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宿裡的共享衣櫃到線上交換平台,衣服圖書館讓上千小資女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衣服圖書館打造線上二手衣交易平台,建構「以換代買」的共享經濟模式, ... 大家可以透過共享衣櫃,自由交換衣物,把自己不再需要的衣服放入衣櫃中, ...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 mobilemenu 社企流|華文界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平台 searchbox 繁 简 En Facebook Moreoptions PhotoCredit:衣服圖書館 從女宿裡的共享衣櫃到線上交換平台,衣服圖書館讓上千小資女「以換代買」添新衣 創業環保評論 2021.04.19 FacebookLike GooglePlusOne 瀏覽次數: 合作轉載   生命力新聞/文:黃沁怡、張希夷 這是否也是你的日常生活?衣櫃裡衣服很多但都不入眼,不少衣服吊牌沒剪就被打入冷宮,想丟棄又覺得可惜,於是衣櫃越塞越滿,受到「快時尚」消費影響,大眾頻繁更換衣物,造成資源大量浪費。

衣服圖書館打造線上二手衣交易平台,建構「以換代買」的共享經濟模式,減輕環境負擔。

以換代買,從衣櫃開始微革命 「衣服圖書館」創辦人洪于捷畢業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關注社會議題的她在課課堂上了解到,成衣製造業帶來的污染已經成為地球負擔,印尼西大魯河因沿岸紡織工廠的污水排放,成為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且底層產業鏈存在著勞工剝削及雇用童工等問題。

著眼於過度消費引發的衣物浪費,洪于捷用二手衣交換取代新衣購買,衣服圖書館的雛形從此誕生。

2017年10月,洪于捷在台大的女宿走廊設立了第一個自由交換二手衣的實體共享衣櫃,宿舍住有400多位學生,共享衣櫃能夠存放50件衣服。

大家可以透過共享衣櫃,自由交換衣物,把自己不再需要的衣服放入衣櫃中,也可以從中挑選他人的二手衣,洪于捷在校期間每月約有80件二手衣被換出,畢業後仍保持每月30件左右的交換量。

為避免衣櫃變成舊衣回收箱,洪于捷設置了「故事小牆」,讓衣物前主人分享和衣物之間的小故事,她說:「每件二手衣都是一個值得欣賞的故事,這也是衣服圖書館名字的由來,我們希望透過衣物交換的方式做到人與物之間的連結。

」 因為實體衣櫃的成效不錯,洪于捷想將二手衣交換規模化,計畫在各大院校設置共享衣櫃,但實體衣櫃的設置需要徵得校方和宿舍方的同意,每個學校也有不同的管理制度,而且非住宿生無法參與交易,在實行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於是洪于捷決定另闢蹊徑,轉為開發線上共享衣櫃app,延續實體衣櫃的運營理念,進行更有效且便利的衣物交換。

由於創業初期缺乏資金,洪于捷和設計師朋友自己設計頁面,把排版一張張畫出來,將程式編寫委託專業公司,花費半年時間開發出第一版app,至此衣服圖書館從校園共享衣櫃,轉變成為線上二手衣交易平台。

從2017年開始,衣服圖書館一直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運營,團隊成員多為台大學生,2019年轉型為社會企業後,團隊共有3位成員,洪于捷負責管理團隊、尋找商業模式,畢業於台大社會系的共同創辦人陳慶容,在校期間和洪于捷一同創立共享衣櫃,負責社群經營和行政,畢業於臺南大學戲劇系的林昱辰負責平台的圖像製作,外部有長期合作的設計公司和技術工程團隊。

出於人力成本考量,洪于捷和陳慶容度過了兩年無薪水、負債一百萬、每日工作時間長達12小時的生活。

2020年8月至今,衣服圖書館在沒有進行行銷宣傳的情況下,已累積3千多位使用者,平台從今年4月開始投放廣告行銷,預期在2021年底增至9萬位使用者。

快時尚引發衣物浪費,資源過度開採 「以前商家每3個月推出一季新品,但現在每兩週就有新衣服上架。

」陳慶容表示,近年來「快時尚」是服裝行業的發展趨勢,快時尚主打購物過程的方便快捷和衣服款式的多樣化,商家用平價路線吸引大眾消費,讓消費者能夠在短時間內,用相對低廉的價格買到新衣服,這種商業模式拓寬了大眾消費選擇,但也容易造成衝動消費。

洪于捷說:「因為衣服價格便宜,大家隨心所欲地購買,不想穿了丟掉也不可惜。

」衣服圖書館針對18至24歲年輕女性,進行關於消費習慣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平均每個月購買的衣服數量在6到9件,每件衣服的單價在新台幣1500元左右,每月需要在服飾上花費將近新台幣一萬元,不論對於學生還是初入社會的年輕女性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大量衣服的產製,同時也引發不容小覷的環境問題。

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統計,2018年台灣回收的舊衣量達7萬噸,相當於兩億多件衣服,其中有25%由舊衣回收廠出口至東南亞各國及非洲國家,另有60%的衣物因為品質不佳無法回收,被送進焚化爐進行焚毀,衣服大量丟棄的背後,是資源的過度採掘與浪費。

世界自然基金會研究指出,紡織業生產過程中耗費大量水資源,平均每兩萬公升的水才能製造一公斤的棉花,生產一條牛仔褲需要用掉7千公升的水,快時尚的風靡讓自然資源的耗用愈演愈烈。

洞察市場問題,完善交易機制 洪于捷表示,大家不是不願意交換二手衣,而是沒有合適的交換平台。

衣服圖書館的問卷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人有購買二手衣的經驗,交易渠道主要是校內的二手社團、二手市集、旋轉拍賣等,其中有超過7成的人接受交換理念,願意穿著二手衣。

但與此同時,洪于捷也發現二手交易市場存在不少問題,由於二手衣物狀況不透明,購買者無從得知衣服的品質,也不了解衣服穿著的實際效果,許多消費者看中了衣服卻不敢下手,而二手地攤、二手市集等交易管道,對於衣物的篩選及保存不夠規範,導致市面上的二手衣品質參差不齊,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另外,線下二手交易市場缺乏清晰的款式分類,無形中提高了消費者的尋衣門檻,許多人因為找不到合適的衣服而打消購買念頭。

針對這些問題,衣服圖書館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在商業模式上,衣服圖書館採用C2C(消費者對消費者)的交易流程,買家與賣家之間可以直接交流,賣方提供詳盡的衣服資訊,買方接受完整的換衣資訊,提高了二手衣物交換的可能性。

在分類方法上,衣服圖書館根據品質高低將衣物分為S級、A+級、A級和B級4個等級,並按照不同色系進行區分,使用者依照分類機制就能快速找到喜歡的衣服類型,減少選購的時間成本。

此外,衣服圖書館還設置黑名單、檢舉機制和互評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劣質衣物流入平台,保證二手衣的交易品質。

大數據媒合交易,代幣良性循環 洪于捷說:「我們希望透過平台增加循環經濟的效益,為快時尚的議題找到一個折衷的解方。

」衣服圖書館延續實體共享衣櫃的成功經驗,將二手衣的交換流程線上化和日常化,使用者不用等待二手市集開張,在手機上就能隨時挑選喜歡的衣物。

平台結合大數據,採用資料庫的方式,依照使用者的下單紀錄和收藏數據,收集交換習慣,推播使用者可能喜歡的衣服類型,用大數據媒合使用者與衣物,促成二手衣的交換。

代幣機制是衣服圖書館的主要特色,平台內部除了可以用現金購買,還鼓勵大家使用代幣進行交易。

賣家每賣出一件衣物,都會轉換成等值代幣放入帳戶,代幣和成交金額的比率為二比一,如選用現金交易則不獲得代幣,衣服圖書館會從賣方賣衣所得代幣中,抽取20%的代幣作為服務費。

如果賣方依照標準增加詳盡的衣服資訊,如袖長、衣長等,平台也會給予代幣進行獎勵。

代幣機制促使使用者用賣衣所得的收入,繼續換購喜歡的二手衣,也可以換取合作社會企業所提供的商品,如綠藤生機保養品、好日子食物袋等,形成良性循環的交易鏈 「我們把購買二手衣的流程交回給使用者。

」洪于捷說道,二手衣是一種需要詳細資訊的商品,因此每件衣服在平台上傳時,賣方都要拍攝3張以上的照片,並寫明品牌、原價、新舊程度、購買地點、以及原主人的身材身型、穿衣感受等,填寫完資料後,平台會根據衣服的原價區間、新舊程度、瑕疵狀況等,運算得出相應的品質等級,而這些關於衣服的內容都會完整提供給賣方,減少換購的顧慮。

回應市場需求,構建永續消費型態 衣服圖書館的交易模式皆為當面交付,面交地點可以自由選擇,也可以在官方設立的校園面交據點交易,洪于捷表示,在大學這種封閉式社群交易,可以增加衣物成交率,也能為交易雙方增加安心感。

目前開放的校園面交據點有4間,分別是台大、台科大、政大和輔大,預期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台面交大學的設置,並開展店到店的寄送服務,拓寬交易渠道。

今年下半年會推出衣服圖書館的網頁版本,網站版更注重社群內的社交性,營造更適合交流的空間,從衣服的交換流程延伸到個人穿搭風格的分享,使用者在交換過程中,除了能有效活用二手衣,也能獲得實質的人際互動和情感交流。

目前平台的主要客群是18至25歲的女性,社群內主要流通的也是這個年齡層的衣物,未來平台會繼續拓寬市場,增加其他年齡層的二手衣,如童裝、男裝等,開放更多品質好、單價低的衣服進入平台,為潛在用戶提供交換衣物的良好渠道。

「我們不是要大家不消費,而是建立一種對環境更友善的消費方式。

」洪于捷表示,穩定的商業模式才能持續減少二手衣的丟棄問題,未來衣服圖書館會繼續倡導永續消費的理念,從回收端減少衣物的廢棄,從消費端改變使用者的購衣習慣,讓「以換代買」的消費方式進入民眾日常生活,重構永續的消費型態。

全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衣服圖書館二手衣的交換平台 延伸閱讀 >>衣櫃裡的良心革命!下一次購衣,一起為公平正義買單 >>舊衣重回大型服飾店販售?!瑞典公司回收衣物製高品質再生布料,從源頭設計創造永續價值 >>不撞衫的永續時尚!「StoryWear」回收二手牛仔褲,打造獨一無二的服飾品牌 每個在地行動,都能為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社企流最新專題《社區永續家》,帶你看台灣各地的社造者,如何接軌國際、實踐永續目標!>>>看專題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回收二手衣服圖書館循環利用 前往完整專欄 生命力新聞:觸發社會創新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新聞網站:http://www.vita.tw。

粉絲專頁:http://goo.gl/st2wwn。

你可能也喜歡 賣二手衣越來越賺錢!研究指出:舊衣市場總值突破兩百億美元,有望步步併吞快時尚產業 減塑新政上路!今年7月起禁用保麗龍杯,自備容器可享至少5元折扣 英國新創打造未來服飾:曾用諾貝爾獲獎材質製外套,現要將退役消防裝備變毛衣 廢棄木材變身桌上盆栽!「木酢達人」讓枯枝殘木再現綠意 站上核心循環工作第一線!慈濟環保志業X巨獸綠色科技,化垃圾為黃金 為手機找到第二生命!法國電商讓「整新機」成高 CP值代名詞 廢棄花材、回收布料製花圈,PauroraPin花店:這世上沒有廢物,只有不知道怎麼被使用的寶物 東京奧運開幕倒數:機器人編加油曲、舊電子產品製獎牌,4大創新亮點一次看 PhotoCredit:銀色大門粉絲專頁 銀髮族專屬送餐服務!銀色大門讓長輩不只溫飽更有溫暖 創業銀髮社區案例 2021.04.15 「獨家特派員」為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的回饋方案之一,由社企流編輯帶領特派員親自完成訪綱擬定、採訪、撰文等編採流程,一同記錄社創團隊的創業故事。

特派員除了能親自體驗編輯採訪工作,也有機會第一線認識創業團隊、並與他們展開對話。

社企流獨家特派員/文:金得心 「嘉義縣是全台灣高齡化比例最高的區域,垃圾車音樂一響站出來的全都是長輩,那時才感受到高齡化不是數字,而是真實的世界。

」銀色大門共同創辦人孫士姍分享。

2019年孫士姍、范曦、張鈺梅於嘉義共同創立「銀色大門」。

「銀色」是長輩印象,「大門」象徵開啟資源流通的入口。

他們送餐、送關懷,更要打造資訊平台,整合國內長照供餐資源。

擔任志工送餐,發現台灣長照問題 孫士姍曾在嘉義擔任送餐志工,為弱勢長輩送餐,兩年下來在嘉義街頭巷尾直接見證高齡化。

3位創辦人打造銀色大門不只是讓長輩不挨餓,更希望串接全台送餐資源,解決缺工、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擔任志工期間,孫士姍分享,有次按照往例去為長輩送便當,卻看到門口還掛著昨天的便當,從窗口看見阿嬤躺著一動也不動,便趕緊聯繫119和社福單位,所幸即時地搶救肝昏迷的阿嬤。

「那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生命的震撼。

我以為我只是送餐給他溫飽、打個招呼而已,沒想到跟這個人的生命能有這麼深的連結。

」 而孫士姍也發現,每次送餐時,送的多是超商微波食品,但接收的長輩大多有慢性病,她也開始思考,這些食物對長輩是否真的有益?另外,由於長照機構的服務劃分,或是標準的設立,讓處於灰色模糊地帶的長輩無法申請送餐服務。

「每一個單位都有它的限制,很多長輩有需求時就聯繫某單位,但單位只有一個站長,志工人力有限,一通電話提及的需求,可能要3個月後才能處理,照護單位絕對不是故意的,而是需求太多了。

」 這些問題,成了銀色大門的成立契機。

成立銀色大門,建立以老養老正循環 銀色大門主要的服務有二,分別是為家中長輩送餐、為弱勢長輩送餐。

不在長輩身邊的子女可為家人訂餐,當有4位長輩申請送餐服務,銀色大門便會提撥部分經費,為一位弱勢長輩提供送餐服務。

這種「以老養老」的收益模式,可接下各單位如政府、基金會、協會因種種因素無法送餐的個案,或是處於灰色地帶的邊緣長照需求。

訂戶多是遠在國外或大都市的子女,平常無法在家裡陪伴父母,但又很想知道家中長輩的狀況。

銀色大門的送餐大使會在送便當時關懷長輩,再幫忙拍照回傳給遠地的子女,讓他們安心。

有一位發伯是社工介紹的個案,發伯自從中風後,就開始接受醫院的送餐服務,每逢假日或周末、送餐服務暫停,發伯的哥哥就要從別的地方趕來照料三餐,但哥哥奔波往返,加上身體微恙,久而久之不堪負荷。

銀色大門隨著志工一起探視發伯並協助送餐服務,也實際減輕了哥哥的負擔。

開發app系統,提供資源整合服務 不只是提供長輩送餐服務,銀色大門更希望能擔任資源整合的角色。

孫士姍分享,各長照單位包括政府,常會受限於管理工具不全、區域權責、法定規範、假日放假、人力缺工等問題,不只常常中斷送餐服務,更因資訊無法流通、無法及時佈達,而造成資源浪費。

舉例來說,一般的送餐方式都是以電話、Line等方式,一一追蹤送餐員的路線和人力,若臨時多了送餐需求,或臨時多了送餐人手,很難及時將資源和需求配對。

此外,子女申請資料、送餐路線時間、長輩飲食禁忌、合作廠商等資料多是人工紙本作業,無論整理或查找皆耗時不方便,若有一個完整的資料庫,媒合資訊將更迅速有效。

因此銀色大門預計開發專有app,將上述資料、資源電子化,如同一般使用外送平台Foodpanda或UberEats一般,打開 app即可追蹤申請需求、送餐員分佈等資訊。

要做資源媒合,和多個單位串聯,也和營養師開始合作,每個單位有不同的做事方法和規定,聯繫起來必定困難重重。

這一路如何克服?「剛開始當然是很困難,但我想媒合久了,這條路會打通。

」孫士姍輕輕地說。

加入社企流iLab,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長更遠 除了天性樂觀,心情上的支持來自於同是創業家的夥伴們。

銀色大門於2020年參加社企流iLab孵化器,實際操練財務規劃,也和許多同在創業的夥伴交流。

「每次看到其他人也遭遇很多困難,但仍持續努力,我就知道我們也要繼續下去。

」 透過不斷的試錯、調整商業模式;在社企流iLab打開視野、獲得靈感,如今銀色大門逐步穩健發展,也有越來越多單位主動找上銀色大門尋求合作。

截至目前為止,銀色大門已送出超過一萬份餐,並有超過46位送餐大使加入。

2020年,甫創立一年的銀色大門,更獲史丹福長壽設計競賽優勝、尤努斯獎第五屆社會創新與創業競賽冠軍等獎項的肯定。

展望新的一年,銀色大門將主推新上線的資源整合app,孫士姍盼望:「透過科技,從老人送餐出發,進而改變全台灣長照產業,帶來一場新革命。

」 特派員心得 社會需要更多資源團結起來 有天在社企流小兵社團裡看到一句話:「養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子的力量。

」採訪銀色大門後,我看到社會需要更多資源團結起來,才能照顧到日益超高齡化的社會。

台灣長照團體雖多,卻都是單打獨鬥。

資源無法整合之下,善意及美意很難化為真正的支持和幫助。

銀色大門在媒體上的資訊已經很多了,以為採訪所聽到的大概也跟新聞報導相同,但透過與創辦人面對面訪談,講述各種整合資源的血淚史,台灣高齡化的困境與無力歷歷在目,更加佩服這群年輕人願意用寶貴的青春歲月和熱情,去解決目前看來重要、但不會被一般人認為緊急的事情。

這和一般參加創業講座很不同,創業講座比較有距離,而透過訪談,可以深入挖掘許多有意思的細節,是我覺得很有收穫的部分! 核稿編輯:李沂霖 延伸閱讀 >> 讓全鎮互相照顧!埔里厚熊咖啡揪厝邊玩紙漿、做律動,過健康快樂的老後生活 >> 以長照帶動地方創生?林依瑩建置共生基地,讓部落人際網接住長者的照護需求 >> 不在長輩身邊,也可安心託付——台灣最大居家照護媒合平台,解決臨時照護需求 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幫我們按讚或分享 標籤: 銀髮長照送餐高齡化iLab孵化器 你可能也喜歡 重回記憶中的場景:VR裝置助長者重啟視野,展開樂齡的奇幻旅程 以科技因應高齡趨勢:師生共組「世大智科」,運用物聯網及AI技術打造長者智慧生活 「提高幸福感,勝過藥物治療」英國AgeUK用「整合服務」翻轉長照思維  讓全鎮互相照顧!埔里厚熊咖啡揪厝邊玩紙漿、做律動,過健康快樂的老後生活 「讓機構更像家,照護就如生活」日本退休大叔攜手青年,打造海邊的共生社區 減肥成功比例全日本第一!公部門帶頭的滋賀縣,如何讓全縣縣民健康生活? 以長照帶動地方創生?林依瑩建置共生基地,讓部落人際網接住長者的照護需求 3位嘉義女孩創辦「銀色大門」送餐平台,為在地長輩送上營養健康的美味 社企流獨家特派員 「獨家特派員」為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的回饋方案之一,由社企流編輯帶領特派員親自完成訪綱擬定、採訪、撰文等編採流程,一同記錄社創團隊的創業故事。

特派員除了能親自體驗編輯採訪工作,也有機會第一線認識創業團隊、並與他們展開對話。

>>>點此了解社企流網站集資計畫 社創團隊專訪報導 帶你第一線認識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內的創業團隊,深入探索每個團隊動人的創業故事。

自2014年起,社企流啟動iLab育成計畫,致力於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成長引擎,至今已支持逾100位創業者以商業啟動更多、更深遠的社會影響力,計畫期間已創造超過18萬位受益者、合作團隊總募集資金也超過1億台幣。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頁› 最後一頁» 本週熱門評論 1 避開創業者常犯的錯誤,5分鐘帶你搞懂「使命」「願景」和「戰略」的差異 創業 2 從慈濟看台灣公益組織財務透明 金融 3 同樣是影響他人,你選擇influence還是impact?認識關注他人想望的「B型影響力」 創業 4 活動報導:多扶慢遊x樂齡網第一家實體店面開幕 健康 5 從女宿裡的共享衣櫃到線上交換平台,衣服圖書館讓上千小資女「以換代買」添新衣 創業 訂閱電子報文章新知 案例 評論 活動 徵才 資源好書推薦 社企檔案 支持網絡 專題 ESG入門課 訂閱電子報 站內搜尋 主題 關於社企流 新手必讀 專欄作者 聯絡我們 社會企業育成 NPO育成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創業CSR科技環保食農健康銀髮教育文創時尚社區社會設計公平貿易就業青年性別金融政策人物城市建築交通新住民原住民 看更多主題 回到最上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