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懸河的意思、解釋、用法、例句- 國語辭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比喻能言善道,說話時有如流水傾瀉一般,滔滔不絕。

例他很健談,發表高論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國語辭典 關於本辭典 回首頁 口若懸河 ㄎㄡˇㄖㄨㄛˋㄒㄩㄢˊㄏㄜˊ kǒuruòxuánhé 解釋 比喻能言善道,說話時有如流水傾瀉一般,滔滔不絕。

例他很健談,發表高論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國語辭典簡編本 解釋 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舌辯。

《金瓶梅》第三三回:「但遇著人,或坐或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是一回。

」《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

」也作「懸河瀉水」。

相似詞 喋喋不休 滔滔不絕 口齒伶俐 侃侃而談 誇誇其談 娓娓而談 相反詞 張口結舌 守口如瓶 默不作聲 噤若寒蟬 啞口無言 沉默寡言 一言不發 重編國語辭典 解釋 說起話來像瀑布一樣滔滔不絕,比喻能言善辯。

#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

典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太尉1>云:「郭子玄2>語議如懸河3>寫4>水,注而不竭。

」〔注解〕(1)王太尉:王衍(西元246∼311),字夷甫,晉臨沂人。

以清談著稱,累官至司徒。

西晉亡,投降石勒,後為石勒所殺。

(2)郭子玄:郭象(西元252∼312),晉河南人。

少有才學,好老莊,能清言。

東海王越引為太傅主簿。

曾為《莊子》作注。

(3)懸河:傾瀉不止的河水,可指瀑布。

(4)寫:音ㄒ|ㄝˋ,通「瀉」。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書.卷五○.郭象列傳》、晉.裴啟《語林》(據《北堂書鈔.卷九八.談講》引) 典故說明 「口若懸河」原作「懸河寫水」。

晉朝的郭象是玄學的集大成者,喜好《老》、《莊》,十分有才學,能言善辯,口齒伶俐,曾為《莊子》作注,流傳於後世。

在《世說新語.賞譽》中,記載一段太尉王衍對郭象的評語,他說:「郭象說話議論時,就像山上直瀉而下的瀑布,源源不絕的灌注而下,好像永遠不會枯竭的樣子。

」後來「口若懸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說話滔滔不絕,能言善辯。

出現「口若懸河」的書證如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 書證 01.宋.趙蕃〈贈耆英見過〉詩四首之一:「髯曾暇能過我,誦詩口若懸河。

」02.《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但遇著人,或坐或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就是一回。

」03.《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口若懸河,又是本朝確切典故,不由得不信。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比喻能言善辯。

【使用類別】用在「善於言談」的表述上。

【例句】<01>沒有口若懸河的本事,怎能成為演說家?<02>他一坐下來就口若懸河地說起他的探險經歷。

<03>他一反平常的結巴,口若懸河似地辯論起來。

<04>這場辯論賽,雙方主辯都口若懸河,十分精彩。

<05>他善於辭令,口若懸河,真是當外交官的好人才。

<06>他一逮住機會,就口若懸河似地說起自己的看法。

<07>他生性木訥,並不是一個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人。

<08>他能說善道,每次發表言論都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09>只聽他口若懸河地在那兒瞎吹,卻不見有幾個人在聽。

相似詞 能言善道 相反詞 拙口鈍辭 笨口拙舌 張口結舌 期期艾艾 結結巴巴 成語典 相關詞 口如懸河 辯如懸河 懸河注水 瀉水懸河 辨口如懸河 口似懸河 言若懸河 辯同河瀉 言類懸河 懸河瀉水 懸河寫水 口 若 懸 懸河 河 列印 複製網址 查詢 你最近的查詢 最近熱門查詢 你最近的查詢 只有你看得到 已停用啟用查詢紀錄 Loading... 沒有紀錄 設定 清除全部 停用查詢紀錄 最近熱門查詢 本站最近熱門的查詢 發生未預期的錯誤 重試 顯示口若懸河的雜湊值 MD5 SHA1 adfe9414b5813ec74ad64d4e78ec1109 e01a4fcc94027d0210fcc0b25a71a858ddc918c2 什麼是雜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