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是得過且過和逃避,人生就會越痛苦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1978年到2002年承認自己得過且過的人的比例高了四倍。

然而,得過且過這種人性的衝動,會讓你陷入惡性循環!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你越是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你越是得過且過和逃避,人生就會越痛苦 2020-12-16悅讀千里 想要開始新的嘗試,或者想要開啓人生一段新的選擇時,都會衍生出來不確定性。

這些都會引起焦慮和負面思考。

懷疑會衝進你的大腦,大聲說:「會成功嗎?會不會出錯?我該不該這樣做?」其實這樣的焦慮再正常不過了,但我們會假設懷疑和恐懼代表我們的計劃本身有問題。

這些懷疑是人生流程的一部分,被攪拌到能讓我們成長的那一鍋大雜燴里。

馬丁.路德.金說過:信仰是即使當你無法看清楚整座樓梯時也要踏出第一步。

所以:沒有所謂錯誤的行動,只有信息充不充分的問題,而且一切行動都有助於我們最後的進步。

在生活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對得過且過和逃避的困擾,你可以跑,但你躲不了。

你越是逃避痛苦,人生就越痛苦我們坐在電腦前,很想馬上就開始完成一份完美的工作報告,但幾分鐘之後,你發現屏幕毫不留情且毫不讓步地一片空白。

於是你開始刷手機,看朋友圈,看八卦新聞…,暫時的躲避會讓你感到一些消遣,但是,當你知道你在躲著什麼時,這樣的娛樂也無法讓你分心。

這樣的場景聽起來很熟悉吧?你並不是唯一會這樣做的人。

得過且過會蔓生,而且不斷長大。

加拿大商學教授皮爾斯是研究動機與拖延領域的專家,他認爲「拖到明天再去做」的經驗是人性的中心,他甚至說這是一種基本的衝動。

從1978年到2002年承認自己得過且過的人的比例高了四倍。

然而,得過且過這種人性的衝動,會讓你陷入惡性循環!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你越是想逃避,你的恐懼感就越深,擔心發生可怕後果的概率就越來越高。

新的理解與方向很多時候,助長得過且過行爲的,是我們對事情應該如何進展抱持嚴格的想法,是期望事情的結果傾向於完美的想法,這些想法會困住我們,因此我們開始逃。

完美主義和得過且過是異卵雙胞胎,看起來不一樣,但是永遠手拉手。

你想法越傾向於完美主義,認定事情必須順利成功,你越是想要拖延,遠離這件「看起來可怕」的任務。

你的潛意識裡還會認爲:你拖得越久,你認爲事情應該越完美,畢竟你多花了很多時間去做這件事,不是嗎?這樣的想法恰恰是錯誤的,我們需要把完美主義和得過且過放在一邊,去了解成長是怎樣一回事。

任何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遲疑和錯誤,這些都是可容許的,而且在任何間斷或不間斷的成長之路上,這些錯誤和遲疑都絕對可以撐過去。

你越理解這一點,你就越不需要找掩護躲避這些事情。

不管你要躲避的是研究論文或是一整個洗碗槽里的碗盤,上述論點都成立。

遲疑代表的不是問題,而是人。

造成得過且過的瓶頸想法:1.一定要很完美2.我一定要知道如何馬上去做這件事3.從一開始就一定要很順利4.我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因此我沒辦法開始5.這很麻煩,我等一下再做比較好的想法和理解:1.完美並不存在,就算很接近開始去做,你沒有真正行動,仍不算個起頭2.我無法馬上知道會走到什麼地步,這是一個過程3.我需要開始做就好,這可以讓我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4.如果我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我就從中間開始做5.從小處思考,如果我做完一些事,我會覺得比什麼都沒做來得好試試上面的想法,因爲它們是面對生活困境時可解決性的思維,而不要緊緊秉持你原有的受困性觀點。

想想馬丁博士的那句話,當你無法看清整座樓梯時,你就不會邁出第一步嗎?你要記住:模糊不清,是得過且過的毒藥。

開始一個新的計劃,面對一次重要的選擇,都會存在模糊地帶,但這不應成爲我們想要逃脫的理由。

人生不是用來逃避的,你越逃避就會越痛苦。

感謝您的悅讀,下篇我們剖析一下完美與合理的關係。

相關焦點 越逃避,你的生活越艱難 他們不願意因此妥協,可除了逃避現實安慰自己之外,又沒有辦法改變現狀,於是殘酷的生活日復一日,沒有意義的人生年復一年。

出路,究竟路在何方?二、路在腳下你越逃避,痛苦越追著你不放,你越是反抗,往往越能在反抗中找到機會。

心理學家:越是沒出息的男生就越會逃避這三件事,你是這樣嗎? 心理學家:越是沒出息的男生就越會逃避這三件事,你是這樣嗎?1、逃避自我當一個人遇到困難或者失敗的時候,首先就把自己隱藏起來逃避自我。

這是一種沒出息的人所能表現出來的一種行爲,要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出息,那就要看看在那種萬般緊急的情況下,你會做出怎麼樣的選擇?一種是爬起來奮力直追,另一種是隨緣自甘墮落,很多人經過許多次被失敗之後,他們就會開始反思自己,煩死之後他還是覺得現實太殘酷了,生活太不容易了,這個時候就會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人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更加的墮落起來。

逃避痛苦人們選擇了謊言,只有放棄病態的自我,才能回到現實 諮詢中遇到一個精神分裂患者,平時特別有禮貌,無論和家裡人和外人,總是那麼有修養。

可是她發病的時候就會打人罵人,很多人說打人罵人能帶來什麼好處?實際上這正是自己壓抑情緒的表達,我已經忍你很久了,你每天給我講大道理,我煩透了。

所以她發病的時候罵的和打的,都是她平時最不滿的人。

越是沒本事的男人,越喜歡「裝」,別不信 男人擁有了強大的本事,就會擁有一切,無論是愛情,婚姻,還是幸福的人生,通通都會有。

而一事無成,沒有一點本事的男人,最終會活得很失敗,愛情和婚姻都不幸,生活也沒有生活的樣子,覺得生活就和他作對一樣。

越是成功的男人,本身的心態越好,所以才會積極樂觀面對一切困難,而最終取得成功。

知乎高贊回答:不要讓自己的人生,死在逃避里​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如果這輩子不結婚不生子不買房,人生會不會舒服很多?」結婚、生子、買房,堪稱壓在現代中國人心頭的「三座大山」,現在一次性把它們都屏蔽掉,人生會變得輕鬆嗎?2000多個回答里,有一句話特別亮眼:不要讓你的人生,死在逃避里。

越是「沒本事」的男人,越捨不得丟掉這些東西,難怪過得不好 正因爲他不願意放下這些早就該丟掉的東西,才會使得自己停滯不前,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具體來講,越是「沒本事」的男人,越捨不得丟掉這些東西,難怪過得不好。

害怕變化,不願意轉型。

這樣的男人,無懼變化,能與時俱進,不怕試錯,最後常能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相反,一個男人若是懼怕變化,思想陳舊,墨守成規,總是板板六十四,不懂得變通,在機會來臨的時候,他總是抓著一些「過時的東西」,不願意把握新的機會,最後常會在猶豫中錯失良機,給自己的人生留下無盡的遺憾。

叔本華:人生是一場悲劇,欲望是痛苦之源,擁有越少才能越幸福 多年後,叔本華在日記中動情地寫下:「你這位驕傲的父親,你知道你的兒子學不會卑躬屈膝,像那些平庸之輩溜須拍馬,也不會爲了麵包看任何人的臉色,如果沒有海因里希·叔本華,那麼亞瑟·叔本華早就垮掉一百次了。

」叔本華具有驚人的哲學天賦,剛30歲時,就出版了處女作《作爲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越是對你付出過真心的男人,分手後越不會聯繫你! 一個男人是否對你付出真心,我想自己應該是最清楚的那個人。

每一段感情,越是付出得多的那個人,越是不願意放手的那個人,最後傷的越深。

當一個曾經愛你入骨的男人在和你分手後,一般都不會去聯繫你,因爲在他們心中,你是永遠的痛,永遠的祕密。

02愛一個人最痛苦的不是不能和他相守,而是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去過問她的生活。

越是聰明人,越會及早斷舍離 聰明的人,越懂得大道至簡的道理,越會及早斷舍離掉這三樣東西。

這樣的人對自己要求不高,有一個心比天高的夢想,卻從來不考慮付出,一直都在偷懶,日子也是得過且過。

有句俗話說,昨夜夢裡行萬里,醒來一看在牀上。

要知道,你現在偷的每一個懶,都是給未來挖的坑。

「不想上班,想提前退休」:越逃避,越艱難 《爲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裡提到,英國心理分析學家唐納德·梅爾澤(DonaldMeltzer)用最短小精悍的理論來釋義,在其著作中通篇持有的觀點是:就其本質而言,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爲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人越沒錢,越不能拒絕這兩件讓人痛苦的事(深度好文) 沒有誰一開始就會賺錢,他們也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心酸,從沒錢到有錢,直到有今天的成就,而在他們的人生軌跡里,他們也從沒有拒絕讓他們痛苦的這兩件事:學習和成長。

學習無疑是一件枯燥乏味又無趣的事,但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闊寬眼界,站的更高,走得更遠。

一個學習的人和一個不學習的人相比,一天兩天看不見區別,但時間久了,區別就會顯而易見。

這件事,比「渣男羅志祥」更值得關注:你越逃避,越萎靡! 本來打算昨天發,結果周揚青和羅志祥的瓜實在太大,就當了一回吃瓜羣衆。

但老實講,從內心而言,我更喜歡今天這篇文章的話題。

雖然不討巧,但我還是更喜歡揭露一些人生的真相,希望能帶給你收穫和啓發。

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這種逃避行爲,它本質是一種防禦機制,用來短時避免被負面情緒傷害。

但有時候,過度自我保護,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殘酷,你也不得不直面殘酷。

王陽明:人生有「3不問和4不爭」,越是不爭,越能帶給自己好運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想擁有幸福的生活,也時常在名利場中不得施展,鬱郁不得志。

很多人去拼命爭取利益,但也有的人看破了物質需求,轉而去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因此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也不盡相同。

其實王陽明告訴我們,人的一生需要做到「三不問和四不爭」,越是不問不爭,我們越能獲得好運,福氣也會不請自來。

稻盛和夫:人生不順時,請停止做這2件事,不然生活會越來越糟! 2、直面困難,不要逃避很多人都有「鴕鳥心態」。

面對困難,很多人首先是選擇逃避,這種心態被稱爲「鴕鳥心態」把頭埋進土裡,不聽不看,以爲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可是,事已至此,你逃得了嗎?不及時解決問題,就會越積越多;越想逃避困難,越是招致災禍。

最後所有的問題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你無從下手,只能破罐子破摔。

稻盛和夫說,不經歷磨難的人生是不圓滿的,痛不深,則智慧不開。

人到中年,越是沒錢,就越要形成這3種行爲習慣,人生才有起色 人到中年,越是沒錢,就越要形成這3種行爲習慣,人生才有起色時間過得越來越快,有時候一個人在世上很多時候還沒有做什麼,時間就過去了。

人到中年的時候,自己也不再是一個身上沒什麼負擔的人,在自己的身後,有了更多的期盼,有了更多的壓力,也有了很多的無可奈何。

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少有人走的路告訴你心智成熟的旅程 大多數人都存在心理健康缺陷,因爲他們都有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總是不去應對問題和痛苦,抱怨上天的不公、自我的不幸,甚至用各種極端的方式去麻醉自我,讓自我不去想,營造一個與現實脫節的完美的虛幻空間,這無異於作繭自縛。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們不願意推遲滿足感的心理。

直面問題,會讓人感到痛苦。

越有重要的事情越是想逃避是什麼心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評價的 爲什麼會有人在重要的事情上反而會逃避呢?顯然,這是一種迴避模式。

爲什麼會產生迴避模式呢?它的根源又是什麼呢?一般來講,應該是當事人害怕失敗,特別是害怕在重要的事情上失敗,再往深層里去講,當事人可能更害怕,因爲失敗而帶來的他人對自己的不認可這樣的評價。

逃避和謊言的後果 在度過了快一個月的時間,自己又做了一個到現在都無法原諒自己的決定,那就是選擇逃避,不去和自己的父母坦誠,也就造成了自己變成了一個不誠實、毫無信任感的一個人。

然而時間過了有3個月,第二次欺騙也發生了,還是因爲自己沒辦法償還,電話打到了家裡,隨之而來的就是父母的擔心和質問,當時因爲數額較大,自己心裡也很害怕,害怕說出來父母承受不了,所以再次選擇了逃避與欺騙,我也利用了父母對我的信任。

因爲自己之前所說的謊言不得不用其他的謊言來彌補,慢慢的謊話越來越多,自己心裡也越來越壓抑。

越是愛你越深,大男子主義就越強的4個星座男! 越是愛你越深,大男子主義就越強的4個星座男!白羊座白羊座男生的性格本身就非常的強勢,他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就會表現得很強勢和霸道,不允許自己的女朋友跟任何人說話和來往,他們在感情里害怕被辜負,有時候也會變得很衝動,他越是很愛你,越是大男子主義觀念就很強。

一個人,越難熬的時候,越要逼自己養成這3點逆商,才能絕處逢生 一輩子不經歷大起大落,不足以話人生。

多數人升起來可以,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了,不是他們不想掙扎,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掙扎。

就如同深陷流沙,越掙扎則陷得越深。

人在低谷時,才能感受到無助,彷徨,恐懼,失落,沮喪。

往往這時候也是一個人最難熬的時候,不知道何時結束,不知道會糟糕到何種地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