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鰹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族群分布:於南、北回歸線間熱帶海洋活動,範圍廣及三大洋,是全球分布最廣的鰹鳥。

台灣地區主要出現於臨太平洋岸,釣魚台、基隆北方海域、彭佳嶼、富貴角到蘭陽溪口之間, ... 白腹鰹鳥白腹鰹鳥英名:BrownBooby學名:Sulaleucogaster別名:海雞母目名:鵜形目(Pelecaniformes)科名:鰹鳥科(Sulidae)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保育等級:無生息狀態:分布於台灣周圍海域。

生息狀態仍不甚明瞭,但確認全年皆有出現,以夏、秋季最為頻繁。

特徵描述:體長73公分。

下胸部位及翼下覆羽為白色外,其餘為黑褐色,體色對比相當顯著。

身材流線型,楔型尾。

翅膀極為修長,翼端尖型。

腳黃色、有蹼,不利於陸地行走。

嘴喙頗長,先端似雞嘴,故也稱為「海雞母」。

雌、雄鳥差別在後者嘴喙全為黃色,前者嘴基部及眼睛周圍則是藍色。

亞成鳥類似母鳥,體下胸白色部份帶有褐色,翼下覆羽有黑褐色條紋。

因應高速俯衝潛水的覓食特性,以嘴巴呼吸,能避免鼻孔入水;頭、胸部的皮下有一層氣囊,能減輕入水時的強大衝擊力。

族群分布:於南、北回歸線間熱帶海洋活動,範圍廣及三大洋,是全球分布最廣的鰹鳥。

台灣地區主要出現於臨太平洋岸,釣魚台、基隆北方海域、彭佳嶼、富貴角到蘭陽溪口之間,數量在數百隻之間。

花東海域也可見到少數個體。

整個西部海域包括澎湖群島,於遷徙季節可見偶然漂蕩來的少量族群。

天候惡劣時譬如颱風,曾有零星個體循廣闊河面進入內陸避風。

早年蘭嶼地區及北方三島有繁殖報告,現因人為干擾已不復見。

生態習性:群棲在無人島嶼或岩礁。

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軟體及甲殼動物。

通常鼓翅5-9次後滑行一段距離,再重新振翅。

發現獵物時,雙翼向體側收縮,以高角度俯衝方式潛入水中捕捉。

攻擊時總是位在獵物的正上方,以減少光線折射的影響。

通常魚群規模越大,集結數目也越多,是漁民判斷魚訊的指標之一。

能直接停棲於海洋上,也會利用水面的浮球、漂流木、保麗龍板等物休息,傍晚則回到棲息地。

相似鳥種:藍臉鰹鳥體長86公分,稍大於本種。

身體白色,尾巴黑色;翅膀的覆羽白色、飛羽則為黑色、嘴巴黃色,嘴基及眼先為黑色,非常醒目。

紅腳鰹鳥體長48公分,身材較小,除初級、次級飛羽為黑色外,全身白色,嘴巴灰色,雙腳紅色。

兩種都是台灣地區稀有的海洋性鳥類。

生態威脅:人類經常進出繁殖的島嶼,使它們受到干擾,甚至放棄這個繁殖地;捕捉白腹鰹鳥及撿取其蛋為食物;漁船或釣客在海洋上留下釣繩及釣鉤,可能讓海鳥吃到肚裡,對其生命造成威脅。

撰稿者:丁昶升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1991年,王嘉雄等著,台灣野鳥圖鑑,台灣野鳥資訊社。

22003年,約翰、馬敬能等著,中國鳥類野外手冊,湖南教育出版社。

圖說:陳殿原攝提供人:丁昶升圖說:黃文吟攝提供人:丁昶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