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併發症嗎?無痛大腸鏡較危險?該做哪些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腸鏡術後最需要注意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及腸穿孔,這又區分成「單純大腸鏡檢查的風險」及「有作息肉切除的風險」兩種情形,兩者的風險是不一樣的。

根據研究 ...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便為你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 隱私權政策 我同意 你還沒有登入/加入會員唷! 馬上成為會員就可以收藏你喜歡的文章囉! 登入/加入會員 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播出時間:CH56每週六、日下午1點及晚上6點意見反映:[email protected]觀眾服務專線:02-2656-1599 ©TVBSMediaInc.AllRightsReserved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51號|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醫療 解密大腸鏡10問:有併發症嗎?無痛大腸鏡較危險?該做哪些準備? 王家瑜整理 2020/04/1015:12 字體放大 大腸癌已連續好幾年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幸好,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內視鏡等篩檢方式,都有助於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

由於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當醫師建議安排大腸鏡時,不少人心中可能浮現各種疑問和擔憂,以下就由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一一解答:   Q1所有人都需要做大腸鏡嗎? 大腸鏡主要針對糞便潛血陽性或有腸道症狀的患者,例如感覺解便不乾淨、上完大號後還是一直想解、大便粗細變細、大便帶血或黏液、不明原因的腹痛、缺鐵性貧血、家族大腸癌病史或是息肉症候群家族史等。

延伸閱讀:便祕10年會得腸癌?9旬老翁長期仰賴軟便劑,竟養出4公分腫瘤!   至於沒有症狀的民眾,可以考慮50歲後進行糞便潛血或大腸鏡篩檢;有家族大腸癌病史的民眾,應考慮提前10年從40歲開始篩檢。

  Q2大腸鏡可能引起哪些不適感? 一般而言,大腸鏡是由130公分或160公分內視鏡管經由肛門口置入,藉由吸氣、充氣、旋轉、後拉及壓腹等技巧,將平常扭結的腸管拉直,以利內視鏡到達大腸最深處盲腸。

進行檢查的過程,會施行充氣及大腸鏡旋轉等步驟,對於較緊張敏感或腸道有沾黏的患者,就可能會出現腹漲、疼痛等不適,而難以進行後續的腸鏡檢查。

  然而現今有無痛大腸鏡的選項,若有大腸鏡檢查需求的患者,可藉由麻醉藥物施打入睡,並不會有上述的不適。

對於因充氣而感到腹脹疼痛的患者,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醫院採用二氧化碳灌氣來取代傳統空氣,術後不適感可大幅度的減少。

  示意圖/TVBS   Q3大腸鏡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大腸鏡術後最需要注意的併發症包括出血及腸穿孔,這又區分成「單純大腸鏡檢查的風險」及「有作息肉切除的風險」兩種情形,兩者的風險是不一樣的。

根據研究指出,整體大腸鏡檢查術後息肉的穿孔及出血風險約為0.4/1000及0.6/1000;若當次包含大腸鏡息肉切除,則穿孔及出血風險增為0.8/1000及9.8/1000。

  所以,若作完大腸鏡後,醫師告知有切除息肉,請務必遵循醫師醫囑及衛教內容進行飲食限制及避免劇烈運動,並且密切觀察是否有腹痛、發燒及糞便帶血,若有顯著出血請盡速回診。

  Q4無痛大腸鏡的併發症風險較高? 根據2018年加拿大的研究指出,無痛大腸鏡(麻醉大腸鏡)並不會增加大腸穿孔及脾臟破裂的風險。

其實大腸鏡造成腸穿孔併發症約小於1/1000,主要還是跟息肉切除通電造成的腸壁肌肉損傷比較相關,而不是內視鏡檢查本身造成。

  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有經驗的醫師,會藉由旋轉後拉等技巧將腸壁縮短,並且感受內視鏡旋轉的鬆緊度,並不會盲目的亂推送內視鏡管造成穿孔,上述的過程和有沒有麻醉並沒有直接關連。

麻醉與否的差異主要在於舒適度。

延伸閱讀:做無痛腸胃鏡、隆鼻、抽脂竟致死?年逾百人因「這件事」死亡   Q5接受大腸鏡前,需做哪些準備? 1.暫時停用心血管藥物 抗血小板製劑(如Aspirin、Plavix等)、抗凝血劑等藥物,大多是由心臟科及神經科醫師開立。

由於大腸鏡檢查時可能會同時切除息肉,一般建議依不同種藥物代謝速度停藥3至7日,因此建議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大腸鏡檢查前應和心臟科神經科醫師先行討論,是否可以暫時停藥。

  2.須實施低渣飲食 進行大腸鏡前要進行低渣飲食2至3日,主要是希望檢查當下不要有固體大便殘存阻礙視野,除了讓檢查困難度及患者不適度增加,也會降低大腸息肉偵測率,使得檢查品質下降,而失去保護力。

如果長期便秘的患者,在檢查前一週,醫師可能會額外開立軟便藥及檢查當日會加上塞劑促進糞便排泄,以利檢查進行。

延伸閱讀:為何得一直做腸鏡追蹤?醫師:清腸藥吃錯等於白做   Q6如何得知清腸品質好壞? 清腸好壞與否,直接關係到該次大腸鏡的品質及檢查結果的可信度。

目前針對清腸程度國內使用Aronchick量表,將清腸分成優良(excellent)、良好(good)、普通(fair)、不良(poor)。

針對優良及良好的清腸,檢查結果較為可信;但對於普通及不良的清腸,由於所見黏膜範圍有限,可能無法看到糞便底下的息肉甚至腫瘤,所以解讀報告時要十分謹慎,應該建議1年內重作大腸鏡。

  針對清腸步驟,不外乎低渣、喝瀉劑及大量水分補充。

瀉劑雖然難喝,但現有的瀉劑多有調味,相較之前似乎比較沒這麼難入口。

喝瀉劑的時間點也有學問,不是越早喝越好,目前多採行分次喝(splitdose),檢查前一晚喝一包,檢查當天4到8小時前喝第2包。

喝完瀉藥同時應搭配充足水分補充,目標是要排泄到只剩清澈的黃水沒有殘渣最為理想。

  Q7大腸息肉可以不切除嗎? 一般息肉分成4種,主要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發炎性息肉及幼年性息肉,其中以前2種較為常見,而與大腸癌最為相關的是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其實是大腸黏膜表皮的增生,重要性在於它是大腸癌的前驅物,也就是說腺瘤性息肉是有潛力轉成大腸癌的,切除這種息肉,可以減少未來大腸癌發生的風險。

延伸閱讀:如果每個病人能提早發現...與大腸癌為伍11年暖醫「發自內心的忠告」   而增生型息肉本身幾乎沒有太多癌變風險,主要分布位置以乙狀結腸及直腸為主,若內視鏡觀測到此種息肉,不需作常規性切除。

  Q8做完大腸鏡該注意哪些事? 做完檢查後,如果該次大腸鏡檢查有切除息肉或是進行切片,會建議檢查後2至3日持續進行低渣飲食,並且一個禮拜內不得進行劇烈運動及提重物等;並且要觀察糞便顏色,排便如果有帶些許血絲血塊是正常的,不必過於緊張,然而若是不斷排出大量血塊,則可能是術後出血狀況,應盡快於門診甚至急診回診,以進行後續評估治療。

延伸閱讀:大腸鏡檢查後,這3個問題沒問等於白做了!   Q9 做完之後,多久需追蹤一次? 如果清腸狀況是普通及不良,因為有近2成以上高風險息肉病兆會無法偵測得到,一般建議1年內重檢。

至於切除的息肉大小超過1公分或是病理型態分化不良,會有較高風險復發,一般建議追蹤時間應於3年內。

只有針對清腸良好及檢查結果正常的患者,可以考慮5年追蹤。

  如果單次檢查息肉過多或過大,醫師沒有辦法一次切除完畢或需要安排住院以特殊技術切除,可能會建議患者於3至6個月內再安排大腸鏡來切除息肉。

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狀況不盡相同,醫師還是會依情況給予不同時間長短追蹤建議。

延伸閱讀:大腸息肉切除後,復發率等於零嗎?6大危險因子會讓癌復發!   Q10醫生說我的大腸「無法作到完」,怎麼辦? 一般而言,大腸鏡盲腸到達率視為一種品質指標,執行大腸鏡的醫師應到達90%以上,技術純熟的醫師甚至可以到達98%至99%。

但腸沾黏、大腸過於寬大冗長等患者,可能出現沒辦法做到盲腸的情形。

  部分第一次腸鏡失敗的患者,仍可用長的大腸鏡,或是進行麻醉來完成第二次大腸鏡。

若是仍失敗的患者,可以考慮的方式包括糞便潛血、下消化道鋇劑攝影、膠囊內視鏡等,如果有發現問題,再選用小腸鏡輔助進行大腸檢查治療。

由於這些情形發生的機率不高,且部分檢查也涉及到自費,可跟醫師討論後再決定以何種方式進行追蹤。

  ◎撰文/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大腸鏡不要只做半套!除了息肉還能揪出8種疾病 恐怖遺傳!便祕、血便3年竟是家族性大腸息肉,百分之百會變癌 大腸癌接連帶走這些名人…發生率全球第一!醫師疾呼預防重點 便祕、便血、放臭屁是大腸癌?權威醫師一張表帶你了解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大腸鏡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便祕大便有血腸道麻醉無痛大腸鏡併發症腸穿孔低渣飲食清腸息肉盲腸葉秉威 延伸閱讀 「大便有血」是痔瘡嗎?別鐵齒!醫師建議這樣做保健康 2020/02/2717:20 長期便祕是腸躁症嗎?腸道毒素會引發大腸癌?醫師澄清了! 2020/10/0516:45 糞便潛血檢查正常但伴隨5症狀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 2019/09/0415:04 大便沒有血要做檢查?幾歲建議做大腸鏡?醫曝「這種大腸癌」沒有症狀 2020/08/0512:05 大便有血怎麼辦?大腸癌一定會便祕?江坤俊3招教你分辨痔瘡、大腸癌 2021/06/2312:28 做胃鏡、大腸鏡好痛苦?新一代消化道內視鏡大幅降低疼痛感 2020/07/3017:15 人氣排行榜 1 補鐵不必只吃肉!三種菜鐵質比牛肉多「這神物」含鐵量更是牛的30倍 2 年紀大黃斑部病變?中醫師授4招預防黃斑部病變吃這些避免視網膜損傷、防早期退化 3 本土增65,446例3都確診破萬!新增17死、2人確診到死亡不到24小時醫曝致命特徵 4 小心壞膽固醇造成心肌梗塞、中風!醫曝6方法向高血脂說再見血脂不再失控 5 快篩陽性,Ct值低於「這數字」要小心!3行為恐逃不過重症風險 6 更年期來了?營養師授4大飲食照護補鈣存骨本、降低心血管疾病天然食物補充雌激素 7 梅雨來了快排濕!嫰薑連皮吃玉米筍帶殼煮,這些食材是人體除濕機 8 90歲藝人脫線病逝!最後的直播3天前還唱歌..醫籲高齡長者要控制3高 9 進入更年期了嗎?中醫師:停經後做好4件事可遠離三高、預防失智、減少膝關節退化 10 骨質流失要補鈣!營養師曝鈣質5大功能存骨本、護心、強化牙齒7種食物吃起來 11 更年期「腎虛」肩頸痠痛!中醫師曝3大食療改善更年期不適 12 4種咳嗽恐是癌!醫教咳嗽時間分辨病因1招「無痛咳痰」學起來 人氣排行榜 1 補鐵不必只吃肉!三種菜鐵質比牛肉多「這神物」含鐵量更是牛的30倍 2 年紀大黃斑部病變?中醫師授4招預防黃斑部病變吃這些避免視網膜損傷、防早期退化 3 本土增65,446例3都確診破萬!新增17死、2人確診到死亡不到24小時醫曝致命特徵 4 小心壞膽固醇造成心肌梗塞、中風!醫曝6方法向高血脂說再見血脂不再失控 5 快篩陽性,Ct值低於「這數字」要小心!3行為恐逃不過重症風險 6 更年期來了?營養師授4大飲食照護補鈣存骨本、降低心血管疾病天然食物補充雌激素 7 梅雨來了快排濕!嫰薑連皮吃玉米筍帶殼煮,這些食材是人體除濕機 8 90歲藝人脫線病逝!最後的直播3天前還唱歌..醫籲高齡長者要控制3高 9 進入更年期了嗎?中醫師:停經後做好4件事可遠離三高、預防失智、減少膝關節退化 10 骨質流失要補鈣!營養師曝鈣質5大功能存骨本、護心、強化牙齒7種食物吃起來 11 更年期「腎虛」肩頸痠痛!中醫師曝3大食療改善更年期不適 12 4種咳嗽恐是癌!醫教咳嗽時間分辨病因1招「無痛咳痰」學起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