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煩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俱舍宗主張枝末煩惱共有十九種,乃大煩惱地法中之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 ... 大煩惱地法加入失念、散亂、不正知(三);以上共為二十種,稱二十隨煩惱。
佛光大辭典(慈怡法師主編)
根本煩惱
梵語mūla-kleśa。
又作本惑、根本惑。
略稱作煩惱。
與「隨煩惱」對稱。
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
其中,見復分為五,稱為五利使;其他之五煩惱則稱為五鈍使。
兩者合之,即為十隨眠。
此外亦有八十八使或
延伸文章資訊
- 1小議佛教中的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種隨煩惱- 每日頭條
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見,成為十根本煩惱,又名十惑,或十使。煩惱即迷惑,人類因迷惑而造諸惡業,受種種的痛苦。這痛苦的來源,乃由六根本 ...
- 2心所有法(根本煩惱) - 淨蓮上師佛法網站
第四類「根本煩惱」有六種:就是貪、瞋、癡、慢、疑,以及惡見。 ... 主要是對「薩迦耶見」、「邊見」、「邪見」所起的六十二種惡見,以及所依的五蘊之身,一 ...
- 3隨煩惱
一、小隨煩惱,即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十種;. 二、中隨煩惱,即無慚及無愧二種;. 三、大隨煩惱,即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 ...
- 4二十種隨煩惱
佛光大辭典(慈怡法師主編). 二十種隨煩惱. 小乘俱舍論以一切之煩惱稱為隨煩惱,或對於六隨眠之根本煩惱,而稱其餘之煩惱為隨煩惱;大乘唯識家則謂根本煩惱 ...
- 5煩惱的分類@ 傾聽恆河:: 痞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