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廖名春教授《不要再誤讀<論語>了》的討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荀子》和《孝經》都有“諍子”的記載,孔子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這跟“父為子隱(矯正),子為父隱(矯正)”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兒子能夠糾正父親的錯誤,父親就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 English  ●首頁●關於基金會●基金會團隊●基金會活動●基金會資訊●愛心捐款●留言問答●聯繫我們 關於廖名春教授《不要再誤讀了》的討論 分類:論語章句討論;關鍵字:以經解經   尹老師:   轉: 作者:廖名春   我早年是做荀子的,來清華之後做出土簡帛和《周易》比較多。

近年來我對《論語》比較重視,對儒學的認同感越來越強。

當年我們這些知識青年都是批林批孔的時候開始讀《論語》,一開始接受的就是負面的東西,對儒學沒有多少好感。

後來書讀得多了,慢慢地對儒學有了感情,但這是後來的事情。

當初切入的時候是批判,不是接受和繼承。

我原來覺得《論語》通俗易懂,研究的人也多,不容易講出新東西來,所以一直沒有做這方面的研究。

後來因為給學生開《論語》課,一投入,一深究,發現問題其實還很多,不是我們原來想像的那樣,以為大家的釋讀沒問題。

  比如著名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說,大家通常都認為這是宣傳愚民思想,所以對孔子有很多的批判。

我原來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後來讀了郭店簡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郭店簡《尊德義》篇對這句話有解釋,認為“民可使導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導也,而不可強也”。

我原來不太理解,為什麼郭店簡要用強迫的“強”來解釋“知”。

後來想起荀子的《勸學》篇才明白。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一名句,到《大戴禮記·勸學》篇中,“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就寫作“鍥而舍之,朽木不知”。

原來“知”和“折”是可以通用的。

《中庸》引《詩》:“既明且哲。

”陸德明《釋文》曰:“哲,徐本作知。

”《尚書·呂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

”《釋文》曰:“折,馬雲:智也。

”這說明從“知”之字和從“折”之字也是可以通用。

哲學之“哲”,也可稱之為“智”,哲學也可謂之智慧之學。

為什麼?因為“哲”字從“折”,“智”字從“知”,“知”通“折”,自然“哲”與“智”也可通用。

在《論語·泰伯》此章中,有兩個假借字:一是“由”,郭店簡《尊德義》作引導的“導”,可知當讀作啟迪的“迪”,這是我的學生李銳指出來的。

第二是“知”,它的本字就是“折”,折服的“折”。

為什麼“不可使知之”的“知”不是本字,道理很簡單。

孔子是個教書的,“弟子三千,賢人七十”,可知教的學生不少。

如果按照一般的理解,說民“不可使知之”,那孔子的教學就無從談起了。

因為民“不可使知之”,孔子再怎麼“誨人不倦”也沒有用。

我們只要肯定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是“有教無類”的,就勢必不能接受孔子有民“不可使知之”的說法。

把這段話讀懂了,就知道孔子這句話非但不是愚民思想,而是非常強烈的民本思想,即老百姓只能去引導(迪),不能以暴力去強迫、去壓服(折)。

為什麼?因為孔子知道“匹夫不可以奪志”。

  《論語·子路》篇孔子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關於父子互隱的問題,這些年來爭議非常之大。

劉清平、鄧曉芒他們因此批評孔子以親情為上,置國法於不顧,導致司法腐敗。

郭齊勇等學者維護孔子,認為儒家講父子互隱情有可原,他用西方的司法制度解釋中國的這個問題,說這就是直系親屬拒絕作證,讓親人從證人席上走開的精神。

上課時,有學生告訴我,說《浙江學刊》上有王弘治的文章,認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中的“隱”不是隱瞞的意思,這個“隱”原來是木字旁的那個“檃”。

“檃”原本是一種可以使曲木變直的工具,作為動詞,則有糾正的意思。

所以,孔子講“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不是說父親包庇兒子的錯誤,兒子包庇父親的錯誤,而是說父親要能糾正做兒子的錯誤,兒子也要能糾正父親的錯誤。

我非常讚賞這一解釋,著文做了補充證明。

《荀子》和《孝經》都有“諍子”的記載,孔子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這跟“父為子隱(矯正),子為父隱(矯正)”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兒子能夠糾正父親的錯誤,父親就能夠少犯錯誤。

如果相互包庇,問題就會越搞越大。

父親替兒子隱瞞錯誤、兒子替父親隱瞞錯誤,這怎麼能夠叫做“直”呢?在孔子的學說中,家國是同構的,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了的家。

孔子為什麼重視孝道?因為在家不孝,為國就不能盡忠。

只有家之孝子,才能成為國之忠臣。

所以孔子強調孝道,其實是為治國服務的。

古人說“室不掃,何以掃天下”,也是基於家國同構這一精神。

《大學》所謂修齊治平,也是如此。

如果在家裏,父子之間可以互相包庇,隱瞞錯誤;到社會上,還能堅持公平正義,還能“天下為公”嗎?顯然,孔子是不會同意的。

“修道是謂教”,在社會上是如此,在家裏也當是如此。

基於這些瞭解,把“父子互隱(隱瞞)”讀為“父子互檃(矯正)”,顯然更合乎孔子的思想。

至於基於誤讀而攻擊孔子搞“司法腐敗”,只能說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季氏》篇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大家把“畏”解釋為畏懼。

這是講不過去的。

實際上,“畏”是“敬”的意思,《廣雅·釋訓》:“畏,敬也。

”不是說君子害怕聖人之言,而是君子敬重聖人之言,敬重天命。

孔子講“後生可畏”,也不是說害怕後生,而是因為後生表現突出,所以他敬重他們、看重他們。

還有,孔子講“朝聞道,夕死可也”,我們以前都把這句話理解為早上我知道了真理,晚上就死都無所謂了。

這種理解也是不對的。

孔子不是以求“知”為第一要務的人,相對於“道問學”來,孔子更重視“尊德性”。

孔子周遊列國,不是去求道的,孔子對道是什麼心裏很清楚,他是去推廣他的道,要君主們接受他的道。

因此,這裏的“聞”,決不能訓為“知”,而應訓為“達”。

“聞”有“達”之訓,最熟悉的就是諸葛亮的《出師表》,“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這裏“聞達”並舉,“聞”跟“達”就是同義詞。

《論語·顏淵》篇裏面孔子跟子張也有過討論,子張認為“聞”跟“達”是一個意思,但孔子認為“聞”跟“達”不同。

孔子這種講法在當時有特別的用意,是臨時措意,而非一般義。

在一般的語境中,“聞”跟“達”是同義詞,所以子張以“聞”釋“達”。

“朝聞道,夕死可也”即“朝達道,夕死可也”。

孔子不是說早晨知道真理就可以死了,而是說達到、實現了理想,晚上就可以死了。

如果說“朝聞道,夕死可也”是“朝知道,夕死可也”,那孔子在周遊列國前早就死了。

孔子周遊列國不是為了求“道”、知“道”,而是為了達“道”,為了推行他的治國之道,實現他的治國理想。

  這些例子在《論語》裏面是有普遍意義的。

很多人以為《論語》好講,實際上並非如此。

要理解孔子的真精神,就要讀懂《論語》。

要讀懂《論語》,就要解決《論語》的誤讀問題。

這幾年我已經就《論語》的誤讀問題寫了十多篇文章,以後準備再寫一些,到一定時候出一個論文集。

力爭還原真相,將《論語》一些事關孔子思想原則的重大問題的誤讀解決掉。

  馮同學:   他也沒讀懂。

尹老師:   哪幾章不懂?不妥?   馮同學:   其實我也沒完全讀懂《論語》,但一看這篇文章,就知道他沒讀懂,是因為他的整個思路不對。

老師說過,論語要“以經解經”,要用孔子的脈絡來相互印證,即要用“四書”來相互印證。

但上文是用“荀子”“諸葛亮”來印證的,所以我說他沒有讀懂。

  尹老師:   依據他章句,能說說哪幾章他說的好?哪幾章還不夠深入嗎?   馮同學:   依他所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朝聞道,夕死可也”兩章還不錯,另兩章就一般般了。

  尹老師:   “民可使導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導也,而不可強也。

”這章他說的如何?   馮同學:   不太好。

知怎麼會是強迫呢?“不知生,焉知死”,有些事情就是不能說,說也說不明白的時侯,就得“不可使知之”。

  肖同學:   解說的有點牽強,以字解字。

  尹老師:   肖同學,這“以字解字”可是學者們的看家本領。

  肖同學:   這句話本意就很好理解的。

不需那麼費勁了,拐彎抹角的。

  馮同學:   但套來套去的就遠離了作者的原意。

  尹老師:   馮同學,你最後的結論固然不錯,但是你前面引的道理似乎不很對……不是說不明白,因此不說……   肖同學:   民可,使導之;不可,使知之。

  馮同學:   是聽者聽不明白,沒必要明白。

  尹老師:   馮同學,《論語》另外有一章:“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現在大家對PM2.5都懂,為什麼?因為沒做好。

若是政府做的很好,需要瞭解什麼是PM2.5嗎?老百姓,就讓他們好好過日子,告訴他們怎麼做,而不是要讓他們懂,他們能過的很好。

不懂,是最好的。

這不是愚民政策,這是政府有能力。

夫妻之間沒有愛了,才會信誓旦旦證明自己是愛對方的。

真有愛,需要證明?需要“使知之”嗎?就是學者談經,還是太學究,是不?   肖同學:   我前面弄錯了,沒看清楚。

估計意思是:人民可以做到的,就很好的去引導他。

人民做不到的,使他知道這樣做的道理。

  卉汐: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那段位沒擺對。

  尹老師:   肖同學,你的解釋是對的。

卉汐,能簡單地說說怎樣才對嗎?我們討論討論廖名春的內容,我覺得想想很好。

下次,我們在課堂上也討論討論,到時候,你們就會感覺到毓老師所教的方向跟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也才能感覺到毓老師的高明……   卉汐:   “隱”當做包庇,這個解釋就太過牽強。

父母教育小孩天經地義,因為小孩就是“小人”,不學則不知義。

但是小孩教育父母就把自己當成父母的父母了.“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從這章可以知道孔子不是主張小孩不可以指出父母的錯誤但是要有分寸跟方法。

  尹老師:   方法就是對外“隱瞞”嗎?   卉汐:   不能如此說,不是隱瞞,而是不說,最好能想辦法彌補父母之過。

我覺得這才是孝順。

  尹老師:   不說,不就是隱瞞嗎?明明偷了人家的東西,不說,不是隱瞞是什麼?   卉汐:   舉個例子,有個父親有偷竊的癖好,他的兒子每次都跟在後面付錢。

另外,父母親年紀大了,要他們改習慣,太不人道了,小氣。

  尹老師:   很好的例子。

沒有版權吧?以後我會借用……   銀同學:   覺他說的也不是很有道理。

  尹老師:   哪幾章沒道理?   許同學:   老師,我有不同看法,我倒是覺得廖名春的觀點很正確呢!   尹老師:   哈,這太好了,聽聽大家的意見:你認為是都正確?還是哪幾章正確?事實上,不能說正確與否,而是看法是否高明與深入?   許同學:   “朝聞道,夕死可也”即“朝達道,夕死可也”。

孔子不是說早晨知道真理就可以死了,而是說達到、實現了理想,晚上就可以死了。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民可使導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導也,而不可強也”。

  《季氏》篇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大家把“畏”解釋為畏懼。

這是講不過去的。

實際上,“畏”是“敬”的意思,《廣雅·釋訓》:“畏,敬也。

”不是說君子害怕聖人之言,而是君子敬重聖人之言,敬重天命。

  這四句我都認可。

其實還有,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他漏掉沒講。

  尹老師:   畏,本來就是敬畏的意思。

只是說明不是“畏懼”,這清華大學的專家也研究得太淺了。

為什麼敬畏大人?為什麼敬畏天命?這些才是精神所在,不是嗎?其餘三句,看看有沒有其他同學評論。

  張同學:   我覺得《論語》流行幾千年,的確是經典,讀的人,研究的人都很多。

甚至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最正宗。

這位學者引的很多著作我還沒有聽過,別說讀了,特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段。

所以不知道他的舉證是否合適,但感覺上觀點有點見仁見智。

我推崇老師所說的要從孔子的著作驗證孔子的思想,這樣更真實。

不過自己基礎太差,具體觀點說不上來。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段我很贊同,剛好這次預習到。

這句話也反復理解了幾遍,看過幾個解釋。

我覺得這個解釋應該更符合孔子的境界。

  尹老師:   張同學,我認為他功夫不夠就在“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那一章。

這個,可以周日的時候談談……   張同學:   “朝聞道,夕可死也”這句我也覺得發揮了,我認為這個道就像是開悟,是聞思修了很多了,才豁然開朗了一個真理。

如果達到實現了理想,這麼具體的事情,以無常來說,標準是會變化的吧?   尹老師:   他對“聞”的解釋,有他的道理,但是套在章句上,我覺得不高明。

這,只有修行人才會瞭解的……   週末,我們討論討論這些。

這就是毓老師跟學者做學問的不同……   何同學:   剛加班回到家。

大家已經開始討論起來了哈。

  我覺得這句話的意思:朝聞道,意味慧命的開啟。

夕死可也,是指身命。

綜合起來,是說慧命重於身命。

因此要找師父啊!   張同學:   我這哪裡敢算上討論呀。

只是覺得以前學習不會思考,聽了看了就放著了,不過腦子,沒有吸收就用不起來,鍛煉一下思考的能力。

  尹老師:   我覺得想想很好。

到時候,你們就會感覺到毓老師所教的方向跟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也才能感覺到毓老師的高明……   何同學:   行為的原點在思想,還是在原點上多想想好吧。

  張同學:   請教師兄如何切實的做呢?   何同學:   這麼稱呼我,擔當不起啊。

還是叫我名字來的親切一些,呵呵   早上早起,晨讀大學中庸,朝誦。

晚上回家,一個人靜心反省反省過失,“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這也勉強算朝聞夕死吧,哈哈!   尹老師:   說起來,廖名春還是比一般人高明的,但終脫不出學者的框架,這是很重要的方向定位,因此拿他出來議論,只有對不起廖名春了……朝聞道,夕死可矣。

聞,是解為“聽到”好,還是解為“達道”好?   何同學:   聽到,因為聽到是行為,是自我要求的動作。

達道是從果上講。

  肖同學:   達道。

  尹老師:   不錯,何同學有點悟處了……可是如果是聽到的話,如何驗證呢?修道,是修給誰看的嗎?要誰來驗證?   何同學: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銀同學:   應該是開悟的人驗證。

  張同學:   不知道,但是總要什麼標準或者人物吧,否則怎麼知道自己就是開悟了,入道了呢?   何同學:   為自己學,從果上來驗證。

但是最終還是需要得道的人來驗證吧。

  尹老師:   張同學,聽到一個自己心中多年未解之疑,當下就知道對不對,不需要驗證的。

  何同學:   老師的意思,需要驗證,本身就意味著是未解的狀態。

  張同學:   哦,明白了。

我定位錯了,當成一般的解惑了。

  尹老師:   即使是解惑,只要能進步,只要能給答案,都認賬!這才是真正求道人。

當然是重要的關鍵疑惑。

周日談談,因為我們現在談的是最簡單、最淺的一章。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那一章更重要。

我說過。

但是得反反復複說才能進得去……   張同學:   老師,我還想問個問題:套路和系統是一回事嗎?   尹老師:   不完全一樣。

打拳,根據套路一步步學上去。

學上去了,瞭解了整個系統,發現套路並非是最高深的。

但是,到了那時候,會瞭解套路的重要與高明……章句並非系統,但是需要從章句的套路,走進系統……   張同學:   那章句=套路,系統=?呢?統可以達成的效果會如何?好比打拳成系統後就有武藝一般嗎?   尹老師:   可以這麼說。

打拳不見得就有功夫,讀章句不見得就能成系統。

但是從系統到應用,還有空間努力。

有點功夫,到能夠實戰,還有空間努力。

  張同學:   我發現在試圖傳播老師思想的時候,別人問到:他們可以從現在方便資訊庫裏輕鬆找到一些技巧和方法,那系統可以帶來什麼更大的好處,我發現自己答不上來。

  尹老師:   是的。

可以上網學唱戲,學打拳,學鋼琴,保證他們什麼都學不到。

功夫哪只是幾招套路?智慧哪是幾章文字?問問他,他從網上學到什麼功夫?   卉汐:   不好意思,插下嘴。

系統的好處在於系統本身就像一把尺,可以丈量。

  張同學:   就是鋼琴家的那個比喻對嗎?   尹老師:   是啊。

過去,我曾對人說,現代人有完整的經典,不像過去人無法讀到許多經典。

如果根據網上的資料就行,每個人都應超過孔子,我們能讀的經典遠比他多,是不?   張同學:   這也是我遠遠還不成系統的地方,聽到的都是一招一式,做不到融會貫通也自然和他們是一樣的程度——反省。

  尹老師:   你才剛開始,一下子就想吞下整頭象嗎?學個半年就瞭解整個系統,傳統文化智慧也就沒那麼高明與深刻了,是不?   張同學:   我覺得一點小小的進步是:以前很多概念壓根都沒有想過,經過這半年的學習,老師不斷的提到一些概念的討論,慢慢的覺得,真的是概念清晰了,學習才有方向。

  記錄來源:恩悅書院同學群 討論時間:2014.7.4 此文檔僅供恩悅書院學員內部使用,版權歸屬恩悅書院,翻版必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