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陀的故事| -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要進行外科手術,最重要的是止痛、止血、以及預防感染這三件事;現代外科醫學到了1846 年才發展出全身麻醉術,滅菌手術是在1867 年的事,預防術後感染的 ...
華陀的故事
華佗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正史《後漢書》、《三國志》皆有傳。
大眾對華佗的印象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不過《三國演義》的素材也來自那兩部正史。
華佗事蹟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開腹手術」,出自正史,絕非「小說家言」。
正史為什麼會記載華佗有這種本領?
撰文:高英哲
華佗的神醫形象,向來深植在人們心中,然而他那些神乎其技的手術技法,經得起現代外科醫學的檢驗嗎?本講次請到鑽研醫學史頗有心得的王道還老師,為大家解析華佗「斷腸湔洗」絕技的奧秘。
華佗是一個生活在東漢末年的真實人物,在《後漢書》跟《三國志》裡都有記載。
這個時間之所以很值得注意,是因為東西方的醫學都是在這個時期,有了一個相當程度的突破。
在中國這時出現了張仲景跟華佗兩個人,集中醫之大成,為後世兩千年的中醫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傳》記載華佗的內容裡,我們看到幾個重點:他通曉養生之術,精通方藥,也會針灸。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若病結積在內,針藥所不能及,當須刳割者」這一段——也就是內科解決不了的,就要用外科解決。
在《三國演義》中,華佗為關公刮骨療毒的橋段,就是借用了《三國志》中的記載;只是這段為的是塑造關公的神威形象,華佗的「絕技」反而成了造勢的道具。
華佗這套「斷腸湔洗」的外科技術,其實也不是他獨創,早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有提到上古之時,有位名叫俞跗的神醫,就會這套開刀技術。
俞跗固然是神話人物,如果我們對華佗「斷腸湔洗」的絕技認真檢驗,就會發現它也有屬於神話的部分。
要進行外科手術,最重要的是止痛、止血、以及預防感染這三件事;現代外科醫學到了1846年才發展出全身麻醉術,滅菌手術是在1867年的事,預防術後感染的抗菌藥物更是二十世紀以後的產物。
至於我們的華佗呢?在《三國志》的記載中,他術前有麻沸散可以止痛,術後也有神膏可以預防感染,我們就當成是確有其物好了;但我們實在不知道他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術中的止血問題。
外科醫生如果對於人體的血管分佈,以至於人體的肌理神經,沒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他很難下刀而不傷到其他部位;然而你一下刀,血液就會彌漫創傷口,看都看不清楚了,又要怎樣從實作中累積經驗去學習呢?西方的人體解剖學,是一直到十九世紀初,有了很多外在條件輔助之後,才開始真正發展出體腔內的外科手術。
將近兩千年前的華佗,並沒有這些條件,他又要怎麼樣幫人開腸剖肚,而不會讓病人失血致死呢?
「斷腸湔洗」的絕技,畢竟還是一則神話。
不過我們也不必因為它有難以驗證的成分,就去否定這個故事的價值,因為它為我們後人傳下了中國古早的醫理:人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到最後沒辦法了,還有開刀處理這一招。
(已被閱讀3,019次,今天被閱讀1次)分享
日期:2014/12/29講師頭銜: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講題:華陀的故事地點:台北演講特稿:看精華文章(點我)
愛因斯坦如何發現狹義相對論
一般入門教科書或科普書籍在介紹狹義相對論的起源時,往往從Michelson-Morley的光速測量實驗講起:首先,Michelson和Morley量不到地球相對於以太的速度,這個結果違逆了大家的期待,為了處理這個矛盾,物理學家提出種種不能全然令人滿意的方案,只有在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狹義相對論後,一切的問題才圓滿解決。
高涌泉教授將在演講中說明這樣的敘事忽略了某些極為有趣的歷史面相。
關閉
延伸文章資訊
- 1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 - 博客來
書名: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571930312,頁數:242,出版社:東大,作者:李建民,出版日期:2011/03/01,類別:醫療保健.
- 2華陀
【1,4】至於「麻沸散」是怎樣被發明的呢?據說古代人在受傷需動手術時,會先捆起病人的手腳,或用棍擊、放血等方法使病人昏厥, ...
- 3答應華佗開顱手術會痊癒嗎?曹操下場只有一個判自己死刑
三國時期華佗,擅長外科手術,甚至還發明醫學麻藥始祖「麻沸散」,因此被人尊稱為「外科聖手」。當時曹操得知華佗的醫術的醫術後,就聘請他醫治自己的 ...
- 4轉貼:被懷疑的華佗——中國古代外科手術的歷史軌跡(上)
留存的外科手術絕大多數是體表型小手術,腹腔外科手術付之闕如,人們對華佗的事蹟感到難以置信,甚至有將其歸為神怪傳說者。直到接觸到近代西方外科醫學的 ...
- 5華陀的故事| -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要進行外科手術,最重要的是止痛、止血、以及預防感染這三件事;現代外科醫學到了1846 年才發展出全身麻醉術,滅菌手術是在1867 年的事,預防術後感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