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不傳何家,傳給「她」!新董座劉慧瑾何許人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好幾天的100遍思量後,劉慧瑾最終決定接下永豐餘董事長的挑戰。

塞港大變局下,劉慧瑾「激烈」推減煤. 不過,這差事一點也不輕鬆,今年不幸碰上疫情擾亂 ... 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FACEBOOK|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產經傳承轉型永豐餘不傳何家,傳給「她」!新董座劉慧瑾何許人也?永豐餘不傳何家,傳給「她」!新董座劉慧瑾何許人也?文/王昱翔   攝影/池孟諭2021-11-30瀏覽數67,100+圖/永豐餘新任董事長劉慧瑾。

池孟諭攝分享分享複製連結台灣造紙龍頭集團永豐餘,今年展開接班大變局,「永豐何家」宣告全面退出董事會,更將董座交棒專業經理人劉慧瑾。

如今上任六個月,這位新女董喊出激烈的「減煤50%」。

毫無傳產背景的她,在專訪中揭露自己引領百年集團轉型的意外之旅。

才接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半年,一頭俐落短髮,身著典雅低調灰西裝的劉慧瑾,初次接受媒體採訪,略顯拘謹和緊張,「現在氣候變遷,企業要轉型,我很幸運能躬逢其盛,」她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採訪中,反覆誦念了九次。

成立97年的老牌紙業集團永豐餘,過去被外界視為家族企業。

但在今年6月股東會上,創始的「永豐何家」卻忽然拋出震撼彈,宣告退出董事會,並邁向專業經理人制。

沒多久,永豐何家將經營權傳給劉慧瑾的消息炸開業界,大家都在問為何是她?(延伸閱讀:震撼彈!何壽川家族退出永豐餘董事會,交棒專業經理人)圖/永豐餘前總裁何壽川4月1日永豐餘走向專業經理人制。

池孟諭攝對於傳產界來說,劉慧瑾確實是一個非典型人才。

科技業出身的她,曾服務於施耐德電機、台達電、IBM,清一色是快節奏的科技公司,如今來到看似步調稍慢的傳統產業,她卻說,「我才加入永豐餘半年,卻漸漸感覺自己趕不上」。

因為,如今的永豐餘,正站在轉型關鍵隘口上,外有疫情、供應鏈之亂、能源危機、減碳壓力伺服;內則有自身產品創新、數位轉型迫在眉睫。

劉慧瑾的每一步,恐怕都關乎這個百年集團的未來發展。

「我的科技業背景告訴我,一間企業如果不持續創新、轉型,絕對活不下去,」她篤定地道出改革決心。

回溯至六個月前,劉慧瑾決定從科技業,大步跨進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紙業永豐餘,那是一段每天苦思100遍的決策歷程。

意外受邀來永豐餘,她每天苦思100遍「我和何家沒有淵源,真的沒有,先前完全不認識,」劉慧瑾再三強調,起初接到探詢電話非常驚訝,以為是來找她推薦適合人選,但竟然是找上壓根沒待過傳產的自己?原來,如今永豐餘早已非外界以為的傳產紙廠,旗下50%營收都來自新事業,包含科技、乳膠材料、生技等,同時也力推能源轉型、數位轉型等。

因此,才找上科技業的劉慧瑾。

劉慧瑾表示,當下她受寵若驚,又也萬分猶豫,畢竟要帶領百年集團轉型,責任不是普通地重;同時,她又見永豐何家官司風風雨雨,心中不免踟躕。

這就是當時她每天都得思考100遍的艱難課題。

不過,在她和永豐餘詳談後發現,目前集團急需的能源轉型和管理,恰好與自身專業不謀而合,且百年集團積累的創新DNA,也是自己心之所向。

「我以前在IBM待實驗室,就是喜歡創新、引領改變往前走,而不是純粹靠生產效率,苦苦地在後頭追趕,」劉慧瑾說。

在好幾天的100遍思量後,劉慧瑾最終決定接下永豐餘董事長的挑戰。

塞港大變局下,劉慧瑾「激烈」推減煤不過,這差事一點也不輕鬆,今年不幸碰上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從上游紙漿價格大漲大跌、能源價格暴漲,乃至下游海運塞港之亂、運費飆出空前新高,都再三衝擊永豐餘獲利。

尤其,造紙業耗能大又是用電大戶,更是能源危機的首當其衝,「能源轉型已經變成每間公司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必須節能、減煤,不只環保,同時也讓事業體更健康,」劉慧瑾說。

於是,她接掌永豐餘不久,給了集團非常「激烈」的轉型目標:要求明年集團減去50%燃煤。

背後,除了考量前述變局,劉慧瑾更是即早預見,一旦零碳時代來臨,企業不減碳,不只會在碳稅吃虧、錯失碳權商機,甚至恐怕連銀行貸款都有問題。

不過,外界也疑惑,為何劉慧瑾不選擇像多數企業,直接買綠電憑證減碳,何苦要自己大費周章投資再生能源?她笑道,「其實這就是永豐餘的DNA,不會遇到問題就去外面買現成解方,而是透過創新解決」。

況且,倘若碳稅上路,屆時購買綠電、碳權成本恐怕水漲船高,還不如早點自立自強。

圖/永豐餘董座劉慧瑾上任後初次接受媒體採訪。

池孟諭攝零碳工廠與循環經濟,皆是永豐餘轉型方向針對目前變局,劉慧瑾分享永豐餘未來發展的五大方向:一、能源及能源管理:其實,過去永豐餘早在每座工廠屋頂安裝太陽能板,更長年力行「廢棄物資源化」,積極開發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汽電共生等技術,大舉取代燃煤。

好比華紙花蓮廠,便將造紙製程中用不到的木質素「黑液」,再次送至鍋爐燃燒產生蒸氣,進入汽電共生系統發電,打造「零碳工廠」;永豐餘新屋工紙廠,則已設置全台最大沼氣發電設備。

而劉慧瑾入主後,則希望結合自身能源管理專業,進一步提升永豐餘的用電效率。

二、以AIoT加強上下游生態鏈成型:製程方面,劉慧瑾也將發揮科技專業,在生產線上陸續導入AIoT(人工智慧結合物聯網),提升如馬達、空壓機等耗能設備效率。

同時,則積極串連產學合作,提升製程的節能效果。

三、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早從永豐餘成立之初,就已將甘蔗渣回收再製成建材蔗板,深植循環經濟DNA,如今,也陸續在回收紙、綠色包材上開花結果。

好比永豐餘工紙廠,就有高達97%原料都來自回收紙。

不過,劉慧瑾並未因此自滿,而是期盼將更多廢棄物資源化,「因為你所謂的廢棄物,其實只是你還沒想到怎麼利用而已。

」四、材料科技開發:目前,華紙已開發出「益利系列」非塑食安用紙、nPulp生物製漿,來替代傳統石化材料,都獲國際大客戶好評、訂單不斷。

劉慧瑾強調,將來集團不會只是「一曲歌王」,會協同集團技術研發公司新川創新,開發出更多非塑材料,並發展以生物資源取代石化的「醣經濟」。

五、生態鏈中新創公司投資與孵化:劉慧瑾透露,未來永豐餘集團仍需加速轉型,不斷開發出新事業和商業模式,往多角化邁進。

其中,生態環境相關題材會是重中之重。

生質材料取代石化革命,要靠永豐牛精神推進走過97年,永豐餘已壯大成橫跨產業的多角化集團,旗下多達98間公司,更有八間企業已上市。

展望下個百年,劉慧瑾表示,集團12月將正式成立「永豐餘學院」,預計在學院內深耕「醣經濟」、以生質材料取代石化,同時也養成技術、人才,替集團鋪造永續藍圖。

雖然,永豐餘轉型路途漫漫,明年目標減煤50%更是艱鉅。

不過劉慧瑾不太擔心,只笑說,「其實永豐餘的台語唸起來像『永豐牛』,我們一直都是秉持這種精神持續做。

」面對快速變動的時局和挑戰,劉慧瑾期望如永豐牛一般踏實、堅忍,引領這間百年集團走出新局。

震撼彈!何壽川家族退出永豐餘董事會,交棒專業經理人當「非塑」先驅!一場園遊會揭開永豐餘造紙70年轉型大計壹傳媒售出台灣印刷廠!永豐餘以5億元買蘋果日報新屋廠數位專題▍數位專題創二代的新傳家學-揭開跨國的五大傳承普世價值臺灣上市櫃公司有七成是家族企業,其中又有七成正面臨傳承危機。

為深入瞭解臺灣企業接班現況,遠見與玉山銀行合作,走訪各產業隱形冠軍,邀請創一代與接班人對談,希望為苦於傳承規劃的家族企業,點亮一盞明燈!分享分享複製連結永豐餘劉慧瑾女力AIoT企業接班熱門文章1SpaceX破產、海底撈關店,專家:犯了這低級錯誤2「悲情城市」金馬影帝陳松勇病逝,享壽80歲3推案量占新建案不到20%!「禁預售屋換約」恐致成屋房價恐走揚?4跳水跳出屬於自己的編織品牌!奧運金牌湯姆戴利的織毛線故事將延續下去5股利配發和股票回購,你喜歡哪一種?為何有些公司帳面虧損也要配發股利?最新活動熱門快訊他們堅持對的事,為永續不畏風雨企業永續經營的成功之秘在台東,把生活感還給自己!快用加倍券保時捷電動車加碼抽15%多角化哲學獲利鋁創新高房仲創新數位化全方位居家服務數位專輯當月期刊2021年12月號Nike也悄悄布局元宇宙!看懂「未來市中心」如何顛覆世界「歇腳亭」海外大復活!如何讓老外也瘋台灣手搖飲?習近平要看的一本書──黃年提出化解兩岸困局的「互統一」購買訂閱目錄2021年11月號瑞鼎最快年底掛牌!押寶「折疊手機」能逆風突圍?產業鏈與生態圈漸成形!「新三寶」發威,鐵鏽高雄變身科技城台積電沸騰高雄房市,在地建商看好哪些熱區?購買訂閱目錄2021年10月號扣件業典範!路竹新益攻進半導體,蔡仁哲接班業績狂飆零件救火隊!許國忠專攻「疑難雜症」,瑞振練成世界第一等煞車霸主!彥豪三個創業傻瓜,讓MIT升級世界品牌購買訂閱目錄最新出版全民拚運動打造健康好習慣2020年奧運會落幕,台灣選手贏得史上最佳獎牌表現——2金、4銀、6銅,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掀起一股全民運動熱潮。

本期運動特刊談如何借力使力為運動風潮推波助瀾,帶大動盪時代拿回退休自主權後疫時代,通膨和失業率一起囂張;經濟頹靡與復甦一起共舞,一個波動、脫序,卻又嶄新的大動盪時代隱然成形。

過去170年,美國曾發生33次經濟衰退,有20個年度通膨率2022研究所指南新冠病毒掀起全球波瀾,產業更是加速轉型,對於即將於進入職場的新世代新鮮人們,想要準確預測2030年工作趨勢,《遠見》獨家剖析未來人才地圖,替廣大莘莘學子搶占未來2021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2020年,全球大環境遭遇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大選及三大變數,令不少人茫然失措。

2021年入學、2025年將踏出校園的社會新鮮人,該如何迎接新挑戰?《遠見》全後疫時代運動學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政府不僅從整體環境面防堵疫情,也致力推動防疫新生活運動,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透過維持運動習慣,養成身體免疫力,才是後疫看此文章的人也看了...《華燈初上》精湛演技令人心疼!劉品言:拍攝時的壓力極大,我在殺青後才找回自信雙北30萬戶補償方案出爐!台電:將依停電時數扣減電費光洋科經營權大戰暫歇?董座「之一」馬堅勇:愈打愈有信心超強勢新台幣「27字頭」將告終?央行分析:明年美元有機會走強亞洲青年瘋「躺平」!來學用英文表達各種「累死了,讓我躺平吧」遠見改版大調查您的意見我在意對病毒思考框架不同,造就不同結果!為何紐西蘭選擇參考台韓,英國卻喪命數萬人?黑沃咖啡推智慧咖啡販賣機在疫中逆勢突圍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