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遺珠】2019年第一季推薦書單 - 鏡週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好書遺珠】2019年第一季推薦書單. 文|盧郁佳、廖偉棠、黃宗潔、陳栢青繪圖|欒昀茜. 深獲好評的鏡文化書評,持續以每週一書的深度書評,為讀者深 ... 文化2019.04.0102:30臺北時間【好書遺珠】2019年第一季推薦書單文|盧郁佳、廖偉棠、黃宗潔、陳栢青 繪圖|欒昀茜深獲好評的鏡文化書評,持續以每週一書的深度書評,為讀者深讀、精讀近三個月內的優質新書,啟動思辨的對話、分享思維的靈光;然而書海浩瀚,總仍有來不及相遇或錯過的遺珠之憾,鏡文化書評委員特以三個月為一季,每季推出前三個月的「好書遺珠」,以短評形式評述書籍精華,提供讀者值得一讀、不讀後悔的推薦書單。

一年共三季的「好書遺珠」推薦書籍,將與「每週書評」入選書籍,一併晉入鏡文化年度好書的評選。

(參見連結:鏡文化2018年度好書、鏡週刊2017十大好書)盧郁佳推薦:《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作者:鄭開翔出版:遠流要說美圖軟體騙人,先看台灣縣市攝影比賽得獎作品。

在機場、火車站月台地下道牆面展示的「台灣之美」系列,只要拍長虹大橋,一定是橋上一輛車都沒有,只有萬里晴空襯托橋體飽和鮮紅;明明一出站就是機車堵路3公里又停滿騎樓好嗎。

用這種方式說台灣很美顯然是場面話,那麼真心話就是台灣很醜,醜到觀光宣傳照都得造假,要是不P圖,交友軟體就沒人要敲你、嫁不出去。

媒體的造假,洗腦我們練就鬼遮眼,身邊雜亂招牌景觀壓力我們看不見,臉書只上傳京都花見小路、瑞士滑雪小屋。

對於日常街景,我們既無感情,也被剝奪了記憶。

《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水彩畫家鄭開翔住在屏東30多年,坐擁一種不世出的才華,就是他很愛他每日出門遊逛所見。

他的雙眼不但沒有被景觀暴力給手術強制縫合,而且濕潤的視線滲透到看不見的屋內環境和屋主身上,把內部也浸透入味。

他的街景畫圖文集《街屋台灣:100間街屋,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飽含情感的筆觸,使歲月殘舊的鏽澤變得明豔,俗麗大賣場招牌變得溫馨,畫上路邊停的機車會給人更多共鳴,克難加蓋的公勇路轉角街屋變得像科幻飛船。

招牌上諧音雙關語取得超芭樂的店名,他都依戀其中深深的台灣味。

實景透過藝術之眼轉化,削減了街景雜亂的壓力,突出了真實性,美感逼人,讓讀者對身邊街景壓抑多年難以察覺的愛意頓時大爆發。

因此這些畫極度的透明,觀者無法停留在平面的畫本身,總會向前一跌,穿過畫摔進自己的回憶,蟬聲、烈日、車聲、廢氣紛至沓來。

當中一幅是屏東縣立游泳池外開的名人泳裝店,在泳池拆除後,泳裝店招牌褪色仍繼續營業,作者說它是在挽留泳池的回憶。

我想起辛波絲卡生前最後的詩集,有一首和少女時的自己對話,說少女年輕貌美,而自己老邁;少女認識的人都在世,而自己認識的人紛紛凋零。

一切都已改變,只有少女消失後遺留的一條圍巾還在。

這家泳裝店就像那條圍巾,是穿越時空的一封信。

這本書就是給未來回憶的情書。

《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作者:前田愛譯者:張文薰出版:台灣商務用網上追日劇的俚語來說,羅蘭巴特、班雅明、傅柯、普列、巴舍拉是生肉,這本評論集則是漢化組上架的熟肉。

前人理論若不經消化應用再生產,讀者等於看別人吃米粉喊燒。

學者若只把歐洲思潮當成學術資本來競爭升遷,等於拿刀叉吃人肉,把歐洲的反體制思想拿來侍奉體制。

立教大學教授前田愛,把歐洲思潮的刀,戳進日本近代都市文明開化的榮景,當時鋪排華麗的宣傳詞藻,頓時膿血橫流,造神過後只剩空虛,就像百貨型錄雖然不斷翻新,實際上卻是無限迴圈重複。

陋區後巷窮人不入流小本的腦筋急轉彎搞笑,反而延續了江戶庶民破格搗亂的能量。

從觀察社會而非捍衛正統的角度出發,文學的階級貴賤剎那耳目一新。

《花街.廢園.烏托邦:都市空間中的日本文學》 作者將都市當作文本,將文學作品當作都市空間來分析,觀察作者或主角如何閱讀身邊的空間、物件,身體與語言,揭露社會控制怎樣通過文化規則,作用在人身上。

談到文學典範的更新,外遇情色小說《獻給愛琴海》得獎被罵「連續的空虛濫愛,渙散失焦」,作者獨具隻眼,比為獨立小誌,說明小誌的本質是信,將獨白傳遞到公共場所,但是不用既有的價值觀去衡量,而是用自己的判斷互相評價,建構自己的溝通樣式。

這篇小說不是封閉完整的寫實主義敘述,而像小誌把讀者拉進當下生活對話的語境。

這段評論等於當初手機小說《戀空》大紅,讀者在手機上讀小說中的手機訊息,就像是讀自己的手機訊息,以假亂真深入人心。

原來文學獎、副刊、雜誌等媒體守門人傾向延續原有的文體、原有的平衡感時,附生於別種社會現實條件的奇怪文體,會不斷連結同溫層的讀者,在窮區後巷興盛起來,其高度共享資訊背景設定值導致的留白、破碎、不合規矩,使通衢大街、正統門閥的讀者大惑不解。

本書振聾發聵,讓讀者換新眼重看舊觀,靈感泉湧、浮想連翩,定可帶動新一波再生產的浪潮。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WhyLoveHurts)作者:伊娃‧易洛斯(EvaIllouz)譯者:黃宛瑜出版:聯經出版上世紀的集體相親,每個人一對一交談7分鐘就換一輪,像裝配廠流水線一樣快速淘汰;到了約會軟體年代,每個人用七秒鐘瀏覽檔案照片過濾對象。

只要男人不回女人訊息,便可輕易結束一段關係,他的職場、家庭、社交圈無人知曉,毫無阻滯。

一聲不響就被甩的女人,無處申訴,只能秘密困惑、自責、羞恥、心碎,像神農嘗百草,要以身試毒,不知道死過多少次。

當代社會期待女人逆來順受,但作者揭露盲點,告訴我們歷史上有過更公平的制度。

珍.奧斯汀小說中,過去的傳統交往,是在眾目睽睽下,男人主動追求女人,交往在一步步互相認證中層層遞進,先承諾,才深入。

騙愛、毀約,就會被親友抵制。

當時的「情感表演性體制」是每個人行動必須符合真心,不能給人錯誤期待,只想玩玩就不能拿「我愛妳」來騙人。

傳統的婚戀觀,其實和《道德浪女》的性解放同樣講求平等,誠實不欺、知情合意。

而現在的「情感真實性體制」是只要男人發覺戀愛的感覺沒了,就隨時甩掉女人。

甚至利用曖昧來誤導、欺騙女人的感情。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 作者犀利拆解宰制女人的愛情制度各環節,讀者會發現習以為常的約會市場,其實就像無法無天、司法和監理單位不作為的商業環境。

如果網購搞詐騙捲款潛逃,換個招牌東山再起也不會被抓,當然網路就詐騙橫行,交易風險過高,誠實人不願冒險投入。

如果計程車司機經常繞路甚至擄人劫財劫色逍遙法外,乘客就會怕搭計程車。

雙方權力失衡,關係必然腐敗。

珍.奧斯汀時代的婚戀制度,就像是為健全商業發展而生的信用制度、商業貿易金融法規,是以公共力量解決個別問題,長期形成的治理方向。

失戀竟是兩性權力失衡的問題,作者刻劃深入,打破迷思。

看清問題就是女人奪回權力的第一步。

廖偉棠推薦:《多出來的那個人》作者:陳輝龍出版:聯合文學 《多出來的那個人》 在村上春樹的早期作品之後,很久沒有讀過如此接近爵士樂的小說了,無論是那種且行且停且轉彎的即興感,還是語言間的微醺。

這使得《多出來的那個人》注定是一本難以「理」解的書,它若即若離地與讀者進行非理性的交流,在你恍惚之際才發現自己已經深陷於那悲傷的泥沼之中。

起碼我是這樣的,全書前半部的閱讀中,我總是難以避免不斷想起我所認識的那個作者陳輝龍。

20多年前,我在香港的一家舊書店買到他的《照相簿子》,對他的遊歷充滿遐想和豔羨。

沒想到去年我移居台灣林口,陳輝龍成為了物理距離離我最近的一位作家,他的「書房味道」舊書店,是我不時尋寶之地,更因此我對林口這個地方產生一種「安心地」之感──我想這是每個書蟲都有的感覺,一間好書店會取代本地的所有成為你心中的一個座標。

說這些巧合,是因為《多出來的那個人》如迷宮裡的岔道紛紜錯合,似乎與現實有所呼應。

我是一個喜歡猜測陌生人生平的人,但對陳輝龍的猜測,在閱讀《多出來的那個人》時漸漸放棄了,我索性相信書裡面那個前NASA受訓者、專接奇怪案子的私人偵探,就是陳輝龍本人。

《多出來的那個人》營造的那種非常「離地」的生活,是一個林口的平行世界吧?有意思的是這個平行世界裡面還有另一個平行世界。

故事後半部出現的朝比奈猿(也就是英文書名AsahinaApe)的世界,讓小說進入一個神奇的超現實主義境界,幾段夢境和性愛的描述,讓人歎為觀止,純粹、默然而有餘哀──前半部展開的千頭萬緒似乎要在這裡了斷,然而總是不斷。

沉翳之際,我幾乎能聽到陳輝龍的深呼吸。

多出來的那人到底是誰?誰能介入他人──命運然後無聲無息消隱?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人吧⋯⋯書中最後一位出現的人物,「我」的小學同學啟彥更說明了這一點,老實說,後者更接近人類在世的真實狀況。

也許我們最終都會被優秀的朝比奈猿取代,不過這本難以描述的奇怪小說並不期待你得出任何結論。

《樂天島》作者:鴻鴻出版社:黑眼睛文化 《樂天島》 不要被《樂天島》這個書名騙了,鴻鴻明確寫下「在一座悲劇的島嶼上一定有樂天的島民」(〈樂天島(B面)〉),樂天的島民不一定是進取的,反而很可能是鄉愿甚至犬儒的,是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對象。

熟悉鴻鴻從《土製炸彈》、《仁愛路犁田》到《暴民之歌》的創作脈絡的讀者,必然不會以為「樂天島」果真是樂天的,雖然它與詩人的兒子同名,是詩人的一個正向的期待。

這部詩集呈現的,是前三部的「抗世」取向、一路突進的一種緩衝,難度不亞於突進,正如〈樂天島(B面)〉一詩還有〈樂天島(A面)〉均衡,鴻鴻這次同時展現摧枯拉朽與建設兩者的力量,比以往更清晰──雖然我一如既往激讚摧枯拉朽那個他,但現在更多理解從事建設的詩人之難,也許是因為我們都在這幾年成為了父親的關係。

這種建設的取態加上語言上進一步的明朗和從容,讓我從鴻鴻詩上看出他具有成為台灣的「國民詩人」的潛質。

「國民詩人」不代表只是普及和知名,更代表他的自覺承擔和必須不斷挑戰既有的自己。

且看能稱之為日本「國民詩人」的谷川俊太郎、波蘭「國民詩人」辛波希卡、黎巴嫩「國民詩人」阿多尼斯,他們的詩需要做到的一方面是對公眾愛恨、公義與陰霾的代入和反應;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坦蕩誠懇,有惠特曼為旗(詩集中〈碎石記〉就是典型),後者更為艱難,因為詩人本身就是公眾的一份子,把自己置於手術刀下,而更能觀察整個社會的健康。

此外就是語言風格的成熟。

我最欣賞的是:華語現代詩多廢話,而鴻鴻特杜絕之,在這樣一個基礎上寫詩讀詩,我覺得才不是消費語言、浪費生命。

一如〈求生訓練〉和〈懸命〉這樣的題目,相應的是詩本身那遒勁有力的中年風格,令人擊節,同時呼痛。

《考現學入門》作者:今和次郎譯者:詹慕如、龔婉如譯文審訂:王婷儀出版社:行人 《考現學入門》 在全書結尾附錄的〈考現學總論〉裡,今和次郎和盤托出他製造考現學名稱、繼而杜撰其世界語名字Modernology的經過,頗有波赫士之趣味。

趣味,想必也是讀者和我一樣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驅動力,我,還因為之前領教過《路上觀察學》所帶來的頓悟和愉悅。

雖然都與日本人傳統的符號化審美和形式主義相關,但相較於《路上觀察學》的達達主義藝術式的遊戲取向,考現學的人文寄託還是不可避免更豐厚一些。

這次我首先發現的是文學。

《考現學入門》裡有的段落簡直是散文詩,比如說〈白鐵的房子〉的結尾一段,讓人想到宮澤賢治的詩和童話中熾熱的痛苦。

可那是1927年一個民間學者寫的呢,大可以躋身當年的好詩人水平。

這是時代精神使然,閱讀中必須留意大正浪漫的文筆和詩意──以及它所來源的人間關懷之心。

我們從這些瑣碎的紀錄中,完全可以揣測一百年前這些想要認真生活的人的心事如何,他們和此後戰爭時代叫囂的人必然不同,讀之心有戚戚。

而「想試著分析每一個自以為文明人的無意識的自寵狀態」,則略帶了現實主義的批判意識,其實這是文學家在做的工作,比如說巴爾扎克。

果不其然,在一次「新家庭物品調查」時,今和次郎提到了他「暗自沈浸於」巴爾扎克的精彩中。

此外,是俳句。

今和次郎用細碎筆調速寫的那些路邊的充滿「無名特質」的日用品,非常具有寫作俳句的興味,重視日常重視此刻本來就是俳句的精神,而不為無聊之事何以遣有限之生?考現學以學為名做到的是對「學問」的超越。

可以說,他是日本大正時代的漫步者班雅明,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是他的時代背景,在這種陰影下重新開始的俳句遊戲,必然見微知著。

今和次郎在一片現代荒野中紀錄僅存的和將要再生的喜怒哀樂,也因此堅定了「考現學思考未來」這一帶有理性主義救世色彩的使命。

黃宗潔推薦:《帝國暮色:鴉片戰爭與中國最後盛世的終結》(ImperialTwilight:TheOpiumWarandtheEndofChina’sLastGoldenAge)作者: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R.Platt)譯者:黃中憲出版社:衛城出版 《帝國暮色:鴉片戰爭與中國最後盛世的終結》 如果你對鴉片戰爭的印象,就是歷史課本上的關鍵字:林則徐、燒鴉片、不平等條約,那麼看到《帝國暮色》的副標:「鴉片戰爭與中國最後盛世的終結」,或許會認為是本枯燥沉悶的書吧。

但史蒂芬‧普拉特(StephenR.Platt)的歷史書寫最迷人之處,就在於他總能打破讀者對歷史的扁平印象,以近乎推理的方式,將正史、文獻、書信、日記等資料,回歸成活生生的,人的作為。

他讓我們看到歷史的複雜,正在於那是無數人因為各種私心、利益、恐懼、盲目、愚昧或信念,交錯編織成的大網。

沒有線性的絕對與必然,只有在獨特時空脈絡下,在每一個人環環相扣的個別決定中,迂迴通往的,終點的方向。

就像林則徐禁煙故事的背後,其實有個插曲。

他在前往廣州途中,曾就教於政治思想家包世臣,包世臣給了兩句含糊的箴言:「止濯必澄其源,行法先治其內。

」林則徐(自行)解讀為必須採取極端強硬的手段,造成當時原本因嚴重恐慌而不惜違反上級指示,承諾由英國收購並上繳高達2萬箱鴉片的商務監督義律惱羞成怒,讓可能平息的衝突產生新的變數。

但歷史荒謬之處卻在於,包世臣後來說,林則徐當初根本完全誤解了他的意思。

如果在過程中,有任何一個人做了不同的選擇,歷史會往不同的方向走去嗎?或許會,或許不會。

歷史沒有如果,但普拉特讓我們看到歷史的結果,並不總是那麼理所當然。

鴉片戰爭長期以來被視為中國封閉腐敗、注定面臨喪權辱國結局的標誌性事件,但普拉特強調,若從當時的角度看,「打鴉片戰爭幾乎是再違反常理不過的事。

」英美兩國反戰的聲音,以及尊重中國主權的程度,更超過我們現在的想像。

因此,他將故事時空推回到乾隆晚年,由英使馬戛爾尼帶領使團拜會老皇帝的旅程開始,描述一一登場的傳教士、使節、皇帝、官員、商人……如何懷抱不同心思,在試圖理解與彼此誤解的循環中,走向令人遺憾的結局。

帝國早已日落,但普拉特透過細筆勾勒出的,無數人的生命輪廓,仍帶著我們穿越歷史的迷霧,看見那籠罩在暮色裡的帝國,遠方的朦朧景物。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Squeezed:WhyOurFamiliesCan’tAffordAmerica)作者:艾莉莎.奎特(AlissaQuart)譯者:李祐寧出版社:八旗文化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在強調階級正義的年代,如果說《被壓榨的一代》裡所討論的「被壓榨」對象,乃是包含教授、律師、會計師等職業的美國中產階級群眾,甚至包括上層階級中的「底層」科技從業人員,或許會被認為是既得利益者的無病呻吟吧?但本書作者艾莉莎•奎特(AlissaQuart)試圖揭露的事實真相是,當代美國的中產階級,早已不是電影中常見的那種平凡無趣有車有房的形象,相反地,在本書登場的「中產階級」包括:靠著領食物券(foodstamps)過活、或是住在拖車停車場的大學兼任教授;在最後一堂課的鐘聲響起後,趕去當家庭清潔工,或在開Uber的空檔改作業的高中老師;曾獲得普立茲獎提名,但遭到資遣後,一度到脫衣舞俱樂部擔任經理的戰地記者……但是,這些人之所以面臨窘迫的經濟與心理困境,並非源於對生活不知滿足的奢華追求,將全部收入拿去買名牌包或奢侈品才落入如此境地,而是為了養育子女、或僅僅在房價不斷飆升的情況下,想繼續住在原地。

然而他們必須面臨的現實卻是──「現在,比起學生們,教授更有可能是那個需要住在地下室、只能靠湯麵和香菸維生的人。

」(頁77)夢想與育兒彷彿全是懲罰,讓他們捲入了難以負荷與喘息的惡夢中。

更重要的是,奎特由中產階級困境開啟的深入調查,其實指出美國當前社會長期被忽略的一個問題,就是勞動與照護意義的長期被低估,書中提及的職業多半涉及廣義的「照顧」並非偶然。

她主張,如果我們無法「重新定義照顧」,將照顧視為一種知識類型,那麼除了1%的金字塔頂層之外,所有的人都會被捲入這個被生活逼到喘不過氣,必須打很多零工維生,於是無法照顧孩子,只好託付給24小時的育兒中心或移工,讓這些勞動者陷入長期過勞且更低薪的剝削循環中。

另一方面,高科技的發展讓機器人崛起的現象為中產階級帶來新的隱憂。

奎特認為,號稱可以省下大量成本、取代枯燥工作的機器人,不只讓原本就業困難的情況雪上加霜,更讓照顧與勞動的意義愈發低落。

這不僅是美國的困境,亦是科技文明發展下,可以預見的未來。

我們未必都如同奎特般抱持著科技悲觀主義,但若無視愛與勞動的意義,也許有一天,世界將如同她在書中引用的,雷•布萊伯利(RayBradbury)短篇小說《細雨即將來臨》所勾勒的那畫面:在災難過後,只剩機器人管家和麵包機,仍「盡忠職守」地在空無一人的屋子中,努力工作。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DialogodellaModaedellaMorte)作者:賈柯莫‧里歐帕迪(GiacomoLeopardi)譯者:王凌緯出版社:八旗文化 《時尚與死亡的對話:義大利傳奇思想家里歐帕迪的厭世奇想對話集》 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書。

儘管副標與封面封底文宣,均以「厭世」為本書定調,但若用如今我們所熟悉的厭世概念,來理解這位19世紀初,身兼哲學家、詩人、語言學家與作家等身分的創作者里歐帕迪(GiacomoLeopardi),反而可能會落入某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從而簡化了書中的豐富性。

里歐帕迪所帶來的,這一幕幕穿越歷史與神話、幻想與真實,多數以對話形式進行的雙「人」獨幕劇,充滿了打破成規與常識的,對生命的詰問和複雜思辨;不過,這些角色時而彼此說服、時而各自表述的交談,仍交錯著幾個核心的命題,在不同的篇章中反覆穿梭,探問著生存、死亡、命運、人性、快樂的意義。

里歐帕迪以他豐富的想像力和深厚的學養,讓各種看似不按牌理出牌的角色輪流登場──海克力士與阿特拉斯、時尚與死亡、自然與靈魂、地球與月亮、魯伊希與其木乃伊……,也因此讓這本骨子裡其實是哲學對話錄的作品,卻充滿了愛麗絲夢遊奇境般的黑色幽默。

於是我們看到海力克斯和阿特拉斯一面把地球丟著玩,一面形容它的彈性如同西瓜一般疲乏;時尚描述自己如何以美觀為藉口,讓人類忍受各種不適甚至丟了性命,死亡夫人欣慰讚美:「現在我可相信你是我的姊妹了,這比看到出生證明還肯定」(頁39);哥布林對地精說:「人類全消失了,地球也沒有因此蒙受什麼損失」(頁50);對於哲學家克律西波斯認為「豬的靈魂是生來充當保存豬肉的鹽巴」之看法,地精則表示:「這個克律西波斯的腦袋裡要是有一點點鹽而非靈魂,他應該不會做出這種見解。

」(頁49)犀利的對話帶來了另類的觀點與思考的路徑。

另一方面,書中確實也有不少關於「不幸永不止息」(頁58)的陳述。

自然對靈魂說,「知識大抵就是不幸」(頁63);鬼魂對塔索說:「快樂並非現實,只是概念」(頁114);虛構人物艾連多羅表示:「唯有死能讓我脫離不幸」(頁185);這些片段若單獨來看,黑色多於幽默的特質,似乎確實印證了「厭世感」。

但其中對生命意義毫不畏懼的凝視,卻具有懾人的力量。

而對於這位39歲就離世的思想家來說,沒有比〈崔斯坦諾與朋友的對話〉更像墓誌銘與預言的一篇了,某程度上來說,這或許也是最適合用來理解本書的形容。

他說:「如果(我的)書沒被燒掉,或許能做為一本富含詩意的幻夢、創見與憂鬱隨想的書而獲保存。

」「當死亡翩然到來,我將平靜滿足地死去,有如那就是我在這世上一向盼望的唯一事物。

這是讓我與宿命和解的唯一福報。

」(頁246-250)陳栢青推薦:《你根本不懂偶像》作者:中森明夫譯者:杜欣憶出版社:柳橋出版社 《你根本不懂偶像》 1971年非常重要。

那一年,「假面騎士」誕生了。

但如果攤開文化史,1971年同時是「日本第一號國產偶像」南沙織出道的時刻。

2019年是平成年代的終結之刻,假面騎士由昭和至今依然維護世界的和平。

而舞台另一面,女偶像持續站在第一線上,由南沙織、中森明菜、松田聖子、山口百惠……乃至今天「千年一遇美少女」橋本環奈、AKB48,名字喚出口的瞬間未及召喚他們的臉,心頭先有一陣濃得化不開的情緒,女偶像盛載著目光,不如說是「人們單純想把喜歡交付給誰」的慾望。

那時候,偶像是光的代名詞。

這該當是巧合,但什麼時候「偶像」與「假面騎士」的形象在我們心中重疊──變身、武裝、一張臉之後不為人知的另一張,但他們的共同點絕對是,與世界戰鬥至今。

「偶像」也有他的歷史,《你根本不懂偶像》算是一本奇書,是日本趨勢觀察家中森明夫「製作偶像」、「第一次當偶像就上手」的教戰手冊。

薄薄百來頁勾勒日本女偶像的培育史、業界潛規則,從心靈雞湯似的打氣到實戰階段找經紀公司、操作策略、戰略方向的厚黑學思考,與其說他手把手教你形塑偶像的臉,不如說,正是從臉,才能窺探心。

這在台灣可能是無用的書籍。

但事實是,我以為這本書的出版,對台灣提出一個問號:「你最後一個台灣偶像是誰?」它的無用,其實是台灣流行文化的一個空缺,偶像消失的速度是不是像90年代的機車,擋泥版上周慧敏、方季惟含情凝睇,也終究進入新世紀後消失。

這本書教的是製造偶像的方法,在此刻台灣,它絕對可以反過來讀,所以,為何我們不能製造偶像?一個沒辦法製造偶像的國度發生什麼事情?那便要回到「偶像」的誕生。

這本小書提供聚焦文化史上的一個錨點,為何偶像成為歷久不衰的風潮?它的推論是,「什麼是偶像?」、「偶像是讓人喜歡自己的工作」、「透過媒體喜歡上偶像」,探究偶像其實與媒介發展、文化軟硬體形塑息息相關,如果我們窮兩千多萬人之力,卻無法從中孕育出一位「讓人喜歡」的角色,你可以說是因為小眾化,分眾明顯,但「喜歡」沒有最大公因數這件事情著實可疑,其實這很適合作為觀看媒體的發展、整體流行文化塑造──其實就是「台灣人的慾望如何被引導、等待釋放」之切入點。

但我們又確實把目光和興趣寄託在人們身上。

新世紀的現實是,網紅取代了偶像。

你可以說網紅就是最新的偶像,但我覺得那是有差距的。

如果八零年代狄鶯也曾經身為偶像,但當狄鶯之子孫安佐以網紅姿態佔據新聞版面,卻徹底打碎偶像建構起的美好距離,變成「我們與惡的距離」,與其說此刻受眾喜歡的是「真實」、「素人」,不如說,「喜歡」這件事情變質了,成為一種窺探、獵奇、看他何時會出醜?偶像曾經是「讓人相信」「引起別人笑容」,失去偶像,我不覺得文明進步了,我們更現代了。

我反而覺得這種厭惡──你可以說厭世──用質疑代替喜歡,其實並不是針對別人,恐怕更多是朝向自己。

因為對於自身的困惑,所以同樣懷疑他人。

但偶像真的消失了嗎?不,偶像的技術其實潛移默化在我們日常裡。

看《你根本不懂偶像》後你會發現,我們正把政治人物當成偶像操作。

這件事情才是警訊。

打造偶像的方法是「讓缺陷成為魅力」,而此刻我們當公然說謊和亂開支票是撫慰與激勵、允許講幹話成解氣,把所有新聞媒體資源耗用在偶像造星工程上,我是說,偶像消失了沒有錯,但沒必要跟著讓政治人物消失。

《泥地漬虹:女同志X務農X成家》作者:陳怡如出版:大塊文化 《泥地漬虹:女同志X務農X成家》 胖/瘦、香/臭、女/男、鄉村/城市、乾淨/骯髒、無慾望/有身體、別再跟我說什麼斜槓青年,陳怡如《泥地漬虹:女同志X務農X成家》把斜槓一腳踹開,做同志運動的女同志到鄉下種田,下鋤也落筆,「尿液澆灌蔬菜後,想用自己的糞便施肥」,誰再說女同志沒有身體,你就用這本散文集砸他的頭,誰再說愛只需要心靈,你就用這本書重擊他的胸。

也別管哪個誰哪個人說,只要人生有一刻,你對身體的美醜胖瘦、對自我的存在、對慾望的有無感到一點困惑,不如翻翻這本書,或嘗試做點漬物吧。

陳怡如超越斜槓貫穿那種簡單的二元對立,知道矛盾,緩和衝突。

《泥地漬虹》之序寫得很清楚:「以素日製作漬物時的感官體察做引,以筆耙梳我作為一個女同志,對身體、感情、同運、務農、家庭──原生家庭與同志成家的等省思。

」,這裡頭談到多元家庭的想像、女同志成「家」的可能、生殖與傳宗接代的種種案例,一切坦坦然,議題多樣,刀刀中的。

所以,這本書本身是文學史的,也是同志運動的,它同時應該被放在同志文學史和同志運動史中被討論,甚至,因為這本書,運動是(會被寫入)文學史的,文學可以是運動的。

我想這本書最要緊的,也許是透過各種方式把身體找回來。

寫身體,其實是寫慾望。

手指若能如游魚,沿著百褶裙若翻浪,陳怡如能寫情奔,執筆底手指也足夠探身體的底。

寫身體,是寫規範。

其實是寫羞辱。

分章標題就能看出端倪:「我多愁善感的身體」、「我的種種不合時宜」,當社會規範吹胖呼瘦女人的身體並時時拿一把量尺裁度,《泥地漬虹》寫出自己超出尺度外,寫掙扎,寫鬥爭,其實是寫解放。

當女同志遇上泥土地,他用氣味、用重量、用人生加諸或剝奪於身體的種種眼神觸感觀感去召喚身體。

《泥地漬虹》寫不美的身體。

會流血的身體。

帶氣味的身體。

違反規範的身體。

老的身體。

任時間縱走的身體。

灰指甲。

褐膚色。

圓臀厚腰。

長苔落土的身體。

寫種種身體。

不如說是寫活。

寫活了身體。

我們都在泥土地上活過來。

《毒家企業: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優化客戶服務,毒梟如何經營販毒集團?》(Narconomics:HowtoRunADrugCartel)作者:湯姆‧溫萊特(TomWainwright)譯者:吳煒聲出版社:寶鼎 《毒家企業: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優化客戶服務,毒梟如何經營販毒集團?》 2018年12月4日自由時報報導,基隆海關查獲1.2噸K他命,市價12億。

時間往前,同年3月31日中央社報導,基隆海關查獲K他命240公斤,市價達2億4000萬元。

數字多好幾個零確實像是這類新聞的另一種極端,「燒毀大批大麻之濃煙令全鎮人民吸入」那樣因為量多而神智昏庸讓人喪失對數字清明的感知,但這類新聞是我最初的困惑,K他命的市值如何估算?所謂的市值是指零售價嗎?還是批發價?這中間的價格是如何制定的?又查獲如此多的K他命,每回新聞都號稱「史上最大」,但一次又一次改寫歷史,卻未曾真正衝擊毒品市場,你瞧新聞裡3月到12月K他命估出來的價差微乎其微,這樣說來,毒品市場有它的公平交易委員會嗎?也有它的農委會負責抓菜蟲嗎?延伸觀之,毒品營銷可不是搞直銷,它的企業體要如何做大?員工需要培訓嗎?又如何在這個網路拍賣、臉書和IG叫賣的時代存活?身為《經濟學人》的英國編輯,湯姆‧溫萊特所著的《毒家企業》帶我們脫離思索毒品時一如《絕命毒師》「化學精煉」、「無塵衣」、「實驗室」等試管、元素表上符號與製造業的想像,改而以經濟學、品牌打造、企業管理的角度切入。

湯姆‧溫萊特很會說故事,也敢說,報導是走出來的,記者深入毒梟根據地與危境之地帶回珍貴資料,又能將他們嵌入產業鏈模型中,還原,或該說體現此刻販毒這一門行當的獨特DNA結構,從發源端而至市場,由毒品組織頂點而至最新的人才培育地點──監獄,會開始思考離岸和委外降低成本,持續創發新產品並結合網路開發新通路,這是經濟學看到的毒品產業面貌,而此刻世界正用什麼方式因應呢?菲律賓的杜特蒂持續用槍與就地行刑打毒品戰爭、台灣政府於2018年宣示投入100億元預算推出「新世代反毒策略」(可新聞裡首波宣傳卻是「推出石虎、藍腹鷴、貓頭鷹與『刑事Bear』外觀設計的4輛反毒宣導車」進行全台灣巡迴宣導?很台灣STYLE,和辦徵文比賽同一個思維),《毒家企業》換個角度看世界,由帳面切入,大談虧損與營利、組織經營和銷售策略、行銷思維與人員控管,其實是在槍桿子和巡迴車外,用另一個方式問問題。

而你知道的,問對了問題,就有找到答案的可能。

《毒家企業》一書所體現,不只「解讀」──發現毒品產銷的運作模式,也在「解毒」──從中思考如何扼斷與減害。

 書評委員簡介:盧郁佳: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

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廖偉棠:詩人、作家、攝影家。

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臺灣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等,香港藝術發展獎2012年度最佳藝術家(文學)。

曾出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春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散文集《衣錦夜行》和《有情枝》,攝影集《孤獨的中國》、《巴黎無題劇照》、《尋找倉央嘉措》,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等。

黃宗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學士、國文學系碩、博士。

長期關心動物議題,喜歡讀字甚過寫字的雜食性閱讀動物。

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

陳栢青:1983年台中生。

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畢業。

曾獲全球華人青年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台灣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

作品曾入選《青年散文作家作品集:中英對照台灣文學選集》《兩岸新銳作家精品集》,並多次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

獲《聯合文學》雜誌譽為「台灣40歲以下最值得期待的小說家」。

曾以筆名葉覆鹿出版小說《小城市》,以此獲九歌200萬文學獎榮譽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銀獎。

另著有散文集《Mr.Adult大人先生》(寶瓶文化)。

按讚加入《鏡文化》臉書粉絲專頁,關注最新貼文動態! 更新時間|2019.04.0103:26鏡週刊加入追蹤訂閱下載 加入會員 鏡週刊五歲了!我們正式宣告新的轉變,鏡週刊訂閱制10/5正式上線,讓有價的閱聽成就更多優質文章,並獻上無廣告的閱讀環境,讓您盡情享受15類會員專屬內容,誠摯邀請您 立即加入。

即日起加入年費會員,月月抽Sony旗艦機 更多內容,歡迎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線上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