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四省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四省,中國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舊熱河省,抗日戰爭以前,也合稱東四省。

具體指奉天(遼寧、吉林東南部、內蒙古通遼、內蒙古興安盟)、吉林(吉林和 ...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東四省/3162581 複製 複製成功 東四省 編輯 鎖定 東四省,中國東北地區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舊熱河省,抗日戰爭以前,也合稱東四省。

[1]  具體指奉天(遼寧、吉林東南部、內蒙古通遼、內蒙古興安盟)、吉林(吉林和黑龍江東部(松花江東部以南))、黑龍江(黑龍江中西部和內蒙古呼倫貝爾)和熱河省(河北承德和遼寧義縣、錦州和內蒙古赤峯、通遼)。

截至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熱河淪陷,東四省全部劃入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的範圍。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接收東北,拆東北三省為九省,維持熱河省。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熱河省。

原熱河省所屬承德市及8縣劃歸河北省;建昌、凌源、建平、朝陽、北票等5縣及喀喇沁左旗劃歸遼寧省;赤峯、烏丹、寧城3縣及敖漢旗、喀喇沁旗、翁牛特旗3旗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中文名 東四省 名稱來歷 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 行政區劃 黑、吉、遼、熱 所屬區域 東北地區 存在時間 抗戰前——1955年 目錄 1 熱河 ▪ 名稱來歷 ▪ 行政區劃 ▪ 人口地理 ▪ 地方官員 ▪ 歷史沿革 ▪ 撤銷決議 2 奉天 ▪ 歷朝的奉天 ▪ 遼寧 ▪ 當代行政區劃 3 黑龍江 ▪ 簡介 ▪ 歷史背景 4 吉林 ▪ 吉林簡介 ▪ 歷史沿革 ▪ 歷史疆域 ▪ 建制沿革 東四省熱河 編輯 東四省名稱來歷 熱河 熱河名稱來源自承德避暑山莊內的温泉,温泉水流入武烈河後,武烈河下游在承德市內的部分,在當地冬季寒冷的氣候下也不結冰,蒸汽蒸騰,所以被稱為“熱”河。

東四省行政區劃 轄20縣20旗縣: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阜新縣,建平縣,綏東縣,赤峯縣,開魯縣,林西縣,圍場縣,經棚縣,林東縣,魯北縣,天山縣,寧城縣,凌南縣旗: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爾喀旗,錫埒圖庫倫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敖漢南旗,奈曼旗,喀爾喀左翼旗,札魯特左翼旗,札魯特右翼旗,阿魯科爾沁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轄2市16縣4旗省轄市:承德市、赤峯市縣: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建昌縣、建平縣、赤峯縣、寧城縣、圍場縣、烏丹縣、青龍縣、興隆縣、北票縣旗: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 東四省人口地理 面積17萬9982.05平方公里,人口1947年上半年統計為610萬9866人,下半年統計為619萬6974人。

中西部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東部是平坦寬闊的台地,全省主要為遼河流域,以西遼河為主,南方還有灤河,東南方有大淩河、小淩河。

台地與河谷丘陵錯綜。

東四省地方官員 中華民國時期熱河省政府主席湯玉麟(1928年12月-1933年3月)繆徵流(1940年5月-1941年12月)劉多荃(1941年12月-1948年2月)範漢傑(1948年2月-1948年6月)孫渡(1948年6月- 東四省歷史沿革 1914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設立熱河特別區域,脱離直隸省直屬於民國政府。

同年7月,成立熱河道。

所轄區域包括原直隸熱河都統管轄的14個縣,另外將內蒙古卓索圖盟的7個旗、昭烏達盟的12個旗併入。

1928年9月17日國民政府正式公佈將熱河改為省,屬於關外東北四省之一。

轄15縣和卓索圖盟、昭烏達盟的共20個旗,省會設在承德縣(現承德市)。

由奉系軍閥湯玉麟擔任熱河省主席。

1933年3月熱河省被日本侵略軍佔領,劃入滿洲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熱河省恢復以前的行政區劃。

1947年5月,國民政府重新劃定熱河省區域,增設寧城、凌南、魯北、天山4縣,至此,熱河省轄20縣20旗。

包括:承德縣,灤平縣,平泉縣,隆化縣,豐寧縣,凌源縣,朝陽縣,阜新縣,建平縣,綏東縣,赤峯縣,開魯縣,林西縣,圍場縣,經棚縣,林東縣,魯北縣,天山縣,寧城縣,凌南縣,喀喇沁右翼旗,喀喇沁中旗,喀喇沁左翼旗,土默特右翼旗,土默特左翼旗,唐古特喀爾喀旗,錫埒圖庫倫旗,巴林右翼旗,巴林左翼旗,克什克騰旗,翁牛特左翼旗,翁牛特右翼旗,敖漢左翼旗,敖漢右翼旗,敖漢南旗,奈曼旗,喀爾喀左翼旗,札魯特左翼旗,札魯特右翼旗,阿魯科爾沁旗。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保留熱河省,重新劃分為2市、16縣、4旗:承德市、赤峯市;承德縣、赤峯縣、凌源、平泉、建昌、建平、寧城、圍場、烏丹、青龍、隆化、豐寧、灤平、興隆、北票、朝陽等16縣及喀喇沁右旗、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左旗等4旗。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撤銷熱河省。

東四省撤銷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決議(1955年7月30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批准國務院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建議。

茲決定:一、撤銷熱河省,將熱河省所屬行政區域,按國務院建議分別劃歸河北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

二、撤銷西康省,將西康省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四川省。

三、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為:省、直轄市二十五人至五十五人,人口特多的省,必須超過五十五人的時候,須經國務院批准。

[2]  東四省奉天 編輯 東四省歷朝的奉天 一。

陝西乾縣(陝西的奉天)唐高宗病逝後,葬於“乾陵”(今乾縣境內的梁山上)。

光宅元年朝廷將乾陵一帶設為奉天縣,縣治定在今乾縣城址。

在唐昭宗時又將奉天縣改為乾州,民國時又將乾州改為乾縣.史書記載“乾州,唐以高宗乾陵所在,改醴泉縣為奉天,又升為乾州。

”由此可以看出,奉天一詞含有“崇敬祖先”之意二。

清代盛京將軍轄區(瀋陽的奉天)隨着滿洲朝廷入關,其受漢人禮節文化影響漸深,從盛京的改稱奉天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奉天是滿洲龍興之地,又安葬着太祖太宗兩朝皇帝。

因此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年改盛京為奉天,是為了表示不忘本,以及對太祖太宗皇帝的追思。

順治元年(1644)﹐以盛京(今遼寧瀋陽)為留都﹐置內大臣統轄東北全境。

三年改內大臣為昂邦章京。

康熙元年(1662)改漢稱為鎮守遼東等處地方將軍。

四年改鎮守奉天等處地方將軍。

至乾隆十二年(1747)定名盛京將軍﹐主要負責當地軍政事務(見清將軍)﹐併兼管奉天府尹事務大臣﹐監督府尹。

康熙後盛京將軍轄境﹐東至興京邊二百八十里吉林烏拉界﹐西至山海關八百餘裏山海衞界﹐南至金州(今遼寧大連)南境七百三十餘裏海界﹐北至開原邊二百六十餘里。

將軍下設副都統(初名梅勒章京)二員。

雍正五年(1727)增為三員﹐分駐盛京﹑錦州﹑熊嶽三城。

同時還於重要城﹑堡﹑關門地方設城守尉﹑防守尉﹑協領﹑佐領﹑防禦等官率兵駐紮。

後因海防緊要﹐道光二十三年(1843)熊嶽副都統移駐金州﹐更名金州副都統。

光緒元年(1875)為守護永陵﹐新設興京副都統。

五年添設圍場海龍總管﹐六年定圍場總管加副都統銜。

另沿奉天與吉林﹑內蒙古柳條邊設威遠堡等十餘處邊門﹐亦派官兵駐守﹐分屬盛京兵部及各地副都統﹐並統屬於將軍。

同時﹐盛京將軍還負責監督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六旗。

清統一全國後﹐奉天地區仿順天府事例﹐設民署民官管理漢族事務。

在時間上可分兩個時期﹕封禁期順治十年至咸豐十年(1860)﹐除短時外﹐主要為“封禁”期﹐順治十年設遼陽府(今遼陽)﹐轄遼陽(附郭)﹑海城二縣。

十四年罷遼陽府﹐於盛京置奉天府﹐設府尹(專管盛京地方民人事務)。

康熙三年增承德(附郭)﹑蓋平(今蓋縣)﹑開原﹑鐵嶺四縣﹐升遼陽縣為州。

於此稍前﹐康熙元年在遼西錦州地方置錦縣﹐三年於廣寧(今遼寧北鎮)設廣寧府﹐另置廣寧縣﹑寧遠州﹐並隸廣寧府。

四年罷廣寧府﹐改設錦州府﹐移治錦\縣。

錦州府及所屬州縣﹐均受奉天府尹管轄。

雍正四年奉天府境域擴大﹐於吉林烏拉置永吉州﹐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置泰寧縣﹐伯都訥(今吉林扶餘)置長寧縣。

此時奉天府轄境北至長寧縣松花江八百七十里蒙古界﹐東北至永吉州穆稜河二千零四十餘裏寧古塔界。

西北至義縣大寧堡四百五十餘裏界。

七年罷泰寧縣。

乾隆元年罷長寧縣﹐併入永吉州。

十二年永吉州改吉林廳﹐隸吉林將軍。

至此奉天府轄境縮小﹐僅及東北開原以南遼瀋和半島地區。

至咸豐十年奉天府尹轄奉天﹑錦州二府﹐遼陽等四州﹐以及五廳八縣。

這些府﹑廳﹑州﹑縣主要分佈在遼河兩岸和濱海地區。

弛禁開放期咸豐十年後﹐根據中英《天津條約》規定﹕首開遼河下游牛莊為商埠﹐後因遼河淤積﹐十一年改為營口﹐遂使營口成為東北第一個向外國開放的通商口岸。

此後清政府鑑於形勢﹐廢除“封禁”。

光緒三十一年東北全部開禁。

又兼東清(後改中東)鐵路興建﹐於是關內齊魯﹑燕﹑晉一帶農民大量移居東北。

東北民政管理體制和區劃體系逐步完備。

為鞏固海防﹐加強邊疆治理﹐同治五年(1866)改山海關監督為奉錦山海關兵備道﹐並加按察使銜﹐轄沿海金州廳﹑岫巖州﹑復州﹑海城﹑蓋平等地。

同年設營口海防同知﹐以加強海關管理。

光緒二年命盛京將軍兼管奉天府尹﹐加兵部尚書右都御史銜﹐總督奉天旗民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關防。

加奉天府尹二品銜﹐以右副都御史行巡撫事。

各州縣滿漢兼用。

三十三年裁盛京將軍﹐改設奉天省﹐置巡撫。

至宣統三年(1911)奉天省共領四道﹑八府﹑五直隸廳﹑三散廳﹑六州﹑三十二縣。

光緒末年﹐奉天(瀋陽)﹑安東﹑大東溝﹑遼陽﹑鳳城﹑新民﹑鐵嶺﹑通江子﹑法庫門﹑大連等十處闢為商埠。

隨著東清南滿鐵路支線(1903)﹑京奉(1907)﹑安奉(1910)等鐵路建成﹐奉天省的交通和地理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

大連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港灣條件﹐取代營口而躍居東北第一大港。

昔日的遼河﹑松花江﹑鴨綠江水運日趨衰落﹐舊時驛站交通被取代﹔一些新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很快集向鐵路沿線。

1634年(清天聰八年),皇太極改瀋陽為盛京(漢文為天眷盛京、滿文音為謀克敦、英譯?Mukden?)。

1644年(清順治元年)遷都北京後,清以瀋陽為陪都,並於1657年(清順治十四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古城區設奉天府,這便是瀋陽又名奉天的由來。

東四省遼寧 當代遼寧政區圖 遼寧(LiaoningProvince)簡稱遼,寓意“遼河流域,永遠安寧”,位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南部,是中國東北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結合部。

遼寧是東北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要道,也是東北地區和內蒙古通向世界、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重要門户和前沿地帶。

遼寧陸地面積14.69萬平方公里,人口4315萬(截至2008年年底),轄十四個地級市,省會瀋陽市。

遼寧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東四省當代行政區劃 瀋陽市轄10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中共瀋陽市委駐和平區青年大街150號。

瀋陽市人民政府駐市府大路260號。

瀋河區皇姑區和平區大東區鐵西區蘇家屯區東陵區沈北新區(新城子區)于洪區渾南新區新民市法庫縣(法庫鎮)遼中縣(遼中鎮)康平縣(康平鎮)瀋陽是副省級城市,是國內主城區面積名列前茅、工業門類齊全的特大城市,東北區域最大的中心城市,東北地區政治、經濟、金融、交通、軍事和文化中心。

大連市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5個經濟開放先導區。

市人民政府駐西崗區人民廣場1號,中共大連市委駐中山區捷勝街海軍廣場對面。

西崗區中山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旅順口區金州區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城關街道)長海縣(大長山島鎮)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技術產業園區大連保税區大連花園口經濟區大連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也是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遼寧省的重要沿海港口城市,省內第二大城市;是中國東北主要的對外門户,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鞍山市轄4個市轄區、1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鐵東區勝利南路36號,中共鞍山市委駐鐵東區勝利南路市政府對面。

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海城市(海城經濟開發區)台安縣(台安鎮)岫巖滿族自治縣(岫巖鎮)撫順市轄撫順市下轄四區三縣和兩個開發區。

市人民政府駐新撫區臨江東路21號,中共撫順市委駐新撫區永安路21號。

順城區新撫區東洲區望花區清原滿族自治縣(清原鎮)新賓滿族自治縣(新賓鎮)撫順縣撫順經濟開發區、撫順勝利經濟開發區本溪市轄4個市轄區、2個自治縣。

市人民政府駐平山區人民路18號,中共本溪市委駐平山區勝利路。

平山區明山區(新明街道)溪湖區南芬區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桓仁滿族自治縣(桓仁鎮)丹東市轄3個市轄區、1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振興區錦山大街,中共丹東市委駐振興區九緯路。

振興區元寶區振安區東港市(大東街道)鳳城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寬甸鎮)錦州市轄4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松山新區市府路三段32號,中共錦州市委駐淩河區雲飛街。

太和區古塔區淩河區松山新區凌海市(大淩河街道)北鎮市(北鎮縣)黑山縣(黑山鎮)義縣(義州鎮)營口市轄4個市轄區、代管2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站前區渤海大街西1號,中共營口市委駐站前區遼河公園內。

站前區西市區鮁魚圈區老邊區大石橋市(青花街道)蓋州市阜新市轄5個市轄區、1個縣、1個自治縣。

市人民政府駐海州區中華路45號,中共阜新市委駐海州區人民大街(市政府北走不遠即到)。

海州區新邱區太平區清河門區細河區彰武縣(彰武鎮)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阜新鎮)遼陽市轄5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白塔區民主路38號,中共遼陽市委駐白塔區青年大街。

白塔區文聖區宏偉區太子河區弓長嶺區燈塔市遼陽縣(首山鎮)盤錦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

市人民政府、市委駐興隆台區市府大街18號。

雙台子區興隆台區盤山縣(太平鎮府前大道)大窪縣(大窪鎮)鐵嶺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銀州區市府路15號,中共鐵嶺市委駐銀州區南馬路。

銀州區清河區調兵山市(調兵山街道)開原市(新城街道)鐵嶺縣(鐵嶺市銀州區)昌圖縣(昌圖鎮)西豐縣(西豐鎮)朝陽市轄2個市轄區、2個縣、1個自治縣,代管2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雙塔區朝陽大街三段7號,中共朝陽市委駐雙塔區文化路。

雙塔區龍城區凌源市北票市朝陽縣(朝陽縣柳城鎮)建平縣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大城子鎮)葫蘆島市轄3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

市人民政府駐龍港區龍灣大街15號,中共葫蘆島市委駐龍港區龍程街。

龍港區南票區連山區興城市(市)綏中縣(鎮)建昌縣(鎮) 東四省黑龍江 編輯 東四省簡介 黑龍江 古時為肅慎地,漢為挹婁、夫餘地。

唐屬渤海國,遼金為東京、上京二道(路),元歸遼陽行中書省,明屬女真奴兒干都司。

清1671年沿黑龍江岸築城,名黑龍江城,後置黑龍江省。

當代黑龍江位於東北北部,東經121°13‘至135°06’,北緯43°26‘至53°34’,面積46.9萬平方公里,簡稱黑。

省會哈爾濱。

有長10公里,有長10公里以上的河流1700多條,多處平原海拔50-200米。

西部屬松嫩平原,東北部為三江平原,北部、東南部為山地。

屬寒温帶一温帶濕潤一半濕潤季風氣候。

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涼爽,南北温差大,北部甚至長冬無夏。

因而夏宜避暑,冬宜賞雪、觀冰燈、進行冰雪運動。

1月平均氣温-31至-15℃,極端最低氣温達-52.3℃(漠河1969年2月13日)。

7月為18-23℃,無霜期僅3-4個月,年平均降水量300-700毫米。

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達翰爾、鄂倫春、赫哲、柯爾克孜、鄂温克等民族。

為中國木材、石油、大豆、甜菜、亞麻主要生產基地,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煤炭、黃金、機車車輛、機械、礦冶設備等亦佔有重要地位。

當代黑龍江省共劃12地級市、1地區、17縣級市、51縣、1自治縣。

東四省歷史背景 黑龍江省政區的形成清朝統一全國後,加強了對“龍興之地”——東北地區的統治,設盛京總管統轄。

為抵禦沙俄勢力對黑龍江流域的入侵,1652年,清廷派梅勒章京率兵駐守寧古塔(今海林縣境內)地方,翌年升為昂邦章京。

於是,寧古塔、盛京兩昂邦章京並存,東北地區被劃分為兩大軍事駐防區域,也即兩個行政區域。

1662年,改稱“鎮守寧古塔等處地方將軍”,簡稱寧古塔將軍。

今黑龍江地區位於寧古塔將軍轄區之內。

將軍既是地方最高軍政長官,又是地方最高民政長官。

1683年12月,清廷決定,劃出寧古塔將軍所轄之西北地區,在黑龍江中游東岸的黑龍江城,增設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將軍,簡稱黑龍江將軍。

形成盛京、寧古塔、黑龍江三將軍並立。

寧古塔將軍移住吉林烏拉後,於1757年改稱吉林將軍。

這是黑龍江自成一個軍事、行政區域並以“黑龍江”命名的開端。

黑龍江將軍之下先後設有黑龍江(璦琿)、墨爾根、齊齊哈爾、呼倫貝爾、呼蘭、布特哈、通肯等7城副都統和興安城副都統銜總管。

1862年(同治元年)開始,黑龍江將軍轄區內取消副都統,相繼設立道、府、廳、州、縣等地方行政建置。

[3]  1858年和1860年,沙俄通過不平等的《中俄璦琿和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強行割佔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使黑龍江省和吉林省的行政區域大為縮小。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4月,清廷對東北行政體制進行改革,廢將軍,設巡撫,為一省之長。

實行省、府、縣三級體制。

在省之下、府之上設立道以為監察區域。

在原黑龍江省區設有3道(璦琿兵備道、呼倫兵備道、興東兵備道),7府(呼蘭、綏化、龍江、海倫、嫩江、黑河、臚濱),6廳,1州,7縣。

當時為吉林省所轄而現屬黑龍江省境內的尚有2道(設於哈爾濱的西北路分巡兵備道和設於三姓城的東北路分巡兵備道),7府(雙城、賓州、五常、依蘭、密山、臨江、寧安),3廳、1州,7縣。

中華民國成立後,黑龍江省沿襲清代省、道、縣三級體制,共轄龍江、綏蘭、黑河3道。

後增設呼倫道,共為4道,21縣,6設治局。

當時為吉林省所轄而今在黑龍江省境內的有濱江、依蘭2道,18縣。

1930年黑龍江省轄42縣,11設治局。

當時隸屬於吉林省今屬黑龍江省的有22縣。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中國政府逐步收回中東路“附屬地”的行政主權。

1920年將該區域定為“東省特別區”。

1922年東北當局設立東省特別區行政長官,以統一監督節制該區域內的軍警、外交、司法各機關。

1924年5月,北京政府批准東省特別區獨立於黑龍江、吉林兩省區域之外,成為與省並列的特別行政區。

東北淪陷時期,日偽政權實行省、縣(市)二級體制。

從1934年開始對東北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省的數量增多,區域劃小。

偽滿覆亡前夕,東北地區劃分為15省1特別市,其中在今黑龍江省內設有龍江、濱江、三江、黑河、北安、東安6省,下轄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東安5市,74縣,3旗。

抗戰勝利後,1946年8月,東北各省市行政聯合辦事處在哈爾濱成立,是東北地區最高行政機關,後改稱東北行政委員會。

在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下,實行省(特別市)、縣(市)二級行政制度。

黑龍江省是東北和全國解放較早的地區,自1945年11月至1946年5月,在今黑龍江省境內先後成立了5省1直轄市民主政府,即黑龍江、嫩江、合江、綏寧、松江5個省政府和哈爾濱市政府。

1946年10月,綏寧省改設為牡丹江專區,直屬於東北行政委員會。

同年11月,哈爾濱市改稱特別市。

1947年2月至9月,黑龍江、嫩江2省曾合併為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簡稱黑嫩省。

同年8月,牡丹江專區撤銷,設立牡丹江省,1947年7月該省撤銷,所轄區域分別併入合江、松江2省。

1949年5月,合江省與松江省合併成立新的松江省,嫩江省與黑龍江省合併成立新的黑龍江省。

同時,將哈爾濱市改為松江省直轄市。

黑龍江、松江兩省共轄5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佳木斯、牡丹江、興山),71縣,2礦區(雞西、雙鴨山),2旗。

解放戰爭時期,在黑龍江省境內曾設立專區一級的行政區域,除黑河專區外,存在時間均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行省、市(地)、縣3級體制。

黑龍江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仍設松江、黑龍江兩省,所轄市(地)、縣(旗)不變。

1950年10月,哈爾濱市開始設立相當於縣一級的市轄區,齊齊哈爾市也設立了市轄區行政建置。

兩省共有14個市轄區。

1953年8月,哈爾濱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管。

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銷與黑龍江省合併為新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改為黑龍江省省轄市。

同時,將原黑龍江省所轄白城地區的7縣劃歸吉林省管轄。

此後,黑龍江省的行政區域再沒有大的變化。

合省後的黑龍江省轄98個縣級以上行政建置單位,其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市、佳木斯、鶴崗5市,黑河、嫩江、合江3專區,66縣、旗,2個兼有行政職能的縣級礦區(雞西、雙鴨山),22個市轄區 東四省吉林 編輯 東四省吉林簡介 吉林簡稱吉,吉林省位於中國東北地區中部,北界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鄰內蒙古自治區。

處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的腹心地帶,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

地處東經122-131度,北緯41-46度之間。

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65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

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

管轄長春1個副省級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7個地級引市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清朝中期前的吉林管轄外東北大部分的黑龍江中下游和烏蘇里江流域、庫頁島。

當時的吉林還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線,有當時中國最大的島嶼庫頁島和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

清初,自1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為吉林省設制之始。

其所轄範圍包括現今省境中東部、黑龍江省東南部,及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廣大地域。

光緒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會設在吉林,轄區跨今吉、黑兩省大部分地區,清政府設立吉林將軍轄區管理外東北大部分。

沙皇俄羅斯強迫中國清政府簽訂1858年璦琿條約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條約,割讓外東北-黑龍江北、烏蘇里江東、庫頁島100多萬土地給俄羅斯,中國還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資源和出海口。

1954年區域調整後的吉林省位於松遼平原中部,北連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東南有圖們江、鴨綠江為界河與朝鮮半島相隔。

 松花江是東北的主要大河,發源自長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內最大的河流。

其流域為東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

上游水力資源豐富,可供發電;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農業區。

松花江帶來的沖積土形成松遼平原,自該省中部延伸向西部,與黑龍江的松嫩平原和遼寧的遼河平原相接。

 長白山脈在省境東南部連綿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鮮半島北部。

主峯白頭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國東北部最高山峯。

白頭山四周有眾多火山遺址,長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遺址之一。

長白山脈的熔岩高原為茂林覆蓋,植被範圍從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國植被較好的林區之一。

長白山氣候濕潤,全年降雨量達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較多,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則比山下遲兩個月。

山區的冬季長達七個月。

吉林省因位於北緯四十一度以北,嚴冬來得早。

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長達七個月。

在吉林出現的樹掛(即霧凇),也始於十月至翌年三月,不過樹掛以“數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時最壯觀。

省會長春為全省的交通樞紐,以鐵路幹線為主,貫通全省各地。

京哈線(北京至哈爾濱,途經長春)縱貫南北;長白線(長春至白城,遠至內蒙古阿爾山)和長圖線(長春至圖們市,銜接牡圖線至牡丹江)橫貫東西;此外,尚有瀋吉線(瀋陽至吉林)、吉舒和拉濱線(吉林至哈爾濱)、平齊線(四平至齊齊哈爾)、四梅線(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線(梅河口至集安)、渾灣線(通化至白河)等。

航空線由長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國各大城市。

省內的公路網也非常完善。

內河航運遇以松花江為主要航道 東四省歷史沿革 吉林省歷史上長期是漢、滿、蒙古等少數民族活動和聚居之地。

吉林東南部和遼東同屬於華夏族傳統聚居地。

燕國、秦朝、兩漢均在此設立行政機構。

約4000年前(周)活動在長白山北部一帶的肅慎部族(漢稱挹婁,隋唐稱靺鞨,皆系滿族前身)以射獵為主,為本區原始居民。

唐代時粟末靺鞨建渤海國,渤海國主體大致以吉林省為中心,包括黑龍江省南部和朝鮮半島北部部分地區。

宋代時又建金國(女真)。

明以後滿族經濟活動則有畜牧、採集、狩獵、捕魚及農業等多種生產。

省境西部,古稱鮮卑、契丹、韃靼,均為蒙古族同系,以遊牧為主。

北宋時建立遼國,滅渤海國,勢力達於省境東部。

至明末,全省仍為人煙稀少,山林茂密,草原豐美的地區。

清順治年間,頒發招墾令,鼓勵華北農民來東北地區開墾,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頒佈了"流民歸還令",施行封禁政策。

在此期間,長白山區劃為清室採參與狩獵地,東豐、梅河口、輝南、磐石一帶為皇室圍場,從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經長春至遼寧省開原築有柳條邊牆。

以西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

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並未能阻止為生活所迫的華北大批漢族農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帶,並向北、向東、向西擴展。

1791年蒙古王公也開始在長春一帶招民開墾。

在農墾區內出現了釀酒等手工業和小的集鎮,東部鴨綠江和圖們江流域也有不少漢族和朝鮮族移入,從事農業、伐木和採集。

嘉慶八年(1803)廢止禁令,光緒四年(1878)吉林又設置墾務局,大事墾殖,經濟面貌大為改觀,並逐步形成東部的農林地區,中部的農業地區和西部農牧地區的差異特點。

清初,自1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為吉林省設制之始。

其所轄範圍包括現今省境中東部、黑龍江省東南部,及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廣大地域。

光緒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會設在吉林,轄區跨今吉、黑兩省大部分地區,下設吉長、濱江(哈爾濱)、依蘭(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續到中華民國時期。

20世紀初始建鐵路,1903~1929年修通了中東鐵路南滿支線、吉長、四洮、吉敦、天圖、沈吉等線,日偽時期又修通了長圖、長白、牡圖、拉濱、白阿、梅輯、鴨臨等線。

這些鐵路改變了以吉林為中心的官馬驛站交通系統和區域聯繫方向,哈爾濱及其所聯繫的地區也由吉林省析出。

從而加強了長春的政治和交通地位。

1945年起,中國共產黨開闢東北解放區,在原吉林省境內設吉林、松江、合江三省。

1949年4月重劃東北行政區時,保留吉林省,省會吉林市,同時合江省撤消併入松江省。

1954年6月,松江省撤消併入黑龍江省;吉林省省會遷至長春市。

全省面積18.74萬平方公里,人口2727.99萬,有漢、滿、回、朝鮮、蒙古、錫伯等民族。

東四省歷史疆域 清朝時期清前期,吉林省一直延伸至海岸線,比鄰日本海,包括該省東部、黑龍江省東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南部,在清朝省區面積中佔列第六、七位。

素以造船業為主,“吉林烏拉”(Girinula)在滿語中為沿江之城。

在《中俄北京條約》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區被割讓,僅剩下內陸。

中華民國時期國民政府1945年時期的東北曾畫成九個省份,當時的吉林省的轄區有(省會吉林市,轄2市18縣1旗),而境內哈爾濱市系直轄市,直隸行政院。

省轄市則有吉林市、長春市縣治有永吉、長春、伊通、農安、舒蘭、樺甸、磐石、雙陽、德惠、扶余、雙城、五常、榆樹、敦化、蛟河、幹安、九台、懷德縣盟旗:郭爾羅斯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後將東北九省調整為:黑龍江、吉林、松江、遼寧、遼西五省。

接下來到1954年以後,改回東北三省:吉林、遼寧、黑龍江,而吉林省是由吉林、松江組合而成。

東四省建制沿革 吉林省建省始於1907年。

吉林是滿語吉林烏拉的略稱,即沿江的意思,因省會原設於吉林市而得名。

吉林自古是個多氏族、部落和部族活動地區。

除漢族以外,原住民族有兩大族系:一為肅慎族系,其後為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滿族,主要居於東部;源自肅慎的扶余族及其分支高句麗,扶余居西北部,高句麗居南部;二為東胡族系,有烏桓、鮮卑、契丹、室韋、蒙古等族,主要居於西部地區。

戰國和秦代時,東北設遼西、遼東等郡,吉林為西郡的塞外之地。

漢武帝時在今通化、渾江、集安一帶設玄菟郡,琿春一帶設蒼海郡。

唐統一東北以後設府、州行政區,前郭、長嶺以東為渤海都督府,以北為室韋都督府,以西為松莫都督府,南部為安東都護府。

唐代中期,在吉林東、中部地區設京、府、州。

遼代時,吉林的東部屬東京道、西部屬上京道。

金代時,吉林的中、東部屬上京路;四平屬鹹平路;白城西部屬臨潢府路;通化、集安、渾江等地屬東京路。

元代時,吉林農安以東為開元路,琿春一帶設奚關總管府,延吉一帶設南京萬户府,磐石一帶設斡磐千護所,農安設開元千户所;農安以西屬中書省泰寧路;南部通化、渾江市各縣屬遼陽路東寧府。

明滅元后,在東北南部設遼東都指揮使司。

1409年增設奴爾幹都指揮使司,管理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廣大地區,下設衞、所,吉林境內有70餘衞。

清設將軍轄區,所轄區域為:東到日本海,南至圖們江、鴨綠江,北臨鄂霍次克海,西接黑龍江、通遼市。

吉林於康熙十二年(1673)建城,稱為吉林烏拉。

光緒年間,逐步增設吉林府等。

光緒三十三年(1907)設吉林省,選出巡撫。

1912年,改吉林巡撫為都督,1913年廢都督設民政長,全省分4道、37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建立偽滿洲國,長春為首都。

1945年,日本投降,東北改為9省,吉林、間島合併稱吉林省。

1949年,吉林省為東北6省之一,省政府在吉林市。

1954年確立長春市為省會,沿置未變。

參考資料 1.    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修訂,辭海試行本第9分冊地理,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1961年11月第1版,第71頁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於撤銷熱河省、西康省並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決議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08-06] 3.    黑龍江省介紹  .世博首頁[引用日期2019-08-06] 圖集 東四省的概述圖(2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申个大懒腰时代 (2021-12-12) 1 熱河 1.1 名稱來歷 1.2 行政區劃 1.3 人口地理 1.4 地方官員 1.5 歷史沿革 1.6 撤銷決議 2 奉天 2.1 歷朝的奉天 2.2 遼寧 2.3 當代行政區劃 3 黑龍江 3.1 簡介 3.2 歷史背景 4 吉林 4.1 吉林簡介 4.2 歷史沿革 4.3 歷史疆域 4.4 建制沿革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