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補救教學經驗談 - 富台國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期許透過本研究計畫的實施,了解本校學童英語的雙峰現象,以及從實作過程中,累積執行補救教學的經驗,帶起每一個孩子。
計劃目標. 本計劃是透過評量方式,篩選出英文程度 ...
五年級英語補救教學經驗談
納景玉
張兆文
[ 富台學童快樂嗎? ][ 學習護照調查 ][ 每月一花專題 ][ 提昇廁所文化 ][ 推行『讀經活動』 ][ 富台體適能檢測 ][ 校園植物教學應用 ][ 學生對懲罰看法 ][ 學童視力生活習慣 ][ 學生傷病統計分析 ][ 學生對多元評量 ][ 學童早餐食用情形 ][ 學童對各領域態度 ][ 學童零用錢的使用 ][ 伴我成長的卡通 ][ 才藝與親子問卷編制 ][ 英語補救教學經驗談 ][ 解決班級人際關係 ][ 新台灣之子生活適應 ][ 國語識字之行動研究 ][ 畢業旅行方式 ][ 初任教師的經營 ]
富台國小40週年
校慶特刊
◎發行人 陳鍵源
◎策 劃 邱小玲
張美香
蘇金連
劉文球
◎主 編 李安邦
◎編輯組 張兆文
張?月
李孟純
呂文憲
納景玉
羅銘辰
莊韻彬
◎封 面 賴昭樺
◎攝 影 郭英彥
楊錦云
林月霞
彭月香
李和蒼
◎校 對 鐘敏綺
徐嘉韻
李世銘
姚國蕙
◎出版者 富台國小
網 址
http://www.ftes.tyc.edu.tw
電 話 03-4563335
◎電子版 李安邦
實施背景
因應台灣與世界接軌、國際化的歷程中,英語能力儼然成為個人或團體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指標。
近年來,由於政府大力推動英語教學,讓望子成龍的父母更是卯足了勁,希望子女能贏在起跑點上,也因此在校內進行英語教學時,各班均存在學生的英語程度的高落差的現象,造成老師教學上的困擾。
研究者從事英語教師多年,對此現象感到憂心忡忡,依據聶澎齡(2004)在調查台灣各地2003年國小畢業學童英語能力,發現學童背景因素對於英語能力均有顯著性的影響。
尤其當英語向下延伸到二年級時,深怕這些因背景因素造成英語成就低落的同學放棄學習英語,甚而排斥。
因此,如何消弭因背景因素引起的現象,及帶起這些落後的孩童,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
實施補救教學(remedial
teaching)是實踐「帶好每一個學生」教育改革理念的重要措施(鄧敦平,2000),是「因材施教」、「適性化教學」的一環。
補教教學具有事後幫忙的功能,經過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後,所進行一連串對症下藥的積極性教學活動。
換言之,是針對大多數對未達成教學目標者,或學習有困難者的的協助過程,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以達到有效的學習目標(張新仁,2000)
經過與同事交換工作經驗之後,便著手於「英語補救教學」的計畫。
期許透過本研究計畫的實施,了解本校學童英語的雙峰現象,以及從實作過程中,累積執行補救教學的經驗,帶起每一個孩子。
計劃目標
本計劃是透過評量方式,篩選出英文程度偏低之同學,並進行補救教學,以提昇其英語能力,恢復學習英語信心,建立正確學習英語的方法與興趣。
故擬訂兩個目標如下:
一、提升英語低成就學生之成績,帶起每一個孩子。
二、發現英語教學之潛藏問題,以提出改進之道。
實施方法與步驟
補救教學是一種「評量—教學—再評量」的循環歷程。
其歷程大致分為轉介、正式評量、教學三個階段(引自張新仁,2000)。
本研究計畫依此方式擬訂實施方法與步驟。
一、對象與時程:
基於研究者擔任五年級英語授課教師,故以本校全體五年級學童合計318人為研究對象。
經與五年級英語老師會議研討後,訂定了工作時程表如表1。
表1
五年級學生英語補救教學時程表
週
次
日
期
工作進度
第
1週
93/03/21~93/03/27
與五年級英語老師會談研討
第
2~3週
93/03/28~93/04/11
篩選學生完成
第
4~5週
93/04/12~93/04/23
第一階段補救教學開始
第
6~7週
93/04/26~93/05/03
第二階段補救教學開始
第
8~9週
93/05/07~93/05/21
第三階段補救教學開始
第10~11週
93/05/23~93/05/29
通知各班英語老師補救狀況
二、評量與篩選:
施測範圍選定五年級上學期之英語教材Go
SuperKid1,Longman。
透過雙向細目表分析難易程度與範圍,將能力指標分為A、B、C、D、E五類(如表2),並決定低成就學生的界定標準(表3),施測結果依個人輸入電腦,分析統計成績如表4例。
表2
補救教學評量題目
評量題目
A. 能讀寫Aa~Zz大小寫26個字母。
B. 聽寫數字1~10。
C. 單字+句型(一) (Whatisit? It,sapen.)。
D. 單字+句型(二) Ilike/don’tlike_____.
Doyoulike ?
E. 單字+句型(三) Ican/can’t_________.
Canyou ?
表3
試題分析與補救標準
題號
向度
配分
標準
聽
說
讀
寫
能力指標
A
Aa~Zz字母
26
21
V
V
V
V
(1-1-1)(2-1-1)(3-1-1)(4-1-1)(5-1-1)
B
數字聽寫
10
8
V
V
(1-1-2)(2-1-2)(5-1-2)
C
單字+句型(一)
30
21
V
V
(1-1-2)(1-1-3)(2-1-2)(2-1-3)(5-1-2)
D
單字+句型(二)
16
12
V
V
(1-1-2)(1-1-3)(2-1-2)(2-1-3)(5-1-2)
E
單字+句型(三)
18
12
V
V
(1-1-2)(1-1-3)(2-1-2)(2-1-3)(5-1-2)
表4
學生英語評量成績分析例
學生
代碼
A
B
C
D
E
總分
是否補救?
26%
10%
30%
16%
18%
100%
Aa~Zz字母
數字
聽寫
單字
聽寫
句型
(二)
句型
(三)
a
15
8
30
16
18
87
V
V
b
25
10
30
16
9
90
V
c
14
10
21
16
3
64
V
V
V
d
26
10
30
16
18
100
e
9
10
30
16
18
83
V
f
25
10
30
16
9
90
V
g
26
10
30
16
18
100
h
20
10
21
16
6
73
V
V
V
i
26
10
30
16
18
100
j
14
8
21
4
3
50
V
V
V
V
V
.......
小計
48
26
39
49
115
三、評量結果:
經施測統計各題答題現象,繪製圖表如下圖,觀察各題得分區間顯示,A題與E題有較多的同學落後,成U型圖狀較為明顯,B題、C題、D題雖無明顯的趨勢,從分數統計表4所示,有96位同學須進行第二階段的補救教學。
註:
A題Aa~Zz字母
B題數字聽寫
C題
單字+句型(一)
D題
單字+基本句型(二)
E題單字+基本句型(三)
四、實施方式:
為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時間,利用週一和週五導師時間,在視聽教室進行教學,以避免干擾學生其他的課程進行。
經五年級全體學生測驗彙整如表4成績一覽後,依界定標準確定需參與補救教學之學生名單。
考量能力分組與補救教學人數、師資及場地問題,將五類能力指標分為三個階段(表5)來進行。
表5
補救教學各階段內容一覽表
教學階段
內 容
第一階段
Aa~Zz字母
第一階段
數字、單字、基本句型(一)(二)
第一階段
基本句型(三)
五、實施補救:
當各階段進度完成後,進行階段成就測驗。
其範圍及標準如下:
第一階段聽寫大小寫字母Aa~Zz,基於「字母」對五下學生是基本能力,因而將及格標準訂為100分;未通過同學,至圖書館繼續加強,直到成績及格後至視聽教室進行第二、三階段課程。
第二和第三階段目標為能理解及應用基本的單字及句型,評量標準為八十五分,及格同學給予獎勵卡並返回原班上課,未通過測驗同學繼續參加補救教學。
如此反覆進行。
六、實施成果:
經實施補救教學,參照各階段的測驗,發現同學有顯著改善(如表6),整體通過率75.3%。
但仍有部份同學的學習狀況較為特殊,可能因參加學校社團而無法參與或毫無意願等等,共有53人缺席,未參加補救教學。
本資料經彙整後,轉交各班級任教師與英語任課教師,供後續教學的參考,並協助觀察後續的學習效果。
表6 實施補救教學人數統計表
項目
參加人數
通過測驗部分
未通過測驗部分
缺席人數
人數
比率
人數
比率
第一階段
(A)
48
41
85.4%
1
2.1%
6
第二階段
(B,C,D)
96
76
79.2%
1
1.0%
19
第三階段
(E)
115
78
67.8%
9
7.8%
28
小
計
259
195
75.3%
11
4.2%
53
註:本表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參加人數係前一階段通過測驗與篩選測驗不及格人數
之合計。
結論與建議
實施本計畫的初衷在於帶起英語低成就學生,在起跑點就有競爭的機會,同時,期望在實施補救教學過程中,能發現一些潛藏的問題並加以注意解決,提供日後教學與行政上的參考。
茲將心得分述如下:
雙峰現象(Phenomenonof
bimodaldistribution)
針對本計畫的評量結果與補救教學經驗,發現學生的英語能力並無明顯「雙峰現象」的發生,但有部分學生的英語能力低落。
這與聶澎齡(2004)的調查台灣國小畢業學童英語能力成績分佈,並無明顯「雙峰現象」的結果相符,且與學生參加校外補習之經驗、學習英語時間的長短有某種程度的關係。
教材教法:
補救教學使用的是五上教材,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在教法採取反覆練習基本句型方式進行;先讓學生了解語意,再加強句型練習,熟練後,再套用日常生活中常用或喜歡的單字,此法發現同學的口說能力進步的特別快;評量由採用聽力測驗,如辨音、聽寫、圖或字的圈寫等。
學生成就:
經過評量後,發現大部份的同學成績進步顯著,且恢復了對英語信心,覺得英文並非想像那麼難;少部份未通過同學,經過了解他們在各學習領域亦屬低成就,需更多的時間去輔導。
相信老師提供給學生一個機會,教導正確的方法及態度,不斷的給予正增強,家長配合鼓勵與督促,學生的英語是可以期待的。
學習語言是一個很漫長的路,需要長時間去培養,關鍵是先找回小朋友學習的信心,有了信心便會進步。
時間因素:
對學習上來說,一般而言在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在某項學習時間上與其成就成正比,反觀本計劃,對這些補救教學的學生來說,學英語的時間增加,相對的,是不是應該是要進步的?個人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引起動機與興趣是整個學習成就的關鍵;此外,思考另一個層面問題是:為什麼五年級學生有48人(佔15%)聽寫英文字母有問題?日後在課堂上課時,教師如何帶起這些孩子?這是值得思考與努力的方向。
就補救教學時間上的安排,要找到五年級共同的時間實在不易,運用導師時間是最大公約數,但仍由於部分同學因參加學校音樂隊、武術及其他活動而無法參加,使得參加人數不如預期,這是難以克服的問題。
此外,各階段補救教學的時程有重複的地方,例如第二階段進行補救教學時,尚未通過第一階段的同學且需參加第二階段補救的同學,就無法即時參加第二階段的補救課程。
此時間因素是後續實施類似計畫時應予以克服之處。
學生回饋:
在為期八週的補救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回饋是教學者快樂的泉源。
過程中,學生沒有枯燥困難或無趣的表情,因同儕間程度差異不大,學生互動中會產生良性競爭的壓力,也因此在歡喜學習;更令人欣慰的是,平常在班上上課不敢開口的同學,來參加補救教學後,變得有自信敢開口,甚至問問題;有同學說對英文產生了興趣;總的來說,在口說能力上,環境的提供非常重要,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學生進步的特別快,同時當學生感受到老師關心的時候,學習的效果就會不一樣。
結語
在實施「補救教學」之後,就五年級認知部份而言,學生的成績明顯進步了,學生在聽與說的能力也成長了許多。
就情意部份,學生在興趣的培養與態度的養成上,從學生反應上可以了解到豐碩的成果。
就五年級補救教學的歷程而言,在教師群的團隊合作與協同分工的默契,是一次難得的成功經驗,此成果對於日後教學技巧的提升與對學生英語的關注,也提供了開展的基石。
參考文獻
張新仁(2001)。
實施補救教學之課程與教學設計。
教育學刊,17,85-106。
鄧敦平(2000)。
補救教學的迷思--談回歸起點的教學。
師說,138,36-43。
聶澎齡(2004)。
台灣國小畢業學童英語能力之因素分析。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博士論文。
最佳瀏覽解析度:1024*768
桃園縣中壢市富台國民小學四十週年校慶特刊
延伸文章資訊
- 1英語文教材105年公告 - 學習扶助資源平臺- 教育部
在各種學生學習扶助(原補救教學)相關資源的基礎上, 加以整合研發管考、申報管理、 ... 首頁>教學資源>教學教材連結 >英文教材. 英語教材105年公告. 英文教材連結圖片.
- 2英語文教材100年公告 - 學習扶助資源平臺- 教育部
(05)552-9727. 女生 黃亞蘭小姐 黃亞蘭的email. (05)552-9722. ::: 首頁>教學資源>教學教材連結 >英文教材 ... 英語科補救教學教材: (個別下載) | ...
- 3【報名】110-1學期「英文補救教學課程」(20小時)限2-3年級
【報名】110-1學期「英文補救教學課程」(20小時)限2-3年級 · 1.上課時間:110.10.04-110.12.13 · 2.報名時間:110.09.22-110.09.30(請至學生資...
- 4補救教學 - 新北市英語教學資源中心
歌謠韻文教學 · 能力指標轉化教學活動 · 萬用教具製作與使用 · 童詩在英語教學的運用 · 教學活動設計 · 中年級教材教法 · 句法教學 · 其它課程. ::: 補救教學 ...
- 5Remedial Teaching - 補救教學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補救教學 · Remedial Teaching · 名詞解釋: 補救教學是針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適當的診斷,而後根據診斷結果,給予特別教學的過程。 補救教學之前,必須先進行學習困難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