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Wikipedi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族群(英語:Ethnic Group),是指一群人,他們認為彼此共享了相同的祖先、血緣、 ... 這些區別我者和他者的族群性被稱為種族劃分(英語:ethnicity),其特質可能 ... 族群 彼此認同的社會定義類別的人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介紹的是漢語翻譯中關於民族一詞的其中一種翻譯更為準確的義項。

關於民族的其他含義,請見「民族(消歧義)」。

關於族的其他意思,請見「族」。

  關於生物學上的族群,請見「種群」。

族群(英語:EthnicGroup),是指一群人,他們認為彼此共享了相同的祖先、血緣、外貌、歷史、文化、習俗、語言、地域、宗教、生活習慣與國家體驗等,因此形成一個共同的群體。

為區分我族及「他者」的分類方式之一。

這些區別我者和他者的族群性被稱為種族劃分(英語:ethnicity),其特質可能包括「客觀」及「主觀」(如認知和感情的成分)。

[1][2] 目次 1字源 2涵義 3形成 4類型 5參見 6參考文獻 字源編輯 族群,這個名詞譯自英語Ethnic,源自於古希臘語ἔθνος(ethnos)的形容詞形態ἐθνικός(ethnikos),字面意思為家庭的,或人群的,指具有共同起源祖先、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人群。

這個單字成為拉丁語ethnicus,在中世紀時成為中古英文的單字。

在中世紀時,它對應到英語folk,在中世紀晚期,它對應到英語people。

族群(ethnos)在19世紀的含義是歐洲人用來指代國內的少數族群乃至非歐洲的移民、種族,1900年後的含義轉變到以文化特徵區分,而最新的看法則認為族群是社會過程後的產生的結果。

因此,族群可能因歷史及時空環境,基於歷史、文化、語言、地域、宗教、血緣祖先認同、行為、生物/外貌特徵而形成「一群」與其它有所區別的群體。

[3][4]據中國民族學與人類學學者郝時遠考據,族群的古漢語「民族」有可能在近代傳入日本,然而現代意義的賦予主要是在日譯西書(主要是德人著作)中對應了「Ethnicgroup(族群)」和「Nation(國族)」等名詞。

涵義編輯 族群可以指民族或種族,也可以指具有相同語言、行為取向、地緣、祖籍、文化背景或宗教信仰的群體,[5]屬於文化人類學或社會學概念。

形成編輯 群族並不是客觀事物,而是由人界定和劃分的,有很大的伸縮性。

族群身份有時是自我界定的,為了謀求群體團結、抵抗歧視、爭取政治經濟權益、自我標榜炫耀等等;族群身份有時則是外在決定或「被劃分」的。

[6] 類型編輯 國籍層面 中國人、印度人、日本人、德國人、美國人 國族層面 中華民族、馬來西亞民族、蘇聯民族 族群層面 朝鮮族、漢族、大和民族、蒙古族、俄羅斯族、猶太族 次民族層面 亞族群、部族、氏族、宗族、烏珠穆沁人、嘉絨人 宗教層面 信仰伊斯蘭教的群體穆斯林、信仰德魯茲派的群體 參見編輯 國民、國族(Nation) 人種、種族(Race) 原住民、土著參考文獻編輯 ^綾部恆雄洪時榮《民族譯叢》1988年05期Ethnicity的主觀和客觀要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熊子維,台灣族群別社會地位之變遷-主客觀指標的分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p.456"Theideasofethnicityandethnicgrouphavealonghistory,oftenrelatedto"otherness".Inthe20thcenturyandbeyond,theideaofwhatconstitutesanethnicgrouphaschanged,onceassociatedwithminoritystatusandlaterwithculturalcharacteristics,ethnicityismostrecentlyviewedastheoutcomeofasocialprocess"RichardT.Schaefer.Encyclopediaofrace,ethnicity,andsociety.SAGEPublications.2008[11December2012].ISBN 978-1-4129-2694-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22).  ^葉江《古希臘語詞彙「εθνοζ」(ethnos)在古希臘文獻中之內涵考辨》 ^EmilyHonig著,盧明華譯:《蘇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7。

^EmilyHonig:《蘇北人在上海》,頁7-8。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族群&oldid=70525748」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