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運動? 什麼都不做心臟會廢掉!醫師教日常保養原則 - 元氣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8歲張老伯是位退休軍人,因心臟血管疾病動手術,剛剛才恢復出院。

但張老伯返家後發現,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過去早起到公園運動是家常便飯, ...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聞網陽光行動有設計有行旅我的新聞 udn/元氣網/科別/ 心臟血管心臟手術後要少喝水、不能運動?什麼都不做心臟會廢掉!醫師教日常保養原則分享分享留言列印A-A+2020-12-1700:45常春月刊常春月刊68歲張老伯是位退休軍人,因心臟血管疾病動手術,剛剛才恢復出院。

但張老伯返家後發現,身體狀況大不如前,過去早起到公園運動是家常便飯,但現在連出門都懶,稍稍活動一下就覺得喘,身體負擔很重;回想當年他馳騁沙場身體好得很,相較於現在行動不便,連走路都需要家人攙扶,張老伯很難適應,這一次,真的覺得自己老了。

心臟動過手術 皆會造成功能受損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張騏竹表示,只要心臟動過手術,不論手術大小,患者的心臟都會有大小、程度不一的受損,因此,術後首要注意的,是讓心臟的負荷減輕,把心臟負擔降到最低為佳。

然而,心臟的主要功用是人體重要的「幫浦」,功能在於把全身血液打到人體的各項器官,這個運作馬達若是出了問題,就會影響人體各項功能。

因此,患者接受過心臟手術後,主要需要控制水分。

術後需控制水分 避免心臟負擔大若平時喝太多水,水分就會蓄積在身體裡,這些「積水」需要使用抽水馬達把多於水分抽走,這時,心臟就扮演「馬達」的角色,把多餘的水分打到腎臟,促使腎臟工作、過濾,形成尿液排出;但手術後心臟功能較弱,平時喝太多水會增加心臟負荷,因為「馬達」必須增加工作量,形成壓力,導致「患者心臟受不了」。

張騏竹解釋,心臟術後患者若身體蓄積太多水分排不出去,會造成水腫,手、腳都會顯得「泡泡的」,且因為心臟衰竭又過度工作,因此,稍稍一活動,就會覺得喘,非常不舒服,這類患者也無法躺下來睡覺,因為原本心臟處於較高位置,水分蓄積在下肢,一旦躺下,心臟與腳一樣高,下肢水分回流回心臟,更增添心臟及肺臟負荷,因此,會覺得不舒服、喘不過氣來。

掌握少油、少鹽原則  重新調整飲食習慣因此,張騏竹建議,心臟術後患者應該每天記錄自己的體重,維持自己的體重在日常生活覺得最舒服的狀態,喝水量不要過多與過少,特別口渴時,喝一兩口解渴即可,不能因為天熱,大杯水拼命灌水下肚,造成心臟、腎臟負擔;這類患者最忌諱與朋友一起泡老人茶,三五好友在一起聊開了,老人茶一杯接著一杯,一不小心就過量。

飲食也要特別注意,張騏竹指出,心臟術後的患者,切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飲食需維持清淡,醃漬食物、醬瓜、燒烤等重口味食物,都應列為拒絕往來戶,即使要吃,也需要淺嚐則止,否則吃過量,體內鹽分太多、鈉離子升高,導致水分滯留在體內,同樣引起水腫,增加心臟負擔。

張騏竹說,病友的心臟血管受損,功能也隨之受損,即使手術後復原,飲食也需掌握少油、少鹽原則,否則血液中油脂含量升高,形成高血脂,也容易在血管壁內膜產生斑塊蓄積。

若斑塊堆積在心臟血管,就容易心肌梗塞,堆積在腦血管就容易中風,患者要維持健康,一定要從生活習慣開始做起。

要改變長久的飲食習慣,多數人恐怕一時無法接受,但「吃習慣就好」,多接受點簡單烹調的天然食材,調味也清淡點,可多考慮攝取高纖維的蔬果,不僅有助清腸胃,還可幫助患者排便順暢。

漸進式運動模式 預防心肺功能下降另外,張騏竹強調,不要抽菸、喝酒外,術後身體復原後,也應逐漸增加活動範圍,如剛開完刀躺在床上,身體恢復健康與體力後,會建議開始試著坐在床緣或輪椅上,接下來,可在親友的幫助下,慢慢走到廁所,不論是扶著、牽著都可以,就是一定要動。

張騏竹說,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必須漸進式的訓練運動量,等患者逐漸習慣下床後,應該試著慢慢的走出房門,即使坐在客廳看電視,都比躺在床上不動好;當在家中活動自如,不覺得身體太過負擔後,也可嘗試走出家門。

不少長輩都有到公園散步、運動的習慣,因此,現在心臟術後患者一旦開始走出家門,也應該漸進式的訓練,從距離近的開始走,可以自己推著輪椅走,或拄著拐杖、助行器行走,走累了就停下來休息,然後逐漸拉長距離。

張騏竹提及,很多病友術後習慣躺著、懶得動,會使得心肺功能愈來愈低下,不僅呼吸愈來愈喘,也會水腫,甚至躺太久,皮膚受到壓迫,容易生褥瘡,影響生活品質。

因此,一般人所認知的「運動」,心臟術後患者都不能做,建議緩步行走、健行,且應藉由活動身體,逐漸訓練心肺功能,不少「用功」的病患,可將心肺功能恢復到術前的九成以上。

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定期檢查、少出入公共場所動過心臟手術的患者,盡量不要進出人數眾多、密不通風的公共場所,因為若遭受呼吸道感染、染上感冒,心臟會承受一定程度的壓力,所以最好留意不要著涼。

平時可戴口罩,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有部分患者因為便祕太嚴重,蹲馬桶過於用力,心臟也會受不了。

心臟血管疾病患者的特徵,大多都是55歲以上,肥胖,有抽菸、喝酒習慣者,這些習慣讓血管容易硬化,還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者,心臟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較高。

張騏竹建議,有家族病史、50歲以上民眾,最好年做一次健康檢查追蹤,此外,若有胸悶、胸痛、呼吸不順、冒冷汗等症狀,都應該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心臟血管疾病,治療效果會更好。

延伸閱讀:心臟血管支架什麼情況該裝?放置後就沒問題了?這種情況必須動手術!醫師完整解析心房顫動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5個常被忽略的小毛病都是重要警訊心血管疾病心肺功能胸痛中風心臟衰竭常春月刊《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延伸閱讀 台人膳食纖維攝取很不足國健署調查:這2類人最缺乏 疫情名家觀點/疫情升溫避免醫療排擠林口長庚院長程文俊:落實分級醫療是關鍵 一表看Paxlovid與心肌梗塞相關藥物之交互作用,疫期期間做好7件事護心臟! 微溫、吐瀉、譫妄、跌倒老年人染疫注意四大非典症狀 拜耳西藥事業部亞太區推出更多創新藥品,台灣民眾受惠 老公鼾聲雷動…人妻快崩潰靠這招搶救婚姻成功 科學實證「午睡」有3個好處:提升記憶力、還能降低這種疾病的罹患風險 同類文章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宿疾復發幸心導管手術及時搶救醫籲落實定期追蹤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超標指數再加嚴8旬老婦血管阻塞變象腿機械除栓術讓雙腿復原一走就喘、乾咳不停檢查發現肺比身體老20歲喘咳血腫暈恐是肺高壓警鈴響【肺高壓】喘、咳、血、腫、暈五症狀,原因可能是肺動脈高壓,你沒聽過的心臟癌症,嚴重恐猝死!《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美國心臟協會揭關鍵時期:站立血壓高於坐姿心臟病風險多2倍主動脈剝離是高血壓患者的奪命殺手醫詳解主動脈剝離成因、症狀及預防坐車上山就會有影響台大醫揭高山一日遊的心血管風險久坐中風、心臟病風險增147%!醫教6習慣有助逆轉長期久坐讓身體有3大變化醫授撇步遠離心血管風險38歲青年上班途中被蜜蜂螫一口差點心肌梗塞喪命八成患者不知自己中風!先打119勿自行就醫常常胸悶、心悸?留意心房顫動!醫:可控制,盡早檢查慎防腦中風!每天運動30分鐘保護心臟?專家提醒:「1件事」逆轉這個優勢愛運動也會心房顫動?醫:強度太低或太高都不好,留意心悸早治療防中風、心衰竭年輕人頭暈、頭痛頻繁發作別輕忽,恐是「高血壓危象」!2個面向控血壓膽固醇過高一定不健康嗎?教授曝最重要的膽固醇數值春夏中風、心肌梗塞4雷!醫:風險族群影響大要小心頭暈目眩竟是因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50歲曾中風這次胸痛到撕心裂肺送醫發現主動脈剝離心理狀態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專家:預防心臟病從改變生活開始手術成功病患卻昏迷!醫揪出肺栓塞惹禍救回一命腹主動脈瘤死亡率高摸到腹部有跳動的腫塊勿輕忽久站時出現頭暈、心悸?當心不是貧血而是心血管疾病惹禍「男抖窮、女抖賤」抖腳如何改善?醫指關鍵:未必要改,且還有助健康!看更多猜你喜歡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胸悶以為染新冠,昏迷竟是心肌梗塞!醫師教分辨二者最大不同沒紅字就代表肝臟健康?醫師詳解何謂肝功能指數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長輩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怎麼吃?專家教你食物製備技巧改善長輩飲食,預防吸入性肺炎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一包鱈魚香絲,竟有可能讓你「高血壓」!營養師教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五旬婦家務勞動致五十肩中醫理筋推拿緩解疼痛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不定時炸彈「泛視神經脊髓炎」失能風險伴終身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舒緩肩頸不求人《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尿量變少留意4情況!腎臟科醫師提醒:嚴重恐高血納、腎衰竭腎友不再暗沉洗出亮麗人生高齡社會居家透析生活品質不NG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差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右下腹痛超過1天不要忍!闌尾炎初期像吃壞肚子闌尾破裂恐嚴重感染看更多贊助廣告商品推薦留言 最新文章more罹腦瘤連一張衛生紙都拿不住…英特爾前總經理接受生命大禮:不再賣命,把時間花在喜歡的事即便知道毫無益處仍會吃知名醫師揭自身服用營養補充劑原因確診遲收不到居隔單明天零時起補發功能上路到底該不該吃藥?確診者服新冠抗病毒藥最擔心的幾個問題大家都在看more確診居隔就能領每日1000元防疫補償金?四張圖說明申請資格、請領方法總整理衣服洗完冒悶臭味?專家授「洗衣訣竅」:第2點常忽略最難忍受的不適!三千位確診居隔過來人告訴你Omicron「魔王級症狀」及緩解方法整理包/「快篩陽性=確診」上路!哪裡可以請醫師評估?全台各縣市醫療院所名單一次看疾病百科more糖尿病新冠肺炎腹膜癌肺栓塞視網膜剝離陰道炎勃起功能障礙粉瘤全身型膿疱性乾癬足底筋膜炎我要投稿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作者登入E-mail訂閱電子報udn健康報e報好心肝.好健康馬上訂閱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刊登網站廣告︱網站總覽︱FAQ‧客服︱新聞授權︱服務條款‧著作權‧隱私權聲明︱聯合報系︱訂報紙︱關於我們︱招募夥伴聯合線上公司著作權所有©udn.comAllRightsReserved. 全產品速覽新聞評論聯合新聞網陽光行動聯合報數位版聯合70轉角國際鳴人堂倡議家時事話題世界日報新聞話題 服務會員中心U利點數我的新聞歷史新聞活動專區udn粉絲團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經濟日報網房地產基金中經社樂透發票 生活娛樂噓!星聞優人物udnSTYLE500輯遊戲角落發燒車訊元氣網橘世代myBeauty寵物部落 運動NBA台灣野球夢田HBL運動筆記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讀書吧讀創故事聯副70udn部落格u值媒體聯合文學聯經出版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數位文創IP授權瘋活動售票網報時光 更多產品聯合知識庫聯合電子報聯合影音網聯合學苑有行旅APP行動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