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痛一定是足底筋膜炎?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多民眾只要腳底痛,多半覺得自己罹患了足底筋膜炎,但若無論怎麼治療,腳痛都無法有效改善,就要懷疑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每日報 首頁 看文章 醫療 其他疾病 腳痛一定是足底筋膜炎? 收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瀏覽數1,130,347 2017/05/18· 作者/黃惠姍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許多民眾只要腳底痛,多半覺得自己罹患了足底筋膜炎,但若無論怎麼治療,腳痛都無法有效改善,就要懷疑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

50歲的林媽媽每個週末努力地爬山、慢跑維持運動量,但最近早上起床雙腳一踩地,或是辦公室坐久了一站起來,足底就出現劇烈的刺痛感,雖然醫生診斷為足底筋膜炎,但持續治療一陣子也配合多休息,腳痛症狀卻不見好轉,讓她十分困惑。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智光表示,腳底痛的病因雖然以「足底筋膜炎」最為常見,不過,造成腳底痛的原因其實很多元,如果以足底筋膜炎方式治療,症狀卻遲遲沒有改善,就要懷疑可能是其他疾病導致:可能疾病1/蹠骨痛(前足底痛)平時走路時,是否覺得腳底前側像踩到小石子般隱隱作痛,有時還會突然劇痛,非得要用腳板外側踩地才能行走?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有可能罹患的是「蹠骨痛」,而非足底筋膜炎。

蹠骨頭位於腳底前部,腳趾與腳掌相接突起處,走路時要承擔起身體的重量。

「一般人正常行走,單腳離地往前推進的那一刻,全身的重量會集中在腳底前側的蹠骨頭,尤其跑步起跑、跳躍和向前推進的動作,都要從這個地方使力,蹠骨頭承受的壓力可達體重的三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黃妤璇表示。

相較於足底筋膜炎,蹠骨痛較少急性發作,通常是漸進式,疼痛位置可能是單一或多個蹠骨頭。

廣告 黃妤璇指出,蹠骨痛通常是經年累月造成,常見原因包括過度使用,走路過久、跑步過久,或是足底壓力不平均,長時間走在崎嶇的道路上、走路姿勢不正確,導致身體重量過度集中於蹠骨上,逐漸引發疼痛。

好發族群:一般從事足部高衝擊性的運動,如跑馬拉松或彈跳運動員,較容易誘發蹠骨痛。

此外,有些女生高跟鞋的楦頭過窄(尖頭鞋)或是鞋子過硬、高足弓者穿著足弓支撐不夠的鞋子,也都是蹠骨痛的好發族群。

可能疾病2/足跟脂肪墊損傷正常人的腳跟骨下方與腳底皮膚之間,通常存在一層「脂肪墊」。

陳智光表示,這層脂肪墊就像是球鞋的氣墊,走路時提供腳跟緩衝的空間,協助腳跟承受全身重量。

但隨著年紀增長,這層脂肪墊會逐漸萎縮退化、失去彈性,若再加上平時走路姿勢不良,腳跟承受壓力過大,或是走路走太多、長期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活動,都會加快脂肪墊損傷的速度,導致發炎、疼痛。

足跟脂肪墊損傷症狀,跟足底筋膜炎也有所不同。

通常一早起床踩地腳跟不會劇痛,而是久站或久走後才開始感到腳後跟疼痛,但休息後會改善。

好發族群:運動選手、時常赤腳走路、跑步、高弓足及肥胖者較容易罹患這種疾病。

(足跟脂肪墊損傷症狀,跟足底筋膜炎也有所不同,通常是久站或久走後才開始感到腳後跟疼痛,但休息後會改善。

)可能疾病3/足底纖維瘤 廣告 「足底纖維瘤跟足底筋膜炎的症狀非常類似,都是早上下床第一步踩地時腳底劇痛,很容易誤判為足底筋膜炎,」黃妤璇指出。

但不同的是,足底纖維瘤是足底筋膜裡長了良性小腫瘤,而不是足底筋膜發炎。

若民眾發現以足底筋膜炎的方式治療,卻怎麼治都沒有好轉,或是在腳底摸到一些凸起的硬塊,就要懷疑可能是纖維瘤,必須進一步做超音波檢查才能確認。

好發族群:通常容易罹患足底纖維瘤的民眾,都是運動後或長時間走路後沒有拉筋、伸展放鬆足底肌肉,導致足底筋膜過於緊繃,或是因為遺傳因素,容易引發足底纖維瘤。

還有,時常穿人字拖或不合適的鞋子,也都可能造成足底纖維瘤。

(足底纖維瘤跟足底筋膜炎的症狀非常類似,很容易誤判為足底筋膜炎。

)可能疾病4/疲勞性骨折疲勞性骨折又稱為壓力性骨折,多半是因為長時間過度運動、鍛鍊,骨頭承受壓力太大或時間太久,沒有適度休息,導致骨頭越來越脆弱,進而出現小裂痕,每次只要運動稍微激烈,腳部就會疼痛不已。

疲勞性骨折的部位,在足背、足底、足跟等都有可能。

黃妤璇指出,一般骨折利用X光很容易作診斷,但疲勞性骨折使用X光檢查還不一定看得出來,若高度懷疑是疲勞性骨折,但X光檢查看不出來時,必須要安排作核子醫學的骨骼掃描,才能確診。

廣告 好發族群:這類型的運動傷害,多半會出現在專業運動員或長時間跑馬拉松的民眾身上。

可能疾病5/腰椎、薦椎神經壓迫長期為足部疼痛所困擾,卻找不出原因,也有可能是腰椎、薦椎神經壓迫導致。

陳智光表示,雙腳分布許多神經,當腰椎、薦椎經受壓迫時,疼痛感會從下背、臀部,沿著坐骨神經往下傳至腳部,若受壓迫神經影響的部位與足底筋膜炎疼痛部位接近,很容易會誤判為足底筋膜炎。

「神經痛與足底筋膜炎不同的地方是,神經壓迫的疼痛常以麻痛表現,不完全像足底筋膜炎那種撕裂性的疼痛,」陳智光強調,一般來說,腰椎、薦椎神經受壓迫的原因,多半是過度活動或站立、坐姿不正確,最常見是椎間盤突出,或是脊椎退化長骨刺壓迫到神經根導致。

好發族群:通常20~35歲年輕族群,較常因姿勢不良引發椎間盤突,而脊椎退化長骨刺,則是60~70歲左右的老年人較普遍。

(當腰椎、薦椎經受壓迫時,疼痛感會往下傳至腳部,若受壓迫神經影響的部位與足底筋膜炎疼痛部位接近,很容易會誤判為足底筋膜炎。

)最後,醫師們提醒,要避免足底筋膜炎或上述疾病,有以下5點建議:1.平時不要過度運動2.運動後要記得適度拉筋、伸展放鬆3.不要在崎嶇不平的路上長時間活動4.選擇楦頭寬窄適合自己的鞋子5.體重過重者也要減重,才能減輕雙腳的負擔你最需要的足底筋膜炎知識,都在康健知識庫!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疲勞性骨折 腳痛 足底筋膜炎 足跟脂肪墊損傷 蹠骨痛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熱門文章 1. 男人有7個容易外遇的時機點 專家:中年男婚外情,多為3原因所致 4. 與公婆同住6年 林依晨婆媳相處之道:不卑躬屈膝才長久 2. 冬至不只吃湯圓 這些好食材別錯過 5.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時間隔多久?第三劑混打攻略一次看 3. 比吃葡萄乾更有效!5招提升鐵質吸收 6. 國外研究:AZ疫苗3個月後保護力就下滑國內2因素堅持5個月打第3劑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與公婆同住6年 林依晨婆媳相處之道:不卑躬屈膝才長久 最新專題 【獨家專訪楊定一博士】放鬆X強化4招常見筋膜修復術 《看康健×熊健康LINE限時贈閱活動》 親愛的自己你,還好嗎?2021傾聽自己點亮心光|康健雜誌x雅詩蘭黛集團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中醫順時調養|24節氣養生口袋日曆 【2021國病大調查】不吸菸的肺癌,怎麼來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