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驗獨步全球證實大規模糞便潛血檢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其他國家提供之糞便潛血檢查多使用傳統的化學法,偽陽性高、敏感度低,台灣所使用的FIT篩檢,敏感度高達79%、精確度94%,且經評估在相當保守的篩檢率與複篩率條件下,已可 ...
按Enter到主內容區:::
10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6月新聞
首頁
最新消息
焦點新聞
104年衛生福利部新聞
6月新聞
台灣經驗獨步全球證實大規模糞便潛血檢查有效降低死亡風險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建檔日期:104-06-26
更新時間:104-06-26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已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1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14000人。
同時是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第三位,每年因大腸癌死亡人數超過5000人。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大腸癌防治最重要的原則,資料顯示0-1期大腸癌治療五年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81.3-85.5%),第三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則不到6成(59.1%)。
大腸癌篩檢成效評估研究:篩檢率21.4%已可降低10%死亡率﹗
國民健康署自93年起開始提供50歲以上至69歲民眾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FecalImmunochemicalTesting,簡稱FIT),並自99年擴大全國篩檢,每年有超過100萬名符合篩檢條件民眾接受篩檢。
於102年進一步參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TheUSPreventiveServicesTaskForce)之實證建議,將篩檢年齡延伸至74歲。
到103年底,曾篩率已由93年之4.8%提升到61.5%,兩年內有篩檢之比率為40.7%。
由國民健康署及國立台灣大學公衛學院研究團隊,以93年至98年在有限經費之前趨階段,有接受大腸癌篩檢民眾共116萬人為研究對象(佔符合篩檢資格50-69歲比例21.4%),進行追蹤6年(至98年;平均3.1年),將篩檢資料檔與癌症登記、死因檔聯結,比較篩檢組及未篩檢組死於大腸癌的風險。
結果顯示FIT篩檢在篩檢率為21.4%,且其中的定期複篩率為30%時,即可降低〝篩檢組〞死亡風險10%;倘篩檢率能達40%,在同樣的複篩率下,可降低23%死亡率;若篩檢率達60%,則篩檢組可降低36%死亡率。
這是世界上首次呈現以FIT進行大規模篩檢可以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研究報告。
此一振奮人心的結果,主要肇因於近年推動大腸癌全國篩檢,所發現的大腸癌近七成為第二期或以下的早期癌症,只有百分之七為第四期,反觀未接受篩檢者罹患的大腸癌有高達兩成為第四期癌症,這個研究結果將於近期刊登於〝Cancer〞(IF=4.901)期刊。
該雜誌並撰寫社論〝WhereDoesItFIT?TheRolesofFecalTestingandColonoscopyinColorectalCancerScreening〞(FIT在大腸癌篩檢之地位),詳細說明大腸癌篩檢及FIT篩檢之發展與FIT之優點,而台灣國民健康署推行全國性FIT篩檢,此項政策所做之分析,有助於世人瞭解FIT之優點與效益,它比大腸鏡更能用於普及式篩檢,又比傳統化學法的糞便潛血檢查準確。
該社論預言FIT具低成本與簡便的特性,未來幾年將成為大腸癌篩檢的主角(majorplayer),但,關鍵就在決策者能否瞭解及認知其效益特性。
Cancer期刊社論推崇台灣經驗值得世界各國參考
該雜誌罕見的在社論上推崇台灣經驗,表示這項發現是目前全球唯一以FIT進行大規模篩檢評估執行效益的研究,雖然非為隨機分派有對照組的臨床試驗,但台灣的經驗提供了一個跟過往非常不一樣的科學實證,過去像美國大腸癌篩檢主要是以大腸鏡檢,由於大腸鏡準備過程繁瑣是一種屬於臨床篩檢方法,適合醫師建議病人做,難以作為全面普及的第一線篩檢之用。
其他國家提供之糞便潛血檢查多使用傳統的化學法,偽陽性高、敏感度低,台灣所使用的FIT篩檢,敏感度高達79%、精確度94%,且經評估在相當保守的篩檢率與複篩率條件下,已可降低大腸癌總死亡率10%。
這是第一篇科學實證證明FIT是可以拿來做廣泛的、以群眾為基礎的篩檢,經證實是有效的,值得世界各國參考,為全球大腸癌篩檢政策立下里程碑,獲社論予以推薦。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FIT無痛、不須限制飲食或灌腸,在家就可以採檢,比大腸鏡檢查簡單、便宜,比傳統糞便檢查精確,適合做普及式的篩檢,此一成果之發表,係結合學術、臨床與行政部門力量共同努力,而奠下臺灣在國際大腸癌篩檢發展之歷史地位,令人欣慰。
定期篩檢;篩檢陽性確診,二道防線才能達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目前50-74歲民眾大腸癌二年篩檢率為40%,未來倘能進一步提高篩檢率,將可以進一步降低大腸癌的死亡威脅,國民健康署與學界共同呼籲國人應把握50-74歲民眾每二年可接受一次政府補助之免費大腸癌篩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儘管FIT對於大腸癌敏感度可高達80%,但因為有些腺瘤(大腸癌的癌前病變)與早期癌可能因為只有輕微出血未被糞便潛血檢查偵測到,因此必須每兩年做一次,經過反覆篩檢可避免重要病灶被遺漏,而且有新的病灶就儘可能立即發現。
國民健康署表示,儘管此項檢查準確性相當高,但仍有三成左右民眾,在FIT已經陽性的情況下,仍不願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確診檢查,平白失去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的契機,殊為可惜。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強調大腸癌在早期常無症狀,呼籲民眾要去除「有症狀再檢查」或者以為沒有血便、沒有大便習慣改變就沒事的舊觀念,一定要定期篩檢並且一旦篩檢有陽性反應,就要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才能真的達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回上一頁
本部簡介
部長
次長
主任秘書
行政組織
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
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
政策報導
部徽設計說明
最新消息
焦點新聞
真相說明
公告訊息
活動訊息
招標資訊
就業資訊
便民服務
消費者保護
部長信箱
人民線上申辦服務專區
表單下載
諮詢服務專線
政府出版品
社政相關業務移撥對照表
電子報訂閱
相關問題Q&A
衛生福利e寶箱
常用查詢
法令規章
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
法規通報
全國法規資料庫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
反貪資訊網
遊說法專區
法規鬆綁
衛教視窗
宣傳資訊
宣傳影片
相關連結
員工入口網
回頁首
延伸文章資訊
- 1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我是不是確診大腸癌了? - Heho健康
50歲的阿雄最近參加了衛福部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檢查出來是陽性 ... 成「人類的血」,鐵質食物更不會造成誤判,準確度比化學法高出不少。
- 2大腸癌年輕化!糞便潛血檢查有用嗎? - 照護線上 - 診所藥局
雖然大腸鏡檢以及免疫法糞便潛血是目前最有效的篩檢方式,但讓所有年輕人定期接受大腸鏡 ... 也就是說,尿液檢查的準確度在這個案例比丟硬幣還低。
- 3糞便潛血都沒事竟發現腸癌 - 亞洲健康互聯
... 史者應安排一次大腸鏡檢查,沒有息肉者,每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 歲民眾每2年一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但準確度並非百分之百,當檢查呈 ...
- 4我的家人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 亞東醫院
當我還是個實習醫師時,我的母親到醫院進行例行性健康檢查,同時做了四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報告是陽性。 我的母親一向是家中最堅強的角色,她以往都會把健康檢查報告 ...
- 5我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是陽性,我可否不要直接做大腸鏡檢查
1.大腸癌的腫瘤或息肉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血液因而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才會被糞便潛血檢查檢驗出來,但因該流血可能為間歇性、非持續性的,因此,若第一次糞便潛血檢查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