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皆可能是腸炎警訊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 ...
09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90人體解析專欄醫療健康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皆可能是腸炎警訊careonline・2021/06/01・1887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追蹤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本文轉載自CareOnline照護線上《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皆可能是腸炎警訊》,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Online 喔30多歲李先生是位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經常腹痛腹瀉伴隨血便,但自認是壓力大,才出現類似腸躁症或痔瘡症狀,於是自行買成藥服用,不料日前突然腹痛劇烈送院急診,這才發現竟然是腸穿孔導致腹膜炎,緊急進行手術切除部分腸道,所幸術後恢復良好,但李先生卻未規律回診追蹤,導致半年後再度腸道穿孔,只好二度手術,再切除一段腸道。
臺中榮民總醫院外科陳明正醫師表示,年輕患者出現腸穿孔並不尋常,而且短短幾個月內還出現兩次,腸道遭切除一大半,後續經精密檢查,李姓患者確診為克隆氏症,因腸道發炎嚴重,才導致腸道數度穿孔,所幸接受生物製劑及抗發炎藥物治療,病情控制穩定、體重回升,目前已經恢復正常工作。
便血警訊不一定是痔瘡便祕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皆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這類自體免疫疾病因免疫過度反應導致腸道發炎,典型症狀包括反覆腹痛腹瀉、血便、體重變輕及發燒。
其中,血便警訊容易讓人聯想到痔瘡,事實上,兩者差異仍有跡可循,陳明正醫師分析,因痔瘡出血時,顏色鮮紅,出血量較多;至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則血便顏色呈現暗紅、出血量少,排便有黏液並常伴隨腹痛、腹瀉,患者易感到「裡急後重」,也就是頻繁地想上大號,但每次只解出一點點。
另外,由於腸躁症也有腹痛、腹瀉現象,也容易和發炎性腸道疾病混淆,但兩者差別在於腸躁症不會出現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
此外,長期便秘突然緩解也不能大意,陳明正醫師分享,過去曾治療一名長期有便秘困擾的年輕女性,平均每2至3天才解便一次,卻突然排便變得正常,只是排便伴隨黏液、偶有痔瘡出血,後來因排便黏液增加,就醫接受大腸鏡檢查,這才發現是潰瘍性結腸炎作祟。
陳明正醫師提醒,長期便祕突然改善,乍看是好現象,但對患者卻是警訊,因此,凡是原來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不管是過度頻繁腹瀉或過少導致便秘,皆務必要提高警覺。
治療也要達標腸道黏膜癒合為新目標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至35歲以及40至60歲,多是學生或上班族等中壯年族群,鑒於飲食西化、工作學業壓力,這個年齡層的人常見腸躁症或痔瘡作怪,但觀察國內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逐年增加,因此當血便出現時不可不謹慎,如腹瀉持續三周、伴隨血便且體重變輕,建議儘速就醫,必要時搭配大腸鏡檢查,以判斷是否為發炎性腸道疾病。
陳明正醫師分享,發炎性腸道疾病的治療目標,已不單是緩解症狀,而是提升至達到腸道黏膜癒合的新目標,也就是藉由內視鏡監測,患者腸道黏膜沒有發炎而且完全癒合。
現有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藥物包括5-ASA抗發炎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與生物製劑。
相較於傳統療法的廣域性治療,生物製劑屬精準型治療,陳明正醫師說明,據現有資料顯示,及早使用生物製劑,不僅可幫助病人緩解症狀、達到疾病控制,避免再手術風險。
腸道慢性隱形殺手規律治療無所遁形發炎性腸道疾病目前成因不明、症狀呈現多元,甚至可能併發腸道外症狀,但這個病雖然棘手,最危險的是患者未規律回診、沒能持續治療,陳明正醫師提醒,如腸道持續嚴重發炎,恐導致腸道狹窄、腸穿孔、廔管或膿瘍等,嚴重者恐需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需長期仰賴靜脈輸液來補充營養,甚至進行小腸移植。
陳明正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雖猶如慢性腸道隱形殺手,從確診到治療皆需長期抗戰,唯有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持續治療、定期檢查,同持維持正常作息、規律運動及良好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
參考資料AbrahamCandChoJH.Inflammatoryboweldisease.NEnglJMed.2009Nov19;361(21):2066-78.RamosGPandPapadakisKA.MechanismsofDisease: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MayoClinProc.2019Jan;94(1):155-165.SeyedianSS,etal.Areviewofthediagnosis,prevention,andtreatmentmethods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MedLife.2019Apr-Jun;12(2):113-122.本文轉載自CareOnline照護線上《腹瀉血便、便祕突然緩解皆可能是腸炎警訊》,歡迎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訂閱支持 CareOnline 喔加入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健康資訊不漏接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便祕大腸鏡痔瘡腸炎腹瀉血便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文章難易度剛好太難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careonline281篇文章・
247位粉絲+追蹤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相關文章試管嬰兒「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有效提升懷孕成功率什麼樣體質的兒童容易重症?我們該怎麼防範?兒童染COVID-19(新冠肺炎)之探討(二)孩子染疫了該怎麼辦?有什麼徵兆?兒童染COVID-19(新冠肺炎)之探討(一)COVID-19疫苗副作用——月經失調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石蕊試紙的「石蕊」是什麼東西?為什麼碰到酸鹼會變色?41天前地震來襲往哪躲?別再相信「生命三角」最安全!——《地震100問》31天前多重宇宙與量子力學的派系之爭12天前天有多大?古埃及人用「駱駝」推算地球周長——天文學中的距離(一)32天前沒有「引力」,只有「時空扭曲」——《高手相對論》34天前兒童該打COVID-19疫苗嗎?(二)真實世界顯示,兒童疫苗防重症32022/04/29你家也有焦慮的膽小狗嗎?實驗證明狗狗吃益生菌可以穩定情緒!25天前糞便不但能入藥,還能治病!將糞便微菌叢植入體內會發生什麼事?22022/04/18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人體解析生命奧祕醫療健康試管嬰兒「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有效提升懷孕成功率careonline・2022/05/12・233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追蹤「不孕症其實是文明病!」禾馨生殖醫學中心陳菁徽醫師指出,現在平均結婚的年紀遠比十幾、二十年前晚了七、八歲左右,隨著年紀越大,自然受孕也就越困難。
根據統計,約有15%的夫妻會面臨不孕症,也就是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遭遇不孕的問題。
如果夫妻沒有避孕,卻長達一年無法自然受孕,即符合不孕症定義。
究竟何時該尋求生殖醫學的協助呢?陳菁徽醫師表示,這需要依據備孕時的年齡來決定,如果是35歲以下,努力一年就該找醫師;如果是35至39歲之間,大概半年即可尋求協助;如果是4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是一有備孕需求,就先諮詢醫師,預先進行基礎檢查,了解自身當下的生理功能狀態,再進一步擬定生育計畫。
父母染色體都正常,為何胚胎染色體會異常?不孕的原因很多,除了功能異常與生殖系統相關疾病外,其中約有六成與染色體異常有關。
陳菁徽醫師解釋,習慣性流產常發生於高齡夫妻,其中約有四成原因是因為胚胎染色體數量異常而造成流產,且流產機率隨著年齡上升。
聽到染色體異常,患者通常都會感到困惑,「為何夫妻的染色體都正常,卻會出現染色體數量異常的胚胎?」這就要從減數分裂說起,人類在產生精子或卵子的時候,細胞會經過減數分裂的過程,從原本46條染色體分裂成23條,如此一來,當未來精子與卵子結合時,才會形成具有46條染色體的正常胚胎細胞。
陳菁徽醫師指出,染色體數量異常的原因,可能發生在產生精子或卵子的減數分裂時期,由於沒有正常分裂成23條染色體,所以受精後便會形成染色體數量異常的胚胎。
這是在每個人體內都可能發生的狀況,而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機率也越高。
所以國健署規定,34歲以上的孕婦,羊膜穿刺及染色體檢查是必要的檢查項目。
通常減數分裂異常的狀況,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女生的卵子自出生之後,就已存放於卵巢中,而男性的精子則是可以不斷製造。
陳菁徽醫師比喻說明,減數分裂的過程需要耗費能量,如同電池的蓄電力,當年紀越大,電池的電量越不足,而無法正確地把染色體平均分成兩半,以至於胚胎的染色體異常率,會隨著年紀節節上升。
為了預防胚胎染色體數量異常的問題,目前在生殖醫學方面,試管嬰兒已可運用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PGT-A)來提高懷孕成功的機率。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有效提升懷孕率試管嬰兒的過程為分別取出女性的卵子以及男性的精子,使其在體外受精並培養成健康的胚胎,再放回女性的子宮內,增加懷孕的機率。
試管嬰兒成功的關鍵在於母體狀況是否良好、是否具有正常染色體數量,以及型態良好的胚胎。
陳菁徽醫師也提及,自然懷孕的成功率約10%至15%,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若能夠成功取卵並透過試管嬰兒療程的幫助,懷孕成功率可以增加至4成;若試管嬰兒療程再加上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PGT-A),則可以將懷孕成功率進一步提升至大約7成。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PGT-A)」的過程為在受精卵培養至第五天,大約有200多個細胞時進行胚胎切片,資深專業胚胎師會在顯微鏡下,使用一根極細的玻璃針,小心取出胚胎外圍的數顆細胞來進行檢測。
陳菁徽醫師表示,胚胎切片取樣的是胚胎最外層的細胞,又稱為「滋養層細胞」,也就是將會發展成胎盤的部位,因此不會影響到未來發育成寶寶的「內細胞群」。
目前胚胎切片技術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但侵入性的切片取樣仍有約1%的耗損風險,主要與胚胎的發育狀況有關。
因此,發育不佳的胚胎,並不適合使用胚胎切片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
替胚胎抽羊水,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niPGS)如果想要知道胚胎的染色體狀況,但又不想動到胚胎,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方法呢?隨著生殖醫學科技的進步,現在已有不需要侵入胚胎的染色體檢測技術,稱為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niPGS/niPGT-A)。
陳菁徽醫師也提到,因為胚胎在培養液裡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釋放出微量DNA到培養液中,所以我們只需要抽出培養液,取得微量DNA,不需取用胚胎上任何細胞,此做法很像是在幫胚胎「抽羊水」,然而,培養液中的DNA量非常少,所以需要非常精密的技術來進行檢測。
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niPGS/niPGT-A)是未來的趨勢,陳菁徽醫師說,對胚胎生長狀況較差的媽媽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更能廣泛使用於試管嬰兒療程的胚胎染色體篩檢,幫助醫師判斷並選擇最有潛力的胚胎進行植入,提升懷孕成功率。
貼心小提醒陳菁徽醫師同時也分享,「我自己也是病人,一路走來,我能了解在做試管嬰兒的過程中,會很需要家人與醫護人員的支持,夫妻才可以共同渡過這一關。
」不孕症、習慣性流產常與胚胎染色體數量異常有關,目前有多項科技都已隨著生殖醫學的發展而誕生,包括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PGS/PGT-A)、胚胎切片,以及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niPGS/niPGT-A)等,所以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同時,更能夠協助醫師診斷以及提高懷孕率。
陳菁徽醫師也鼓勵,希望大家都可以互相支持,不要灰心、也不要失望,我們都會陪伴大家一起度過,迎接寶貝的到來!數感宇宙探索課程,現正募資中!相關標籤:PGS不孕症染色體異常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試管嬰兒熱門標籤:大麻NASA女科學家量子力學CT值所有討論
0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careonline6篇文章・
4位粉絲+追蹤台灣最大醫療入口網站RELATED相關文章試管嬰兒「非侵入性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有效提升懷孕成功率什麼樣體質的兒童容易重症?我們該怎麼防範?兒童染COVID-19(新冠肺炎)之探討(二)孩子染疫了該怎麼辦?有什麼徵兆?兒童染COVID-19(新冠肺炎)之探討(一)COVID-19疫苗副作用——月經失調TRENDING熱門討論即時熱門石蕊試紙的「石蕊」是什麼東西?為什麼碰到酸鹼會變色?41天前地震來襲往哪躲?別再相信「生命三角」最安全!——《地震100問》31天前多重宇宙與量子力學的派系之爭12天前天有多大?古埃及人用「駱駝」推算地球周長——天文學中的距離(一)32天前沒有「引力」,只有「時空扭曲」——《高手相對論》34天前兒童該打COVID-19疫苗嗎?(二)真實世界顯示,兒童疫苗防重症32022/04/29你家也有焦慮的膽小狗嗎?實驗證明狗狗吃益生菌可以穩定情緒!25天前糞便不但能入藥,還能治病!將糞便微菌叢植入體內會發生什麼事?22022/04/18
延伸文章資訊
- 1狂拉肚子、有血便恐罹患潰瘍性直腸炎- 即時新聞
- 2軟便不成形、便便有血…教你一眼讀懂腸胃出血的救命關鍵
如果出現這種黑得發亮、不成形的軟便,尤其是一次以上,胃和上段腸子出血的機會就很高,常常不一定會有胃痛或是肚子痛的情況。 解烏亮黑便. 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潰瘍,現代 ...
- 3血便,甚至鮮血直流!以為得了痔瘡,就醫後卻發現是「喝牛奶 ...
一名30歲的上班族,近日不斷出現肚子痛、拉肚子,且有血便、鮮血直流等症狀,讓他嚇得以為自己得了痔瘡,趕緊至醫院就診。醫師透過大腸鏡,發現他的直腸部分黏膜紅腫 ...
- 4拉血便=痔瘡or大腸癌?醫曝「血屎分4種」...伴隨3症狀快就醫
- 5同樣都是拉不停,出現發燒、血便等4症狀小心是潰瘍性腸炎
不過除了持續腹痛、腹瀉之外,還可能出現體重減輕、發燒甚至血便、貧血等症狀,疾病時好時壞,但發炎情況往往會持續多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日本前首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