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 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 - 華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 ...
大英帝國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裏。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與新興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矛盾無法調和,1914年英國參與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在一戰結束後的1922年,根據巴黎和會奪取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為了世界歷史上跨度最廣的國家。
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
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
中文名稱大不列顛王國(1707-1801)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1922)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以後)道路通行靠左駕駛貨 幣英鎊國際電話區號0044人均GDP2005美元(1938年)成 就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人口數量4億5800萬(1938年)國家領袖亨利七世(首任國王),羅伯特·沃波爾(首任首相)國土面積3367萬平方公裏(1919年)英文名稱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Ireland,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時 間1763-1783年期間中斷1815-1949年主要宗教新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等國家格言"我權天授"主要民族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等GDP總計9187億美元(1938年)首 都倫敦主要城市新德裏,雪梨,多倫多等國家代碼GB所屬洲歐洲國 歌《上帝保佑國王/女王》政治體製君主立憲政體官方語言英語簡 稱聯合王國時 區除UTC-1和UTC-9以外全部時區介紹英國國旗指由英國本土及其治下的自治領、殖民地、領地、托管地和保護國共同構成的大帝國,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
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佔到了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
帝國繼16世紀的西班牙帝國之後,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經歷20世紀的非殖民化以後其海外領地逐漸獨立,它們中的大部分在獨立後與英國組成了一個和平組織——英聯邦。
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
中文名稱:大不列顛王國(1707-1801)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801-1922)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以後)英文名稱: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Ireland,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所屬洲:歐洲首都:倫敦主要城市:新德裏,雪梨,多倫多等國歌:《上帝保佑國王/女王》官方語言:英語貨幣:英鎊時區:除UTC-1和UTC-9以外全部時區政治體製:君主立憲政體國家領袖:亨利七世(首任國王),羅伯特·沃波爾(首任首相)人口數量:4億5800萬(1938年)國土面積:3370萬平方公裏(1922年)GDP總計:9187億美元(1938年)道路通行:靠左駕駛國家格言:“我權天授”時間:1588年-1949年歷史簡介大英帝國(BritishEmpire)是指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大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指在世界的各大洲都有殖民領地的環球霸權),大英帝國在當時主宰了世界的科技、文化和經濟貿易,傲視全球長達三個多世紀之久。
曾被大英帝國統治過的地區大英帝國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英國殖民統治發生嚴重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被迫允許廣大的殖民地獨立或半獨立,為了繼續在前廣大殖民地地區發揮重要影響力,英國政府倡議督導建立了一個和平組織——“英聯邦”,前英國大多數殖民地獨立而成的國家加入了該組織。
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
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14年間達到最高峰。
喬治五世(左)和首相勞埃德·喬治(右)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
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英國殖民地人民無法決定其自己的命運,英國本土的資本主義卻在繼續發展。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
殖民地從英國那裏獲得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準的提高,也獲得英國的法律架構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
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嘗試將它的議會民主製留給殖民地人民,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
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市場但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
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
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隻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
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鬥,使得像愛爾蘭、印度、辛巴威、肯亞、蘇丹、烏幹達、伊拉克、蓋亞那、巴勒斯坦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沖突。
詞源“大英帝國”一詞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佔星師兼數學家約翰·迪伊(JohnDee)。
不過事實上英國一直沒有放棄王國(UnitedKingdom)的稱號,因此大英帝國隻能算是對鼎盛時期英國的一個“非正式帝國”稱呼,隻能形容英國本土加上其海外殖民地整體,不能單獨指英王國本身。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1837年,年僅十八歲的肯特郡主維多利亞登基為英國女王,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
維多利亞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當中,經過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國控製全球海權,主宰世界貿易,其廣闊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國”儼然“可以與世界抗衡”。
在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涌現出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麥克斯韋,莎士比亞以來最傑出的文學家狄更斯,自由主義政策的先鋒格萊斯頓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頓,可謂人才濟濟。
維多利亞帝國的統治地位在一八六五年帕默斯頓逝世之際達到了頂峰:“北美和俄羅斯的平原是我們的谷倉;芝加哥和敖德薩是我們的礦區;加拿大和北歐半島為我們種樹;澳大利亞為我們牧羊;還有阿根廷為我們養牛;秘魯送來白銀,南非進貢黃金;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茶,地中海是我們的果園;至于我們的棉花種植園正在從美國南部向地球一切溫暖的地方擴展。
”維多利亞女王殖民背景對不列顛島嶼與法國的擴張 自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了英格蘭之後,英格蘭在幾百年的時間裏就一直積極地介入歐洲的事務。
到14世紀末,從對歐洲的羊毛貿易發展出來的對外貿易已經成為英格蘭最重要的國家政策。
征服者威廉雕像英格蘭1282年入侵威爾士,1169年進攻愛爾蘭,1296年英格蘭對蘇格蘭的短暫控製在1314年中斷,兩個地區的真正統一要等到1603年通過王位繼承的方法來和平實現。
雖然1204年英格蘭君主喪失了諾曼底的領土,通過聯姻與繼承英格蘭的統治者還是擁有法國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最終喪失。
從此之後一直到1563年英格蘭君主隻擁有法國北部的戰略要港加來,但是自那之後就連加來港也丟失了。
海外帝國的成長 海外的大英帝國——這裏指的是英國人的海洋探險以及在不列顛島以及歐洲大陸以外地區的移民或殖民——之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
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來的羊毛貿易的基礎上,亨利七世建立了現代英國海洋商貿體系,並極大地發展了英國的造船工業與導航技術。
這套體系也為日後的貿易機構的建立創造了條件,而像馬薩諸塞灣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類的貿易企業為英帝國海外的擴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樸茨茅斯建造英國的第一個幹碼頭,加強建設當時還規模很小的英國海軍,他于同年8月5日在聖約翰港宣布紐芬蘭為英格蘭的殖民地;1587年沃爾特·雷利爵士(SirWalterRaleigh)在羅阿諾克(Roanoke)宣布弗吉尼亞為英格蘭殖民地。
但這兩塊殖民地都十分短命,由于食物匱乏、惡劣的天氣、海難以及美洲大陸上不友好的土著人的侵犯,英格蘭很快就不得不放棄這兩片殖民地。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1588年(在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期間)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大勝正式確立了英格蘭作為海上強權的地位。
1590年代幾次與西班牙戰事的暫時失敗。
1604年,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與西班牙簽訂了《倫敦條約》。
1607年英格蘭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個海外殖民地。
在之後的300年,英格蘭不斷地在海外侵略擴張勢力範圍並鞏固了本土的資本主義製度的發展。
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在倫敦合並,組成大不列顛議會。
殖民歷史對美洲的殖民 大英帝國的雛形成于17世紀初,此時英格蘭已經在北美建立了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了日後的美國、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嶼例如牙買加和巴貝多。
盛產甘蔗的加勒比地區高度倚賴奴隸的工作,它是英格蘭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
美洲大陸南部的殖民地則為英格蘭提供煙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則出產毛皮;它們從經濟角度上講沒有像加勒比島嶼一樣對英格蘭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吸引了眾多英格蘭移民者。
英格蘭的美洲殖民地正通過戰爭與殖民逐步擴大,通過英荷戰爭,英國獲得了新阿姆斯特丹(紐約)。
殖民地不斷向西擴展。
七年戰爭中英格蘭擊潰了法國,並在1760年佔領了新法蘭西的全部地區,使得英國獲得了北美更大地區的控製權。
隨後,澳大利亞(1788英國人才發現)和紐西蘭(1840年成為英國領土)成為英國移民們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土著人口也因戰爭與疾病使人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銳減了60%至70%。
這些殖民地之後都實現自治,並是羊毛和黃金的出口地。
自由貿易與“非正式帝國” 原本的英國殖民體系在18世紀開始衰落。
在輝格黨人長期控製國內政治權力的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對英國而言變得不那麽重要,直到一連串嘗試扭轉這種對殖民地忽視的措施(主要包括了從殖民地征收更多的稅收)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國喪失了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
英國廢奴運動關鍵人物威廉·威伯福斯這段時期有時候被稱為“第一英帝國”,即17至18世紀英國在美洲的擴張。
18世紀開始英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擴張則被稱為“第二英帝國”。
英國對美國控製權的喪失表明,殖民地並不一定對英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英國在放棄了對美洲殖民地的防務與行政管理之後,依然主宰了美國與英國的主要貿易。
重商主義是經濟學的理論,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對財富的爭奪,它是英國第一次海外殖民擴張的特色。
但是現在在英國,重商主義很快就要讓位于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主義了。
英國從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事件中學到的經驗是,即時是在不擁有殖民統治權的情況下貿易依然能夠帶來經濟繁榮。
這就是為什麽在1840至1850年代英國願意授予像諸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領地位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白人們被視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國”人民而已。
而愛爾蘭則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它于1801年被並入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
在這一時期,英國也宣布廢除奴隸貿易(1807年),並很快將這一禁令強加到別國身上。
到19世紀中英國已經基本在全球範圍內消滅了奴隸貿易。
奴隸製本身于1834年在英國的殖民地被廢止,情況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穩定狀態。
舊有的殖民與奴隸製度的終結是與自由貿易一同實施的,自由貿易原則在1840年左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標志是英國復原了《谷物法》(CornLaws)和《航海條例》(NavigationActs)。
自由貿易完全地開放了英國市場,也促使其他國家在19世紀中葉開放他們的市場。
一些人會認為,自由貿易的興起僅反應了英國的經濟地位,而與任何的哲學觀點無關。
確實,英國對迫使他國執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對自己施行同樣政策更為熱衷。
雖英國喪失了13個美洲殖民地,1815年歐洲大陸上拿破崙的最終戰敗確立了英國最成功的國際強權的地位。
在工業革命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的地位之時,皇家海軍則主宰著海洋。
始終與歐洲大陸事務保持距離的英國也得意施行旨在擴大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張計畫,這種海外擴張是通過自由貿易和戰略優勢所建立起來的一個“非正式帝國”。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英國是當時人類世界唯一的工業化強權,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1870年)。
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如此有效、低廉地生產工業品,以至其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在運輸到外國後其價格依然比外國當地所生產的產品更具競爭力。
隻要其海外市場的政局穩定,即使沒有實施正式的殖民統治,英國依然能夠從自由貿易中獲益。
印度征服者羅伯特·克萊武英帝國在亞洲 1757年普拉西戰役(BattleofPlassey)的勝利讓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統治權,1770年因對該邦過度征稅而惡化的飢荒引起了英國國內的爭議。
到了19世紀,東印度公司已經幾乎控製了印度全境。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之後該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女王政府管理。
維多利亞女王于1876年被宣布為印度女皇。
錫蘭(今斯裏蘭卡)、緬甸和馬來亞也被納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範圍。
1841年在獲得了鴉片戰爭的大勝後,英國從中國人手裏奪得了香港。
英國對中國的興趣源自18世紀末,當時英國成為中國茶葉的進口國。
茶葉進口導致了英國方面巨大的貿易逆差,因此英國希望通過從印度向中國出口鴉片來平衡開支,雖然這麽做違背了中國的禁令。
因鴉片貿易所引起的兩次鴉片戰爭都以英國的勝利告終。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中國保持了一種復雜的關系。
雖然英國獲得了香港,英中貿易主要還是通過幾個開放了的中國港口進行。
因此英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因為中國的崩潰意味著其他西方強權就可能與英國一起瓜分中國,而使得英國所擁有的特權地位受到挑戰。
同時,英國也不希望看到一個過于強大的中國,因為這就意味著中國將取消或要求重新協商一些原本簽訂的條約。
這種態度解釋了看似矛盾的英國對華政策:一方面協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另一方面卻和法國聯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不列顛治下和平(PaxBritannica)的瓦解 作為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英國曾經能夠將整個世界作為其原材料的來源國和工業品的出口市場。
但是隨著其他國家的工業化,在19世紀這種情況在逐漸改變,越來越多國家尋求保護其原材料的供應和出口市場。
到1870年代,英國的工業產品面臨了來自其他國家的強有力競爭。
工業化在德國和美國迅速進行,使它們迅速趕超了英國和法國這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比如,到1870年德國的紡織和金屬工業在組織結構和技術效率上已經超越英國,並且在德國國內市場上已經擊敗英國同類產品。
到19世紀末,德國甚至開始為當年的“世界工廠”生產這些產品了。
雖然無形出口品(如銀行服務、保險和船運)讓英國不至于出現貿易逆差,其貿易額佔世界總貿易額的比例從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
英國不僅隻在工業化國家市場的競爭中落敗,其產品在欠發達國家的市場上也沒有佔優勢。
英國甚至正在喪失它曾經所擁有的,對印度、中國、拉丁美洲和非洲海岸等地區貿易上的主導地位。
英國的商業困境因1873年至1996年的經濟蕭條而雪上加霜。
因商業衰退所導致的通貨緊縮更進一步給各國政府增加了壓力,迫使它們鼓勵扶植國內工業,從而最終導致了歐洲強權逐漸拋棄自由貿易的原則(德國于1879年、法國于1881年先後放棄自由貿易)。
這麽一來的結果是國內和出口市場的雙重萎縮。
歐洲和之後美國的政府與企業領袖們因此開始將海外的殖民地作為他們新的市場:這些海外殖民地將成為宗主國的出口市場,而他們則被安置在貿易壁壘的保護之下,使得其他國家商品無從與宗主國產品競爭。
同時它們還依然是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
雖然英國將自由貿易一直堅持到了1932年,英國也參與了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以避免那些曾經在其影響之下的地區落入別的工業化國家之手。
英國與新帝國主義 1870年~1914年一戰爆發這段時期內,殖民擴張的政策與意識形態被稱作“新帝國主義”。
這段時期內最明顯的趨勢就是各歐洲強權“為帝國而帝國”,在海外競相爭奪並鞏固其殖民地,在種族優越論的前提之下直接殖民與統治其他被視作是劣等民族的人民。
在這一時期,歐洲強權在海外的殖民地總面積達到了2300萬平方公裏。
非洲直到1880年代還很少有歐洲人踏足,但在這一時期內非洲成為帝國主義者們主要的目標。
但是擴張在其他地區也十分頻繁,特別是在東南亞和東亞沿海地區:在這些地區美國和日本也加入到了爭奪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分水嶺,這一年本傑明·迪斯累利領導的英國政府從埃及的伊斯梅爾(Ismail)手中買入了蘇伊士運河的股份。
英國從此鞏固了對這條對英國和印度貿易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的運河的控製權。
1882年,英法兩國對埃及領土的爭奪最終以英國人的勝利告終。
對沙皇俄國幾個世紀以來逐漸向南擴張的擔心也影響了英國的政策:1878年英國控製了塞普勒斯,將其作為保護奧斯曼帝國的據點;在此之前英國還參與了1845至1856年的克裏米亞戰爭,並嘗試入侵阿富汗。
所有這一切舉動都是為了阻止俄國進一步向南擴張以至最終威脅到英國對印度的佔領。
英國發動了三場針對阿富汗的血腥戰爭,但都不成功,當地人民的反抗和復雜的地勢挫敗了英國的目標。
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戰爭是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所遭受的最慘痛的軍事失敗,整個英國軍隊被由俄羅斯帝國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圖族人擊潰。
1880年第二次英阿戰爭同樣是一次慘痛的經歷,英軍在坎大哈被擊潰、在喀布爾被包圍,最後隻能撤退到印度。
1919年第三次英阿戰爭引起了阿富汗部族的起義,徹底擊垮了剛剛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軍,將他們永遠地趕出了阿富汗。
英國人在亞洲內陸的冒險在1903年一次失敗的、並且完全沒有必要的侵略中國西藏的企圖失敗後徹底結束。
與此同時,在英國的許多有影響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將正式的帝國視為極其重要,特別是對在世界市場上份額正在下降的英國商品而言。
1890年代英國全心全意地採取了新的政策,很快成為熱帶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搶奪者。
英國採取了新殖民主義政策的誘因可能是為了為英國產品和投資尋求更大的海外市場,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戰略性的先發製人舉措,為的是防止現有的貿易通道被別的強權破壞,或者讓別國在日趨封閉的國際貿易情勢發展下獲取更多的出口市場。
1900年初張伯倫嘗試對英國的貿易壁壘法案進行修改卻遭到很大的反對並最終被迫放棄,顯示即使在英國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英國人還是多麽地支持自由貿易的原則。
也有歷史學家們認為,英國採取新帝國主義政策其實是其影響力下降的表現,而非其影響力上升的結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義的演變過程足以警示我們,不應將新帝國主義時代之前西方資本主義強權間經濟上的競爭視為英國加強殖民地管製的唯一原因。
印度正式成為英帝國的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鞏固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也是對印度兵變的直接反應,而印度兵變的緣由之一也是印度國內的保守勢力反對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許多政策所導致。
對非洲的掠奪 1875年歐洲國家在非洲兩塊最主要的殖民地隻有阿爾及利亞和開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衣索比亞和賴比瑞亞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國家都成為了歐洲國家的殖民地。
這種從原先隻在經濟控製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國”到對非洲殖民地直接管製的轉變,其實是以英國對這些原本就處于英國影響之下的非洲地區赤裸裸的掠奪而實現的。
當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在剛果河下遊地區進行殖民活動時,他們其實已經威脅到了英國向熱帶非洲的深入。
1884至1885年的柏林會議就曾嘗試調解強權之間的矛盾,該會議提出了以“實際佔領”為確定各國殖民地歸屬的評判標準,而該標準的採納意味著歐洲國家更加肆無忌憚地襲擊非洲當地的部落和人民以求獲得更大面積的“實際佔領”地。
英國1882年對埃及的軍事佔領(最直接的起因是為了保護蘇伊士運河)同時也起到了確立了英國對尼羅河地區的控製。
這又進一步導致了1896至1898年英國對蘇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兩國的法紹達事件。
羅德斯1899年英國完成了對南非的全面佔領,這項軍事行動最早始于1795年對開普的並吞。
在侵犯了原本是南非荷蘭人所統治的金礦產區德蘭士瓦以及鄰近的奧蘭治自由邦後,負責南非事務的英國南非公司進一步向北深入,並以開普富商賽西爾·羅得斯爵士(SirCecilRhodes)的名字將其所佔領的地區稱作羅德西亞(Rhodesia)。
英國在南非和東非的勝利促使羅得斯爵士和英國駐南非大使阿爾佛萊德·米爾納(AlfredMilner)提出了在非洲建立一個“從開普到開羅”的英國殖民帝國。
他們希望通過建造連線蘇伊士運河和南非礦區的鐵路來實現。
但是由于德國對坦噶尼喀的殖民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兩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間隻有電報線路暢通,而鐵路則無法建造。
雖然是自由貿易最積極的鼓吹者,矛盾的英國人在1914年卻不僅僅成為最大的海外帝國,更是掠奪非洲的最大受益人。
1885年至1914年之間英國將大約30%的非洲人口置于其統治之下,而同一時期法國隻統治了15%的非洲人、德國9%、比利時7%以及義大利1%。
英國的奈及利亞一個殖民地就擁有1500萬人,是整個法屬西非和所有德國殖民地人口的總和。
統治方式維多利亞女王畫像殖民地統治方式是一種松散的統治形式,而非中央集權。
英國在北美獨立之後的殖民政策則與之相反,採取“間接統治”的方式,設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與經濟上達到自立。
在非洲和印度,英國仍保留了許多原有的土邦國(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國、克什米爾國,非洲的布幹達王國、巴蘇陀蘭王國、桑給巴爾蘇丹國,中東及東南亞的一些酋長國和蘇丹國)。
在被劃為英皇直轄殖民地的地區,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鄉村等行政機構(比較極端的例子是,英國征服德蘭士瓦和奧蘭治自由邦之後,保留了兩國原來實行的種族隔離製度,以作為對兩國原來的布爾人統治集團的讓步),並任用當地人為次級地方官員。
當地的語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傳授。
有觀點認為,與法葡等國的統治方式相比,英國的統治方法無疑更加有利于長久保持對殖民地的控製,並使其在獨立之後仍願意與英國保持政治和經濟上的聯系。
帝國解體白人殖民地 隨著加拿大(1867)、澳大利亞(1901)、紐西蘭(1907)和南非聯盟(1910)相繼取得了自治領地位,大英帝國已經開始了從帝國到英聯邦的轉變。
這些新國家的領袖們與英國政治家們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舉行的殖民地會議(1907年後被稱作帝國會議)。
各自治領在外交政策確實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隻要其政策不明顯違反英國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黨政府在1911年與美國簽署了一項雙邊自由貿易的互惠協定,最後卻因英國保守黨的反對而沒有獲得批準。
國防方面,原本將自治領的防務納入一個單一的帝國軍事架構在1900年以後被證明已經很難維系,因為英國此時開始在歐洲大陸的防務問題上開始承擔更大的責任,同時還必須面對德國海軍崛起的威脅。
1909年大英帝國決定各自治領應擁有其自己的海軍,這是對1887年英國承諾澳大利亞以向英國海軍輸出人力以換取英國在太平洋地區艦隊駐扎這一協定的違背。
一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大英帝國完成了最後一次的大規模海外擴張。
英國經國際聯盟的批準對原本屬于奧斯曼帝國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進行委任統治,而德國殖民地坦噶尼喀、西南非洲(納米比亞)和新幾內亞也被劃入英國的版圖(西南非洲被由南非,新幾內亞由澳大利亞統治)。
一個位于都柏林的英愛戰爭紀念碑雖然英國贏得了戰爭,並從戰爭中獲得了新的殖民地,戰爭的巨大開銷使得英國無法繼續承擔維系一個帝國所需要的龐大財政支出。
英國有數百萬人死亡,無數資產被毀,其結果是債台高築、資本市場的混亂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國籍官員人數的缺乏。
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情緒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漲,而帝國的參戰以及黑人士兵在戰爭中所感受到的強烈的種族歧視都更加助長了這種民族主義情緒。
1920年代是自治領發生巨大變革的時代。
雖然自治領在一戰爆發時還無權選擇是否參戰,1919年結束一戰的《凡爾賽條約》,卻是由英國和其自治領分別簽署的。
1922年自治領不再願意支持英國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迫使英國尋求一個和平的妥協方案。
自治領的完全獨立經由1926年的《貝爾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終確立:所有自治領取得與英國的同等地位,英國的立法機構不再有權幹涉自治領內部事務,自治領也將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
1907年在殖民部內設立的一個主管自治領事務的部門也在1925年從殖民部分離出來成立獨立的自治領部,並在1930年擁有了首位部門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為第一個獨自簽署外交條約的自治領,並在1928年迎來了首位英國駐渥太華高級專員,從而結束了加拿大總督原先即是加拿大國家元首、又是英國駐加拿大代表的矛盾地位。
1927年加拿大向華盛頓派遣了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亞也派出了首位駐外大使。
愛爾蘭自由邦在一場反抗英國統治的血腥戰爭後于1921年取得了自治領地位;1937年愛爾蘭與英國斷絕了正式的憲法關系,並在1949年正式成為完全獨立于英聯邦之外的愛爾蘭共和國。
原本就獨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國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斷絕了與英國在憲法上的特殊關系(雖然直到1956年英國才從埃及撤軍)。
在1922年成為英國保護國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後的1932年完全獨立。
非殖民化 20世紀初被殖民地區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已經開始挑戰殖民宗主國的統治地位。
同時,宗主國又開始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特別是在二戰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印度是第一個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的國家,之後亞洲和非洲的許多殖民地也紛紛效法。
英國雖然在開始時嘗試抵抗這種勢頭,但都落得災難性的下場,最終隻得接受這一新的情勢,並將舊日的大英帝國轉變為今日的英聯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英國民不聊生,而它的前盟友們卻又不願繼續支持殖民主義。
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使英國成為超級大國,美國的崛起。
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但英歐之間扭曲的關系至今沒有完全解決。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國的宣戰隻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亞(當時澳大利亞還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愛爾蘭(該國在一年前要求英國軍隊離開其國土,並選擇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領則都分別對德宣戰。
二戰最終摧毀了英國原本就已經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並突顯了自治領與美國在軍事上對英國進行協助的必要性。
1942年澳大利亞總理約翰·科丁(JohnCurtin)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扎在英屬緬甸的澳大利亞士兵調回澳大利亞參加保衛澳大利亞的戰鬥,明確地向英國表明,英國再也無法要求自治領政府以犧牲本國利益來維護英國的戰略利益。
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于1951年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地區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
而英國本身也從1961年起就嘗試加入歐共體,並在1973年如願以償,這進一步削弱了英國與其自治領之間原本存在的特殊經濟關系,自治領的產品在進入英國市場時從此不再享受特殊優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在日漸強大的民族主義勢力推動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以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嘗試抵製這股浪潮。
英國的頹勢在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表露無遺:在這場近乎羞辱的事件中,英法兩個老牌殖民國家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被迫結束對埃及的幹預,以維護美國在中東的利益。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勝利。
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鬥。
英國和其他自治領對于印度獨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聯邦組織的開始。
1948年緬甸也獲得獨立,並選擇不加入英聯邦;之後又有斯裏蘭卡(1948年)和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
1948年英國結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此後的幾十年間這裏一直持續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血腥暴力爭端。
在地中海地區,說希臘語的塞普勒斯人一直通過遊擊戰的形式希望將塞普勒斯保留在希臘的版圖內,但1960年塞普勒斯還是最終獲得獨立。
英帝國在非洲殖民主義的結束往往過分迅速,以至新獨立的國家無法獨立面對獨立後的挑戰:1957年迦納在10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後終于獨立,之後奈及利亞(1960年)、獅子山和坦噶尼喀(1961年)、烏幹達(1961年)、肯亞和桑給巴爾(1963年)、甘比亞(1965年)、波劄那和賴索托(1966年)以及史瓦濟蘭(1968年)也相繼獨立。
英國從南部和東部非洲的撤軍對當地的白人居民有著很大影響:肯亞獨立後發生的茅茅起義表明,白人土地主對權力的佔有已經引起了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滿。
南非白人政權的持續存在一直是英聯邦的一塊心病,直到其于1994年結束了種族隔離的政策。
雖然由白人佔多數的羅得西亞聯邦隨著1964年馬拉維和尚比亞的分別獨立已經分裂,南羅得西亞的白人(他們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個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獨立,拒絕接受一個非洲人政府的管轄。
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這個羅得西亞政權一直持續到1979年,直到雙方達成協定成立一個多數共治的辛巴威共和國。
在短命的西印度聯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敗後,大多數英國的加勒比殖民地選擇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買加和千裏達托貝哥、1966年的巴貝多以及其他的東加勒比海島國都相繼獨立。
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在之後的歲月裏也相繼經歷了類似的非殖民化過程。
1997年,英國在中國政府的強烈壓力下,被迫歸還了原本就屬于中國領土而被英國以武力佔據的殖民地香港。
殖民版圖在1921年其領土擴張的頂峰,大英帝國的版圖如下:1921年鼎盛時期的大英帝國非洲 巴蘇陀蘭即今賴索托。
1868年英國吞並了該地區,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1884年英國恢復對其的直接管轄。
1966年獨立。
貝專納即今波劄那。
1884年英國遠征軍到達該地,1885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895年貝專納部分地區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轄,其餘部分繼續直接隸屬于英國的管轄之下。
1966年獨立。
英屬多哥原為德國的殖民地,一戰後被分為法屬多哥和英屬多哥。
戰後英國對該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19年被並入黃金海岸,迦納獨立後成為其領土的一部分。
英屬喀麥隆原為德國殖民地,一戰後英國對其部分地區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英屬與法屬喀麥隆合並並宣布獨立。
甘比亞自1661年起該國就是英國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並入獅子山,1888年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94年部分內陸地區也被宣布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獲得獨立。
黃金海岸即今迦納。
自1631年起英國商人就開始在此聚居,1821年至1874年是英屬獅子山的下設行政區,其中1828年至1843年曾由商人控製。
1830年起其領土開始向內陸擴張,1874年英國設立黃金海岸殖民地,1904年其邊界最終被確定。
1919年將英屬多哥並入,1957年獨立。
埃及1882年埃及被英國佔領,1914年至1922年期間是英國的保護國,1922年獲得獨立,但對英國履行必要的條約義務,英國軍隊在該國持續駐軍直到1954年。
肯亞1886年英國與德國瓜分東非後獲得肯亞,1888年將其並入英國東非公司管轄,1895年由英國政府取代東非公司直接管理。
1920年成立肯亞殖民地,1963年獨立。
模裏西斯1814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模裏西斯,1968年獨立。
奈及利亞1851年在該國建領事館,1861年吞並部分地區,1885年成立尼日地區保護地,1886年交由英國皇家尼日公司管理,1892年至1898年間英國繼續佔領奈及利亞的剩餘領土,1900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對奈及利亞施行統治。
1914年南北奈及利亞合並,1919年將英屬喀麥隆並入奈及利亞,1960年獨立。
北羅得西亞今尚比亞。
1891年起劃歸英屬南非公司統治,1924年英國政府開始直接統治該地,1953年北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和南羅得西亞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獨立。
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頓(左)和亨利·斯坦利尼亞薩蘭今馬拉維。
1875年起就有傳教士在次建立據點,1891年英國在此建立中非保護地,1907年被命名為尼亞薩蘭,1953年與南北羅得西亞合並成立中非聯邦,1964年獨立。
獅子山自1787年起獅子山就是英國公司進行黑奴貿易的重要據點,1807年成為英國殖民地,1896年其內陸地區被宣布為英國的保護國,1961年獨立。
南羅得西亞今辛巴威。
1893年英國從非洲部落手中奪得南羅得西亞,並由英屬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責任政府,由英國政府管理,1953年至1964年間與北羅得西亞和尼亞薩蘭組成中非聯邦,1965年該國的白人少數政府自行宣布獨立,隻獲得南非等少數國家承認。
1980年白人政權與黑人族群達成共治協定,更名辛巴威,成為獲廣泛承認的主權國家。
英屬索馬利亞蘭1884年成為亞丁的保護國,1897年劃定邊界,1905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間曾被義大利短暫佔領,1960年並入索馬利亞後獨立。
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國從荷蘭人手中兩次奪得好望角的部分領土,1814年全面吞並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國直接管轄。
英國佔領了這個原屬荷蘭的殖民地後,眾多荷蘭裔白人開始向奧蘭治自由邦和德蘭士瓦移民,但英國在1900年布爾戰爭後吞並了這兩個地區。
納塔爾則于1843年被英國吞並並成為其殖民地。
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並組成南非聯邦,成為一個自治領。
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
1878年納米比亞的沃爾維斯港被宣布為英國領地,1884年被並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國吞並了該港周圍的德國殖民地,于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統治地。
1990年獨立。
史瓦濟蘭1890年英國與德蘭士瓦對史瓦濟蘭統治者進行聯合保護,1906年英國單獨對其保護,1968年獨立。
蘇丹蘇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後在1880年代埃及統治被馬赫迪推翻;1898年英國以埃及的名義重新佔領蘇丹,並與埃及共同對蘇丹進行統治。
1956年蘇丹獨立。
坦噶尼喀原為德國在東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61年獨立,1964年與桑給巴爾組成坦尚尼亞。
桑給巴爾1841年英國在該島建立領事館,1890年宣布其為英國的保護國,1963年獨立,次年與坦噶尼喀合並組成坦尚尼亞。
烏幹達1890年英國東非公司與布幹達王國簽訂條約,1894年布幹達正式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896年其他幾個地區陸續加入保護國,1905年成立烏幹達殖民地,1962年獨立。
北美洲與大西洋 阿森松島1815年拿破崙被囚禁于聖赫勒拿島後,英國為防止法國人控製該島在此駐軍,1922年起由聖赫勒拿島對其進行行政上的管轄。
英屬蓋亞那今蓋亞那。
英國于1796年和1803年分兩次奪得了原屬于荷蘭的三塊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
1831年3塊殖民地被合並組成英屬蓋亞那殖民地,1966年獨立。
英屬宏都拉斯今貝裏斯。
1636年起就有英國的洋蘇木砍伐者在該國沿岸定居,之後西班牙與英國展開了對該地控製權的爭奪,直到1786年英國取得完全的控製權。
1862年至1884年該地由牙買加管轄,1884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1981年獨立。
加拿大法屬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國佔領,1763年成立英屬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魁北克被分為上下加拿大兩個獨立的殖民地,後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為東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稱作西加拿大,東西加拿大又分別是後來魁北克省與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們與新不倫瑞克和新斯科舍于1867年合並組成加拿大自治領,之後英屬哥倫比亞、愛德華王子島、西北地區和紐芬蘭島又陸續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福克蘭群島1765年英國首次佔領福克蘭群島,後在西班牙的抗議下于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佔領,1841年開始進行殖民統治。
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蘭群島歸其所有引發馬島戰爭,英國在戰爭勝利後重新取得該島的主權。
紐芬蘭15世紀後期起英國的船隻就在該地區海域捕魚,1583年漢弗萊·吉爾伯特爵士登入紐芬蘭並宣布其為英國領土,1713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的殖民統治,1855年紐芬蘭成立責任政府,但1934年英國又恢復對其殖民統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領。
安圭拉島1650年部分聖克裏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該島被宣布為英國領土,1882年至1967年它與聖克裏斯托弗由一個聯合政府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國恢復對該島的統治。
安提瓜聖克裏斯托弗于1632年對其進行殖民統治,1663年被置于英國的管轄之下,1981年獨立為安提瓜和巴布達。
巴哈馬群島1717年開始被英國統治,1973年獨立。
巴貝多1625年起開始有人在該島上居住,1663年歸英國政府統治,1966年獨立。
百慕大群島1612年一家倫敦公司開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管轄。
英屬維爾京群島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為英國殖民地。
開曼群島1670年西班牙割讓該群島,行政上一直屬牙買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為獨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加1761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8年法國重奪多米尼加,英國則于1783年再度佔領;1978年獨立。
格瑞那達1762年英國從法國手中獲得該島,1779年法國重奪格瑞那達,英國則于1783年再度佔領;1974年獨立。
牙買加1655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該島,1962年獨立。
蒙特塞拉特1632年起島上開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法國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兩度統治該島。
聖基茨和尼維斯1623年聖克裏斯托弗成為英國在加勒比海地區的第一塊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1782年至1783年間曾被法國短暫佔領。
1882年聖克裏斯托弗與尼維斯島組成聯合政府,1983年獨立,稱聖基茨和尼維斯。
聖露西亞1778年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得該島,1783年又歸還法國,1796年和1803年英國又分別兩次重新佔領,1814年英國永久吞並聖露西亞,1979年獨立。
聖文森特英國于1762年佔領該島,1779年~1783年法國曾佔領該島,1979年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獨立。
特立尼達1797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獲得該島,1888年與多巴哥成立聯合政府,1962年千裏達托貝哥獨立。
特克斯和凱克斯群島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國吞並該群島,之後曾先後由牙買加和巴哈馬的殖民政府管轄,1973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
聖赫勒拿島1651年英國吞並該島,1661年起東印度公司對其進行管理,1834年英國政府開始對其進行直接管轄。
特立斯坦和達庫尼亞群島為防範1815年被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而由英國皇家海軍于1816年佔領該島,1938年起成為隸屬于聖赫勒拿島行政管轄的英國殖民地。
南極洲 英屬南極領地1819年英國對該地區聲明主權,英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對南極洲領土聲明主權的國家。
1908年和1917年英國分兩次取得了南極洲的部分領土,1959年《南極條約》製訂,規定南緯60°以內的土地不屬于任何國家,也禁止在南極洲其他地區擁有領土的國家在此移民或從事其他與科學研究無關的活動。
亞洲 亞丁1839年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得該港口,1858年東印度公司將統治權交給英國政府,成為英屬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轄範圍。
1936年亞丁與其內陸地區成為一個單獨的殖民地亞丁保護地。
1963年亞丁加入南阿拉伯聯邦,後者于1967年獨立為南葉門,1990年南北葉門統一後亞丁依然是葉門的一個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國政府與巴林埃米爾簽署協定,將其變為保護國,1971年巴林宣布獨立。
不丹1864年英國通過戰爭佔領了不丹的邊境地區,1911年不丹與英國簽署條約,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國執行,內部事務則保持自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英國也結束了對不丹的控製。
英屬新幾內亞1884年英國在此建立保護地,1906年轉由澳大利亞管理並更名巴布亞,1949年巴布亞與其餘的新幾內亞合並並獨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
汶萊1888年英國宣布汶萊為其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佔領,1983年汶萊脫離英國的保護完全獨立。
緬甸英國經過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戰爭後佔領緬甸全境,並將其置于印度殖民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直到1937年。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佔領過緬甸,1948年緬甸獨立。
錫蘭今斯裏蘭卡。
1796年東印度公司從荷蘭手中奪得該島的沿海地區,1802年交由英國政府管理,1815年英國廢黜了錫蘭的國王,將錫蘭全島置于英國統治之下,1948年獨立,1972年變更國名為斯裏蘭卡。
鴉片戰爭指揮官喬治·埃利奧特(懿律)中國香港1842年鴉片戰爭勝利後英國取得香港島;1860年英國又獲得九龍半島;1898年英國與清朝簽訂租約,將新界置于香港的管理之下,租期99年。
1984年英國同意在新界租期屆滿後將全香港歸還中國,1997年政權順利轉移,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
英屬印度1609年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據點,1757年開始向內陸擴張領土,多數印度邦保持內部事務的自治,但是就必須服從東印度公司的絕對權威。
1858年英國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統治,印度也逐漸成為英國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稱作“王冠上的明珠”。
1876年起英國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稱號。
1947年印度在分裂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後獨立;1972年孟加拉國又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
伊拉克英國在一戰期間佔領原屬土耳其的伊拉克,1920年開始對伊拉克進行國際聯盟授權下的委任統治,1922年伊拉克實行自治,1932年獨立。
1941年至1945年間英國曾重新佔領過伊拉克。
科威特1899年起科威特埃米爾就與英國簽訂了一系列的保護條約,喪失了部分主權。
1961年科威特完全獨立。
馬來亞今西馬來西亞。
1874年至1930年間英國與馬來亞半島上的多個蘇丹簽訂了一系列的保護條約;1896年部分州組成馬來亞聯邦,1942年至1945年間馬來亞全境被日本佔領,1948年除新加坡外的馬來亞組成一個新的聯邦,包括了1896年沒有加入聯邦的州,1957年完全獨立。
1963年馬來亞、新加坡(後被逼退出)、北婆羅州和沙撈越共同組成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群島1887年被納為英國的保護國,1965年獨立。
巴勒斯坦1918年一戰期間英國佔領了原屬土耳其的巴勒斯坦領土,1920年英國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48年英國放棄委任統治,之後發生了幾十年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武裝沖突。
《貝爾福宣言》作者亞瑟·貝爾福尼泊爾1814年英國與尼泊爾王國進行了一場戰爭,英軍勝利後從1816年起在尼泊爾宮廷派駐特別代表,對尼泊爾進行間接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獨立後尼泊爾也隨即獲得獨立。
北婆羅州今東馬來西亞的沙巴。
1881年,汶萊蘇丹將該地區割讓給英國北婆羅州公司,1906年起英國政府對其進行直接管理,1942年至1945年間曾被日本佔領,1963年更名沙巴並加入馬來西亞。
阿曼英國自19世紀初開始就控製著阿曼繁榮的貿易,1891年阿曼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獨立。
卡達1916年起英國就與卡達的統治者簽訂了一系列的協定,將卡達置于英國的保護之下,1971年獨立。
沙撈越1841年汶萊蘇丹同意任命一位英國人詹姆斯·布魯克擔任該地區的總督,1861年至1905年間沙撈越的領土不斷擴大;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佔領該地區,1946年英國政府正式取代布魯克家族對沙撈越進行統治,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
海峽殖民地即今天的馬六甲、檳城和新加坡。
1826年這三個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聯合組成海峽殖民地,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管轄,1858年起由印度政府管理,1867年成為單獨的殖民地,交由英國政府直接管理。
二戰中這三個城市都曾被日本佔領。
1948年馬六甲和檳城加入馬來亞,1957年獨立。
新加坡則單獨繼續保留在大英帝國的版圖內,1959年才允許其自治。
1963年新加坡選擇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又被逼退出聯邦,宣布獨立。
外約旦今約旦。
1918年英國佔領了曾經是土耳其約旦省中一部分的外約旦,1920年起對其進行委任統治,1921年外約旦與巴勒斯坦分離,1923年英國允許約旦王國成立,但直到1946年才讓其完全獨立于英國。
特魯西爾酋長國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887年起英國就與當地的阿拉伯統治者們簽訂了一系列保護條約,1971年獨立。
威海衛今中國山東省威海市。
1898年英國向中國政府租借該港,1930年歸還。
歐洲 塞普勒斯1878年英國與土耳其簽訂條約,獲得了塞普勒斯的統治權,1914年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完全獨立。
直布羅陀1704年英國從西班牙手中奪得這個軍事要塞,1713年英國與西班牙簽訂條約,正式確認其主權歸英國所有。
馬爾他國旗。
旗面左上角為喬治十字勛章馬爾他1800年英國人趕走2年前佔領了馬爾他的法國人,並在1814年正式吞並馬爾他。
1964年獨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即英國本土,是大英帝國的中心,牽涉到帝國的殖民與行政事務都在此處理,帝國的國家元首英國君主也居住在此。
大洋洲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是英國在澳大利亞最早的一個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庫克就提出對澳大利亞東部沿海進行開發,1788年第一批英國犯人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爾士成立責任政府。
1824年昆士蘭成為英國在莫爾頓灣所建的第一個殖民地,一開始隸屬于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1859年脫離,成立獨立的責任政府。
1834年英國議會決定在澳大利亞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國殖民者到達南澳大利亞,1855年南澳大利亞成立責任政府。
塔斯馬尼亞則早在1803年就被歐洲人殖民,最早被稱作範迪門蘭,是新南威爾士殖民政府下的一個行政區。
1825年脫離新南威爾士成為獨立的英國殖民地,1856年成立責任政府。
1834年,來自塔斯馬尼亞的英國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維多利亞殖民地成立,4年後成立責任政府。
西澳大利亞則從1826年開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責任政府。
1901年由新南威爾士、昆士蘭、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維多利亞和西澳大利亞合並組成澳大利亞聯邦,後取得自治領地位。
埃利斯群島今吐瓦魯。
1892年該群島被英國宣布為其保護國,1916年埃利斯群島與吉爾伯特群島組成殖民地,1978年獨立。
吉爾伯特群島今吉裏巴斯。
1892年與埃利斯群島一同成為英國的保護國,1916年與埃利斯群島組成殖民地,1979年獨立。
斐濟1835年起就有傳教士和殖民者在斐濟定居,1874年應斐濟酋長的要求,英國將斐濟置于其保護之下,1970年獨立。
諾魯原屬德屬新幾內亞,一戰結束後澳大利亞開始對其進行委任統治,一直持續到1968年諾魯獨立。
紐西蘭詹姆斯·庫克分別于1769年和1770年對紐西蘭北島和南島提出主權要求,1840年英國與當地毛利人簽訂條約,英國開始統治紐西蘭,1856年紐西蘭成立責任政府,後取得自治領地位。
皮特凱恩群島1790年,英國軍艦邦蒂號發生軍變,9名水手逃亡該島,並在此定居,1838年英國將其納入帝國版圖。
索羅門群島1893年起成為英國保護地,二戰期間曾被日本佔領,1978年獨立。
湯加1879年湯加統治者與英國簽訂友好條約,1900年起受英國保護,1970年獨立。
新赫布裏底群島原為英國和法國的共屬殖民地,1980年獨立。
非殖民化20世紀初,民族主義情緒高漲,挑戰殖民宗主國的統治地位。
同時,宗主國越來越關心本土和周邊國家的事務,特別是在二戰以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
印度是第一個抓住這個歷史機遇的國家,之後亞洲和非洲的許多殖民地也紛紛效法。
英國最終接受這一新的情勢,將舊日的大英帝國轉變為今日的英聯邦。
1947年的經濟危機迫使克萊門特·艾德禮的工黨政府放棄繼續維護英國作為世界一流強國,接受美國的崛起。
英國也必須處理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關系,但英歐之間扭曲的關系至今沒有完全解決。
1939年9月英國對德國的宣戰隻代表了它自己和澳大利亞(當時澳大利亞還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愛爾蘭(該國在1年前要求英國軍隊離開其國土,並選擇在戰爭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領則都分別對德宣戰。
二戰最終摧毀了英國原已開始減弱的經濟與財政領導能力,並突顯了自治領與美國在軍事上對英國進行協助的必要性。
1942年澳大利亞總理約翰·科丁(JohnCurtin)史無前例地下令將駐扎在英屬緬甸的澳大利亞士兵調回參加保衛澳大利亞的戰鬥。
戰爭結束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于1951年加入了美國主導的澳新美地區安全條約,使得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在太平洋地區新的軍事主導力量。
而英國本身也從1961年起就嘗試加入歐共體,並在1973年如願以償,削弱了英國與其自治領之間原本存在的特殊經濟關系,自治領的產品在進入英國市場時從此不再享受特殊優惠待遇。
在加勒比、非洲、亞洲和太平洋地區,戰後的非殖民化運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實現,而英國幾乎從未嘗試抵製這股浪潮。
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中,英法兩國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下和蘇聯對埃及的支援下被迫結束對埃及的幹預。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這是印度國大黨長達40年反抗殖民主義鬥爭的勝利。
但是印度的獨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為代價的,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互相的內鬥。
英國和其他自治領對于印度獨立地位的接受是今日英聯邦組織的開始。
1948年緬甸也獲得獨立,並選擇不加入英聯邦;之後又有斯裏蘭卡(1948年)和馬來亞(1957年)的獨立。
1948年英國結束了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委任統治,此後的幾十年間這裏一直持續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血腥暴力爭端。
在地中海地區,說希臘語的塞普勒斯人一直通過遊擊戰的形式希望將塞普勒斯保留在希臘的版圖內,但1960年塞普勒斯還是最終獲得獨立。
英帝國在非洲殖民主義的結束往往過分迅速,以至新獨立的國家無法獨立面對獨立後的挑戰:1957年迦納在10年的民族主義運動後終于獨立,之後奈及利亞(1960年)、獅子山和坦噶尼喀(1961年)、烏幹達(1961年)、肯亞和桑給巴爾(1963年)、甘比亞(1965年)、波劄那和賴索托(1966年)以及史瓦濟蘭(1968年)也相繼獨立。
英國從南部和東部非洲的撤軍對當地的白人居民有著很大影響:肯亞獨立後發生的茅茅起義表明,白人土地主對權力的佔有已經引起了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滿。
南非白人政權的持續存在一直是英聯邦的一塊心病,直到其于1994年結束了種族隔離的政策。
雖然由白人佔多數的羅得西亞聯邦隨著1964年馬拉維和尚比亞的分別獨立已經分裂,南羅得西亞的白人(他們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個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獨立,拒絕接受一個非洲人政府的管轄。
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這個羅得西亞政權一直持續到1979年,直到雙方達成協定成立一個多數共治的辛巴威共和國。
在短命的西印度聯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敗後,大多數英國的加勒比殖民地選擇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買加和千裏達托貝哥、1966年的巴貝多以及其他的東加勒比海島國都相繼獨立。
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在之後的歲月裏也相繼經歷了類似的非殖民化過程。
在新界99年的租約到期(雖然當年99年等于永久)和中英談判後,英國也于1997年將整個香港的主權移交中國。
英國當時直到目前仍保有一定殖民地。
喪失領土英屬北美13殖民地,即後來的美利堅合眾國:喬治·華盛頓特拉華馬裏蘭新澤西弗吉尼亞(包括了後來的弗吉尼亞州和西弗吉尼亞州)馬薩諸塞(包括了後來的馬薩諸塞州和緬因州)紐約(包括了後來的紐約州和佛蒙特州)新罕布希爾羅德島喬治亞北卡羅萊納南卡羅萊納康涅狄格賓夕法尼亞對于英屬北美13殖民地與密西西比河之間的領土歸屬,各殖民地都存在爭議,這些地區成為現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田納西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和部分的威斯康辛州及部分的路易斯安那州。
中世紀在法國的部分領土;赫裏戈蘭島(Heligoland)在1807年被英國佔領,1890年割讓給德國;從1714年8月1日喬治一世登基到1837年6月20日威廉四世去世,德國的漢諾威都是英國領土;佛羅裏達州,後割讓給西班牙,之後又加入美國;1843年2月25日英國奪得了夏威夷群島,同年11月28日夏威夷宣布獨立,1898年7月7日美國佔領了夏威夷;愛奧尼亞群島于1809年被英國佔領,1864年割讓給希臘;1708年英國佔領了梅諾卡島,後割讓給西班牙;海外領地皇家屬地現存英國海外領土根西島澤西島馬恩島屬地福克蘭群島(與阿根廷爭議)皮特凱恩群島南喬治亞與南桑維奇群島海外領地安圭拉百慕大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聖赫勒拿特克斯與凱科斯群島特殊屬地塞普勒斯英屬基地區相關詞條超級大國葡萄牙帝國德意志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日本帝國潛在超級大國中華帝國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韓帝國巴西帝國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帝國美國七年戰爭安南國英屬印度荷蘭殖民帝國哈布斯堡帝國納粹德國大不列顛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德國殖民地奧地利帝國冷戰中華聯邦保加利亞王國法國三十年戰爭中華共和國光榮革命清朝相關搜尋大英帝國勛章大鷹帝國其它詞條evaluateHTCDesireXlamentoLibertypKa卓蘭夾娃娃崔媽媽基金會工作日誌心有戚戚焉電子電池醫生礁溪天隆大飯店老友記胡椒木萌娘四海為家金泰佑陳瑞振霹靂俠影之轟動武林頁岩氣大英帝國@華人百科大英帝國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英帝國- 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 - 華人百科
大英帝國(英語:British Empire),由其領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國及其他由英國管理統治的地區組成,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統治面積 ...
- 2大英帝國英文 - 查查在線詞典
大英帝國什麽意思:[British empire]在英國政府宗主權管轄下遍布世界的屬地系統,大約持續了3個世紀,其中包括殖民地、保護國和其他領地。17世紀初由于人民移居北美洲、西 ...
- 3大英帝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英帝国(英語:British Empire)指英格兰王国以及《1707年聯合法令》生效以来的英国统治的殖民帝国,是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帝國,亦被称做“日不落帝国”。
- 4大英帝国的英文翻译 - 海词词典
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大英帝国的英文,大英帝国翻译,大英帝国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
- 5大英帝國- Yahoo奇摩字典搜尋結果
zhuyin[ㄉㄚˋㄧㄥㄉㄧˋㄍㄨㄛˊ]; pinyin[dayingdiguo]. [History] Gt. Brit. (Great Britain); British Empir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