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名單揭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編按: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決審會議於12月4日舉行,入選書目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以前所出版書籍。
這一年中,鏡週刊四位書評委員──傅月庵、 ...
文化2017.12.1602:03臺北時間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 名單揭曉製作|鏡週刊書評小組 繪圖|欒昀茜編按: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決審會議於12月4日舉行,入選書目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以前所出版書籍。
這一年中,鏡週刊四位書評委員──傅月庵、黃宗潔、陳栢青、盧郁佳,每個月於「鏡文化」輪流撰寫書評,所評述的書籍和每三個月選出的當季「好書遺珠」,即為「年度好書」的初選書籍;其中通過四位書評委員複審的45本書,由書評委員於決審會議投票選出「華文創作類」與「翻譯類」十大好書。
鏡週刊2017「華文創作類.翻譯類」十大好書名單
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貼紙:藍色為華文創作類、黃色為翻譯類,貼有此標籤的書籍即為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
【華文創作類】《青蚨子》,連明偉著,印刻《王城如海》,徐則臣著,九歌《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金宇澄著,東美《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房慧真著,時報《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紀大偉著,聯經《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衛城《文藝春秋》,黃崇凱著,衛城《舒蘭河上:台北水路踏查》,謝海盟著,印刻《我在故宮修文物》,蕭寒主編、綠妖撰稿,新經典《以我為器》,李欣倫著,木馬【翻譯類】《復仇與求生:一隻老虎的反擊一場人類的生存戰爭》,約翰・維揚著,李品佳譯,麥田《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班.方登著,李淑珺譯,時報《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祕現象》,埃洛.莫里斯著,吳莉君譯,麥田《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雪莉.特克著,洪世民譯,時報《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凱蒂.洛芙著,吳芠譯,木馬《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艾堤安‧達文多著,陳蓁美譯,大家《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馬修‧戴斯蒙著,胡訢諄、鄭煥昇譯,時報《追逐尖叫:橫跨9國、1000個日子的追蹤,找到成癮的根源,以及失控也能重來的人生》,約翰.海利著,李品佳譯,麥田《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克里斯多福・萊恩、卡西爾達・潔莎著,謝忍翾譯,大家《聽見墜落之聲》,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著,葉淑吟譯,新經典 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華文創作類】 《青蚨子》作者:連明偉出版:印刻【作者感言─連明偉】感謝。
我的感謝是內斂的,同時帶有悲傷。
《青蚨子》出版後,曾經深刻影響過我的老師們陸續離世,我感到一股難以撫平的衝擊。
《青蚨子》,連明偉著,印刻
無法指出老師們對於我的確切影響,所有的教導並不因死亡而消逝,相反的,死亡以其獨特殘酷,指引我再次面向記憶、情感、故鄉、精神,以及人所存在的侷限與諸多可能。
然而我不得消頹、不得喪志,因為所有暫時性的告別,都來自黑暗的潤澤。
書寫是確認的過程,反覆,游移,再三定位,同時向複數向度的自我提出迷人、等待釋譯的各種母題。
最寬容的讀者是我,最嚴厲的讀者亦是我,溫柔與殘暴並存,冷漠與熱情同源。
我僅能做到的,便是不陷於深深的愧疚。
我是創作者,亦是讀者,我熟知兩者間的橋梁,並在搭建之後一一拆除。
【黃宗潔短評】《青蚨子》一書看似厚重,但卻經營得熱鬧生動,讓人輕易就可進入這場鄉土版的「頑童歷險記」。
全書透過幾條敘事線相互交錯進行:一是「有餘村」少年金生與死黨羊頭、和羊頭看似癡傻瘋癲的父親羊先生的故事,金生陰錯陽差元神闖入丟失了生死簿的「蓬萊村」,受到「河」的守護助他元神返回人間;另方面這陰間也正忙著,生死簿遺失,土地公婆、七爺八爺等神仙鬼將紛紛出馬追尋其下落,加上「鬼口」太多,只好派鬼差們投胎湊數……。
連明偉此作,可謂開展出「鄉土文學」新視野,一則則虛實交織的故事,既是新版「神鬼傳說」,也是對貨真價實的「番薯島」日常之省思。
如同書末那則「庖丁解魚」,當代庖丁所需者不只技術,方要面對魚腹中種種吸管、牙刷、電池、光碟,尤有甚者,可能還有一隻傳出歌聲的防水手機。
真實與幻境,何者更荒謬?由此亦可看出《青蚨子》並非意在召喚懷舊鄉土,而是獻給這座記憶遺忘、信仰失落的島嶼,以鑼鼓喧天的形式包裝的,一闕安魂曲與情歌。
《王城如海》作者:徐則臣出版:九歌【作者感言─徐則臣】一部小說的寫作有其必然性,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15年前我到北京生活,開始斷斷續續寫了一些關於北京的小說。
我沒想過要刻意寫一座城市。
完全是因為我的整個生活、感受、疑難和思考都在這個空間裡展開,當我觀察世界時,這座城市是我的出發點、根本處境和必須穿越的參照系。
把它看清楚才能把整個世界看清楚,把它看清楚了,可能也就把整個世界看清楚了,所以,我的興趣和關注點逐漸集中到這座城市身上。
《王城如海》,徐則臣著,九歌
北京浩大而又複雜,古老又現代,極具民族性又充分地國際化;我知道得越多,就發現我知道的越少。
在這些相反相成的關鍵字下,一個真實的北京究竟是什麼樣子?是否存在一個真實的北京?在這座城市裡生活的2千多萬人,他們與這座城市到底有著怎樣的關係?我相信,在我們看得見的北京之外,還有一個更深廣的、沉默地運行著的部分,也許那才是這個城市的基座。
我把故事放在北京那一段曠日持久的霧霾裡進行,不是為了讓這個城市更隱約、更恍惚、更曖昧、更深沉,而是想讓它更清晰、更澄明、更便於它的自我表達:在一個非常態的語境下,世道出焉,人心出焉。
很高興《王城如海》能夠入選「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作為作者,倍感榮幸。
謝謝《鏡週刊》,謝謝評委,謝謝出版這部小說的九歌出版社,也謝謝所有閱讀和關注這本書的讀者朋友!【黃宗潔短評】《王城如海》寫真實的霧霾,也寫人生的霧霾。
「海歸」的舞台劇導演,因一齣《城市啟示錄》備受注目,但劇中教授角色對於都市中討生活的年輕「蟻族」表達出的鄙夷,卻引發輿論憤怒。
這場戲的失敗,是藝術設計上的欠缺考量,還是因為「傷害了年輕人」?圍繞著這場戲的爭議所輻射出去的種種圖像,也訴說了北京這個城市中的艱難生活與矛盾衝突。
此外,一位在天橋上賣「新鮮空氣」的流浪漢,更勾連出一段隱匿在歷史霧霾中的晦暗與罪惡。
在當代中國,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是否「不可能僅僅是一部作品,它還是我們生活本身」?書中的這句話,可說是徐則臣《王城如海》一書,透過虛擬的《城市啟示錄》拋出的疑問與思考。
畢竟,「唯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的當代語境與當下現實早已是:無須刻意藏身,也因霧霾而朦朧的日常。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作者:金宇澄出版:東美【作者感言─金宇澄】這本書有一種漫談的氣氛,常常就一位人物,一座沙發,一個名詞(比如困覺-睡覺),羅列我收集的內容,等於立起一小株聖誕樹,然後一一掛上各種細節,以這種樣式裝飾這個世界──我心裡很清楚,我所面對的是一個嶄新時代,面對最有豐富閱歷的讀者,作者只需寫出自身最熟悉的事,就可以了,不能像傳統小店那種事事「導購」,其實我們已進入了「自選」、不需解釋的時代──人人都有自我的分析、自我的結論──我深切地感受到如今的讀者往往比作者更懂得這個世界,作者的範圍其實是一直是在縮小的,並將越來越小。
《我們並不知道:金宇澄散文》,金宇澄著,東美
寫作有「塑造」的詞──拼貼大量材料,強化某一人物,當然可以,但不是唯一標準,讀者有更豐厚的儲備和想像,往往作者煞費苦心安排的效果,不如簡單處理更有魅力──就如中式筆記體,重新建立了當代的意味,幾十個字就可以記錄作者所看到的細節,等於上了一個菜,剛覺得味道好,已經吃完了,你會一直記得它。
城市不再是「冷酷無情的水泥森林」,城市是極為複雜、精緻的人居圖畫,永遠不可知──比如以臺北比較上海,兩地最不同的歷史是什麼?臺北藏有多少秘密?應該沒人知道,而當年上海經過了「兜底翻」,一度都暴露出來曬過大太陽,這座超級大城市曾經完全敞開拉鍊──上海人知曉它很多秘密,然後,它又慢慢閉合,逐漸演變為神秘的森林──渺小的個人,是難以瞭解一整座原始森林的,即使在此生活一輩子,能曉得它什麼?我只能瞭解最熟的一個小範圍,幾個街區,一些年代,等於我站在森林裡,只看得見幾平米範圍的植物、小動物,遠遠望去,森林永遠幽暗無比,突然有個黑影過來,都不知是什麼動物閃過去了。
感謝讀者!感謝鏡週刊年度好書的評委們!感謝各位給予此書的厚愛!【傅月庵短評】金宇澄以小說《繁花》橫空出世,燦爛一片天。
也讓人擔心,接下來怎麼寫?但至少散文集《洗牌年代》讓讀者知道,這種擔心或是多餘的。
1960年代末期,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走入南北蠻荒,一個個「被洗牌」了。
書到台灣,年代久遠,經驗有隔,簡轉繁,遂成了《我們並不知道》。
28篇文章,隨筆、散文、微小說,寫盡了人性,欲望、生存、愛,相濡以沫的高貴墓碑,以及互相出賣的通行證。
若說青春如歌,這是一首婉轉哀怨的旋律,快板如刀,慢板如割,一刀一割是為成長。
──看到底,此書不僅《繁花》前傳,更是一整代中國青年的「不響」,作者的款款溫情,讓我們都聽懂了。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作者:房慧真出版:時報【作者感言─房慧真】《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從書名即可知是很個人的一本書,私心想將自己的「前半場」記者生涯留下紀錄。
2011年無心插柳當了記者,正好捲進新聞業最波濤洶湧的亂流中,於是乎,這本書關乎一個菜鳥記者的滅頂與生還,也關乎一段媒體戰國時代,以及一個產業的興衰與哀愁。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房慧真的人物採訪與記者私語》,房慧真著,時報
前陣子剛知道,這本書的銷量已經破萬,在此之前我曾出版過散文集,有讀者3千,從沒攀上萬點,從今之後也不敢想。
書越暢銷,身處的媒體環境卻越加破碎潰敗。
很感謝評審的肯定,我不會說這本書有多好,只覺得它似乎回應了這個時代對於新聞記者的巨大焦慮感。
這本書最值得一提的幕後故事,是我的編輯鍾岳明,接下這本書的編輯工作不久,也去當記者了,而且也是以人物採訪為主。
當初在編「私語」,岳明很有想法,他建議加入照片另外設計,做成別冊。
岳明後來也成了菜鳥記者,常拿〈私語〉來讀,心有戚戚焉。
好似《墨水心》的情節,入迷的讀者跌入書中,居然變成書中人。
我知道記者工作大部分時候是痛苦,希望也能帶給岳明一點快樂。
也謝謝另一位編輯陳怡慈,當時她建議我將〈採訪心法〉改寫成完整文章,出版前,這篇文章獲得許多共鳴,讓這本書不只是喃喃自語,能有工具書的價值。
以往出書,我鮮少出去宣傳。
這本書卻讓我北中南巡迴10場,一方面想支持地方的獨立書店,另一方面,很想親眼看見讀者的面貌:好多年輕記者,或者正在讀或想要讀新聞系的學生們。
我常說自己能當記者像個勵志故事,像我這樣自閉的人都能當記者了,沒有人不行。
我至今仍怕打電話,遇生人便羞赧。
「我們」都在同樣的路途上,希望能永遠保有「生手」的天真。
最後謝謝為我開了媒體這扇門的董成瑜。
【傅月庵短評】舊媒體崩壞中,新媒體正在長成。
新舊之間,從實體到數位,什麼都是一種可能。
但無論如何,不管新舊,「記者」總少不了,「報導」主要還是得他來。
記者到底往何處去?新媒體時代裡。
她個性害羞,不敢跟陌生人攀談。
只希望有書讀就好,塗塗寫寫換錢好買書。
怎麼也沒想到最後竟成了記者。
她不強調客觀的報導,該涉入就涉入;她不收斂自己的個性,該挺身就挺身。
半路出家成為菜鳥記者,33篇採訪、12篇私語、7篇後記,組成了一個「非典型」(或新典型)記者。
記者而成為網紅,臉書而成為傳播中心,私與公領域到底該如何區分?時代考驗記者,記者也在創造時代。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到底怎樣的一個記者?事情正在起變化。
新媒體一直來,典型一直在轉換更改。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作者:紀大偉出版:聯經【作者感言─紀大偉】《同志文學史》是充滿大量註解、通過匿名審查機制的學術硬書,竟然獲選鏡週刊2017年度十大好書之一,我嚇到吃手手。
我感謝「鏡週刊」書評委員、「鏡週刊」工作團隊;聯經出版社的林載爵發行人、胡金倫總編輯以及聯經團隊;政大台文所創所所長陳芳明教授、現任所長范銘如教授、台文所教職員團隊、全體學生,以及通勤的外校旁聽生。
各位,都是做功德人。
要想像「台灣的未來」,就要認識台灣人的過去──如今,各種台灣歷史書籍叫好叫座,正顯示愛書人對於台灣過往的熱切求知慾。
同理,我也相信,要想像「同志的未來」,就要認識同志的過去。
《同志文學史:台灣的發明》,紀大偉著,聯經
但是,同志歷史要怎麼進去呢?其他國家同志歷史的窗口可能是電影史、夜生活口述歷史。
而我發現,在台灣,文學剛好就是認識台灣同志歷史的窗口。
就連在風聲鶴唳的戒嚴時期,各種文學也展現群魔亂舞豐富的濕答答同志史料。
《同志文學史》的任務是雙向的:讓讀者一方面「藉著台灣文學來摸索同志歷史」,另一方面「藉著同志文學來管窺台灣歷史」。
《同志文學史》提及作家百名、作品百種,證明同志沒有在歷史缺席。
台灣在變。
廣大年輕世代推動同志人權、堅持「同志婚姻」的決心,是我的精神後盾:他們讓我看到希望,那麼我就回饋他們一點歷史小故事。
【陳栢青短評】論述該是一種發現,他寫起來變成發明。
在紀大偉筆下,有挑逗,更是挑釁。
《同志文學史》的內容像該書的語法:「那不是……,而是……」,有一種重層性,寫一本像寫兩本,說一句像講兩句,以否為是,以退為進,是大毀壞──對過去同志文學種種談法進行再商榷,也是大建構──提供一種全新的視野。
他撐開了史的向度,便提供更多可以詮釋,能供周旋的空間,那不只是紀大偉個人學術的大煉鋼,而是整個同志文學,乃至台灣文學史書寫的大躍進,他讓後面有更多可以玩的。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作者:陳翠蓮出版:衛城【作者感言─陳翠蓮】我成長在威權統治最穩定的時期,從小學到大學,教科書、新聞媒體、出版書籍,都在國家高度掌控之下,對於統治當局的宣傳與論述無從懷疑,可以說是受到黨國洗腦最成功的典型。
我從來不知道在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慘烈的二二八事件。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著,衛城
直到1980年代威權體制鬆動,1990年代民主轉型啟動,因為民間團體的奔走推動,開始了二二八事件研究,國家機關也在被動的情況下開放檔案,提出調查報告。
此一階段的二二八研究,主要在清理民間受害情況。
拜自由民主之賜,二二八事件70年後、台灣解嚴30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有機會在充分的國內外檔案史料基礎上,重建對戰後歷史的理解。
《重構二二八》復原戰後遠東秩序下台灣問題的結構因素,破解黨國當局的光復論述,並探討國民黨政府的統治特性、及在二二八事件中施展的統治手段對台灣社會造成的重大衝擊。
自由民主的可貴正在於,人們不需受到統治者的蒙蔽與操控,可以自在的思考與自我探索。
以二二八事件為焦點,《重構二二八》試圖對戰後台灣歷史提出新的研究架構,非常高興能夠獲得許多讀者的支持,也十分感謝鏡週刊對此一作品的重視,及對作者的努力加以肯定。
謝謝! 【盧郁佳短評】促轉條例通過了,但可能形同具文;只有揭露真相,能帶來人權社會。
台大歷史系教授陳翠蓮,20餘年前出版博士論文《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特務傳聞仍未證實,當時她並不相信。
因為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廣徵政府各機關二二八事件檔案,中研院買到保密局檔案,終於揭露特務運作;她也在日本國會圖書館,找到二戰前後美國對台軍事計畫、占領方案,加上美國國家檔案館等資料,苦心孤詣,增寫成《重構二二八》解謎。
從戰後東亞秩序重編,寫出國民政府的腐敗,爭奪接收財富在先,二二八事發兩天後原已平息,國民黨敵對派系為扳倒陳儀,趁機鬧大。
軍統局事前建立情報網,列出異議人士黑名單監視,此時派出大批流氓,煽動民憤抗議,燒毀外省人商店,毆打外省人,製造派兵鎮壓的藉口。
這些流氓,有些後來政府獎賞保護;有些成為代罪羔羊,在軍械庫被處死。
陳儀同樣製造藉口,為逼蔣介石派10萬大軍來台鎮壓,故意栽贓說二二八是共產黨叛亂,謊稱台灣即將淪陷,藉此對不知情民眾展開大肆屠殺。
台灣無數菁英,接獲警告,仍自認堂堂正正,不需要心虛逃跑,結果全都被捕殺害。
讀這本書,就是踏入憤怒和悲慟的深淵。
但若不踏入這回憶深淵,也就無從理解為什麼台灣即使客運司機累到開車昏迷撞毀商店,仍然不會反抗,勞基法修惡仍然過關。
本書揭露台灣人與外省人共同深沉傷痛的謎底,正是中國統治模式的黑暗。
兩岸政權都繼承了這黑箱,面對民進黨的腐敗,中國的統戰,台灣唯有成為尊敬人命的人權社會才有一線生機。
所以我們需要真相。
我們需要用很長很長的時間,消化這痛苦的真相。
《文藝春秋》作者:黃崇凱出版:衛城【作者感言─黃崇凱】
《文藝春秋》,黃崇凱,衛城
這本小說的第一篇初稿寫出之時,我還住在台北。
那時沒想過自己有天會離開,卻在隔年三月底遷居到台南。
三年多下來,我大半都在寫別的東西,只是持續收集可能的相關材料。
我看著原先擬定的寫作大綱,與實際寫出的部分日益偏移,我甚至不曉得小說最後會是什麼模樣。
不過我倒是相當記得,全書初稿寫出來的時候,那些揮之不去的挫敗和沮喪。
我暫且擱下小說,交出這份Demo給編輯,繼續寫別的東西去。
後來編輯給了初步意見,我一時不能也不想細看。
直到大半年過去,我終於覺得可以面對那份初稿。
我打掉一些,重寫一些,修改一些,然後與兩個編輯針對各篇章逐行逐句的批評意見搏鬥、協商,如此整治出最終的版本。
謝謝一路上消化我許多心緒的芩雯。
謝謝衛城出版的莊瑞琳、吳芳碩。
謝謝所有相遇中給予我幫助的人。
但願我日後有機會回報,並成為像你們這樣慷慨的人。
【陳栢青短評】形同短製,實為長篇,《文藝春秋》用文學介入歷史,以虛構深化現實。
用後來的方式重說當初。
那是一本時間史、一張心靈地圖,在長長短短的時間軸裡調度史料,而藉這些事件拉出一整條魚骨頭或是時間的谿山行旅圖,以小說的血肉敷衍出演化史上早已滅絕或我們未曾想像的夢幻生物──例如用青蛙DNA還原恐龍、「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
在概念與小說實踐上抓著核心打,也展示當代小說家難得一見的文字功力,有所本還是憑空幻立,皆栩栩如真讓人覺得果然有那一回事。
歷史都沒小說巧妙,而如今小說讓歷史更巧妙,於焉給我們一點興嘆。
台灣小說添了《文藝春秋》後,變得更好看了。
而以黃崇凱個人的創作史而言,此前都是醞釀,這是他的貞觀元年。
《舒蘭河上:台北水路踏查》作者:謝海盟出版:印刻【作者感言─謝海盟】
《舒蘭河上:台北水路踏查》,謝海盟著,印刻
《舒蘭河上》的寫作初衷,是我希望藉由踏查與寫作,讓遭填埋的城市水路、與被現代都會風貌所覆蓋的看不見的台北城重見天日,進而,能拾掇並拼湊那些被一代之人無意乃至刻意遺忘的,關於這座城市與曾經的人們的記憶,文字是我使用的工具,但這本書寫起來更像是考古兼拾荒的工作。
很高興此一考古、復舊的意圖能被台北文學獎年金的評審們識出且肯定,並得到印刻出版社的支持成書,以及鏡週刊書評委員們的賞識,儘管在獲得台北文學獎年金計畫的過程中曾歷經茶壺風暴(於我看來,文學獎主辦單位實該為捍衛自身清譽與公信力出面說明以定紛止爭,而非迄今為止的默不吭聲,任其發酵)。
此間,有前輩以蘇軾的〈定風波〉勉我:「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是的,我會繼續在這條也許孤獨的創作之路上,且徐行。
【盧郁佳短評】受舒國治《水城台北》啟迪,謝海盟七年來參照《台灣堡圖》(1898-1904)、《瑠公水利組合區域圖》、《台北市市街圖》、美軍空照圖和Google地圖,紀錄水路踏查。
當中也綴滿了家常笑鬧絮語,以屁孩的口吻,調侃身邊以他為中心的長輩們,親密互嗆。
背景是這一代中產子女,因全球化網路開放資源,長年精研專門知識興趣。
但產業不但數十年沒升級,還排斥知識創新,導致百業凋敝,屠龍之技無處可用,飽受菁英長輩焦慮轟炸,人才嚴重低估自己。
青年屈居兒童位階,又難橫向連結同齡人,陌生羞縮,隔離無菌。
無論尼特、繭居族,踏出家門,都是賦權,為受困生命尋路。
殖民剝奪歷史記憶使人無鄉,能重建認同的就是治史,今年朱和之歷史小說《逐鹿之海:一六六一台灣之戰》展現了說史的雄心。
人們多著重於文字紀錄的歷史,其實攝影、地圖、插圖的歷史,同樣精彩深邃。
師大地理系教授洪致文,持續寫台灣鐵道、航空、氣候、氣象、都市發展、都市地景、戰爭遺跡、文化資產等歷史;作家黃湯姆編輯了《川流台灣─福爾摩沙水經注》、《赤日炎炎:台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繪製「水經福爾摩沙」流域圖,近年潛心從航拍套疊判讀挖掘歷史變遷。
《舒蘭河上》加入地圖控行列,寫台北水文的地下歷史,埤塘、水圳、橋樑,刻劃沿岸聚落,為後世存真。
雖然用心,但不走學術路子,成書形態近於泉麻人、村松昭《大東京23區散步》漫畫走訪橋梁水道高架橋,省道農園廢地等無機質風景遊賞的路線。
《舒蘭河上》得用腳去讀,臥遊無效,必須持書出門,按圖索驥。
以讀者為行動主體,書才會活起來展現它的靈魂姿態。
即使作者鐵藍、讀者深綠,都沒妨礙,每個人就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環境,這些見聞終會點滴化為血肉,得出自己的結論。
《我在故宮修文物》主編:蕭寒撰稿:綠妖出版:新經典【作者感言─綠妖】
《我在故宮修文物》,蕭寒主編、綠妖撰稿,新經典
感謝鏡週刊頒發這個獎項給我們。
我們,是指《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拍攝團隊、導演蕭寒,以及我,同名書的寫作者綠妖。
「我們」還包括書中出現的所有文物修復師,是他們的精誠打動了忙碌的現代人。
他們讓我看到,在大時代的洪流中,人依然擁有不被挾裹的自由,擁有一生一事的定力。
在成功學被粗暴地推到我們面前時,這種自由與定力發出了清明激越之聲。
再次感謝鏡週刊,感謝評委,感謝讀者。
【傅月庵短評】世界越來越快,1.0、2.0、3.0……天天在變,年年在變。
人人都說該慢下來,怎樣才能慢下來?好好做件事,喫飯的時候喫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天天這樣,年年這樣,也就是一種功夫了。
此書重的是「匠心」二字,其實也就是一種功夫。
北京故宮裡,有一群人,天天這樣,年年這樣;今時這樣,昔時這樣,民國這樣,明清這樣。
幾百年下來,保護了人類遺產,保住了歷史文明。
技藝是真實的,確有其事,卻難教,只能琢磨,慢慢慢慢想,調一桶漿糊,拼一個青銅壺,拆一個老鐘、染一種顏色……半天、一天、一週、一月、一年,然後,你就心慢慢穩住,稜角漸漸沒了,於是能懂,你也是師父了。
我在故宮修文物,修理的是物,琢磨的是心,匠心即人心,失落了的那塊。
《以我為器》作者:李欣倫出版:木馬【作者感言─李欣倫】得知獲獎的消息,我和孩子正為要不要在冷天穿外套,站在街頭小小對峙著。
這般美好訊息的降臨又讓我意識到,除了母親、妻子和教師之外,我是個寫字的人。
《以我為器》,李欣倫著,木馬
2012年夏天生下女兒後,我記錄了在坐月子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像是睡眠不足的壓力、多次的情緒崩潰,兩個月後回去教書,我在忙碌的教職中學習如何當一位母親,好幾個晝夜都是一邊授乳,一邊單手打字趕論文、研究計畫和修改學生作品,哄完孩子入睡後,爬起來繼續埋入書堆鍵入文字,累到沾床即睡,還得適度回應孩子的夜奶和夜啼。
2014年生兒子前後,我又開啟了兒子的生養札記,記錄懷孕過程中的產檢、候診經驗、閱讀書單,生下孩子後雖然請了育嬰假,但深深困在產後憂鬱中,為了抵抗和尋找出路,我回到書桌前,從寫作中自我對話,試圖摸索自我的存在感。
過去5、6年來,兩個孩子的生養札記大約8萬字,不過真正被摘選出來繼續琢磨增補成篇的比例不高。
非得比孩子早起或比孩子晚睡才有機會寫,時光破碎,寫字艱難,一點一滴攢成了《以我為器》。
從手記到成篇的過程中,常浮現的問題是:這只是一位身兼數職的母親的曲折心事、大量困惑、艱難心路與拙劣教養,會有人想讀嗎?出書至今,讓我最欣慰的是部分讀者的回饋,無論他們是否為女性,是否結婚,是否選擇當母親,或是否遭逢孩子受傷,理想讀者的他們從書中讀到了那份「體解」的心意,他們試圖理解自己的母親、妻子和親友,對我來說都十足珍貴。
以此感謝讀者朋友、評審委員、替《以我為器》推薦的作家朋友、木馬文化編輯瓊如、我的母親與家人,還有在這過程中始終支撐我並予我光明的老師。
【陳栢青短評】《以我為器》首先擴大了「散文」的容器──現代散文史上關於生產、育兒的文字、審美與經驗向度尚待擴充,而李欣倫標誌出一個新的刻度,為無以名狀、文字尚無法描磨的經驗與感覺賦型,隨著一具具因為痛或是茫然而潰散的身體在字裡行間顯現,那是文字活,也是肉體活。
在這本散文中,李欣倫展現強大的掌控力,無論主題的展示、篇章的編排,面面俱到,猶有深意,結構完整,由婚姻始,而至懷孕的體感、孕後身心狀態,卻又總能漂亮的放手(文字中總是寫「不能」、「尚未」、「原來」,一種身體與感覺的「地理大發現」),游刃有餘,她真正做到了「生產」──無論之於孩子,或是文學。
2017鏡週刊十大好書【翻譯類】 《復仇與求生:一隻老虎的反擊一場人類的生存戰爭》作者:約翰・維揚譯者:李品佳出版:麥田【作者感言─約翰・維揚】
《復仇與求生:一隻老虎的反擊一場人類的生存戰爭》,約翰・維揚著,李品佳譯,麥田
得知《復仇與求生》獲得認可好評,我深感榮幸,想對這本書的譯者、出版社和鏡週刊的讀者表達最深的感謝。
寫這本書的靈感來自薩莎.斯諾的得獎紀錄片〈西伯利亞虎最後的怒吼〉(ConflictTiger),我看完後,便想運用文學的形式深入故事之中;這樣的書寫對我是個挑戰也是機會,去探索並試圖理解一隻動物、一個區域和一個族群,因為這不管是對我這樣的局外人、甚或是住在森林附近的俄羅斯人和中國人,都是神秘而深不可測的。
這個寫作計畫,因為以下這三個必要元素齊備,才能順利完成:首先是勇敢且聰穎的隨行譯者JoshuaStenberg,他精通俄文、中文還有其他幾種語言,他陪伴、並時時為我的「遠東」旅程給予建議;其次則是普列莫亞邊疆區(PrimorskyeKrai)慷慨而真誠的人們;最後是有遠見和膽識的生物學家與環境保育者——在大多數人還沒意識到西伯利亞虎對生態系統和文化意義的重要性時,他們便已投入心神精力、冒生命危險,只為了保護亞洲最具代表性的獵食動物。
(許越如/譯)【陳栢青短評】還原足跡、逆推樹幹上爪痕在空氣中白光一閃,從而倒退回未沾鮮血的爪上,隨約翰・維揚筆尖像是攝影機運鏡那樣流暢的快轉又倒退,鏡頭下高倍率加倍清楚的,不只是一場針葉林裡生態的CSI犯罪現場──他退得太遠,太神,逆推而回是一頁遠東地區文明史、人類經濟起落如何疊合環境等高線,那背後與地貌一起改變的,還包括俄羅斯後共產時代經濟變化、複雜貿易制度、人類與自然彼此進退迴旋的舞蹈……,《復仇與求生:一隻老虎的反擊一場人類的生存戰爭》驚人的不只是追索一場大自然裡的謀殺案,死亡並非猝然臨之,它所達到驚人的成就是,讓非文學有了文學的筆觸,並驅使所有的偶然都成必然,一切未必是機會,卻是命運。
他硬是要得,把生態故事寫成了一齣哈姆雷特。
讓老虎身上每道紋路,都是神的眼在凝視。
《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作者:班.方登譯者:李淑珺出版:時報【作者感言─班.方登】
《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班.方登著,李淑珺譯,時報
這個獎項真的是無比光榮的肯定,我非常感激。
當我在寫作《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和《半場無戰事》這兩本書時,我的目標是要把故事描寫得越正確越好,也就是讓其盡可能準確並趨近真實經驗。
所以當它們能被翻譯成中文,呈現在台灣讀者眼前時,對我而言都是難以想像的榮幸。
因為當時的我,不過就是個坐在餐桌前、拿著紙筆,希望能寫出精確故事的人。
許多篇收錄在《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的短篇故事,背景從海地、緬甸、獅子山國到拉丁美洲都有,某種程度上也是我踏出「美國現實」、嘗試走入一個更寬闊世界的記錄。
所以當我再從廣大的眼界踏回美國現實後,我便能從非常不同的角度,重新觀照所身處的美國。
我的寫作總希望能更精確、更全面性的描繪人的經驗,我認為任何一部小說,若能做到這點,無論過20年、100年甚至更久,價值都會是永恆的。
因為人類從古至今,面對的挑戰皆是關於愛、關於家庭、工作,還有與社會的連結。
毎一部文學作品其實無異於「新聞」,因為它們同樣都在提供「資訊」反映人類自身及切身面臨的挑戰。
所以儘管有些我寫在《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中的事件,今日看來已是舊聞,但我期許自己所賦予筆下角色的情感與思想,既能推陳出新,也能引發閱讀者的共鳴。
(許越如/採訪、翻譯)【傅月庵短評】台灣讀者向來倒頭在看書。
班.方登在台灣走紅,大半因為李安改編他的《半場無戰事》,拍成了電影,人們遂也讀了這長篇,然後囁囁說:好像……好像小說比電影好上許多!卻不知律師當得好好,想開了或想不開,班.方登改行寫小說,寫了18年,寫出的第一本小說叫《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8個短篇,寫海地、寫緬甸、寫哥倫比亞、寫獅子山,最後講講100多年前的歐洲。
這書讓他璀璨有光,真要讀,由此起才對。
順序顛倒有問題嗎?不能說嚴重,隱約卻可能失去瞭解一名作家成長的軌跡,較難理解其才情的根源。
若你順著看,先讀讀他的短篇小說,或者你便能明白,這傢伙真的很認真,博學多聞,多能鄙事,遂能掰也愛掰,掰得人真假難分,心甘情願被他牽著鼻子走路。
這叫「迷人」,迷人的小說家如今不多,班.方登是最值得注意的一個! 《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祕現象》作者:埃洛.莫里斯著譯者:吳莉君出版:麥田【黃宗潔短評】
《所信即所見:觀看之道,論攝影的神祕現象》,埃洛.莫里斯著,吳莉君譯,麥田
本書以六組經典照片為起點,揭開了六個既殊異又相連的提問。
攝影師芬頓(Fenton)所拍攝的,名為「死蔭幽谷」的兩張照片,砲彈位置的差異,除了時間的先後順序之外,是否還涉及「擺拍」的疑慮?惡名昭彰的阿布格萊布虐囚醜聞中,在死者旁邊露出燦笑的女兵,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嗎?那位綁著電線站在紙箱上的「頭罩人」是誰?又該如何從一張捏在無名士兵遺體手中的孩童照片,找出他的家人?一隻米老鼠,躺在以色列空襲過後的廢墟中,這樣的景象是攝影師製造出來的戲劇場景嗎?那麼一具出現在不同地點,傳達乾旱危機的牛骨呢?如果我們指控照片造假,我們所期待與想像的真實又是什麼?埃洛.莫里(ErrolMorris)不只以其觀察力與推理能力,抽絲剝繭地試圖「還原」每張照片背後的脈絡,更重要的是,這場關於攝影與視覺的探索之旅,帶領我們看到每一則被選取與揭露的影像背後,那些被隱匿在景框之外的可能。
影像確實能作為歷史與記憶的憑據,但我們也不該忘記,即使最真實的攝影,也未必通往真相。
《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作者:雪莉.特克譯者:洪世民出版:時報【盧郁佳短評】
《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雪莉.特克著,洪世民譯,時報
Facebook台灣2016年月活躍用戶數1800萬人,但是台灣15-64歲人口也只有1729萬餘人。
社交軟體成癮,使人隨時急於查看、回覆訊息,需要連線的安全感撫慰。
人們享受上線的旁觀距離,無窮的新鮮感;卻也若有所失,很難和人真正有所接觸。
空虛使人渴求更多回饋,設法投入更多時間上線,甚至忽略身邊的人,但這無底洞卻沒有回報。
即使戒癮成功,卻徒然令復發更加失控。
究竟在我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麻省理工教授、臨床心理學家雪莉.特克《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觀察人工智慧寵物實驗,來分析孩童需要的陪伴有哪些要件,由此描繪出社交障礙的雛形。
機器人若故障,有的孩子會解釋「它生病了」,不痛不癢轉身離開。
有的孩子覺得自己被機器人打發走了,耿耿於懷。
差別在於後者平日就缺乏照顧,他們急著要機器人認得他們,回應他們。
若覺得被機器人拒絕了,他們會退縮,沮喪,憤怒,甚至反擊。
他們渴望關注、掌控,連結感。
無論老幼,人類心理的基本需求,受體制虐待,忍飢挨餓,是隱形的;網路社交成癮,卻是可見的指標。
作者特克以敏銳犀利的同理心,細膩訪談大量兒童、青少年、成人,潛入內心險境,帶回被忽略的真相。
這真相的慘怖非人,就像納粹集中營在剛為人所知時,外人拒絕相信有此存在。
等到漢娜鄂蘭追究猶太領袖在大屠殺中的責任,也遭遇猶太社會無情圍剿。
如今論者同樣圍剿特克過分悲觀、懷舊,要特克樂觀看待網癮,轉移焦點強調網路有種種好處。
這種評論,和道德譴責成癮者沒兩樣,都設法和成癮的痛苦保持距離,劃清界線。
由此更見特克此書的工作艱難、成果寶貴,給受困的成癮者發動援軍,給體制改革一個知識起點,得來不易。
打開這本書,援軍便為你而至。
讀者在此被特克的同理心暖暖圍裹起來,度回了一口生人氣。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作者:凱蒂.洛芙譯者:吳芠出版:木馬【作者感言─凱蒂.洛芙】這是我第一本翻譯成中文、在華文世界出版的著作,獲得這個榮耀我深深感激並引以為傲。
事實上,我時常感覺自己的寫作,在美國文化中並不那麼主流,所以這本書能在世界的另一端獲得認可與包容,令我十分安慰,也讓我更確信,不管身在何方,我們都共處在這個充滿危險與未知的世界冒險著。
謝謝能有讀者賞識這本書,讓我書寫這個既關乎個人又普世性的主題──死亡時,得以在你們的思想中占有一席之地。
死亡不僅僅在華人社會被視作禁忌話題,在西方國家也是如此,人們不會大肆討論它,更不敢多想這個念頭。
但我們同時也清楚,死亡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可能是因為遲早有一天,我們平淡無奇的生命將會被死亡觸動。
描繪死亡並不容易,可是我在過程中,一點一滴把自己從中解放,希望這種自由,也是讀者們能在閱讀過程中品嚐到的。
對死亡的恐懼長期籠罩著我,所以當我能藉由寫作直視它時,的確能把我帶離那種無明的惶恐,雖然這並不代表我已完全克服,至少我不再那麼常想起死亡,或者我再想起它時,已具備處理和面對恐懼的能力。
在這本書的尾聲,我與作家詹姆斯.索特(JamesSalter)談死亡時,他說:「我們創造安慰給自己」,那真是美麗至極的一句話!還有我不時會想起,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Sendak)最後在醫院的那段時光,他懼怕一輩子以來的雪和聖誕,竟然都在一場夢境中變得祥和而療癒,我這才清楚,我們的心智是非常堅毅強大的,的確能創造出安慰給自己。
完成這本書後,死亡不再總佔據在我心頭上,更重要的是,我也不介意它偶爾浮現。
代表著這本書完成它該達成的任務了,讓我能夠往前看,繼續生活。
自童年起,我遇到問題的處理方式,便是從翻一本書開始。
每當我遇到生命中的提問,我總習慣先潛入他人的故事,因為從外人的角度,能幫助我更聚焦、提煉出我真正的想法。
我發覺即便那個問題是非常親密、個人的,文學和歷史也能幫助我們從中得到啟發。
我描寫別人的故事時,會刻意拉出一段距離,為的就是要讓觀點清晰,給予我更多自由去探索該問題更深入的環節。
這本書是一本從死亡倒敘的自傳,也因傳記體是學習生命課題時的重要途徑。
接下來的創作,我也會希望嘗試更多從個人觀點出發的書寫。
(許越如/採訪、翻譯)【黃宗潔短評】這是一本死亡之書,關於人如何面對必然的人生終點,以及對於有限人生的不甘、惆悵、恐懼與試圖對抗。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凱蒂.洛芙著,吳芠譯,木馬
作者凱蒂.洛芙(KatieRoiphe)透過五位知名的思想家、藝術家與創作者:蘇珊.桑塔格、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約翰.厄普代克、狄倫.湯瑪斯與莫里斯.桑達克的臨終時日,深入地分析了他們一生面對藝術與創作的態度,如何影響他們迎向死亡的姿態;或者說,他們一生關於死亡的敏感思考,如何成為自身面對此一議題的回聲──桑塔格以驚人的求生意志頑強延長死亡降臨之前的時間;佛洛伊德拒絕止痛藥以求保持英勇的清醒;癌末的厄普代克從醫院返家,把頭靠在打字機上說:「我辦不到」,但他仍繼續打字,為了妻子瑪莎的那句「再一本書就好」;湯瑪斯「長期活在名為生病的隱喻裡」,他酗酒、揮霍金錢,以異於常軌的方式宣告他對生命的眷戀與恐懼;桑達克則將痛苦與黑暗,以及愛的暴力埋藏在給孩子看的繪本裡。
他們都以自己的風格死去。
書中沒有對死亡浪漫的接納與超越,而是對恐懼的誠實凝視,是關於死亡,也關於活著的體悟。
一如佛洛伊德那句:「在我這個年紀,生活並不容易,但春天很美,愛也是。
」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作者:艾堤安‧達文多譯者:陳蓁美出版:大家【作者感言─艾堤安‧達文多】我認為漫畫跟電影和小說相當,也是一樣重要的藝術形式。
我想創作的,就是讓「不讀漫畫的人」讀的漫畫書,無論你在世界何方。
我在法國收到很多讀者來信,開頭通常是:「我從不讀漫畫的,但是……」以我個人觀點來說,這像是某種小小的勝利。
所以我非常開心聽到《無知者》在台灣獲獎,因為這代表著,在離理查葡萄園非常遙遠的地方,我的書也可以被很多「從不讀漫畫,但……」的新讀者發掘。
《無知者:漫畫家與釀酒師為彼此啟蒙的故事》,艾堤安‧達文多著,陳蓁美譯,大家
理查.樂華是位非常有名的釀酒師,儘管──或很可能也是因此,他的產量非常稀少。
他對葡萄酒、土壤和礦物學等等的知識,豐沛而驚人。
與此同時,他也是個對漫畫一無所知的、典型的50歲法國人。
我對漫畫藝術有些研究,但在葡萄酒領域也是無知的。
我們兩人這樣相稱的處境滿有趣的,所以我起了創作這本書的念頭。
我已經畫漫畫書25年了,當時決定到理查的葡萄園當志工,讓我有了嘗試新東西的機會,我很興奮這次能進行即興創作──我沒給出版社的草稿、也沒有任何準備就啟程。
這麼做的目的也很簡單:盡情生活在當下,然後把故事講出來。
和理查在葡萄園工作時,我幾乎沒有時間畫畫,但我們總是在談話,無論是關於葡萄酒、或者討論我推薦給他的漫畫。
我用照片、筆記或我們一起去過的地點,來記住這些對話,可是最終版本的漫畫,都是回到我工作室後產出的。
我靠著記憶,選擇最精華的對話片段,日以繼夜地畫成這本書。
回想起來,有整整兩年的日子,我同時是漫畫家也是釀酒工,那是段辛苦但非常棒的經驗!(許越如/採訪、翻譯)【傅月庵短評】無知像張白紙,充滿了可能。
畫圖、寫字、印刷、裝訂、出版;無知也像空瓶,一樣有可能。
鬆土、插枝、灌溉、採果、釀造,裝瓶。
只要虛心,無知也是一種好條件。
漫畫與釀酒,兩件事;漫畫家跟酒農,兩個人,說好互換人生,從無到有,從無知到深入,你把你的專業告訴我,我把我知道的跟你說。
一年的時間,人生的交叉點。
堅持的是什麼?價值又是怎麼回事?兩個人邊聊邊做,最大受益人是翻讀的我們。
漫畫非小技,雕好一隻蟲也很了不起。
讀一本漫畫,瞭解世界,瞭解學習,也鼓舞了自己。
用心的漫畫,真比寫一本書還不容易!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作者:馬修‧戴斯蒙譯者:胡訢諄、鄭煥昇出版:時報【陳栢青短評】低端人口遭驅離,翻開《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幾乎以為翻開此際的報紙新聞,書頁之輕自有不可承受之重。
《下一個家在何方?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馬修‧戴斯蒙著,胡訢諄、鄭煥昇譯,時報
作者馬修‧戴斯蒙目光聚焦美國密爾瓦基底層社區,縝密的田調與訪談,「盡可能進入他們的世界,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事情。
」那使得書中單篇看是典型,合起來看,就是現代版本《悲慘世界》。
他寫出不是美國夢的反面,而是,造成他人的美夢有可能是另一人的惡夢──他不只寫窮是「什麼」,還要寫,窮是「為什麼」?那便構成本書最尖銳也是最正中核心的觀察:「窮是一種關係」(所以哪有什麼美夢惡夢?這就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那個驅離低端人口的國際城市曾標舉這樣的標語),既是「關係」,就有互動,便有取和得,有付出與給予,富人倚賴(或榨取)窮人,而窮人在循環中又自成迴圈,當高額房租佔薪水大部分,家成拖累,生活品質日趨低下,人們只會更窮,若又一個不小心跌倒──神保佑我們別生病、別需要額外支出──就永遠不可能翻身。
住屋被剝奪,「驅離」由此始。
「窮」是這樣具體的被看見,清清楚楚,那不是他國事務,這對台灣也是一計重拳,「要是連住得安穩都談不上,其他的事情都會像蓋在流沙上一般。
」文明原來是沙上城堡。
《追逐尖叫:橫跨9國、1000個日子的追蹤,找到成癮的根源,以及失控也能重來的人生》作者:約翰.海利譯者:李品佳出版:麥田【作者感言─約翰.海利】得知《追逐尖叫》獲獎的消息十分令人振奮,因為我意識到在毒品問題嚴重的東南亞,大眾普遍對毒癮的認識,是需要被重新討論和挑戰的,所以這本書能在這個重要的地區產生共鳴,對我也意義重大,再次感謝鏡週刊的書評委員。
《追逐尖叫:橫跨9國、1000個日子的追蹤,找到成癮的根源,以及失控也能重來的人生》,約翰.海利著,李品佳譯,麥田
我寫這本書是出自非常個人的動機,我記得我對兒時的記憶之一,就是試圖把一位親戚從委靡狀態中搖醒,卻沒有成功。
當時我並不曉得為什麼,直到幾年後我長大些,才知道原來毒癮問題一直存在在我的家族裡。
所以我希望了解毒癮到底為什麼形成?如何從根本解決?為了找到答案,我旅行超過3000英哩、跨越9個國家,與各式各樣的人相遇:從布魯克林的跨性冰毒販子、到餵貓鼬迷幻藥的科學家;從有殺戮屠城之稱的墨西哥華瑞茲市,再到全世界唯一將毒品除罪化的國家葡萄牙。
踏出這段旅程後,才發現我們過去對這個主題的理解是錯誤的。
毒品不若我們想像的那樣,毒癮亦非我們熟悉的那般,毒品戰爭的真實樣貌,更和整世紀以來電視播送的畫面相去甚遠。
我原本的假設跟大多數人一樣,認為成癮是由毒品內的化學物質造成,這是個既符合常理,又簡單明瞭的結論。
同時我們也認為,若有20個人每天都經過你窗前,在你面前吸食海洛因,到了第21天,你就會成為他們其中一員,只因海洛因內含的化學物,會誘發我們更多的渴望而成癮。
一旦成癮後,我們生理上就會仰賴毒品,不斷對它產生需求。
這是大多數人對毒癮的認識,也是曾經令我深信不移的理論。
我初次對這個說法存疑,是因為我的醫生告訴我,如果我被車撞,髖關節骨折了,醫院會注射大量二乙醯嗎啡在我體內,二乙醯嗎啡就是未經手藥販、更純的海洛因,強度高過任何在街頭上能買到的海洛因。
所以任何一個髖關節開過刀的讀者,其實都曾攝取過大量海洛因了。
若過去我們對藥物成癮的認知是正確的,那現在會發生什麼事?這些髖關節開過刀的病人——至少部分的人,應該要是海洛因成癮者,過去也曾有很多相關案例研究,但這個假設並沒有發生。
我為此困惑許久,直到我去溫哥華採訪了BruceAlexander教授。
他說我們現今對成癮所熟知的理論,都源自於20世紀初這著名的系列實驗:把一隻老鼠放入籠內,給他一瓶純水,和另一瓶套入海洛因或古柯鹼的水。
這樣做的結果,老鼠一定是偏好摻毒的水,而且會因過度攝取,加速迎接死亡。
這個實驗最終卻演變為成癮理論。
1970年代起,Alexander教授開始仔細研讀這些實驗,注意到一個關鍵:籠中老鼠除了服用毒水之外,沒別的事可作。
於是他在原本的實驗環境中,多加了一個取名為「老鼠公園」的區域:有美味食物、彩球和很多其他老鼠(意味著可以發生很多性關係)的老鼠天堂。
奇妙的事發生了。
在老鼠公園裡,老鼠們不再喜歡毒水,甚至幾乎不碰,沒有任何一隻老鼠為了毒水無法自拔。
這個新結果不只發生在老鼠身上,這本書中,我運用更多人類案例,來討論相似的轉變。
這些故事都帶領著我們,探索毒癮更深層的起因和本質。
單靠毒品無法造成毒癮,上癮機制是因人際孤立和疏離所啟動。
讓你上癮的不是毒品,而是你所處的牢籠。
寫這本書替我開啟一段旅程,完全改變了我對所愛的人和這個廣闊世界的看法。
當我們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時,也就更能明白,為何在美國或大多數亞洲國家,單以刑罰處置毒癮者的方式不僅行不通,更惡化毒品問題。
我在書中也特別報導了越南當地的情況。
但其實不只在越南,毒癮者使用毒品,是想要隔絕痛苦、逃避現實;但此時此刻,大多數國家處置毒癮者的方式,都是將他們推入更黑暗的深淵。
同時也有國家正朝著相反方向前進。
葡萄牙在2000年時,曾爆發全歐洲最嚴重的毒品危機,全國有1%的人口吸食海洛因上癮,政府每年都仿效美國,用嚴厲的手段處罰用藥者。
眼看毒品問題日益嚴重,首相最終邀請反對黨領袖一同討論,下定決心要組織一個有科學背景的委員會,希望從科學研究和數據中,找出根治問題的方法。
該委員會以若昂.古拉奧(JoaoGoulao)博士為首,他大膽提出將毒品除罪化的想法,從大麻到古柯鹼無一例外。
但下一步才是關鍵,要把過去用來處罰或隔絕成癮者的預算,全部用在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最後僅部分預算使用在勒戒與治療,但更重要的一塊,是要為毒癮者創造工作機會。
假如一位成癮者在深陷毒品前,工作是汽車機械工,政府會帶他到汽車修理廠,跟雇主說:若你願意雇用他,我們將會付他一半的薪水。
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在葡萄牙的毒癮者,每個早晨都能有那麼一件事,成為他起床的動力。
該政策實施15年後開始奏效,毒品注射率降低50%,每個研究都顯示毒癮者數量減少、因用毒而感染愛滋和過度攝毒的成癮者都大幅減低。
毒品除罪化在葡萄牙大舉成功,幾乎沒有人想再回頭。
我曾採訪里斯本的緝毒隊大隊長若昂.菲蓋拉(JoaoFigueira),他一度強烈反對毒品除罪化,認為這將會引爆無可挽回的局面;但他當年說的預言都沒發生——最後,他反而對於自己花了20多年逮捕和侵擾用藥者,感到慚愧。
現在他希望,世界上能夠有更多國家跟進葡萄牙的做法。
但是目前為止,還是有部分的東南亞國家對毒癮者的處置,是踏上一條前人已經失敗的路:對用藥者施加更多羞愧、污名和罰則。
我希望鼓勵人們看見的,是一個建立在愛、同理和關心上,真正能解決毒品問題的途徑,這也是我處理自己人生課題的依循之道。
(許越如/採訪、翻譯)【盧郁佳短評】《追逐尖叫》作者約翰.海利,從眼看前男友吸毒成癮、束手無策開始,追蹤美國毒品戰爭迫害窮人與黑人的真相,發現禁令助長毒害,為禍遠超過毒品本身。
警方和毒梟共謀,禁毒導致漲價、壟斷。
吸毒者為了賺錢買毒,被迫搶劫、賣身,或誘人吸毒推銷毒品,導致吸毒者暴增千百倍。
政策根據吸毒前科斷絕住房等福利援助,也使青少年求學求職受阻,毀其一生,逼人犯罪為生。
禁毒迫使吸毒者躲起來使用更烈性、偽劣、含量不明的毒品,死傷無數。
緝毒殺害無數的吸毒者和臨檢警員,每當他們懷槍走向對方,背後都有一長串各自陣營的亡魂尾隨。
大規模、無謂的人命犧牲,令讀者心痛。
面對貧窮,傳統思維是「窮人自己不努力,沒人幫得了你,沒救了死一死剛好」,成為政府各種「清除低端人口」的後盾。
《慢療》以醫療現場長期觀察打破迷思,發現貧窮導致的心理創傷使人難以脫貧,陷入失業、宿疾、毒癮、心理癱瘓等多重困境交織的天羅地網。
病患的復原,除了醫藥,營養照顧、情感關注都是不可或缺。
近年《大驅離》、《窮忙》、《下一個家在何方》、《厭世代》深入貧窮化陷阱;《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情緒勒索》剖析情緒傷害公眾健康,本書匯聚兩端,集其大成,和前書互為解答。
在改善問題的知識裝備上,台灣讀者在進步,政府在退步。
公眾卻能透過閱讀《追逐尖叫》,研究討論,投入政策角力,改善身處的環境。
僅此一端,本書就有無上價值,請一起來發揮它的價值。
《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作者:克里斯多福・萊恩、卡西爾達・潔莎譯者:謝忍翾出版:大家【作者感言─克里斯多福・萊恩、卡西爾達・潔莎】謝謝鏡週刊給予這本書的榮耀與肯定,我們很感激也受寵若驚。
寫這本書的初稿時,我們坐在巴塞隆納小小的辦公室裡,只希望這些書稿能被某個編輯看見。
當得知這本書在距離我們這麼遙遠的台灣,都能有讀者厚愛,真是太不可置信了,也希望未來有天,我們能親自拜訪這片土地與讀者交流。
但是現在,就讓我們把最懇切的感謝,從遠處傳達給台灣讀者吧,真心希望《樂園的復歸》能夠讓讀者從字句中,體會對自身和他人更深刻的同理與認識。
(許越如/採訪、翻譯)【盧郁佳短評】《自私的基因》、《雄性起源》主張婚姻就是一樁「男人養女人換取性交,女人用性換取男人供養妻兒」的無情交易,並用遠古社會、猿類行為、實驗和調查等證明。
《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克里斯多福・萊恩、卡西爾達・潔莎著,謝忍翾譯,大家
《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對上述常識嗤之以鼻,英勇追贓,一一起底,說明論證有誤。
無論當初學者是出於疏忽誤讀,或蓄意造假,誤差都很離譜。
說明學者把當代的道德偏見投射到遠古,只為回頭合理化「男人花心、女人無欲」。
只要政府處罰外遇,科學就會跟著證明通姦不正常、女人守貞是天性。
作者則重新證明女人性欲高張;外遇是男人天性,有許多社會保障群交的權利,以制度來限制配偶嫉妒,證明嫉妒是後天文化建構,既可以改變,也應該改變。
經歷全書思辨旅程,讀者終將從作者止步之處,看出問題並非只有「爭取男人外遇的權利」一個答案。
變心與嫉妒,是伴侶親密關係失靈,對外找人求助。
若想撇開個別的關係本身不看,就永無答案。
閱讀本書時,推薦搭配小說《紐約客故事集II:私房話》。
從《樂園的復歸》尋求普世原則,回到小說外遇、離婚個案,各方承受的具體傷痛。
這種傷痛,騷擾逼迫著《樂園的復歸?:遠古時代的性如何影響今日的我們》不辭辛勞,上下求索。
作者的偉大貢獻,召喚讀者接續挖掘。
《聽見墜落之聲》作者: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譯者:葉淑吟出版:新經典【作者感言─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我很榮幸我的小說《聽見墜落之聲》,能夠得到「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的肯定。
這是我在台灣出版的第一本小說,先前有另外兩本書曾被翻譯成簡體中文版。
我始終認為我說的故事是具有普世性的,畢竟,我們都曾感受過「歷史預示著個人生活」的時刻。
《聽見墜落之聲》,胡安‧加百列‧瓦斯奎茲著,葉淑吟譯,新經典
23歲那年,我離開哥倫比亞去歐洲,想成為一位作家(我為此到巴黎攻讀博士,但從沒完成學業。
)我並不是第一位這樣做的人:拉丁美洲的作家一百多年以來,都踏上同一條旅程。
但我花了8年時間旅居國外,才找到我想用哪種小說來寫哥倫比亞;或者說,我花8年才知道要如何書寫這個複雜的地方。
哥倫比亞的歷史對我有強大的吸引力,是因為它能不斷給我驚喜,一次次地震撼我。
我認為這也是大部分小說家,熱衷於寫自己故鄉的原因:在一片你出生成長、以為再也熟知不過的土地,突然有天,所有理解的事物都成了幻影。
毒品交易就是其中一件如此衝擊我的事。
從毒品交易的起源和駐哥倫比亞美國和平工作團的出現,我以為我瞭解這個現象,才開始寫作它,過程中卻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而我書寫的核心,就是這些看似意料之中的「未知」。
《百年孤寂》和《尤利西斯》這兩本著作對20多歲時的我影響深遠,讓我下定決心要寫小說,但他們並沒有成為我小說的影子。
從寫作TheInformers(台灣未出版,中國譯為《告密者》)開始,我的小說便開始探索「調查」的概念:它們並非偵探小說,但總圍繞在某件調查上:一個角色試圖找出真相,解開謎團。
身為作者,我當然也會經歷相似的過程──我總希望我的研究能點亮一個秘密,闡明個人過去的特定經驗,或是國家神祕的那面。
所謂現實,在我的小說裡是個陰暗的地方,也是藉由小說,我得以潛入那些幽暗之處,從中得到揭示。
我的故事裡沒有什麼魔幻元素,若讀者剛好能感受到,那也只因我試圖從一個再真實不過的世界,發掘其變幻無常的那面,藉此也希望能讓華文讀者產生共鳴。
(許越如/採訪、翻譯)【黃宗潔短評】一隻被射殺的河馬、一個謎樣的男人拉維德、一捲黑色錄音帶的內容,乍看之下並無關聯的三者,不只交會出小說主角安東尼奧的生命軌跡,也指向波哥大與毒品糾結的歷史暗影。
作者瓦斯奎茲以近似懸疑小說的手法,帶領讀者一起進入安東尼奧的回憶。
他回溯與拉維德的相遇,思考過往的一切是否曾經有某個他在無意中錯過的轉折可能,也透過那些走不出的創傷與記憶,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歷史如何定義與改變了生活其中的,一代人的集體命運。
瓦斯奎茲帶著詩意與憂傷,寫下屬於當代波哥大人的哀愁與掙扎,以文字留下那些無法被見證的墜落、以及帶著罪惡感的背叛與得救。
對瓦斯奎茲來說,傾聽墜落之聲,或許才能帶來真正的記憶,因為記憶「不是我們痛苦的清單,而是對其他人痛苦的憐憫。
」 書評委員 黃宗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
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
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書評委員 傅月庵資深編輯人。
台灣台北人。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遠流出版公司總編輯,茉莉二手書店總監,《短篇小說》主編,現任職掃葉工房。
以「編輯」立身,「書人」立心,間亦寫作,筆鋒多情而不失其識見,文章散見兩岸三地網路、報章雜誌。
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書人行腳》、《一心惟爾》等。
書評委員 陳栢青1983年台中生。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
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
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
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
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200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
另著有散文集《Mr.Adult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書評委員 盧郁佳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
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更新時間|2018.10.1604:50鏡週刊加入追蹤訂閱下載
加入會員
鏡週刊五歲了!我們正式宣告新的轉變,鏡週刊訂閱制10/5正式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
立即加入。
即日起加入年費會員,月月抽Sony旗艦機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線上閱讀
延伸文章資訊
- 12017 年度好書推薦書單 - Ryan / 小凱的部落格
- 2比爾.蓋茲2017年度書單,這是他今年讀過最推薦的5本書
- 3【年度回顧】好書太多不會選?推薦精選2016 最值得閱讀的十 ...
過完年就要開始新的一年,你有什麼新年計畫呢?不妨先用這篇超詳盡書評+書單,展開你的2017 年吧! 文/黃貞祥. 過去一年來 ...
- 42017年度十大好書
除了十大必讀好書,今年也同時列出一些小弟手撰寫了推薦序的好書。我去年開始和馬可孛羅文化合作策劃選書出版,也希望來年能讀更多好書來和大家分享^_ ...
- 52017 Readmoo讀墨電子書年度暢銷排行榜
歐巴馬、比爾蓋茲、馬克祖克柏、羅振宇強力推薦全球暢銷書《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 ... ☆《紐約時報》暢銷書☆《華爾街日報》十大必讀好書☆Amazon.com 商業理財暢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