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原住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美洲原住民,是指在前哥倫布時期就已經生活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民族及其後代。
... 另外,美洲原住民曾被誤認為是紅種人,因為他們的皮膚經常是紅色的,後來才 ...
美洲原住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已經列出參考文獻,但是文內引註不足,部分內容的來源仍然不明。
(2018年9月12日)请加上合适的文內引註来改善这篇条目。
此條目介紹的是整個美洲範圍内的原住民。
关于普遍意義上的「印第安人」及美國境内的原住民,请见「美國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目前人口分布占当地百分比(不包括麦士蒂索人或桑博人)總人口超過七千萬分佈地區 墨西哥27,500,000(2019)[1] 危地马拉8,000,000(2019)[1] 玻利维亚5,500,000(2019)[1] 美國4,300,000(2019)[1] 秘魯4,000,000(2019)[1] 加拿大1,630,000(2016)[2] 智利1,600,000(2019)[1] 哥伦比亚1,500,000(2019)[1] 厄瓜多尔1,100,000(2019)[1] 阿根廷1,000,000(2019)[1] 巴西950,000(2019)[1] 委內瑞拉900,000(2019)[1]語言美洲原住民语言,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荷兰语宗教信仰因纽特人神话美洲原住民神话美洲原住民宗教基督教
多个美洲原住民族群画像
美洲原住民
各原住民語系的分佈
民族分佈
美洲原住民,是指在前哥倫布時期就已經生活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民族及其後代。
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是分批陸續到達美洲的,然後又經過長期的不斷遷移與推進,最終散佈到美洲全境。
美洲原住民並非單一民族,他們進入美洲的時間不同,背景各異,受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各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許多不同語言、不同習俗、不同文化的部落。
儘管某些美洲原住民傳統上是狩獵採集者(特別是在亞馬遜盆地生活的族群,很多迄今仍維持這種生活方式),但有許多族群都是從事水產養殖和農耕的(儘管有些社會嚴重依賴農耕,有些則實行農耕、狩獵、採集相混合的生活方式)[3]。
某些地區的原住民建造了紀念性建築、龐大而有組織的城市、城邦、酋邦、王國甚至帝國。
而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在西元16世紀前為當中的最先進者(是指其政治和社會上)。
他們對工程、建築、數學、天文學、寫作、物理學、醫學,種植和灌溉、地質學、採礦、雕塑和冶金都有廣泛的了解。
美洲有許多國家迄今仍有相當多的原住民在當地生活,尤其是玻利維亞、加拿大、厄瓜多爾、格陵蘭、危地馬拉、墨西哥、秘魯和美國。
在美洲,至少有一千種不同的原住民語言,諸如克丘亞語、艾馬拉語、瓜拉尼語、瑪雅語和納瓦特爾語等,迄今仍有數以百萬計的母語使用者。
如同大多數文化,許多美洲原住民既保留了傳統(如宗教、社會組織和生活模式),亦滿足於現代需求,但仍有一些原住民遠離西方文化,甚至還有幾個未接觸部落。
名稱[编辑]
美洲原住民在15世紀末之前本來並沒有統一的稱法。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原住民稱作「印度人」(西班牙語:「indios」),後人雖然發現了錯誤,但是原有稱呼已經普及,所以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稱印地安人為「西印度人」,在必要時為了區別,稱真正的印度人為「東印度人」。
漢語翻譯時直接把「西印度人」這個單詞翻譯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煩,到目前仍為最普及的用法。
20世紀,許多美洲國家美洲原住民的地位有了明顯改善,一些政府機構或民間組織開始對「印第安人」這一名稱進行正名,比如在加拿大被稱為「第一民族」等等。
歷史[编辑]
遷移[编辑]
原始人遷移到美洲的確實時間和方式目前學術界仍在研究和討論中[4][5]。
但從目前的考古和基因證據所見,起碼可以肯定北美洲和南美洲為人類最遲移居的大陸[4]。
約在50,000至17,000年前威斯康辛冰期(Wisconsinglaciation),海面下降了大約130至160公尺,水深只有幾十米的白令海峽袒露出了一座陸橋,連接起了亞洲東北部(楚科奇)和美洲西北部(阿拉斯加),成為亞、美兩洲的天然通道[6][7]。
當時以獵取猛獁、鹿類為生的亞洲東北部獵人很有可能尾隨這些動物穿過白令陸橋來到了美洲,成為美洲人的始祖。
阿拉斯加之所以成為冰河避難所,很可能是因為降雪量低。
而勞倫太冰蓋當時覆蓋了大部份北美洲,這些原始人很可能被困在阿拉斯加達數千年之久[8][9]。
直至大約16,500年前冰川開始融化,才允許人們向東、南方移動進入今加拿大[5][10][11]。
科學家相信,這些人尾隨著更新世巨型動物群穿過勞倫太和科迪勒拉冰蓋之間的無冰走廊進入今美國本土各地,並一路向南移[12]。
另一條進入美洲的路徑很可能是沿太平洋西北岸向南,一路去到南美洲(靠步行或划船)[13]。
考古證據顯示,在上一次冰河時期後,海面上升了120公尺[14]。
基因[编辑]
目前有關美洲原住民的遺傳學研究主要集中在Y染色體單倍群(Y-DNAhaplogroup)和線粒體單倍群(mtDNAhaplogroup)上。
Y-DNA由父親傳給兒子,mtDNA則由母親傳給兒女。
[15]常染色體「atDNA」標記亦會被用作研究,但有別於mtDNA和Y-DNA,它們會顯著地重疊,[16]主要是用於量度和比較整個基因組中來自不同大陸族群的基因混合比例和相關的種群瓶頸。
[16]
目前所得的科學證據顯示美洲原住民的DNA與歐亞人有著緊密關係,尤其是西伯利亞人如凯特人、塞爾庫普人、楚科奇人、科里亞克人等民族有很多男性人口的Y染色體單倍群種類都與美洲原住民相同[17]。
人類學家普遍同意美洲原住民的祖先最早生活在葉尼塞河以東一帶,此地區目前亦為最大比率的單倍群Q-M242攜帶者凯特人(92.8%)的聚居地[18][19]。
在父系血緣上,美洲原住民男性的Y染色體主要屬於單倍群Q(在歐亞大陸上常見於西伯利亞人、土庫曼人、阿卡人等)、單倍群C(常見於澳洲原住民、巴布亞原住民、波利尼西亞人、哈薩克人、蒙古人、通古斯人等)和單倍群R1(為印歐人主要單倍群,亦常見於突厥人)為主,但也有一些民族例外,如加拿大的奇佩瓦揚人有62.5%男性屬於單倍群P1(這個單倍群為Q和R的共同祖先,為菲律賓呂宋島的原住民特別是阿埃塔人的主要單倍群,其次也常見於中亞和西伯利亞東部)[20]。
以下為目前所知的美洲原住民男性的Y-DNA單倍群分佈:
族群
語言
地區
n
單倍群C百份比
單倍群Q百份比
單倍群R1百份比
其他單倍群百份比
參考文獻
阿爾岡昆人[註1]
阿爾吉克語系
北美洲東北部
155
7.7
33.5[21]
38.1
20.6
Bolnick2006[22]
阿帕奇族
納-德內語系
美國西南部
96
14.6
78.1
5.2
2.1
Zegura2004[23]
阿薩巴斯卡人[註2]
納-德內語系
北美洲西部
243
11.5
70.4
18.1
Malhi2008[24]
切羅基人
易洛魁語系
美國東南部
30
50.0
46.7
3.3
Malhi2008[24]
夏延族
阿爾吉克語系
美國
44
16
61
16
7
Zegura2004[23]
奇布恰人[註3]
奇布恰語系
巴拿馬
26
100
Zegura2004[23]
奇佩瓦揚族
納-德內語系
加拿大
48
6
31[25]
P1(xQ)62.5%。
但另有研究鑒定為R(xR2)或R1b,科學家目前還在爭論中.[26])
Bortoloni2003[27]
歐及布威族
阿爾吉克語系
北美洲東部
97
4.1
15.9[28]
50.5
29.9
Bolnick2006[22]
多格里布族
納-德內語系
加拿大
37
35.1
45.9[29]
8.1
10.8
Dulik2012[30]
節人[註4]
節語系
巴西
51
92[31]
8
Bortoloni2003[27]
瓜拉尼人
圖皮語系
巴拉圭
59
86[32]
9
5
Bortoloni2003[27]
印加人
克丘亞語系
祕魯
11
78[33]
11
11
Bortoloni2003[27]
因紐特人
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
美洲北極地帶
60
80.0
11.7
8.3
Zegura2004[23]
因紐維特人
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
加拿大
56
1.8
55.1[34]
33.9
8.9
Dulik2012[30]
瑪雅人
瑪雅語系
中美洲
71
87.3
12.7
Zegura2004[23]
墨西人
墨西-索克語族
墨西哥
12
100
Zegura2004[23]
墨西特克人
歐托-曼格語系
墨西哥
28
93
7
Zegura2004[23]
穆斯科吉人[註5]
穆斯科吉語系
美國東南部
36
2.8
75[35]
11.1
11.1
Bolnick2006[22]
納瓦人
猶他-阿茲特克語系
墨西哥
17
94
6
Malhi2008[24]
納瓦荷人
納-德內語系
美國西南部
78
1.3
92.3
2.6
3.8
Zegura2004[23]
托荷洛奧登族
猶他-阿茲特克語系
美國東南部
13
61.5
38.5
Malhi2008[24]
塞米諾爾人
穆斯科吉語系
北美洲東部
20
45.0
50.0
5.0
Malhi2008[24]
蘇族
蘇語系
北美洲中部
44
11
25
50
14
Zegura2004[23]
塔納納族
阿爾吉克語系
北美洲西北部
12
42
42
8
8
Zegura2004[23]
提庫納人
提庫納-由里語系
亞馬遜盆地西部
33
100[36]
Bortoloni2003[27]
特林吉特族
阿爾吉克語系
北美洲太平洋西北地區
11
18[37]
82[38]
Dulik2012[30]
圖皮–瓜拉尼人[註6]
圖皮語系
巴西
54
100[39]
Bortoloni2003[27]
瓦勞人
瓦勞語(為孤立語)
加勒比
12
100[39]
Bortoloni2003[27]
瓦尤人
阿拉瓦克語族
瓜希拉半島
25
8
36
44
12
Zegura2004[23]
雅瓜人
佩巴-雅瓜語系
秘魯
7
100[40]
Bortoloni2003[27]
尤帕族
加勒比語系
哥倫比亞
12
100[39]
Bortoloni2003[27]
薩波特克族
歐托-曼格語系
墨西哥
16
75
6
19
Zegura2004[23]
鍚努人
已滅絕
哥倫比亞
30
81[41]
19
Bortoloni2003[27]
自25000年前起從白令利亞往返亞洲和美洲的母系血統(mtDNA)流動圖
在母系血緣方面,美洲原住民最主要的mtDNA單倍群為常見於東亞人的A、B、C、D[42]。
這四個高頻率出現在美洲原住民身上的單倍群都是被認為在西伯利亞南部的阿爾泰-貝加爾地區一帶衍生出來的[43]。
部份美洲原住民族群所屬的mtDNA單倍群C和D的分支則與蒙古人、赫哲人、日本人、韓國人和阿伊努人最為接近[42][44]。
1996年7月,肯纳威克人在华盛顿州肯纳威克市哥伦比亚河畔被发现,據碳同位素分析,其年龄在距今8900至9000年左右[45][46],根據科学家的研究,肯纳威克人的颅骨和现代美洲原住民的颅骨不同,肯纳威克人外貌更接近波利尼西亚人或是日本阿伊努人,然而後來的基因测序表明,肯纳威克人和现代北美原住民居民的联系比与其他人种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人类遗传学家艾斯克·威勒斯列夫(EskeWillerslev)博士,在2013年11月20日的《自然》杂志上提出了新見解:西伯利亚中东部地区在1920年代發現的2.4萬年前的“玛尔塔小孩”(TheMal'taChild),所属的族群来自欧洲,却为美洲原住民贡献了14%~38%的基因组。
玛尔塔小孩所属的部落最早是从欧洲迁徙而来,并在西伯利亚遇到了另一支来自东亚的族群,两者发生了大量基因交流[47]。
科學家在分析6號染色體上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I、HLAII,以及HLA-A、HLA-B和HLA-DRB1的基因頻率後,發現生活在日本北部和俄羅斯東南部的阿伊努人與部份的美洲原住民有關,特別是美國、加拿大西岸的特林吉特人。
科學家推測,阿伊努人和這些美洲原住民的主要祖先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的南西伯利亞族群上[48]。
最新的基因研究發現波利尼西亞人早在前哥倫布時期就已經和南美原住民有所接觸,並且發生了基因交流[49][50]。
農業[编辑]
美洲原住民所培育出的玉米、馬鈴薯、番薯、木薯、鳳梨、辣椒、番茄、菸草、古柯、可可、藜麥、酪梨、火龍果、熱情果、黑龜豆、棉豆、花生、番荔枝、番石榴、芡歐鼠尾草、南瓜、雲呢拿、草莓等作物在15世紀後散播到全世界,對現代人影響深遠。
文化[编辑]
美洲原住民經過兩萬多年的分化和發展,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民族和語言。
在歷史上美洲原住民曾建立過四個帝國,其中最重要的是中美洲的阿茲提克帝國和南美洲的印加帝國。
美洲原住民中的瑪雅人發明了瑪雅文字,對天文學的研究造詣也相當深入。
然而,由於後來西方殖民者迫害、殺戮美洲原住民,毀滅美洲原住民文化,致使現在殘存的古代文明材料已經不多,但目前的研究越來越引起考古界的關注,美洲國家也開始大力發掘古代美洲原住民文化。
另外,美洲原住民曾被誤認為是紅種人,因為他們的皮膚經常是紅色的,後來才知道這些是歐洲人對美洲原住民赭面(面部塗紅顏料)習俗的誤解。
古代印第安文明[编辑]
美洲原住民在古代曾獨立創造了多個文明,包括瑪雅、阿兹特克、印加等。
16世纪歐洲人來到美洲後,土著文明被殖民者摧毁,人數銳減。
霍普韦尔文化
瑪雅人
阿茲特克人
印加人
人口銳減[编辑]
16世紀後入侵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帶給當地美洲原住民是毀滅性的災難。
如今,拉丁美洲原住民的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歐洲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土著女性的后代。
而北美的美洲原住民被赶入印第安保留地,扣除混血,其在当地總人口所占比例小于5%。
欧洲人入侵前,美州原住民总数已經達到了1千万至1亿(具体数字不确定),和歐洲殖民者的戰爭及其引入的外來流行性疾病是造成绝大多数美洲原住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在那之前,欧洲人已对很多流行疾病有着免疫力,而美洲原住民却没有接触过这些病毒(如天花),对北美原住民造成毁灭性影响;同时,只存在于美洲而旧大陆人从未接触过的病毒,旧大陆人对此没有抵抗力(如梅毒),同样传染到整個旧大陆。
遺傳現況[编辑]
儘管今天的美洲原住民大多都是混血,但仍然能夠在一些人口稀少、瀕臨消失的未接觸部落中尋找原始美洲人的遺傳證據,以進行相關的研究。
在PatrickTierney所著的DarknessinElDorado書中指出,原始部落居民不斷被現代外來文明侵擾,成為了礦工或被傳教士欺騙引誘等。
[51]亞馬遜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不僅人口數稀少,也面臨巴西政府的開疆計劃,壓迫其生存空間,隨著巴西軍隊的駐紮,不守規矩的士兵與部落婦女有染生下麥士蒂索人,並可能傳播現代人的疾病。
图集[编辑]
酋長服裝
在亞里桑那東北邊境內的侯琵(Hopi)族的男子正利用傳統方法編織布匹
北美洲中部的原住民(蘇族)服飾
注释[编辑]
^阿爾岡昆民族分別有:歐及布威族、夏延族、阿拉帕霍族、肖尼族、覓卡麥族(Mi'kmaq)、凱卡普族(Kickapoo)和梅斯克瓦基族.
^阿薩巴斯卡民族分別有:奇佩瓦揚族、多格里布族、阿帕奇族、納瓦荷族.
^奇布恰民族包括:恩戈貝-布格雷族和庫那族peoples.
^節民族包括:Gorotire、Kaigang、Kraho、Mekranoti和Xikrin。
^穆斯科吉民族包括:奇克索族、喬克托族,克里克族和塞米諾爾族.
^圖皮–瓜拉尼民族包括:阿蘇里尼族、帕拉卡諾族、卡阿波族和哇任皮族.
参考文献[编辑]
^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存档副本.[2021-07-25].(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15).
^存档副本.[2021-07-25].(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3).
^CharlesC.Mann.1491:NewRevelationsoftheAmericasBeforeColumbus.NewYork:AlfredA.Knopf,Inc.2005.ISBN 9781400040063.
^4.04.1TimothyPauketat.TheOxfordHandbookofNorthAmericanArchaeology.England:OxfordUniversityPress.2012:86.ISBN 9780195380118.
^5.05.1LindaS.Cordell,KentLightfoot,FrancisMcManamon,GeorgeMilner.ArchaeologyinAmerica:AnEncyclopedia.California:ABC-CLIO.2008:3.ISBN 9780313021893.
^AnmtDNAviewofthepeoplingoftheworldbyHomosapiens.CambridgeDNAServices.2007[June1,2011].(原始内容存档于11May2011).
^GoebelT,WatersMR,O'RourkeDH.TheLatePleistoceneDispersalofModernHumansintheAmericas(PDF).Science.2008,319(5869):1497–502[February5,2010].Bibcode:2008Sci...319.1497G.PMID 18339930.doi:10.1126/science.1153569.(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4-01-02).
^PauseIsSeeninaContinent'sPeopling.NewYorkTimes.13Mar2014[2020-06-22].(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2).
^Pielou,E.C.AftertheIceAge:TheReturnofLifetoGlaciatedNorthAmerica.UniversityofChicagoPress.2008[2020-06-22].ISBN 978-0-226-66809-3.(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Dyke,A.S.,A.Moore,andL.Robertson,2003,DeglaciationofNorthAmerica.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16February2012.GeologicalSurveyofCanadaOpenFile,1574.(Thirty-twodigitalmapsat1:7000000scalewithaccompanyingdigitalchronologicaldatabaseandoneposter(twosheets)withfullmapseries.)
^Jordan,DavidK.PrehistoricBeringia.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2009[April15,2010].(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2).
^ThepeoplingoftheAmericas:Geneticancestryinfluenceshealth.ScientificAmerican.[17November200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4).
^Fladmark,K.R.AlternateMigrationCorridorsforEarlyManinNorthAmerica.AmericanAntiquity.Jan1979,44(1):55–69.JSTOR 279189.doi:10.2307/279189.
^68Responsesto"Seawillrise'tolevelsoflastIceAge'".CenterforClimateSystemsResearch,ColumbiaUniversity.[17November2009].(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1).
^Consortium,T.YC.ANomenclatureSystemfortheTreeofHumanY-ChromosomalBinaryHaplogroups.GenomeResearch.2002,12(2):339–48.PMC 155271 .PMID 11827954.doi:10.1101/gr.217602.
^16.016.1Griffiths,AnthonyJ.F.Sexchromosomesandsex-linkedinheritance.AnIntroductiontogeneticanalysis.NewYork:W.H.Freeman.1999[2021-06-09].ISBN 978-0-7167-3771-1.(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0).
^Jones,PeterN.AmericanIndianMtdna,YChromosomeGeneticData,andthePeoplingofNorthAmerica.BauuInstitute.October2002:4[13July2011].ISBN 978-0-9721349-1-0.(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Karafet,T.M.HighLevelsofY-ChromosomeDifferentiationamongNativeSiberianPopulationsandtheGeneticSignatureofaBorealHunter-GathererWayofLife.HumanBiology.2002,74(6):761–789.PMID 12617488.doi:10.1353/hub.2003.0006.
^PavelFlegontov,PiyaChangmai,AnastassiyaZidkova,MariaD.Logacheva,N.EzgiAltınışık,OlgaFlegontova,MikhailS.Gelfand,EvgenyS.Gerasimov,EkaterinaE.Khrameeva,OlgaP.Konovalova,TatianaNeretina,YuriV.Nikolsky,GeorgeStarostin,VitaV.Stepanova,IgorV.Travinsky,MartinTříska,PetrTříska&TatianaV.Tatarinova.GenomicstudyoftheKet:aPaleo-Eskimo-relatedethnicgroupwithsignificantancientNorthEurasianancestry.Nature.[11-2-2016].(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3). 请检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帮助)
^AmJHumGenet.Y-ChromosomeEvidenceforDifferingAncientDemographicHistoriesintheAmericas.PMC-NCBI.[2003-07-28].(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Q-M3=12.9;Q(xM3)=20.6.
^22.022.122.2Bolnick,DeborahA.etal2006,AsymmetricMaleandFemaleGeneticHistoriesamongNativeAmericansfromEasternNorthAmeric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3.0023.0123.0223.0323.0423.0523.0623.0723.0823.0923.1023.11Zegura,StephenL.etal2004,High-ResolutionSNPsandMicrosatelliteHaplotypesPointtoaSingle,RecentEntryofNativeAmericanYChromosomesintotheAmeric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4.024.124.224.324.4Malhi,RipanSinghetal2008,DistributionofYChromosomesAmongNativeNorthAmericans:AStudyofAthapaskanPopulation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Q-M3=6;Q(xM3)=25.
^Hammeretal.2005.[2020-06-22].(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27.027.127.227.327.427.527.627.727.827.9Bortolini,Maria-Catiraetal2003,Y-ChromosomeEvidenceforDifferingAncientDemographicHistoriesintheAmerica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Q-M3=8.2;Q(xQ-M3)=7.2.
^Q-M3=40.5;Q(xM3)=5.4.
^30.030.130.2MatthewC.Duliketal2012,Y-chromosomeanalysisrevealsgeneticdivergenceandnewfoundingnativelineagesinAthapaskan-andEskimoan-speakingpopulat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NASMay29,2012vol.109no.22
^Q-M3=90;Q(xM3)=2)
^Q-M3=79;Q(xM3)=7.
^Q-M3=11;Q(xM3)=67.
^Q-M3=10.7;NWT01=44.6.
^Q-M3=50.0;Q(xM3)=25.0.
^Q-M3=89;Q(xM3)=11.
^C3*=9;C3b=9
^Q-M3=64;Q-MEH2*=9;Q-NWT01=9.
^39.039.139.2AllexamplesofhaplogroupQwereQ-M3.
^Q-M3=86
延伸文章資訊
- 1美洲原住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洲原住民,是指在前哥倫布時期就已經生活在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民族及其後代。 ... 另外,美洲原住民曾被誤認為是紅種人,因為他們的皮膚經常是紅色的,後來才 ...
- 2紅色人種 - 華人百科
- 3紅色人種_百度百科
英文:the red race;又稱亞美利加人種,簡稱紅種人,曾被認為是第五大人種,是對美洲印第安人的一種誤稱,是德國生理和比較解剖學家布魯門巴赫(Johann Friedrich ...
- 4红色人种- 快懂百科
英文:the red race;又称亚美利加人种,简称红种人,曾被认为是第五大人种,是对美洲印第安人的一种误称,是德国生理和比较解剖学家布鲁门巴赫(Johann Friedrich ...
- 5奇葩!世界上真的有紅種人嗎?他們皮膚紅另有原因 - 每日頭條
紅色人種,簡稱紅種人,曾被認為是第五大人種,是對美洲印第安人的一種誤稱。 ... 後來發現他們常在皮膚各處塗紅色顏料,被誤認為膚色是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