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長腫瘤別自己嚇自己|認識癌症 - 元氣網-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富迪醫師表示,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必須在手術後以病理染色切片才能確定。

其實大部分頸部腫瘤都是淋巴腺腫大,淋巴腺的腫大又可分為發炎性與腫瘤性,首先 ... 最新文章 more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通過EUA食藥署核准18歲以上可追加接種 番茄是蔬菜還是水果?營養師:大小番茄差很多!3原則完整攝取茄紅素、維他命C 如何發現自己的長處?專家:用「反饋分析比較法」幫助自我認識 上班族久坐,擔心屁股變大!推6大招助你遠離肥胖,簡單拉伸運動、定時走走很重要 大家都在看 more 名人養生/94歲仍精神奕奕,活力十足…李嘉誠的養生真的超「簡單」! 每天在公園健走會較健康?醫:快走、有氧和這幾種運動,提升心肺和認知功能 名人養生/83歲彭淮南長壽秘訣大公開!規律運動、多吃素、保持好心情 哪種飲料最解渴?「這飲料」竟贏過白開水!研究:有營養更能保水 疾病百科 more 大腸直腸癌(大腸癌) 痔瘡 新冠肺炎 胃潰瘍 過敏 糖尿病 高血壓 骨質疏鬆症(骨鬆) 陰道炎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作者登入 E-mail udn/ 元氣網/ 認識癌症 頸長腫瘤別自己嚇自己 2014-09-2314:36:08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台灣新生報/記者戴聖峰/新竹報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腫瘤科張富迪醫師表示,日前一位50歲男性在洗澡時突然觸摸到頸部有一顆小腫瘤,令他很緊張,以為自己得到了癌症而趕緊就醫。

事實上,在門診經常碰到病患因摸到頸部有腫瘤,害怕是得到惡性腫瘤而來求診。

經過病理染色切片之後,證實腫瘤是良性的,反而虛驚一場。

張富迪醫師表示,腫瘤是良性或惡性必須在手術後以病理染色切片才能確定。

其實大部分頸部腫瘤都是淋巴腺腫大,淋巴腺的腫大又可分為發炎性與腫瘤性,首先必須先排除是良性的淋巴腺發炎的可能性。

造成淋巴腺發炎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感染所造成,細菌性的常伴隨明顯的發炎症狀,例如紅、腫、熱、痛等,並且血液中白血球指數會偏高;病毒性或是結核性頸部淋巴腺炎則大部分檢查數據可能都正常,只能靠外科手術切除來證實。

至於病患所擔心的惡性頸部腫瘤,則要考慮是否為原發的唾液腺癌、甲狀腺癌或是從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所轉移的淋巴腺腫大,其中又以轉移性的惡性淋巴腺腫大佔最大宗;轉移性的惡性腫瘤有六到八成原發部位都來自於頭頸部,如鼻咽、口咽、口腔、下咽部或是喉部等;少部分來自於唾液腺、鼻或鼻竇、甲狀腺甚是肺部、乳房、食道、胃等等部位所產生的癌症。

張富迪醫師提供了幾點頸部腫瘤初步自我檢查的重點:1.大小:直徑超過2公分或是短徑超過1公分的腫瘤應特別注意。

2.數量:摸到3顆以上或是成串的淋巴腺應特別注意。

3.位置:位於頸部前三角區或深部區域的腫瘤應特別注意。

4.觸感:如果觸摸時腫瘤質地是堅硬的,或是不易移動的應特別注意。

5.症狀:惡性腫瘤可能因為生長的位置而造成吞嚥困難或是壓迫聲帶導致聲音沙啞,但是一般卻不會有疼痛感,反之發炎性的腫瘤則較有疼痛的症狀。

張富迪並且表示,頸部腫瘤是一種門診很常見的徵候,發生的背後常隱藏著各式各樣的疾病,從良性的發炎疾病到惡性的原發或轉移癌都有可能。

他說,由於國人的鼻咽癌發生率特別高,再加上口腔癌的病例數逐年增加,所以一旦病患摸到了頸部腫瘤,一定要找專業的耳鼻喉科醫師或腫瘤科醫師檢查,切記不可輕忽頸部腫瘤的存在,更不能病急亂投醫,或是到處找偏方、自行吃草藥或是貼膏藥等,以免延誤病情。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腫瘤 課程推薦 【免費線上課程】大師Talk-氣象專家李富城老後生活,其實可以這樣過 影音長度42分鐘 原價NT$ 0 特價免費 影片課程 【免費線上課程】線香療癒力!2堂初學者的入門課-簡易手作X放鬆品香 影音長度26分鐘 原價NT$ 0 特價免費 影片課程 【免費線上課程】你不知道的外出危機?從就醫到護理,成為貓咪健康守門員 影音長度23分鐘 原價NT$ 0 特價免費 影片課程 延伸閱讀 女子4年胖了近20公斤竟是因為腫瘤影響 肚子痛到無法走路竟是胸椎長了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盛行率高 腸胃不適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細胞瘤 大姨媽天天來小心癌作怪 定位切腦瘤她術後3個月拉小提琴 史上最貴抗血癌新藥1天1萬元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