許多限制。

許多特權已經無法再使用或轉移至國會。

君主已經無法創立和徵收新稅;這一舉措需通過國會法令許可。

根據一份國會報告,「君主無權訂立新特權」,且國會有權通過立法廢除任何特權[17]。

皇家特權包括任命和罷免閣員、規制公務員團隊、發行護照、宣戰、講和、指揮軍隊、協商和簽署條約、同盟以及國際協定——但條約無法修改英國國內的法律,除非經過國會法令許可。

君主為英國三軍(皇家海軍、英國陸軍和皇家空軍)統帥,委任駐外大使和高級專員,會見外國駐英使節[17]。

君主有權召開和休止國會。

每屆國會會期在君主宣召後開始。

在國會開幕大典中,君主在上議院會堂中宣讀御座致辭(Speechfromthethrone),勾劃政府來年的施政大綱[18]。

休會一般在國會開幕後一年發生,並正式宣告會期完結[19]。

國會解散亦終結國會會期,下議院大選此後舉行。

根據《2011年國會固定任期法令》,大選一般每五年舉行一次,但在首相失去信任或三分之二的下議院議員提議的情況下可以提前舉行[20]。

國會通過的法令需要獲得御准(Royalassent)才能生效[21]。

理論上君主可以頒授御准(立法)或拒授御准(拒准),但自1707年來拒準的情況不再發生[22]。

君主與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的放權政府關係類似。

國君任命蘇格蘭議會提名的蘇格蘭首席部長[23]及威爾斯國民議會提名的威爾斯首席部長[24]。

在蘇格蘭事務方面,君主根據蘇格蘭政府的建議行權。

威爾斯的放權程度有限,因此在威爾斯事務上君主根據英國首相和內閣建議行權。

若北愛爾蘭事務大臣認為北愛爾蘭議會通過的法令違憲,君主有權行使否決權[25]。

君主有「司法源泉」(fountofjustice)之稱。

其本人不親自行司法權力,但司法裁決都以其名義進行。

公訴的原告均為君主,而法庭的權力均來源於君主。

普通法體系之下君主「不能犯錯」,由此無法以刑事犯罪為由起訴君主。

《1947年官方法律程序法令(英語:CrownProceedingsAct1947)》允許民事起訴君主的公務身份(即起訴政府),但無法起訴君主的私人身份。

君主亦有權特赦罪犯或減免刑罰[14][17]。

君主亦為「榮譽源泉」(fountofhonour),為全英國所有的授勳和嘉獎的來源。

君主頒發貴族爵位、任命騎士團團員、授予榮譽稱號等[26]。

爵位和多數榮譽都在首相的建議之下授予,但君主亦可私人獎賞榮譽。

君主本人授予嘉德勳章、薊花勳章、皇家維多利亞勳章和功績勳章[27]。

歷史[編輯] 英格蘭君主[編輯] 參見:英格蘭君主列表 貝葉掛毯描繪了1066年諾曼征服的場景。

在九世紀的維京人劫掠和定居後,盎格魯-撒克遜威塞克斯王國成為了英格蘭地區的首要國家。

阿佛烈大帝鞏固了威塞克斯的政權,統治了西部的麥西亞,並宣稱為「英格蘭人的國王」(KingoftheEnglish)[28]。

其孫埃塞爾斯坦是第一個統治今英格蘭全境的國王,雖然其所統治的地區仍舊具有較強的地域特徵。

儘管同丹麥的數場戰爭最終導致了一代的丹麥統治,11世紀的英格蘭總體上還是更加穩定了[29]。

1066年諾曼第公爵威廉征服了英格蘭,在政治和社會上都帶來了巨大的變革。

他延續了源於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中央集權制度,而與此同時封建制度也繼續發展[30]。

威廉一世的領地由其二子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先後繼承。

亨利宣布其獨女瑪蒂爾達為繼承人,引發爭議。

1135年亨利過世,威廉一世的外孫史提芬對王位繼承權提出了宣稱,並在多數男爵的支持下奪取了權力。

瑪蒂爾達對他的統治進行了挑戰,由此英格蘭陷入了一段政局不穩定的時期,稱無政府時代(英語:TheAnarchy)(TheAnarchy)。

史提芬苟且掌控著權力,但最終妥協並同意由瑪蒂爾達之子亨利繼承王位。

由此亨利於1154年加冕為亨利二世,成為英格蘭首位安茹國王及金雀花王朝首位君主[31]。

金雀花王朝的統治多數時期為國王與貴族之間的鬥爭與內亂所困擾。

亨利二世本人面臨其子、日後國王理查和約翰的叛亂。

即便如此,亨利仍舊成功擴張了其王國,其領土日後稱為安茹帝國。

亨利過世後其在世長子理查即位。

理查離境參加十字軍東征,多數時候不在國內。

他在一次圍城戰中陣亡,約翰繼承王位。

約翰在其統治時期同男爵為王權進行了一系列的鬥爭。

1215年,男爵們迫使其頒布《大憲章》,以保障貴族的權利和自由。

此後的持續鬥爭使英格蘭陷入內戰,稱第一次男爵戰爭。

1216年約翰過世,戰爭戛然而止,王位由其九歲的兒子亨利繼承[32]。

在亨利統治的後期,西門·德孟福爾領導男爵們進行叛變,第二次男爵戰爭開始。

王權派最終勝利,大量反叛者死亡,但國王仍迫於形勢,在1265年宣召國會[33]。

下一任國君愛德華一世在維護王權方面要更加成功,並在其統治內征服了威爾斯(英語:ConquestofWalesbyEdwardI)。

他還試圖統治蘇格蘭,但其在蘇格蘭的所得都為其繼承人愛德華二世喪失殆盡。

愛德華同時還要面對同貴族的鬥爭[34]。

1311年,愛德華二世被迫將其部分權力轉讓予一個貴族委員會(英語:Ordinancesof1311);但1322年他通過軍事勝利奪回了權力[35]。

即便如此,1327年愛德華仍最終為其妻伊莎貝拉廢黜並殺死。

其14歲的兒子登基為愛德華三世。

愛德華對法國王位繼承權提出了宣稱,由此挑起了英格蘭和法國間的百年戰爭。

愛德華征服了大量的法國領土,但至1374年他的全部所得都已喪失。

在其治內國會制度亦進一步發展,分為上下兩院。

1377年愛德華三世過世,其10歲的孫子理查二世即位。

與其先輩一樣,理查亦因試圖集中權力而同貴族們發生了衝突。

1399年在其出征愛爾蘭時,其堂弟亨利·博林布魯克奪取權力,廢黜理查,並在監禁期間死亡(可能死於飢餓),亨利即位為亨利四世[36]。

亨利四世為愛德華三世之孫和蘭卡斯特公爵岡特的約翰之子,由此其王朝稱為蘭卡斯特王朝。

他在位的多數時間都不得不與各陰謀與反叛進行鬥爭,其成功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子和日後的亨利五世的軍事才能。

亨利五世1413年開始統治,國內狀況較為平和,由此他得以全心投入在法國的戰事。

亨利雖獲得諸多勝利,但在1422年突然過世,使其幼子亨利六世嗣位,法國也藉此機會傾覆了英國對其的統治[37]。

亨利的攝政和配偶安茹的瑪格麗特不得人心,加上其本人治國無方,蘭卡斯特王朝的統治逐漸衰落。

約克王朝對其統治進行了挑戰,其領袖為愛德華三世的後裔約克公爵理查。

約克公爵於1460年戰死,但其子愛德華四世帶領約克王朝於1461年獲得勝利。

玫瑰戰爭在愛德華四世及其子愛德華五世和其弟理查三世統治內斷斷續續進行。

愛德華五世失蹤,據傳為理查所殺。

1485年博斯沃思原野戰役中理查三世陣亡,蘭卡斯特王朝在亨利·都鐸帶領下取得最終勝利[38]。

亨利即位成為亨利七世,並通過與約克王朝繼承人伊莉莎白通婚而平定了內亂。

他重新在國境內樹立了其絕對的權力,先前與貴族的頻繁鬥爭也告一段落[39]。

都鐸王朝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治下政治發生了巨大的變革。

宗教動亂及與教宗的爭執使其宣布脫離羅馬天主教會並自立英國國教會[40]。

威爾斯在數個世紀前即已受到征服,但仍舊為一獨立領地,直至其在《1535年及1542年威爾斯法律法令(英語:LawsinWalesActs1535and1542)》(LawsinWalesActs1535and1542)中為英格蘭併吞[41]。

亨利八世之子和繼承人愛德華六世延續了其宗教改革,但於1553年早逝,王位陷入繼承危機。

愛德華不希望其信仰天主教的姐姐瑪麗獲取王位,便在遺囑中指定珍·格雷為繼承人。

簡的統治最終只持續了九日;在民眾支持下瑪麗將之廢黜並宣告自己為合法君主。

她同西班牙的菲利普通婚,宣布後者為國王與共治,在法國繼續進行戰事但遭受失敗,試圖使英格蘭重歸羅馬天主教會,並火刑處死諸多新教徒。

瑪麗於1558年過世,王位由其同父異母的妹妹,信仰新教的伊莉莎白一世繼承。

英格蘭重歸新教治下,並通過建立海軍和探索新大陸逐漸發展為世界強國[42]。

蘇格蘭君主[編輯] 參見:蘇格蘭君主列表 與英格蘭的狀況相似,在公元五世紀初羅馬帝國撤離不列顛後,一系列的君主制國家也在蘇格蘭發展起來。

是時定居於蘇格蘭的三個主要族群為東北部的皮克特人、南部的布立吞人(包括斯特拉斯克萊德王國)和西部屬愛爾蘭達爾里阿達王國的蓋爾人。

傳統上認為肯尼思·麥克亞爾賓是首位統一蘇格蘭王國的君主[43]。

此後的兩個世紀蘇格蘭的領地逐漸發展,其他領土諸如斯特拉斯克萊德亦納入其中。

早期的蘇格蘭君主並不採用直接繼承制,而是使用傳統的選長制,君主頭銜在亞爾賓王朝的不同分支間輪轉。

這一體制導致不同氏族時常產生暴力衝突:自942年至1005年,連續七名君主被殺或是戰死[44]。

1005年,馬爾科姆二世在殺死多名競爭者後獲取王位,並繼續鎮壓反對勢力。

1034年他過世,其外孫(而非根據傳統,其堂兄弟侄)鄧肯一世即位。

鄧肯於1040年同麥克白的戰爭中戰死,但後者亦於1057年為鄧肯之子馬爾科姆殺死。

次年馬爾科姆殺死麥克白繼子盧拉赫,登基為馬爾科姆三世[45]。

在一系列的戰爭和廢君之後,馬爾科姆的五個兒子和一個弟兄先後成為國王,最終王位歸屬於其最小的兒子大衛一世的長孫馬爾科姆四世。

其繼承者威廉一世是《聯合法令》前統治時間最長的蘇格蘭國王[46]。

威廉一世參與了一場反對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叛亂,但叛亂最終失敗,威廉被俘,為脫身向亨利宣誓效忠。

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於1189年宣布這一從屬關係終結,換取一筆贖金以資助十字軍[47]。

1214年威廉一世過世,其子亞歷山大二世即位。

亞歷山大二世及其繼承人亞歷山大三世均試圖奪取挪威治下的西部群島。

在亞歷山大三世治內挪威對蘇格蘭發動入侵但未能成功,此後的《伯斯條約(英語:TreatyofPerth)》承認了蘇格蘭對西部群島和其他爭議地區的控制權[48]。

1286年亞歷山大三世在一次騎行中意外身亡,導致王國陷入繼承危機。

蘇格蘭貴族向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求助,希望其幫助指定合法繼承人。

愛德華選定了亞歷山大三歲的挪威外孫女瑪格麗特。

但瑪格麗特於1290年在前往蘇格蘭途中葬身於海上,由此愛德華需再次由13名候選人(英語:CompetitorsfortheCrownofScotland)中選定繼承人。

一個法庭建立起來,在兩年的商議後選定約翰·巴里奧為王。

但此後愛德華試圖通過約翰控制蘇格蘭,而1295年在後者宣布拒絕向英格蘭效忠後,愛德華舉兵入侵。

在此後蘇格蘭獨立戰爭(英語:WarsofScottishIndependence)的前十年內蘇格蘭沒有君主,直至1306年勞勃·布魯斯自立為王,是為勞勃一世[49]。

勞勃一世試圖掌控蘇格蘭並最終成功,蘇格蘭的獨立地位也在1328年獲得認可。

然而勞勃一世在次年即過世,其五歲的兒子大衛二世即位。

英格蘭以約翰·巴里奧之子愛德華·巴里奧有權繼承王位之名,於1332年再次入侵。

在此後的四年時間內,愛德華數度登基,也反覆遭到廢黜,直至其最終定居於英格蘭,大衛在此後的35年內保有了王位[50]。

1371年大衛二世過世而無子嗣,其外甥史都華王朝的勞勃二世即位。

在勞勃二世和其繼承人勞勃三世的統治之下蘇格蘭的王權逐漸喪失。

1406年勞勃三世過世,由於其子詹姆士一世為英格蘭所扣押,蘇格蘭進入攝政時期。

1424年詹姆士贖回國內後,試圖恢復其權力,殘酷鎮壓其反對者,最終導致貴族將其刺殺。

詹姆士二世延續了其父打壓貴族的政策,但於三十歲時意外死亡,蘇格蘭再次進入攝政。

1488年詹姆士三世在一場貴族反叛中戰敗,年幼的詹姆士四世登基[51]。

1513年詹姆士四世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離境之機起兵入侵,但在弗洛登遭受慘敗,其本人、諸多貴族和數千士兵戰死。

其子詹姆士五世尚年幼,由此蘇格蘭又一次進入攝政。

詹姆士五世於1542年再次入侵英格蘭,但在同年過世,王位傳予其六日大的女兒瑪麗一世。

蘇格蘭再次攝政。

身為天主教徒的瑪麗一世在其統治時期面對嚴重的宗教動亂,即蘇格蘭宗教改革。

在約翰·諾克斯等改革者的推動下,新教逐漸崛起。

1565年瑪麗一世與其表弟天主教徒達恩利勳爵成婚,引發新教徒的警覺。

1567年達恩利勳爵遇刺,瑪麗一世同據傳兇手博斯維爾伯爵(英語:JamesHepburn,4thEarlofBothwell)成婚,進一步引發了民眾的警覺。

貴族起兵反叛,迫使其退位。

瑪麗一世逃到英格蘭,王位則由其幼子,自小即為新教徒的詹姆士六世繼承。

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此後監禁並處死了瑪麗一世[52]。

共主邦聯和共和時期[編輯] 詹姆士六世及一世於1603年成為首位同時統治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君主。

1603年伊莉莎白過世,都鐸王朝宣告結束。

伊莉莎白無子,英格蘭貴族摒棄亨利八世立下的一旦本人絕嗣則由妹妹瑪麗後裔繼位的遺囑,而支持亨利八世嫁入蘇格蘭王室的姐姐瑪格麗特的外曾孫(即伊莉莎白表甥孫)蘇格蘭君主詹姆士六世在《聯合法令》通過後繼承英格蘭王位,稱詹姆士一世。

雖然英格蘭和蘇格蘭為一君治下的共主邦聯,且詹姆士亦於1604年自稱「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國王」[53],這兩個國家仍舊各自分立。

詹姆士的繼承者查爾斯一世同英國國會就君權和國會權力問題頻繁發生衝突,尤其是在課稅權問題上存在分歧。

1629年至1640年他解散國會獨自統治,並單方面立新稅,且推行一系列具有爭議的宗教政策(激怒了蘇格蘭的長老宗和英格蘭的清教徒),導致了反對勢力的崛起。

他試圖在蘇格蘭推行聖公宗,導致叛亂爆發(主教戰爭),並觸發了三國戰爭。

1642年國王同國會的衝突最終導致了英格蘭內戰的爆發[54]。

內戰進行至1649年時,國王死於處決,英格蘭君主制遭到推翻,英格蘭聯邦建立起來。

查爾斯一世之子查爾斯二世在蘇格蘭擁戴為大不列顛國王,但在入侵英格蘭後的伍斯特戰役中戰敗,被迫逃離國境。

1653年,全國最為顯赫的軍事和政治領袖奧立佛·克倫威爾奪取權力,自稱護國公(事實上為軍事獨裁者,但拒絕接受國王頭銜)。

克倫威爾統治國家直至其於1658年過世,其子理查接替其職。

理查對於行政無甚興趣,很快宣布去職[55]。

由於缺乏明確的領袖,社會和軍事出現動盪,民眾開始希望恢復君主制。

1660年君主制重新建立(英語:Restoration(England)),查爾斯二世回到英倫[56]。

在查爾斯二世統治之下,英格蘭發展出了最初的現代政黨。

查爾斯無合法子嗣,繼承人理應為其信仰天主教的弟弟約克公爵詹姆士。

國會希望能夠將詹姆士排除在繼承順位之外,支持的一方成為了日後的輝格黨,反對的一方成為了日後的托利黨。

這一法案最終未能通過;查爾斯二世多次由於擔心法案會通過而解散了國會。

1681年國會解散後查爾斯單獨統治,直至其於1685年過世。

詹姆士即位後推行寬容天主教徒的政策,引發了其新教子民的不滿。

許多人反對詹姆士維持常備軍、任命天主教徒為高官和囚禁多名反對其政策的聖公會人士(英語:SevenBishops)等舉措。

由此一群稱不朽七人(英語:InvitationtoWilliam)的新教信仰者向詹姆士二世之女瑪麗和其夫奧蘭治的威廉發出邀請,希望二人廢黜國王。

威廉同意了這一邀請,於1688年11月5日在民眾支持下抵達英格蘭。

許多新教政府人士宣布叛變,詹姆士也由此逃離了國境。

威廉和瑪麗(而非詹姆士二世的天主教子)宣告成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聯合君主[57]。

詹姆士的廢黜稱光榮革命,是國會權力發展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事件之一。

《1689年權利法案》確立了國會的至高地位,並宣布英格蘭人民擁有一定的權利,如在未經國會同意下無需課以新稅。

《權利法案》還要求日後的君主信仰新教,並指定在威廉和瑪麗的任何子女之後,瑪麗的妹妹安妮具有繼承權,如威廉在瑪麗死後另外婚娶,則再婚所生子嗣的繼承權排在安妮之後。

1694年瑪麗過世無子嗣,威廉成為唯一國君。

1700年英國發生政治危機,11歲的格洛斯特公爵威廉王子夭折,此時安妮的所有子女都已過世,她也成為繼承順位中的唯一人。

國會通過《1701年嗣位法令》(ActofSettlement1701),將詹姆士及其信仰天主教的親屬排除於繼承順位外,並將威廉最近的新教親屬,漢諾瓦選帝侯夫人索菲的親屬納入繼承順位[58]。

威廉三世沒有另娶,在法令通過後不久即過世,安妮繼承王位。

1707年聯合法令之後[編輯] 參見:英國君主列表 1707年在安妮女王治下大不列顛島得以統一 安妮即位之後,繼承的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蘇格蘭國會對英格蘭國會單方面指定索菲家庭為繼承者的舉動表示不滿,通過了《1704年安全法令》,要挾將終止英格蘭和蘇格蘭的聯合。

英格蘭國會則報復性地通過了《1705年外國人法令(英語:AlienAct1705)》(AlienAct1705),要挾將通過限制貿易摧毀蘇格蘭的經濟。

兩國國會最終在協商之後訂立了《1707年聯合法令》,英格蘭和蘇格蘭合併成為大不列顛王國,其繼承方式由《嗣位法令》所規制[59]。

1714年,安妮女王之表兄,即索菲之子漢諾瓦選侯格奧爾格·路德維希即位為喬治一世,並在1715年和1719年兩次挫敗詹姆士支持者的叛亂,鞏固了其權力。

新任國君對政府的興趣有限,但仍然管轄其在德意志的領地,由此與不列顛組成了共主邦聯[60]。

權力逐漸轉移到了喬治的閣員,尤其是勞勃·沃波爾爵士手中,他也時常為人視為首位英國首相,雖然當時這一頭銜並未得到使用[61]。

下一任國君喬治二世於1746年最後一次挫敗了詹姆士支持者的叛亂,徹底擊敗了史都華王朝的天主教徒。

在其孫喬治三世的統治下,英國喪失了北美的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獨立成為了美利堅合眾國,但在世界其他地方英國的影響力獲得了持續的增長。

《1800年聯合法令》建立了大不列顛暨愛爾蘭聯合王國[62]。

1801年在喬治三世治下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為聯合王國。

1811年至1820年,喬治三世受到嚴重的疾病困擾(今學者認為可能是卟啉症),使其無法繼續統治。

其子即日後的喬治四世由此成為攝政王,英國進入攝政時期。

在這一時期以及其獨立統治的年代,英國的王權開始衰落,而至威廉四世統治時國君已無力向國會施加影響。

1834年威廉四世罷免了輝格黨首相第二代墨爾本子爵威廉·蘭姆,並任命了托利黨人勞勃·皮爾爵士,這也是英國歷史上最後一次行使君主特權干預內閣。

但皮爾在此後的選舉中失敗,威廉被迫召回了墨爾本子爵。

與此同時,國會通過了《1832年改革法令》,對國會代議制進行了改革。

該世紀後期的一系列其他法令擴大了選民的基礎,下議院逐漸發展為國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63]。

威廉四世繼承者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時期,英國的政治體制完成了向君主立憲制的轉變。

由於維多利亞本人為女性,無法統治僅接受男性繼承人的漢諾瓦,由此兩國的共主邦聯時期就此結束。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發生了巨大的文化變革,科技大幅度發展,英國成為世界最強國之一。

為體現英國對印度的統治,1876年維多利亞加冕為印度女皇。

然而在其配偶於1861年早逝之後,維多利亞陷入常年的緬懷中,自我隱退,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英國共和主義(英語:RepublicanismintheUnitedKingdom)勢力的增長[64]。

維多利亞之子愛德華七世於1901年登基,成為首位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君主。

1917年,為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反德情緒,下任君主喬治五世將王朝更名為「溫莎」。

在其治下,1922年愛爾蘭一分為二,成為英國的組成成分北愛爾蘭以及獨立的愛爾蘭自由邦[65]。

共享君主制[編輯] 曾經被大英帝國統治過的地區(時間交錯) 聯合王國統治下的英國海外領土 當今為大英國協王國的國家,以藍色標示;前為大英國協王國的國家以棕色標示 二十世紀,大英帝國逐漸發展成為大英國協。

1926年前,王權對大英帝國實行集體統治,自治領與王冠殖民地均臣服於英國。

《1926年巴爾福宣言(英語:BalfourDeclarationof1926)》(BalfourDeclarationof1926)賦予自治領完全自治權,由此開創了單一君主在不同自治領獨立運作的體系。

這一體系在《1931年西敏法規》之後得到了鞏固[66],學者稱其形似「聯邦國家間的條約」[67]。

由此君主這一概念不再只局限於英國,雖然「英國君主」仍舊因法律、歷史和便利原因繼續得到使用。

君主成為聯合王國君主、加拿大君主和澳洲君主等等。

大英國協中的國家共享一君,與共主邦聯的狀況類似[68][69][70][71]。

1936年喬治五世過世,愛德華八世即位國王。

後者希望迎娶已離異的美國人華麗絲·辛普森(英國國教會反對離異者再嫁),引發軒然大波。

由此愛德華表示希望退位,而英國及其他大英國協國家的國會准許了他的請求,並將其與其新婦的後裔排除於繼承順位之外。

愛德華之弟喬治六世繼承王位[7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喬治成為了英國人民的精神領袖,駕臨軍備工廠和為納粹德國轟炸的地區,鼓舞民眾士氣。

1948年6月喬治六世宣布放棄「印度皇帝」頭銜,但仍舊為印度自治領國家元首[73]。

最初所有大英國協成員都與英國共享國君,但1950年印度自治領成為共和國,由此這一狀況無法延續。

此後英國君主即在所有大英國協國家(不論君主制或共和制)稱「大英國協元首」(HeadoftheCommonwealth)。

此頭銜純粹為禮節性,不與英國君主掛鈎,而是由大英國協國家的政府首腦賦予個人[74]。

仍舊共享一君的大英國協成員國統稱大英國協王國。

愛爾蘭君主[編輯] 參見:愛爾蘭君主列表 1155年史上唯一的英格蘭裔教宗阿德瑞安四世准許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獲取愛爾蘭為封建領地(名義上為教宗領地)。

教宗希望他能夠併吞愛爾蘭並將愛爾蘭教會納入羅馬旗下[75]。

854年馬爾·舍赫尼爾(英語:MáelSechnaillmacMáeleRuanaid)在愛爾蘭全島建立王權。

其末任繼承人羅里·奧科赫(英語:RuaidríUaConchobair)於1166年成為愛爾蘭國王,並放逐了倫斯特國王迪亞馬特·麥克穆赫(英語:DiarmaitMacMurchada)。

迪亞馬特請求亨利二世援助,並與第二代彭布羅克伯爵理查·德克萊爾所帶領的盎格魯-撒克遜貴族一同奪回了倫斯特王位。

德克萊爾迎娶了迪亞馬特之女。

1171年迪亞馬特過世,德克萊爾成為倫斯特國王[76]。

亨利擔心德克萊爾會將愛爾蘭轉變為一個反英的諾曼王國,由此以教宗之名入侵,德克萊爾及其他貴族以及愛爾蘭諸國王和領主被迫向其臣服[77]。

英格蘭領主幾乎殖民了全島,但自1260年代起的蓋爾復興使愛爾蘭至1400年分為蓋爾-愛爾蘭和英格蘭-愛爾蘭兩個部分。

屬於後者的許多領主已完全蓋爾化,除在名義上之外全不認可英格蘭國王。

諸如馬努斯·奧唐納(英語:ManusO'Donnell)和科恩·奧尼爾(英語:ConnO'Neill,1stEarlofTyrone)等人尚自立為王。

至1541年,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已同羅馬教廷決裂,自稱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HeadoftheChurchofEngland),由此教宗先前將愛爾蘭君主賦予英格蘭君主頭銜的決定已經失效。

亨利由此召集愛爾蘭國會,將其頭銜由愛爾蘭領主更改為愛爾蘭國王[78]。

然而愛爾蘭島大部分區域仍舊在英格蘭控制之外。

此後的都鐸征服愛爾蘭(英語:TudorconquestofIreland)進程在九年戰爭後終於結束,但愛爾蘭仍舊保留了自己的國會,還在1642年至1649年(愛爾蘭邦聯)和1688年至1691年兩度獨立。

僅有日後的威廉愛爾蘭戰爭(英語:WilliamiteWarinIreland)和對愛爾蘭的占領使英格蘭(及1707年後的英國)自1692年之後保持了對此地的控制權。

1800年,在1798年愛爾蘭起義後,《聯合法令》將大不列顛和愛爾蘭兩王國合併為大不列顛暨愛爾蘭聯合王國。

愛爾蘭全島繼續為英國所統治,直至1922年現今的愛爾蘭共和國成功獨立,是時稱愛爾蘭自由邦,並仍為大英國協中的自治領。

1937年自由邦更名為「愛爾」(Éire,即愛爾蘭),1949年宣布共和,退出大英國協,與王權斷絕一切關係。

北愛爾蘭則留在了聯邦中。

1927年,英國更名為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而君主的名號則在此後的二十年後成為「大不列顛、愛爾蘭和英屬海外各自治領的國王,信仰捍衛者,印度皇帝」。

現今[編輯] 1990年代,由於王室的名望衰落(如威爾斯王妃黛安娜的過世),英國的共和情緒逐漸增長[79]。

然而近年的民意調查仍表明近70%至80%的英國民眾支持繼續實行君主制[80][81][82][83]。

宗教職能[編輯] 英國君主為官方教會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領袖,根據首相的建議任命大主教和主教(提名由教會特別委員會制定)。

君主在教會中的地位是名義性的,教會和全球普世聖公宗的領袖事實上為坎特伯里大主教[84][85]。

君主亦立誓維護蘇格蘭教會,有權任命其蘇格蘭教會大會高級專員(英語:LordHighCommissionertotheGeneralAssemblyoftheChurchofScotland)作為代表,但除此之外並不參與其行政,並對其無其他影響力[86][87]。

君主在威爾斯教會和愛爾蘭教會中無正式角色。

王位繼承[編輯] 主條目:英國王位繼承和英國君主加冕禮 大英國協王國之間的關係決定了任何修改繼承順序的法律都需要獲得所有王國的一致同意。

《1689年權利法案》、《1701年王位繼承法》和《1707年聯合法令》對繼承做出了規定。

繼承規則只有通過國會法令才能修改,因此任何人都無權放棄其繼承權。

《1701年王位繼承法》將繼承權限定於漢諾瓦選侯夫人索菲婭(1630–1714;詹姆士六世及一世的孫女)信仰新教的合法後裔[88]。

君主死亡時其繼承人立刻自動繼承王位(由此即有「舊王已故,新王萬歲」一說),登基會議(英語:AccessionCouncil)(AccessionCouncil)將在聖詹姆士宮會晤並正式宣布這一消息[89]。

君主於西敏寺加冕,加冕禮一般由坎特伯里大主教主持。

君主無需加冕即可開始執政;一般情況下,加冕禮在登基數月後舉行,以便籌備典禮和緬懷上一位國君[90]。

當一人登基後,其將一直統治至其死亡。

英國史上唯一的主動遜位(愛德華八世)尚需國會專門通過法令,即《1936年國王陛下退位宣言法令》(HisMajesty'sDeclarationofAbdicationAct1936)。

上一位被迫遜位的君主為詹姆士七世及二世,他在1688年光榮革命時遭到罷黜。

對性別和信仰的限制[編輯] 一般來說王位實行男嗣優先長子繼承制,即男性優先於女性,較長子女優先於同性較年輕子女。

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於2011年大英國協政府首腦會議(英語:CommonwealthHeadsofGovernmentMeeting2011)上宣布所有16個大英國協王國(包括英國)一致決定廢除男嗣優先的規定,自會議結束之日(2011年10月28日)後開始實行[91]。

各國政府首腦同時同意日後將不再禁止君主同羅馬天主教徒通婚(《1701年王位繼承法》規定),但由於君主亦為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由此羅馬天主教信仰者仍將排除於繼承順位之外。

相關法令於2013年4月25日在英國獲得王室許可,而在獲得所有大英國協王國的許可之後,這一新規定於2015年3月起正式生效[92]。

只有新教教徒才能繼承王位,羅馬天主教徒無權繼承[93][94][95]。

無權繼承王位者在繼承法理上視同「自然死亡」,其合法後裔仍然有權繼承王位[96]。

攝政[編輯] 《攝政法令(英語:RegencyActs)》(RegencyActs)規定在君主未成年或身體或心理上無法執行其職責時可進行攝政。

當攝政期到來時,繼承順位中的下一人自動成為攝政(除非其亦未成年或無法執行其職)。

《1953年攝政法令》對於伊莉莎白二世的狀況進行了特別規定,規定女王的配偶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可在一定情況下成為攝政[97]。

在君主身體狀況不適或不在國境內時,其部分權力可暫時下放至國務顧問(英語:CounsellorofState)(CounsellorofState;君主配偶和繼承順位中的前四位成年人)手中。

現今的國務顧問包括:王后、威爾斯親王、薩塞克斯公爵、約克公爵及碧翠絲公主[98]。

財政[編輯] 在1760年之前,君主的所有官方支出都來源於其繼承性的收入,包括皇家地產(英語:CrownEstate)(CrownEstate)運營的利潤。

喬治三世同意以此交換政府的王室專款(CivilList),這一約定一直持續至2012年。

每年的地產撥款(PropertyServicesGrant-in-Aid)負責維護王室各居所,皇家旅行撥款(RoyalTravelGrant-in-Aid)則負責旅行支出。

王室專款承擔了大部分的支出,包括人員、國務訪問、公眾活動和官方娛樂。

國會每十年對其額度進行修訂,未用完的款項順延至下一個十年[99]。

從2012年至2020年,王室專款和撥款將合併為單一的君主撥款(SovereignGrant),其額度固定為皇家地產營業額的15%[100]。

皇家地產是英國最大的地產所有者之一,2015年其所有地產價值達110億英鎊[101]。

作為信託,它不能為君主所出售或私有[102]。

現今皇家地產交付予財政部的運營利潤超過了王室專款和撥款的總和[99]。

2007-08財年,皇家地產創造了2億英鎊的利潤,而國會為君主提供的撥款則同期僅為4000萬英鎊[103]。

蘭卡斯特公國所有的地產亦為信託,2011年估值達3.83億英鎊[104]。

公國的收入構成了王室私庫(英語:PrivyPurse)(PrivyPurse),用於承擔國會撥款之外的支出[105]。

康瓦爾公國亦為信託,用於承擔君主長子的支出。

皇家珍藏(英語:RoyalCollection)(RoyalCollection)中包括諸多藝術品及王權之物,亦為信託,不為君主私人所有[106],而英國的其他王室居所如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亦符合這一情況[107]。

君主需要承擔一些非直接稅務,例如增值稅,而自1993年來女王還負擔了其個人所得稅和資本增值稅。

國會撥款為官方支出,由此不計為收入[108]。

共和派人士估計英國君主制的真實成本(包括安保、未為國家所獲取的潛在收入如公爵領地的運營利潤、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的租金)為每年3.34億英鎊[109]。

對於女王的財富總額估計不一(有時包括其個人所有和信託)。

《富比士》雜誌2010年估計其財富總額為4.5億美元[110],但官方並未提供任何數據。

1993年宮務大臣稱1億美元的估計額為「嚴重高估」[111]。

1971年,女王的前私人秘書和私人銀行主管約克·科維爾估計女王的財富總額為200萬英鎊[112][113](今日約合3000萬英鎊[114])。

居所[編輯] 白金漢宮為君主的首要居所 荷里路德宮為君主的蘇格蘭官方居所 英國君主在倫敦的官方居所為白金漢宮,多數國宴、任職儀式、王室洗禮和其他儀式在此舉行[115]。

溫莎城堡為另一官方居所,是世界上最大的有人居住的城堡[116],主要在周末、復活節和雅士谷賽馬日(社交季節的一項活動)使用[116]。

君主在蘇格蘭的官方居所為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宮。

每年君主至少在此居住一周,在官訪蘇格蘭時亦在此駐留[117]。

西敏宮和倫敦塔在歷史上都為英格蘭國君的主要居所,直至亨利八世獲取懷特霍爾宮。

1698年懷特霍爾宮焚毀,王室居所遷移至聖詹姆士宮。

1837年白金漢宮成為首要居所,但聖詹姆士宮仍舊為地位較高的居所[118],並為禮節上的王室居所。

外國大使至今仍舊稱「駐聖詹姆士宮」[115][119]。

這一宮殿亦為登基會議(英語:AccessionCouncil)的舉辦地[89],並不時為其他王室成員所使用[118]。

其他王室居所還包括克拉倫斯府和肯辛頓宮。

這兩處居所都直屬於國君,並為未來的君主預留,因此不能出售轉手[120]。

諾福克郡的桑德林漢姆府和亞伯丁郡的巴摩拉城堡為女王私人所有[107]。

頭銜[編輯] 現任英國君主的完整頭銜為「查爾斯三世,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他其它王國和屬地國王,大英國協元首,信仰守衛者」(HisMajestyCharlestheThird,bytheGraceofGod,of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andofHisotherRealmsandTerritoriesKing,HeadoftheCommonwealth,DefenderoftheFaith.)[121]。

「大英國協元首」這一頭銜為君主個人所有,而不屬於君主一職[74]。

1521年教宗良十世將「信仰捍衛者(英語:DefenderoftheFaith)」這一頭銜授予亨利八世以嘉獎其在宗教改革前期對教宗的支持(尤其是其所著的《七聖禮捍衛論(英語:DefenceoftheSevenSacraments)》)[122]。

此後亨利宣布與羅馬教會決裂,教宗保祿三世褫奪了其頭銜,但國會通過一項法令允許君主繼續使用這一稱號[123]。

君主的敬稱為「國王陛下」(HisMajesty)或「女王陛下」(HerMajesty)。

在國際條約和護照上亦使用「英王陛下」(BritannicMajesty)一稱,以區別英國君主和其它國家君主。

君主可自主選定其尊號,而尊號並不一定是其首名,例如維多利亞女王、愛德華七世和喬治六世均未使用其首名作為尊號。

若僅有一位君主使用了某個尊號,其名後不需增加序數,例如約翰、安妮和維多利亞均不稱一世。

在諾曼征服之前的英格蘭君主亦不使用序數。

1953年,對英國君主的序數是否能延續英格蘭和蘇格蘭君主的序數產生了爭議。

蘇格蘭民族主義者對「伊莉莎白二世」這一尊號提出了異議,因為從未有尊號為「伊莉莎白一世」的蘇格蘭君主。

在《邁克科米克訴蘇格蘭檢察總長案(英語:MacCormickvLordAdvocate)》(MacCormickv.LordAdvocate)中,蘇格蘭屆審法院認為女王有自主選擇頭銜的權利,裁定前者敗訴。

內政大臣向下議院稱自《1707年聯合法令》以來,英國君主一向使用英格蘭和蘇格蘭中較高的君主序數,而在四例相關情況中,較高的都為英格蘭君主的序數[124]。

首相認可了這一舉措,但同時稱「女王和其顧問均無權限制其繼承者的選擇」[125]。

未來的君主將會延續這一政策[126]。

根據傳統,英國君主的簽名在其尊號(但不包括序數)之後加字母R,指代拉丁語中的「國王」(rex)或「女王」(regina)。

現任英國君主的簽名為「CharlesR」。

1877年至1948年在位的英國君主亦在其簽名後加注字母I,指代拉丁語中的「皇帝」(imperator)或「女皇」(imperatrix),以象徵其印度皇帝的頭銜,因此維多利亞女王自1877年起的簽名即為「VictoriaRI」。

「英皇」與「英女皇」[編輯] 新加坡的女皇鎮地鐵站,翻譯自英語「QueenstownMRTStation」 「英皇」一詞主要是港澳地區對英國君主的稱呼,「英女皇」一詞主要是港澳地區對英國女性君主的稱呼。

「英皇」、「英女皇」之稱得到英屬香港政府民間廣泛採用,例如香港立法局各類文件多以「英皇」、「女皇」指稱英國君主,辯論正式紀錄標題就曾使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陛下登基第XX年」的說法[127],香港法例第300章《官方法律程序條例》、第521章《官方機密條例》通篇以「英皇」、「女皇」指稱英國君主,英屬香港政府發行的英女皇訪港紀念金幣[128]和紀念封[129],以及香港維多利亞公園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130]、香港動植物公園的英皇佐治六世銅像[131]。

有觀點稱該譯法可能是由於粵語「王」與「皇」同音,加之大英帝國統治英屬香港的歷史及其「欲與積弱的清朝在稱謂上平起平坐的企圖」。

亦有人猜測「英皇」、「英女皇」之稱與「印度皇帝」(EmperorofIndia)、「印度女皇」(EmpressofIndia)頭銜有關。

「英皇」的譯法在清廷及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官方文獻中皆有使用。

清廷與英國於1906年及1908年簽訂的《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32]及《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133]中即使用「大英國大皇帝」、「大英國兼五印度大皇帝」及「大英國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以及1905年致愛德華七世的國書中,清廷稱之為「大英國大皇帝」。

[134],還有1928年《中英關稅條約》中有「大英國大皇帝」、「大英國全境兼印度大皇帝」。

[135]英屬香港沿用舊有的約定俗成之譯法,在早期公文中即使用「大英國大皇帝」之稱。

[136]有人指出,英文King與中文「王」、「皇」原義各不相同;中國的「王」多指屬國或封國之主,英文King則為獨立國家之君主;東西君主制度各不相同,不能準確地直接對應。

[137]陶傑曾稱,將英語中的King和Queen翻譯為「皇」、「女皇」會與Emperor和Empress混淆,是「不嚴謹的翻譯」,清朝的文人「不諳英國憲政,把中國皇帝的銜稱投射到英國人身上」。

[138]。

清朝曾經將英國君主稱為「國王」,例如《乾隆皇帝頒給英咭利國王勅書》,後又改稱「大英君主」[139]。

隨著朝貢體系瓦解,清廷因應各國平等的原則,將各獨立國家的君主稱為君主或皇帝。

[140][137]漢字文化圈各地在近代後期普遍將承繼羅馬帝國統治者頭銜(英白拉多、凱撒、奧古斯都等)的歐洲君主翻譯為皇帝,其他翻譯為國王,但香港因為英屬時期的傳統,仍保留英皇、英女皇之稱[141]。

「英皇」一詞衍生出一些地名和機構組織名稱,例如香港的英皇道、英皇書院、英皇佐治五世學校,馬來西亞的英皇喬治五世國民中學,以及文藝界相關名稱,例如2010年首映電影TheKing'sSpeech的香港版中文名稱《皇上無話兒》,其男主角喬治六世扮演者柯林·佛斯奪得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英女皇」一詞衍生出一些地名和機構組織名稱,例如新加坡的女皇鎮和香港的皇仁書院,以及文藝界和體育界相關名稱,例如2006年首映電影TheQueen的香港版中文名稱《英女皇》,其女主角伊莉莎白二世扮演者海倫·米蘭奪得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香港賽馬會舉辦的富衛保險女皇杯、女皇銀禧紀念杯。

徽章[編輯] 主條目:英國皇家徽章 英國皇家徽章為「四分,第一與第四分為紅底之上三隻直立側身白金獅(象徵英格蘭);第二分為金底紅色雙紋花邊內躍立紅獅(象徵蘇格蘭);第三分為藍底之上銀弦金豎琴(象徵愛爾蘭)」。

其側由獅與獨角獸(英語:TheLionandtheUnicorn)支持;格言為「我權天授」(法語:Dieuetmondroit)。

盾徽周邊為一條吊襪帶,其上為與其同名的嘉德騎士勳章格言:「心懷邪念者蒙羞」(古法語:Honisoitquimalypense)。

英國君主在蘇格蘭使用另一版本的徽章,其中第一與第四分象徵蘇格蘭,第二分為英格蘭,第三分為愛爾蘭。

其格言為「防禦」(InDefens;蘇格蘭語「主為我的防禦而辯護」的縮略形式)及薊花勳章格言「犯我者必受懲」(拉丁語:Nemomeimpunelacessit)。

其側由獅與獨角獸支持,並手持騎槍,上為蘇格蘭國旗與英格蘭國旗[142]。

伊莉莎白二世的皇家徽章。

這一設計於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時開始使用,在第一與第四節為英格蘭皇家徽章,第二節為蘇格蘭皇家徽章,第三節為愛爾蘭徽章。

在蘇格蘭使用蘇格蘭占先的版本(見右)。

英國君主的官方旗幟為皇家旗,上為皇家徽章。

只有在君主駕臨的建築和車船上才能懸掛此旗幟[143]。

當一名君主逝世,其世襲繼承人立刻繼承其位成為下一名君主,由此皇家旗永不降半旗[144]。

英國皇家旗:君主的官方旗幟 英國皇家旗:在蘇格蘭使用的版本  當君主不在時,白金漢宮、溫莎城堡和桑德令罕府懸掛英國國旗,在蘇格蘭荷里路德宮和巴摩拉城堡則懸掛蘇格蘭皇家旗[143]。

英國國旗 蘇格蘭皇家旗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e.g.Citizenshipceremonies,HomeOffice:UKBorderAgency,[2008-1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5)  ^SymbolsoftheMonarchy:NationalAnthem,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2)  ^SymbolsoftheMonarchy:Coinageandbanknotes,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6)  ^CrownAppointmentsAct1661c.6 ^"InLondon,therevelationsfrom[1989SovietdefectorVladimir]PasechnikweresummarizedintoaquicknotefortheJointIntelligenceCommittee.ThefirstrecipientofsuchreportsisalwaysHerMajesty,TheQueen.Thesecondistheprimeminister,whoatthetimewas[Margaret]Thatcher."Hoffman,DavidE.(Emanuel),TheDeadHand:TheUntoldStoryoftheColdWarArmsRaceandItsDangerousLegacy(N.Y.:Doubleday,1sted.[1stprinting?](ISBN978-0-385-52437-7)2009),p.336(authorcontributingeditor&formerlyU.S.WhiteHouse,diplomatic,&Jerusalemcorrespondent,Moscowbureauchief,&foreignnewsasst.managingeditorforTheWash.Post). ^s3.ConstitutionalReformAct2005 ^Bagehot,p.9. ^Brazier,p.312. ^Waldron,pp.59–60 ^QueenandPrimeMinister,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4)  ^Naughton,Philippe;Watson,Roland.BritainwakesuptoahungParliament.TheTimes(London).2010-05-07[2010-05-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28).  ^Resultsandanalysis:Generalelection,10October1974,PoliticalScienceResources,2008-03-11[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5)  ^Brock,Michael(September2004;onlineedition,January2008)."WilliamIV(1765–1837)".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10October2008(subscriptionrequired) ^14.014.1Durkin,Mary;Gay,Oonagh,TheRoyalPrerogative(PDF),HouseofCommonsLibrary,2005-12-21[2008-10-10],(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08-06-25)  ^TheQueen'sworkingday>Evening,[2013-03-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7)  ^Bagehot,p.75 ^17.017.117.2PASCPublishesGovernmentDefenceofitsSweepingPrerogativePowers,UKParliament,2002[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8)  ^StateOpeningofParliament,UKParliament,2008[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3)  ^AGuidetoProrogation,BBCNews,2007-11-07[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TPA201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Crabbe,p.17 ^RoyalAssent,BBCNews,2006-01-24[2008-04-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UKPolitics:DewarappointedFirstMinister,BBCNews,1999-05-17[2008-1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Briefoverview–GovernmentofWalesAct2006,WelshAssemblyGovernment,[2011-08-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6)  ^NorthernIrelandAct1998,OfficeofPublicSectorInformation,[2008-1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5)  ^Dyer,Clare,MysteryliftedonQueen'spowers,TheGuardian,2003-10-21[2008-05-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19)  ^OrdersofChivalry,TheUKHonoursSystem,2007-04-30[2008-05-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9)  ^CannonandGriffiths,pp.12–13and31 ^CannonandGriffiths,pp.13–17 ^CannonandGriffiths,pp.102–127 ^Fraser,pp.30–46 ^Fraser,pp.54–74 ^Fraser,pp.77–78 ^Fraser,pp.79–93 ^Ashley,pp.595–597 ^Fraser,pp.96–115 ^Fraser,pp.118–130 ^Fraser,pp.133–165 ^CannonandGriffiths,p.295;Fraser,pp.168–176 ^Fraser,pp.179–189 ^CannonandGriffiths,pp.194,265,309 ^Ashley,pp.636–647andFraser,pp.190–211 ^CannonandGriffiths,pp.1–12,35 ^Weir,pp.164–177 ^Ashley,pp.390–395 ^Ashley,pp.400–407andWeir,pp.185–198 ^CannonandGriffiths,p.170 ^Ashley,pp.407–409andCannonandGriffiths,pp.187,196 ^Ashley,pp.409–412 ^Ashley,pp.549–552 ^Ashley,pp.552–565 ^Ashley,pp.567–575 ^RoyalArms,Styles,andTitlesofGreatBritain:Westminster,20October1604 ^Fraser,pp.214–231 ^CannonandGriffiths,pp.393–400 ^Fraser,p.232 ^Fraser,pp.242–245 ^CannonandGriffiths,pp.439–440 ^CannonandGriffiths,pp.447–448 ^CannonandGriffiths,pp.460–469 ^SirRobertWalpole,BBC,[2008-1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Ashley,pp.677–680 ^CannonandGriffiths,pp.530–550 ^Fraser,pp.305–306 ^Fraser,pp.314–333 ^StatuteofWestminster1931,GovernmentofNovaScotia,2001-10-11[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01)  ^JusticeRouleauinO'Donohuev.Canada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6-27.,2003CanLII41404(ONS.C.) ^Zines,Leslie(2008).TheHighCourtandtheConstitution,5thed.Annandale,NewSouthWales:FederationPress.ISBN978-1-86287-691-0.p.314 ^Corbett,P.E.,TheStatusoftheBritishCommonwealthinInternationalLaw,TheUniversityofTorontoLawJournal,1940,3(2):348–359,JSTOR 824318,doi:10.2307/824318  ^Scott,F.R.,TheEndofDominionStatus,The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1944-01,38(1):34–49,JSTOR 2192530,doi:10.2307/2192530  ^RvForeignSecretary;ExparteIndianAssociation,(1982).QB892at928;asreferencedinHighCourtofAustralia:SuevHillHCA30;23June1999;S179/1998andB49/199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tthew,H.C.G.,EdwardVIII,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2004-09[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5)  ^Matthew,H.C.G.,GeorgeVI,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2004-09[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74.074.1OurGovernance,CommonwealthSecretariat,[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10)  ^Sayer,JaneE.,AdrianIV,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2004-09[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8) (Subscriptionrequired) ^Flanagan,M.T.,DermotMacMurrough,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2004-09[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Subscriptionrequired) ^Flanagan,M.T.,Clare,RichardfitzGilbertde,secondearlofPembroke(c.1130–1176),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2004[2008-10-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Subscriptionrequired) ^Ives,E.W.,HenryVIII,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2004-09[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8) (Subscriptionrequired) ^Seely,Robert,CantheWindsorssurviveDiana'sdeath?,BritanniaInternetMagazine,1997-09-05[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10)  ^Grice,Andrew,Pollsrevealbigriseinsupportformonarchy,TheIndependent,2016-03-20[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9)  ^Monarchypoll,IpsosMORI(英語:IpsosMORI),2006-04[2010-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8)  ^MonarchySurvey(PDF),PopulusLtd(英語:PopulusLtd):9,2007-12-14-16[2011-11-30],(原始內容(PDF)存檔於2011-05-11)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PollrespondentsbackUKmonarchy,BBC,2007-12-28[2011-11-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QueenandtheChurchofEngland,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TheMainRolesoftheArchbishopofCanterbury,TheArchbishopofCanterbury,[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8)  ^QueenandChurchofScotland,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02)  ^Queen,StateandKirk,ChurchofScotlandofficialwebsite,[2009-05-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7)  ^Succession,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6-03-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01)  ^89.089.1Accession,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09-05-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31)  ^Coronation,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09-05-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GirlsEqualinBritishthronesuccession,BritishBroadcastingCorporation,2011-10-28[2011-10-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24)  ^Babydestinedtobecomeamonarch,ITVNews,2013-07-22[2013-11-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ActofSettlement1700(c.2),ArticleII,[2010-05-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UnionwithScotlandAct1706(c.11),ArticleII,[2010-05-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UnionwithEnglandAct1707(c.7),ArticleII,[2010-05-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Bogdanor(1995),p.55 ^RegencyAct1953,MinistryofJustice,[2008-10-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Ward,Victoria,PrincessBeatrice‘tobecomecounsellorofstate’forKingCharlesIII,TheDailyTelegraph,[2022-09-11]  ^99.099.1RoyalFinances:TheCivilList,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0)  ^Royalfundingchangesbecomelaw,BBC,2011-10-18[2016-0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FinancialInformation,CrownEstate,[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2)  ^FAQs,CrownEstate,[2016-03-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6)  ^RoyalFinances:HeadofStateExpenditure,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4)  ^Accounts,AnnualReportsandInvestments,DuchyofLancaster,2011-07-18[2011-08-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2)  ^RoyalFinances:PrivyPurseandDuchyofLancaster,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5)  ^FAQs,RoyalCollection,[2012-03-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8) RoyalCollection,RoyalHousehold,[2009-12-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23)  ^107.0107.1TheRoyalResidences:Overview,RoyalHousehold,[2009-12-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1)  ^RoyalFinances:Taxation,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6)  ^Royalfinances.Republic(英語:Republic(politicalorganisation)).[2015-08-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7).  ^Serafin,Tatiana,TheWorld'sRichestRoyals,Forbes,2010-07-07[2011-01-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8)  ^Darnton,John,TaxReportLeavesQueen'sWealthinDark,TheNewYorkTimes,1993-02-12[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3)  ^£2mestimateoftheQueen'swealth'morelikelytobeaccurate',TheTimes,1971-06-11:1  ^Pimlott,Ben(英語:BenPimlott)(2001).TheQueen:ElizabethIIandtheMonarchy.London:HarperCollins.ISBN0-00-255494-1,p.401 ^見英國零售價指數(英語:RetailPriceIndex),數據來自Clark,Gregory.TheAnnualRPIandAverageEarningsforBritain,1209toPresent(NewSeries).MeasuringWorth.2017[June11,2022].  ^115.0115.1BuckinghamPalace,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TheRoyalHousehold),[2009-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25)  ^116.0116.1WindsorCastle,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TheRoyalHousehold),[2009-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ThePalaceofHolyroodhouse,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TheRoyalHousehold),[2009-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5)  ^118.0118.1RoyalResidences:St.James'sPalace,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TheRoyalHousehold),[2009-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16)  ^Ambassadorscredentials,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TheRoyalHousehold),[2009-07-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09)  ^AbriefhistoryofHistoricRoyalPalaces,HistoricRoyalPalaces,[2008-04-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RoyalproclamationrecitingthealteredStyleandTitlesoftheCrown ^Fraser,p.180 ^RoyalStyles:1521–1553,Archontology,2007-08-18[2008-10-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6)  ^RoyalTitlesBil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ansard(英語:Hansard),3March1953,vol.512,col.251 ^RoyalStyleandTitl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ansard,15April1953,vol.514,col.199 ^Debrett's,2008edition,p.43 ^一九八五年十月三十日香港立法局辯論正式紀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九八六年十月八日香港立法局辯論正式紀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一九八七年十月七日香港立法局辯論正式紀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硬币的历史和演变.[2021-12-0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5).  ^RoyalVisit英女皇訪港紀念郵票-香港郵票目錄.[2021-12-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7).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維多利亞公園簡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維多利亞公園地圖圖例10維多利亞女皇銅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動植物公園英皇佐治六世銅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動植物公園地圖圖例英皇佐治六世銅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zh.wikisource.org.[2022-09-14](中文).  ^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zh.wikisource.org.[2022-09-09](中文).  ^網易.大清国给大英国的国书,国书上写着满文,英国大皇帝看得懂吗?.www.163.com.2021-10-05[2022-09-14].  ^中英關稅條約.全國法規資料庫.  ^HongKongGovernmentReportsOnline.sunzi.lib.hku.hk.[2022-09-14].  ^137.0137.1開口錯?.AloneintheFart.2016-03-18[2022-09-09].  ^陶傑.也說那話兒.蘋果日報(香港).2011年3月8日[2018年2月1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2月1日).香港版的「那話兒」,口口聲聲登基做「皇帝」,把國王譯為「國皇」,字幕翻譯大亂。

King是「王」,Emperor才是「皇」。

英國從來沒有過皇帝,只有國王。

香港的英皇書院、皇仁中學,是前清的文人不諳英國憲政,把自己的同治光緒的銜稱投射到英國人身上。

即使她的帝國涵蓋遠東,她叫英女王,不是英女皇。

  ^南京條約-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zh.wikisource.org.[2022-09-16](中文(繁體)).  ^莊欽永;周清海.翻译的政治:“王”、“皇”之论争(PDF).  ^英王或英皇?沿起印度,備受爭議的名銜.WatershedHongKong.2021-02-06(中文(香港)).  ^"Quarterly,firstandfourthGulesthreelionspassantgardantinpaleOrarmedandlanguedAzure(forEngland),secondquarterOralionrampantwithinadoubletressureflory-counter-floryGules(forScotland),thirdquarterAzureaharpOrstringedArgent(forIreland),thewholesurroundedbytheGarter;foraCrest,upontheRoyalhelmtheimperialcrownProper,thereonalionstatantgardantOrimperiallycrownedProper;MantlingOrandermine;forSupporters,dexteralionrampantgardantOrcrownedastheCrest,sinisteraunicornArgentarmed,crinedandunguledProper,gorgedwithacoronetOrcomposedofcrossespatéeandfleursdelisachainaffixedtheretopassingbetweentheforelegsandreflexedoverthebackalsoOr.Motto'DieuetmonDroit'inthecompartmentbelowtheshield,withtheUnionrose,shamrockandthistleengraftedonthesamestem."Brooke-Little,J.P.,FSA.Boutell'sHeraldryRevised.London:FrederickWarneLTD.1978:205–222[1950].ISBN 0-7232-2096-4.  ^143.0143.1UnionJack,TheRoyalHousehold,[2011-05-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05)  ^RoyalStandard,OfficialwebsiteoftheBritishMonarchy,[201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8)  來源[編輯] Ashley,Mike(英語:MikeAshley(writer))(1998).TheMammothBookofBritishKingsandQueens.London:Robinson.ISBN1-84119-096-9. Bagehot,Walter;editedbyPaulSmith(2001).TheEnglishConstitu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Bogdanor,Vernon(1995).TheMonarchyandtheConstitution.Oxford:ClarendonPress.ISBN978-0-19-829334-7. Brazier,Rodney(1997).MinistersoftheCrown.OxfordUniversityPress. Brock,Michael(September2004;onlineedition,January2008)."WilliamIV(1765–183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22April2008(subscriptionrequired). Castor,Helen(2010).She-Wolves:theWomenwhoRuledEnglandBeforeElizabeth.FaberandFaber(英語:FaberandFaber). Cannon,John;Griffiths,Ralph(1988).TheOxfordIllustratedHistoryoftheBritishMonarchy.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ISBN0-19-822786-8 Crabbe,V.C.R.A.C.(1994).UnderstandingStatutes.CavendishPublishing. Flanagan,M.T.(2004)."MacMurchada,Diarmait(c.1110–117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ndClare,RichardfitzGilbertde,secondearlofPembroke(c.1130–117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14October2008(subscriptionrequired). Fraser,Antonia(英語:AntoniaFraser)(Editor)(1975).TheLivesoftheKings&QueensofEngland.London:Weidenfeld&Nicolson.ISBN0-297-76911-1. Ives,E.W.(September2004;onlineedition,January2008)."HenryVIII(1491–154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20April2008(subscriptionrequired). Matthew,H.C.G.(英語:ColinMatthew)(2004)."EdwardVIII(laterPrinceEdward,dukeofWindsor)(1894–197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nd"GeorgeVI(1895–195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14October2008(subscriptionrequired). Sayers,JaneE.(2004)."AdrianIV(d.115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OxfordDictionaryofNationalBiography.OxfordUniversityPress.Retrieved20April2008(subscriptionrequired). Tomkins,Adam(2003).PublicLaw.N.Y.:OxfordUniversityPress(ClarendonLawser.). Waldron,Jeremy(1990).TheLaw.Routledge. Weir,Alison(英語:AlisonWeir(historian))(1996).Britain'sRoyalFamilies:TheCompleteGenealogy.(Revisededition).London:Pimlico.ISBN0-7126-7448-9. 外部連結[編輯] 英國王室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官方Youtube頻道(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英格蘭、蘇格蘭及英國君主英格蘭君主(1603年前)蘇格蘭君主 光榮者艾塞斯坦→雄者埃德蒙→埃德雷德→埃德威格→和平者埃德加→殉教者愛德華→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八字鬍斯文→決策無方者埃塞爾雷德→剛勇者埃德蒙→克努特大帝→飛毛腿哈洛德→哈德克努特→懺悔者愛德華→哈洛德·戈德溫森→顯貴者埃德加→威廉一世→威廉二世→亨利一世→史提芬→馬蒂爾達→史提芬→亨利二世→亨利二世與幼王亨利→亨利二世→理查一世→約翰→亨利三世→愛德華一世→愛德華二世→愛德華三世→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愛德華四世→亨利六世→愛德華四世→愛德華五世→理查三世→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珍·格雷→瑪麗一世→瑪麗一世與菲利普→伊莉莎白一世 肯尼思一世→多姆納爾一世→康斯坦丁一世→艾德→吉里克一世與奧凱德→多姆納爾二世→康斯坦丁二世→馬爾科姆一世→英多爾夫→杜夫→柯林→肯尼思二世→安拿比→肯尼思二世→康斯坦丁三世→肯尼思三世與吉里克二世→馬爾科姆二世→鄧肯一世→麥克白→盧拉赫→馬爾科姆三世→多姆納爾三世→鄧肯二世→多姆納爾三世→埃德加→亞歷山大一世→大衛一世→馬爾科姆四世→威廉一世→亞歷山大二世→亞歷山大三世→瑪格麗特→(第一次空位期(英語:GuardianofScotland))→約翰→(第二次空位期(英語:GuardianofScotland))→勞勃一世→大衛二世→勞勃二世→勞勃三世→詹姆士一世→詹姆士二世→詹姆士三世→詹姆士四世→詹姆士五世→瑪麗一世→詹姆士六世 1603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組成共主聯邦後的君主詹姆士六世及一世→查爾斯一世→(聯邦時期)→查爾斯二世→詹姆士二世及七世→威廉三世及二世與(英語:WilliamandMary)瑪麗二世→威廉三世及二世→安妮《1707年聯合法案》後:大不列顛王國→大不列顛暨愛爾蘭聯合王國→大不列顛暨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君主安妮→喬治一世→喬治二世→喬治三世→喬治四世→威廉四世→維多利亞1→愛德華七世1→喬治五世1→愛德華八世1→喬治六世1→伊莉莎白二世→查爾斯三世1:兼任印度皇帝 閱論編大英國協王國及自治領現存 安地卡及巴布達 君主 澳洲 君主 巴哈馬 君主 貝里斯 君主 加拿大 君主 格瑞那達 君主 牙買加 君主 紐西蘭 庫克群島君主(英語:MonarchyintheCookIslands) 紐西蘭君主 紐埃君主(英語:ListofNiueanmonarchs) 巴布亞紐幾內亞 君主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君主 聖露西亞 君主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君主 索羅門群島 君主 吐瓦魯 君主 英國 君主 歷史 巴貝多 君主 錫蘭 斐濟(英語:DominionofFiji) 君主(英語:MonarchyofFiji) 甘比亞 君主(英語:QueenoftheGambia) 迦納 君主(英語:QueenofGhana) 蓋亞那 君主(英語:QueenofGuyana) 印度 愛爾蘭 君主(英語:Irishheadofstatefrom1922to1949) 肯亞(英語:Kenya(1963–1964)) 君主(英語:QueenofKenya) 馬拉威(英語:Malawi(1964–1966)) 君主(英語:QueenofMalawi) 馬爾他(英語:StateofMalta) 君主 模里西斯(英語:Mauritius(1968–1992)) 君主(英語:QueenofMauritius) 紐芬蘭註1 奈及利亞 君主(英語:MonarchyofNigeria(1960–1963)) 巴基斯坦 君主(英語:MonarchyofPakistan) 羅德西亞註2 君主(英語:QueenofRhodesia) 獅子山(英語:SierraLeone(1961–1971)) 君主(英語:QueenofSierraLeone) 南非 君主 坦噶尼喀 君主(英語:QueenofTanganyika) 千里達及托巴哥 君主(英語:QueenofTrinidadandTobago) 烏干達(英語:Uganda(1962–1963)) 君主(英語:QueenofUganda) 註1:1949年併入加拿大註2:1965年單方面獨立為自治領但未獲承認,1970年改制為共和國 閱論編英國首相 第一財政大臣 官邸 新聞部辦公室 鄉間別墅 大不列顛王國1707-1801沃波爾→維明頓→佩勒姆→新堡→德文郡→新堡→標得→G·格倫維爾→羅金漢→查塔姆(老彼得)→格拉夫頓→諾斯→羅金漢→謝爾本→波特蘭→小彼得英國君主英國政府國王陛下政府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1922小彼得→阿丁頓→小彼得→W·葛倫維爾→波特蘭→珀西瓦爾→利物浦→坎寧→戈德里奇→威靈頓→格雷→墨爾本→威靈頓→皮爾→墨爾本→皮爾→羅素→德比→亞伯丁→巴麥尊→德比→巴麥尊→羅素→德比→迪斯雷利→格萊斯頓→迪斯雷利→格萊斯頓→索爾斯伯利→格萊斯頓→索爾斯伯利→格萊斯頓→羅斯伯里→索爾斯伯利→貝爾福→甘貝爾-班納曼→阿斯奎斯→勞合·喬治→博納·勞→鮑德溫→麥克唐納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鮑德溫→麥克唐納→鮑德溫→張伯倫→邱吉爾→艾德禮→邱吉爾→伊登→麥米倫→道格拉斯-休姆→威爾遜→希思→威爾遜→卡拉漢→柴契爾夫人→梅傑→布萊爾→布朗→卡麥隆→梅伊→強森→特拉斯 參見:內閣 副首相 反對黨領袖 列表 分類 共享資源 閱論編歐洲各國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國家元首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巴尼亞 列表 安道爾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列表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列表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列表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列表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列表 愛爾蘭 義大利 哈薩克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列表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列表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列表 北馬其頓 挪威 列表 波蘭 葡萄牙 列表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列表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列表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烏克蘭 英國 列表 聯合國觀察員 聖座/梵蒂岡 馬爾他騎士團(英語:ListofgrandmastersoftheKnightsHospitaller)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頓內次克 盧干斯克 科索沃 北賽普勒斯 南奧塞提亞 聶斯特河沿岸 政府首腦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巴尼亞 列表 安道爾 列表(英語:ListofheadsofgovernmentofAndorra)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列表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列表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列表 愛沙尼亞 芬蘭 列表 法國 列表 喬治亞 德國 列表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列表 愛爾蘭 義大利 義大利 哈薩克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英語:PrimeMinisterofNorway) 列表 波蘭 葡萄牙 列表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列表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列表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烏克蘭 英國 列表 聯合國觀察員 聖座/梵蒂岡 馬爾他騎士團(英語:ListofgrandmastersoftheKnightsHospitaller)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爾察赫 阿布哈茲 頓內次克 盧干斯克 科索沃 北賽普勒斯 南奧塞提亞 聶斯特河沿岸 閱論編非洲各國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國家元首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貝南 波札那 布吉納法索 列表 蒲隆地 喀麥隆 維德角 中非 列表 查德 列表 葛摩 剛果(金) 列表 剛果(布) 吉布地 列表 埃及 列表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史瓦帝尼 列表 衣索比亞 加彭 甘比亞 列表 迦納 列表 幾內亞 列表 幾內亞比索 象牙海岸 列表 肯亞 列表 賴索托 列表 賴比瑞亞 列表 利比亞 列表 馬達加斯加 列表 馬拉威 馬利 列表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摩洛哥 列表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日 奈及利亞 盧安達 聖多美普林西比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獅子山 索馬利亞 列表 南非 南蘇丹 蘇丹 列表 坦尚尼亞 列表 多哥 突尼西亞 烏干達 列表 尚比亞 列表 辛巴威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索馬利蘭 列表 政府首腦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貝南 波札那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喀麥隆 維德角 中非 查德 葛摩 剛果(金) 剛果(布) 吉布地 埃及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史瓦帝尼 衣索比亞 加彭 甘比亞 列表 迦納 列表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象牙海岸 肯亞 賴索托 列表 賴比瑞亞 列表 利比亞 列表 馬達加斯加 馬拉威 馬利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摩洛哥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日 奈及利亞 盧安達 聖多美普林西比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獅子山 索馬利亞 南非 南蘇丹 蘇丹 坦尚尼亞 列表 多哥 突尼西亞 烏干達 尚比亞 列表 辛巴威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索馬利蘭 列表 閱論編美洲各國國家元首主權國家 阿根廷總統·巴貝多總統(沿革:女王·總督)·巴拉圭總統·巴拿馬總統·巴西總統(沿革:君主)·加拿大君主(總督)·秘魯總統·玻利維亞總統·多明尼加總統·多米尼克總統·厄瓜多總統·哥倫比亞總統·哥斯大黎加總統·蓋亞那總統·古巴國家主席(沿革:總督·總統·國務委員會主席)·海地總統·宏都拉斯總統·美國總統·墨西哥總統(沿革:君主)·尼加拉瓜總統·薩爾瓦多總統·蘇利南總統·千里達及托巴哥總統·瓜地馬拉總統·委內瑞拉總統·烏拉圭總統·智利總統·安地卡及巴布達君主(總督)·巴哈馬君主(總督)·貝里斯君主(總督)·格瑞那達君主(總督)·聖克里斯多福和尼維斯君主(總督)·聖露西亞君主(總督)·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君主(總督)·牙買加君主(總督) 丹麥海外領地 格陵蘭 英國海外領土 百慕達·土克凱可群島·開曼群島·安圭拉·蒙哲臘·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喬治亞島與南桑威治群島·英屬維京群島 荷蘭海外領地與其他特殊政區 阿魯巴·古拉索·荷屬聖馬丁·荷蘭加勒比區 美國海外領地 波多黎各·美屬維京群島 法國海外部分 聖皮耶與密克隆·瓜德羅普·馬提尼克·法屬聖馬丁·聖巴泰勒米·法屬蓋亞那 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閱論編大洋洲各國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國家元首聯合國會員國 澳大利亞 斐濟 吉里巴斯 馬紹爾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諾魯 紐西蘭 帛琉 巴布亞紐幾內亞 薩摩亞 索羅門群島 東加 吐瓦魯 萬那杜 紐西蘭聯繫邦 庫克群島 紐埃 政府首腦聯合國會員國 澳大利亞 斐濟 吉里巴斯 馬紹爾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諾魯 紐西蘭 帛琉 巴布亞紐幾內亞 薩摩亞 索羅門群島 東加 吐瓦魯 萬那杜 紐西蘭聯繫邦 庫克群島 紐埃 閱論編歐洲各國家和地區君主列表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巴尼亞 安道爾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義大利 哈薩克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烏克蘭 英國 公認主權實體 馬爾他騎士團 梵蒂岡(聖座) 歐洲聯盟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科索沃 北賽普勒斯 頓內次克 盧干斯克 南奧塞提亞 聶斯特河沿岸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奧蘭 法羅群島 直布羅陀 揚馬延 根西 澤西 曼島 斯瓦爾巴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英国君主&oldid=73740343」 分類:​各國君主英國君主英國政府大英國協西敏制隱藏分類:​有參考文獻錯誤的頁面Webarchive模板wayback連結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含有英語的條目優良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ългарскиবাংলা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TyapҚазақша한국어Lietuviųमैथिली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NederlandsNorskbokmålChi-ChewaPolskiپښتو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Setswana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