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的意思|汉典“號”字的基本解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號”字的解释,释义,异体字,音韵方言,部首笔画,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源字形. ... 號háo. 〈動〉. (1) (會意。

从虎,从號。

“號”亦兼表讀音。

本義:大聲喊叫).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簡繁異體字 hàoháoㄏㄠˋㄏㄠˊ部首虍 部外7 總筆畫13簡體号 号嚎虠諕譹𠳯𤀃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區U+865F 左右結構2511521531535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kgnm|kgnwrsypnjazi61217 拼音hàoháo注音ㄏㄠˋㄏㄠˊ部首虍部外7總筆劃13基本區865F筆順2511521531535 通 號基本解釋 ●號 hàoㄏㄠˋ 名稱:國~。

年~。

字~。

舊指名和字以外的別號:如“李白字太白,~青蓮居士”。

記號,標誌:信~。

暗號。

排定的次序或等級:編~。

~碼。

揚言,宣稱:~稱。

項羽兵四十萬,~百萬。

指某種人員:病~。

傷~。

標上記號:~房子。

把這件東西~上。

號令,命令:發號施~令。

~召。

軍隊或樂隊裏所用的西式喇叭:吹~。

~兵。

量詞,用於人數:昨天去了幾十~人。

●號 háoㄏㄠˊ 拖長聲音大聲呼叫:呼~。

~叫。

大聲哭:哀~。

~喪。

~啕大哭。

英語mark,sign;symbol;number德語Kennzeichen,Merkmal,Maß,Größe,Tag,Name,Bezeichnung(S)​,Nummer(S)​,Datum"法語hurler,numéro,nombre,jourdumois,marque,signe,cor(instrument)​,corne(instrument)​,trompette 【漢典】 號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號 號háo 〈動〉 (1)(會意。

从虎,从號。

“號”亦兼表讀音。

本義:大聲喊叫) (2)同本義[howl;yell] 號,呼也。

——《爾雅》 誰之永號?——《詩·魏風·碩鼠》 公號慶鄭。

——《國語·晉語》 號呼而轉徙。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因大號,一墟皆驚。

——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陰風怒號。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號泣載道。

——《明史》 又如:號噪(呼叫,喧嚷);號躑(號叫跳頓);號佛(高聲唸佛) (3)哭而有言[cry] 號,痛聲也。

——《說文》 以哭有言者爲號。

——《顏氏家訓·禮》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號而出。

——《莊子·養生主》 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

——韓愈《進學解》 先號咷而後笑。

——《易·同人》 號呼達旦。

——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號啕痛(歇後語:哭);號天搭地(大聲哭叫);號天哭地(哭天搶地);號泣(大聲哭泣) (4)動物引聲長鳴,大風發出巨響[roar] 昆吾之山有獸焉,其音如號,——《山海經·中山經》 又如:寒號蟲;號羣(禽獸鳴號以求羣類);號怒(怒號,指風聲疾厲);北風怒號 (5)另見hào 常用詞組 號叫號喪號啕  基本詞義 ◎號 號hào 〈動〉 (1)揚言有[多少多少][claimtobe] 項羽兵四十萬,號百萬。

——《史記·高祖本紀》 又如:口喧佛號(大聲唸佛) (2)命令,發令[order] 發槍之號。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明詔大號。

——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又如:號令 (3)召喚;呼喚[call]。

如:號召 (4)宣稱,稱號[declare;name] 號之曰有巢氏。

——《韓非子·五蠹》 號之曰燧人氏。

號爲軍機四卿。

——清·梁啓超《譚嗣同傳》 詞性變化 ◎號 號hào 〈名〉 (1)名位;名稱;稱謂[name] 號爲張楚。

——《史記·陳涉世家》 賜號稱王。

——《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號位(稱號和爵位;名號);號帶(軍旗。

古代大將出徵,旗上繡出主帥姓氏,叫號旗);號名(標誌;稱謂;位號);國號;年號 (2)記號;標幟[mark]。

如:號記(標記,記號);號箭(用來傳達信號的響箭) (3)別號。

名、字以外的稱謂[alias] 號曰醉翁。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自號剛峯。

——《明史》 又如:號諡(諡號。

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將葬,按其生前事蹟給予寓意褒貶的稱號);號簿(猶今登記簿);號屏(雨師的別名) (4)用以識別敵我的口令、暗號[wordofcommand;signal;password]。

如:號哨(表達信號的口哨);號炮(軍內用來傳達信息的火炮);號火(用作信號的火光;舊時軍內爲傳信息而舉的火) (5)指編列的次序或等第。

亦指編列次序的事物[number]。

如:號件(掛過號的函件、電報等) (6)猶種,類。

多爲貶義[sort]。

如:那號人 (7)管樂器號角、號筒、軍號等的簡稱[horn;brassinstrument;bugle]。

如:號筒;號頭(號角的別稱) (8)用號吹出的表示一定意義的聲音[buglecalls]。

如:起牀號,熄燈號 (9)商店的代稱[shop] 找了一家匯票號,是個日昇昌字號,匯了八百兩,寄江南徐州家裏去。

——《老殘遊記》 ◎號 號hào 〈量〉 (1)表示人數的單位。

如:一百多號人 (2)表示次序,常放在數目字之後。

如:三十五號文件,車牌H-10098號 (3)表示一個月裏的日子。

如:八月五號 (4)另見háo 常用詞組 號稱號燈號笛號房號服號角號坎兒號令號令如山號碼號脈號旗號手號數號筒號頭號外號型號衣號召號誌燈號子【漢典】 號國語辭典 號ㄏㄠˋhào 名 名稱、別名。

如:「別號」、「帝號」、「國號」、「外號」。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 命令。

如:「號令」、「發號施令」。

商店。

如:「寶號」、「公司行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

」《老殘遊記·第三回》:「即到院前大街上找了一家匯票莊,叫個日昇昌字號。

」 物品的大小等級。

如:「特大號」、「中號」、「五號字」。

標誌、標記。

如:「記號」、「暗號」、「問號」。

《水滸傳·第二四回》:「到第三日晌午前後,你整整齊齊打扮了來,咳嗽為號。

」 排定的次第。

如:「座號」、「編號」、「流水號」。

種、類。

如:「像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 量詞。

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

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還剩下五號。

」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

如:「法國號」、「軍號」、「伸縮號」。

軍號所吹出的各種規定號音。

如:「起床號」、「衝鋒號」。

動 召喚。

如:「號召全球為環保而努力。

」《左傳·襄公十九年》:「冬,十一月,齊侯圍之,見衛在城上,號之,乃下。

」 發出命令。

《莊子·田子方》:「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

』」 宣稱、誇言。

如:「號稱天下第一。

」《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是時,羽兵四十萬,號百萬。

」 稱謂、稱呼。

《左傳·昭公四年》:「未問其名,號之曰牛。

」《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勝乃立為王,號張楚。

」 號ㄏㄠˊháo 動 大叫。

如:「號叫」。

《晉書·卷一七·律曆志中》:「蟄蟲始發,雞始三號。

」唐·柳宗元〈童區寄傳〉:「因大號,一虛皆驚。

」 放聲大哭。

如:「號泣」。

《莊子·養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

」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一折》:「你家裡哭去,張著大嘴號甚麼!」 風發出聲響。

如:「狂風怒號」。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 【漢典】 【申集中】【虍】 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號《康熙字典》 【申集中】【虍】 號·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正韻】胡刀切【集韻】乎刀切,𠀤音豪。

大呼也。

【詩·大雅】式號式呼。

【小雅】載號載呶。

【傳】號呶,號呼讙呶也。

又哭也。

【易·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周語】夫婦哀其夜號也。

而取之以逃于褒。

又雞鳴也。

【晉書·律歷志】雞始三號。

又【廣韻】胡到切,音号。

名號也。

【公羊疏】春秋貴賤不嫌同號。

【註】通同號稱也。

【白虎通】春秋傳曰:王者受命于王,必擇天下之美號,以爲號也。

【周禮·春官·大祝】掌辨六號。

【註】號謂尊其名,更爲美稱。

又【夏官·大司馬】家以號名。

【註】鄕遂之屬謂之名,家之屬謂之號。

又【冢人】詔其號。

【註】謂諡號。

又號令也。

【易·渙卦】渙汗其大號。

又號召也。

【齊語】使周游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土。

又叶胡溝切。

【皮日休·悼賈文】臨汨羅之漾漾兮,想懷沙之幽憂。

森樛羅以蓊鬰兮,時逬狖以相號。

 【集韻】本作号,又作唬。

 毛氏曰:从口从丂,丂音考,俗从号,非。

又作號,𠀤俗字。

號字从𧆞作。

【漢典】 【卷五】【号】 號《說文解字》 【卷五】【号】 『說文解字』 呼也。

从号从虎。

乎刀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號)嘑也。

嘑,各本作呼,今正。

呼,外息也,與嘑義别。

口部曰:嘑,號也。

此二字互訓之證也。

釋言曰:號,謼也。

魏風傳曰:號,呼也。

以說文律之,謼、呼皆假借字。

號嘑者,如今云高叫也。

引伸爲名號,爲號令。

从号。

从虎。

嗁号聲高,故从号。

虎哮聲厲,故从虎。

号亦聲。

乎刀切。

亦去聲。

二部。

【漢典】 號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xɑu˥˧;xɑu˧˥唐代读音*hɑuhɑ̀u日语读音SAKEBUYOBINA韩语罗马HO现代韩语호越南语hiệu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ho5ho1ho2hau5hau1hau2[东莞腔]hau3hau5[沙头角腔]hau5[梅县腔]hau1hau2hau5[海陆腔]ho6ho1ho2hau6hau1hau2[客语拼音字汇]hau4ho4[客英字典]hau1hau5ho5[陆丰腔]ho6[宝安腔]hau3|hau1粤语hou4hou6潮州话ho7hau1 近代音曉母蕭豪韻平聲陽豪小空;曉母蕭豪韻去聲號小空;中古音匣母豪韻平聲豪小韻胡刀切一等開口;匣母号韻去聲号小韻胡到切一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匣母豪部;匣母豪部;王力系统:匣母宵部;匣母宵部; 官话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客语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號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號」十三年𤼈壺西周中期集成9723   「號」說文‧号部 「號」睡.法98 「號」 「号」 「號」                                 金文秦系簡牘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 異體字号嚎虠諕譹𠳯𤀃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曍(hao4)颢(hao4)㙱(hao4)暭(hao4)䧚(hao4)暤(hao4)昊(hao4)㞻(hao4)滈(hao4)皡(hao4)傐(hao4)䒵(hao4)噑(hao2)蠔(hao2)籇(hao2)呺(hao2)獆(hao2)嘷(hao2)儫(hao2)毫(hao2)嗥(hao2)乚(hao2)毜(hao2)譹(hao2) 同部首 處䖓䖈䖊䖌䖐虣盧䖒虧䖗䖏 同筆畫 䅝瘏摅貲椻鈹甞墎福䘿馎尟 初中古詩詞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