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臺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為3.27% 全年經濟溫和擴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今日發表2018年台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將 ... 因此,預期醫療支出結構將由疾病治療逐漸轉為提高預防及強化整合型照護的模式。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新聞中心 首頁新聞中心新聞室最新新聞 工研院IEKCQM:2018年臺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為3.27% 全年經濟溫和擴張,仍須慎防貿易衝突 SharetoFacebook SharetoTwitter 分享到我的Line 聯絡我們 日期:2018/07/19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今日發表2018年台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將為3.27%,由工研院IEK蘇孟宗主任(中)主持,邀請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賴樹鑫榮譽理事長、醫材公會理事長洪盛隆擔任與談人。

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根據臺灣製造業趨勢預測模型(IEKCQM,CurrentQuarterlyModel)預測結果,於今(19)日提出2018年臺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將為3.27%,主因為今年以來全球景氣持續溫和擴張,國內外需求穩健。

然近期美中貿易衝突升高,川普政府對歐盟、日本亦逐漸擴大施壓,貿易保護情緒蔓延,不利全球經濟前景。

工研院IEK觀察,若未來美國對中國大陸制裁延伸至資訊終端產品,甚至採取非關稅障礙的相互制裁措施,則可能對全球供應鏈及兩國經濟成長動能帶來衝擊,才會對我整體製造業產生較大影響。

綜合評述:2018年我國全年經濟可望溫和擴張,惟貿易衝突恐干擾經濟前景工研院IEK預測團隊指出,2018全球經濟仍可望持續成長,加上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主要產油國減產執行率超標、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原油庫存持續下降,國際油價續揚可望推升全球通膨預期,有助於我國製造業產值穩步成長。

然而,近期美中貿易情勢愈趨險峻,擴大金融市場波動,也干擾消費者與企業投資信心。

目前世界經濟氣候對「未來經濟表現預期」已出現明顯下滑,顯示今年下半年全球貿易及景氣不確定性攀升。

工研院IEK觀察指出,臺灣經濟情勢受到今年以來全球景氣維持成長趨勢,半導體及機械設備出口暢旺,加以國內需求尚屬穩健,全年經濟可望溫和擴張。

上半年我製造業產值表現持穩,但下半年須密切關注主要國家貿易政策動態的可能衝擊,造成我國經濟成長率趨緩。

工研院IEK正向看待臺灣經濟前景,預估2018年臺灣製造業產值成長率將為3.27%,但較上次預測略為下修0.02個百分點。

預期2018年臺灣製造業產值成長趨緩機率將為34.8%,較上次預測稍微調升1.3個百分點。

製造業四大業別趨勢分析:今年國際原油均價可望較去年上漲30%,有助帶動我化學工業。

資訊電子、民生工業和金屬機電業可望溫和擴張,但國際貿易紛擾持續影響投資與消費者信心,可能干擾部分動能。

金屬機電:全球鋼鐵報價續揚有利我金屬機電產品報價,惟美國提高鋼材進口關稅,加以中國大陸冬季限產禁令解除,導致中國大陸粗鋼生產與外銷數量大幅回升,可能加劇市場競爭。

根據IEKCQM預測,2018年金屬機電業產值成長率調整為1.96%,較上次預測下修0.14個百分點。

資訊電子:雖然市場預估2018年電子終端產品出貨將較去年成長,不過主要國家製造業擴張動能減緩,需留意下半年客戶需求變化。

此外,若貿易紛爭持續擴大,我業者亦可能配合客戶進行區域產能調整,而影響出貨時程。

根據IEKCQM預測,2018年資訊電子業產值將成長3.11%,較上季預測下修0.36個百分點。

化學工業:由於非美主要產油國減產及原油需求成長,主要機構預測2018年國際原油均價將可望較去年上漲近30%,帶動乙烯、丙烯等石化中間原料價格走揚,有助我化工業者產值提升。

根據IEKCQM預測,2018年化學工業產值成長率將為5.75%,較上次預測上調0.66個百分點。

民生工業:上半年我內外需表現穩健,主計總處亦微幅上調2018年民間消費預測,有助於支撐民生工業產品產值。

但全球景氣不確定性上升,加以國內消費者信心不足,IEKCQM預測,2017年民生工業產值成長率為1.84%,較上次預測下修0.11個百分點。

IEKView:產業界應留意匯率市場波動,同時思考如何使營運價值鏈更具彈性,降低供應鏈過度集中風險;政府應以臺灣為核心,協助業者深化對東南亞市場的連結,並加速優化投資環境。

美中在七月初展開首波相互加徵25%進口關稅措施,美國並在十一日進一步宣布擬對中國大陸進口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10%關稅。

工研院IEK觀察指出,美國對中國大陸的首波課稅清單中,與臺灣有關的是機械、電子、光學、醫療與汽車零組件等產品,但前述產品多屬供給中國大陸做為內需使用,現階段對我製造業影響有限。

預測美國下一步若針對「2025中國製造戰略計畫」的284項產品項目加徵關稅,其中與半導體及其他電子產品相關,且美國自中國大陸進口金額較大者包含積體電路(IC)27.4億美元及二極體(Diode)8.4億美元。

對臺灣IC產業而言,晶圓代工與封測業者因具有技術優勢,所受影響應較小,而IC設計業是否有轉單效益仍待觀察。

值得關注的是,若美國對中國大陸制裁範圍延伸至PC、伺服器、手機、電視等資訊終端產品,甚至更進一步地採取非關稅障礙的相互制裁措施,則可能更大程度的衝擊全球供應鏈及兩國經濟成長動能,則將對我整體製造業產生較大影響。

面對兩國角力不斷,工研院IEK針對臺灣產業競爭力提出兩項建議:需「留意匯率市場波動」與「強化以臺灣為中心的全球布局策略」。

由於新增關稅政策將加深美中各自進口物價上漲壓力,進而可能影響兩國貨幣政策動向並牽動全球匯率市場波動。

業者應留意國際匯市波動可能帶來的影響,並適時規劃的避險措施。

此外,政府應結合新南向政策,以臺灣為核心,協助業者深化對東南亞市場的連結,將我製造業廠商的海內外工廠視為臺灣最大的準內需市場,協助業者展開更彈性的全球布局策略。

而業者除持續深耕既有競爭優勢,亦需開始思考如何使營運價值鏈更具彈性,降低供應鏈過度集中風險,以因應當前全球產業與貿易政策競爭之挑戰。

值此全球供應鏈調整之際,政府應善用我國豐沛的研發基礎實力與優質的高階人才,並加速優化我投資環境(例如:生產環境、法令規範等),吸引海外臺商及外國業者來臺從事新興科技製造及服務業投資。

IEKCQM團隊對醫療器材產業最新觀測:2018年在高齡化議題持續發酵,且新興市場需求持續攀升下,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預測成長5.4~6.2%,產值上看1,100億元。

回顧2017年,我國醫療器材主要產品之一的隱形眼鏡出口動能持續強勁,加上歐美地區高齡人口對行動輔具及身體彌補物的需求,使得電動輪椅與電動代步車等產品持續升溫,帶動我國醫療器材產值成長。

然而,新興市場的競爭逐漸浮現,部分成熟度較高之產品如血壓計等成長動能受到壓抑。

再者,美國刪減醫療市場臨床補助,也間接影響我國出口至美國的體外診斷產品數量及單價(例如:血糖儀及試片)。

工研院IEK統計,2017年我國醫療器材業產值成長2.5%,產值達1,034億元。

附加價值率面向,2016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附加價值率為36.5%,高於整體製造業(平均30.3%)約6.2個百分點,以隱形眼鏡為代表的輔助與彌補產業附加價值率高達50.8%。

顯示國內業者持續運用核心技術研發利基產品,厚植良好製造能力,透過產品的高性價比來創造效益。

展望2018年,IEKCQM預測臺灣醫療器材產業產值年增率將持續成長5.4~6.2%,產值上看1,100億元。

正向因素包括:隱形眼鏡仍是臺灣醫療器材主要成長驅動力,可望持續貢獻整體產值;其次,全球高齡化趨勢將帶動行動輔具、醫用導管等產品出口持續成長。

此外,美國將維持穩定之升息步調,以及廠商近期積極布局新興市場的成效將逐步顯現,配合臺灣政府持續釋放利多政策,可望帶動2018年醫療器材整體產值持續成長。

然而,在負向因素方面,由於部分成熟度較高的產品對品牌與通路的掌握不足、加上研發比例偏低,市場價格競爭下可能影響獲利表現。

而美歐等主要出口國在保險或臨床給付的撙節政策下,可能壓抑部分醫材產品的需求與價格。

總言之,在全球高齡化議題發酵及對於優質平價醫療器材需求湧現,臺灣廠商應結合公司核心優勢領域,掌握利基市場,針對使用者需求,開發因地制宜產品,方可尋求更多市場機會。

2018全球醫療器材產業趨勢為A、P、P、L、E1、「A」Assistive:高齡者因生理衰退導致失能,也引發龐大的失能照護需求,同時,由日本的高齡照護制度與發展趨勢可知,未來將擴大到自立協助、防衰老的協助等,加強高齡族群的生活自理能力與延緩失能與失智。

2、「P」Preventive:透過定期疾病檢查與篩檢,掌握發病因子的變化與實際生理狀況,相關的疾病監測產品、影像診斷、體外診斷與健康管理與服務等,都是未來重點發展項目。

3、「P」Precision:精準診斷與治療是掌握疾病發展的重要關鍵,納入基因體、生活型態、生理變化等面向,以進行疾病的判斷與提供最適療法。

4、「L」Longtermcare:高齡族群的長期照護議題、慢性病照護及在宅醫療等面向,相關需求驅動產品與服務的發展機會。

5、「E」Efficient:醫療支出與需求湧現下,提升效率、降低支出、有效治療,成為下一步醫材產品與服務推出時,需考量與追求的目標。

IEK提出三大策略建議:我國醫材產業應「瞄準產業趨勢、深耕優勢領域」,並以「提升使用者價值」為目標1、「瞄準產業趨勢」:目前全球面臨兩個重點議題,一是高齡化問題愈趨嚴重;二是醫療支出不斷攀升。

因此,預期醫療支出結構將由疾病治療逐漸轉為提高預防及強化整合型照護的模式。

瞄準A、P、P、L、E的重點趨勢,發展符合自身優勢的產品與服務,將是國內業者下階段布局的重要方向。

2、「深耕優勢領域」:觀察近期國際廠商的策略,多聚焦發展核心領域以建立優勢,藉由整合或延伸產品線的完整度,提供醫療院所更完整的解決方案,也思考退出非核心領域以聚焦主軸。

我國業者可思考朝向優勢領域進行高值化發展,藉由客製化服務與產品差異化增加產品競爭力。

3、「提升使用者價值」:與在地業者的跨業技術合作,透過優勢技術投入研發加值,提供醫療院所或使用者高附加價值的產品與服務。

如資通訊技術與醫材結合,發展精準醫療與高階醫材;金屬加工跨業應用至醫材領域,升級為骨科/牙科醫材聚落。

並可透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值應用在疾病診斷、治療與預測上,發展智慧醫療及智慧醫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丁嘉琳電話:+886-3-5912903Email:[email protected] 延伸閱讀 工研院IEKCQM:2021年製造業創歷史次高成長內外需均轉好2022年可望續強 工研院IEKCQM:2021年製造業產值預估20.92兆元國際需求強勁臺製造業四大業別成長可望創下佳績 工研院IEKCQM:2021年製造業產值預估19.68兆元全球經濟緩步回暖臺製造業四大業別均正向成長 工研院IEKCQM:2020年製造業產值預估18.59兆元 後疫時代,臺灣應以「總部價值」思維加速企業數位轉型 工研院IEKCQM:2019年我製造業產值成長率預測為3.21%全球景氣動能與美中貿易紛爭是關注重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