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783年6月冰島拉基火山噴發,火山灰與溫室氣體導致歐洲氣候異常與農作物欠收。

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1788年春天法國遭遇的旱災。

當時法國還沒有從3年前的乾旱中恢復,上次 ... 法國大革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2月6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法國大革命"—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之中立性有爭議。

其內容、語調可能帶有明顯的個人觀點或地方色彩。

(2012年1月30日)加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討論頁說明此文中立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法國大革命Révolutionfrançaise大西洋革命的一部分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監獄日期1789年5月5日-1799年11月9日 (1789-05-05-1799-11-09)(10年6個月又4天)地點法蘭西王國結果 法國君主制度短暫被廢除 建立世俗且民主的共和國,但漸向專制和軍事化 基於自由主義和其他啟蒙思想的激進社會變革 拿破崙·波拿巴的崛起 跟歐洲其他國家的軍事衝突-法國大革命戰爭 歷史系列條目 法國歷史 史前時期(英語:PrehistoryofFrance) 舊石器時代(英語:PrehistoryofFrance#ThePalaeolithic) 中石器時代(英語:PrehistoryofFrance#TheMesolithic) 新石器時代(英語:PrehistoryofFrance#TheNeolithic) 銅石並用時代(英語:PrehistoryofFrance#TheCopperAge) 青銅時代(英語:PrehistoryofFrance#TheBronzeAge) 鐵器時代(英語:PrehistoryofFrance#TheIronAge) 古代希臘殖民地(英語:Greeksinpre-RomanGaul) 凱爾特高盧 羅馬高盧(英語:RomanGaul)前50年–486年 中世紀前期法蘭克人 墨洛溫王朝481年–751年卡洛林王朝751年–987年 中世紀卡佩王朝987年–1328年瓦盧瓦王朝1328年–1498年 近代(英語:EarlymodernFrance)瓦盧瓦-奧爾良王朝1498年–1515年瓦盧瓦-昂古萊姆王朝1515年–1589年波旁王朝1589年–1792年法蘭西王國(英語:EarlymodernFrance)1492年–1791年 十九世紀(英語:Franceinthelongnineteenthcentury)法國大革命1789年法國人的王國1791年–1792年第一共和國1792年–1804年第一帝國1804年–1814年波旁復辟1814年–1830年七月革命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二月革命1848年第二共和國1848年–1852年第二帝國1852年–1870年第三共和國1870年–1940年巴黎公社1871年 二十世紀(英語:Franceinthetwentiethcentury)自由法國.維琪法國1940年–1944年共和國臨時政府1944年–1946年第四共和國1946年–1958年第五共和國1958年–至今 法國主題閱論編 系列條目革命 種類 資產階級 顏色革命 共產主義(英語:Communistrevolution) 民主主義 非暴力(英語:Nonviolentrevolution) 不斷革命 政治(英語:Politicalrevolution) 無產階級(英語:Proletarianrevolution) 社會(英語:Socialrevolution) 革命浪潮(英語:Revolutionarywave) 方法 杯葛 公民不服從 內戰 階級鬥爭 政變 示威 游擊戰 反叛(英語:Insurgency) 非暴力抵抗 抗議 舉事 革命恐怖(英語:Revolutionaryterror) 秘密出版物 罷工 抗稅 恐怖主義 原因 威權主義 獨裁 資本主義 通敵 殖民主義 密友主義(英語:Cronyism) 專制主義 獨裁政體 歧視 經濟蕭條 貧富差距 選舉操控 饑荒 法西斯主義 封建制度 帝國主義 軍事占領 君主制 千禧年主義 自然災害 裙帶關係 迫害 政治腐敗 政治迫害 貧窮 僭主 極權主義 失業 歷史 新石器 商業 工業 大西洋 美國 法國 海地 希臘 1820年 1830年 比利時 德克薩斯 1848年 1848年匈牙利 菲律賓 伊朗第一次 青年土耳其黨人 墨西哥 中國 俄國 德國 瓜地馬拉 中共 1956年匈牙利 古巴 文化大革命 伊朗第二次 沙爾 人民力量 八月革命 康乃馨 1989年 天鵝絨 羅馬尼亞 歌唱 玻利瓦爾 玫瑰 橙色 鬱金香 吉爾吉斯 阿拉伯之春 突尼西亞 埃及 葉門 烏克蘭親歐盟 政治主題閱論編 共和主義 核心概念 反君主主義 自由 人民主權 共和制 公眾事物 社會契約 流派 古典 聯邦 凱末爾 納賽爾 新 韋尼澤洛斯 共和制的類型 自治 資本主義 基督教 企業 民主 聯邦 聯邦議會 伊斯蘭 議會 人民 革命 姐妹 蘇維埃 重要思想家 漢娜·阿倫特 西塞羅 詹姆斯·哈靈頓 托馬斯·傑斐遜 約翰·洛克 詹姆斯·麥迪遜 孟德斯鳩 波利比烏斯 讓-賈克·盧梭 阿爾格農·西德尼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歷史 羅馬共和國 部落議會 古雅典 威尼斯共和國 熱那亞共和國 佛羅倫斯共和國 荷蘭共和國 美國革命 法國大革命 西屬美洲獨立戰爭 自由三年 法國二月革命 1910年10月5日革命 辛亥革命 俄國二月革命 德國十一月革命 土耳其獨立戰爭 1921年蒙古革命 1922年9月11日革命 1935年希臘未遂政變 西班牙內戰 1946年義大利憲法公投 7月23日革命 7月14日革命 北葉門內戰 桑給巴爾革命 1969年利比亞政變 1970年柬埔寨政變 政權變革 伊朗伊斯蘭革命 1987年斐濟政變 尼泊爾內戰 各國 澳大利亞 巴貝多 加拿大 愛爾蘭 牙買加 摩洛哥 荷蘭 紐西蘭 挪威 西班牙 瑞典 土耳其 英國 蘇格蘭 美國 日本 相關主題 社群主義 民主 自由主義 君主主義 政治主題閱論編 法國大革命(法語:Révolutionfrançaise)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社會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的廣泛影響。

法國政治體制在大革命期間發生了眾多轉變:統治法國多個世紀的絕對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內土崩瓦解,過去的封建、貴族和宗教特權不斷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衝擊[1],傳統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

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大革命之後至1815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

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由於七年戰爭戰敗,又介入美國獨立戰爭,面對財政危機的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英國的工業革命也影響了法國的失業率。

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了階級意識,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

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級的民眾在6月20日發表網球場宣言,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監獄,8月26日頒布人權宣言,凡爾賽婦女運動迫使法國王室10月6日從凡爾賽返回巴黎。

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

不斷出現的外部壓力在法國革命中成為主導,法國大革命戰爭從1792年開始,這次戰役為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法國首次勝利,並使法國間接控制義大利半島和萊茵河以西的土地。

在國內,派系鬥爭及民眾情緒的日益高漲導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統治的產生。

羅伯斯比和雅各賓派覆亡以後,熱月黨人建立督政府,於1795年掌權,直至1799年拿破崙執政後結束。

法國革命中拉開現代社會的帷幕,共和國的成長、自由民主思想的傳播、現代思想的發展以及各國之間大規模戰爭都成為革命的標誌。

作為近代偉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讚揚的同時,法國大革命也因期間一些暴力專政行為而為人詬病。

革命隨後導致拿破崙戰爭、兩次君主制復辟以及兩次法國革命。

從法國大革命開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國在先後兩次共和國政府、君主立憲制及帝國政權下交替管治。

《舊制度與大革命》的中文譯者認為,1789年法國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國的「青春、熱情、自豪、慷慨、真誠的年代」。

它是一場社會政治革命,符合當時歐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

它不僅要改變舊政權,更要廢除舊的社會形式,因此需要同時改變所有既存的權力機構,毀滅所有公認的影響,祛除種種傳統,更新風尚與習慣[2]。

馬克·菲利普(英語:MarkPhilp)和琳恩·艾弗里·亨特(英語:LynnHunt)等西方學者認為,法國大革命受到激進主義思潮影響。

[3][4][5][6]. 目次 1起因 2革命前夕 2.1經濟危機 3三級會議(1789年5月5日—1789年6月17日) 4國民議會(1789年6月17日—1789年7月9日) 4.1網球場宣言 5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裝起義(1789年7月14日) 5.1攻陷巴士底監獄 5.2巴黎公社成立 6國民制憲議會(1789年7月9日—1791年9月30日) 6.1立憲過程 6.2《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6.3凡爾賽的婦女運動 6.4革命與宗教 6.5密謀和激進主義思潮 7君主立憲派的統治 7.1法國國王出逃 7.2《1791年憲法》 8國民立法議會(1791年10月1日—1792年9月20日) 9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裝起義(1792年8月10日) 10吉倫特派的統治 11國民公會(1792年9月20日—1795年11月2日) 11.1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1.2處死法國國王 11.3救國委員會 12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裝起義(1793年5月31日) 13雅各賓派的統治 13.1《1793年憲法》 13.2利用斷頭台殺害異己 14熱月黨人的統治 15巴黎人民芽月起義(1795年4月1日) 16巴黎人民牧月起義(1795年5月20日) 17五人督政府(1795年10月31日——1799年11月10日) 17.1《1795年憲法》 17.2保王黨葡月政變 17.3督政府果月政變 18大革命結束及拿破崙時代的開始(1799年11月10日) 18.1霧月政變 18.2《1799年憲法》 19影響 19.1法國 19.2歐洲各國 20另見 21相關作品 21.1漫畫 21.2電影 21.3遊戲 22參考文獻 22.1引用 22.2來源 23外部連結 起因[編輯] 更多資訊:舊制度(法國) 路易十六 1783年6月冰島拉基火山噴發,火山灰與溫室氣體導致歐洲氣候異常與農作物欠收。

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是1788年春天法國遭遇的旱災。

當時法國還沒有從3年前的乾旱中恢復,上次乾旱導致飼料不足,出現了大規模牲畜屠宰,造成以牲畜排泄物為主要肥料的法國農田因肥力不足而大量閒置。

1788年7月13日,如雞蛋般大(重約50g)的冰雹連續擊毀農田,造成大量失收。

同年冬天法國極端嚴寒,導致法國大革命前夕麵包價格的大幅上漲(從正常4蘇一個麵包到1789年底的12蘇)[7],患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大規模饑荒和普遍的營養不良。

饑荒甚至蔓延到歐洲的多個地區,而且政府沒有足夠運輸能力將食品運往災區。

18世紀的法國通貨膨脹日益惡化,使得社會購買力下降,1780年代地主因歉收加租進一步削弱農民收入。

國內最大地主羅馬天主教會對穀物徵收什一稅。

什一稅儘管表面上減輕國王稅項對民眾的壓力,實際上對每天都餓著肚子的窮人而言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

國內設置的關卡則限制國內經濟活動[8],以及在間歇作物歉收時成為運輸障礙。

資料顯示1788年貧戶的家庭一半收入花費在麵包上,1789年則達到80%。

商品滯銷,農民湧入城市造成高失業率,使得社會開始動盪不安。

[9] 法國由於路易十五時代的過度參戰又未能打贏(特別是七年戰爭)而導致國庫空虛,另外參加美國獨立戰爭亦增加財政壓力。

當時法國國債總數高達20億里拉。

由戰爭債務帶來的社會負擔,加上受君主體制下的軍隊缺乏為退役老兵提供社會服務所拖累。

同時貴族階級,尤其是住在凡爾賽的路易十六和瑪麗·安東妮王后的奢華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經濟負擔。

老舊而效率低下的財政系統無法處理政府債務,而稅務制度不合理更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新舊階級勢力的衝突某種程度上為革命推波助瀾。

法國的貴族頭銜是開放的,讓一些有能力及有錢的第三等級人民有機會成為貴族。

1700年至1789年間,法國社會增加5萬個新貴族。

隨著國家財政陷入危機,封爵的價格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一些沒落的貴族也對這些新貴族不滿。

貴族本身也有投資商業、礦業、地產等行業,因此中產階級財富與貴族財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紀以後變得模糊,但中產階級和貴族衝突日益嚴重。

[來源請求] 由啟蒙時代帶來的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會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國大革命產生的重要原因。

這包括對專制王權的憤恨;那些和荷蘭、英國等國有聯繫的商業城市,也因為荷蘭爆發愛國者起義失敗,吸引了荷蘭流亡人士前往,無形中助長法國革命的政治意識形態[10];野心勃勃的知識分子和商人對貴族特權和統治的憤恨;農民、工人以及資產階級對傳統貴族領主特權的憤恨;對神職特權者的憤恨和對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對貧困的鄉村低等教士對貴族主教的憤恨,和由此延伸的對天主教的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會修士會對其它宗教機構的影響;民眾對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隨著革命深入發展)的渴望;以及國王解僱在眾多財政顧問中被視為人民代表的勞恩男爵安·羅伯特·賈克·杜爾哥以及後來的賈克·尼克所導致的不滿[11]。

革命前夕[編輯] 經濟危機[編輯] 路易十六繼位時正值法國爆發經濟危機;國家幾近破產,入不敷出。

[12]造成這種窘境的根源是法國參與七年戰爭和美國獨立戰爭。

[13]1776年5月,財政部長杜爾哥失去支持,被迫下台。

翌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賈克·尼克繼任為財政總監。

由於他是新教徒,且身為外國人,無法以歸化的法國公民身分擔任部長職位。

[14]尼克意識到,國家在稅收責任分攤問題上存在不公平;[14]貴族和神職人員往往享受著許多稅務豁免。

[15]他認為,國家不能抽稅太高,貴族和神職人員的稅務豁免特權應該取消,並建議通過舉債來解決法國的財政問題。

尼克發表一份報告以闡述其壓縮大約36,000里弗爾赤字的主張;並提出限制那些掌控著最高法院司法權的貴族開銷。

正因如此,眾大臣與尼克水火不容。

一方想要鞏固自身地位,另一方則希望對方認同自己這個財政總監的地位。

地方勢力也因尼克損害他們的利益而反對他。

國王否決尼克的提案,並將尼克撤除,查爾斯·亞歷山大·德·卡隆恩被指派為繼任者,此事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9][14]。

卡隆恩起初還很大手大腳,但他很快就意識到財務狀況極嚴峻,並提出新稅法。

[16]他的建議中包括一項普遍通行的地價稅,徵稅對象包括貴族和神職人員。

社會矛盾的激化,導致諸如磚瓦之日的社會暴動。

1788年路易十六召開權貴會議,參會者都是貴族階層。

貴族階級希望推行憲政改革,以及任何加稅行為必需由三級會議通過,國王不得任意逮捕或拘禁人民等,又計劃在1789年5月召開三級會議。

停開數百年的三級會議重開,標誌著波旁王朝不再是獨斷專行的君主專制[17]。

三級會議(1789年5月5日—1789年6月17日)[編輯] 參見: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和無套褲漢 諷刺第一第二等級欺壓第三等級的漫畫 三級會議最初的安排是在等級上分為三級,分別為教士、貴族及平民,每一級都有一票,這樣其餘兩個等級都能否決第三個等級的決定。

巴黎最高法院擔心政府會搞一場虛假的會議以操縱結果,於是他們要求會議按1614年那次的形式安排三級會議[18]。

1614年的規定特別在第三等級成員為雙倍票權,其他則維持單一票權。

例如在多菲內省,省議會同意將第三等級的票權擴大到2倍,舉行普選,允許每人一票而不是每等級一票[19]。

由傾向自由的巴黎市民組成的組織「CommitteeofThirty」,組織活動反對等級計票。

這個由富人組成的組織,向三級會議施壓要求跟隨多菲內省的投票方式。

他們認為舊例是合理的,因為民眾應該擁有主權[20]。

由重新擔任財政總監的尼克組織的一幫第二等級貴族則對此投票方式表示反對。

然而路易十六最終在12月27日同意每人一票的方案,只是將每張選票所代表的票權判斷權力留給三級議會。

選舉在1789年春舉行,普選的第三等級合資格者要求為法國本土出生或已成為法國公民的男性公民,並要求在居住地投票以及繳納稅款。

原文如下: “ Pourêtreélecteurdutiersétat,ilfautavoir25ans,êtrefrançaisounaturalisé,êtredomiciliéaulieudevoteetcomprisaurôledesimpositions. [21] ” 1789年三級會議 投票產生出1201名代表,包括291名貴族300名教士以及610名第三等級成員。

[22]在討論前,三級會議編寫「意見書」(cahiersdedoléances)說明即將提交的討論內容[23]。

一些在數月之前還會被認為是非常激進的想法在意見書中明確表達出來,但是意見書大部分內容支持君主專制。

很多內容假定第三等級將會支持日後的稅收改革,很少提及啟蒙思想[18][24]。

自由派的貴族和教士編寫的小冊子在出版管制暫停後如潮水般湧現並廣泛傳播。

西哀士在當年1月出版的小冊子《第三等級是什麼?》(Qu'est-cequeletiersétat?)中提出:「第三等級是什麼?是一切,是整個國家;第三等級在政治秩序中的地位是什麼?什麼也不是;第三等級要求什麼?要求取得某種地位。

」[18][25][26][27] 1789年5月5日三級會議在凡爾賽舉行,尼克開場演說三小時。

會議剛開始就陷入僵局,第三等級的基本戰術是要求所有決議必須由三個等級公開討論決定,因此他們要求參會代表的身份確認必須要公開進行,而不是僅在各自的等級群體裡完成。

教士等級宣稱需要更多時間完成,遭到民眾反駁。

尼克聲稱每個等級都要做身份確認,「國王會為大家仲裁」,但卻未獲得另外兩個等級認可。

[24][28] 國民議會(1789年6月17日—1789年7月9日)[編輯] 網球場宣言 更多資訊:國民議會(法國大革命) 網球場宣言[編輯] 1789年6月10日,埃馬紐埃爾-約瑟夫·西哀士提出由第三等級自行為與會者認證,並邀請另外兩個階級參加,但不會無止境等下去。

他們兩天後開始,並在6月17日完成認證工作。

然後他們藉投票作出一個意義深遠決定,他們自稱為「國民議會」,一個不是為國家而是為「人民」服務的議會。

他們邀請另外兩個階級參與,但事先聲明即使另外兩個階級不加入,他們依然會對國家事務進行議決[29]。

為了繼續保持對三級會議的控制及阻止國民議會的行動,路易十六命令木匠在兩天內為國王演講做準備,替場地裝修為由,下令關閉國民議會的召開地萬國大廳。

當時天氣不太好,於是國民議會轉到附近一個室內網球場。

1789年6月20日在室內網球場內他們發表《網球場宣言》,宣稱國民會議會續存至法國憲法建立為止。

大部分的教士代表很快就加入到國民議會中去,貴族階層則有47人加入。

到6月27日,國王方面公開讓步,不過大量軍隊在巴黎和凡爾賽集結。

巴黎及其它城市不斷有人向國民議會表示支持[30]。

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裝起義(1789年7月14日)[編輯] 攻陷巴士底監獄[編輯] Jean-PierreHouël繪製的《攻占巴士底監獄》 主條目:攻占巴士底監獄 7月9日國民議會宣布改稱為國民制憲議會。

這時候,尼克因靠近第三等級而惹禍上身。

在王族裡,瑪麗王后、國王的弟弟阿圖瓦伯爵以及其他樞密院裡的保守派都勸說路易十六解僱他。

1789年7月11日,尼克宣布王室家庭應該按預算資金過活後,國王解僱他,並同時重組財政部[31]。

法國大革命早期手持三色旗的無套褲漢形象 不少巴黎市民認為路易的行動是王室對議會開始干預的第一步,因此消息傳出後第二天巴黎開始出現暴動。

他們更擔憂的是正在進駐的部隊(其中不少並非本國士兵而是王室僱用的外國兵團)已接到推翻制憲議會的命令。

在凡爾賽的制憲議會不斷想辦法避免再被驅逐出開會地點。

巴黎很快就陷入暴亂,暴動市民受到法國衛兵的支持[32]。

7月14日,叛軍盯上巴士底監獄里的武器和彈藥庫存。

儘管當時監獄裡只有7名囚犯(四名鍛工,包括薩德侯爵在內的兩名因道德罪被收押的貴族,以及一名殺人疑犯),巴士底監獄因此被當作是法國封建制度的象徵。

經過數小時的戰鬥,巴士底監獄於當天下午被攻陷。

雖然當時的巴士底監獄管理者侯爵洛奈命令停火以避免雙方相互殘殺,他仍然被人拖出來毆打、用刀亂刺直至最後被斬首。

他的頭被穿在長矛上繞城展示。

暴動民眾回到巴黎市政廳,把拒絕提供武器的商會會長賈克·德·弗萊塞勒推上被告席,此人即刻於市政廳前被不知名人士用槍射死。

這一天後來也成為法國國慶日。

巴黎公社成立[編輯] 主條目:巴黎公社(法國大革命) 國王和他的軍事支持者這時再次讓步。

拉法葉侯爵擔任巴黎國民衛隊的指揮,在網球場宣言發布時擔任國民會議主席的讓·西爾萬·巴伊在名為「公社」的新政府架構下擔任巴黎市長。

尼克再次上台,不過這次僅是曇花一現。

儘管尼克在擔任財務大臣時表現有目共睹,但作為政治家卻不太受到其它派別的歡迎。

他的經濟政策並不能觸及社會矛盾的深處,這為他的最後一次被撤埋下伏筆[33]。

國王到巴黎巡視,並在7月17日同意確認國旗為藍白紅三色旗,以及確定「國家萬歲」、「國王萬歲」的口號[34]。

保守貴族們對王室的行為非常不滿,一些對政局產生懷疑的人開始流亡。

另一些人則是投入國家內亂甚或參與歐洲其他封建王朝的反法同盟活動。

另一方面,人民主權論開始向全國散播。

在農村地區,人們參與燒毀地契等的「大恐慌」活動。

凡爾賽的動盪使得失業率大幅度上升,各種謠言在社會中散布[35]。

國民制憲議會(1789年7月9日—1791年9月30日)[編輯] 主條目:國民制憲議會 立憲過程[編輯]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1789年8月4日,國民制憲議會決議通過取消封建制度(儘管當時各地的農民暴動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已經基本上將封建制度摧毀),包含該內容的決議案被後世稱為《八月法令》。

該法令掃除第二等級封建領主權力,以及第一等級收取什一稅的權力。

這樣貴族和教士在各城鎮、城市、省等等都失去它們的特權。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編輯] 主條目:人權宣言 當年8月26日,國民制憲議會發布《人權宣言》。

這份宣言不但具有憲法效力,更重要的對國民制憲議會原則的宣示。

它對外宣布國民制憲議會不但是立法機構,還是編制新憲法的機構。

尼克、穆尼埃和拉利托勒達勒侯爵和一些人曾建議建立參議院,成員由國王從民選代表中選出。

一群貴族對是否開設針對貴族的上議院展開討論,最終同意法國應該成立一個單一的一院制議會。

他們認為國王應保留「暫停權」,他有權延遲法令實施,但不能完全禁止。

議會制度最終取代歷史上的83省制度,在地區和人口方面統一管理及大致上平等。

就在制憲會議集中精力制憲的同時,經濟危機仍在蔓延,財政赤字不斷擴大。

奧諾雷·米拉波帶頭處理這些問題,議會給予尼克全面的財政掌控權。

凡爾賽的婦女運動[編輯] 1789年10月5日凡爾賽的婦女運動 主條目:凡爾賽婦女大遊行 在國家聲望已經跌到最低的時候,由國王近身侍衛傳出的王后在王宮裡私藏糧食的謠言在1789年10月5日引發騷動。

婦女組成的遊行隊伍開始在巴黎的市場中集合併遊行到市政廳,要求市政廳官員解決他們的問題。

婦女認為政府官員對嚴峻經濟情況負有責任,尤其是食物短缺。

他們亦要求王室結束對制憲會議的干預,要求王室及政府搬到巴黎,以表示對解決當時法國社會普遍貧困的誠意。

由於不滿市內官員的回應,多達7,000名婦女帶著大炮和小型武器加入遊行到凡爾賽的隊伍。

拉法葉命令兩萬名國家衛兵維持秩序,之後一些抗爭者衝進宮殿,並殺死數名衛兵。

拉法葉最後說服國王,遵照群眾的請求搬到巴黎。

1789年10月6日,國王和王室在國家衛兵的「護衛」下從凡爾賽搬到巴黎杜樂麗宮,並正式承認國民制憲議會。

革命與宗教[編輯] 在這幅漫畫裡,教士和修女在1790年2月16日頒布新法令後慶祝他們的新的自由。

革命導致權力從羅馬天主教到國家的大規模轉移。

按照舊制度,天主教會是法國單一最大土地所有者。

教會可以豁免對政府的稅項,同時它還對一般市民徵收什一稅(收入的10%的稅項,通常以穀物的形式徵收),[36],不少人對天主教會的財富和權力深惡痛絕。

法國的少數新教徒,如結盟宗,希望能制定反天主教的新法令以報復歧視他們的教士。

啟蒙思想家如伏爾泰通過批評天主教動搖君主政體,並對這種憤恨推波助瀾[37]。

正如歷史學家約翰·麥克曼勒斯所說:「在十八世紀法國的王座和聖壇通常被認為是同盟,它們的同時倒下成為他們的確為同盟的最終證據」[38] 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激化了這種對天主教會的憤恨。

天主教會以13萬教士構成第一等級。

當國民議會在1789年6月組成時,教士們加入國民議會,這埋葬了三級會議的自古以來的政治威信。

[39]國民議會開始執行社會和經濟改革,8月4日制定的法例取消教會徵收什一稅的權力。

為緩解財政壓力,11月2日,國民議會宣布教會的財產「由國家處置」[40]。

他們利用這筆財產作為擔保發行一種新貨幣:指券。

從此國家需肩負起教會的職責,這包括支付教士薪水和照顧窮人、病人及嬰兒。

[41]到12月,國民議會開始拍賣土地以獲取收入,這讓指券在之後的兩年內貶值25%[42]。

1789年秋,修會聖願被立法廢除。

1790年2月13日,所有宗教體系被廢除[43]。

修士和修女被勸諭回到平民生活並最終有部分人結婚。

[44] 根據1790年7月12日通過的神職人員民事組織法案,教士成了國家的雇員。

同時建立一個為教區教士和主教而設的選舉系統以確定對教士的報酬比例。

很多天主教徒反對選舉系統,因為這否定了教宗的權威。

最終在1790年,國民議會開始要求全體教士效忠王室。

[45] 密謀和激進主義思潮[編輯] 巴黎湧現不同革命團體,其中雅各賓俱樂部、科德利埃俱樂部在革命中發揮巨大作用。

君主立憲派的統治[編輯] 參見:斐揚俱樂部和1789社 1790年6月,制憲議會廢除了親王、世襲貴族、封爵頭銜,並且重新劃分政區。

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審制度。

制憲議會還沒收教會財產,宣布法國教會脫離教宗統治而歸國家管理。

法國國王出逃[編輯] 更多資訊:路易十六的出逃 1791年六月國王一家回到巴黎,這時他們的出逃瓦雷內的計劃已經失敗 路易十六對法國大革命的發展方向逐漸感到氣餒。

他的兄弟,阿圖瓦伯爵及路易妻子瑪麗王后堅定反對革命的立場受到流亡者支持,但他自己卻拒絕作出任何讓外界感到他以外國勢力對抗議會的事情。

最終,由於感到個人及家庭的安全受到威脅,他決心離開巴黎並逃到由法國與奧地利主導統治的神聖羅馬帝國邊境附近,且此行已經得到邊境衛隊的保證。

路易將賭注押在布耶侯爵身上,他同時譴責逃亡者和議會,卻在蒙特梅迪的營地對路易的逃亡作出支援。

1791年6月20日,國王一家從杜樂麗宮逃出,他們自己打扮為平民,他們的僕人則打扮成貴族。

國王在瓦雷內的馬車上被驛站站長認出且被捕(在默茲省),他和他的家人被護送回巴黎,當時仍然穿著僕人的服裝。

佩蒂翁、拉圖爾-莫布爾、安托萬·巴納夫代表議會在埃佩爾奈會見國王一家後將其帶回。

巴納夫從此成為王室家庭的顧問。

當他們一家回到巴黎,群眾以沉默的方式迎接他們。

制憲議會暫時停止國王的王位,他和王后受到監視保護。

[46][47][48][49]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喬裝出逃失敗,部分激進領袖和民眾要求廢除王政,實行共和,但君主立憲派則主張維持現狀,保留王政。

7月16日君主立憲派從雅各賓派中分裂出去,另組斐揚俱樂部。

《1791年憲法》[編輯] 更多資訊:1791年法國憲法 9月3日制憲議會制定一部以「一切政權由全民產生」、三權分立的憲法,規定行政權屬於國王、立法權屬於立法會議,司法權屬各級法院。

國民立法議會(1791年10月1日—1792年9月20日)[編輯] 主條目:國民立法議會 9月30日制憲議會解散,10月1日立法議會召開。

法國成為君主立憲國家。

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裝起義(1792年8月10日)[編輯] 法國大革命引起周邊君主制國家不安,普魯士、奧地利成立反法聯軍攻打法國。

由於路易十六的王后、奧地利皇帝的妹妹瑪麗·安東尼特洩露軍事機密給聯軍,法國軍隊被打敗,聯軍攻入法國。

為此,1792年7月11日立法議會宣布祖國在危急中。

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運動的高潮。

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馬拉、丹敦帶領反君主制運動,於8月10日攻佔國王住宅杜樂麗宮,拘禁國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君主立憲派的統治。

吉倫特派的統治[編輯] 更多資訊:吉倫特派 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宮 1792年8月10日的起義使吉倫特派取得政權,迫使立法會議廢除憲法、國王退位、實行普選制。

同時法國軍隊和各地組織的義勇軍在9月20日的瓦爾米戰役打敗外國聯軍。

國民公會(1792年9月20日—1795年11月2日)[編輯] 主條目:國民公會 9月21日,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開幕。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編輯] 更多資訊: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9月22日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處死法國國王[編輯] 更多資訊:路易十六 1793年1月21日,國民議會經過審判以叛國罪處死國王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也於10月16日被處死。

救國委員會[編輯] 更多資訊:公共安全委員會 吉倫特派當政以後,把主要力量用於反對雅各賓派和山嶽黨。

從1792年秋季起,人們不滿他們的溫和政策,要求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

以忿激派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嚴懲投機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

而吉倫特派卻頒布法令鎮壓運動。

與此同時,法國軍隊在1792年10月後已經打到國外。

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裝起義(1793年5月31日)[編輯] 歐洲各國的專制王朝非常害怕,1793年2月,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荷蘭、薩丁尼亞、漢諾瓦、英國成立反法同盟,對法國進行武裝干涉。

然而吉倫特派無力抵抗外國軍隊,巴黎人民於5月31日到6月2日發動第三次起義,推翻吉倫特派的統治,建立起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派的統治[編輯] 參見:雅各賓俱樂部、山嶽黨、科德利埃俱樂部、埃貝爾派和雅各賓專政 「雅各賓專政」,又稱「恐怖時代」,是雅各賓派領袖羅伯斯比的專制獨裁統治。

雅各賓派掌權後,平定被推翻的吉倫特派在許多地區煽動的武裝叛亂。

6月3日-7月17日頒布3項土地法令,使大批農民可以分期付款買到土地。

《1793年憲法》[編輯] 更多資訊:1793年法國憲法 6月24日公布憲法,這是法國第一部共和制憲法,但是由於戰爭而未能實施。

7月,改組並加強作為臨時政府機關的救國委員會,並把投機商人處決。

10月底,他們把吉倫特派及其支持者斬首,包括布里索、羅蘭夫人、科黛,美國革命家托馬斯·潘恩也被捕入獄。

1793年底至1794年初將外國干涉軍全部趕出國土,國內叛亂也基本平息。

利用斷頭台殺害異己[編輯] 更多資訊:革命法庭 1794年3-4月雅各賓內部開始激烈爭鬥。

羅伯斯比以謀反的罪名將雅各賓派中與他政見不合的丹東、埃貝爾等人處死,使雅各賓派趨於孤立,民眾也開始反對恐怖政策。

隨後國會中反對羅伯斯比獨裁的勢力組成熱月黨。

1793年-1794年雅各賓派專政期間,巴黎設置斷頭台,三年內被斬首的「反革命分子」,達到7萬人之多,其中包括化學家拉瓦節、教士埃德熱沃爾特等著名人士。

但是其中不少並非保王黨成員,只是反對雅各賓派的人士。

斷頭台行刑遺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協和廣場。

熱月黨人的統治[編輯] 主條目:熱月政變 7月27日(法國新曆共和二年熱月9日),熱月黨發動熱月政變推翻羅伯斯比並將他送上斷頭臺。

在熱月9日發生的事件是革命過程中的分水嶺。

隨後的熱月政權被證明是不受歡迎的。

面臨許多叛亂,羅伯斯比和他的盟友,以及巴黎公社七十名成員都被處決,這是曾經在巴黎發生過的最大規模的處決。

[10]這使得法蘭西面臨一個非常脆弱的局勢。

對羅伯斯比的敵視並沒有連同他的處決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們決定責怪以任何方式曾經與羅伯斯比有關的人。

簡言之就是雅各賓俱樂部,他們的支持者,都被懷疑是過去參與革命的個人,並通過新政府組織的許多紈袴子弟成員作為街頭戰士,暴力鎮壓無套褲漢。

這些群體的大屠殺成為著名的第一次白色恐怖。

[2]通常,這些成員大屠殺目標是監獄的群體或未經法定程序審判的受害者,這整體的情況類似在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期間對付反革命的手段。

與此同時,其經濟政策為猛烈的通貨膨脹鋪平了道路。

最終導致在1795年11月將權力移交給督政府五人執政手中。

[11] 這個熱月政權的權力核心排除了山嶽派的殘存者和那些曾反對羅伯斯比和聖茹斯特的密謀者。

發生在1795年第一次白色恐怖造成無數的監禁和數百名處決,幾乎清除了政治左派全部的民眾。

這些數字,比先前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造成超過40,000人處決的規模顯然小得多。

許多處決是未經審判的。

[12] 巴黎人民芽月起義(1795年4月1日)[編輯] 主條目:芽月起義(英語:Insurrectionof12Germinal,YearIII) 共和三年芽月10日巴黎人民舉行集會喊出了「要麵包」,「要1793年憲法」等口號,被熱月黨人調集軍隊鎮壓。

巴黎人民牧月起義(1795年5月20日)[編輯] 主條目:牧月起義(英語:Revoltof1PrairialYearIII) 巴黎人民要求釋放芽月起義的被捕者,政府軍對群眾進行鎮壓。

五人督政府(1795年10月31日——1799年11月10日)[編輯] 主條目:督政府 熱月黨人於1795年解散國會,成立新的政府機構督政府。

恐怖時期結束,但政局仍然不穩。

《1795年憲法》[編輯] 更多資訊:1795年法國憲法 保王黨葡月政變[編輯] 參見:葡月政變和克利希俱樂部 反對新憲法的將軍叫囂復辟,被拿破崙鎮壓。

1796年督政府派拿破崙·波拿巴遠征義大利取得重大勝利,軍人勢力開始抬頭。

督政府果月政變[編輯] 更多資訊:果月政變 1797年立法機構選舉時,許多保皇黨分子當選,督政府為打擊保皇黨勢力,宣布選舉無效。

1798年立法機構選舉雅各賓派的殘餘勢力當選,督政府再次宣布選舉無效。

這種政策歷史上稱為鞦韆政策,督政府日益獨裁。

大革命結束及拿破崙時代的開始(1799年11月10日)[編輯] 霧月政變[編輯] 更多資訊:霧月政變 1799年英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聯盟,以西哀士為首的右翼勢力要求軍人控制局面。

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18日)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結束督政府的統治,建立執政府,自任執政。

《1799年憲法》[編輯] 更多資訊:共和八年憲法 法國大革命結束,開始15年的拿破崙時代。

但法國在拿破崙1804年稱帝后又恢復了君主制,直到1871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後君主制才被徹底廢除。

影響[編輯] 法國大革命對歐洲、歐洲各國及新大陸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

[50][51] 在奧托·丹恩和JohnDinwiddy的一份總結報告中,指出「一直以來,歐洲歷史被認為幾乎是渾渾噩噩、平淡無奇的,法國大革命給予它很大的刺激,使其現代民族主義得以迅速崛起。

」[52]。

在法國大革命後,法國的民族主義得以發展起來並影響深遠。

例如,拿破崙憑藉對外戰爭成為民族英雄的象徵,間接使得他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以壓倒性優勢當選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後來成為皇帝拿破崙三世)。

[53] 法國[編輯] 大革命在法國的影響是巨大的,一些改變被廣泛接受而另外一些則引起很大的爭議並持續到二十世紀末。

在革命之前,人們沒有什麼權力發出的聲音。

國王的權力十分集中,大多數的貴族極力維持當時的「凡爾賽體系」。

湯普森曾表示, “ 國王有擁有自己的個人財富,貴族頭銜的賦予權,教會的領導權,各地省長的任命權,法官和地方法官的任命權,和陸軍的指揮權。

[54] ” 歐洲各國[編輯] 革命在發生後的即時影響主要是在法國鄰國,但也不限於此。

德國萊茵河一帶因受革命影響發生了暴動,比利時列日主教領的資產階級驅逐了其主教並迫使奧地利駐軍撤出。

瑞士各州也發生了騷亂。

相比之下,西班牙和義大利並未因革命思潮而發生變故,義大利的革命派並未形成氣候,革命在貴族中鮮有同情者。

自詡自由派的知識分子在西班牙也不敢對革命表達公開的支持。

俄羅斯方面,德米特里·哥里津大公等人雖然同情革命,但更中意由上而下的改革。

俄屬波蘭的貴族們嘗試了這樣的改革但沒能取得實質上的成績。

匈牙利的貴族趁機向奧地利要求更多的權利,然而一旦得到後便反過來反對解放農奴。

[55] 在英國,法國革命引起了非英國國教會新教徒以及愛爾蘭天主教徒的興趣。

倫敦、曼徹斯特等地成立了憲政宣傳促進會這樣的組織。

愛爾蘭獨立運動也因法國革命主權在民的思想而開始發展。

[55] 由於革命,法國以外的歐洲貴族、僧侶階級陷入了恐慌。

貴族們擔心民眾的暴動,僧侶們憂慮教會財產的充公。

他們因而選擇通過極力支持王權的方法來避免原有制度的崩潰。

普魯士刪除了有損皇帝、容克威嚴的法律。

利奧波德二世治下,奧地利的封建領主免於土地改革,但波西米亞和匈牙利的農民抗爭使得農奴制的廢除成為了不可逆的定局。

共濟會、光明會等中產階級結社在各國受到打壓。

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則取締了所有法國書刊並且驅逐了許多法國僑民。

[55]英國哲學家柏克的法國革命論因其反對革命的立場,被歐洲反革命勢力(這裡是中性用詞)奉為圭臬。

另見[編輯] 法國大革命博物館 法國大革命年表 相關作品[編輯] 漫畫[編輯] 《凡爾賽玫瑰》(ベルサイユのばら)故事後期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 電影[編輯] 《法國大革命》(OneNation,OneKing)為2018年上映的法國電影 《雪琳娘(英語:Chouans!)》(Chouans !)電影於1988年上映 《雙城記》(ATaleofTwoCities)電影於1980年上映 《唯一的生路(英語:TheOnlyWay(1970film))》(TheOnlyWay)電影於1970年上映 遊戲[編輯] 《刺客教條:大革命》:故事背景為法國大革命。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FrenchRevolution.(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24).  ^2.02.1中文版序言.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務印書館.1992年9月1日.  ^MarkPhilp.TheFrenchRevolutionandBritishPopularPolit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79.  ^LeighAnnWhaley.Radicals:politicsandrepublicanismintheFrenchRevolution.  ^LynnAveryHunt.Politics,Culture,andClassintheFrenchRevolution. :87[2021-09-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9).  ^AlisonYarrington.ReflectionsofRevolution:ImagesofRomanticism.Routledge. :112.  ^Hibbert.Pg96. ^EncyclopediaBritannica —Traite.[2008-10-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0).  ^9.09.1法國大革命提綱(DOC).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永久失效連結] ^10.010.1Schama,ch.3and4 ^11.011.1Doyle1989,pp.73–74 ^12.012.1Frey,p.3 ^France’sFinancialCrisis:1783–1788.[2008-10-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05).  ^14.014.114.2Hibbert,p.35,36 ^Frey,p.2 ^Doyle2001,p.34 ^Doyle2001,p.36 ^18.018.118.2Doyle2001,p.38 ^Doyle1989,p.89 ^Neely,p.56 ^LaRépubliqueetlesuffrageuniversel.Assembléenationale :.[2019-07-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4)(法語).  ^Hibbert,pp.42–45 ^Frey,pp.4,5 ^24.024.1Neely,pp.63,65 ^《第三等級是什麼?》節選.[2010-09-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8).  ^西耶斯的《论特权第三等级是什么》.華網在線.[2019-07-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28).  ^Furet,p.45 ^Schama2004,p.300–301 ^Schama2004,p.303 ^Schama2004,p.312 ^Schama2004,p.317 ^Schama2004,p.331 ^Furet和Ozuof,《ACriticalDictionary》,288頁 ^Schama2004,p.357 ^Hibbert,93 ^CenserandHunt,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4. ^CenserandHunt,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16. ^JohnMcManners,TheFrenchRevolutionandtheChurch,5. ^JohnMcManners,TheFrenchRevolutionandtheChurch,50,4. ^NationalAssemblylegislationcitedinJohnMcManners,TheFrenchRevolutionandtheChurch,27. ^JohnMcManners,TheFrenchRevolutionandtheChurch,27. ^CenserandHunt,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61. ^EmmetKennedy,ACultural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148. ^CenserandHunt,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92. ^CenserandHunt,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92. ^EncyclopædiaBritannicaEleventhEdition ^Lindqvist,Herman(1991).AxelvonFersen.Stockholm:Fischer&Co ^Loomis,Stanley.TheFatalFriendship.AvonBooks.1972.ISBN 0-931933-33-1.  ^TimothyTackett,WhentheKingTookFlight.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3.  ^R.R.Palmer,TheAgeoftheDemocraticRevolution:TheStruggle,VolumeII:TheStruggle(1970) ^Klaits,Joseph;Haltzel,MichaelH.;Haltzel,Michael.GlobalRamificationsoftheFrenchRevolution.CambridgeUP.2002[2015-06-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Dann,Otto;Dinwiddy,John.NationalismintheAgeoftheFrenchRevolution.Continuum.1988:13[2015-06-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2).  ^BeatriceFryHyslop,FrenchNationalismin1789(1968)especiallychap.7 ^J.M.Thompson,RobespierreandtheFrenchRevolution(1962)p22 ^55.055.155.2Lefebvre,Georges.法国革命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190–200.ISBN 9787100071277.  來源[編輯] Carlyle,Thomas.TheFrenchRevolution:AHistory.TheModernLibrary.2002[1837][2010-04-25].ISBN 03757602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Censer,Jack;LynnHunt.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Pennsylvania: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Press.2001.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Cole,Alistair;PeterCampbell.Frenchelectoralsystemsandelectionssince1789.Gower.1989[2010-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9-21).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Dalton,Susan.“GenderandtheShiftingGroundofRevolutionaryPolitics:TheCaseofMadameRoland”CanadianJournalofHistory.2001.ISSN 0008-4107.  Doyle,William.TheOxford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3r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2010-04-25].ISBN 01928522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Doyle,William.TheFrenchRevolution:Averyshortintroduc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1[2010-04-25].ISBN 019285396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Doyle,William.TheOxford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2n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2[2010-04-25].ISBN 019925298X.(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Frey,Linda;MarshaFrey.TheFrenchRevolution.Westport,Connecticut:GreenwoodPress.2004[2010-04-25].ISBN 03133219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Furet,Francois.RevolutionaryFrance,1770–1880.BlackwellPublishing.1995[2010-04-25].ISBN 063119808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Hanson,Paul.ContestingtheFrenchRevolution.BlackwellPublishing.2009[2010-04-25].ISBN 978140516083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4).  Hibbert,Christopher.TheDaysoftheFrenchRevolution.NewYork:Quill,WilliamMorrow.1980[2010-04-25].ISBN 068803704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Levy,DarlineGayandHarrietB.Applewhite.「WomenandMilitantCitizenshipinRevolutionaryParis,」inRebelDaughters,ed.Sarae.MelzerandLeslieW.Rabin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Kennedy,Emmet.ACultural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9.  Lefebvre,Georges.TheFrenchRevolution:FromItsOriginsto1793.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71[2010-04-25].ISBN 023108598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MarquisedeMaintenon「InstructiontotheNunsofSt.Louis,」inWritingsbyPre-RevolutionaryFrenchWomen.ed.AnneR.LarsenandColetteHWinn.(NewYork:GarlandPublishingInc.,2000),321. McManners,John.TheFrenchRevolutionandtheChurch.NewYork:HarperandRow.1969.  Mousset,Sophie.Women'sRightsandtheFrenchRevolution.TransactionPublishers.2007.ISBN 0765803453.  Neely,Sylvia.AConcise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Rowman&Littlefield.2008[2010-04-25].ISBN 07425341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Rude,George.TheFrenchRevolution:ItsCauses,ItsHistoryandItsLegacyAfter200Years.GrovePress.1991[2010-04-25].ISBN 08021327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2).  Schama,Simon.Citizens.Penguin.2004[1989].ISBN 0141017279.  Scott,JoanWallach.「AWomanWhoHasOnlyParadoxestoOffer,」inRebelDaughters,ed.Sarae.MelzerandLeslieW.Rabine(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 Soboul,Albert.Ashort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1789–1799.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Ltd.1977.ISBN 0520034198.  Walker,LeslieH."SweetandConsolingVirtue:TheMemoirsofMadameRoland."Eighteenth-CenturyStudies,FrenchRevolutionaryCulture(2001):403–419.http://0-www.jstor.org.bianca.penlib.du.edu/[永久失效連結]. 「Women.」TheEncyclopediaofDiderotandd'Alembert.UniversityofMichiganLibrary,n.d.Web.10/29/09.>http://quod.lib.umich.edu/d/di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本條目出自公有領域:Chisholm,Hugh(編).大英百科全書(11thed.).劍橋大學出版社.1911.  這個條目的內容參考了弗朗索瓦·米涅的著作《HistoryoftheFrenchRevolutionfrom1789to1814》,該書已進入公有領域。

現在古騰堡計劃有收錄此書內容,詳見此處。

外部連結[編輯] PaulWranitzky:第31交響樂「法國大革命」或稱「LaPaix」引子的第一段 Porticodoro/SmartCGArtMediaProductions —ClassicalOrchestra. 播放此檔案有問題?請參見媒體幫助。

維基文庫中的《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書》條目:FrenchRevolution,The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法國大革命 法國主題 歐洲主題 軍事主題 歷史主題 NotesetArchives1789-179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法文站點。

包括1789年-1794年間大量史料,並有介紹分析文章。

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英文站點。

包括拿破崙時期。

OpenUniversitycourseArchive.is的存檔,存檔日期2012-12-05 EntryonEncyclopedia.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romtheColumbiaEncyclopedia Primarysourcedocument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romTheInternetModernHistorySourcebook Liberty,Equality,Fraternity:ExploringtheFrenchRevolu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collaborativesitebytheCenterforHistoryandNewMedia(GeorgeMasonUniversity)andtheAmericanSocialHistoryProject(CityUniversityofNewYork) TheOriginsoftheFrenchRevolu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eFrenchRevolution:TheModerateStage,1789–179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andTheFrenchRevolution:TheRadicalStage,1792–179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threeessaysfromTheHistoryGuide:LecturesonModernEuropeanIntellectualHistory Vancea,S.TheCahiersdeDoleancesof17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ClioHistoryJournal,2008. 閱論編法國大革命 舊制度 起因 國民制憲議會 君主立憲 國民公會 共和 督政府 執政府 年表 重要事件1788年 磚瓦之日(1788年6月7日) 維濟勒集會(1788年7月21日) 1789年 《第三等級是什麼?(法語:Qu'est-cequeleTiers-État ?)》出版(1789年1月) 通宵騷亂(1789年4月28日) 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1789年5月5日) 國民議會(1790年6月17日-7月9日) 網球廳宣誓(1789年6月20日) 攻占巴士底監獄(1789年7月14日) 大恐慌(1789年7月20日-8月5日) 法國封建制度的廢除(1789年8月11日)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1789年8月27日) 凡爾賽遊行(1789年10月5日) 1790年 高等法院的廢除(1790年2月至7月) 廢除貴族(1790年6月19日) 教士的公民組織法(1790年7月12日) 1791年 路易十六的出逃(1791年6月20日-21日) 戰神廣場慘案(1791年7月17日) 皮爾尼茨宣言(1791年8月27日) 1791年法國憲法(1791年9月3日) 自抑法(1791年9月30日) 國民立法議會(1791年10月1日-1792年9月) 1792年 新的巴黎自治政府(1792年6月) 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1792年6月20日) 布倫瑞克宣言(1792年7月25日) 八月十日事件(1792年8月10日) 九月屠殺(1792.9) 國民公會(1792年9月20日-1795年10月26日)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1792年9月22日) 1793年 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1793年1月21日) 革命法庭(1793年3月9日-1795年5月31日) 恐怖時期(1793年6月27日-1794年7月27日) 救國委員會 治安委員會 吉倫特派(1793年7月13日) 馬拉之死(1793年7月13日) 全民動員(英語:Levéeenmasse)(1793年8月23日) 嫌疑犯處治法(1793年9月17日) 瑪麗·安托瓦內特被送上斷頭臺(1793年10月16日) 去基督教化運動(全年) 1794年 丹東和德穆蘭被處死(1794年4月5日) 牧月22日法令(1794年6月10日) 熱月政變(1794年7月27日) 第一次白色恐怖(英語:FirstWhiteTerror)(1794年秋季) 雅各賓俱樂部關閉(1794年11月11日) 1795年 共和三年憲法(1795年8月22日) 葡月政變(1795年10月5日) 督政府(1795年-1799年) 1797年 果月政變(1797年9月4日) 第二次拉施塔特會議(英語:SecondCongressofRastatt)(1797年12月) 1798年 花月22日法令(1798年5月11日) 1799年 牧月30日政變(1799年6月18日) 霧月政變(1799年11月9日) 共和八年憲法(1799年12月24日) 執政府 革命戰爭1792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2) 瓦爾密戰役 保皇黨叛亂 舒昂黨叛亂 旺代戰爭 多芬 凡爾登戰役 圍攻蒂永維爾(法語:SiègedeThionville(1792)) 圍攻里爾 圍攻美因茨(法語:SiègedeMayence(1792)) 熱馬普戰役 圍攻那慕爾(法語:SiègedeNamur(1792)) 1793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3) 第一次反法同盟 旺代戰爭 下溫登戰役(英語:BattleofNeerwinden(1793)) 法馬爾斯戰役(1793年5月23日) 奪取聖彼得羅和聖安蒂奧科(1793年5月23日) 凱撒斯勞滕戰役(英語:BattleofKaiserslautern) 圍攻美因茲(英語:SiegeofMainz(1793)) 瓦蒂尼戰役(英語:BattleofWattignies) 翁斯科特戰役(英語:BattleofHondshoote(1793)) 圍攻貝勒加德(英語:SiegeofBellegarde(1793)) 佩爾斯托特戰役(英語:BattleofPeyrestortes) 土倫港之役(1793年9月18日-12月8日) 第一次維桑堡戰役(英語:FirstBattleofWissembourg(1793))(1793年10月13日) 特魯亞斯之戰(英語:BattleofTruillas) 第二次維桑堡戰役(英語:SecondBattleofWissembourg(1793))(1793年12月26-27日) 1794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4) 維萊昂科希戰役(英語:BattleofVillers-en-Cauchies)(1794年4月24日) 布盧戰役(英語:BattleofBoulou)(1794年4月30日-5月1日) 圖爾寬戰役(1794年5月18日) 圖爾奈戰役(1794年5月22日) 弗勒呂斯戰役(英語:Battle_of_Fleurus_(1794))(1794年6月26日) 舒昂黨人起義 阿爾登霍芬戰役(英語:BattleofAldenhoven(1794))(1794年10月2日) 1795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5) 巴塞爾和約 1796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6) 洛納托戰役(英語:BattleofLonato)(1796年8月3-4日) 卡斯蒂廖內戰役(1796年8月5日) 泰寧根戰役(英語:BattleofTheiningen) 內勒斯海姆戰役(英語:BattleofNeresheim)(1796年8月11日) 安貝格戰役(英語:BattleofAmberg)(1796年8月24日) 維爾茨堡戰役(英語:BattleofWürzburg)(1796年9月3日) 羅韋雷托戰役(英語:BattleofRovereto)(1796年9月4日) 巴薩諾戰役(英語:BattleofBassano)(1796年9月8日) 埃門丁根戰役(英語:BattleofEmmendingen)(1796年10月19日) 施林根戰役(1796年10月26日) 第二次巴薩諾戰役(英語:SecondBattleofBassano)(1796年11月6日) 加利亞諾之戰(英語:BattleofCalliano)(1796年11月6-7日) 阿爾科萊戰役(英語:BattleoftheBridgeofArcole)(1796年11月15-17日) 遠征愛爾蘭(英語:Expéditiond'Irlande)(1796年12月) 1797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7) 布列塔尼海軍集結(英語:Actionof13January1797)(1797年1月13日) 里沃利會戰(1797年1月14-15日) 加的斯灣戰役(英語:Actionof25January1797)(1797年1月25日) 萊奧本條約(英語:TreatyofLeoben)(1797年4月17日) 新維德之戰(英語:BattleofNeuwied(1797))(1797年4月18日)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1797年10月17日) 1798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8) 埃及遠征(1798年–1801年) 1798年愛爾蘭起義(1798年5月23日-9月23日) 美法短暫衝突(1798年-1800年) 農民戰爭(英語:Peasants'War(1798))(1798年10月12日-12月5日) 1799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799) 第二次反法同盟(1798年-1802年) 阿卡圍城戰(英語:SiegeofAcre(1799))(1799年3月20-21日) 奧斯特拉赫戰役(英語:BattleofOstrach)(1799年3月20-21日) 施托卡赫戰役(1799年3月25日) 馬尼亞諾戰役(英語:BattleofMagnano)(1799年4月5日) 卡薩諾戰役(1799年4月27日) 第一次蘇黎世戰役(英語:FirstBattleofZürich)(1799年6月4-7日) 特雷比亞戰役(1799年6月19日) 諾維戰役(英語:BattleofNovi(1799))(1799年8月15日) 第二次蘇黎世戰役(1799年9月25-26日) 1800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800) 馬倫哥戰役(1800年6月14日) 霍亨林登戰役(1800年12月3日) 第二次武裝中立聯盟(1800年-1802年) 1801年(英語:FrenchRevolutionaryWars:Campaignsof1801) 呂內維爾條約(1801年2月9日) 佛羅倫薩條約(英語:TreatyofFlorence)(1801年3月18日) 阿爾赫西拉斯灣之戰(英語:BattleofAlgecirasBay)(1801年7月8日) 1802年 亞眠和約(1802年3月25日) 軍事將領陸軍 厄斯塔什·夏爾·達烏斯特(英語:EustacheCharlesd'Aoust) 皮埃爾·奧熱羅 亞歷山大·德·博阿爾內 讓-巴蒂斯特·貝爾納多特 路易-亞歷山大·貝爾蒂埃 讓-巴蒂斯特·貝西埃 紀堯姆·布律納 讓·弗朗索瓦·卡爾托(英語:JeanFrançoisCarteaux) 讓-艾蒂安·瓦希耶·尚皮奧內 沙皮伊·德·圖維爾(英語:CharlesBertinGastonChapuisdeTourville) 屈斯蒂納伯爵(英語:AdamPhilippe,ComtedeCustine) 路易·尼古拉·達武 路易·夏爾·安托萬·德塞 賈克·弗朗索瓦·迪戈米耶(英語:JacquesFrançoisDugommier) 夏爾·弗朗索瓦·迪穆里埃 皮埃爾·馬里·巴泰勒米·費里諾(英語:PierreMarieBarthélemyFerino) 路易-夏爾·德·弗萊爾(英語:Louis-CharlesdeFlers) 保羅·格勒尼耶(英語:PaulGrenier) 埃曼努爾·格魯希 賈克·莫里斯·阿特里(英語:JacquesMauriceHatry) 拉扎爾·奧什(英語:LazareHoche) 讓-巴普蒂斯·儒爾當 弗朗索瓦·克里斯托夫·克勒曼 讓-巴蒂斯特·克萊貝爾(英語:Jean-BaptisteKléber) 皮埃爾·肖代洛·德拉克洛 讓·拉納 夏爾·勒克萊爾 克洛德·勒古布(英語:ClaudeLecourbe) 弗朗索瓦·約瑟夫·勒菲弗 艾蒂安·麥克唐納 讓-安托萬·馬爾博 馬塞蘭·馬爾博 弗朗索瓦·塞弗蘭·馬爾梭 奧古斯特·德·馬爾蒙 安德烈·馬塞納 邦·阿德里安·讓諾·德·蒙塞 讓·維克多·莫羅 愛德華·莫蒂埃 若阿尚·繆拉 米歇爾·內伊 皮埃爾-賈克·奧斯滕(英語:Pierre-JacquesOsten) 尼古拉·夏爾·烏迪諾 卡特林-多米尼克·德·佩里尼翁 讓-夏爾·皮舍格呂 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 洛朗·古維翁-聖西爾 巴泰勒米·路易·約瑟夫·謝雷(英語:BarthélemyLouisJosephSchérer) 讓-馬蒂厄-菲利貝爾·塞律里埃 約瑟夫·蘇昂(英語:JosephSouham) 讓·德迪厄·蘇爾特 路易·加布里埃爾·絮歇 貝爾格朗·德·沃布瓦(英語:Claude-HenriBelgranddeVaubois) 貝盧諾公爵 海軍 夏爾-亞歷山大·利努瓦(英語:Charles-AlexandreLéonDurandLinois) 敵軍奧地利 約瑟夫·阿爾文齊 卡爾大公 克萊費特伯爵(為奧地利戰鬥的瓦隆人) 弗里德里希·弗萊歇爾·馮·霍策(為奧地利服務的瑞士人) 卡爾克羅伊特伯爵 帕爾·克賴(為奧地利服務的匈牙利人) 朗貝斯克親王(為奧地利服務的法國人) 馬克西米利安·巴耶·德·拉圖爾(為奧地利服務的瓦隆人) 卡爾·馬克·馮·萊貝里希 魯道夫·里特·馮·奧托(為奧地利服務的薩克遜人) 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的約西亞親王 彼得·夸斯達諾維奇 羅伊斯-普勞恩親王 約翰·梅薩羅什·馮·索博斯洛(為奧地利服務的匈牙利人) 卡爾·菲利普·塞博滕多夫 達戈貝爾·馮·烏姆瑟爾 英國 拉爾夫·阿伯克龍比 詹姆斯·索馬雷茲 愛德華·珀柳 約克和奧爾巴尼公爵 荷蘭 奧蘭治親王威廉五世 普魯士 卡爾·威廉·斐迪南(不倫瑞克-沃爾芬比特爾) 卡爾·阿洛伊斯·楚·菲斯滕貝格 弗雷德里希·路德維希(霍恩洛厄-英格爾芬根親王) 俄羅斯 亞歷山大·科薩科夫 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蘇沃洛夫 西班牙 路易斯·費爾明·德·卡瓦哈爾 安東尼奧·里卡爾多斯 其他派系人物波旁王朝 查理十世 路易十六 路易十七 路易十八 昂吉安公爵 孔代親王路易六世 孔代親王路易五世 路易-菲利普一世 瑪麗·安托瓦內特 薩伏伊的瑪麗·路易絲公主 杜巴利伯爵夫人 路易·德·布勒特伊 洛梅尼·德布里安 夏爾·亞歷山大·德·卡洛納 弗朗索瓦-勒內·德·夏多布里昂 讓·舒昂 格雷斯·埃利奧特 阿爾諾·德·拉波特 讓-西弗蘭·莫里 奧諾雷·米拉波 賈克·尼克 斐揚俱樂部 安托萬·巴納夫 拉梅特伯爵 夏爾·馬洛·弗朗索瓦·拉梅特 拉法耶特侯爵 吉倫特派 賈克·皮埃爾·布里索 艾蒂安·克拉維埃 孔多塞侯爵 夏洛特·科黛 馬里-讓·埃羅·德·塞謝勒 羅蘭·德拉普拉蒂埃 羅蘭夫人 讓-巴蒂斯特·特雷亞爾 皮埃爾·維克蒂尼安·韋尼奧 貝特朗·巴雷爾 熱羅姆·佩蒂翁·德·維爾納夫 山嶽黨 保羅·巴拉斯 喬治·庫東 喬治·賈克·丹東 賈克-路易·大衛 卡米爾·德穆蘭 羅歇·迪科 讓-馬里·科洛·代爾布瓦 讓-保爾·馬拉 普里厄-迪韋努瓦伯爵 皮埃爾·路易·普里厄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 吉爾貝爾·羅默 讓·邦·聖安德烈 聖茹斯特 讓-朗貝爾·塔利安 貝特朗·巴雷爾 法布爾·代格朗蒂納 埃貝爾派 賈克-勒內·埃貝爾 賈克-尼古拉·俾約-瓦倫 皮埃爾·加斯帕爾·肖梅特(英語:PierreGaspardChaumette) 賈克·羅歐 波拿巴黨 拿破崙·波拿巴 約瑟芬·德·博阿爾內 約瑟夫·波拿巴 呂西安·波拿巴 德·康巴塞雷斯 賈克-路易·大衛 讓·德布里 約瑟夫·費施 夏爾-弗朗索瓦·勒布倫 菲利普-安托萬·梅蘭 其他 讓-皮埃爾-安德烈·阿馬爾 格拉克斯·巴貝夫 讓·西爾萬·巴伊 巴泰勒米侯爵 賈克-尼古拉·俾約-瓦倫 拉扎爾·尼古拉·馬格里特·卡爾諾 安德烈·舍尼埃 讓-賈克·杜瓦爾·代普雷梅尼爾(法語:Jean-JacquesDuvald'Eprémesnil) 安托萬·康坦·富基耶-坦維爾 奧蘭普·德古熱 亨利·格雷瓜爾 菲利普-弗朗索瓦-約瑟夫·勒巴 賈克-多納蒂安·勒雷 讓-巴蒂斯特·羅貝爾·蘭代 紀堯姆-克雷蒂安·德·拉穆瓦尼翁·德·馬勒澤布 安托萬·梅爾蘭·德·蒂翁維爾(法語:AntoineMerlindeThionville) 讓-約瑟夫·穆尼耶 皮埃爾·塞繆爾·杜邦·德·內穆爾 弗朗索瓦·德·納沙托 路易-米歇爾·勒佩勒捷·德·聖法爾若 皮埃爾-路易·普里厄 讓-弗朗索瓦·勒貝爾 路易·馬里·德·拉雷韋耶爾-勒波 薩德侯爵 安托萬·克里斯托夫·薩利塞蒂 熱爾梅娜·德·斯塔爾 塔列朗 特雷薩·塔利安 居伊-讓-巴蒂斯特·塔爾熱 卡特琳·泰奧 馬克-紀堯姆·亞歷克西·瓦迪耶 讓-亨利·武朗 夏爾·亨利·桑松 安托萬·西蒙 著名思想家 啟蒙時代 博馬舍 埃德蒙·伯克 夏爾·庫侖 德尼·狄德羅 班傑明·富蘭克林 托馬斯·傑斐遜 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 孟德斯鳩 托馬斯·潘恩 讓-賈克·盧梭 西耶斯神父 伏爾泰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革命產物 馬賽曲 法國國旗 自由、平等、博愛 瑪麗安娜 巴士底日 先賢祠 法國共和曆 公制 人權和公民權宣言 最高主宰崇拜 理性崇拜 無套褲漢 弗里吉亞帽 閱論編天主教會史(英語:HistoryoftheCatholicChurch)綜述(英語:HistoryoftheCatholicChurch) 基督教歷史 天主教會歷史(英語:HistoryoftheCatholicChurch) 天主教會年表(英語:TimelineoftheCatholicChurch) 教宗歷史(英語:HistoryofthePapacy) 羅馬教廷歷史(英語:HistoryoftheRomanCuria) 羅馬天主教藝術(英語:ArtinRomanCatholicism) 天主教會在文明中的作用(英語:RoleoftheCatholicChurchincivilization) 大公會議 公教大公會議(英語:CatholicEcumenicalCouncils) 天主教會聖統制 修道制度 天主教修會(英語:Religiousinstitute(Catholic) 教宗國(752年-1870年) 梵蒂岡 早期教會 耶穌 十二宗徒 聖伯多祿宗徒 聖保祿宗徒 聖斯德望 聖若望宗徒 萬國福傳 耶路撒冷會議 宗徒時代 宗徒教父 安條克的依納爵 依勒內 教宗維篤一世 特爾都良 君士坦丁大帝至教宗額我略一世 君士坦丁一世和基督教(英語:ConstantineIandChristianity) 亞略主義 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建成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 教宗西爾維斯特一世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聖經正典 哲羅姆 聖經拉丁通俗譯本 厄弗所公會議 迦克墩公會議 努西亞的本篤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教宗額我略一世 額我略聖詠 中世紀前期 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聖波尼法爵 聖像破壞運動 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 查理大帝 教宗良三世 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東西教會大分裂 中世紀中期 烏爾巴諾二世 敘任權鬥爭 教宗訓令 卡諾莎之行 自由憲章(英語:CharterofLiberties) 沃爾姆斯宗教協定 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 收復失地運動(718年-1492年) 第一次拉特朗公會議 第二次拉特朗公會議 第三次拉特朗公會議 教宗諾森三世 拉丁帝國(1204年-1261年) 亞西西的聖方濟各 第四次拉特朗公會議 宗教裁判所 第一次里昂公會議 第二次里昂公會議 明谷的聖伯爾納鐸 托馬斯·阿奎那 中世紀後期 教宗博義八世 天主教會大分裂(1378年-1417年) 亞維農教廷 教宗克勉五世 維埃納公會議 聖殿騎士團 瑟納的聖加大利納 康士坦斯大公會議 佛羅倫斯大公會議 教宗亞歷山大六世 第五次拉特朗公會議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馬丁·路德 《九十五條論綱》(1517年) 《博洛尼亞條約(英語:ConcordatofBologna)》 羅馬之劫 英格蘭宗教改革 托馬斯·莫爾 若望·費舍爾 教宗良十世 耶穌會 依納爵·羅耀拉 方濟·沙勿略 解散修道院行動(英語:DissolutionoftheMonasteries) 脫利騰會議 教宗庇護五世 脫利騰彌撒 教宗額我略十三世 公曆 澳門教區 亞維拉的德蘭 十字若望 斐理伯·內利(英語:PhilipNeri) 羅伯·白敏 巴洛克時期至法國大革命 教宗依諾增爵十一世 教宗本篤十四世 鎮壓耶穌會(英語:SuppressionoftheSocietyofJesus) 反教權主義 教宗庇護六世 島原教案 《南特敕令》 法國大革命時期去基督教運動 修道制度及修會 本篤會 克呂尼改革 耶穌會(1534年-) 教育和科學 教會大學 中世紀 耶穌會(1534年-) 近代傳教事業 耶穌會 在華會士 聖方濟·沙勿略(1506年-1552年) 利瑪竇神父(1552年-1610年) 明朝 聖教三柱石 徐光啟 中國禮儀之爭 19世紀 教宗庇護七世 《1801年教務專約》 教宗庇護九世 梵蒂岡囚徒(1870年-1929年) 法國拉撒勒德村聖母顯現事件(英語:OurLadyofLaSalette)(1846年) 確立「聖母無染原罪」信理(1854年) 法國露德聖母顯現事件(1858年) 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1869年-1870年) 確立「教宗無誤權柄」信理(英語:InfallibilityoftheChurch) 教宗良十三世 奉獻於耶穌聖心(英語:PrayerofConsecrationtotheSacredHeart) 聖心瑪利修女(英語:MaryoftheDivineHeart) 《新事》通諭(1891年) 20世紀 教宗庇護十世 葡萄牙法蒂瑪聖母顯現事件(1917年) 三個秘密 《拉特朗條約》 梵蒂岡城國成立 教宗庇護十二世 對天主教會的迫害與庇護十二世(英語:PersecutionsoftheCatholicChurchandPiusXII) 奉獻於聖母無玷聖心(英語:PopePiusXIIConsecrationtotheImmaculateHeartofMary)(1942年) 確立「聖母升天」信理(1950年)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 通諭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1962年-1965年) 紐曼樞機 孔漢思神父 解放神學 教宗保祿六世 教宗若望保祿一世猝死(1978年)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世界青年日創立 21世紀以來 性侵害案例 美國 教宗本篤十六世 2013年辭職 教宗方濟各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2014年) 各地天主教史 中國 教區 法國 教區 德國 愛爾蘭 母嬰之家醜聞 義大利 日本 教區 韓國 墨西哥 西班牙 教區 台灣 教區 美國 教區 相關主題 基督教主題 聖人主題 天主教主題 教宗主題 天主教主題 閱論編 法國專題歷史時期 年表 史前(英語:PrehistoryofFrance) 凱爾特高盧人 羅馬高盧人(英語:RomanGaul) 法蘭克王國 西法蘭克王國 中世紀 近現代時期(英語:EarlymodernFrance) 漫長19世紀時期(英語:Franceinthelongnineteenthcentury) 法國大革命 拿破崙時代 二十世紀(英語:Franceinthetwentiethcentury) 政權 舊制度 法蘭西王國 後法蘭西王國 第一共和國 第一帝國 波旁復辟 七月王朝 第二共和國 第二帝國 第三共和國 二戰時期 自由法國 維琪法國 臨時政府 第四共和國 第五共和國 地理 行政區劃 城市 氣候 島嶼(英語:ListofislandsofFrance) 湖泊(英語:ListoflakesofFrance) 山脈(英語:ListofFrenchmountainsbyprominence) 河流(英語:ListofriversofFrance) 政治 憲法 選舉 外交 政府 人權(英語:HumanrightsinFrance) 法國LGBT權益 機構(英語:JudiciaryofFrance) 法律(英語:LawofFrance) 執法人員 軍事 議會 政黨 經濟 農業 銀行業(英語:BankinginFrance) 中央銀行 經濟史(英語:EconomichistoryofFrance) 能源(英語:EnergyinFrance) 歐元(現行流通貨幣) 出口貨物 法郎(原流通貨幣) 各大區GDP總值 證券交易所 稅收(英語:TaxationinFrance) 通信 旅遊業 工會(英語:ListoftradeunionsinFrance) 法國交通 社會 犯罪(英語:CrimeinFrance) 人口 教育 醫療(英語:HealthcareinFrance) 族裔 貧困(英語:PovertyinFrance) 宗教(英語:ReligioninFrance) 福利(英語:SocialprotectioninFrance) 文化 建築(英語:Frencharchitecture) 美術 電影(喜劇(英語:Frenchcomedyfilms)) 飲食 服飾(英語:Frenchfashion) 花園(英語:RemarkableGardensofFrance) 語言 文學 媒體(英語:MediaofFrance) 音樂 哲學(英語:Frenchphilosophy) 公眾假期(英語:PublicholidaysinFrance) 體育 標誌(英語:SymbolsofFrance) 劇院(英語:TheatreofFrance) 分類 主題 專題 規範控制 BNF:cb11941849g(data) GND:4018183-2 HDS:017216 LCCN:sh85051319 NARA:10638936 NKC:ph138786 NNL:000685569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法国大革命&oldid=73542622」 分類:​法國社會史法國革命法國大革命白色恐怖軍民衝突1789年法國隱藏分類:​自2018年3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CS1法語來源(fr)自2015年2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2年1月中立性有爭議的作品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法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自2018年6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引用自1911年大英百科全書而缺少條目參數的維基百科條目含有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書內容的維基百科條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連結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العربية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АварKotava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ebuanoکوردیQırımtatarca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VõroFøroysktFrançais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Avañe'ẽગુજરાતીGaelg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Kabɩyɛ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KurdîKernowekLatina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ລາວ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مازِرونیNapulitanoPlattdüütsch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icard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umantsch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Сахатыла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ènetoVepsänkel’TiếngViệtWest-VlamsWalon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