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嵬”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嵬”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 注音 ㄨㄟˊ. 部首 山 部外 9總筆劃 12 ... (2) 又如:嵬岌(嵬嵬。

高聳的樣子);嵬 ...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異體字 wéiㄨㄟˊ部首山 部外10 總筆畫13㠕峞巋𩲈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5D6C 上下结构252325113554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mrqcuhuillnj22513 拼音wéi注音ㄨㄟˊ部首山部外9總筆劃12統一碼5D6C筆順252325113554 標 嵬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嵬wéiㄨㄟˊ〔崔~〕見“崔”。

高大。

英語high;rugged,rocky,precipitous德語felsig,Wei(Eig,Fam)法語rocailleux,rocheux ©漢典 嵬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嵬wéi〈形〉(1)山高大的樣子[lofty]嵬,高不平也。

——《說文》陟彼崔嵬。

——《詩·周南·卷耳》維山崔嵬。

——《詩·小雅·穀風》(2)又如:嵬岌(嵬嵬。

高聳的樣子);嵬崿(險峻);嵬峨(高大的樣子);嵬岸(高傲的樣子);嵬崔(高聳的樣子);嵬崛(高大貌)(3)高。

通“巍”[high]嵬,高也。

——《廣雅》(4)險詐[sinisterandcrafty]。

如:嵬瑣(險詐奸邪)(5)怪誕,奇異。

通“傀”[strange]吾語汝學者之嵬容。

——《荀子·非十二子》偷儒而罔…是學者之嵬也。

(6)又如:嵬說(狂妄不實的言論)常用詞組嵬然不動©漢典 嵬國語辭典 嵬ㄨㄟˊwéi形高而不平的樣子。

如:「崔嵬」。

狂妄的樣子。

參見「嵬說」條。

©漢典 【寅集中】【山】 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嵬《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 嵬·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集韻】烏回切【韻會】魚回切【正韻】五回切,𠀤音巍。

【說文】高不平也。

从山,諧鬼平聲。

【爾雅·釋山】石戴土謂之崔嵬。

【註】石山上有土者。

【詩·周南】陟彼崔嵬。

又高大貌。

【班固·西都賦】增盤崔嵬。

又【廣韻】【正韻】五罪切【集韻】【韻會】五賄切,𠀤音頠。

𡾋嵬,山貌。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嵳峩㠑嵬。

 【集韻】或作峞。

通作隗。

©漢典 【卷九】【嵬】 嵬《说文解字》 【卷九】【嵬】 『說文解字』 高不平也。

从山鬼聲。

凡嵬之屬皆从嵬。

五灰切 『說文解字注』 (嵬)山石崔嵬。

高而不平也。

各本作高不平也四字。

今依南都賦李注訂。

有高而上平者。

兀下曰高而上平、爾雅曰夷上洒下曰漘是也。

周南。

陟彼崔嵬。

釋山曰。

石戴土謂之崔嵬。

毛傳曰。

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說似互異。

依許云高不平、則毛傳是矣。

惟土山戴石、故高而不平也。

岨下云。

石山戴土。

亦與毛同。

从山。

鬼聲。

此篆可入山部、而必立爲部首者、巍从此也。

五灰切。

十五部。

©漢典 嵬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wei˧˥唐代读音*nguəi日语读音TAKAI韩语罗马OY现代韩语외越南语ngôi 客家话[客英字典]ngui2[台湾四县腔]ngui2[梅县腔]ngui2[宝安腔]ngui2[客语拼音字汇]ngui2[海陆腔]ngui2粤语ngai4 近代音影母齊微韻平聲陽圍小空;中古音疑母灰韻平聲鮠小韻五灰切一等合口;疑母賄韻上聲頠小韻五罪切一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疑母灰部;王力系统:疑母微部; 吴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嵬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嵬」說文‧嵬部「嵬」 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㠕峞巋𩲈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䝐(wei2)䉠(wei2)涠(wei2)溈(wei2)犩(wei2)濰(wei2)欈(wei2)䲘(wei2)硙(wei2)韋(wei2)鍏(wei2)潍(wei2) 同部首 㠠嶢峑㟠崫㟓巆㟃㠛岭㟙岿 同筆畫 違惶媂㛰䬤睎傆貼㥡媠筙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