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佛家有言:人世三苦: 放不下、忘不了、舍不了;人生在世,你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各種各樣的逆境,有時你累倒在半途中哭喊,有時你站在十字路口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生活感悟:人生最苦的,莫過於「求不得「和「放不下」
2020-09-05青衣書生
「求不得,放不下」出自佛教的人生三大悲之一: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其本意大致爲:越求越求不得,得到便難以放下。
人生在世,皆有所求,但凡所求,必有不得,這是人世間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情況。
但生而爲人,都免不了兩個劣根性:1,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2,已經到手的東西難以放棄。
可人生在世,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兩頭兼顧,哪有那麼簡單。
於是乎就演變成了最矛盾,也最讓人痛苦的情感:「求不得,放不下」。
「求不得」是「可望不可即」,明明很喜歡,可是它偏偏就不屬於你;「放不下」是「得到難丟棄」,到手的東西,又如何能說丟棄就丟棄?一個是欲求不得,一個是欲罷不能,這兩者,總是讓人爲之難過傷心,糾結痛苦。
一,求不得:可望卻不可及我們活在世上,總有或多或少的追求,或大或小的夢想。
然後追求追求,很可能追了一生,也求不得,夢想夢想,夢了一輩子,也只是空想。
你清清楚楚地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可是你偏偏就是得不到它,用盡了全部力氣,也只是徒勞無功。
最後它會變成你的執念,讓你一直想著、念著、惦記著、也痛苦著。
到頭來,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這是一種無奈,更是一種悲哀。
就好像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就算明知不可爲,也非要爲之,客到頭來傷害的,只會是自己。
正如武侯孔明,一生致力於北伐,最後只落得了一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悽慘下場。
諸葛亮爲報劉備的知遇之恩、爲匡扶漢室竭盡了全力,一生六出祁山,最後身死五丈原。
後世人都說,諸葛亮窮兵黷武,毫無軍事常識。
在實力差距如此大的情況,依舊堅持北伐,簡直就是愚蠢,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大家想過嗎?連我們這種俗人都能看出,當時的蜀國根本沒有和魏國爭雄的資格,聰明如妖的諸葛亮,又如何能看不出來?可看出來了又怎麼樣?北伐曹魏,是他必盡的義務,就算明知成功的可能寥寥無幾,他也不得不拼上自己性命,去搏一搏那一絲幾乎看不到的希望。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一種大無畏精神。
只是北伐大夢,於他而言,終究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樓閣,難以建成。
最後困死於五丈原,他也只能留下那兩行讓千古都嘆息的清淚二,放不下:得到再失去人是一種極有占有欲的的生物,就好像獅子老虎具有極強的領地意識一樣,已經屬於自己的東西,再叫你放棄,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那麼你對那件事物已經厭倦,不感興趣,你也不會容許把它讓給別人。
就算是把給至於高閣,看都不在看一眼,也不會輕易就把它丟掉。
因爲你已經對它產生了太重的依賴,就算不在意,也割捨不斷。
因爲人也都是念舊的,縱然是再喜新念舊,也會偶爾懷念起過去的事物。
那是你的根,是歸宿,是回憶,是你這麼多年活著的證明。
但是,隨著你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就代表著你肩膀上的擔子太重。
就算是最後想放下了,也放不下了,就只能苦苦的支撐。
正如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他上位時才三歲,你說他真的知道什麼是皇位嗎?對,他不知道。
只是在這個位置上做的太久了,他已經習慣了當皇帝的感覺,就算不喜歡,也丟不下這股榮耀。
溥儀前半生一直被關在皇宮中,絲毫沒有自由這一說。
他渴望離開皇宮,渴望自由其實當時的皇位已經是徒有虛名,毫無實權,他自己也明白。
可是真到了讓他出宮的時候,他反而不情願走了,因爲皇位對他來說,意義太大了。
那是祖宗的基業,那是幾十年的尊榮,那是他一直以來的生活。
儘管他壓得溥儀快喘不過氣了,他事到臨頭,他還是難以放下。
否則他也不會在之後選擇了再此繼位,當了「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其實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幾乎儘是這般求而不得,棄而不舍。
反倒是那些沒想法的人,偏偏建立了極大功業,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宋太祖趙匡胤本無心江山,陳橋之上,卻硬是被手下披上了黃袍,打下了大宋江山;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原本只是想當個老師,可一路成長卻莫名其妙地建立了商業帝國。
那些還沒得到的人,只會想著追求,那些得到了太多的人,只會想著得到更多。
又有誰能像趙匡胤、馬雲一般,一個一開始並沒有想著去追求,一個在事業達到頂峯的時候說卸任就卸任。
其實只有知足常樂,才能笑口常開,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痛苦越大。
求不得,放不下,又何必呢?你只要一切順其自然便好。
佛曰: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是你的,始終是你的,逃也逃不了,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求也求不來。
相關焦點
文筆上佳的古言HE文:世間最苦,莫過於求不得,放不下
兩人和離的時候我可解氣了!後面就是男主求而不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輾轉反側,無可奈何……幸而結局是圓滿的。
二《老大是女郎》——羅青梅羅青梅的文也是很好,看得出來是查閱了很多資料寫出來的作品。
此文對古代八股文科舉制度進行了畢竟詳細的介紹,主女主成長,感情慢熱。
但是男女主感情發展寫得很好,不向有的文,通篇都撩個不停那麼油膩。
男主位高權重,強勢又溫柔。
人生如影隨形的三苦:求不得、怨憎會、愛離別
佛家有言:人世三苦:放不下、忘不了、舍不了;人生在世,你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各種各樣的逆境,有時你累倒在半途中哭喊,有時你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有時陷入回憶有時展望未來。
其實人生的喜怒哀樂均是來自於佛家說的人生三苦。
淺談佛教人生,八苦中的「求不得苦」
雖堪忍,但卻都在承受著苦難,我們的共同業力和個業才是苦的根源。
要擺脫這些苦,終究要升起出離心,求生佛國淨土。
要知苦海無涯,回頭是岸。
共勉。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
佛說這八苦,是我們娑婆世界的衆生必定要承受的,我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都離不開這八種原因。
有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逐漸領悟,還有更多的人正在成長,卻無人告知他這世界的真相。
人生七苦中「求不得」最苦,一定自己拉自己一把
佛說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今天,我們著重要說的是「求不得」,其它的不再贅述。
求不得,人活一生有著各種各樣的目標與理想。
可是不管你怎樣努力,就是實現不了你的人生目標與理想。
這樣的人生,太讓人遺憾,又焉能不苦。
佛說:求不得,才是真的苦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痛苦的遭遇,但是所有的遭遇都是在八大苦之中,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四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取蘊苦,求不得苦。
這求不得苦,乃是衆苦之源。
因爲有所求,有慾念,所以才會愛恨,有愛恨才會有生老病死。
佛說:人生有三大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看開放下才能解脫
佛說:人生有三大苦,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有多少人,在這些痛苦之下經受著無盡的折磨。
而這些苦,往往不是外界強加給自己,而是來自於內心,只是因爲看不開、放不下才無法得以解脫。
有些時候,痛苦無法遠離,並非真正不能遠離,皆是源於,自己不肯放過自己。
人生八苦之求不得放不下――送給正在獨行前進的孩子們!
輿論仿佛從天而降的雨,逃不掉避不得。
總是會有人對那一個身處輿論漩渦的人來點評與否定他,好像同樣的人生際遇他們能做得更好似的。
真的能做的更好嗎?某些先甜後苦的人似乎難以接受這其中的落差,而早已放棄了吧。
而某些先苦後甜的人,又是怎麼一忍再忍的堅持到甜的到來的,其中的酸痛感又怎麼會是那些沒有經歷過的人可以置評的?
佛說,愛別離,求不得,都是人生中的苦
人生總會有那麼多的無奈,感情世界中明明相愛的兩個人面臨著分離,或是原本相愛的人變得越來越陌生,變得越來越模糊,你說不愛,可是依舊在心底留有那麼一絲絲留戀,還有那麼一點點的期望,破鏡可以重圓,可是每一個人心裡總會有那一道坎,因爲無法有勇氣邁過去,面臨著選擇,是放棄,還是前行,好多人都有過那樣的時刻
佛家七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苦、求不得苦
佛曰人生七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佛教認爲人生是苦,紅塵無可留戀,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在於人。
在於人與生俱來的弱點和本性。
謂初生下,有冷風、熱風吹身,及衣服等物觸體,肌膚柔嫩,如被物刺。
五者,種類。
謂人品有貴富貧賤,相貌有殘缺妍丑,是名生苦。
佛說,人生下來就是苦難,生下來活下去。
現實世界是痛苦的,我們生活在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痛苦源於本身,痛苦源於活著。
所以人生下來的第一聲就是大聲的哭泣。
八苦·求不得苦
心裡很不平衡,要攀比,所以他就要奮鬥。
因爲這些別墅、名牌汽車是他身份、價值的體現。
自己當了處長的時候,還想當部長,當了部長還想當總統,當了總統還有個聯合國祕書長的位置,如果到了那個位置,還有轉輪聖王,還有天上的神仙更自在呢!這一切都是慾壑難填!我們解決求不得苦最好的方法就是知足。
一個知足者雖然住在茅棚都像住在天堂,一個不知足的人住在天堂都像住在茅棚。
怎麼樣才能知足?
略說「求不得苦」
衆生貪心求心永無止境,所求不得苦時時隨身,貪求爲因,不得爲果;貪心不息,苦果不斷。
作爲一個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爲衆生的共業所招感,才是苦的根源。
要擺脫這些苦,最終要有出離之心,求生西方淨土。
共業招感共同的苦,這就要求學佛人,不只是爲了個人擺脫這些求不得苦,而是要有一顆同體大悲之心,爲他人解除所求不得的痛苦。
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得不到,而是求不得
數星星,然後數不過來,數了那邊的,就忘了這邊的數還是沒數:數來數去,數不到頭。
小娃娃們長大成人,從體會著紛繁世俗,到面臨著林林總總的挑戰與抉擇,每每夢回星空之夜,多有那些曾經想像不到的感悟:選擇,是一場數不完的星空之夜。
壹.
「噹噹癡男」李國慶: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
李總對噹噹是求不得。
求不得本夠難受,偏生李總還放不下——其結果可能只是一段孽緣。
1李國慶的噹噹執念——放不下李國慶在1996年認識俞渝,1999年夫妻兩人創辦當當網。
李總忘得了俞渝,卻還是放不下噹噹。
陷入求不得之苦的人,只能獨行
這首詩中女子自訴深情的所有獨白,對著江湖和海水發洩的怨恨,都是對愛情的執著。
這個城市沒有江湖和海水,卻有著水墨詩意的梅雨時節,而黃梅雨的纏綿悱惻,象極了女子綿長的哀怨相思。
進入梅雨季後,這些日子,天空的情緒低沉,透著淡淡的憂傷,幾乎都是陰雨密布。
今晨。
竟被久違的陽光喚醒,光芒透過窗簾照射進房間,縷縷光線中灰塵點點浮游,雀躍著這來之不易的晴天。
愛而不能,求而不得!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求不得」,求而不得,舍而不能,得而不惜,無論是得到還是失去,我們都會爲之煩惱!愛情總是讓人樂此不疲,愛情以各種形態出現,真正愛上一個人,會開心思念,會傷心難過。
還有許多人不相信愛情,對愛情充滿埋怨,埋怨愛情帶給他們許多不好的回憶,人生充滿許多不確定,尤其是愛情,上一秒兩人甜蜜,下一秒兩人關係可能就會瓦解!不求而得,往往求而不得!
【佛門觀點】略說「求不得苦」
略說「求不得苦」 作爲一個學佛的人,應該知道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因爲衆生的共業所招感,才是苦的根源。
要擺脫這些苦,最終要有出離之心,求生西方淨土。
共業招感共同的苦,這就要求學佛人,不只是爲了個人擺脫這些求不得苦,而是要有一顆同體大悲之心,爲他人解除所求不得的痛苦。
我們既知道苦的根源,就要有一種新理念來對待它,首先是要認它,甘心承受它。
轉苦境爲樂境。
我淡泊人生,無所求,就無所謂苦。
有些人求美衣肉食,貪灑、色、財、氣,要高官厚祿。
求不得!苦!
老宅空間很大,尤其是到了夜晚更加有一種陰森的氣氛,再加上陰森的根叔和女兒嘴裡陰森的小姐姐,她開始屢次產生幻覺(其實是根叔下的藥),在真與假之間徘徊。
已經著手出版《夢回青樓》的林心如,穿越對她而言是拿手好戲。
【感悟】人生道理生活點滴(144)
在漫長的旅途中,我們有很多無奈,但生活也可以有很多選擇,錯過這條路上的蒼翠蓊鬱,也未必不會遇到另外那條路上的花開爛漫。
世間最動人的旋律,是把最真摯的情和最純真的愛譜寫成生活的篇章。
即便是清苦,也能唱出詩意;縱然單調,也能悠揚。
【感悟】人生道理生活點滴(159)
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生命中一味,有了苦才有甜。
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必安逸。
」人生註定要吃苦,晚吃苦不如早吃苦。
年輕時苦,不叫苦;年老時苦,才叫苦。
叔本華說:「人生就是痛苦,我們可以把痛苦轉換成幸福。
」只有勤苦,才能將痛苦轉化成幸福。
勤苦的人苦一陣子,貪圖安逸苦一輩子。
越怕吃苦,越有苦吃。
心靈真正富足的人,其實都不怕吃苦。
扛得住痛苦,才能配得上幸福。
放不下一個人的痛,是你附加給自己的苦
在貝克的理論和治療技術中,他認爲個體學會把他的想法和現實中的發生的事件區分開來,認識到認知對他的情感和行爲的影響,和對事件的影響,就能夠適當的幫助個體走出困擾他的失調情緒和行爲。
什麼是失調的情緒和行爲呢?可以理解爲痛苦,焦慮,無法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爲某些事難過,總是覺得放不下某些人而因此迷茫,等等。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生如影隨形的三苦:求不得、怨憎會、愛離別 - 趣關注
人生如影隨形的三苦:求不得、怨憎會、愛離別 ... 佛家有言:人世三苦: 放不下、忘不了、舍不了;. 人生在世,你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各種各樣的逆境 ...
- 2人生有三大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看开放下才能解脱
佛说:人生有三大苦,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有多少人,在这些痛苦之下经受着无尽的折磨。而这些苦,往往不是外界强加给自己,而是来自于 ...
- 3談人生與苦痛
人一出生就有苦痛,直到死亡。佛陀有曰:「人生是苦,所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 ...
- 4人生的三苦和八苦- 一切法得成於忍- udn部落格
眾生都有欲望、希求,求不得就感到很痛苦。求得了怎麼樣?求得了還是苦,怕丟掉;患得患失,人生絕大多數的煩惱來自患得患失,沒有不苦的。
- 5人生三苦與八苦的真實含義 - 每日頭條
這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英雄白首這是老苦;身體不適,疾病叢生,這是病苦;有冤讎的人避不開,總要會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