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并非元朝和清朝的版图最大,有一部分土地被忽略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元朝和清朝的版图确实是非常大的。

之所以历史上这两个朝代版图最大?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是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汉民族的两次 ... 原创 中国古代,并非元朝和清朝的版图最大,有一部分土地被忽略了 2021-03-2509:38 来源:张生全精彩历史 原标题:中国古代,并非元朝和清朝的版图最大,有一部分土地被忽略了 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版图最大?按照一般的说法是,元朝的版图最大,达到了1400多万平方公里。

其次是清朝,达到了1297万平方公里。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对,为什么这么说呢? 元朝和清朝的版图确实是非常大的。

之所以历史上这两个朝代版图最大?是因为这两个朝代是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汉民族的两次最大型的融合。

其他朝代,南方中原国家和北方少数民族国家之间是比较对立的,而这两个朝代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下,打败了南方的中原国家,一统天下。

因此,它们所拥有的版图,既包括南方,也包括北方,所以算是最大的。

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其实是不严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事实上,中国古代并没有比较明确的版图意识。

而且,古代对版图的理解,和我们今天对于版图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

古代不说版图,只说“家天下”。

“家天下”的概念,就是天下只有一个共主,这个共主,就是天子,也就是上天派到人间来管理的儿子。

四海之内的老百姓,都要拥戴这个共主,这样天下才会太平,四境才能平安。

不过,天下的老百姓拥戴这样一个共主,又是有层次的。

最核心的那一部分,一般称为“王畿之地”,也就是京城周边的一些土地。

这些土地是天子直接所有的。

这里的老百姓,属于天子最直接的臣民。

第二层就是藩王们所拥有的土地。

这些藩王们,既包括君王的儿子们,也包括君王所分封的功臣们,或者是君王安排在地方上管理地方事务的大臣们,这些人所拥有的土地。

第一层和第二层合起来,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对于古代版图的认识。

不过,这其实并不是中国古代对于版图的全部认识。

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核心圈以外,还有第三层。

这一层,我们现在并没有算。

展开全文 我们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我们现在并没有把这一层算进去。

这第三层,主要包括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国家。

这些少数民族国家,一直被称为是中原国家的藩属国。

他们和中原国家之间形成一种朝贡关系。

他们的君王,按照自己内部的规则产生,中国国家不干涉。

但是,他们的君王产生以后,必须得到中原国家皇帝的任命才能够生效。

如果没有得到中原国家皇帝的任命,那么他们所产生的君王是无效的。

当这些藩属国产生了君王以后,他们必须定期派使节到中原国家进行朝奉(有的甚至会派他们的儿子到中原国家作为人质)。

如果哪一年他们没来朝奉,那么,中原国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另外,中原国家也有保护他们的义务。

也就是说,当他们受到外部侵略的时候,宗主国有义务派出军队替他们出头。

实际上,按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这第三层的藩属国,也应该属于是天下共主所统治的范围。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有两个朝代是不可忽视的。

他们的版图,甚至比元朝和清朝的版图还要大,这两个朝代也就是唐朝和明朝。

作为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唐朝版图,它的面积有1237万平方公里。

但是除了这个版图以外,唐朝属于第三层的藩属国,事实上是非常多的。

这些藩属国都和唐朝天子之间有朝贡关系,唐朝天子还会派出公主去和亲。

至少在武则天之前的唐朝,其鼎盛时期的版图,应该是超过元朝和清朝的。

咱们再说说明朝。

明朝在朱棣的时候,形成了“万国来朝”的景象。

既然是万国来朝,说明属于明朝的藩属国是非常多的。

当时,朱棣为了实现“万国来朝”的壮举,除了举行大型的军事巡回演出以外,还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就是要发展更多的藩属国。

郑和下西洋去过的地方,甚至包括非洲。

也就是说,明朝的朝贡体系,已经到达了非洲那些地方。

至少在明朝天子的心目中,这些地方也是属于大明王朝的。

所以,说起来,明朝的版图甚至比唐朝的版图还要大。

清朝和元朝的时候也有朝贡关系,但是作为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他们不具备背汉人长期以来具有的“天下共主”的意识。

元朝肯定是不具备的,清朝多多少少具备一点。

而且,在雍正时期,清朝还进行过关于“华夷之辨”的争论,就是要加强“天下共主”的意识。

不过,相对于汉人占统治地位的朝代来说,他们的这种意识还是要差了一点。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把清朝和元朝,看成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其实是不全面的。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推荐阅读 张生全精彩历史 文章 总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6秒后 进入搜狐首页 今日推荐 进入搜狐首页 意见反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