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嚼的口香糖是怎麼做的?顛覆你的想像! - 食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今的口香糖,膠基成分多為合成橡膠,膠基屬於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吃著口香糖,除了口感之外其實是在吃其中的甜味,讓口水分泌而溶解口香糖中的糖、甜味 ... News TV HOME食專題特別企劃內頁 回列表 你嚼的口香糖是怎麼做的?顛覆你的想像! 2017/01/04 0 不愛 13612 0 0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口香糖是以天然樹膠或合成橡膠,透過混合糖或甜味劑、軟化劑、香料、色素等原料完成的食品。

撰文=曹皕晴吃口香糖時,一定會呈現出一種的狀態,就是嘴巴持續咀嚼停不下來,這也成為我們常推測他人是否在吃口香糖的有趣線索,不過,為什麼吃口香糖是嚼個不停,而吃到最後會沒有了味道,便會把口香糖吐掉?我們都知道口香糖不能吞下肚,但咀嚼的口香糖究竟是什麼做的?又是如何製作?原來,口香糖是天然樹膠或合成橡膠,並透過混合糖或甜味劑、軟化劑、香料、色素等完成的食品!所以原來我們都在吃橡膠?!一聽到樹膠和橡膠大概讓人百般驚訝,但是別緊張,樹膠顧名思義來自於樹木,而人們咀嚼樹膠可不是現在才有,根據台灣留蘭香股份有限公司探討口香糖的緣起,早在幾世紀以前,古希臘人就已有咀嚼乳香樹樹脂的紀錄,當時便作為清潔牙齒、清除口氣等用途,而現今我們吃的口香糖,則是從1860年代被引入美國的糖膠樹膠演變而成。

早期口香糖的原料糖膠樹膠,來自於中美洲一種稱為人心果樹中的乳膠,而由於天然樹膠的數量無法供應大量製作口香糖,因此現在口香糖的主要基底「膠基」,多以合成橡膠為基礎。

膠基是口香糖中的咀嚼本體,也就是天然或合成橡膠,合成橡膠是透過聚合物組合而成,運用天然樹膠原料再加上合成物質如聚醋酸乙烯脂、丁二烯苯乙烯橡膠等、食用蠟以及軟化劑等組合為合成橡膠。

而膠基原料,在尚未加工製作為口香糖前,還只是一個看似平凡的合成橡膠,再經由後端製作程序後,才會更加成型。

膠基需要透過加入甜味劑、香料等才會具備風味。

在完成膠基原料後,首先須透過溶解後才能進行加工增加香味、口味以及軟硬口感等,主要製作過程可以分為溶解過濾、調味攪拌、輾壓、裁切、靜置熟成等步驟。

首先,將原料膠基加熱溶解並再次過濾雜質,待過濾完成後加入砂糖或甜味劑,讓口香糖具有甜味,而加入砂糖或甜味劑的做法則是依照口香糖的屬性,如無糖口香糖便會以甜味劑取代糖分。

另外,加入軟化劑如甘油等,使膠基能更為柔軟而建立出更具咀嚼性的口感,而咬嚼時最在乎的口香糖口味,如薄荷、草莓以及葡萄等各式口味,則是香料和色素的功勞,讓口香糖擁有不同的色彩與滋味。

當膠基內加入上述等成分後,便會經由機器持續攪拌待其相互融合,再經由滾筒機器輾壓成薄長膠團,此時離我們想像的口香糖已越來越近。

我們常食用到口香糖形狀,主要有片狀和粒狀口香糖,此兩種分別歷經不同塑形的過程,片狀口香糖經由機器輾壓後便會進行裁切,將薄長膠團裁切成片狀,並在表面噴灑粉狀的甜味劑或糖粉防止口香糖彼此沾黏,靜置等待冷卻後便完成片狀口香糖。

而外表有著糖衣的粒狀口香糖,則是將薄長膠團壓模出粒狀,並分切成板型大小的膠團長度以利於後續製作,等待膠團冷卻硬掉成形後,才能以機器將板型膠團敲碎分離出單粒形狀,而分離後口香糖會再透過機器噴灑糖漿裹上糖衣,待外表凝固後再經反覆進行,目的在於讓每粒口香糖皆能均勻裹上糖衣,同時使糖衣具有厚度,最後於最外層再噴灑含色素的糖漿或香料進行上色,等待凝固並靜置後便完成粒狀口香糖。

至於可以邊咀嚼邊吹出泡泡形狀的泡泡糖口香糖,則是膠基中合成物比例不同的結果,為了能具有可以吹出泡泡的膠膜性質,於合成橡膠聚合物的成分含量相對較高。

現今的口香糖,膠基成分多為合成橡膠,膠基屬於不溶於水的物質,因此吃著口香糖,除了口感之外其實是在吃其中的甜味,讓口水分泌而溶解口香糖中的糖、甜味劑以及香料等,自然而然越吃口香糖也漸漸無味了。

了解口香糖的製作過程和演變後,或許下次將口香糖送入口中咀嚼時,可以想像著幾世紀前先人咀嚼乳香樹樹脂的情境,說不定會也會感到會心一笑呢!延伸閱讀:▶搞笑諾貝爾獎學者談:嚼口香糖的意外好處?▶恰似熟悉的甜蜜——甜味劑▶食品史上的12月22日第一個人工甜味劑糖精的發現者誕生參考資料:▶台灣留蘭香官網 0 不愛 13612 0 0 活動期間:即日起食力學堂口香糖的成分可能包含哪些?膠基。

糖或甜味劑。

香料。

以上皆是。

登入會員進行答題關於食力學堂readmore 留言評論 分類精選文章 要懂得與好的微生物共存!看似不起眼卻掌管了人體的第二個大腦–腸道 隨著科學的進步,人類對微生物也有越來越多的認識,不再只是把微生物視為大敵與之隔絕,而是開始將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善加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將益生菌應用在飲食上,讓益生菌可以調節號稱人體得第二個大腦—腸道的功能。

但在使用這些益生菌食品的同時,人們也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並保有質疑,才能不為偽科學所騙,也才能讓所有生命和平共處。

6 0 0 確診飲食掌握7種備品3點原則!反覆發燒、喉嚨痛、咳嗽、有痰得要這樣吃! 疫情肆虐,本土確診案例數量不斷攀升,如果真的確診了,身邊應該備有什麼物品比較妥當?如果確診後有喉嚨痛、咳嗽、有痰、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又應該怎麼吃比較好?李婉萍營養師提供確診常備物資及飲食指南,讓大家參考! 1381 0 0 中式合菜共食最令人擔憂,讓人安心是最大挑戰欣葉研發75款調理包、10種台菜便當爬出營收谷底 2021年5月19日,中央宣布全台三級警戒,即日起餐廳不得內用,這對大部分以內用為主的中式合菜餐廳無非是一大重擊,而欣葉集團旗下就有3個品牌為這類型的合菜餐廳。

為了重振營收,欣葉集團開發外帶便當、冷凍調理包,甚至出動到鄰里發傳單、拜訪里長,終於在2021年7月,欣葉集團靠著外帶、外送,營收從15%爬回40%。

391 0 0 首個運用分子標誌技術育成高雄農改場與台大耗時8年孕育抗稻熱病新品種「台大高雄1號」 高雄農業改良場與國立台灣大學歷經8年,選育出抗稻熱病、不易倒伏、秧苗期耐寒性、米粒外觀佳的新品種「高雄育5508號」,該品種再2022年5月20日由專家會議審查正式命名為「台大高雄1號」。

206 0 0 11年來首次調漲!乳價評議委員會決議自2022年6月起生乳收購價每公升漲2元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影響下,全球均面臨原物料上漲、供應斷鏈的影響,無論牧草和飼料都漲了至少3成多,導致酪農戶成本不斷提升。

作為乳廠和酪農的溝通平台,生乳價格評議委員會在經歷2022年3月24日討論未果後,終於在2022年5月20日的會議取得共識,決議自2022年6月起至12月,將基礎的生乳收購價每公斤調漲2元。

937 0 0 辨識精準度高達87%!台南農改場攜手成大、雲科大研發精準用藥無人機解決蟲蟲危機 為解決廢棄龍眼園及居家荔枝椿象蟲害問題,並要符合安全用藥,台南農業改良場攜手成功大學、雲林科技大學研發「無人植保機」,搭配導入非化學農藥防治技術,提高蟲害防治效益,有效減少荔枝椿象肆虐。

273 0 0 MostPopular 1 讓經濟動物活得更快樂的「人道飼養」,正在畜牧產業崛起中! 2 【重量標示不明】買水產好像買冰磚?「包冰率」未標明惹爭議 3 為什麼喝功能性優酪乳可以抗過敏? 4 台中獨有小吃「大麵羹」其實不用牽羹?加入這一味讓它久煮不爛! 5 「二氧化碳」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 編輯選文 替代性乳製品不斷發展「母乳」成為下一個目標!細胞農業新創公司「培養」出母乳替代蛋白奶粉 100%才可稱「蜂蜜」加糖也得標!2023年7月起最重罰400萬 出口香港、米其林餐廳也搶用!「豬王」鄭育松如何養出口感不輸伊比利豬的本土黑豬? 【線上收聽】大目鮪魚、黃鰭鮪魚未來要吃不到了?全球鮪魚永續保育戰開打! 細胞培養肉的市場接受度高嗎?這2種特質的人願買單! 反擊好萊塢對拉丁裔的漠視!麥當勞為什麼要花663萬獎金辦短片大賽? 全球葵花油持續短缺且價格上漲專家警告:油品詐欺案正蠢蠢欲動!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台東Action!從慢思維到【特別企劃】幸福米抵「嘉」,揭開校園午餐餐費的黑盒子食在有幫助USR在嘉義從縱谷到太平洋,挖掘花蓮在地台灣乳業將迎來史上最慘淘汰潮食科學食添加食包裝食加工食追溯食科普農科技食新聞謠言拆解國際食事即時新聞安心消費食事追蹤產業動態食生活健康營養飲食文化在地創生美味食勢節氣飲食食農教育食專欄食品科學醫學營養漁農畜牧產業創新飲食文化食力特派食驗室登入/註冊FacebookYoutube[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註冊新帳號 × 貼心小提醒 如要獲得學分兌換獎品,請先登入或註冊食力會員 登入會員 加入會員 之後加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