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億世界人口是怎麼來的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總之,它們都有各自的適用條件,能描述出一定條件和環境下人口增長的趨勢,但精確度都不如下面要介紹的這種方法——人口普查。
最精確的人口統計方法:人口普查. 世界上第一 ...
000文字分享友善列印000專欄70億世界人口是怎麼來的科學松鼠會・2011/11/21・3882字・閱讀時間約8分鐘・SR值581・九年級+追蹤作者:D-Horse1999年10月12日凌晨0時2分,波黑首都薩拉熱窩一名男嬰的誕生標誌著 世界人口達到了60億。
時光流轉,僅僅12年之後,2011年10月31日,菲律賓嬰兒, 丹妮卡‧卡馬喬 的誕生象徵著世界人口突破70億。
也許很多人會感到詫異,這個「70億」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別急,讓我們從頭說起……人口是如何增長起來的早期人類以狩獵和覓食為生,世界範圍內數量約為100萬,到農業得到發展之前,其數量也未超過1500萬。
而公元4世紀時,東、西羅馬帝國人數總和已超過5600萬。
但隨之而來的 查士丁尼大瘟疫 幾乎給歐洲文明以毀滅性打擊,其人口數量從公元541年到公元8世紀間銳減50%。
隨後歐洲文明漸漸復甦,人數從公元1000年的3850萬上升至1340年的7350萬。
好景不長,1347年 黑死病 席捲而來,3年時間世界範圍內死亡7500萬人,整個14世紀約死亡2億人。
又過了150年,歐洲人口數量才得以恢復。
中世紀前後,疾病、戰爭是阻礙世界人口發展的主要原因。
但鼠疫並未徹底根除,反覆爆發幾次後才於19世紀徹底結束。
世界人口變化圖(圖像來源:維基百科)直到近代 農業革命 和 工業革命 的興起,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改善,嬰幼兒死亡率降低,人類預期壽命上升,世界人口才呈現陡然上升的趨勢。
各個時期的人口模型從人類的發展歷史和人口變化曲線圖中我們不難發現,人口的增長並沒有明顯的規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早期關注於人口統計的科學家受制於當時的技術和條件,並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數據分析。
他們從自身地域出發,通過觀察和推測,發展出早期的人口統計學理論和模型,比如英國人口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 托馬斯•馬爾薩斯 (ThomasMalthus)。
他認為,如果沒有任何限制,人口將按恆定的淨增長率,以幾何級速率增長。
由此可以得到一個指數級增長的人口模型。
設N(t)為時間t時的人口數,且N 0 為t=t 0 時的人口數,則此模型可表示為:由定積分可得:由原方程可得:合併(1)式和(2)式最後得到:由於人口淨增長率λ是一個常數,所以這個模型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口數量翻一番所需的時間是恆定的。
馬爾薩斯的祖國英國是個島嶼國家(當時其領土還包括現在的愛爾蘭),他預測不列顛群島的人口數將以每2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
後來的統計數據幾乎可以證明他是正確的——至少預測對了前50年(19世紀英國人口增長速率減慢的一個原因是 移民 :1815–1930年,1140多萬人從不列顛移出,730萬人從愛爾蘭移出。
僅在1853–1900年,就有467萬人離開英格蘭和威爾士,89萬人離開蘇格蘭)。
不列顛群島人口數從1800年到1900年的變化但這個模型僅在人口數量不太大的時候才適用,它沒有考慮到由於有限的生存空間和資源而引發的生存競爭問題,這種情況下人口增長率不可能恆為常數,它應與人口數量有關。
1840年比利時數學家威爾霍斯特(Verhulst)通過改進馬爾薩斯模型,發展出了Logistic模型,其核心思想是:人口成長不能超過由其它地域環境所決定的某最大容量M,用數學公式表示就是:當人口數量較少時,這個模型仍然符合馬爾薩斯的思想,當人口無限向最大容量M接近時,人口增長率逐漸降低。
假設初始條件N(t 0 )=N 0 ,0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口,总数| Data - 世界银行公开数据
(1)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2)联合国统计司。人口和生命统计报告(不同年份),(3)来自国家统计局人口调查报告和其他统计出版物,(4)欧盟统计局:人口 ...
- 2世界人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370億世界人口是怎麼來的 - 泛科學
總之,它們都有各自的適用條件,能描述出一定條件和環境下人口增長的趨勢,但精確度都不如下面要介紹的這種方法——人口普查。 最精確的人口統計方法:人口普查. 世界上第一 ...
- 42021世界人口數,各個國家的人口數|你一定不知道日本、泰國
|2021年6月最新統計,世界總人口數 · 菲律賓人口數:1.11 億人 · 埃及人口數:1.04 億人 · 剛果民主共和國人口數:9,853 萬人 · 伊朗人口數:8,504 萬人 ...
- 5实时统计。世界人口时钟
世界人口史 ; 2018, 7 591 515 998, 1.11 % ; 2019, 7 674 314 922, 1.09 % ; 2020, 7 756 041 003, 1.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