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殖民帝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法蘭西殖民帝國(法語:Empire colonial français)指法国于1534年至1980年统治的殖民帝国,為僅次於大英帝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

其疆域巅峰期为战间期,此时法国 ... 法蘭西殖民帝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5年3月9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法蘭西殖民帝國Empirecolonialfrançais1534年[註1]-1980年[註2] 左:法国皇家旗帜(17世纪早期至1789年)右:法国国旗(1794年—1815年,1830年—1958年)官方语言法语类型殖民帝国、全球帝国帝国成员详见法蘭西殖民帝國#疆土一节法国国家元首 • 1534年—1547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註3](法兰西殖民帝国首位元首)• 1974年—1980年法国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註4](法兰西殖民帝国末任元首) 面积• 总计24,000,000平方公里(1534-1980年)人口• 估计150,000,000货币法国法郎 历史系列条目 法國历史 史前时期(英语:PrehistoryofFrance) 旧石器时代(英语:PrehistoryofFrance#ThePalaeolithic) 中石器时代(英语:PrehistoryofFrance#TheMesolithic) 新石器时代(英语:PrehistoryofFrance#TheNeolithic) 铜石并用时代(英语:PrehistoryofFrance#TheCopperAge) 青铜时代(英语:PrehistoryofFrance#TheBronzeAge) 铁器时代(英语:PrehistoryofFrance#TheIronAge) 古代希腊殖民地(英语:Greeksinpre-RomanGaul) 凯尔特高卢 罗马高卢(英语:RomanGaul)前50年–486年 中世纪前期法兰克人 墨洛温王朝481年–751年卡洛林王朝751年–987年 中世纪卡佩王朝987年–1328年瓦卢瓦王朝1328年–1498年 近代(英语:EarlymodernFrance)瓦卢瓦-奥尔良王朝1498年–1515年瓦卢瓦-昂古莱姆王朝1515年–1589年波旁王朝1589年–1792年法兰西王国(英语:EarlymodernFrance)1492年–1791年 十九世纪(英语:Franceinthelongnineteenthcentury)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人的王国1791年–1792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1804年第一帝国1804年–1814年波旁复辟1814年–1830年七月革命1830年七月王朝1830年–1848年二月革命1848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1852年第二帝国1852年–1870年第三共和国1870年–1940年巴黎公社1871年 二十世纪(英语:Franceinthetwentiethcentury)自由法國.維希法國1940年–1944年共和国临时政府1944年–1946年第四共和国1946年–1958年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 法国主题查论编 法蘭西殖民帝國(法語:Empirecolonialfrançais)指法国于1534年至1980年统治的殖民帝国,為僅次於大英帝国的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

其疆域巅峰期为战间期,此时法国海外殖民地总面积为1300.7万平方公里,若包括法国本土则总面积为135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10%。

這些殖民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後陸續獨立,时至今日只保留了分佈在遍佈五大洲的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印度洋、南太平洋及北太平洋中百多個不同的島嶼及群島,以及法属南方和南极洲领地,法國海外領土總面積只有119394平方公里,只是疆域巅峰期面積的1%,其總人口只有154,300人,但屬土公民均享有完整公民權。

目录 1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 2英法殖民地衝突(1744年至1815年) 3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 4帝國的瓦解 5疆土 5.1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 5.1.1美洲 5.1.1.1北美洲 5.1.1.2加勒比 5.1.1.3南美洲 5.1.2非洲 5.1.2.1西非 5.1.2.2印度洋 5.1.3亞洲 5.1.3.1南亞 5.2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 5.2.1美洲 5.2.1.1北美洲 5.2.1.2加勒比 5.2.1.3南美洲 5.2.2非洲 5.2.2.1北非 5.2.2.2西非 5.2.2.3赤道非洲 5.2.2.4印度洋 5.2.2.5紅海 5.2.3亞洲 5.2.3.1中東 5.2.3.2南亞 5.2.3.3東亞 5.2.4大洋洲 5.2.5南極洲 5.3現今法國屬土 5.3.1美洲 5.3.1.1北美洲 5.3.1.2加勒比 5.3.1.3南美洲 5.3.1.4印度洋 5.3.2大洋洲 5.3.3南極洲 6注释 7参考文献 8參見 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编辑] 在16世紀,隨著航海家韦拉扎诺及卡蒂亚開拓了航線後,法國漁民便開始在紐芬蘭一帶航行,這樣就揭開了法蘭西殖民地擴張的序幕。

但西班牙在中南美洲一帶的壟斷,以及法國在16世紀晚期法国宗教战争中失利所造成的內亂,都使得法國有必要建立殖民地帝國。

法國在早期曾經企圖以巴西作為殖民地,並在1555年及1612年入侵里約熱內盧及聖路易兩地,但由於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對法國的戒備及阻止,使得法國在兩地及北美佛羅里達的侵略均告失敗。

在1605年7月27日,當法國在新斯科舍建立起皇家港開始,就揭開了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的序幕。

數年後,法國探險家山姆·德·尚普蘭建立起魁北克城,而它亦成為了一個以皮毛貿易為主的殖民地,稱為新法蘭西(或稱為加拿大)。

其後,法國更把其勢力擴展至圣劳伦斯河河谷一帶。

隨著勢力的擴展,法國都把這些新的疆土作為貿易之用。

但法國在本土發展上有更大的野心,而對殖民地的發展的興趣則不大,因此後來的加拿大發展並不如英國在北美的發展,更在1713年的烏得勒支和約中失去了阿卡迪亞的土地。

但法國在1699年聲稱自己在北美的領土不斷的深入擴大,遠至北美的路易斯安娜及密西西比河。

此外,它更在美洲從事非洲奴隸的交易。

法國的殖民地擴張不只在新大陸進行,更在其他地方發展。

如1624年法國就在西非的塞內加爾岸邊建立第一個貿易站。

此外,法國東印度公司亦在東方建立起貿易商旅,如孟加拉的金德訥格爾、印度的本地治里等。

英法殖民地衝突(1744年至1815年)[编辑] 18世紀中期,一連串的殖民地衝突在法國及英國之間展開,最後更險致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瓦解。

這一連串的衝突就是從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4年-1748年)、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美國獨立戰爭(1778年-1783年)、法國大革命(1793年-1802年)及拿破崙戰爭(1802年-1815年)中衍生出來。

雖然法國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失利,被迫割讓在印度的殖民地,並在七年戰爭中失去了新大陸的大部份殖民地,但它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所作出的調停和支持反英的一方,卻使它可以收復一些在美洲的殖民地。

此外,當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拿破崙便逐步奪取政權,最終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但拿破崙為獲美國支持,把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原法屬路易斯安那賣予美國,史稱路易斯安那購地。

拿破崙轉向入侵歐洲,到1812年法蘭西第一帝國幾近統領歐洲,但隨著1814年拿破崙戰敗,維也納會議後法國僅保留歐洲本部及海外少量殖民地,這使得法國開始重新走上了對外侵略之路,並開始在非洲建立殖民地。

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编辑]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很多法國殖民地都被劃為大英帝國所有,特別是南美洲北岸的法屬圭亞那,以及在西非塞內加爾所建立的貿易站。

因此,法國需要再次擴張殖民地,因而揭開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的序幕。

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的建立,始於1830年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侵略,法國之後通過控制北非,得以在之後和英國共同擁有對地中海的控制權。

雖然法國在法皇拿破崙三世在位期間,曾出兵入侵墨西哥,建立墨西哥帝國並企圖對墨西哥以保護國之名進行殖民統治,但最後失敗落空,美國在內戰後對墨西哥的支持使得法國被迫放棄了對墨西哥的企圖。

但法國在亞洲的印支半島殖民計劃較為順利,先佔領越南南部交趾支那,以及取得柬埔寨的保護權。

普法戰爭後,法蘭西第三共和国取代拿破崙三世的統治,它成功的將法國的殖民帝國大大擴大,主要集中在非洲的擴張。

在北非,以早已成為法國殖民地的阿爾及利亞為基礎,向東把突尼西亞、利比亞一帶建立勢力範圍,後來更將摩洛哥變為自己的保護國。

而在中非及西非,法國逐漸把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几內亚、馬里、科特迪瓦、貝南、尼日尔、查德、中非共和国及刚果共和国等地納入自己的控制下,在東非則佔據吉布提一帶东非的狹長海岸。

在東南亞,中法战争後,法國在印支半島的殖民統治進一步得到確保,將整個越南、柬埔寨及老撾變成法國殖民地,建立起法屬印度支那,更向中國租借廣州灣(今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市区部分)。

與此同時,法國更在南太平洋建立起殖民地,包括新喀里多尼亞、法屬玻里尼西亞一帶的群島以及新赫布里底群島。

這個龐大的殖民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達到顛峰。

它接收了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黎巴嫩及敘利亞,以及德國擁有的喀麦隆及多哥,使得帝國版圖再次增加,其後更在西非建立了法屬西非,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帝國的瓦解[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国本土被纳粹德国及意大利王國占领,法蘭西殖民帝國逐漸分解,當中大部份都為他國所佔領(如大日本帝國佔領法属印度支那,英國因怕維希法國佔據的敍利亞、黎巴嫩等地會受德國控制,以及防日本登陸馬達加斯加,因此英國決定佔領他們,英美因火炬行動登陸北非而佔領法屬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並導致意大利搶奪了法屬突尼西亞)。

但在1944年法国光复后,由戴高樂領導的自由法國重新控制這些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儘管法國是戰勝國,然而這無法掩飾法國國力衰退的事實,而在法國各殖民地興起的非殖民地化運動浪潮影響,紛紛走向獨立建國之路,這使得法國的殖民帝國面臨嚴重挑戰,雖然法國試圖嘗試繼續維持殖民地的統治,但各地反抗獨立力量,已非法國所能對付,如越南在胡志明的領導下經過9年戰爭,在1954年擺脫法國的統治,其後經過20年越戰,最終建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在經過8年的战争後,在1962年取得獨立,阿爾及利亞戰爭也直接导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在1958年垮台。

法国也在二战结束后的1946年放弃其在中国的租借地和治外法权,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法国和英国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被迫撤军也标志着法国彻底失去全球大国地位。

戴高樂1958年再次上台後,容許通過全民公決實現殖民地獨立,受到非殖民地化運動影響的法屬非洲也有很多從法國殖民地中獨立,而這些殖民地也得以立於萬國之林。

至1980年,法国主要的殖民地全部脱离法国独立。

直至今天,法國只剩下在南太平洋的一些海外屬地,法屬圭亞那以及一部份島嶼。

疆土[编辑] 以下列表展示了近500年來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範圍,當中不包括一些未受直接管治的地方。

法蘭西殖民地分佈圖绿色為第一殖民帝國的殖民範圍;深藍色為第二殖民帝國的殖民範圍。

※注意:兩者並非自始重疊,各有增減的部份。

法蘭西殖民地消長圖 1920年的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编辑] 美洲[编辑] 北美洲[编辑]  加拿大( 魁北克、 新法蘭西 )  美國(法属路易斯安那)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加勒比[编辑]  安圭拉  安地卡及巴布達  多米尼克  多米尼加  格瑞那達  瓜德罗普  海地  马提尼克  蒙特塞拉特  法属圣马丁  圣巴泰勒米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圣尤斯特歇斯(短暫統治)  圣基茨和尼维斯  千里達及托巴哥  美屬維爾京群島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南美洲[编辑]  法属圭亚那 非洲[编辑] 西非[编辑]  法屬西非  塞内加尔 印度洋[编辑]  模里西斯  留尼旺  塞舌尔 亞洲[编辑]  法属印度支那 南亞[编辑] 法属印度 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编辑] 美洲[编辑] 北美洲[编辑]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加勒比[编辑]  瓜德罗普  马提尼克  法属圣马丁  圣巴泰勒米 南美洲[编辑]  法属圭亚那 非洲[编辑] 北非[编辑]  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  突尼西亞 西非[编辑]  贝宁  布吉納法索  科特迪瓦  几内亚  马里  毛里塔尼亚  尼日尔  塞内加尔  多哥 赤道非洲[编辑]  喀麦隆  中非  乍得  加彭  刚果共和国 印度洋[编辑]  科摩罗  马达加斯加  马约特  留尼旺 法属印度洋诸岛 紅海[编辑]  吉布提 亞洲[编辑] 中東[编辑]  黎巴嫩  叙利亚 南亞[编辑] 法属印度 東亞[编辑]  大清广州湾租借地  柬埔寨  老挝  越南 (以上殖民地统称 法属印度支那,由位于河内的总督府统治)  中華民國广州法租界  中華民國上海法租界  中華民國汉口法租界  中華民國天津法租界 云南、海南、两广是法国的势力范围。

大洋洲[编辑]  克利珀頓島  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玻里尼西亞  瓦努阿圖  瓦利斯和富图纳 南極洲[编辑] 法属印度洋诸岛 現今法國屬土[编辑] 美洲[编辑] 北美洲[编辑]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加勒比[编辑]  瓜德罗普  马提尼克  法属圣马丁  圣巴泰勒米 南美洲[编辑]  法属圭亚那 印度洋[编辑]  马约特  留尼旺 法属印度洋诸島 大洋洲[编辑]  克利珀頓島  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玻里尼西亞  瓦利斯和富图纳 南極洲[编辑]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注释[编辑] ^1534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派遣的法国航海家雅克·卡蒂埃抵达北美洲东北部圣羅倫斯灣,标志着法兰西殖民帝国的开端。

^1980年7月30日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独立为瓦努阿图,由于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是截至目前最后一个脱离法国管治的法国海外属地,因此该事件标志着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终结。

^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于1515年1月1日至1547年3月31日在位。

1534年其人派遣的法国航海家雅克·卡蒂埃抵达北美洲东北部圣羅倫斯灣,标志着法兰西殖民帝国的开端,其人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存续期间首位法国国家元首。

^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于1974年5月27日至1981年5月21日担任法国总统。

1980年7月30日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独立为瓦努阿图,由于新赫布里底群島共管地是截至目前最后一个脱离法国管治的法国海外属地,因此该事件标志着法兰西殖民帝国的终结,其人成为法兰西殖民帝国存续期间末任法国国家元首。

参考文献[编辑] 參見[编辑] 法国主题 国际关系主题 历史主题 法國歷史 法國海外領土 法語圈國際組織 查论编法兰西海外帝国前属地查论编前法国非洲和印度洋殖民地法属北非(英语:FrenchNorthAfrica) 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 突尼斯 法属西非 科特迪瓦 达荷美 法属苏丹 几内亚(英语:FrenchGuinea) 毛里塔尼亚(英语:ColonialMauritania) 阿尔金 尼日尔(英语:ColonyofNiger) 塞内加尔 上沃尔特   法属多哥兰 詹姆斯岛 阿尔布雷达 法属赤道非洲 乍得(英语:FrenchChad) 加蓬 中刚果 乌班吉沙立 法属喀麦隆 法属科摩罗 昂儒昂岛 大科摩罗岛 莫埃利岛   法属索马里兰(吉布提) 马达加斯加 法兰西岛(英语:IsledeFrance(Mauritius)) 查论编前法国美洲殖民地新法兰西 阿卡迪亚 路易斯安那 加拿大 纽芬兰岛 法属加勒比 多米尼克 格林纳达 格林纳丁斯群岛 圣多明戈 海地、多米尼加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 多巴哥 维尔京群岛(英语:HistoryoftheBritishVirginIslands) 均夜法国(英语:EquinoctialFrance) 伯比斯(英语:Berbice) 法属南境(英语:FranceAntarctique) 伊尼尼(英语:Inini) 法国西印度公司 查论编前法国亚洲和大洋洲殖民地法属印度 金德讷格尔 乌木海岸 马德拉斯 马埃 朋迪榭里 开利开尔 亚南 印度支那联邦 柬埔寨 老挝 越南 交趾支那 安南 东京 广州湾 法属叙利亚和黎巴嫩托管地 叙利亚国(英语:StateofSyria(1924–30)) 阿勒颇(英语:StateofAleppo) 大马士革(英语:StateofDamascus) 阿拉维国(英语:AlawiteState) 大黎巴嫩(英语:GreaterLebanon) 杰贝勒德鲁兹(英语:JabalDruzeState) 亚历山大勒塔桑贾克(英语:SanjakofAlexandretta) 大洋洲 新赫布里底群岛 瓦努阿图 路易-菲利浦港(阿卡罗阿)(英语:Nanto-BordelaiseCompany) 法国东印度公司 今属地查论编法国海外省和海外领地 有常住人口海外省1 法属圭亚那 瓜德罗普 马提尼克 马约特2 留尼汪 海外集体  法屬玻里尼西亞 圣巴泰勒米  法属圣马丁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 瓦利斯和富图纳 特殊地位 新喀里多尼亚(待独立公投决定)  無常住人口太平洋 克利珀顿岛 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 阿姆斯特丹岛 圣保罗岛 克罗泽群岛 凯尔盖朗群岛 阿黛利地 印度洋诸岛 印度礁3 欧罗巴岛3 格洛里厄斯群岛2, 3, 4 新胡安岛3 特罗姆兰岛4, 5 1兼海外大区 2科摩罗宣称主权 3马达加斯加宣称主权 4塞舌尔宣称主权 5毛里求斯宣称主权 查论编近代殖民帝國     美国 荷蘭帝國 大日本帝国  奥匈帝国 瑞典帝国 挪威王国  比利时殖民帝国 法蘭西殖民帝國 葡萄牙帝國  大英帝国 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库尔兰 医院骑士团 西班牙帝國  丹麥-挪威聯合王國 意大利殖民帝国 奥斯曼帝国 參見: 古代殖民地 歐洲國家殖民地 查论编中法战争背景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越關係(英语:France–Vietnamrelations) 中法關係 法屬印度支那 東京遠征 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东京远征纪念勋章(英语:TonkinExpeditioncommemorativemedal) 軍事與政治發展 河內戰役 馬江之役 基隆戰役 甲镇战役(英语:KepCampaign) 滬尾登陸戰 YuOc战役(英语:BattleofYuOc) 宣光之役(英语:SiegeofTuyênQuang) NúiBop战役(英语:BattleofNúiBop) 石浦海戰 谅山之役(英语:LạngSơnCampaign) 同登之役(英语:BattleofĐồngĐăng(1885)) 鎮海之戰 和木之战(英语:BattleofHòaMộc) PhuLamTao战役(英语:BattleofPhuLamTao) 鎮南關之役 谅山撤退(英语:RetreatfromLạngSơn) 东京风波(英语:TonkinAffair) 澎湖之役(1885年) 中法新约 法方 孤拔 马克-埃德蒙·多米内(英语:Marc-EdmondDominé) 雅克·迪舍納 利士比 奥斯卡·德·尼格里 茹费理 波里也 中方 刘永福 劉銘傳 唐景崧 冯子才 李鴻章 曾纪泽 張佩綸 慈禧太后 軍隊 北洋水師 福建水师 广东水师 南洋水師 黑旗軍 遠東艦隊(英语:FarEastSquadron) 东京远征军(英语:TonkinExpeditionaryCorps) 东京舰队(英语:TonkinFlotilla) 东京步兵军团(英语:TonkineseRifles)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法蘭西殖民帝國&oldid=68848601” 分类:法蘭西殖民帝國现代欧洲殖民史隐藏分类:自2015年3月缺少来源的条目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flagcaption或类型字段的页面含有法語的條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导游 其他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ភាសាខ្មែរ한국어LietuviųLatviešuमराठी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ard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ئۇيغۇرچە/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吴语Bân-lâm-gú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