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佛人:: 千佛山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快樂學佛人. 一個明麗的夏日午后,我們約好張村吉與陳金鐃居土這一對賢伉儷,聊聊「學佛的心路歷程」,說好在黃春煌與陳麗粟居土家碰頭。

認識千佛山 法脈源流 精神.理念.教育.目標 千佛山大事紀 千佛山本山建築特色 千佛山本山環境與設備 白雲老禪師 認識老禪師 老禪師著作 老禪師墨寶 老禪師行誼 禪跡九十 千佛山家族 千佛山系道場 千佛山志業體 文化出版 千佛山白雲出版社 千佛山雜誌 佛弟子會訊 教育機構 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天岳山男眾佛學院 千佛山古梵密中心 佛法介紹 基礎佛法 般若系列 經典系列 禪修系列 雲心禪話 活動與新訊 最新消息 焦點報導 電視弘法節目時段表 活動花絮 法筵 行事曆 線上影音 綜合系列 老禪師講座 經典系列 禪的系列 教授師講座 聯絡我們 首頁文化出版千佛山雜誌 千佛山雜誌 快樂學佛人 一個明麗的夏日午后,我們約好張村吉與陳金鐃居土這一對賢伉儷,聊聊「學佛的心路歷程」,說好在黃春煌與陳麗粟居土家碰頭。

文:編輯部出處:生活與修行期數:229期2008年9月刊                                                                                                        受訪/黃春煌、陳麗粟 一個明麗的夏日午后,我們約好張村吉與陳金鐃居土這一對賢伉儷,聊聊「學佛的心路歷程」,說好在黃春煌與陳麗粟居土家碰頭。

電話中麗粟居士表明他們的家很好找,在台南東區,在東門路與林森路口右轉,再往林森路直走,看到85度C左轉,進入170巷就到了。

(85度C是一間店的名字)。

聽她這麼說,自信滿滿的,再加上85度C店是個明顯的指標,肯定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到達,但沒想到半個鐘頭已過,我們還像繞迷宮似的,連最重要的指標──85度C也沒瞧見,問題出在哪?只好請黃春煌居土出來接我們。

原來,我們對那間85度C店充滿了迷思,多添了一些自以為是的想像,認為它應該長成這樣,就像我們曾經見過的連鎖店一樣,但事實上它卻不是那樣,再加上位在轉角,招牌不醒目,當然令人輕忽略過。

遲了二十分鐘,一進門就看到麗粟居士坐在客廳古董桌前泡茶,旋即笑咪咪的端了兩杯茶湯過來,浸身在一屋濃濃的茶味裡,感覺氣氛十足;客廳一角,張村吉夫婦早已等候多時。

不待我們開口,麗粟指著金鐃居士說:「師父可能不知道!我與她是國小同班同學也是好鄰居,小時候在台南佳里一起長大,一直到我結婚搬到台南市。

」 「沒錯!小時候我比較“恰”,因為當風紀股長要管班上的秩序,麗粟的個性就比較溫婉,是個“智多星”,她很孝順!常回佳里探望陳媽媽,也會到我家坐坐。

」 「其實我們會進佛門,是因為麗粟媽媽接引的,她邀我們到佳里的慈德寺,但接觸千佛山,反而是我們比較早,不管是早還是晚,條條大路通“千佛山”,不是嗎?」 張村吉居士這麼說,是否表示金鐃與麗粟以前是“比鄰若天涯”,彼此是鄰居但不知道千佛山在哪?現在分隔兩地,卻常在千佛山碰頭,所以是“天涯若比鄰”囉?」。

姑且不論天涯還是比鄰?就讓我們先聽黃春煌與陳麗粟居士這一對賢伉儷,說說他們親近千佛山、學佛的經歷......... 1、     黃居士說:那年歲末,我們全家到菩提寺圍爐,有緣與師父合照,如今這張照片擺在家中客廳的玻璃櫃裡,只要客人一進門就瞧見;相片中,師父彷彿太陽一般,照亮了我們全家四個,親近師父,心中的感恩不斷滋長...... 從小家裡務農,我排行老么,家人很疼我,農事幾乎由兄姊一手包辦,我的工作只有在放學後,牽牛到草地吃草。

當時往往是這樣:草搖曳著,我在田野雀躍、奔跑著,玩累了就把牛綁在樹下,用大石頭搭起戲台,搬出自己最愛的布偶演起戲來,演到入神連吃飯都忘了。

小鳥、蟋蟀好像都圍過來聽,老牛「哞、哞」的叫聲迴盪在綠油油、寧靜的田野,彷彿是給我最好的回應, 天地如此動人!童年時光就在布袋戲與農村四時不同的景緻中度過,也在父母、兄姊的呵護下快樂成長。

長大求職,幸運的進入統一公司,前後32年在公司學習與成長,曾經歷任統一證券公司與財會部門的主管,一段時間還負責統一度假村,多元化的工作,我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與精神,所以工作與學佛,讓我內心充滿快樂與豐實。

平常一有空便與同修麗粟往菩提寺跑,參加“佛學班、合唱團、義工成長營、禪修營、大悲懺共修”等等....。

學佛後讓我的人生有了立足點,不致徬徨無主。

尤其師父的一句話,聽來平淡,卻透顯出慧命的生機活物,教我們怎樣正視內心。

我深信歷經佛法浸潤的生命,有朝一日必能使生命的大江大河慢慢成形! 印象中,可以如此的親近師父:有一次與師父站在十八羅漢前,舊曆年將近,菩提寺的工程還在施工,到處這裡釘釘、那裡敲敲,與師父聊著聊著,忽然話題轉到寺院的建築,師父說:「等以後整個菩提寺建好,你們就知道什麼樣子了!」原來,師父不事攀緣(但緣來了也不拒絕),因此有多少錢做多少事,涓滴成渠,一磚一瓦才慢慢砌成現今菩提寺的規模,雖然有人覺得菩提寺怎麼東一棟、西一間的?但在師父的腦海裡,已有整個藍圖,步步踏出終有實現的一天。

還有,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菩薩本懷?看師父的修養與表現就是了!那種慈悲無以倫比,往往只要情況允許,他老人家不管寺務多忙,都會以善巧方便,給那些來到跟前的眾生種種菩提種子。

就拿我家那兩個兒子來說,年輕人為學業、事業燒熱,無法像我們常往寺院跑,所以要聽師父開示的機會非常不容易。

也因如此,我要求兒子一年中,至少有兩件事要與我們一起同行,一個是除夕夜到菩提寺圍爐,二是家鄉的宗親會一定要出席。

才會有這麼殊勝的法緣跟師父合照(如上圖)。

每當客人來時,總會問起這張照片,剎那間,時空便定格在2003年的菩提寺,一個歲末時分── 那天,我們一家人按例趕去菩提寺圍爐,竟在三寶殿前遇見師父,同修麗粟走在前面,跟師父拜過年後不自禁的問:「師父!我兒子剛買一台數位相機,今天是過年,我們全家能不能跟您合照一張?」師父看看兒子,微笑、慈祥的說:「可以啊!」才留下這張照片。

此情此景必定給孩子留下深深的印記,給他們種下了菩提善根!對於師父的慈悲,內心的感恩不斷滋長。

想想!在寒冬歲末,能與師父在三寶殿前合照,是一件多美好的事!那種自然的感覺,就像是一家人般無隔。

既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又能遇到像師父這樣的善知識,期盼能將所學,落實在生活與工作中,以佛法激發省思,護持三寶,凝聚修養的力量,有能力也可以去幫助別人,做一個快樂的學佛人! 2、陳麗粟居士說:千佛山的家風,讓我化解了跟孩子的代溝,那時我才略能領會什麼叫做“饒益性”.....      小時候住台南縣佳里鎮,時常跟著母親到寺院走動,所以我學佛是母親啟蒙的。

那時在寺院聽大人唱誦梵唄、看他們獻花果供佛,穿海青、雙手合十的樣子,以當時一個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確實覺得有意思。

尤其站在香爐前,望著煙火裊裊上升,信眾一臉虔誠、恭敬,我彷彿嗅聞到一股濃厚的宗教氣息。

直到成了家,在台南市定居,有緣與千佛山接觸,才知道佛教除了諷誦持念外,還有啟發人靈明智覺的佛陀之教。

在我的生命中,張村吉與陳復明居士等同參道友,都是引進我進千佛山的善緣,剛開始他們告訴我可以先去當義工,因為正逢千佛山菩提寺30週年慶,需要許多義工,又為了歡慶師父們的懇親會,舉辦了一個園遊會,陳復明居士與其同修負責一個攤位,他們邀我共襄盛舉,陳太太還教我怎樣做魯味;此後大小活動我都會大顯身手,對魯味的烹調也越益有心得,感覺上菩提寺是越來越親了。

其實學佛最怕的是落入“名相”,記得第一次聽旭師父講《金剛經》,他引用了師父的一句法語:「生命的意義在發揮生活的價值,生活的價值在饒益眾生的生命。

」當時我真的連「饒益」是什麼都不知道!只覺得別人怎麼這麼棒?!還會提問題問師父。

又聽旭師父說「眾生皆有佛性」,而我不懂什麼是佛性?心想:既然眾生都有佛性,為什麼佛性卻無法及時顯現?到底這“覺悟之道”該如何起步?那時非常感慨“聽不懂的多,聽得懂的少”,但就是那麼奇怪,每次陳居士一邀,我還是會去聽,到底是喜歡師父坐在台上講經說法的莊嚴氣氛?還是期盼有一天也能“心開意解”花開見佛? 起初到寺裡聽智旭法師講《金剛經》,同修並不反對,還願意載我往返,每次一到菩提寺,他便把我放下,自己先回家,等下課了再來接我。

如此不厭其煩的好一陣子,似乎都沒有進門的意思,或許是他的法緣未到吧!我虔誠的祈求佛菩薩,沒想到就在我殷切的期盼中,還有同修的不以為意裡,殊勝的法緣悄悄來臨了....。

那次難逢的法緣是因為聽寺裡的一位師父說,老禪師要在客廳為信徒解惑,我想這大好機會可不能再錯失了!便與同修說:「今天比較特別,不妨進來聽聽,等師父為大家解惑後,我們可以一起回家!」不料他一口答應,從此佛法深入於心,日子變得更有意思了!可是某一年,師父說男眾師父要搬到高雄甲仙,這裡變成女眾道場。

想到這幾年一到菩提寺,我與春煌兵分兩路,他找他的比丘師父請益佛法,我找我的比丘尼師父話話家常,各有不同的親近。

但突然作此改變怎麼辦?當時不懂事的我,還捨不得的與金鐃一起去求老和尚,懇求他不要讓男眾師父搬到山上去,真是天真又幼稚!當時師父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我看這樣好了,妳先生先載妳到菩提寺,然後他自己再開車到甲仙?」師父的妙答當場叫我倆哭笑不得,但隨後想想,為什麼我要那麼執著?佛法講求隨緣,哪有“非得要這樣”的制式框框;而且學佛是學智慧,越學要越自在。

自聽師父一席話,我才知道佛法的“無”不是沒有,“無”是從“有”突破,顯現出不同於原有的現象與意境。

我才知道佛法是觀念的轉換,心靈的提昇,也是生命的一種“點石成金”之術。

尤其第一次看到千佛山家風──「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做對了是應該的,做錯了,趕緊懺悔!」心裡油然悸動,我體會到千佛山的家風是一種“精進”、“返照”與“懺悔得安樂”的表現;一般人遇到人事問題,都不覺得自己有錯,尤其一家人相處,美其名為「都是為你好!」其實是一種自我意識作祟,也是假相的沉陷,通透不到心靈陰暗的一角,遂想到平常自己也是這樣對待孩子的,難怪親子間會有“代溝”?好比一次,我又為小孩瞎操心,當時老大想從工學系轉到商學系,我不贊成,兩方鬧得有點不快,我就此事向師父請益,師父語重心長的說:「是妳要讀,還是妳兒子要讀?想想!」當下調伏了一個做母親的過度的權威,腦海中又再浮現千佛山的家風,也瞭解“轉煩惱為菩提”就在每個當下,如果轉得成,才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學佛是連負面的、傷害的都可轉為智慧、能力之源。

師父說的話我一向謹記在心,特別是這段話:「學佛要越學越快樂、越自在、越能包容別人,如果學佛後還看這個不順眼,那個不順眼,成為別人眼中的怪人,那就學錯了方向!」因此我覺得「生活的現實世界」完全是自己創造的,是豐實、喜悅,還是憂愁、束縳?一切都得看自己!學佛給我的饒益是:凡事若能換個角度,常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問題,與人共事或相處,便都是善緣,別人看你學佛學得這麼開心、自在,自然的也會想來親近三寶,那不是符應了師父所說的:「我們要以修養影響別人,不以個性要求別人」嗎? 所以囉!這就是佛法──當心燈燃起之時,生命更讓人覺得動容。

學佛就像爐上那一壺水,85度C、還是100度C?是放冷還是繼續加溫?一切因應所需,所謂“法無定法”,只要能解渴,能相應當時的時空所行,便是菩提!   回列表頁 瀏覽本期所有文章 瀏覽編輯部所有文章 瀏覽生活與修行所有文章 關於千佛山 行事曆 聯絡我們 版權聲明 隱私權保護聲明 [email protected] +886-6-595-8106 @千佛山全球資訊網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